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書院

梅花書院

梅花書院,是揚州古老書院之一,在今江蘇省揚州市廣儲門外。明嘉靖中建,初名甘泉書院,又名崇雅書院,清雍正十二年改為梅花書院。

基本信息

歷史

梅花書院梅花書院

同治五年(1866年)鹽運史丁日昌在東關街重建書院,由名書畫家吳讓之書寫“梅花書院”雕成石額。同治七年(1868年)該處讓位於安定書院,梅花書院遷至左衛街官房,即今址,距今已123年。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梅花書院改為尊古學堂,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改為兩淮師範學堂,民國元年(1912年)改為江蘇省立第五師範學校。民國三年五師遷大汪邊,原址辦國小。解放處廢為梅花國小。1972年改為揚州七中,1980年改辦揚州職業技術學校。梅花書院的遺蹟有楠木廳一座,書樓兩座,長廊一條,“梅花書院”石額一塊。1990年已將梅花書院的房屋長廊以原貌翻新,並在校門口砌磨磚門樓一座;甚古雅。上嵌同治五年仲者吳讓之書“梅花書院”額。

授業特點

梅花書院梅花書院
揚州書院教育源遠流長,早在隋唐時,儒學大師曹憲在家鄉揚州以《文選》“聚徒教學”,弟子李善承其師說,開創了書院教育的先河。到了宋代,尤其是明代成化、嘉靖年間,揚州書院迅速發展。至清代,康熙南巡在揚州給書院頒賜御書“給術造士”,並被製成匾額懸掛講堂之上,給了師儒士子以極大的鼓舞,自此,揚州書院如同雨後春筍,紛紛建立,尤以招收舉人就讀的“梅花”書院,安定書院名聲最大,梅花書院開始只有生員30人,後增加到100多人。書院授課分“官課”和“院課”兩種。“官課”由地方官吏到書院授課,梅花書院自揚州府同知劉重遠親來授課外,先後有兩淮鹽政使朱續晫、揚州知府蔣嘉年、高士鑰,江都縣令朱輝、甘泉縣令龔鑒等前往講課。“院課”由書院“掌院”(又稱“山長”)講授。梅花書院的“掌院”多是當時的名師碩儒,自姚鼐始,迄蔣宗海計5人,都是進士出身、知名學者,時有“海內文士,豐集維揚”之說。姚鼐主講梅花書院時,以古文義法教授弟子,曾編《古文辭類纂》作為教學古文的教科書,著《惜抱軒文集》,世稱“桐城文派”。書院還常常邀請名流學者講學,活躍學術空氣,開闊生徒視野,因而“四方來肄業者甚多”,“一時群才蔚興”,有“照耀江淮之盛”。

培育名士

僅就《明清進士位名錄》統計,明清兩代,揚州通過科舉考上進士的就有650人,其中明代245人,清代405人。梅花書院先後考中狀元4人,包括興化人李春芳、寶應人王式丹、儀征人陳儼等。清嘉慶十四年(1809),梅花書院一次送考就有4人被選中,其中洪瑩殿試第一,中了狀元。當年10月,揚州鹽政使阿克當阿進京參加嘉慶五十大壽慶典,嘉慶皇帝親自詢問洪瑩家世,評價洪瑩有“真才實學”。阿克當阿回揚州後特創構文昌樓五楹於梅花書院之後,作為孝廉課會文之所,同時設狀元廳,“使與試者皆觀感而興起焉。”一時間,梅花書院聲名遠播,時與著名的嶽麓書院、嵩陽書院、應天書院、白鹿書院齊名。

現狀

梅花書院現存舊屋還有楠木大廳,廳前三面迴廊。廳後接二進二層木樓,皆面闊三間,前後主房三進處於同一中軸線上,中庸規整。功能上,各進明間後檐牆原來都設定中門,使之前後貫通,按需分合,二進樓宅前後對峙,又相互串接,現在,原來開的門已用磚石封閉。構築上,廳堂楠木構架,粗梁實柱,宏敞精麗。後面的二進樓,高聳挺拔,左右高牆夾崎,突出其森嚴莊穆之勢。二進廳東有大門樓一座,門北接長廊十七間,直北修廊六十餘米長,揚城少見。在長廊西壁門上首,今還嵌有清同治五年書法家吳讓之書寫的淺刻“梅花書院”石額,另外,兩座六角小門上首嵌磚額淺刻篆寫“文苑”、“馨庭”。穿過六角小門可抵二樓之間天井。1990年,揚州市文管會和市教育局聯合對“梅花書院”進行全面修繕,據當年參與施工的古建專家趙立昌介紹,梅花書院在整個修復過程中,幾乎全部採用了舊材料。在墩接楠木柱腳時,採用舊楠木,色澤相似;屋面仍採用舊小青瓦、舊旺磚、舊的貓頭、滴水,看上去屋面整修過,而不是新蓋的屋面;牆體砌築仍用舊青亂磚、青灰絲縫;門樓做細清水牆,院牆檐口掛“超五層”磚;窗盤、門貼等均採用舊青磚、方磚、油灰嵌縫砌築。

中國書院大全

“書院”這個名稱,最早出現在唐代,也是我國封建社會特有的一種教育組織,在我國古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而又獨特的地位,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五代時,由於戰爭的影響,官學衰廢,士子苦無就學之所,於是自動擇地讀書。一些學者在佛教禪林制度的影響下,也利用此時機,選擇景色優美、清雅靜謐的山林名勝之地,作為“群居講學之所”,出現了具有學校性質的書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