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屬礦床

有色金屬礦床

有色金屬礦床,通常指鋁、銅、鉛、鋅、鎳、鎢、錫、鉬、銻、汞等金屬礦床。

有色金屬礦床

正文

通常指金屬礦床
鋁土礦床 鋁主要用於航空工業和軍事工業,以及日用品生產和建築材料。鋁的工業礦物主要有一水硬鋁石、一水軟鋁石和三水鋁石。一水硬鋁石的工業指標:邊界品位,露采與坑采的鋁矽比值均為1.8~2.6,Al2O3≥40%;最低工業品位,鋁矽比值露采≥3.5,坑采≥3.8,Al2O3≥55%。
鋁土礦床主要有 3種類型:①沉積型鋁土礦床。多產於碳酸鹽岩侵蝕面上。礦體呈層狀、透鏡狀或扁豆狀。如華北G層鋁土礦,產於本溪組下部,不整合於下伏的經過長期風化剝蝕的中奧陶統碳酸鹽岩之上。礦石組分以一水硬鋁石為主,其次有高嶺石、水雲母、一水軟鋁石等。鋁矽比值3~12,屬中-富礦石,以低鐵、低硫型為主。②堆積型鋁土礦床。系由原生沉積的鋁土礦經風化淋濾作用,就地殘積於岩溶窪地而成。礦體形態複雜,含礦率一般為0.4~1.2噸/立方米。礦床規模多為中、小型。礦石組分以一水硬鋁石為主,次為高嶺石、三水鋁石等。鋁矽比值4~15,以高鐵型鋁土礦為主,須經選礦才能利用。如廣西平果鋁土礦礦床。③紅土型鋁土礦床。由玄武岩等風化淋濾而成。含礦富集帶由紅土與塊礫狀鋁土礦組成,含礦率0.1~0.6噸/立方米。礦石組分以三水鋁石為主,次為高嶺石、一水軟鋁石等。鋁矽比值4~6,屬高鐵低硫型。國外多為大型礦床,中國僅發現小型礦床。如福建漳浦鋁土礦礦床。
銅礦床 銅廣泛用於電氣、機械、車輛、船舶、建築工業和民用器具。銅的工業礦物有:自然銅黃銅礦輝銅礦黝銅礦藍銅礦孔雀石等。銅的工業指標:邊界品位,硫化礦石坑采0.2~0.3%,露采0.2%,氧化礦石0.5%(不分坑采、露采);最低工業品位,硫化礦石坑采0.4~0.5%,露采0.4%,氧化礦石0.7%。
銅礦床主要有 6種類型:①海相火山岩黃鐵礦型銅礦床。產於下古生代石英角斑岩細碧岩中。呈透鏡狀、似層狀。礦石礦物以黃銅礦、黃鐵礦為主。銅品位一般大於 1%。如中國甘肅白銀廠(見彩圖)、有色金屬礦床青海紅溝等礦床。②超基性岩銅鎳礦床。產於下古生代純橄岩、輝橄岩、橄輝岩岩體的中、下部。呈似層狀、透鏡狀。礦石礦物以黃銅礦、鎳黃鐵礦為主。銅品位一般小於 1%。如中國甘肅金川、新疆喀拉通克等礦。③變質岩層狀銅礦床。產於中元古代白雲岩大理岩、片岩片麻岩中,沿層產出。礦體呈層狀、似層狀、透鏡狀。礦石礦物以黃銅礦、斑銅礦為主。銅品位一般大於1%。如雲南東川湯丹、 山西中條山胡家峪等礦。④夕卡岩銅礦床。產於中酸性侵入岩體和碳酸鹽岩的接觸帶內外。礦體以似層狀、透鏡狀、扁豆狀為主。礦石礦物主要為黃銅礦、黃鐵礦。銅品位一般大於1%。如安徽銅官山、 江西城門山等礦。⑤斑岩銅礦床。產於中生代新生代花崗閃長斑岩、二長斑岩、閃長斑岩等及其圍岩中。礦體呈似層狀、透鏡狀。礦石礦物以黃銅礦為主。銅品位一般小於 1%。礦床常為大、中型。如江西銅廠、黑龍江多寶山、西藏王龍等礦。⑥砂岩銅礦床。產於中生代陸相砂岩與砂頁岩中。礦體呈似層狀、透鏡狀。礦石礦物以輝銅礦為主,其次為斑銅礦、黃銅礦等。銅品位多大於1%。如雲南郝家河、 四川大銅廠等礦。
