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江縣

廬江縣

廬江縣是安徽省合肥市下轄縣,是周瑜故里,溫泉之鄉,礦業大縣。漢代置廬江郡,隋朝置廬江縣。廬江縣位於安徽省中部,在合肥市南部,系合肥市南部副中心,同時也是合肥市域1331框架重要組成部分。東臨巢湖市、無為縣,南靠樅陽縣、桐城市,西接舒城縣,北依肥西縣。距省會合肥市70公里,北臨中國第五大淡水湖一一巢湖,南近“黃金水道”一一長江,是國家級皖江城市帶產業轉移示範縣,是對外開放縣。2014年實現生產總值(GDP)205億元、增長11%;固定資產投資245億元、增長25.7%;財政收入24.5億元、增長4.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4.6億元、增長12%。截至2012年底,廬江縣幅員面積總面積2343.7平方千米(含所轄巢湖水域83.4平方千米和省監獄系統白湖監區149.1平方千米),下轄17個鎮,2個省級經濟開發區(合肥廬江經開區和龍橋工業園),1個國家級現代農業示範區(郭河-同大),共有231個村及社區。

基本信息

建制沿革

廬江”,最早出現於《山海經·海內東經》的一條江名,現為哪條水流尚無定論。後郡因江名,縣因郡名,延續至今。廬江又叫潛(潛川),始於南朝梁(《梁書》、《魏書·地形志》)。

今廬江之地,春秋屬舒國,戰國屬楚,秦屬舒邑,漢為舒縣。“廬江郡”設於西漢初。“廬江縣”名始於隋(《隋書·地理志》),另說始於南朝梁(《太平寰宇記》),兩說時間僅相差幾十年。廬江縣設立以後,隸屬和地域多有變化。

廬江縣境,春秋時期屬舒國,徐人取舒後,為楚地。

秦朝,先屬九江郡,後屬衡山郡。

漢代,為舒縣,初屬淮南國衡山郡,後屬衡山國、衡山郡。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廢江南廬江郡,分衡山東部、九江郡南部置新廬江郡,舒縣屬廬江郡。

三國時期,先後分屬為吳廬江郡(治皖),魏廬江郡(治陽泉)。

晉代,仍為舒縣,屬豫州廬江郡(治陽泉)。

南北朝時期,梁天監元年(502年),置湘州,改舒縣名潛,為廬江郡治。

隋代,開皇元年(581年),罷廬江郡置廬州,遷廬州治於合肥;大業三年(607年),復改廬州為廬江郡,州、郡治移建於合肥,為存舊名,改舊治為廬江縣。

唐朝,開元二十三年(735年)分合肥、廬江地置舒城縣。

宋代,析廬江、巢縣地設無為縣。

元朝, 縣境仍沿舊域。

明代,屬廬州府;崇禎八年(1635年),農民起義軍賀一龍、馬守應由巢縣經盛家橋,攻克廬城;崇禎十五年(1642年),張獻忠再次攻克廬城。

清朝,順治二年(1645年),屬江南布政使司廬州府;順治十八年(1661年),屬江南左布政使司廬州府;康熙六年(1667年),改左布政使司為安徽布政使司,廬江縣屬安廬滁和道廬州府。

撤銷巢湖後,廬江縣劃歸合肥市管轄撤銷巢湖後,廬江縣劃歸合肥市管轄

民國元年(1912年),廬江縣直屬安徽省;民國三年(1914年)至民國十七年年(1928年),隸安徽省安慶道;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廬江縣隸安徽省第二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蕪湖);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7月,改屬五區(駐含山);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10月改屬三區(專署先後駐立煌、廬江、桐城);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屬一區(專署先後駐桐城、太湖、懷寧);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改屬九區(專署駐巢縣),12月劃廬南磚橋至大凹口一帶置桐廬縣;民國三十七(1948)8月,割巢湖南岸之廬北地帶置湖西縣;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4月和7月,桐廬、湖西兩縣先後撤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初屬皖北行署巢湖專區;

1952年,屬安徽省蕪湖專區;

1958年7月,劃歸六安專區;

1965年7月,復設巢湖專區,廬江劃歸巢湖專區;

