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德縣

旌德縣

旌德縣,隸屬於安徽宣城市,位於皖南山區,地處黃山北麓,東臨蘇浙滬,北枕皖江,距黃山風景區僅30公里。縣境東鄰寧國市,南接績溪縣,西連黃山區,北毗涇縣。面積905平方公里,2010年人口15.1萬人,設6鎮4鄉,轄63個村委會、5個居委會。縣城旌陽鎮位於縣境中部,217省道、323省道兩路交匯。旌德縣是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建設試點縣,境內重巒疊翠,山水相間,黃山支脈自西南蜿蜒而入,斜貫全境,海拔120-1295米。全縣有林面積75萬畝,森林復蓋率達58.5%以上,森林蓄積量360.68萬立方米,是“全國造林綠化百佳縣”。自然生態環境保持良好,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有梅花鹿、雲豹、銀杏、紅豆杉等國家和省級重點保護動植物,以及靈芝、苧麻、茶葉等地方特產。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旌德縣位置圖旌德縣位置圖

旌德之地,春秋戰國時期先後隸屬吳、越、楚國。秦屬鄣郡,漢隸涇縣。

三國時為孫吳所轄,屬丹陽郡安吳縣(縣治在今涇縣境內)。晉太康二年(281)屬宣城郡。隋開皇九年(589)安吳縣併入涇縣。

唐武德三年(620)設宣州總管府,再建安吳縣,旌德地屬之,縣治在今三溪古城村。武德八年安吳縣再歸涇縣。天寶十一載(752)析涇縣西南14鄉置太平縣,旌德地遂屬太平縣。寶應二年(763)二月,析太平縣東北境麻城等九鄉之地置旌德縣,仍屬宣州所轄。縣名“旌德”,取東晉權臣桓溫“旌德禮賢,教化之首先”句首二字,寄意旌表其民,以彰其德。宋旌德縣屬江南路、江南東路宣州,幹道二年(1166)屬江南東路寧國府。

旌德縣旌德縣

元至元十四年(1277)旌德縣 屬江浙行省江東建康道寧國路。明洪武元年(1368)旌德縣屬南京直隸寧國府,十三年(1380)屬京師直隸寧國府。永樂元年(1403)屬南京直隸寧國府。清順治二年(1645),旌

德縣屬江南布政使司寧國府,十八年(1661)屬江南左布政使司寧國府,康熙六年(1667)屬安徽布政使司寧國府。

民國元年(1912)元月,廢府留縣,旌德縣直屬安徽省管轄。民國3年6月屬安徽省蕪湖道。民國21年6月,行首席縣長制,旌德縣屬宣城首席縣長所轄。同年10月成立行政督察區,旌德縣屬安徽省第九行政督察區。民國27年改屬第十行政督察區。同年10 月,旌德縣直屬皖南區署,民國29年8月改屬第七行政督察區。

1949年4月24日,旌德縣城解放。同年5月13日旌德縣劃屬皖南行署徽州專區。1952年8月7日皖南行署撤銷,旌德縣屬安徽省徽州專區。1956年1月12日,隨徽州專區併入蕪湖專區。1959年1月,旌德、績溪二縣合併辦公,3月22日,國務院第86次會議決定將旌德併入績溪縣。1961年4月1日,旌、績二縣分開辦公, 12月15日國務院第114次會議決定復置旌德縣。同年4月13日,徽、蕪兩專區分開,旌德縣仍屬徽州專區。1971年3月29日改專區為地區。1988年1月1日,旌德縣劃屬宣城地區(2001年1月1日撤地區為宣城市)。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旌德縣位於 皖南山區,東依 寧國縣,南鄰 績溪縣,西毗黃山市黃山區(原太平縣),北接涇縣。地理座標:東經118度15分至44分,北緯30度7分至29分。縣境東起橋埠長大川,西至興隆毛園裡,長42.3公里;南起白地天星洞,北至三溪赤坑山,寬33.6公里。總面積904.8平方公里。

地貌

旌德縣地貌為東西向長方形,呈畚箕狀向北開口。 海拔高度自中部向東北和西南呈階梯狀上升,四面環山,中北部較低,海拔僅150米左右,最低處是三溪坑口,海拔120米,東北至海拔1031.8米的塘山頭,西南至境內最高峰大塢尖,海拔1295.6米,相對高差1175.6米。山脈走向與構造線一致,以北東——南西向展布,向東南和西北傾斜。屆皖南北部山地丘陵山間盆谷地貌,分為 中山、 低山、丘陵和山間盆地4種類型。

氣候

旌德縣屬北亞 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光照適中,季風明顯。春季冷暖變化大,光照不足陰 旌德縣 本數據來源於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為準。 雨多;夏季溫高濕度大,梅雨集中汛洪多;秋季常遇夾秋旱,天高雲淡早晚涼;冬季多晴濕度小,雨雪常在“三、四九”。一般三月下旬入春,五月下旬入夏,九月中旬入秋,十一月中旬入冬。冬夏長,春秋短,四季分明。由於地形差異,縣內各地入季時間也遲早不一:南關、旌陽、三溪等中北部入春早、入秋遲;白地、祥雲、雲樂等西南、東北山區入春遲、入秋早。相對而言,海拔每升高100米,入春推遲3天,入秋提前3天,初終間隔縮短約6天。每年11月中旬,冬季來臨,本縣受北方乾冷氣團的侵襲和控制,晴寒乾燥,氣壓增高,冰霜漸多,降水減少。雨、雪一般集中在1月中、下旬。