鉛、鋅礦床 鉛、鋅廣泛套用於電氣、機構、軍事、化工、輕工和醫藥等工業。鉛、鋅工業礦物有17種之多,主要是方鉛礦脆硫銻鉛礦白鉛礦閃鋅礦菱鋅礦等。鉛、 鋅工業指標:硫化礦石鉛的邊界品位0.3~0.5%,最低工業品位0.7~1.0%,鋅的邊界品位0.5~1.0%,最低工業品位1.0~2.0%;混合礦石鉛的邊界品位0.5~0.7%,最低工業品位1.0~1.5%,鋅的邊界品位0.8~1.5%,最低工業品位2.0~3.0%;氧化礦石鉛的邊界品位0.5~1.0%,最低工業品位1.5~2.0%,鋅的邊界品位1.5~2.0%,最低工業品位3.0~6.0%。
鉛、鋅礦床主要有 5種類型:①花崗岩型。產於花崗岩及其碎屑質圍岩中。礦床有用組分除鉛、鋅外,尚有鎢、錫或銅。礦體呈脈狀、浸染狀。鉛、鋅品位較高。如湖南東坡、廣東鋸板坑等礦。②夕卡岩型。產於花崗岩類和碳酸鹽岩接觸帶及其內外。礦石組分除鉛、鋅外,可含銅、鎢、錫等。礦體呈脈狀、透鏡狀、扁豆狀。鉛鋅品位中等。如湖南水口山、遼寧桓仁等礦。③海相火山岩型。產於優地槽凝灰岩、熔岩及次火山岩中。礦石組分主要為鉛、鋅,常含黃鐵礦。礦體呈似層狀、透鏡狀、扁豆狀。鉛、鋅品位高至中等,礦床為大、中型。如青海錫鐵山、甘肅小鐵山等礦。④陸相火山岩型。產於火山盆地分布的凝灰岩、熔岩及次火山岩中。礦石組分主要為鉛、鋅,部分含銅。礦體呈似層狀、透鏡狀、脈狀。鉛、鋅品位貧、富均有。礦床多為中型。如浙江五部、大嶺口銀山等礦。⑤碳酸鹽岩型。產於地台或淺海相白雲岩石灰岩、不純碳酸鹽岩中。礦石組分除鉛、鋅外,部分含銅。礦體呈層狀、似層狀、透鏡狀。鉛、鋅品位高。礦床常為大、中型。如廣東凡口、廣西泗頂等礦。
鎳礦床 鎳主要用於電子、原子能工業、通訊器材和超聲工藝等領域。鎳的工業礦物約16種,常見的有鎳黃鐵礦、紫硫鎳鐵礦、針鎳礦紅砷鎳礦、綠高嶺石等。鎳的工業指標:硫化鎳礦石邊界品位為0.2~0.3%,矽酸鎳礦石0.5%;硫化鎳礦石最低工業品位為0.3~0.5%,矽酸鎳礦石1.0%。
鎳礦床主要有兩種類型:①岩漿熔離硫化鎳礦床。是目前產出鎳的主要礦床類型。一般產於與前寒武紀綠岩帶及深斷裂有關的基性-超基性岩體中。鎂鐵比值一般小於6.5。礦石礦物為鎳黃鐵礦、 紫硫鎳鐵礦和黃銅礦等。礦體產狀因成礦方式不同而有差別。岩漿就地分異形成的礦體主要產於岩盆等緩傾斜岩體的底部,礦體形態受岩體底部形態和岩相帶的控制,呈似層狀、透鏡狀。礦床規模多為大、中型。如甘肅白家嘴子一礦區。