2011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地級巢湖市,廬江縣劃歸合肥市管轄。

行政區劃

廬江縣行政區劃圖廬江縣行政區劃圖

截至2013年,廬江縣下轄17個鎮,分別為廬城鎮、白湖鎮、湯池鎮、泥河鎮、白山鎮、盛橋鎮、同大鎮、金牛鎮、石頭鎮、郭河鎮、萬山鎮、羅河鎮、樂橋鎮、柯坦鎮、冶父山鎮、龍橋鎮、礬山鎮。

廬江縣2013年底行政區劃情況表

廬城鎮個數村委會11個、居委會13個、村民小組580個、居民小組224個

名稱塔山社區居委會、磙塘社區居委會、三里社區居委會、繡溪社區居委會、崗灣社區居委會、高拐社區居委會、附城社區居委會、牌樓社區居委會、高建社區居委會、晨光社區居委會、鮑井社區居委會、 城西新村居委會、方店社區居委會、八里村、移湖村、城南村、馬廠村、棋盤村、馬店村、朱墩村、新橋村、羅埠村、迎松村、申山村

冶父山鎮個數村委會11個、居委會2個、村民小組461個、居民小組50個

名稱冶父山社區居委會、石山社區居委會、幸福村、羅崗村、大崗村、鋪崗村、明聖村、棲鳳嶺村、馬崗村、魏崗村、梁崗村、田埠村、三岔村

萬山鎮個數村委會9個、居委會1個、村民小組281個、居民小組34個

名稱萬金山社區居委會、長沖村、卅埠村、水關村、廿埠村、岳廟村、程橋村、永橋村、閘山村、長崗村

湯池鎮個數村委會12個、居委會1個、村民小組243個、居民小組8個

名稱東湯池社區居委會、湯池村、雙墩村、中份村、松元村、鳳凰村、三沖村、果樹村、馬槽村、大塘村、百花村、金沖村、石橋村

郭河鎮個數村委會11個、居委會2個、村民小組416個、居民小組114個

名稱福元社區居委會、郭河社區居委會、馬塘村、河口村、廣寒村、北圩村、南圩村、三販襯、元井村、三塘村、潘墩襯、龍廟村、樂莊村

金牛鎮個數村委會8個、居委會1個、村民小組185個、居民小組46個

名稱古城社區居委會、金牛村、山南村、莫堰村、鋪崗襯、尹崗村、健康襯、圩壩村、湖稍材

石頭鎮個數村委會7個、居委會1個、村民小組267個、居民小組16個

名稱石頭社區居委會、黃蜀山村、芮崗村、邱崗村、三拐村、笏山村、望城村、同心村

同大鎮個數村委會20個、村民小組504個

名稱二龍村、魏盪村、紅埂村、東灣村、西灣村、新河襯、劉墩村、臨聖村、北閘村、靈台村、馬河村、紫荊村、南閘村、永安村、古圩村、永興村、連河村、薛家圩村、施豐村、常豐村

白山鎮個數村委會9個、居委會2個、村民小組239個、居民小組14個

名稱白山社區居委會、戴橋社區居委會、九聯村、同春村、金沈村、興崗村、覺海村、十聯村、雞鳴村、五愛村、馬鞍村

盛橋鎮個數村委會10個、居委會1個、村民小組599個、居民小組59個

名稱沈家橋社區居委會、盛橋村、神墩村、七里村、蒼頭村、金城村、陡崗村、東嶽村、許橋村、牌樓村、板橋村

白湖鎮個數村委會16個、居委會3個、村民小組530個、居民小組172個

名稱裴崗社區居委會、金灣社區居委會、白湖社區居委會、孫咀村、毛咀村、陶沖村、泉水村、鄧湖村、六崗村、胡榜村、順港村、白湖村、梅山村、吳渡村、青簾村、杭頭村、楊柳村、國安村、西城村