行政區劃

2000年,旌德縣轄5個鎮、9個鄉。

2003年,旌德縣調整行政區劃:將原旌橋鄉、華坦鄉整建制併入旌陽鎮,以原旌陽鎮和旌橋鄉、華坦鄉的行政區域為旌陽鎮的行政區域,鎮政府駐旌陽;將原喬亭鄉整建制併入蔡家橋鎮,以原蔡家橋鎮和喬亭鄉的行政區域為蔡家橋鎮的行政區城,鎮政府駐蔡家橋;將原仕川鄉整建制並人俞村鄉,以原俞村鄉和仕川鄉的行政區域為俞村鄉的行政區域,鄉政府駐俞村;保留三溪鎮、興隆鄉、廟首鎮、白地鎮、孫村鄉、雲樂鄉、版書鄉。

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後,旌德縣轄5個鎮、5個鄉:旌陽鎮、蔡家橋鎮、三溪鎮、廟首鎮、白地鎮、俞村鄉、興隆鄉、孫村鄉、雲樂鄉、版書鄉。

2004年底,旌德縣轄5個鎮、5個鄉:旌陽鎮、蔡家橋鎮、三溪鎮、廟首鎮、白地鎮、興隆鄉、孫村鄉、雲樂鄉、版書鄉、俞村鄉。2009年12月11日省民政廳行文下發了《關於同意撤銷旌德縣俞村鄉設立俞村鎮的批覆》,旌德縣轄6個鎮、4個鄉:旌陽鎮、蔡家橋鎮、三溪鎮、廟首鎮、白地鎮、俞村鎮、版書鄉、雲樂鄉、興隆鄉、孫村鄉。

自然資源

旌德總面積904.8平方公里,折合135.72萬畝。其中,農業耕地16.88萬畝,占12.4%;山場84.79萬畝,占

62.5%;村莊、道路30.15萬畝,占22.2%;水域3.9萬畝,占2.9%。

旌德自然資源豐富,有木本、草本植物1000種,野生動物200多種。地下礦藏種類多、品位高、分布廣,已探明的砩石儲量210萬噸、石英1000萬噸、瓷土1800萬噸,鉀長石7.4萬噸,花崗岩11.4億立方米,其中砩石是旌德縣主要出口創匯產品,一直遠銷日、美及西歐等國。

人口民族

據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全縣共6個民族,144551人。其中:漢族144435人,占全縣總人口的99.92%; 回族87人, 壯族22人, 滿族3人, 蒙古族2人,白族2人,計116人。後因工作調動等原因,1987年僅剩少數民族居民59人。其中:回族40人,壯族17人,蒙古族1人,白族1人。

1987年底全縣共35332戶、145591人。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142064人,其中: 旌陽鎮 27510、 蔡家橋鎮 6351、 三溪鎮 12582、廟首鎮 11319、白地鎮 5318、俞村鎮 13594、版書鄉 11015、旌橋鄉 7954、華坦鄉 11157、仕川鄉 1413、喬亭鄉 8869、雲樂鄉 6189、興隆鄉 8768、孫村鄉 10025。

根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旌德縣常住人口為120039人,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時的142064人相比,十年共減少22025人,下降15.5%,年平均下降1.67%。旌德縣普查登記的戶籍人口為150913人,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時的150867人相比,十年共增加46人,增長0.03%,年平均增長0.003%。全縣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戶38606戶,家庭戶人口為116204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3.01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3.39人減少0.38人。

交通

簡述

旌德四周皆山,自古交通閉塞,溪澗縱橫,礁多沙積,舟楫難通。客、貨運輸向以人挑畜運和手推獨輪車陸運為主,水運為輔。縣際主要交通幹線有旌涇、旌績、旌寧、旌太4條驛道,但“車不能方軌、馬不能並轡”。水路僅三溪至涇縣下坊間曾用竹筏運貨。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縣人呂佩芬曾奏準朝廷,設立“安徽省鐵路公司”,倡修皖贛鐵路,計議該路北起蕪湖,經灣沚、宣城、寧國、旌德、歙縣、屯溪、婺源而達景德鎮。後因朝政腐敗未能如願。民國35年(1946年)縣人又建議修建旌(德)寧(國)公路。次年,縣政府即向省呈報該路的勘察設計書和工程概算表,安徽省善後救濟分署根據上述報告撥給麵粉150噸,作為築路經費,但被官吏侵吞,旌寧公路寸土未動。

1950年縣人民政府成立旌德縣公路修建委員會,制定公路建設規劃。1952年1月旌績公路首先破土動工。1954年開始汽車客貨運輸。經過30多年努力,到1987年止,全縣共修建公路72條,總長度349公里。其中營運公路17條193公里,林區專用公路10條47.5公里,廠礦公路2條7公里,鄉村公路43條101.5公里,不僅直通鄰縣、滬、杭,而且鄉鄉通公路,全縣平均每2.59平方公裡面積有公路1公里,路面質量等級也不斷提高:由原來的土路面發展到礫石路面、黑色渣油路面(油路65公里);由木橋木涵發展到永久性的石拱橋涵;由晴通雨阻發展到全天候通車;由簡易公路逐步完善提高到三級幹線公路、四級支線公路,為大規模物資交流、開發山區經濟,創造了必備條件。此外,還有四通八達、網布城鄉的拖拉機路、板車路,除烏嶺等深山幽谷外,全縣已基本結束肩挑畜馱的運輸史。