由岩漿深部熔離-貫入形成的礦體,產出特徵與圍岩構造條件關係密切,直接貫入地層中者,受原生斷裂構造控制,貫入未完全凝固的早期侵入體中者,則受其軟弱部位的控制。礦體呈脈狀、透鏡狀。礦床規模以中型居多。如吉林紅旗嶺礦。②風化殼氧化鎳-矽酸鎳礦床。這類礦床是由超基性岩風化淋濾沉積而成。一般上部為紅土氧化鎳礦層,下部為矽酸鎳礦層。礦體多呈層狀,產於蛇紋岩體風化殼中。其中蛇紋岩殘餘結構層和綠高嶺石化蛇紋岩層為礦體。鎳品位穩定,一般為0.8~1.8%,部分可達2~3%。中國的這類礦床規模較小,如雲南墨江礦。
鎢礦床 鎢主要用於生產硬質合金,金屬切削加工,拉伸衝壓模具,耐磨耐酸耐腐零件。鎢的工業礦物有黑鎢礦白鎢礦。鎢的工業指標:邊界品位(WO3),石英大脈型0.08~0.10%,石英細脈帶型0.10%,石英浸染型0.10%,夕卡岩型0.08~0.10%;最低工業品位,石英大脈型0.12~0.15%,其他3種類型均為 0.15~0.20%。
中國鎢礦資源豐富,常見的主要有 4種類型:①石英大脈型鎢礦床。產於花崗岩及其圍岩──淺變質砂頁岩的接觸帶內外。礦體為大脈,但往往有分支複合、尖滅再現的現象。含鎢品位多數中等的富礦。金屬礦物主要有:黑鎢礦、白鎢礦、錫石輝鉬礦等。如江西西華山和大吉山等礦。②石英細脈帶型鎢礦床。這類礦床由比較密集的石英細脈或網脈組成脈帶,其中並有個別大脈。沿垂直方向,上部的石英細脈帶向下往往遞變為大脈。它們的產狀和礦物成分與石英大脈型礦床相似。礦床規模多為大、中型。如江西漂塘(見彩圖)和上坪等礦。③石英細脈浸染型鎢礦床。產於花崗斑岩、花崗閃長斑岩、石英斑岩及其附近圍岩中。礦體為密集分布的含鎢石英細脈,相互交織穿插,形成規則或不規則的網路,有時夾有石英大脈。礦石普遍含白鎢礦,大多數也含黑鎢礦,伴生輝鉬礦等,礦石品位中等到較貧,礦床規模多為大、中型,或特大型。如福建行洛坑、廣東蓮花山、江西大吉山69礦床。④夕卡岩型鎢礦床。產於花崗岩類岩體與碳酸鹽岩或部分含鈣碎屑岩的接觸帶及其附近。礦體呈透鏡狀、條帶狀。一般品位中等。礦石礦物主要為白鎢礦、黑鎢礦、輝鉬礦。如湖南柿竹園、江西寶山等礦。

有色金屬礦床有色金屬礦床
錫礦床 錫廣泛用於冶金、機械、輕工、化工、食品、電子、國防等工業。錫礦物已知近50種,具工業意義的主要為錫石,少量黃錫礦、圓柱錫礦、輝銻錫鉛礦等。原生錫礦工業指標:邊界品位0.1~0.2%,最低工業品位0.2~0.4%;砂錫礦邊界品位100~150克/立方米,最低工業品位200~300克/立方米。
常見的原生錫礦床有 4類6型:①錫石-長石類。蝕變花崗岩型:產於花崗岩頂部的鈉長石化、雲英岩化(見圍岩蝕變)蝕變帶中,礦體為似層狀,錫品位較貧,礦石礦物主要為錫石、黑鎢礦、鉭鈮鐵礦、鉭金紅石等,如廣西栗木老虎頭礦。花崗斑岩型:產於花崗斑岩頂部或岩筒雲英岩化、鉀化、矽化、青盤岩化蝕變帶中,礦體為透鏡狀、扁豆狀、脈狀,錫品位貧,礦石礦物以錫石、黑鎢礦、輝鉬礦為主,如廣東錫坪、銀岩等礦。