龍橋鎮個數村委會11個、居委會2個、村民小組395個、居民小組61個

名稱缺口社區居委會、黃屯社區居委會、安定村、凌安村、新建村、馬山村、福興村、龍橋村、梅林村、曹河村、高山村、夾板村、盆形村

磯山鎮個數村委會11個、居委會3個、村民小組431個、居民小組30個

名稱鐵礦社區居委會屬鐵礦、新村社區居委會屬磯礦、鐘山社區居委會、楊山村、古塘村、新中村、樂華村、劉墩村、石峽村、東明村、雙廟村、田橋村、徐榜村、磚橋村

羅河鎮個數村委會11個、居委會2個、村民小組223個、居民小組52個

名稱羅河社區居委會、店橋社區居委會、墩子村、吉橋村、鄭灣村、羅咀村、橋東村、新生村、大包莊村、東風村、黃龍村、鮑店村、高橋村

泥河鎮個數村委會15個、居委會2個、村民小組740個、居民小組125個

名稱泥河社區居委會、中沙溪社區居委會、姚店村、月形村、洋河村、大嶺村、瓦洋村、天井村、柴埠村、沙崗村、八里村、竹園村、盔頭村、勝利村、泉西村、沙溪村、勝崗村

樂橋鎮個數村委會11個、居委會1個、村民小組396個、居民小組24個

名稱老院社區居委會、楊崗村、金橋村、浮槐村、檀巷村、樂橋村、黃山村、桂元村、詹店村、陡崗村、鰲山村、大化村

柯坦鎮個數村委會8個、居委會2個、村民小組430個、居民小組111個

名稱柯坦社區居委會、陳埠社區居委會、分水村、虎洞村、蒲崗村、葛廟村、棗崗村、城池村、小墩村、柿樹村

台創園個數村委會2個、村民小組40個

名稱施灣村、新渡村

註:白湖鎮白湖社區包括白湖監區;郭河鎮不含施灣村、同大鎮不含新渡村,該2村現由“台創園”託管。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廬江縣地處皖中,北瀕巢湖,南近長江,西依大別山脈。地理位置在東緯117°01′-117°34′、北緯30°57′-31°33′之間。東與巢湖市、無為縣接壤,南以樅陽縣、桐城市為鄰,西靠舒城縣,北抵肥西縣。幅員面積2348平方公里。

地質地貌

地質

廬江縣境內大部屬淮陽山字型前弧東翼部份,有郯廬斷裂帶經過。地層有南北兩相之分。城北丘阜區出露有上元古界到中生界較全的沉積岩系;磚橋丘陵區擁有廬樅盆地廣泛的火山岩系堆積;縣境西部柯坦、浮祥山一帶,隱伏著下元古界變質岩系。

地貌

廬江縣西部屬大別山余脈,地形為西南高、東北低。東挾黃(陂)、白(湖)二湖、北襟巢湖,圩畈相連;中多丘阜,縱橫起伏,沖塝相間。海拔最高為境西的牛王寨,高595米;最低為境北同大圩的同大浦,高5.8米。廬江縣總面積(含巢湖水域)中,山區、低山區面積422平方公里,丘陵區1270平方公里,圩區400平方公里,湖泊260平方公里,大體是山、圩各兩分,一水五丘陵。

氣候

廬江縣奎星樓廬江縣奎星樓

廬江縣地處中緯度地帶,屬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冬寒夏熱,春秋溫和,陽光充沛,無霜期長,梅雨特徵顯著。多年平均氣溫為15.8℃,7月最高,為28.3℃,1月最低,為2.6℃。極端最高氣溫為41.3℃,極端最低氣溫為-13.7℃。多年平均降水量為1188.1毫米,降水最多的是1954年,降水達2024.9毫米,降水量最少是1978年,為631.3毫米。每年的6、7月間為梅雨季節。年日照時數為2209.6小時。1962年最多為2740.8小時,1982年最少為1702.9小時,年際差為1037.9小時。多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000小時以上,8月最多,為255.4小時,2月最少,為133.4小時。多年平均無霜期為238天。

