銅陵縣

銅陵縣

銅陵縣,隸屬於安徽省銅陵市,位於安徽省中南部,長江中下游南岸,緊臨發達的長江三角洲地區。銅陵縣是銅陵市唯一的市轄縣,下轄4鎮4鄉,總面積763平方公里,2012年總人口30萬人。地勢自南而北由低山區、丘陵區、洲圩區依次分布。氣候屬亞熱帶季風過渡區,四季分明,雨熱同季。銅陵礦產資源多達30餘種,主要礦藏有金、銀、銅、鐵、煤、石灰石等,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躋身於中國重點產煤縣和中國重點產金縣之列。境內古銅采冶遺址年代最早可上溯至商周時期,采冶史達三千年以上,銅文化堪稱值得銅陵人民為之驕傲和自豪的重要地區特色。銅陵是當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渡江作戰江南解放第一城。

基本信息

區域概況

銅陵縣銅陵縣

銅陵縣位於皖中南長江下游南岸,北緯30°45‘03”~31°08’18”,東經117°41‘42”~118°09’41”。全境東西寬28.5公里,南北長31.1公里。縣域總面積833平方公里。縣城與銅陵市區毗鄰。蕪銅鐵路穿境而過,東接繁昌,直抵扈、寧,並有蕪銅公路、銅南公路與蕪湖、南陵相通。銅青公路、銅貴公路南通青陽、貴池,寧銅鐵路、京台高速公路、滬渝高速公路。寧安城際鐵路(在建)北京-銅陵-福州高鐵(在建)穿境而過銅陵已成為通往旅遊勝地九華山、黃山和太平湖的重要門戶。西北與樅陽、廬江直達省會合肥。銅陵已成為皖中南的重要交通樞紐。

全縣人口31.97萬,國土面積83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7350公頃。地勢自南而北由低山區、丘陵區、洲圩區依次分布。氣候屬亞熱帶季風過渡區,四季分明,雨熱同季,利於農業生產。縣境內長江下游成礦帶上,礦產資源多達30餘種,素有“銅陵雖小、八寶俱全”之美譽。主要礦藏有金、銀、銅、鐵、煤、石灰石等,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躋身於全國重點產煤縣和全國重點產金縣之列。境內動植物資源豐富多樣,其中列入國家保護的動物有白鰭豚、梅花鹿、金錢豹、貓頭鷹、江豚、穿山甲、蘇門羚等7種;列入國家保護的樹種有水杉銀杏、鵝掌楸、杜仲、金錢松、秤錘樹、香果樹、葉厚朴、天竹桂、青檀等10餘種。藥用動植物近百種。

銅陵縣轄4個鎮、4個鄉:五松鎮、順安鎮、鐘鳴鎮、天門鎮、老洲鄉、東聯鄉、西聯鄉、胥壩鄉。

歷史沿革

夏、商、周三代,屬揚州

戰國,屬楚。

秦代,屬鄣郡。

漢代,屬丹陽郡。東漢置銅官鎮(今五松鎮)。

三國,屬吳。

晉代,屬宣城郡春谷縣。

南朝:宋、齊屬宣城郡;梁屬南陵郡;陳屬長江州。

隋代,屬宣州。

唐代,屬宣州。唐僖宗文德元年(888年)析南陵之工山、安定、鳳台、豐資、歸化五鄉置義安縣,縣治設於順安,尋廢,置銅官冶。

南唐保大九年(951年),改舊義安縣為銅陵縣,縣冶移於江滸(即古銅官鎮),屬昇州。

宋代,屬江東路池州。

元代,屬江南道池州路。無末陳友諒部將趙普勝克縣城,邑令陶起祖遷縣治於順安。

明代,屬池州府。明初邑令時守道復遷縣治於五松鎮(今五松鎮)。

清代,屬池州府。

民國元年(1912年),直屬安徽省。民國三年(1914年)6月屬安徽省蕪湖道。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10月,屬第二專區。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8月6日改屬第八專署。

1949年4月21日,銅陵縣解放,縣城為江南解放第一城。

1949年5月13日,屬皖南行署池州專區。1952年2月4日改屬皖北署安慶專區。

1958年9月5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銅陵縣建制,併入銅官山,改名銅陵市。

1959年4月3日,經國務院批准,恢復銅陵縣建制,屬安慶專區。

1965年7月14日,改屬池州專區。

1974年3月1日,經安徽省革命委員會批准,改屬銅陵市。

地理環境

位置

銅陵縣,位於安徽省南部,長江下游南岸,在東經117°42′00″—118°10′6″、北緯30°45′12″—31°07′56″之間。東瀕上海,西望武漢,北臨合肥,南依黃山、九華。總面積763平方公里,是黃山、九華山、太平湖的北大門。

地貌

銅陵縣位於長江下游平原與皖南山區交接地帶,受新構造運動影響,長江褶皺下降,南岸地勢逐漸抬升。頻繁的褶皺、斷裂運動促使發生強烈的斷裂塊分異,形成低山、丘陵、山澗河谷、波狀起伏的崗地和沿江沖積平原。地貌呈明顯的地域差異和過渡性變化,境內總地勢南高北低,中部為南北過渡地帶。根椐地貌形成特點、形態特徵和組成物質,分為3個類型區。地勢自南而北由低山區、丘陵區、洲圩區依次分布。

南部低山區範圍包括西牌峰、黃木嶺、獅子山一線以南地區,占全縣面積約40%,海拔高程較高,一般在200~500米之間。鐘鳴、金榔、新橋、董店、朱村等地由於受多次構造運動影響,發育有一些斷塊狀低山。境內低山呈北東向展布,多為褶皺型,少數為斷層山,一般坡度在25°~30°左右,山體較完整,山勢由西南向東北逐漸下降。組成低山的岩層主要有燕山運動的花崗岩類、閃長岩類,三迭系、二迭系的石灰岩和矽質岩,志貿繫上、中統和泥盆繫上統的石英砂岩、砂質頁岩、粉砂岩。

中部丘陵區圍包括新溝、花園王、玉樓山、山邊崔家一線以南,和城關、流潭、鍾倉、西湖、鐘鳴、新橋等地,占全縣面積約30%。海拔高程小於200米,多在50~150米。中部丘陵區為南北過渡地帶,丘陵呈北東向展布,帶狀分布。地面平均坡度較南部小,一般在15°~20°,僅斷層作用所形成的丘陵方顯陡峻。地面切割較碎,發育有一系列的沖、谷。地形起伏小,往北趨臨平原圩區,地勢隨之逐漸降低,相對高程在20米至30米。組成物質主要是第四紀上、中更新統紅色粘土、下蜀系黃土,同時伴有三迭系、二迭系的石灰岩、第三紀紫紅砂礫等。順安蛙形崗、鐘鳴鰱魚山、城關江邊丘崗,新建光榮村等地分布有白堊紀砂礫岩。沿順安河、新橋河形成的狹長河谷平原(畈田)組成物質為近代河流沖積物;厚度一般約5米。

北部洲圩區銅陵縣地勢最低區,由長江及其支流的沖積作用發育而成。範圍包括大通、老洲、安平、胥壩、太平、永豐、和平,以及鐘鳴、順安、城關、流潭、西湖的部分地區,占全縣面積約30%。本區自第四紀以來一直處於下降時期,長江及支流攜帶大量泥沙形成了深厚的沉積層。自全新世以來,本區又普遍下降,形成沿江帶的沙洲、江心洲及沼澤湖盪,海拔高程多小於10米,地面坡降多小於1/5000。本區組成物質主要為全新統近代河流沖積層和湖泊相沉積層。