鐵路

2015年6月28日,合肥至福州高速鐵路正式開通運營,旌德站同日正式啟用。旌德站是距離黃山景區最近的一個高鐵站,有直達景區的大巴。合福高鐵是北京至福州鐵路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京滬、合蚌高鐵聯通,形成縱貫安徽南北的快速客運大通道。線路全長848公里,按時速300公里/小時標準建設,在安徽省境內途經合肥、蕪湖、馬鞍山(含山)、銅陵、宣城、黃山6市11縣。合福高鐵正式開通後,旌德至合肥列車最快運行時間1小時12分,至福州最快3小時7分,至北京最快5小時58分。

國道

G205線旌德段 起自涇縣浙溪橋南頭與旌德交界處,由北向南,經三溪、蔡家橋、孫村、廟首、白地至旌德與黃山區交界處,長42.7千米。1954年12月始分段動工修建,1966年3月1日全線通車。

1969年至1976年,G205線南灣、大興嶺、雀嶺等險要路段進行裁彎取直,加寬路基路面,砌築擋土牆。1973年至1977年,浙溪橋至蔡家橋段鋪築渣油路面。1977年至1979年,蔡家橋至雀嶺段鋪築渣油路面,路面寬7米,總投資91.5萬元。1986年,炮台橋狹窄路段砌築擋牆、加寬路基,並修築外沿防護示警樁517根。1987年春,根據全省18條幹線公路拓寬統一部署,沿線民工建勤拓寬路基,投勞2.8萬個工日,完成土方8.4萬立方米。拓寬後路基寬12米,局部路段達15米,加寬小橋8座,接長涵洞242道。1989年,從浙溪橋南頭始,由北向南按二級路標準進行改造,重新鋪築渣油路面。1992年至1995年,計投資1262.3萬元,改造渣油路面36千米。

2003年底,浙溪橋南頭至洪川路基寬12米至15米,渣油路面寬9米,為二級路;洪川至雀嶺頂路基寬7.5米,渣油路面寬7米,為四級路。全段最大縱坡9%,平曲線最小半徑15米。路線跨越徽水河、玉水河及多處支流,與S217線,縣道三(溪)興(隆)、蔡(家橋)雲(樂)、水(北橋)版(書)路,鄉道板(橋)祥(雲)路連線,連通5個鄉鎮。2003年年平均晝夜交通量716車次。設三溪、新建、白地、洪川4個道班養護與管理。

省道

(一)S217線旌德段起自蔡家橋,由北向南經旌陽、版書至旌德與績溪交界的分界山,長20.65千米,沿線山重嶺復,北低南高。1952年1月6日始分段動工,1956年5月1日全線通車。

旌德縣旌德縣

1986年,三溪、雙河、興隆、版書、南關、旌橋6鄉鎮1.5萬名民工義務建勤,拓寬路基。共拆遷房屋1.7萬平方米,徵用土地8.5公頃,完成土方12.7萬立方米、石方2000立方米,修築擋土牆1600立方米,接長涵洞91道,投勞6.9萬個工日,投資21.4萬元(其中縣直機關幹部職工捐款1.3萬元)。1990年至1991年,地區公路局投資163.8萬元,對蔡家橋至旌陽段進行改造,新鋪渣油路面12千米,路面由7米拓寬為9米。1993年,投資241萬元(地區公路局191萬元,縣政府50

萬元)對旌陽城區段計1.25千米進行拓寬改造,澆築混凝土路面,路基寬18米,路面寬12米,為二級路。1995年,地區公路局投資139.5萬元,對旌陽至分界山段進行改造,年底完成渣油路面基礎工程。同時,地區公路局投資73.5萬元,對S217線旌德全段實施GBM工程,同年底基本完成。

S217線旌德段路基寬12米,渣油路面寬9米,最大縱坡4%,平曲線最小半徑30米。路線跨越徽水河支流,與G205線、S323線,縣道新(橋)西(陽)、鄉道旌(陽)鳳(形山)路連線,連通3個鄉鎮。2003年年平均晝夜交通量2187車次。設新橋、向陽2個道班養護與管理。

(二)S323線旌德段起自寧國下滑渡與旌德交界處,由東向西南經俞村、旌橋至縣城南門,長20.2千米。沿線重山疊嶺,以七都崗為界,中間高兩頭低。1956年12月始分段施工修建,1967年6月全線通車。

1970年至1975年,S323線尚村、七都崗急彎陡坡等路段先後進行裁彎、降坡。1983年,為改善縣城穿城路段交通擁擠狀況,新建旌陽橋,另闢環城路0.5千米。1984年至1986年,地區公路局先後投資25萬元,對后妃嶺等陡坡進行降坡,滑渡至旌陽段重新鋪築泥結碎石路面。1992年9月,按二級路進行測量設計。1993年,共投資191萬元(其中以工代賑131萬,縣計委補助60萬)對縣石油公司至勝利東路1.2千米進行拓寬,拆除房屋1萬平方米,當年完成路基工程。1996年5月開始澆築混凝土路面,1997年10月竣工。路基寬18米,混凝土路面寬12米。

1995年底,滑渡至俞村路基寬8.5米,泥結碎石路面寬5米至6.5米;俞村至旌陽路基寬8.5米至12米,泥結碎石路面寬6.5米;環城段按路基寬18米,路面寬12米實施拓寬改造。全段最大縱坡9%,平曲線最小半徑15米,為四級路。路線跨越俞村河、白沙河、徽水河,與S217線、縣道瑞(市橋)紅(衛)、橋(埠)仕(川)路連線,溝通3個鄉鎮。2003年,年平均晝夜交通量789車次。設俞村、篁家2個道班養護與管理。

2001年,縣委、縣政府申報S323線旌德段改建,2002年,省交通廳正式立項,由省港航設計院實地勘察設計,全長37千米,旌德段21千米。設計下俞村至旌陽路基寬12米,路面寬9米;滑渡至下俞村路基寬9米,路面寬7米;其中二處改線計4.5千米。總投資9000多萬元,2003年8月開工,計畫2005年底竣工。