河流水系

廬江縣境內河流屬長江水系。河流主要有杭埠河、縣河、白石天河、塘串河、兆河、西河、金牛河、馬槽河、羅埠河、瓦洋河、黃泥河、羅昌河、柯坦河、界河等14條。其中境北杭埠河、境東兆河、境南界河為跨縣界河。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廬江礦種較多,生產條件各異。能源礦產有煤、泥炭、地熱、礦泉水;金屬礦產有鐵、銅、鉛、鋅、銀、金、釩;非金屬礦產有硫鐵礦、明礬石、(硬)石膏、螢石、磷、耐火粘土、冶金用白雲岩、重晶石、石墨、長石、鉀長石、鈉長石、絹雲母、地開石、高嶺土、膨潤土、黑曜石、水泥用灰岩、建築石料用灰岩、建築石料用安山岩、建築石料用閃長岩、建築石料用紫砂岩、飾面用花崗岩、綠松石、磚瓦粘土等36種(含亞種)。查明儲量的23種礦產,其中:地熱主要分布在廬江縣湯池鎮,湧水量5000噸以上/晝夜,水溫63℃;另一處在廬城鎮的夾山村,湧水量700噸以上/晝夜,水溫32℃;鐵礦、銅礦、硫鐵礦、明礬石、水泥用灰岩累計查明資源儲量分別為7.4億噸、120萬噸(銅金屬量)、43282.14萬噸;石膏、高嶺土、建築用石料累計查明資源儲量分別為1.03億噸、828.81萬噸、2906.23萬立方米;鉛、鋅2013年保有金屬量為別為12.31萬噸、27.01萬噸。保有資源量中鉛、鋅、硫鐵礦、明礬石等4個礦種居全省首位,銅礦居全省第二位,鐵礦居全省第三位。

截至2006年,廬江縣已探明的礦產主要有鐵、硫、銅、礬、鉛鋅、紫砂、石灰石、高嶺土、鉀長石等28種。其中,鐵礦(含硫鐵礦)儲量13億多噸;明礬石儲量3.5億噸。

生物資源

廬江縣自然風光廬江縣自然風光

廬江縣境內野生動物達兩百多種。其中,獸類有野豬、豺、野貓、水獺、黃鼬、狐、狸、野兔、豬獾、豪豬、鼠、穿山甲、刺蝟、蝙蝠等;鳥類有雉、鴉、鷹、燕、鴿、夜梟、鸕鶿、鷺鷥,禿鷲、野鴨、鴛鴦、百靈、鴻雁、黃眉、柳鶯、大杜鵑、黃鸝、山雀、畫眉、斑鳩、啄木鳥、喜鵲、灰喜鵲、黑卷尾、翡翠鳥、紅尾伯勞、紅嘴藍鵲、麻雀、鸚鵡、烏鴉、竹雞、鴝鵒、鷓鴣、八哥、秧雞、黃雀、白頭翁、白腰草鷸、四聲杜鵑、董雞、野雞、火雞、天鵝等;魚類有青魚、草魚、鯉魚、鯽魚、鯿、鰱、鱅、鱭、銀魚、鰻、麥穗魚、鱤、團頭魴、馬口魚、赤眼鱒、三角魴、油鰺條、泥鰍、黃顙魚、河鯰、黃鱔、鱖、螺、蚌、蝦、蟹、龜、鱉等;蛇、蛙、蟲類有烏梢蛇、赤鏈蛇、水蛇、腹蛇、竹葉青蛇、蜥蜴、四腳蛇、壁虎、石子龍、青蛙、蟾蜍、石雞、蠑螈、蝸牛、蚯蚓、水蛭等。

野生植物中,浮游植物有藻類7門33屬,水生植物26種,分屬17科。樹木類主要有銀杏、松、柏、山蒼子、山榴、山胡椒、山槐、山楂、棠梨、刺槐、黃檀、葛藤、紫藤、楓香、山桃、皂莢、紫穗槐、河柳、垂柳、板栗、錐栗、毛栗、胡桃、白榆、刺榆,桑樹、柘樹、枸杞、烏桕、油茶、茶樹、棗、柿、君遷子、花椒、香椿、臭椿、苦楝、梓樹、黃連木、漆樹、黃荊、三角楓、杜鵑、楊梅等;竹類主要有圓竹、水竹、石竹、苦竹、桂竹、金竹、笠竹、紫竹、箬竹等;花草類主要有山茶、杜鵑、紫荊、紫薇、菊花、梅、月季、合歡、金銀花、梔子花、薔薇、洗澡花、蘭草、芍藥、含羞草、石蒲、雞眼草、野枯草、茅草、菱菜、珊瑚苔、蔞蒿、馬蘭、野莧、薺菜、蕨、鵝腸草、胡椒菜、馬齒莧、藥芹、蒲公英、紫花地丁、龍鬚菜、白蒿、青蒿、蛇莓、菇、雀麥、稗、蓑衣草、狗尾草、扒根草、小薊等。

