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書院

金陵書院

金陵書院,又稱金陵會館、純陽閣,始建於明朝,距今已有400多年歷史,位於蘄州鎮,是黃岡僅存的古書院遺址之一。為清代旅蘄南京人集資興建。現存建築興建於清同治六年(1867年),建築面積210平方米,由“金陵書院”、“聚德堂”、“保嬰堂”三部分組成。整個建築氣勢恢宏、結構精美,具有典型的明清徽派建築風格,院內有“鐘山遺秀”、“重修碑記”等碑刻5塊,大門首“金陵書院”幾個遒勁大字仍歷歷在目,2002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簡介

金陵書院,位於蘄州鎮,是黃岡僅存的古書院遺址之一。為清代旅蘄南京人集資興建。現存建築興建於清同治六年(1867年),建築面積210平方米,由“金陵書院”、“聚德堂”、“保嬰堂”三部分組成。院內有“鐘山遺秀”、“重修碑記”等碑刻5塊,大門首“金陵書院”幾個遒勁大字仍歷歷在目。

中國書院大全

“書院”這個名稱,最早出現在唐代,也是我國封建社會特有的一種教育組織,在我國古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而又獨特的地位,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五代時,由於戰爭的影響,官學衰廢,士子苦無就學之所,於是自動擇地讀書。一些學者在佛教禪林制度的影響下,也利用此時機,選擇景色優美、清雅靜謐的山林名勝之地,作為“群居講學之所”,出現了具有學校性質的書院。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