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庫魯克塔格地區前震旦紀地質與貴重有色金屬礦床

中元古代興地塔格群變質岩第三節 晚元古代帕爾崗塔格群變質岩第四節 前震旦紀變質作用(周裕文)第一節

內容介紹

內容提要
本書運用近代變質地質學觀點,對庫魯克塔格地區晚太古代―晚元古代各時代變質岩系的層序、同位素
地質年代、岩石組合、變質作用類型和期次、原岩建造、花崗質岩漿作用性質和成因、區域構造特徵以及地
球化學、地球物理等方面,做了較系統的論述;運用板塊構造機制探討了本區前震旦紀地殼演化模式,並以
多學科綜合研究途徑分析了區內貴金屬與有色金屬礦床的成礦規律、成礦模式,提出上述金屬礦床的各級找
礦預測區。
本書可供從事有關專業的地質人員、教學和科研人員參考.

作品目錄

目錄
緒論(馮本智)
第一章 前震旦紀變質岩系(周裕文 彭齊鳴)
第一節 前震旦紀地層建群的依據
第二節 早元古代―晚太古代達格拉格布拉克群
第三節 早元古代托格拉克布拉克群(托格群)與紅柳溝群
第四節 中元古代興地塔格群(興地群)
第五節 晚元古代帕爾崗塔格群(帕爾崗群)
小結
第二章 前震旦系變質岩及其原岩建造和形成環境(周裕文)
第一節 晚太古代一早元古代達格拉格布拉克群和早元古代紅柳溝群變質岩
第二節 中元古代興地塔格群變質岩
第三節 晚元古代帕爾崗塔格群變質岩
第四節 前震旦紀變質岩石的含礦性
第三章 前震旦紀變質作用(周裕文)
第一節 變質礦物
一、綠泥石
二、絹雲母/白雲母
三、黑雲母
四、石榴石
五、角閃石
六、其他礦物
第二節 區域變質作用
一、達格拉格布拉克群和紅柳溝群的變質作用
二、興地塔格群的變質作用
三、帕爾崗塔格群的變質作用
第四章 前震旦紀花崗質岩石(周裕文 彭齊鳴)
第一節 花崗質岩石的時代和產狀
一、早元古代片麻狀石英閃長岩/英雲閃長岩-奧長花崗岩類(簡稱英雲閃長岩類)
二、早元古代片麻狀藍石英花崗岩、二長花崗岩-普通花崗岩類(簡稱藍石英花崗岩
類)
三、中元古代末期花崗閃長岩-二長花崗岩類
第二節 花崗質岩石特徵及成因信息
一、早元古代花崗質岩石
二 中元古代花崗質岩石
第三節 花崗質岩石的成因討論
第五章 基性-超基性岩及其含礦性(遲仕福 姜琦剛)
第一節 興地河基性-超基性岩帶
一、岩體的產狀和形狀
二、岩石組合及岩石類型
三、岩體中主要造岩礦物化學成分
四、岩石化學特徵
五、雜岩體的岩石地球化學
六、雜岩體的含礦性
七、岩體的成因及演化
八、興地河基性―超基性岩帶分布規律與找礦
第二節 且乾布拉克―團結村北山超基性岩帶
第三節 中途站北超基性岩帶
第四節 阿斯乾暗色脈岩群
小結
第六章 區域地質構造及地殼演化(劉正宏 周裕文 邢立新)
第一節 庫魯克塔格斷隆前震旦紀地質構造
第二節 重磁異常地質解釋
一、航磁異常分布及地質解釋
二、布格重力異常分區及地質解釋
三、區域地質構造單元的劃分
第三節 前震旦紀區域地殼演化
一、結晶基底變質作用的多期性
二、結晶基底的岩石建造及其形成環境的演化
三、構造和岩漿活動
四、結晶基底地殼增生和演化模式
第七章 塔里木克拉通北緣貴金屬與有色金屬礦床(楊天奇 鍾崇學 馮本智
葉松青)
第一節 金礦床
一、早元古代變粒岩、片麻岩中的石英脈型金礦床
二、晚元古代千枚岩中的銅(金)礦床
三、寒武系底部碳質矽岩中含金的銀釩礦床
四、震旦系底部粗碎屑岩系中的金礦化
第二節 銅礦床
第三節 鉛礦床
第八章 庫魯克塔格地區區域成礦規律與預測(馮本智 葉松青)
第一節 區域成礦區、帶的劃分
一、庫魯克塔格元古宙金、銅―古生代有色金屬、釩(銀)成礦帶(I)
二、興地斷裂帶南側元古宙銅鎳成礦帶(Ⅱ)
三、天山南緣古生代多金屬成礦帶(Ⅲ)
第二節 區域成礦模式
第三節 區域成礦預測
一、大小金溝―阿勒吞達坂金預測區(Ⅰa
二、紅柳溝金預測區(Ⅰb)
三、喀拉帖肯烏拉金、多金屬預測區(Ⅰc)
四、興地河西銅、鎳預測區(Ⅰd)
五、西山口―大金溝西金、銅預測區(Ⅱaaa)
六、木穹庫杜克(Ⅱb)、焦寧庫都克(Ⅱc)、均能庫都克北(Ⅱd)釩、銀、金預測區
七、阿勒吞達坂東―莫合山西金預測區(Ⅱe)
八、塞列克托克拉克南銅、鎳(隱伏岩體)預測區(Ⅲa)
九、阿斯坦布拉克―興地金預測區(Ⅲb)
十、烏貝特布拉克―照壁山西金、鉛鋅預測區(Ⅲc)
十一、辛格爾南銅預測區(Ⅲd)
十二、艾肯布拉克北錫、鉬預測區(Ⅲe)
附圖 新疆庫魯克塔格區域地質圖
參考文獻
英文摘要
圖版說明及圖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