②錫石-石英類。電氣石型:產於花崗岩體外接觸帶的砂頁岩、碳酸鹽岩及混合花崗岩體的構造裂隙中,礦體呈透鏡狀、脈狀、細脈狀,錫品位較高至中等,礦石礦物為錫石、綠柱石、黑鎢礦等,礦床規模為大、中型,如雲南箇舊(見彩圖)老廠、卡房等礦。③錫石-夕卡岩類。硫化物夕卡岩型:產於花崗岩和碳酸鹽岩的正接觸帶及外接觸帶和層間裂隙中,礦體呈似層狀、透鏡狀、脈狀,錫品位貧至中等,礦石礦物主要有錫石、黃錫礦、黃銅礦等。礦床規模為大、中型,如雲南都龍及箇舊、江西曾家壟等礦。④錫石-硫化物類。硫化物型:產於花崗岩類岩體外接觸帶的裂隙構造、層間裂隙和節理髮育的碳酸鹽岩地層中,礦體呈似層狀、透鏡狀、脈狀,礦石中硫化物占70%以上,錫品位中等至富礦,礦石礦物以錫石、黃錫礦為主。如雲南箇舊、廣西九毛、廣東厚婆坳等礦。硫化物-硫鹽型:產於遠離花崗岩類岩體外接觸帶的構造裂隙和層間擠壓帶中。圍岩為灰岩、灰頁岩互層、礁灰岩。礦體呈層狀、似層狀、透鏡狀、脈狀、網脈狀。錫品位中等至富礦。礦石礦物以錫石、黃錫礦、輝銻錫鉛礦、脆硫銻鉛礦為主。礦床規模大至特大型。如廣西大廠91、92、0、100號礦體。

有色金屬礦床有色金屬礦床
砂錫礦包括:①殘積砂礦,如雲南都龍礦;②坡積砂礦,如廣西珊瑚礦;③洪積砂礦,如湖南白沙礦;④沖積砂礦,如湖南大義山礦。
鉬礦床 鉬大量用於發熱材料和結構材料、真空管、光電源及半導體材料。鉬礦物已知30種,但具工業意義的只有輝鉬礦。鉬的工業礦石,按氧化率不同有硫化礦石(氧化率<10%)、 氧化礦石(氧化率≥10%)。鉬的工業指標:硫化礦石(Mo)的邊界品位,露采0.03%、坑采0.03~0.05%;最低工業品位,露采0.06%,坑采0.06~0.08%。
鉬礦床主要有內生與外生兩大類,前者是當前的工業礦床;後者則是沉積礦床,尚屬潛在資源。常見的內生鉬礦床,產於花崗岩類岩體內部及其附近的圍岩中。其中主要有 3型:①斑岩型鉬礦床。產於花崗岩類岩體內部及其圍岩中。礦體形態取決於岩體形態,呈似層狀、透鏡狀、脈狀。一般由浸染狀細脈或細微網脈交織而成礦體。斑岩中常有爆破角礫岩筒浸染的鉬礦體。按照成礦金屬組合,斑岩型礦床有單鉬礦床,如吉林大黑山礦;鉬鎢礦床,如河南南泥灣-三道莊礦;鉬銅礦床,如河北小寺溝礦。②夕卡岩型鉬礦床。產於花崗岩類岩體與碳酸鹽岩圍岩的接觸帶,以及沿外接觸帶的層間發育。礦體形態複雜,多為似層狀、透鏡狀、脈狀。礦床類型一般為大、中型。夕卡岩礦床也有 3種礦物組合:單鉬礦床,如遼寧楊家杖子嶺前礦;鉬銅礦床,如江蘇銅山礦;鉬鎢多金屬礦床,如湖南柿竹園礦。③脈型鉬礦床。產於裂隙發育的花崗岩類岩體及其附近的碎屑岩、碳酸鹽岩或火山凝灰岩等圍岩中。礦體呈脈狀或細脈狀。鉬品位中等至較貧。礦床規模一般為中、小型。按礦物組合可分為單鉬礦床,如浙江青田石坪川礦;鉬鎢礦床,如廣東五華白石嶂礦;鉬銅礦床,如安徽懷寧銅牛井礦。