水文

銅陵境內長江及其支流組成的地表水系較發育,西北部河網密集,中部河湖相連,東南部枝狀分布低山河流,主要河流與地形走向一致均由南向北匯入長江。大小河道共47條,總長403.88公里,總流域面積729.5平方公里。

境內較大的湖泊有東西湖、白盪湖、天井湖,總水面12萬餘畝。

區內地下水較豐,分布廣泛,以交替帶潛水為主,靠降水補給,徑流較短。淺層地下水西部較集中,東北部由於地勢傾斜而分布不均,境內地下水嚴格受銅陵縣的地貌,構造和岩性控制,以濱江沖積平原孔隙水和石灰岩丘陵地區的岩溶裂隙水為主要類型。

氣候

銅陵縣銅陵縣

銅陵銅陵屬北亞熱帶季風過渡區,四季分明,全年氣候溫和濕潤,雨量適中,濕度較大,日照充足,無霜期

長,季風氣候顯著。由於氣候的過渡性,冷暖空氣交鋒頻繁,冬夏溫差顯著,降水年際變化較大,常有旱、澇、風、雹等災害性天氣出現。

四季氣候特點:春季高空西風帶逐漸北撤,冷高壓衰弱北縮,暖高壓增強北移,氣溫跳躍回升,天氣多變,時晴時雨,時暖時冷。當寒潮或較強冷空氣南侵時,常伴有陰雨大風降溫過程,形成“倒春寒”天氣。夏季,5月底進入夏季,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北躍,暖濕氣流活躍。6月中旬梅雨時陰雨連續,降水強度較大,易致洪澇。秋季,副熱帶高壓減弱漸南撤,冷高壓勢力增強南下,降溫迅速,日溫度較差加大,雨水少。易致秋旱。遇有較強冷空氣南侵時,常形成秋季低溫,淫雨綿綿。冬季,受內蒙古高壓控制,天氣晴朗,乾燥寒冷,以偏北風為主。霜或霜凍出現頻繁,每年均有降雪,大多年份有積雪。

年際氣溫累年年平均氣溫16.1℃,年際差異較大,最高年(1961年)平均氣溫17.1℃,最低年(1980年)平均氣溫15.5℃,高低差1.6℃。1955~1990年累年年平均氣溫差25.3℃。歷年極端最高氣溫40.2℃(1959年8月23日)。歷年極端最低氣溫-11.9℃(1969年2月6日)。低於-10℃的共出現5次,約六年一遇。1956~1960年出現兩次,1961~1970年出現兩次,1971~1980年出現一次,1981~1990年沒有出現。年氣溫1月份最低,平均3.3℃,7月份最高,平均28.6℃。春秋兩季氣溫升降率較大,春季3月份平均氣溫9.6℃,5月平均氣溫21.1℃,兩個月內升高11.5℃;秋季9月份平均氣溫23.0℃,11月份11.6℃,兩個月內降低11.4℃,秋溫下降略快於春溫上升速度。冬夏兩季氣溫升降變化較小,夏季氣溫變化3.7℃,冬季氣溫變化僅0.9℃。

自然資源

銅陵縣國土面積76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7350公頃。

礦產資源

銅陵礦產資源儲量豐,礦種全。已探明的礦種主要有銅、硫、鐵、金、銀、煤、石灰石等,其中銅、金、銀、硫鐵礦和石灰石儲量均在安徽省名列前茅。大理石、灰矽岩、膨潤土、鉛鋅礦、珍珠岩、鉀長石、石英石等,也有一定儲量。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躋身於中國重點產煤縣和中國重點產金縣之列。

初步探明:煤礦地質儲量5814.34萬噸,預測量3.56億噸。煤田總面積230.69平方公里,主要分布於董店、朱村、西湖、鐘鳴、新橋、金榔、順安、新建等地。鐵礦值儲量1000餘萬噸,多為35~45%的褐鐵礦,主要分布於朱村、西湖、鐘鳴、新橋、順安、新建等地。硫礦保有儲量200萬噸,平均品位約30%,主要分布於鐘鳴、朱村、順安、新建等地。錳礦儲量900萬噸,其中氧化錳約50萬噸,品位30~35%;其餘為碳酸錳,品位14—20%,主要分布於大通、新橋、金榔等地。銅礦儲量約10萬噸,品位0.7~0.8%主要分布於鐵山頭,仙人沖等地。金儲量約20噸。大理石、鉀長石、石灰石等石礦,廣布於境東南低山。

農產資源

銅陵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是農作物生長的有利條件。農業生產以糧食和經濟作物為主。糧食作物有水稻、小麥等;經濟作物主要有棉花、大豆、油菜、花生、芝麻、茶葉、苧麻、油桐、大蒜、生薑等。

水產資源

銅陵水域的魚類有8目15科44種。其中商品魚類有青魚、草魚、黃鰱魚、白鰱魚、鯉魚、鯿魚、團頭舫、黃鱔、泥鰍等。珍貴魚類有鱭刀魚、銀魚、鱘魚、鱖魚、鰣魚、鰻魚等。鱉、龜、蚌、螺、蝦、螃蟹等品種資源也很豐富。此外老洲、胥壩還有豐富的長江螃蟹資源,目前規模較大的有胥壩鄉李大勇螃蟹(已成為銅陵及周邊地區重要江蟹輸出養殖戶),稀有水生動物還有白鰭豚、江豚、揚子鱷等。

生物資源

境內動植物資源豐富多樣,其中列入國家保護的動物有梅花鹿金錢豹貓頭鷹江豚穿山甲、蘇門羚等7種;植物有88科600餘種,其中,觀賞植物、園院及行道綠化喬木類36種,灌木類33種,綠化觀賞竹類17種,蕨類60餘種,草木類34種,水生類10種。藥類約1400餘種。藥類植物中以鳳凰山丹皮最為著名。銅陵泡桐資源豐富,素有桐鄉之稱。

行政區劃

銅陵縣地圖銅陵縣地圖

1990年,銅陵縣有4個鎮,14個鄉,13個居委會,199個村委會。

1991年8月,成立太平鄉太平街道居委會。

1992年2月,成立新橋鄉丹鳳居委會和董店鄉董店街道居委會。

1993年,撤西湖鄉建西湖鎮。

1994年,撤新橋鄉、朱村鄉、董店鄉,建新橋鎮、朱村鎮、董店鎮。

1995年,成立西湖西鳳居委會。

1996年6月,成立順鎮安鎮金岱居委會、城鎮萬雞山居委會,

1996年8月,成立朱村鎮朱村街道居委會。

1999年10月,彩帶縣城關鎮近城村、近市村和西湖鎮工農村劃歸銅陵市獅子山區。

2000年末,銅陵縣共有8個鎮,10個鄉,20個居委會,196個村委會。

2001年底,西湖鎮整建制劃入市獅子山區。

2004年5月,銅陵縣實施行政區劃調整,鄉鎮數由過去的10個鄉、7個鎮調整為4個鄉、5個鎮。

2004年底,調整後的大通鎮整建制劃入市郊區。

2008年,銅陵縣有4個鄉即東聯鄉(由原流潭、永豐兩鄉合併)、西聯鄉(由原太平、和平、鍾倉三個鄉合併)、胥壩鄉(由原胥壩、安平兩鄉合併)、老洲鄉,4個鎮即五松鎮(原城關鎮)、順安鎮(由原順安、新橋兩鎮合併)、鐘鳴鎮(由原鐘鳴鎮、金榔鄉合併)、天門鎮(由原董店、朱村兩鎮合併)。

