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林書院

瓊林書院

瓊林書院是莆田沿海地區較為影響、歷史悠久的一座鄉村家族書院,坐落於秀嶼區東嶠鎮珠江村境內。據該村《林氏宗譜》記載,書院始建於宋末,學風興盛。

瓊林書院瓊林書院
瓊林書院是莆田沿海地區較為影響、歷史悠久的一座鄉村家族書院,坐落於秀嶼區東嶠鎮珠江村境內。據該村《林氏宗譜》記載,書院始建於宋末,學風興盛。明代遭到倭寇毀壞,之後重建。清光緒年間,由本村林恆捐資重修。上世紀50年代,遭到破壞,80年代末,再次重修,成為現今的前後兩殿加外埕圍牆,與臨江亭並排矗立於珠江村中心位置。廟宇附近有金印堂(俗稱張公宮)、林氏宗祠和林家三座厝等文物古蹟,構成一個古建築群落。

簡述

瓊林書院文昌帝君
宮殿式建築風格的瓊林書院,充滿著古香古色格局,充溢著濃郁的文化歷史底蘊。書院的後殿是“文司天閣”,奉祀文昌帝君魁星夫子及保兒母等金身塑像,石柱上鐫刻著:“后座帝星文章蓋世傳現代,玄壇書院滿門桃李領先師。”書院秉乘傳統尊崇的“文章先師”及祈盼子民聰穎得志的智慧化身之神。從聯語“瓊閣擁經書百家諸子該佐讀,林園范兆民萬象崇道任瞻依”中可解釋出里人崇文重學的思想觀念。其實,珠江村林氏,屬於莆陽大姓林氏源流中的“金紫林”之一脈,由於歷宗歷代注重讀書求功名風尚,勉勵子孫“讀聖賢書,行萬里路”的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前殿神龕上,供奉孔子、朱子和南夫子(即林光朝)坐像。“潼水文星魁獨占,珠江書院記先生”。原來林氏出有南宋淳熙皇帝謚“文節”之稱和“南夫子”之美譽的一代文聖林光朝。無怪乎書院柱聯上主鏤刻有:“傳淑衍洛學稱南夫子,集大成開閩派惟徽國公。”林光朝(字謙之,號艾軒),平生致力於聖賢踐履學問的研究,通六經、百家。在黃石東井紅泉宮創辦“紅泉義學”,招來四方學子研讀儒學經典詩文。各地從教於他的每年不下數百人,可謂桃李遍天下。他曾經到谷城山“松隱精舍”、珠江“蒲弄書堂”和福清海口“龍山書院”講學,收徒課業時間長達二、三十年之久。後來考取進士,被召回朝廷任國子監祭酒兼太子左諭德……孝宗皇帝在國子監聽取林光朝講解《中庸》,讚不絕口,面賜金紫,升任中書舍人兼侍講。

林光朝

林光朝(一一一四~一一七八),字謙之,號艾軒,興化翠莆田(今屬福建)人。曾再試禮部不第,往從尹焞游。通六經百氏,從學者數百人,伊洛之學倡於東南自光朝始。孝宗興元年(一一六三)及進士第,調袁州司戶參車,知永福縣。召試館職。乾道五年(一一六九)為秘書省正字兼國史院編修官、實錄院檢討官。歷著作佐郎、著作郎、國子司業兼太子侍讀。九年,出為廣南西路提點刑獄。淳熙元年(一一七四),改廣南東路。二年,因督捕茶寇有勞,召拜國子祭酒兼太子左諭德。四年,為孝宗講解《中庸》稱善,除中書舍人。因封還謝廓然遷殿中侍御史詞頭,出知婺州,引疾奉祠。五年卒,年六十五。有《艾軒集》二十卷(本集宋劉克莊序),已佚。明正德十六年鄭岳據傳錄本選刊為十卷。事見《周文忠集》卷六三《林公神道碑》,《宋史》卷四三三有傳。

林光朝詩,以明鄭岳刊《艾軒集》(藏北京圖書館,其中詩一卷)為底本。參校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新輯集外詩附於卷末。

“蒲弄金山鄉里猶傳講學跡,考亭雲興文章遍澤讀書人”。林光朝的教學成果及學術研究,深深地影響了宋元明清諸代,被人飲譽為“紅泉學派”。珠江村人氏出於對這位鄉賢的無限敬仰與尊崇,特別在瓊林書院裡供奉林光朝塑像,一則紀念他的偉大貢獻,二則激勵後代效法這位文化聖人

美食

瓊林書院紅毛藻
膾炙人口紅毛藻
紅毛藻是產於莆田湄洲、南日島一帶海域的海藻,顏色褐紅,細如毛髮,含有豐富的鈣質和各種維生素。因其質地細綿柔嫩,口味極好,遂成為莆田風味小吃中的一種上品紅毛藻的生長對環境條件要求很高,適宜在風平浪靜、水溫適中、沒有污染的海灣水域里繁殖,所以產量不高,就像高原上的髮菜一樣奇貴。
紅毛藻經採集加工後,分乾品和濕品。乾品是經晾曬過的,可以長久貯存。濕品一般用食鹽醃漬,裝在陶瓷或玻璃器具中。食用前,乾品一般要經過水煮復原,加上各種調料才好。濕品則要用水淋燙一遍,洗去鹽漬才行。紅毛藻食用時應加上麻油或熟花生油為佳,動物油脂的腥味則會影響其品質。
紅毛藻的特別味道是其他食品無法替代的。凡品嘗過的人才會深有體會,沒齒不忘。
瓊林書院翡翠白玉燜豆腐
翡翠白玉燜豆腐
燜豆腐是莆田民間流行的一種傳統菜餚,以清淡素雅、別有風味見長,更是老年人保健食療的一道名菜。
此菜主料用鮮豆腐,含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具有補中益氣、和胃清肺、生津化痰的功用,加上香菇、蝦仁、肉絲等輔料和蔥花、薑末等多種調料,用旺火煮沸後轉文火燜煮20分鐘,待到豆腐泥呈蜂窩狀時,撒上一把芹菜末,即可出鍋上盤。其特點是,色澤如翡翠白玉、質地柔軟,潤滑爽口,味道清純,多吃不膩。
這道源於民間的家常菜因備受推崇,早已登上大雅之堂。在莆田各個酒家,都有這一道特色菜餚,以備遊客選點。

住宿

台灣大酒店

興化明珠大酒店

台灣大灑店-招待所
地址:莆田市城廂區文獻西路

江口華僑服務社-招待所
地址:福建省莆田縣江口錦江路

僑聯大廈-招待所
地址:福建省莆田縣城內文獻路

交通

市內沒有直達景區的公車,可乘坐當地計程車或包車前往景區。

周邊景點

湄州島國家旅遊度假區

九鯉湖

湄洲島麥斜岩

龍華雙塔南少林寺

菜溪岩木蘭陂

南山廣化寺三清殿

東岩山紫霄岩

相關詞條

明志書院

萃升書院

東山書院

春秋書院

崑岡書院

榕江書院

雲根書院

中國書院大全

“書院”這個名稱,最早出現在唐代,也是我國封建社會特有的一種教育組織,在我國古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而又獨特的地位,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五代時,由於戰爭的影響,官學衰廢,士子苦無就學之所,於是自動擇地讀書。一些學者在佛教禪林制度的影響下,也利用此時機,選擇景色優美、清雅靜謐的山林名勝之地,作為“群居講學之所”,出現了具有學校性質的書院。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