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自栒子

蒙自栒子

蒙自栒子為雙子葉植物藥薔薇科植物蒙自栒子的根皮、果及種子。具有藥用價值,用於主治治惡瘡腫毒、蟲蛇咬傷、癰疽瘡癤、腎陽虛衰、遺尿、早泄、陽萎、遺精。

基本信息

藥名

蒙自栒子蒙自栒子
蒙自栒子
【拼 音】:MENGZIXUNZI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薔薇科植物蒙自栒子的根皮、種子

藥用價值

蒙自栒子蒙自栒子
【功 效】:消腫解毒、補腎壯陽。
【主 治】:治惡瘡腫毒、蟲蛇咬傷、癰疽瘡癤、腎陽虛衰、遺尿、早泄、陽萎、遺精。
【性味歸經】:苦,涼。心、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一15克。外用 :根皮搗敷患處。

其它內容

蒙自栒子蒙自栒子
【別 名】:華西栒子(《經濟植物手冊》)、爬山虎鋪地蜈蚣(湖北)、野苦梨(貴州)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於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河北、山西、 湖北、貴州、雲南。
【拉丁名】:蒙自栒子 Cotoneaster harrowianus Wils.
【考 證】:始載於《中國植物志》。根據《中國植物志》記載:本種僅產於雲南東南部,產於湖北的鋪地蜈蚣,按亨利的《中國植物名錄》記載,應為 C. Microphylla Wall. Ex Lindl。”

薔薇科·栒子屬植物

栒子屬(Cotoneaster Medik. ),薔薇科,90種,分布於東半球北溫帶,我國約50餘種,分布甚廣,但主產地為西南部,大多數可作觀賞植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