2012年,銅陵縣轄4鄉、4鎮:東聯鄉、西聯鄉、胥壩鄉、老洲鄉、五松鎮、順安鎮、鐘鳴鎮、天門鎮。

人口

1990年末銅陵縣總人口340544人,總戶數91170戶。人口密度為384人/平方公里。銅陵縣人口以農村人口為主,有301553人,占總人口的88.55%,大多在自然村莊聚族而居。城鎮人口37712人,占總人口的11.45%,主要集中在縣城及大通、順安、鐘鳴三鎮。

銅陵縣人口發展以自然增長為主,古代社會生產力低下和封建統治的壓迫,人口死亡率高,增長十分緩慢,近、現代人口發展較古代快。建國後,隨著生活水平、醫療保健水平的提高,人口增長迅速,從1949年至1990年年均淨增4143人,年遞增率為1.7%。其中1962年至1963年生活好轉出現生育高峰。1966年至1969年因“文化大革命”動亂受無政府思潮影響,人口出生率也較高。

70年代起實行計畫生育,人口盲目發展之狀況逐步得到有效控制。銅陵縣人口自然構成和社會構成特點主要表現為:勞動年齡人口多於被撫養人口,男性稍多於女性,文盲、半文盲人口多於有一般文化人口,受高等教育人口較少,從事農業生產行業的人口多,從事工業生產和其它行業人口較少。人口素質逐年有所提高。

2012年銅陵縣總人口30萬人。

交通

銅陵縣位於安徽省中南部,長江下游南岸,水路有長江航道,長航客輪上至武漢下達上海。

清代至民國年間,銅陵縣以水路交通為主。清同治元年(1862年)大通建躉船和洋棚碼頭,停靠申漢大輪航班和蕪(湖)安(慶)小輪航班,成為皖南長江沿岸客貨運輸的重要港口。內河航道亦基本暢通,而陸路交通卻十分落後,僅有驛道2條、大道6條。民國27年(1938年)日軍侵占縣境後,雖修建銅陵至大通、銅陵至順安2條簡易公路,但僅行軍車。

建國後,在發展水路交通的同時,逐步發展陸路交通。50年代和60年代繁(昌)木(鎮)公路、銅(陵)南(陵)公路建成通車。70年代蕪(湖)銅(陵)鐵路建成通車。70~80年代縣級、鄉村公路迅速發展。至1990年,縣境有公路135條,計長666.87公里,鐵路乾支線8條、計長69公里,長江航道55.5公里,夾江航道39公里,內河航道3條、通航40.6公里;有各種汽車1181輛、機動三輪車286輛、拖拉機2594台,有客輪9艘、拖輪“艘、貨駁83艘、掛機船431隻、木(帆)船23隻;有縣汽車站1個,下設6個分站、13個代辦站、75個招呼點。有火車站3個,有港口6個、碼頭45座。

新世紀,銅陵縣縣城與銅陵市區毗鄰。蕪銅鐵路穿境而過,東接繁昌,直抵滬、寧,並有蕪銅公路、銅南公路與蕪湖、南陵相通。銅青公路、銅貴公路南通青陽、貴池,合銅黃高速公路、沿江高速公路、銅九鐵路在建。銅陵已成為通往旅遊勝地九華山、黃山和太平湖的重要門戶。西北與樅陽、廬江直達省會合肥。

經濟

2011年銅陵縣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5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13.5%;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7.5億元,增長40%;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43.2億元,增長45.5%。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8億元,同比增長18.1%。服務業加快發展,預計增加值按可比價計算增長9%。

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6%,總量是2006年的3.5倍;財政收入年均增長43%,總量翻兩番以上。投資支撐作用明顯提升,五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16億元,是前五年的9倍。工業主導地位更加突出,規模工業產值年均增長47.3%,增速超過安徽省、銅陵市平均水平,工業化率達60%以上。三次產業結構不斷最佳化,二、三產業比重達93.3%。2008年來,連續三年位居“全省綜合十強縣”第8名。

2012年銅陵縣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5億元,增長12.5%。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5.8億元,增長47.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29億元,增長8.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8億元,增長1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800元,分別增長14.5%和17%。完成節能減排目標。

工業

銅陵縣工業以礦業最為悠久,漢代即有采冶,以唐、宋時最盛。清和民國時期主要為手工作坊,集中在大通、城關、順安等鎮。抗日戰爭時期工業生產破壞嚴重,至解放前夕城關工業只有14個行業,39戶。

建國後,工業得以恢復和發展,1949年工業產值232萬元,經過對私營工業和個體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1957年工業產值達1078萬元。1958年在大躍進中工業盲目發展,經濟損失嚴重。1961年後,貫徹“調整、鞏固、充實、提高”八字方針,對盲目上馬的項目和企業進行關、停、並、轉。調整後工業穩步發展,至1965年有工業企業45個,其中全民企業14個,工業產值達969萬元。“文革”時期工業生產再度受到影響,1967~1976年工業產值年遞增10.36%。1978年後,實行改革開放,工業生產迅速發展,1980~1990年工業產值年遞增20.83%,全縣工業形成礦業、化工、建材、輕紡、機械五大支柱行業。1990年縣工業產值達21046萬元,占工農業產值的69.27%;工業產值分別為1949年和1978年的89.7倍和7.13倍;鄉以上工業企業227個,實現產值12439萬元;獨立核算工業企業175個,職工15396人,固定資產(原值,下同)12731萬元,實現產值10722.7萬元,創利稅1461.5萬元。1981~1990年礦總產值達1億多元,創利稅2500萬元,銅陵縣被列為全國重點產煤縣,成為全國重點產金縣。

2011年銅陵縣實現規模工業總產值181.6億元,增長36.3%;規模工業企業總數達53家,其中產值超10億元5家;實現工業增加值51.1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14.5%;工業經濟綜合效益指數達410.7%,創歷史新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8家,完成專利授權164件。全年關閉煤礦、石料、金屬礦山企業20家,淘汰落後產能300多萬噸。設立3000萬元專項資金,新興產業產值同比增長66.5%。

農業

縣農業經濟在縣國民經濟中舉足輕重。盛產糧、棉、油、豬、禽、魚等大宗農產品;土特產品眾多,鳳丹是安徽“四大名藥”之一,生薑、蒜子、麻、汀洲大豆等久負盛名;桑、果、茶等作物亦適宜發展。

建國前,土地大多被少數地主、富農占有,廣大貧苦農民租佃經營,地主肆意盤剝,農民度日艱難,農業生產發展緩慢。建國後,銅陵縣農業生產雖幾經波折,仍有巨大發展。

天井湖公園天井湖公園

1949年,全縣農業總產值1512萬元(不含林業產值。下同),其中農業、牧業、副業、漁業產值分別占72.1%、14.4%、3.6%、9.9%。1950年10月至1951年11月,進行土地改革,實現了農民土地所有制。農民以前所未有的積極性從事農耕,縣政府適時大力扶持,農業面貌迅速改觀。1952年農業總產值比1949年增長1.4倍。土地改革後,開展互助合作運動,到1956年基本完成農業社會主義改造。其間還發動農民興修江河堤壩,並於1955年開始單季改雙季的耕作制度改革。1957年,農業總產值增至4936萬元。1958年掀起人民公社化運動。嗣

後3年,受體制“一大二公”、行政“瞎指揮”、生產“高指標”、幹活“大呼隆”的影響,兼遇自然災害,農業生產遭受嚴重挫折。1962年農業總產值降至3142萬元。是年始,調整生產關係,實行“三級所有隊為基礎”,農業經濟出現轉機。1965年農業總產值增至4610萬元。

