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面鏡

凸面鏡

凸面鏡也叫廣角鏡、反光鏡、轉彎鏡,指用球面的外側作反射面的球面鏡,具有發散作用。主要用於各種彎道、路口,可以擴大司機視野,及早發現彎道對面車輛,以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也用於超市防盜,監視死角。凸面鏡套用較為廣泛,可用於轉彎鏡、廣角鏡等,最為常見的就是倒車鏡與哈哈鏡,利用了對光發散的原理,可以擴大視野,從而更好地注意到後方車輛的情況。·從物體的某一點(A)作一與主軸平行的直線為入射光線,入射光線到達球面鏡鏡面時,發生反射,反射後的方向相反的直線為反射光線,此反射光線必然通過主焦點(F)。

基本信息

基本知識

概念

凸面鏡:用拋物面的外側作反射面的球面鏡叫做凸面鏡。

原理

平行光線投射到凸面鏡上,反射的光線將成為散開光線,如果順著反射光線的相反方向延伸到凸面鏡鏡面的後面,可會聚並相交於一點,這一點就是凸面鏡的主焦點(F),屬虛性焦點

·從物體的某一點(A)作一與主軸平行的直線為入射光線,入射光線到達球面鏡鏡面時,發生反射,反射後的方向相反的直線為反射光線,此反射光線必然通過主焦點(F)。

·從物體的同一點(A)通過鏡面的曲率中心(C)的連線為副軸,此副軸與上述通過主焦點的反射光線發生相交的點(A′),即為該物體成像之處。

頂點

凸面鏡成像凸面鏡成像

鏡面的中心點O稱為鏡的頂點。

中心

球面的球心C稱為鏡面中心。

主軸

連結頂點O與鏡面中心的點劃線。

焦點

跟主軸平行的近軸光線射到球面上,反射光線會聚於主軸上一點,這一點稱為焦點,用字母F表示。

焦距

焦點到頂點的距離叫焦距,用字母f表示。

作用

凸面鏡具有發散作用。

套用

凸面鏡套用較為廣泛,可用於轉彎鏡、廣角鏡等,最為常見的就是倒車鏡與哈哈鏡,利用了對光發散的原理,可以擴大視野,從而更好地注意到後方車輛的情況。(湯匙的背面就相當於一個凸面鏡,而正面凹下去的地方就相當於一個凹面鏡)

從凸面鏡中看到的物體總是變了形的。被凸面鏡歪曲了的像,還可以用凸面鏡把它還原。現在就來做一個這樣的實驗:

在紙上畫一個小房子,把它放在湯匙前。從湯匙中看到的小房子走了樣,高起的房屋向外歪扭著。在另一張紙上儘可能準確地把那個歪扭的房子畫下來。

凸面鏡凸面鏡

這時候,你再把新畫的圖放在湯匙凸面的前方,向裡面望去就會發現歪曲的房子又被矯正過來了,和第一張畫是一樣的。如果還有些變形,可以前後動你的“凸面鏡”,最後可以找到一個合適的位置使凸面鏡內的象形狀正常。

文學作品

概況

作品名稱:凸面鏡

作者:沈括

出處:《夢溪筆談》

原文

古人鑄鑒,鑒大則平,鑒小則凸。凡鑒窪則照人面大,凸則照人面小。小鑒不能全觀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則鑒雖小而能全納人面。仍復量鑒之小大,增損高下,常令人面與鑒大小相若。此工之巧智,後人不能造。比得古鑒,皆刮磨令平,此師曠所以傷知音也。註:

【造】到達。

【比】近來。

【師曠】春秋時代晉國著名的樂師。師是樂師,曠是其名。

譯文

古代人鑄造銅鏡,鏡面大就做成平的,鏡面小就做成凸的。凡是凹面的鏡子照出來的人臉就大,凸面的鏡子照出來的人臉就小。平面的小鏡子不能照出人面的全貌,所以讓它微微凸起,使照出的人臉形縮小,那么銅鏡雖小也能照出人的全部臉形。鑄鏡時,就要測試鏡面的大小,來增減鏡子凸起的程度,總是使照出來的人面孔與鏡子的大小相當。這是古代造鏡工匠的奇巧智慧,後代人不能達到這種水平。近來人們獲得古鏡,都把它刮磨成平的,這正是師曠哀傷缺少知音的原因。

賞析

在我國,製造銅鏡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商周時代,而且制鏡工藝在以後歷代不斷改進,制出的銅鏡更加精美。隨著銅鏡生產的發展,人們對它的認識水平也逐步提高。在本則筆記中,沈括比較了各類古銅鏡的規格,闡明了鏡面大小與曲率的關係。他正確指出,鏡面大小與它的曲率構成反比關係:鏡面大,能照出的人像就大,鏡子可以造得平些,它的曲率相應就小;鏡面小,可容量小,要照出人像全貌,必須造得凸些,它的曲率就相應增大。沈括的這一認識是符合凸面鏡成像規律的。

作者簡介

沈括沈括

沈括,字存中,宋仁宗天聖九年(公元1031年)生於浙江錢塘(今杭州)一官僚家庭。自幼

勤奮好讀,在母親的指導下,14歲就讀完了家中的藏書。24歲開始踏上仕途,三年後,被推薦到京師昭文館編校書籍,在這裡他開始研究天文歷算。晚年他在夢溪園認真總結自己一生的經歷和科學活動,寫出了聞名中外的科學巨著《夢溪筆談》和《忘懷錄》等。宋哲宗紹聖二年(公元1095年)沈括逝世。

《夢溪筆談》是中國科學史上的坐標,是沈括一生社會和科學活動的總結。書中內容極為豐富,包括天文、曆法、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地質、醫學、文學、史學、考古、音樂和藝術等共600餘條。其中200多條屬於科技方面,記載了他的許多發明、發現和真知灼見。《夢溪筆談》中還第一次明確地談到磁針的偏角問題。

作者成就

《凸面鏡》選自《沈括·夢溪筆談·器用》

沈括北宋科學家、改革家。晚年以平生見聞,在鎮江夢溪園撰寫了筆記體巨著《夢溪筆談》。一位非常博學多才、成就顯著的科學家,我國歷史上最卓越的科學家之一。精通天文、數學、物理學、化學、地質學,氣象學、地理學、農學和醫學;他還是卓越的工程師、出色的外交家。

沈括的科學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精研天文,所提倡的新曆法,與今天的陽曆相似。在物理學方面,他記錄了指南針原理及多種製作法;發現地磁偏角的存在,比歐洲早了四百多年;又曾闡述凹面鏡成像的原理;還對共振等規律加以研究。在數學方面,他創立「隙積術」(二階等差級數的求和法)、「會圓術」(已知圓的直徑和弓形的高,求弓形的弦和弧長的方法)。在地質學方面,他對沖積平原形成、水的侵蝕作用等,都有研究,並首先提出石油的命名。醫學方面,對於有效的藥方,多有記錄,並有多部醫學著作。此外,他對當時科學發展和生產技術的情況,如畢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金屬冶煉的方法等,皆詳為記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