縣道

(一)三(溪)興(隆)路 起自三溪,由東向西南經姜元、霍家橋、同樂、雙河至興隆,長12千米。1965年初,省計委、交通廳批准修建計畫,是年12月底開工,次年6月竣工通車。

1989年7月,毛坦橋遭水毀,改建鋼筋混凝土板梁橋。1994年8月,車輛建勤籌集資金80萬元,三溪、興隆兩鄉鎮民工建勤採運砂礫石料1.8萬立方米,10月鋪築渣油路面,次年11月16日全線竣工。2003年5月,三興路作為重要縣道,移交縣公路分局建設養護管理。2003年年平均晝夜交通量154車次。

2002年,省交通廳正式立項,將三興路延伸至黃山區仙源鎮,列為世界銀行貸款項目。三(溪)仙(源)線與S103線平交,北接G205線。建設里程全長36.4千米,旌德境內17.5千米,公路設計標準為山嶺重丘二級公路標準,三溪至興隆段路面9米寬,路基12米寬。旌德段投資6000萬元,2003年11月動工,計畫2005年底竣工。

(二)蔡(家橋)雲(樂)路 起自蔡家橋,由西南向東北經朱旺村、湯村、喬亭、西陽、東陽、呂家至雲樂,全長24千米。由蔡(家橋)喬(亭)、喬(亭)大(嶺腳)、大(嶺腳)雲(樂)三段組成。1970年10月動工修建,1977年10月全線貫通。1996年8月蔡家橋至喬亭砂改油工程動工,同年11月完工。1997年9月梅村至雲樂砂改油工程動工,同年10月完工。1998年9月大嶺腳至梅村砂改油工程動工,同年11月完工。2001年2月,撤銷湯村、大嶺道班,歸蔡雲中心道班養護。2003年,年平均晝夜交通量255車次。

2002年9月,國家計委、交通部、總後勤戰備處聯合立項

,對蔡(家橋)大(溪口)公路進行拓寬改造,2003年1月動工,2004年竣工。

(三)水(北橋)版(書)路 起自孫村水北橋,由西向東南經孫村鄉上村、版書鄉模範、績溪縣浩寨鄉水川村至版書鄉版書村,長23.2千米,由水(北橋)碧(雲)、版(書)碧(雲)段組成,其中旌德境長21.3千米,為鄉村連線線。

1969年5月至1983年,興建水北橋至碧雲段,投資61.8萬元,1995年澆築渣油路面。1986年,修建版碧路,由省計委以工代賑90萬元,地區交通局投資20萬元,採取發包式修建。完成土方34.1萬立方米,石方9.8萬立方米,1993年11月竣工通車。水版路東連S217線,西與G205線連線,構成縣境第三條循環公路,溝通沿線11個自然村。2001年2月撤銷水北橋道班,歸蔡雲中心道班養護,設水北橋養護作業組。2003年,年平均晝夜交通量229車次。

(四)新(橋)西(陽)路 起自旌陽鎮新橋,由南向北,經華坦、汪家、鳧山至西陽,長11.1千米,由新(橋)華(坦)、華(坦)西(陽)兩段組成。新華段長2.2千米,1976年6月沿線民工建勤修建,12月6日竣工通車。華西段長8.9千米,1981年4月沿線民工建勤修建,新建橋樑2座,涵洞34道,征地5.6公頃,拆遷房屋3幢,完成土石方18.3萬立方米,投勞9.7萬個工日,投資20.7萬元,1983年10月竣工通車,是城鄉連線線和縣境第二條循環公路。

1996年7月,新橋至華坦砂改油工程動工,同年8月完工。2000年7月,華坦至鳧山砂改油工程動工,同年10月完工。2001年2月撤銷華西道班,由蔡雲中心道班養護與管理。2003年,年平均晝夜交通量109車次。

(五)瑞(市橋)紅(衛)路 起自旌陽鎮瑞市橋,由西南向東北,經霞溪、板橋至紅衛,長9.7千米。由瑞(市橋)板(橋)、板(橋)紅(衛)兩段組成。瑞板段長7千米,1976年12月修建,1978年10月竣工通車。板紅段長2.7千米,1980年1月修建,1983年4月竣工通車,是旌橋鄉連線線和縣境第一條循環公路。

1998年,瑞市橋至板橋砂改油工程動工,年底完工。2002年,板橋至紅衛砂改油工程完成。設旌橋道班養護與管理。2003年,年平均晝夜交通量337車次。

(六)橋(埠)仕(川)路 起自俞村鄉橋埠村,由北向南經仕川三門前、績溪縣校頭霞溪至仕川下門,長10千米。沿線地勢險要,南高北低,為鄉村連線線。

1991年1月修建,1992年底竣工通車。利用老橋1座,新建橋樑2座、涵洞36道,徵用水田0.7公頃,旱地1公頃,山場9.3公頃,拆遷房屋280平方米,完成土方1.4萬立方米、石方8萬立方米,鋪築泥結碎石3.9萬立方米,砌築擋牆2289立方米。2003年澆築渣油路面。年平均晝夜交通量98車次,由鄉村養護與管理。