1966年至1978年,開展“農業學大寨”運動。興修水利,擴種綠肥、雙季稻,推廣新品種,實現水稻“高桿改矮桿”。農業生產條件有所改善,糧、棉等大宗農作物產量有所提高。但因“文革”時期“左”的干擾,片面強調“以糧為綱”,到處割資本主義尾巴,限制種、養、加工等家庭副業的發展,毀桑麻等種糧,農業內部結構嚴重失調;盲目圍湖造田、毀林開荒,生態環境日益惡化。加上“乾多乾少一個樣,乾和不乾一個樣”的平均主義思潮泛濫。以致增產不增收,農民收入增加很少。1978年農業總產值僅4742萬元。其中農、牧、副、漁業產值各占84.1%、11.1%、2.9%、1.9%。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推行以家庭經營為主的聯產承包責任制,調整農村產業結構,發展農村商品生產。尤其是80年代中期後,在“一靠政策,二靠科學,三靠投入”方針指導下,建立和完善農業科技服務體系,培育和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質,探索和實行農(業)科(技)教(育)三位一體,科技興農,多方投入,綜合規劃,深度開發;致力推廣雜交良種、地膜復蓋、模式栽培、配方施肥、病蟲綜合防治、“三化”(種公豬良種化,種母豬本地化、育肥豬雜交一代化)養豬等農業實用先進技術,相繼實施改造低產田、開發噸糧田等農業綜合開發工程。農、牧、副、漁全面發展,農村經濟空前活躍。1990年,農業總產值達9105萬元,比1949年增長5.02倍,其中農、牧、副、漁業產值各占67.4%、13.3%、15.2%、4.1%;主要農產品產量與1949年相比,糧食增長2.54倍,棉花增長56.2倍,油料增長15.4倍,丹皮增長21.1倍,蠶繭增長103倍,麻類增長7.5倍,生薑增長5.86倍,生豬年末存欄增長7.14倍,水產品總產量增長1.21倍。1988年銅陵縣被列為國家糧食生產基地建設縣,1990年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

2011年銅陵縣實現農業總產值12.1億元,同比增長2.9%。油菜、小麥、水稻單產均創歷史新高。全縣農民專業合作社266家。特色農業規模不斷壯大,新建標準化蔬菜基地3000畝,畜禽規模化養殖比例達65%。農村土地流轉有序推進,流轉面積占全縣二輪家庭承包經營面積的55%,規模化經營程度達46%。林業健康發展,全縣森林復蓋率31.4%。

社會事業

銅陵大通銅陵大通

2011年銅陵縣城鎮化率由2006年的27%提高到37%。建成江南文化園等一批亮點工程,縣城面貌煥然一新。東部城區城市框架逐步拉開,現代新城雛形初顯。大力實施城鄉一體化發展戰略,實現村村通公路、寬頻、有線

電視。

2011年銅陵縣城鄉居民收入穩步增長,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5.3%,農民人均純收入翻一番。累計投入資金11.7億元,實施民生工程188項(次),直接受益人口27.8萬人(次)。就業總量穩步增長,新增就業1.2萬人。在安徽全省率先實現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城鄉全復蓋。累計改造棚戶區31.2萬平方米,建設廉租房和公租房9.3萬平方米,民眾居住條件不斷改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20.4%。

2012年投入3.9億元,組織實施48項民生工程,惠及城鄉90%以上人口,民眾滿意度達97%以上。發放小額擔保貸款2000萬元,全年新增城鎮就業6452人,轉移農村勞動力3010人。西聯農民工創業園開工建設,鐘鳴農民工創業園列入省級示範園區。全縣各類保障參保對象達57萬人次。“五險”完成年度目標任務。新開工保障性住房1686套,竣工811套。

科技

50~60年代,因銅陵縣內科學技術力量薄弱,縣境內主要是開展科學技術成果項目的推廣和運用。70年代後,縣內廣大科技工作者積極開展科學研究活動,取得豐碩的科研成果。據統計,1978~1990年全縣共獲省級科技成果獎9項,其中省科學大會獎1項,省科技進步四等獎5項,省科技進步榮譽獎2項,國家公安部獎1項。計獲市(廳)級科技成果獎51項,其中獲市科技大會表彰的有10項,市科技成果二等獎6項,三等獎14項,四等獎16項,榮譽獎3項,省農業廳表彰1項,省科委表彰的省“星火”計畫三等獎1項。

衛生

1950年銅陵縣有個體中西醫114人,以中醫為主,其中半數集中在城關、大通、順安等集鎮。1953~1956年,個體開業醫生先後參加聯合診所或被吸收到縣,鄉鎮醫療機構工作。1962年後,允許個體醫生在集鎮開業,時全縣有個體開業醫生7人。1978年後,隨著農村生產體制的改革,合作醫療逐步解體,鄉村醫生、衛生員等逐漸轉為個體開業。1990年全縣集鎮有個體開業醫生13人,其中中醫士1人、西醫士3人、其它初級衛技人員9人,鄉村有個體開業醫生119人、衛生員220人、接生員94人。

民國26年(1937年)縣民眾診所成立時僅有醫務人員1人。至建國前夕,縣衛生院有醫務人員3~4人。

1949年本縣衛生院有醫務人員102人。1954年起開始接收醫學院、衛生學校畢業生和部隊轉業醫務人員。1956年個體開業醫生大都被吸收到國家、集體醫療機構工作。是年,全縣有衛生工作人員249人,其中衛技人員230人。60年代初,部分衛生人員被精簡下放,後陸續收回。至1965年,全縣有衛生人員402人,其中衛技人員329人。“文革”期間,部分衛生人員遭衝擊,受到不公正待遇。1978年後,縣衛生系統重新安排被錯劃為右派和“文革”中受到不公正待遇的衛生人員的工作。1969年推行合作醫療制度,農村集體衛生隊伍不斷壯大。至1978年,全縣有“赤腳醫生”398人、衛生員538人、接生員135人。1990年全縣有國家、集體醫務人員615人,其中衛技人員496人。

1978年前,國家、集體醫務人員未全面評定技術職稱,全縣僅有血防醫師2人、西醫師2人。1979年後,始按照衛生部頒發的《衛生技術人員職稱及晉升條例(試行)》,分期分批對全民、大集體衛技人員進行職稱評定工作。至1985年底,有14人晉升為主任醫師,52人晉升為醫師,55人晉升為醫士。1987~1988年,有21人晉升為副主治醫師,其中1人為中醫師,1人為血防醫師,6人被聘任為科主任職務;77人晉升為主治醫師、主管護士、助產師。並有一批醫務人員被評為醫師、醫士、護士等職稱。1990年,在496名國家、集體衛技人員中,有中醫師、西醫師、護理助產師、西藥師、放射線技師、其他技師計254人。

教育

銅陵二中銅陵二中

1993年,銅陵“兩基”工作通過省級驗收,並獲安徽省“掃盲”先進縣稱號,成為中國首批“兩基”縣;1997年被評為全省“兩基”工作先進縣;2004年安徽省政府對銅陵縣“兩基”鞏固提高工作進行了複查考核,認為“水平較高、質量較好的‘兩基’鞏固提高目標已經實現”;2005年1月銅陵縣被安徽省教育廳批准為“全省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改革首批樣本縣”;2006年順利通過“兩基”國家檢查組檢查驗收;在安徽省黨政幹部教育工作督導考核中,2006年至2008年連續三年獲得優秀等次。2009年獲得安徽全省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先進縣、全省教育強縣榮譽稱號。至2011年,全縣國小、國中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和99.26%,三殘兒童入學率達95.12%,國小、國中在校生輟學率為0和0.74%,15周歲、17周歲完成率分別達到100%和98.9%,國中畢業生畢業率達99.8%,“兩基”工作得到了社會認同。