人口民族

人口

至2013年底,廬江縣有戶籍人口119.31萬人。其中,農業戶籍102.79萬人,非農戶籍16.52萬人;男性61.83萬人,女性57.48萬人。2013年出生登記14421人,登記出生率12.09‰,註銷死亡11289人,註銷死亡率9.46‰,自然增長率2.63‰。

民族

廬江縣是以漢族為主的聚集地,有回、壯、滿、侗、白、土家、苗等少數民族。少數民族多由工作、婚姻、行商等因素,陸續遷入縣境。回族多居住縣城,其餘少數民族分布在石頭、裴崗、戴橋、白山、白湖農場等地。

經濟

綜述

2013年,廬江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為180.22億元,比2012年增長10.3%。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40.02億元,增長3.8%;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84.31億元,增長15.4%;第三產業增加值55.89億元,增長8.9%。三次產業結構比為22.2:46.8:31.0。

第一產業

2013年,廬江縣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73.1億元,比2012年增長3.8%。農作物總播種面積263.6萬畝,其中糧食播種面積為206.9萬畝,油料播種面積19.5萬畝,棉花播種面積為7.0萬畝,蔬菜播種面積為23.8萬畝。糧食總產量83.34萬噸,油料總產量3.39萬噸,棉花總產量4620噸,蔬菜總產量35.76萬噸。肉類總產量3.79萬噸,其中豬肉總產量1.84萬噸。肉用牛出欄4850頭,肉用牛存欄1627頭,牛肉總產量693噸。肉用羊出欄3010頭,肉用羊存欄1604頭,羊肉總產量40噸。家禽出欄1160萬隻,家禽存欄620萬隻,禽肉總產量1.86萬噸。禽蛋產量2.31萬噸。水產品養殖面積19.8萬畝,水產品總產量5.08萬噸。

第二產業

2013年,廬江縣共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66.4億元,比2012年增長13.6%;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44.4億元,增長14.0%。其中,輕、重工業分別實現增加值15.1和29.3億元,分別增長16.8%和12.6%。實現建築業增加值13.40億元,增長12.7%。其中55家資質建築企業實現總產值34.6億元,增長7.9%;房屋建築施工面積248.7萬平方米,增長16.8%,房屋建築竣工面積115.3萬平方米,增長3.7%。

第三產業

湯池鎮金孔雀旅遊度假村湯池鎮金孔雀旅遊度假村

2013年,廬江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6.70億元,比2012年增長15.1%。按行業分,批發業1.64億元,零售業54.80億元,住宿業0.74億元,餐飲業9.53億元。實現郵電業務總量4.25億元,增長1.4%。其中,郵政業務總量0.60億元,電信業務總量3.65億元。實現旅遊綜合產值22.34億元,增長24.1%。其中,接待國內旅遊者286.5萬人次,實現國內旅遊綜合產值20.73億元;接待入境旅遊者3.5萬人次,實現旅遊外匯收入2600萬美元。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餘額257.91億元,增長20.8%;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126.73億元,增長32.3%。

社會事業

教育

廬江縣學校廬江縣學校

2013年,廬江縣有普通高中19所,在校生21429人;普通國中54所,在校生32447人;職業中學5所,在校生12685人;國小213所,在校生56730人;幼稚園82所,在校生23211人。

文化

至2013年底,廬江縣有影劇院3個,公共圖書館1個,文化館(站)18個,文物管理所1個。2013年藝術表演936場,共舉辦展覽46次,組織文藝活動162次,舉辦訓練班109次,公共圖書館藏書6.7萬冊。

科技

至2013年底,廬江縣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6376人。其中,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10263人。2013年專利申請量210件,專利授權量140件。高技術產業企業8家,高技術產業總產值16.85億元。