鄉道

全縣共有鄉道64條,計長206.2千米。其中,四級路47.4千米,等外路158.8千米。

經濟

綜合

2011年,全年實現生產總值27.5億元,同比增長16%左右,增幅位居全市前列。其中,第一產業5.8億元,增長4%;第二產業13.5億元,增長25%;第三產業8.2億元,增長13%。完成工業增加值11億元,同比增長2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4億元,同比增長3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5億元,同比增長18%。完成財政收入4.48億元,同比增長47.8%。農民人均純收入6400元,同比增長18%。與2006年末相比,全縣生產總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實現總量翻一番,財政收入、地方財政收入翻兩番,工業增加值實現翻三番。三次產業結構調整到21.1∶49.1∶29.8。

2012年,全年實現生產總值34.5億元,增長12%。完成工業增加值11.5億元,增長1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0億元,增長2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5億元,增長16.5%。完成財政收入5.3億元,增長20%左右。農民人均純收入7500元,增長18%。全年接待遊客81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3億元,分別增長28.3%和30%。

農業

2011年,全縣耕地流轉2.83萬畝,同比增長38.7%。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29家,市級龍頭企業8家。全縣菸葉種植1716畝,增長53.8%,新增靈芝182畝、油茶1069畝、中藥材2300畝,新建專業蔬菜基地900畝。

2012年,新發展猴魁茶園1000畝,建立訂單蔬菜基地1500畝。康大香榧生態園、雲谷中藥健康產業園、徽韻梅園山莊等生態農業項目開工建設。產業化水平逐步提高,市級以上龍頭企業達25家,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36家,榮獲全省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示範縣,飛鴻大雁養殖合作社被評為“全國示範社”,“三品”認證農產品達到20個,靈芝孢子油等4個產品被評為省高新技術產品。

工業

明清時期,旌德只有少量的手工業作坊,生產土布、土紙、白酒、食油、副食品及鐵木竹農具等,多在本縣自產自銷,維持民食民用。民國初,小型工業有所發展,相繼建立起造紙、紡織、爐坊(鑄造)等廠。民國21年(1932)商股集資創辦光明電燈碾米公司,開創了本縣機器工業的歷史。抗日戰爭爆發後,由於杭州、嘉興、湖州等淪陷區技術工人的流入和難民賑濟會的集中投資,本縣工業、手工業一度發展較快,私營和縣營的紡織廠、肥皂廠、油廠、罐頭廠、蠟燭廠相繼建立,其中以紡織業規模最大。此後,一些鄉、鎮也開始興辦工業,糟坊(釀酒)、糕餅坊、花爆生產遍及城鄉。民國31年,本縣有紡織廠3家、織布廠3家、造紙廠1家、化工廠1家。抗戰結束後,通貨急劇膨脹,生意蕭條,致使一些工廠、作坊倒閉。到1949年.全縣僅有私營小作坊27家,集體工廠1家、個體手工業工匠816戶,總產值187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22%。

建國初,人民政府扶持手工業恢復生產,引導私營工業走集體化道路,逐步興辦國營企業。1952年,木、漆、鋸等工匠組成了木業工會,集體生產,相互合作,統一核算。當年全縣工業企業發展到41個,工業總產值320萬元,比1949年增長71.1%,發電量和農具,白酒、食油、鐵鍋等產量均比1949年增長一倍以上。1953年後對工業、手工業實行社會主義改造,至1955年全縣共組織手工業合作社(組)23個,成員325人,占手工業總人數的29%,並在私營糟坊基礎上建成第一家國營酒廠。此後,“一化三改造”社會主義工業化;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進入高潮,社會主義公有制工業漸占優勢,至1957年,全縣已有國營工廠8家,集體所有制工廠12家,手工業合作社(組)48個(含社隊企業),職工1252人,個體手工業者僅377人。年工業總產值626萬元,其中國營和集體工業產值占95.7%,初步建立起食品、紡織、印刷、電力、造紙、服裝、釀酒等工業。第一個五年計畫期間,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35%,私營工業全部實現社會主義改造。1958年在大辦工業的熱潮中,造紙、印刷、食品等手工業社(組)合併升級為全民所有制企業,其餘行業的合作社合併轉廠,分散的手工業者全部加入合作社,當年新增廠礦29個,工業投資從上年的0.3萬元猛增到32萬元,占當年全縣總投資的77%。但由於經營管理不善,技術力量不足,產品質量差,大量積壓,效益低下,1961年全縣工業總產值僅209萬元,比上年下降85%。

60年代初,調整工業體制,對不具備生產條件、原材料消耗高、產品銷路不暢的企業,視情採取停、並、撤措施;同時認真貫徹中央“工業七十條”,建立以責任制為中心的企業管理制度,加強經濟核算,使工業持續協調發展,提高經濟效益。1965年工業企業調整為43個,比1961年減少12個;總產值670萬元,比1961年增2.2倍;全民企業利潤27.56萬元,比1961年增22.9倍;全員勞動生產率11754元,比1961年增3.5倍;積累總額從1961年虧損5.39萬元轉為盈利61.04萬元。“文化大革命”初期絕大多數工業企業受左傾錯誤干擾,牌停工停產狀態。1968年全縣工業總產值降至437萬元。其中國營工業252萬元,比1965年減少48.36%。1969年起逐步回升,至1978年工業總產值達1383萬元,比1968年增長2倍多,年均增長21.6%。