學前一年和學前三年教育普及程度逐年提高。截止2007年,銅陵縣共辦有幼稚園14所(其中民辦幼稚園6所),學前班79個。在園(班)幼兒4771人,其中在幼稚園2538人。2007—2008學年度,銅陵縣學前一年和學前三年教育普及率分別達到93.6%和67.3%。

高中教育快速發展,辦學規模大幅攀升,教學質量逐年提高。2007—2008學年度,高中階段錄取新生2825人,其中中職學校錄取1170人;在校學生人數達到6901人,其中中職學校在校生為2559人。

2012年,完成26所中國小校舍安全工程和10所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新建1所、改擴建3 所公辦幼稚園。新建留守兒童之家、鄉村少年宮29個。聯考本科錄取率創歷史新高。縣職成教中心與市中等職業技術教育中心完成整合。

文化

民國21年(1932年)縣民教館成立後,民眾文化活動遂興。業餘文藝骨幹分子在民教館指導下常排演京戲、文明戲(話劇)和舞蹈,來館活動者日達百餘人次。民國26年(1937年)“七·七”事變後,民教館組織救亡宣傳工作隊,在縣城城隍廟一帶進行宣傳演出,大通旅外學生組成暑期工作隊(後改為大通各界抗日後援會宣傳工作團),與民教館聯合排練話劇和舞蹈,常在民眾中演出。民國28年(1939年)成立縣抗敵協會青年宣傳隊,有隊員20餘人,每逢“七·七”、“八·一三”、“九·一八”等紀念日舉行文藝演出。在金榔山區一帶,有新四軍的女宣傳隊員戴青哲、王夢之等人組織成立抗日遊藝宣傳隊,在民眾中傳教抗日革命歌曲。當時在民眾中普遍傳唱的歌曲有《救亡進行曲》、《大刀進行曲》、《游擊隊之歌》、《繁昌之戰》、《送郎參軍》、《白菜謠》等。

銅都風光銅都風光

建國初期,歌詠活動在民眾中普遍開展,民眾常組成歌詠隊,舉行比賽和演出,歌詠活動中常唱的歌曲有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我是一個兵》、《志願軍戰歌》等。打腰鼓、扭秧歌亦為當時民眾所喜愛,城鄉都有業餘腰鼓秧歌隊,逢“五一”國際勞動節和國慶節等慶典節常舉行表演。1950年大通工商界資助成立縣業餘戲劇團,並公演大型話劇《景明大樓》(亦名《美帝暴行圖》),此後,民眾業餘演戲活動甚興。1951年全縣農村業餘劇團有10個。1954年縣舉行春節文藝會演,有59個業餘劇團參加演出,上演劇目89個(其中現代劇目55個),共演出205場次。1958年大躍進時,民眾文化組織盲目發展,全縣提倡“社社辦文工團”、“人人寫詩、人人畫畫、人人演戲”,民眾文化活動流於形式。1959年全縣有俱樂部389個,業餘劇團和文工團98個,文藝創作組83個,民眾文藝隊伍人數多達萬餘人,演出內容和形式浮誇單一,造成不良影響。1959年後農村業餘文藝組織全部解散。1961年對開展民眾文化活動堅持“業餘、自願、小型、多樣、節約”的原則,整頓和恢復一批具備條件的民眾文藝組織,1961年~1965年全縣民眾文化活動開展活躍,各地文化館、站時常舉辦文藝骨幹訓練班,開設化裝、表演等課程。全縣湧現出一批民眾文化活動先進單位,產生了省民歌手王小梅等一大批民眾文藝積極分子。老洲鄉於1958年被國務院授予“文化之鄉”稱號。“文革”期間,大部分文化活動被禁止,代之以唱語錄歌、跳忠字舞、和政治性的宣傳演出,廠礦、學校等單位普遍成立民眾業餘宣傳隊,常在各單位和街道演出。1966~1975年,全縣舉辦了4次民眾業餘文藝調演,其節目內容單一化和政治化,創作節目很少。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民眾文化活動日趨繁榮。各公社紛紛興建影劇院,解決民眾看戲難、看電影難的問題。各文化館、站廣泛開展民眾讀書、文藝演出和美術書法活動。1978~1990年全縣舉辦民眾文藝演出410場次。1984年5月參加銅陵市首屆“天井湖之春”歌舞節獲節目、表演、創作等項獎8個,舉辦各類音樂、舞蹈、攝影、美術、書法培訓班120餘期,培訓7000餘人次。這一時期,民間傳統的戲曲、曲藝、燈舞活動也得到恢復和發展。常年活躍於農村的民間業餘戲劇團體有鐘鳴、金榔、胥壩3個劇團,共有演員65人。民間劇團常在銅陵縣農村、廠礦和駐軍中演出,還活躍於蕪湖地區和徽州地區的廣大農村,年均演出283場次,年觀眾量達16萬人次以上。自1979年縣文化部門成立曲藝組以來,經常在銅陵縣和鄰縣演出,共說唱6278場,聽眾約達35.6萬人次,說唱內容除古典書目外,還有《紅岩》、《皖南峰火》、《鐵道游擊隊》、《烈火金剛》、《雷鋒》等新書。各種燈舞活動亦在縣內廣泛興起,1985~1988年春節縣文化部門均舉辦燈會,組織龍燈、獅子燈進城展舞。大通地區農曆五月初五划龍舟的傳統文化活動也得以恢復,屆時,樅陽、貴池、青陽等地民眾也趕來觀看,觀眾高峰日期達數萬人次。

2012年,新建17個農家書屋、9個公共電子閱覽室和4個鄉村文化廣場,新增168個自然村實現廣播電視“村村通”。

風景名勝

在銅陵二十幾處人文和自然景觀中,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個,省級歷史文化保護區1個,省級風景名勝區1個,省級森林公園1處。其中,銅文化特色尤為明顯:銅陵牡丹(亦稱“鳳丹”)與洛陽、荷澤牡丹齊名:養育的“江豚”等珍稀動物世所罕見。

鳳凰山

鳳凰山鳳凰山

銅陵縣鳳凰山旅遊景區座落於順安鎮東部,距東部城區僅10公里,南連安徽旅遊業重中之重“兩山一湖”地區,北接“兩山一湖”地區北客源地,東通長三角,景區內有金牛洞、相思樹、滴水崖、古民居、鳳凰落腳石、牡丹園等著名的觀光景點,建設面積達到1000畝、栽植觀賞牡丹200多個品種,栽植規模在10000株以上,是銅陵縣生態觀光旅遊景區。1988年被中國農業部授予“中國南方牡丹基地”,2009年被國家授予AA級旅遊風景區。

雙龍洞

雙龍洞,位於銅陵縣董店鎮境內。洞口高大寬敞,呈扁形,從外形上看,酷似龍口。一條小溪從洞中流出,水質柔滑。置身洞口,冬暖夏涼。沿溪水入洞,洞內道路迂迴曲折,洞內有個大廳,方圓九百平方米,頂平如鏡,水蝕的彩色花紋富麗堂皇。千姿百態的鐘乳石,引人入勝。這裡洞套洞、連環洞、兩層洞和天井。已查明東段洞長為745米,已開發澆築水泥路200米,還有沒查明的七八里長洞。

天目山

天目山,位於縣城西南25公里處的董店鎮蟠龍村境內的天目湖中,素有“皖江鷺島”美稱。山四面環水,杉林茂密。每年四月,成群結對的鷺鳥不遠萬里飛至天目山。無論是清晨或傍晚,成群結對的鷺鳥,滿天飛翔覓食,鳴叫嬉鬧,上萬隻鷺鳥將碧波蕩漾的天目湖裝扮得十分壯觀迷人,天水一色之間,小小的天目山便成為鷺鳥的世界,令遊人流連忘返。