衛生

廬江縣中醫院廬江縣中醫院

至2013年底,廬江縣有衛生機構333個。其中,醫院14個,衛生院17個,村(社區)衛生服務室(站、中心)235個,門診部(所)45個。共有衛生機構床位2401張,衛生技術人員3847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1331人,註冊護士1141人。

體育

至2013年底,廬江縣有50處晨、晚鍛練站點。2013年共開展大型全民健身活動14次,開展民眾體育活動16次。成功組建了“廬江縣圍棋協會”和“廬江縣網球協會”。有體育彩票銷售網點54個。

交通

鐵路

截至2013年,建成合九鐵路在廬江縣境內設有廬江站、柯坦站;

廬銅鐵路,2014年7月開工,國鐵一級,單線、內燃機車、時速120公里,將以貨運為主,並預留雙線、電氣化及時速160公里建設條件,在廬江縣設廬江南、龍橋等站;

合安九客專,客運專線,雙線,採用電力牽引,設計行車速度為350km/h,2015年5月30日至6月1日,在合肥召開可研專家審查會,擬在廬江縣經開區設廬江南高鐵站,並配套建設高鐵綜合檢修基地。

公路

廬江縣交通廬江縣交通

截至2013年,廬江縣境內公路里程4709公里,公路主要有滬蓉高速公路、京台高速公路、合黃杭高速公路、合銅路、軍二路、廬巢路等。2013年,完成公路貨物周轉量18.86億噸公里,,公路旅客周轉量11.19億人公里。

S103合銅路,一級公路,廬江境內為4車道或6車道,瀝青路面

S316廬巢路,二級公路,雙車道,瀝青路面

S319軍二路,一級公路,湯池至廬城段為四車道,瀝青路面

環巢湖大道,觀光旅遊公路,2車道或4車道,瀝青路面

交通建設展望

加速推進洞頭(浙江)至合肥、上海至安康國道,岳西至蕪湖、六安至巢湖至宣城等高速,以及合安九高鐵等主幹路網項目儘快上馬,抓緊實施京台高速廬江段雙向“四改八”拓寬改造工程;積極爭取設立高鐵廬江動車綜合服務基地,做好廬江南、廬江高速道口連線線,發展道口經濟;積極呼應引江濟淮(江淮運河)工程建設

風俗民情

飲食

丁汝昌雕像丁汝昌雕像

廬江縣人民主食大米,兼食麵粉、山芋及其它雜糧。農村一餐乾飯(中餐)兩餐稀飯(早晚餐)。正月十五吃“元宵”,清明節吃蒿子粑,立夏日吃芽稻粑,端午節吃粽子、綠豆糕,入梅季節要吃“梅雞”、“梅鴨”、“梅蛋”,中秋節吃板栗燒雞、月餅,冬至日食麵條,臘八日吃臘八粥。除夕晚餐,全家一起吃年飯,有油炸糯米圓子,留一碗魚不吃。冬春醃鹹菜,特別是農村家家醃芥菜、白菜、蘿蔔等,作為“當家菜”。

服飾

民國時期,男性著對襟服、大腰褲,或穿長衫大褂。婦女一般著蘭色或青色的大襟褂子和黑色褲子,戴耳環手鐲。農民四季常用大手巾、圍裙、圍帶等。解放初期,男性著中山裝,女性著列寧服。“文化大革命”期間,城鄉男女一度盛行黃綠色軍裝。女子戴耳環、手鐲絕跡。

婚姻

舊時有族外婚、黨親婚、姑表婚、姨表婚、指腹婚、搖籃婚、童養媳、等郎媳等,以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婚序為命字、訪親、聘媒、傳庚帖、納彩禮,擇吉迎娶。解放後,實行婚姻自主,經男女相識相愛,確定戀愛關係後擇日結婚,一般女嫁男娶,也有少數男到女家落戶。結婚時,陪嫁妝,要彩禮、擺酒席。青年結婚一般在門上帖“雙喜”,窗戶貼窗花、行婚禮,親友聚集慶賀喝喜酒。也有旅遊結婚,或舉行集體婚禮。結婚的第三天新娘偕新郎回娘家。