1979年後,改革經濟體制,擴大企業在生產、流通、人事、獎懲等領域的自主權,實行承包經營責任制,採取兼併、計件工資、工資與效益掛鈎等項措施,改變多年來對企業統得過死、管得過多的政策,增強企業活力和市場競爭力,調動廠礦積吸性。80年代初,鄉鎮工業異軍突起,蓬勃發展。縣經濟委員會、第二輕工業局也投資新建精幹麻廠、鞋廠、服裝廠等,改造酒廠、葡萄糖廠、台鑽廠、水泥廠等企業,使全縣工業出現新局面。1979~1987年,全縣共完成工業基建和技術改造投資1196萬元,新增固定資產1171萬元。經委、二輕局、鄉鎮企業局技改投產項目30個,新增利稅370萬元。1987年,全縣有機械、電子、採礦、醫藥、化工、食品、紡織、建材、印刷、釀造、服裝等行業廠礦114個,職工4766人;村辦、個體、合作經營工業1232個,從業人員2812名。全縣工業產值3915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45.7%,比1978年增長1.8倍,年均增長13.9%;實現利潤240.38萬元(不含合作、個體工業),比1980年增長3.3倍;上繳利稅126.79萬元。1985~1987年12家上海駐旌“小三線”工廠全部移交本縣改造利用,為旌德薄弱的工業基礎增添了生機。

2011年,全年完成工業增加值11億元,同比增長23%,工業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達60%以上。全縣工業化率42%,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7家,其中億元企業7家,黃山膠囊進入上市輔導期,泰科鐵塔成為全市首家海外上市企業。

2012年,新增規模工業企業9戶。全縣規模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8.4億元,增長16%;實現利稅3.2億元,增長20%;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310。完成出口總值2200萬美元,增長36%。

社會事業

教育

辦新學前,縣教諭、訓導既是教育 行政長官,又是教師,由縣署委派。書院教師由辦學者禮聘名儒學者擔任。城鄉私塾中的學館由塾師自設, 家塾、 義塾的塾師由辦學者聘請。民國期間,學校教師由校方聘請。民國18年(1929)全縣有國小教職員105人,其中師範學校、中等學校畢業者29人;民國34年,有國小教師234人,其中短期師範以上學校畢業者170人。1949年上半年,全縣國小教師196人,中學教師9人。 解放初,舊有教師全部留用。爾後,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由國家統一分配師範院校或其他院校及高國中畢業生充實教師隊伍。1949年暑假,舉辦全縣首次教師學習會,整頓了教師隊伍。年底,全縣共有小教168人、中教9人。1952年中國小教師發展到218人。1957年國中教師13人、國小教師213人、幼兒教師9人。1962年高中教師11人、國中教師30人、小教225人、幼師7人。1965年教師總數增至552人,其中小教506人。1970年共有教師608人,1975年發展到948人,1987年教師隊伍增至1286人,其中高中教師72人、職業高中教師8人、國中教師276人,高、國中代課教師56人,兼課教師3人,國小教師653人,國小代課教師84人,幼師132人,聾啞學校教師2人。 在教師隊伍中,還有相當數量向社會吸收的民辦教師,解放初全縣民辦教師1人,1953年發展到66人。1966年8月,民辦教師增至250多人。至1986年,全縣有國中民辦教師12人,國小民辦教師274人。縣教育主管部門每年都對民辦教師實行考核、整頓,合格者留用,不負責任的辭退。不合格者或勸退,或予培訓,對於教齡長、成績顯著的民師則分期轉為公辦教師。 在教師數量發展的同時,師資水平也不斷提高。1950年,本縣國小教師中,大學畢業者2人、專科畢業2人、中師畢業21人、短師肄業19人、中學畢業121人。到“文革”前夕,本縣師資水平基本符合教育部規定。1987年全縣教師的學歷:高中教師72人中,高校 本科畢業者48人,高校本科肄業及專科畢業者23人,中專畢業者1人;職業高中教師大學本科畢業者4人,專科畢業者4人;國中教師276人中,高校本科畢業者31人,高校專科畢業及本、專科肄業兩年以上者171人,中專、高中畢業的69人,中專、高中肄業的5人;國小教師653人中,中師、高中畢業者435人,中師、高中肄業及初師、國中畢業者186人,初師、國中肄業者32人。

2011年,完成校安工程2.5萬平方米,設立專項資金,著力解決農村中國小、幼稚園學生上下學乘車安全問題。 2012年,創建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4所,完成旌德中學學生食堂、宿舍和體育場塑膠跑道建設,縣職業教育中心新校園投入使用。

科技

元代旌德縣尹王禎在本縣著手編纂的科技名著《農書》計37卷、13萬字,譯成幾國文字流傳海外,在中外農業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農業出版社1981年還曾出版發行數千冊。附於《農書》末尾的機械工藝論文《造活字印書法》是世界上專門論述印刷術的最早文獻。王禎與旌德工匠切磋琢磨,製成三萬枚木活字,發明“轉輪排字盤”的先進工藝,以此印刷他主修的《旌德縣誌》,“不出一月,百部齊成”,效率很高。

清代喬亭人劉茂吉潛心研究天文地理、星曆象數,著有《北極離度表》、《天地經緯象數要略》、《坤輿圖說》,繪製《京省全圖》和蘇州、揚州、常州地輿圖,都刊行於世。其《北極高度表》被收入民國初期編印的《清史稿·藝文》。他製作的渾天球、量天尺、日晷和自鳴鐘等儀器也都很精確巧妙。