鳳凰石

“鳳凰落腳石”,人稱鳳凰石,位於新橋鎮鳳凰山東側200米,與滴水崖相對。它形似圓錐石柱,高約15米,兀立於山道旁,其頂端面積約0.4平方米,上有天然禽爪凹印,形似鳳凰的腳印,傳說就是鳳凰當初的落腳地,故名“鳳凰石”。鳳凰在此小憩之後,隨即飛到東邊清泉邊飲水,這個清泉也被稱為“鳳凰泉”(今在鳳礦尾砂壩內)。鳳凰石旁有一泉口,聚水不竭,古有鳳凰飲泉鳴立於石上的傳說。鳳凰石與相思樹、滴水崖構成一幅悠閒的田園風光。

雲崖寺

雲崖寺位於新橋鎮明月村海拔400米的蓮台山之巔,該寺為明朝正德年間一錢姓人捐資營造的佛教寺院,定名為“石山寺”,後更名為“雲崖寺”,俗稱“觀音洞”。寺依山臨崖而建,呈直角形布局。建築風格樸素、淡雅。四面群山簇擁,形如蓮台佛座,將寺宇拱衛其間。環寺古木參天,林壑幽美,古樸寂靜,富有深山老林之雅趣。前廳正南側有一天然石洞,名曰“觀音洞”。洞門前左右邊立碑石兩塊,記載了雲崖寺的歷史概況。寺內遺存明代鐵鐘一尊,高0.95米,重250公斤。觀音洞內,曲折幽深,處處空靈。

1939年10月,新四軍軍長葉挺和副軍長項英曾到雲崖寺內察看。“皖南事變”後,這裡曾是新四軍的秘密聯絡點。當地村民自1986年起,自發集資進行修繕,前來朝拜者絡繹不絕,晨鐘暮鼓,香火裊裊。

金牛洞古採礦遺址

金牛洞古採礦遺址金牛洞古採礦遺址

金牛洞古採礦遺址是我國繼銅綠山古銅礦遺址後的第二個正式對外開放的古銅遺址,對研究中國古代冶金史以及文化史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現對金牛洞古採礦遺址及其周邊進行綜合治理,大力發展銅文化旅遊,豐富和延伸銅文化內涵。

公交路線:市區乘8路公車到達終點站後步行數分鐘即到景區正門。

千年銀杏

千年銀杏位於金榔鄉閘口胡村村口,有1000餘年歷史,是銅陵地區最古老的“子遣樹種”,被人們稱為“活化石”。該銀杏蒼老古樸,深沉肅穆,為雌雄異株,多棵連株,該樹高20米,樹圍5米,冠幅約20米,大小不一,大則如“公”,樹幹雄偉,濃蔭如蓋,樹圍需4-6人合圍,旁枝橫逸,姿態萬方,小則如“孫”,如群孫偎依。在其根蔸萌生四株小銀杏,每株樹圍也有1米多。

太陽沖

太陽沖位於金榔鄉九榔村大屋佘自然村東,馬仁山西麓。乘車由銅南公路行至九榔村,向北上金赤路沿九榔河行2公里便進入太陽沖景區。景區全長2.5公里,景區奇峰異石、山水連湖、林木郁蔥,古人曾題“八景詩”以示讚譽。

太陽衝口是面積達百畝的太陽沖水庫,青山翠竹倒影池中。滴珠崖崖高約20米,周圍鏗石嶙峋,濃蔭婆裟,有“靜坐崖下聽泉聲,勝似雅居空調間”的美譽。韜玉峰在太陽沖山東,其峰雄麗壯秀,內含白色,隱然如玉韜璞中之狀,龍首峰與韜玉峰相對,高有百丈。雙桂峰與五老峰相近,有兩峰並列,若人拍肩而立。洗砍池有泉出石竇中闊丈余,唐代人王沖霄於此處讀書,曾將筆硯常洗於池中,至今水仍墨黑。另有燕石、觀音岩(另稱小普陀)、神筆峰、神兵陣等奇景,太陽沖內奇石美景。

名優特產

南方大口鮎

南方大口鮎頭部寬扁,胸腹部粗壯,尾部長而側扁;體色體側、背部多為黃褐色,腹部為乳白色。長江原種南方大口鮎經選育,人工繁育子代具有生長發速度快、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無肌間刺、含肉率高、適溫範圍廣、耐低氧、抗病率強和遺傳性狀穩定等許多優良性狀。南方大口鮎晝伏夜出覓食,池塘養殖較易捕撈;食性可以改變,即由專吃活魚蝦轉化為吃配合飼料,適合規模化、集約化飼養;經濟效益較高,單位養殖面積的利潤是飼養常規家魚的5~8倍,並具備出口創匯的競爭潛力等優點。

汀洲大豆

汀洲大豆”是銅陵地方的優良品種。原名“平頭黃”,有大平頭黃和1頭黃兩個品系。以蛋白質含量分別為47.87%和47.31%,比一般的大豆要高19.7%和18.3%,脂肪含量為18.46%和17.5%,比一般大豆品種含量略低。目前,採用銅陵縣銅陵汀洲大豆盛為主要原料,生產的銅陵特產銅陵茶乾,明朝以前就開始生產,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全國各地以及韓國、印度等國朝聖拜佛的香客,因解吃素食之需,都要購買一些銅陵茶乾。銅陵茶乾口感細膩、久嚼不爛、營養豐富,回味無窮,適宜不同層次不同年齡段人群食用。

銅陵鳳丹

銅陵鳳丹銅陵鳳丹

鳳丹是銅陵的“八寶”之一,據史料記載,銅陵縣順安鎮鳳凰山村種植牡丹已有1600餘年歷史,但自明代永樂年間(公元1403-1424年)藥用牡丹品種引入鳳凰山地區種植後,由於當地獨特的地形、地貌和水土等自然氣候條件相適應,加上當地藥農苦心經營,到明代崇禎年間,銅陵鳳丹種植已形成一定規模;到清代,銅陵鳳凰山一帶已發展成全國聞名的藥用丹皮主產區,所產丹皮因“氣味香濃,肉厚粉足,皮色褐紅,表附銀星”而與白芍、滁菊、茯苓並稱為安徽“四大名藥”馳名中外。

銅陵縣鳳凰山現已成為丹皮主要生產基地之一,全縣年產丹皮達10多萬公斤,不僅滿足了國內市場需求,還遠銷東南亞和周邊地區,成為銅陵重要的出口產品。據《中藥大辭典》載:“牡丹皮以安徽銅陵鳳凰山所產的質量最佳,稱為‘鳳丹皮’”。“銅鳳”牌鳳丹皮自1998年起連續被評為安徽省名牌農產品;2006年5月,銅陵鳳丹獲得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再興圩蘿蔔

再興圩蘿蔔有著獨特的品質,其色白如玉,皮薄肉嫩,汁多肉滿,入口無辛辣味,甜脆可口,且只生一根主根,極少有鬚根。蘿蔔的苗菜更容易被人體吸收,既可用於製作菜餚,炒、煮、涼拌等俱佳;又可當作水果生吃、味道鮮美。再興圩蘿蔔也可入藥,其性涼味辛甘,入肺、胃二經,可消積滯、化痰熱、下氣貫中、解毒,用於食積脹滿、痰咳失音、吐血、小便不利等症。該品種是肉質緻密型蘿蔔中的佳品,因其適應性廣、生長速度快、產量高、商品性好,近年來在該地已經普遍種植。

