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西書院

羅西書院

羅西書院位於廣東羅定市泗淪鎮中心國小內,始建於清嘉慶七年,同治三年重建,光緒三十一年改為學堂,屬羅定州與西寧縣合建的書院,故稱之謂羅西書院。

基本信息

簡介

羅西書院羅西書院
書院三進,院落式布局,面積980平方米。建築均為硬山頂。第一進為山門,左右各有一廂房;進門為天井,兩側連線走廊通側門。第二進為中廳,中廳四面是天井,兩邊側門面向中廳。第三進為後廳,左右亦各有一廂房。整座院落,天井較多,內外相通,有利通風采光。除中央採用可開可關的敞口廳,廂房亦靈活布置成敞口廳,形成“四廳相向”的巧妙布局。廳房用牆柱承重,並根據地形特點採用前低後高,逐進升高地基,更有利排水和採光。

書院建於半山上,風景優雅,是一座非常典型的嶺南鄉村書院,保存較好。

文物保護單位

羅西書院羅西書院
1985年羅定縣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中國書院大全

“書院”這個名稱,最早出現在唐代,也是我國封建社會特有的一種教育組織,在我國古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而又獨特的地位,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五代時,由於戰爭的影響,官學衰廢,士子苦無就學之所,於是自動擇地讀書。一些學者在佛教禪林制度的影響下,也利用此時機,選擇景色優美、清雅靜謐的山林名勝之地,作為“群居講學之所”,出現了具有學校性質的書院。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