建國後,科技研究面向經濟建設,成果普及套用於工農業生產實踐。1973年工交企業創造了20多項新技術、新工藝。縣農機廠在製造脫粒機時,革新工具,工效提高3倍多。1976年,縣糧食加工廠運用“618分數法”和“對分法”(優選法),將舊式二號碾米機改成新式二號橫式砂輥碾米機,被安徽省糧食廳選送全國“糧油加工設備定型會議”。在會上試驗表演後,其設備資料載入全國《碾米設備資料彙編),1982~1983年,縣製藥廠為改革離心篩和振動篩,研製了一種結構簡單、造價低廉、性能可靠、維修方便、分離效果好的自由下落式澱粉曲篩。1983年3月通過縣級鑑定,性能達到設計要求。曲篩不僅取消了電動機,節約電能,使每台造價節約1377元,同時又提高了澱粉質量,達到華北製藥廠的澱粉質量標準。1984~1985年,縣製鞋廠和縣科委、衛生局、縣醫院共同研製的藥物保健鞋,於1985年9月通過省級鑑定,確認其性能指標達到輕工部部頒標準,止癢除臭功效顯著,防治腳癬有效率95%以上,在國內同類產品中具有先進水平。鞋廠年產20萬雙。1973年以來,縣農業科學技術推廣所承擔的141項科技試驗和示範項目中,以糧油高產栽培、水稻良種引進推廣、稀播壯秧示範等成績最為顯著,曾先後13次獲得了省、地、縣三級嘉獎,一次獲得國家經委、科委、農牧漁業部、林業部聯合頒發的農技推廣獎。

1978~1980年,全縣各條戰線取得 科技成果90項,其中37項獲得縣級一、二、三等獎。1978~1985年,本縣在國家、省、地級報刊上發表和被省、地級科技部門採用的論文、資料共105篇。其中教育6篇、衛生55篇、農業13篇、畜牧獸醫23篇、林業6篇、氣象2篇。1986年完成了《旌德縣柑橘資源調查及發展》、《旌德縣草場資源調查》、《旌德縣土壤》等專業著述,其中《旌德縣土壤》一書的編就,填補了本縣土壤資源研究的空白。1981~1986年,取得科技成果98項,其中13項分別獲得地、省、部級二、三等獎或表彰。

2006~2011年,科技創新成果顯著,黃山膠囊等9家企業被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新增省級民營科技企業20家、省高新技術產品29個,獲得國家授權專利130件、發明專利5件。

2012年,完成了第二屆社區居委會換屆工作。科技創新取得新進展,優質稻米產銷協會被評為全國基層科普行動先進單位,黃山膠囊公司成功創建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衛生

民國初期,旌德縣 醫療機構為數寥寥。民國29年(1940)3月成立旌德診療所。4月,中醫王季明辦旌德縣中醫診所。次年春,縣診療所改為縣衛生院(戊級),院長江光濤。民國37年9月,縣城天主教堂設診所。1949年,縣內個體行醫及藥鋪有37家。建國後,衛生事業有很大發展。至1987年,全縣共有醫療衛生單位152個,其中縣直屬5個、中心衛生院4個、鄉鎮衛生院13個、廠礦學校醫務室6個、農村醫療室124個。

民國時期,全縣 中醫最多時有80人, 西醫則寥寥無幾。民國35年(1946),旌德縣衛生院有11人,其中主任醫師(院長)、 醫師、公衛護士、助產士、藥劑士、檢驗員各1人,護士3人。行政管理人員2人。1949年中西醫生共73人。建國後,人民政府陸續調配大學本科、專科和中專畢業生以及軍隊轉業的醫護人員參加醫療衛生工作,到1958年又共吸收38名個體中醫、中藥人員進入集體醫療單位工作。同時,還建立了老中醫帶徒制,至1986年共培養中醫73人。從1952年至1985年,全縣送往大專院校學習及省市級醫院進修的有199人;通過自學、函授並經考核,達到大專水平的有53人;舉辦各種學習班9期,受訓205人;辦赤腳醫生培訓班21期,培訓1106人次;培訓衛生員5679人次及新法接生員2797人次。此外,還先後培訓防疫骨幹4603人次。 1987年,全縣城鄉各醫療衛生單位,共有衛生技術人員370名,鄉村醫生、衛生員124名,農村接生員163名,其中獲中級和中級以上技術職稱的衛生技術人員有115名。

2012年,基本衛生公共服務均等化穩步推進,縣級公立醫院改革啟動實施,實現了縣鄉醫院藥品零差率銷售。人口計生工作進一步加強,“村為主”工作機制不斷深化,低生育水平保持穩定。

文化藝術

旌德歷代重詩書,勤課誦,人文薈萃。晚唐詩人呂從慶,遷居旌德西鄉後,著有詩集《豐溪存稿》傳世。南唐狀元舒雅,工文善畫.曾參與纂校《文苑英華》、《論語正義》、《策府元龜》等書,重繪《山海經圖》10卷,是宋初“西崑體”詩人。北宋汪澥著有《汪仲容文集》30卷。明代 梅鶚、 梅鷟兄弟,分別著有《鳧山集》和《尚書考異》、《春秋指要》等傳世之作。明、清兩代,主要畫家有 饒震元、程寶顯、饒大振、金士海、方應召、呂煥章等。清末至民國時期,書法高手有呂朝瑞、 呂鳳岐、江志伊、江荀朴,王鳴、江辛、汪彭年、程幼芝、方伯西等10餘人。近代傑出女詞人 呂碧城著述豐富,深受海內外識者讚譽。現代宗教學、民俗學家江紹原,著有《中國古代旅行之研究》、《發須爪》,譯有《宗教的出生與長成》等。旌德籍現代著名作家周而復,數十年來發表了1000萬字的文學作品,其代表作《上海的早晨》被譯成幾國文字發行海外,並改編成18集電視連續劇,近年新作《長城萬里圖》更是稱譽文壇。

年末全縣共有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 1所。共有文物保護單位28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14項。廣播電台1座,廣播綜合人口復蓋率98%。電視台1座,電視人口復蓋率93%。全年共派出19名選手分別參加了全省撲克升級比賽、全市桌球比賽和全市圍棋比賽。積極開展全民健身運動,舉辦了全民健身展示活動,舉辦了國慶籃球比賽以及兩次中國象棋比賽。