太平大蒜

太平大蒜亦稱汀蒜,是安徽省銅陵地區與矮大頭(銅陵八寶之一)齊名的大蒜品種之一,是因在原太平鄉汀洲村長期種植而得名。太平大蒜的栽培歷史悠久,品種的穩定性很好,不易退化;耐高溫、抗逆性強,產量高。蒜頭富含維生素C、碳水化合物及多種礦物質,具有獨特的辛辣味,是其它蒜類不可比擬的。該蒜的青蒜苗口感上佳;蒜薹微苦。露地栽培,是銅陵地區填補秋淡的主要蔬菜品種之一。

銅陵茶乾

銅陵茶乾在本市及周邊有一定的消費基礎及美譽度,它是近幾年興起的名優農產品。特點口感細膩、久嚼不爛、營養豐富,回味元窮,適宜不同層次不同年齡段人群食用。銅陵茶乾主要有銅陵月亮食品公司和銅陵八寶食品有限公司生產。

銅陵月亮食品公司產品有三大系列十二種新品種。(一)休閒系列:45g麻辣、65g無糖80g五香、80g雞汁、80g低脂、110g高鈣。(二)烹調系列:150g原味、300g五香、400g高鈣、500g烹調食用乾。(三)禮品系列:20袋裝五品種小禮盒、26袋裝五品種大禮盒。2000,2004年銅陵“月亮”牌茶乾獲安徽名牌農產品稱號。產品已打入南京、合肥、蕪湖等大中城市,並成功入駐沃爾瑪國際大賣場及南京蘇果超市。

野雀舌茶

野雀舌野雀舌

產於銅陵五松山茶林場。生產環境氣候濕潤,無污染。采於穀雨前,原料為一芽一葉初展。成品茶葉形微扁,形似雀舌,披毫隱綠,具有嫩香,滋味鮮醇,湯色清澈明亮,葉底肥嫩顯芽。“野雀舌茶”自開發成功以來曾多次榮獲國家級獎。被作為銅陵市的一大特色產品,常常作為各級政府和企事業單位的禮品茶,深受消費者歡迎。

銅陵其他還有特產還有銅陵鳳丹、大通茶乾、生薑、博隆地毯、大通小磨麻油、順安酥糖等。

銅陵名片

全國文明縣城

全國美麗鄉村標準化試點縣

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

全國文化先進縣

全國體育先進縣

全國民政工作先進縣

全國計畫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

全國法治縣創建工作先進縣

全國農村社區建設實驗全復蓋示範單位

全國“六五”普法先進縣

全國民眾體育工作先進縣

全國食品安全示範縣

全國兩基先進縣

全國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範縣

全國白內障無障礙縣

全國平安鐵路示範縣

國家地理保護產品“鳳丹”之鄉

國家地理保護產品“銅陵白姜”產地

安徽省縣域經濟綜合十強縣

安徽省文明縣城

安徽省投資環境十佳縣

安徽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縣

安徽省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先進縣

安徽省農業產業化示範縣

全省民生工程組織實施工作先進縣

全省“861”行動計畫突出貢獻縣

全省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先進縣

全省美好鄉村建設先進縣

全省發明專利授權量十強縣

全省鐵路建設先進集體

全省選派工作先進縣

全省黃金噸金縣

全省教育強縣

全省平安縣

歷史名人

王世隆

王世隆(1695—1762),字麟洲,號杏圃,本縣鐘鳴獅子山人。他深研醫首,尤精於幼科,常以藥品贈人,不論貧富,概不取酬。時縣令王錫蕃幼子患疾,延請他施診,藥到病除。王錫蕃作詩,備極稱道。王世隆將其幼科醫治經驗編輯13卷醫方書稿,初名為《幼科金針》,後經精心修訂,於清乾隆二十二年至二十七年(1757—1762年)成書,易名《懷少集》行世。

盛度

盛度(970—1040),字公量,石洞耆(今天門鎮)人。幼小讀書,敏而好學,北宋祥符七年(1014)中進士,初任濟陰尉,後任尚書屯田員外郎。契丹擾犯大名(今冀、魯、豫部分地區)時,他數次上疏朝廷,陳述戍邊之策。鏇奉使陝西,詳覽疆域,並參考漢、唐故地,繪成《西域圖》,呈獻宋真宗,並且應答如流,真宗稱其博學。繼入翰林為學士,任兵部郎中。後幾經謫起,於景右二年(1035年)任參知政事,四年任知樞密院事。曾奉旨同編《續通典》、《文苑英華》,並著有《愚谷》、《銀台》、《中書》、《樞中》四集和制書二集。後任應天(今南京知府)。寶元二年(1039年)辭官歸里。

胡舜元

胡舜元( 1019 — 1079 年),字叔才,銅陵縣鳳凰耆沸水(今銅陵縣新橋鎮境內)人。其出身“銅陵大家世”,少常與王安石“共硯席,相友善。”北宋嘉四年( 1059 年)中進士,歷任德興、鄭縣縣令,後遷著作郎。 王安石青年時期結識了胡舜元。王安石在銅陵除了給胡氏寫過不少贈詩外,還專門為胡氏寫了一篇熱情洋溢的《送胡叔才序》。胡舜元在政治上屬保守勢力,王安石變法時,胡竟“以書詆安石”,嚴厲攻擊王安石變法的目的是“ 懷利事君,貪財害民”,因而覺得自己仕途不順,理想不展,即辭官“歸隱”,自以為“如今始覺天將曉,深閉蓬門不問津。”胡舜元終於在“優遊林下二十年”後,卒於自己的故鄉,葬望牛山。

胡舜元逝世後,王安石仍珍惜舊情,不計個人恩怨,寫下了《挽舜元胡著作郎》的悼詩,詩中一往深情地評價胡舜元,“德行文章里 宗 ,姓名朝野盡知公”,並虔誠地為他禱祝,“從今永別人間去,笑入蓬瀛閬苑中。”

章嘯衡

章嘯衡(1896—1965),原名章家霖,化名童天一,太平鄉錢家灣人,出身貧苦。1919年進省立五中讀書。1925年任貴池縣捲菸稅局局長。1927年3月參加北伐,任國民革命軍三十三軍三師六旅獨立營營長。蔣介石背叛革命後,章嘯衡因參加反蔣鬥爭被捕,後被營救歸里。1930年冬加入中國共產黨。1938年,任銅陵縣動員委員會組織部長。1939年,在沙洲創建本縣第一支抗日武裝—沙洲游擊隊。1939年—1940年任新四軍三支隊特務營營長,後改任長江游擊縱隊隊長。“皖南事變”後,組織民眾護送新四軍突圍人員安全北渡。1942—1945年任皖江參議會駐會委員。1946年至1949年4月,輾轉寧、滬等地,從事地下情報工作。1949年4月章嘯衡任蕪湖市軍管會交際處副處長。後參與蕪湖市政協籌建工作。歷任蕪湖市政協駐會委員、省文史館館員、蕪湖市政協副秘書長、副主席等職。

佘翹

佘翹(1567~1612),字聿雲,號燕南,銅陵縣合二耆(今郊區大通鎮)人。4歲即能授書成誦,稍長,遂工習詩文,研究經史。明萬曆十九年(1591年),赴應天府鄉試中舉。後屢赴京會試不中。歸里後,遍訪名勝,潛心著書。有詩集《浮齋百韻》、《秋浦吟》,文集《翠微集》、《幼服集》、《偶記》、佘翹應池州知府李思恭聘請編修《池州府志》,編次未幾,於同年八月病逝。