銻礦床 銻大量用作合金添加劑,廣泛用於冶金、國防、化工、半導體等工業。銻的工業礦物主要是輝銻礦,其餘有少量黝銅礦、硫銻鉛礦、脆硫銻鉛礦等。銻的工業指標:似層狀銻礦床(Sb)的邊界品位,表內 1%,表外0.5~1%。
銻礦床主要有 3類:①似層狀銻礦床。產於碳酸鹽岩、燧石岩、石英砂岩、粉砂岩粘土岩中。礦體受背斜構造的層間斷裂、層間剝離等構造控制,礦體產狀基本與構造一致。礦體一至數層,呈似層狀、扁豆狀。礦體頂板往往有頁岩泥岩、粘土岩等作為禁止層。圍岩以泥盆紀為主,二疊紀次之。礦體主要金屬礦物以輝銻礦為主。礦石品位富至中等。礦床規模為大、中型。如湖南錫礦山、貴州半坡等礦。②脈狀銻礦床。主要產於淺變質板岩大理岩及石英砂岩中。成礦時代為前寒武紀、泥盆紀三疊紀等。礦體受斷裂及斷裂破碎帶控制,含銻石英脈成群產出,一般較規則,具膨大縮小、分支複合現象。銻品位富至中等。礦石礦物主要為輝銻礦,易選易煉。礦床規模為大、中型。如甘肅崖灣、湖南龍山、吉林三合等礦。③不規則脈狀銻礦床。主要產於前寒武紀及寒武紀板岩、頁岩、矽質岩和碳酸鹽岩中,也有的產於陸相火山岩安山岩、安山質角礫岩、花崗斑岩、閃斜煌斑岩中。礦體受主斷裂旁側的羽狀小斷裂、裂隙、層狀小斷裂和剪下裂隙等控制。礦脈不規則,分支複合頻繁。礦石品位中等至較貧。礦石礦物主要有輝銻礦、白鎢礦、黑鎢礦、自然金等。礦床規模多為小型,個別為中型。
汞礦床 汞廣泛用於電氣、化學、冶金、國防和醫療衛生工業。雖然由於環保要求,國際上嚴格控制汞的使用,但新的套用領域,仍在不斷增加。汞礦物自然界已發現20多種,但具有工業價值的只有辰砂。汞的工業指標:邊界品位(Hg)0.04%,最低工業品位0.08~1.0%。
常見的汞礦床,可暫分為 3類:①碳酸鹽岩型汞礦床。大多數產於寒武紀碳酸鹽地層中,呈多層產出,不超越上覆泥質岩蓋層,禁止作用顯著。主要受背斜構造的斷裂或層間活動帶控制。礦體呈層狀或網脈狀,少數為脈狀。礦石礦物主要為辰砂,少量輝銻礦。礦床規模主要為大、中型。②碎屑岩型汞礦床。產於中、上泥盆世及三疊紀矽質岩、碳質頁岩夾凝灰岩、長石砂岩、粉砂岩、礫狀砂岩中。礦體沿斷層、有的沿兩組擠壓裂隙延伸,呈角礫狀、網脈狀、脈狀、條帶狀、管狀。礦石品位中等至富礦。礦石礦物主要為辰砂,少量輝銻礦。礦床規模為中、小型。③岩漿岩型汞礦床。此類礦床有兩種:一種產於花崗岩類中,尚不具工業價值;另一種產於基性侵入岩脈及其鄰近圍岩中,為工業汞礦床,如雲南水銀廠礦。該礦床分布於志留-侏羅紀地層,而以泥盆紀條帶狀灰岩、灰岩、泥灰岩、角礫狀灰岩為主。近南北向的水銀廠背斜及其西翼近南北向的逆斷層控制著輝綠岩脈的侵入和汞礦化的分布。礦體中輝綠岩牆十分發育,形態複雜,大小不等。礦石礦物散染於輝綠岩及其鄰近地層。主要礦物為辰砂,少量輝銻礦。礦床規模為中型。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