目連戲

明清時盛行,該戲融合民間雜耍、翻桌、蹬壇、跳索、鑽火圈等多種技藝。民國時期,旌陽、俞村、南關、版書、湯村等地常演此戲,劇目主要為《 目連救母》,宣揚因果報應思想。每逢農曆閏年,旌陽鎮常請南陵、浙江昌化等地戲班在學面前(現旌陽二小)、張家坦、北門觀音閣(新橋)等處演唱,內容一般為驅邪趕鬼、祈禱豐年等。建國後,此劇未再上演。

齋堂戲

齋堂戲是清末民初大族 開齋時的一種演唱儀式。旌陽鎮太子殿(現酒廠)、丁家村、鷗川、南沖等地興演此戲;有些地方請和尚或道士連唱七天七夜,一般逢農曆閏年演出。

堂戲清唱

建國前,每逢農曆二月初二(相傳為土地神生日),各地均請10餘名民間藝人在土地廟前搭台唱堂戲,清唱《桃園三結義》、《郭子儀做壽》等喜慶性京劇劇目。有些富戶遇紅白喜事,亦邀請老藝人上門演唱堂戲。建國後,不再演唱。

竹馬燈

竹馬燈流行於我國廣大的漢族地區。在民間花會中,舞蹈者模仿跑馬的姿勢,或揚鞭疾行,或執轡徐行,通過表演馬兒慢行、上坡、下坡、過橋、跳躍、鏇轉等動作,展現馬的各種姿態。即可以表演隊形的豐富變化,也可以表演有情節的歷史故事,載歌載舞,形式活潑,具有濃郁的鄉土藝術特色。旌德的“竹馬燈”盛行至今,其表演手段以熱烈奔放、古樸清新的舞蹈形式,博得人們喜愛。

每年正月十五前,人們有舞燈 賀歲拜年的習俗:舞龍賜福,祈求風調雨順;舞春牛祈求來年五穀豐登;舞馬燈以示驅鬼神、保平安、慶豐收、迎新春。在眾多的燈舞中,數竹馬燈最為精彩、亮麗。

風景名勝

旌德山川毓秀,自然人文景觀眾多。因長期隸屬徽州,受徽州文化影響很大,徽派建築和徽州文化到處可見。始建於北宋崇寧之年(公元1102年)的旌德文廟以及江村父子進士坊、溥公祠均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皖南第二大石橋旌德三溪樂成橋、喬亭文筆石峰、興隆表靈塔等把山清水秀、民風淳樸的旌德點綴得更加美麗。

2006年江村的聚秀湖、孝子祠、老街、父子進士坊、江氏宗祠、溥公祠、闇然別墅、江澤涵故居、江冬秀故居、篤修堂、進修堂、茂承堂等十二處被國家文物局批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江村古建築群,旌德文廟於2012年被國家文物局批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旌德旅遊景點

江村景區

旌德縣旌德縣

江村景區位於旌德縣白地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國家4A級景區,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這裡有充滿古香古韻的古宗祠和典型的徽州名居。可以說,這是 一個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一個我們不敢怠慢的村落,一個歷經滄桑的村莊。

聚秀湖

聚秀湖,江村的湖,一池有形有色有神有韻的水。湖水在輕柔地呼喚。惟其清澈,水才映出這般碧綠瓦藍;惟其幽麗,水才映出這般超塵脫俗;惟其活潑,水才映出這般嬌柔飄逸;聚秀湖。

江村老街

江村老街源起溥公祠,止於江氏宗祠,長350米左右,寬2-3米。沿街有數十家商店,大多為前店後坊式,呈明清風貌。高高馬頭牆,青青蝴蝶瓦,清新典雅。

許氏宗祠遺址

著名的歷史文化村落磡頭村,以許姓為聚居大族,許氏先人於南宋年間由別處遷此定居,在此後數百年間逐漸繁衍成今日之千灶萬丁的大村落。

朱旺景區

朱旺景區位於旌德縣蔡家橋鎮,是國家3A級旅遊景區,距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村內明清古建築保存完好,十三座麻石橋搭成的石橋和九口形狀各異的水井,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是皖南古村落中絕無僅有的。“井水不犯河水”的典故就是出自該村落中。

九井十三橋

朱旺橋多,源於兩條小河。一河穿村而過,曰:朱溪河,一河繞村而過,曰:大溪河。橋橫大溪河的一座叫新橋,朱溪河上有十三座石橋,河中有九口井。

朱旺古民居

朱旺村內現存47座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築,主要有垂裕堂、紹興堂、九井十三橋、鳧山書院、五子登科樓、官廳、當鋪等景點。

旌歙古道景區

旌歙(隋唐)古道風景區位於旌德縣白地鎮,距黃山風景區20公里。驢友評其為全國十大徒步古道之一。旌歙古道風景區是一處融山水風光和歷史文化於一體的風景區。在這裡,您可以探尋驛道文化的歷史遺存;可以飽覽景區內林秀水美,山高谷深的自然風光。景區竹木蔥鬱,溪水潺潺,陰柔共媚。

沿途五里洞、靠壁洞、如來石柱、天竺庵、旺子洞、天星洞等遺址尚存,文化底蘊深厚。

路西景區

位於旌德縣三溪鎮,風景秀麗,依山傍水,徽水河,麟溪河穿村而過。村內擁有規模龐大的古樹群落和連綿不絕的千年古竹。生態林內大樹參天,高山生態茶園鬱鬱蔥蔥。空氣新鮮,生態環境良好,是個養生的好地方。

安徽省縣以上行政區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