陳翥

陳翥(982~1061年),字風翔,號虛齋,鹹聱子,桐竹君,銅陵縣貴上耆土橋(今鐘鳴鎮)人。5歲讀書,14歲入縣學,曾有懸樑苦讀躋身科舉的願望。後因父親早逝、兄弟不和兼自身患病十餘年之故,至40歲時,方“志願相畔,甘為布衣,樂道安貧”,一面閉門苦讀,一面參與耕作,堅持不輟。60歲時,他在家中數畝山地植桐樹(泡桐)數百株專事研究,除悉心鑽研前人有關著作外,還“召山叟,訪場師”,尤注重實踐經驗的總結,北宋皇佑年間(1049~1053年)撰成《桐譜》書稿約1.6萬字。全書除序文外,正文共一卷,依次分“敘源”、“類屬”、“種植”、“所宜”、“所出”、“采斫”、“器用”、“雜說”、“記志”、“詩賦”,凡十篇,《桐譜》系世界上最早記述桐樹的科學技術著作,其中6篇專論植桐技術,為全書的精萃。

銅陵榮譽

2008年

安徽省委、省政府或國家部委單項

1.全國文明縣城

銅陵風光銅陵風光

2.國家級食品安全示範縣

3.全省綜合動態十佳縣(省委辦廳〔2008〕7號)

4.全國農業普查先進集體(國農普辦字〔2008〕5號)

5.全國科技進步考核先進縣(國科發農〔2008〕4號)

6.全國婚姻登記規範化單位(民發〔2008〕195號)

7.全國公安機關“三基”工程建設先進單位(公獎字〔2008〕124號)

8.公安部授予一級公安派出所(公安部獎牌)

安徽省系統性綜合

1.省“861”行動計畫突出貢獻單位(皖重〔2008〕5號)

2.全省人口與計畫生育管理先進縣(皖人口組〔2008〕2號)

3.全省農村五保供養工作先進集體(民福字〔2008〕165號)

4.全省財政系統先進集體(省人事、財政廳聯合表彰)

5.全省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先進單位(省農指〔2008〕3號)

6.全省第二批國家級食品安全示範縣(皖食監函〔2008〕64號)

7.全省動物防疫工作先進縣(皖農牧〔2008〕213號)

8.全省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範單位(皖村字〔2008〕1號)

9.全省地稅系統省級青年文明號單位(皖地稅函〔2008〕598號)

10.全省地稅系統稅收法制員工作制度先進單位

11.省公安廳記二等功單位

12.全省優秀公安基層單位

13.全省公安機關基層正規化建設優秀單位

14.全省公安機關基層正規化建設優秀社區警務室

15.全省核查糾正監外執行罪犯脫管漏管專項行動先進集體

2009年

安徽省委、省政府或中國國家部委單項

⒈全國文化先進單位(文人發〔2009〕45號);

⒉全國民眾體育先進單位(體群字〔2009〕165號);

⒊全國科技進步考核先進縣(國科發農〔2009〕670號);

⒋審計署辦公廳AO套用實例鼓勵獎(審辦計發〔2009〕9號);

⒌中國十大最具發展潛力工業園區(聯合國亞太城市發展研究中心、聯合國人居環境發展促進會、中國城市建設發展促進會、中國開發區發展促進會、中國品牌管理協會、商務時報品牌研究中心);

⒍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平安縣(皖〔2009〕277號);

⒎第二次全國經濟普查先進集體(國務院經濟普查辦公室授予)

⒏省政府授予全省實施婦女兒童綱要先進集體

⒐省村務公開民主管理領導小組授予全省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範縣

安徽全省系統綜合性

⒈全省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先進單位(省農指〔2009〕3號);

⒉全省開發區統計工作先進單位(省統計局、發改委聯合表彰--皖統〔2009〕13號);

⒊全省再擔保成員先進單位(省信用擔保集團);

⒋全省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先進縣(教基〔2009〕6號);⒌全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統先進集體(省人事廳、工商局--皖人發〔2009〕5號);

⒍安徽省籃球示範縣(省體育局、省農委聯合表彰);

⒎全省公文處理、政務督查先進集體(皖政辦秘〔2009〕25號);

⒏省“861”行動計畫重點建設項目領導小組授予銅陵縣突出貢獻獎(皖重〔2009〕2號);

⒐省審計廳授予縣審計局審計質量年活動先進集體、全省審計系統精神文明先進單位

⒑縣財政局獲省財政廳財政補貼農民資金管理和“一卡通”打卡發放工作一等獎、全省兩稅規範管理年活動二等獎

⒒縣農委獲省農委指導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先進單位、全省農業統計物價工作先進單位、2009年度實施農民專業合作社信息化建設工作先進單位,縣農機局獲2008年度全省農機系統勞動競賽農機富民工程先進單位,縣水產站獲全省水產技術推廣工作先進單位

⒓銅陵縣獲省防治重大動物疫病指揮部全省動物防疫工作先進縣

⒔縣司法局獲全省司法所“進萬村大服務”活動集體二等功

⒕縣民政局獲全省老齡工作先進單位、全省民政政務信息先進集體

⒖團縣委獲2008—2009年度全省共青團信息調研工作先進單位

⒗縣黨史辦獲全省黨史部門先進集體

⒘縣國稅局獲全省國稅系統先進集體

⒙銅陵縣人民法院獲省最高人民法院“審判管理軟體項目”先進法院

⒚縣政法委獲全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集體

⒛縣檔案局獲全省地方志系統先進單位

政府任務

加快文化旅遊產業發展

法律志願者開展送法下鄉法律志願者開展送法下鄉

2013年3月,縣委、縣政府決定加快文化旅遊產業發展,並出台了《中共銅陵縣委、銅陵縣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從財稅扶持政策、項目用地政策、加快發展的獎勵政策、旅遊商品及購物網點建設獎勵扶持政策等源個方面加快全縣文化旅遊產業發展,促進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方式轉變。

加快現代農業發展

2013年4月,縣委、縣政府出台了《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農業進一步增強農村發展活力的實施意見》,重點在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鞏固發展新型經營主體、加強基層農機推廣體系建設、大力推進美好鄉村建設、推進農村改革、完善農業支持保護體系等方面取得突破,鞏固和發展農業農村經濟好形勢,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扶持中小微企業發展

2013年4月,縣委、縣政府決定扶持中小微企業發展,出台了《關於印發銅陵縣扶持中小微企業發展實施方案試行的通知》,提出了目標任務、活動內容和保障措施,努力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良好氛圍,促進全縣中小微民營工業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加快水環境治理暨農田水利建設提升與創新管理

2013年12月,縣委、縣政府出台了《中共銅陵縣委銅陵縣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水環境治理暨農田水利建設提升與創新管理的實施意見》,明確了總體要求、目標任務、實施內容和保障措施。通過實施水環境治理工程、民生水利工程、中小河流治理和水土保持工程、小農水重點縣工程、塘壩擴挖、河溝清淤和泵站技改工程、橋涵閘配套工程和沿江淵河冤岸線整治工程,全面提升農村水環境質量和品位,加快推進全縣農田水利建設提升與管理創新,實現農田水利建設跨越發展,促進全縣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人文歷史

銅陵縣銅陵縣

銅陵建縣於公元951年(南唐保大九年)。1949年4月21日縣境解放後,隸屬關係幾經改易,1974年3月隸屬市至今,歷時1054年。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處處閃現著銅文化的光彩。境內古銅采冶遺址年代最早可上溯至商周時期,采冶史達三千年以上。直至今日,銅採選冶仍是全縣主要工業生產之一。銅文化堪稱值得銅陵人民為之驕傲和自豪的重要地區特色。銅陵還是當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渡江作戰江南解放第一城。聳立在長江南岸、笠帽山上的革命烈士紀念塔,至今仍閃耀著無數革命先烈的浩然之氣,無時不在提醒我們必須繼承優良革命傳統,努力創造銅陵的光輝未來。

安徽省縣以上行政區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