鈍葉栒子

鈍葉栒子

鈍葉栒子是落葉灌木,高1.5—3米,有時成小喬木狀;枝條開展,小枝細瘦,暗紅褐色,幼時被柔毛,不久即脫落。產自甘肅、四川、雲南及西藏東南部。生石山上、叢林中或林緣隙地,海拔1300-- 3400米。模式標本采自雲南中甸。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鈍葉栒子
中文名:鈍葉栒子
拉丁名:Cotoneaster hebephyllus Diels
國內分布:產甘肅四川雲南西藏東南部。生石山上、叢林中或林緣隙地,海拔1300-- 3400米。模式標本采自雲南中甸。
海 拔:1300-3400
命名來源:【Notes from the Royal Botanic Garden, Edinburgh 5(25): 273 1912】
中國植物志:36:133
英文植物志:9:94
系中文名:多花系
系拉丁名:Ser.Multiflori Pojark.
組中文名:疏花組
組拉丁名:Sect.Cotoneaster

鈍葉栒子鈍葉栒子

屬中文名:栒子屬
屬拉丁名:Cotoneaster
亞科中文名:蘋果亞科
亞科拉丁名:Maloideae Weber
科中文名:薔薇科
科拉丁名:Rosaceae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 高1.5—3米,有時成小喬木狀;枝條開展,小枝細瘦,暗紅褐色,幼時 被柔毛,不久即脫落。葉片稍厚,近革質,橢圓形至廣卵形,長2.5—3.5厘米,寬1.2— 2厘米,先端多數圓鈍或微凹,具小凸尖,基部寬楔形至圓形,上面常無毛,下面有白 霜,具長柔毛或絨毛狀毛;葉柄長5--7毫米,疏生長柔毛;托葉細小,線狀披針形,微 具柔毛,至果期脫落。花5—1S朵成聚傘花序,總花梗和花梗稍具柔毛;花梗長2—5 毫米;花直徑7—8毫米;萼筒鍾狀,外面無毛,有時在近基部稍有柔毛,內面無毛;萼 片寬三角形,先端急尖,外面無毛,內面無毛或僅先端微具柔毛:花瓣平展,近圓形,直 徑3—4毫米,先端圓鈍,基部有極短爪,內面近基部處疏生細柔毛,白色;雄蕊20,稍 短於花瓣,花葯紫色;花柱2,離生,比雄蕊稍短;子房頂部密生柔毛。果實卵形,有 時長圓形,直徑6—8毫米,暗紅色,常2核連合為一體。 花期5--6月,果期8—9 月。
產地分布:產甘肅、四川、雲南及西藏東南部。生石山上、叢林中或林緣隙地,海拔1300-- 3400米。模式標本采自雲南中甸。
本種提示:00米。模式標本采自雲南中甸。 本種葉形和花序近似水栒子C.multiflorus Bge,惟葉片近革質,下面被毛,葉柄 花梗均具柔毛,易於區別。 本種葉形和毛的變異較大,以前曾分為幾個變種,近年有人分列為幾個獨立的 種,但不易劃分。現列舉其名稱及特徵如下,供進一步研究鑑定。

產地分布

產甘肅、四川、雲南及西藏東南部。生石山上、叢林中或林緣隙地,海拔1300--3400米。模式標本采自雲南中甸。

本種提示

模式標本采自雲南中甸。本種葉形和花序近似水栒子C.multiflorusBge,惟葉片近革質,下面被毛,葉柄花梗均具柔毛,易於區別。本種葉形和毛的變異較大,以前曾分為幾個變種,近年有人分列為幾個獨立的種,但不易劃分。現列舉其名稱及特徵如下,供進一步研究鑑定。

參考文獻

CotoneasterhebephyllusDielsinNot.Bot.Gard.Edinb.5:273.1912;YuinBull.Brit.Mus.Bot.1:138.1954;中國高等植物圖鑑2:192.圖2114.1972.——C.hebephyllavar.monopyrenaW.W.SmithinNot.Bot.Gard.Edinb.10:23.1917;Marq,inCurtis'sBot.Mag.158:t.9389.1935.

其他信息

本種葉形和花序近似水栒子C.multiflorusBge.,惟葉片近革質,下面被毛,葉柄花梗均具柔毛,易於區別。 本種葉形和毛的變異較大,以前曾分為幾個變種,近年有人分列為幾個獨立的種,但不易劃分。現列舉其名稱及特徵如下,供進一步研究鑑定。

薔薇科·栒子屬植物

栒子屬(Cotoneaster Medik. ),薔薇科,90種,分布於東半球北溫帶,我國約50餘種,分布甚廣,但主產地為西南部,大多數可作觀賞植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