名優特產

廬江小紅頭

廬江小紅頭原名餑餑,又名油糖燒賣,廬江縣特產,始創於清代。以細面、糯米、白糖、豬油、金橘、桂花精心製成其外形如盛開的石榴花,因頂端用食用色素染上一紅點,故而得名。麵皮酥香,餡心肥甜,爽而不膩,宜適老人、小孩作早點。

廬江米餃

廬江米餃系純米粉經過蒸煮加入各種內餡,油炸而成。形狀彎彎接近半圓,色澤金黃,香脆酥鬆,細膩無渣,乃早點和餐桌上佳品。

廬江綠茶

廬江綠茶,分“青大茶”(把子茶、蘭花茶)和“炒青”兩種,主要有“白雲春毫”和“潛川雪峰”等品牌,產於柯坦鎮、湯池鎮一帶的二姑尖、百花寨、平頂山山巔。

廬江荸薺

荸薺俗稱“地栗”,水生蔬菜,廬江縣特色農產品,國家綠色發展委員會認定的“綠色食品”。主產於白湖鎮等地。

三葉小菜

三葉小菜,主要品種有日本高菜、日本茗荷、日本大根、常盤黃瓜、四葉黃瓜、蕎頭、肉刀豆等,先後榮獲1999年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安徽省“優質農產品”稱號。

著名人物

人名
朝代 生卒年 成就/榮譽
文翁 西漢 不詳 漢景帝末年為蜀郡守
左慈 東漢 不詳 方士
周瑜 三國 175-210年 東吳將領
王蕃 三國 228-266年 撰有《渾天圖記》、《渾天象注》
伍喬 南唐 不詳 歙州通判、考工員外郎。
宛嘉祥 明代 不詳 貴州思南府知府
孫維祺 清朝 不詳 著有《五經說文》、《三太史》、《春秋櫽》、《飛躍真言》等。
潘鼎新 清朝 1828-1888年 抗法將領
吳長慶 清朝 1833-1884年 淮軍將領
丁汝昌 清朝 1836-1895年 北洋水師提督
劉秉璋 清朝 1826-1905年 四川總督
徐方漢 民國 1875-1952年 安徽省立第一女子師範學校校長。
張宗良 近代 1905- 國民黨中將、安徽省建設廳長。
孫立人 近代 1900-1990年 陸軍二級上將,總統府參軍長。

(以上是廬江縣部分著名人物)

風景名勝

周瑜墓

周瑜墓位於廬江縣城東側。1989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將其定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廬江奎星樓

廬江奎星樓,江淮名樓,用以昭示本地文風之盛與為民祈福之宏願,經歷過"三毀四建"。新建成的奎星樓位於廬江縣城東公園,已成為一個文化符號。

武壯公祠

武壯公祠位於廬江縣城城中東路,是一棟坐南朝北的徽派建築。淮軍名將吳長慶有著傳奇的一生,他一生駐守多地,病逝後,清廷準允他立功的地方各建一座武壯公祠。

湯池溫泉度假區

湯池溫泉度假區位於湯池鎮境內,有數處溫泉。山青、水秀、湖美、瀑迭、花奇、樹珍、石古、崖懸,被安徽省政府批准為"湯池風景名勝區"。

百花寨省級森林公園

百花寨省級森林公園位於廬江縣湯池鎮百花村境內,占地面積約2800畝。公園森林資源豐富,不僅亞熱帶次生闊葉林植被保存較好、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還有倉神廟、老虎洞、滴水岩、飛來石、一線天、陰陽穀、天仙岩、三疊瀑、百花寨古城牆等自然和人文景觀。

冶父山國家森林公園

冶父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冶父山鎮,距縣城約9公里,廟宇、古蹟遺存甚多,有"江北小九華"之稱。據傳春秋時,鑄劍之父歐冶子曾在此山鑄劍,山上存有鑄劍池古蹟,因此得名冶父山。1992年,冶父山被國家林業部批准為國家森林公園。

國軒溫泉宮

溫泉宮內有造浪池、兒童嬉水樂園、特色溫泉區、戶外木桶浴、室外燒烤區等配套設施,

安徽省縣以上行政區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