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栒子

美麗栒子

美麗栒子,薔薇科、栒子屬植物,分布於雲南、貴州等地。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美麗栒子美麗栒子
種中文名:美麗栒子
種拉丁名:CotoneasteramoeneWils.
科中文名:薔薇科
科拉丁名: Rosaceae
屬中文名:栒子
屬拉丁名:Cotoneaster
中國植物志:36:153
產地分布:分布雲南、貴州等地。生於路邊、山坡灌木叢中。

植物形態

美麗栒子,灌木,高1.5~2.5米。樹皮紅褐色;枝密生,韌性強,不易折斷,小枝最初有軟毛,最後幾無毛。單葉互生或5~10片聚生於短枝上,卵圓形至披針形,長1~2厘米,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楔形,全緣,上面綠色,下面被白色絨毛;葉柄長2~5毫米,具毛。花白色或粉紅色,6~10朵排列成密生的傘房花序,生於小枝頂端。花萼筒有白色毛茸,萼齒三角卵圓形;花瓣平展,卵圓形。梨果倒卵形,較小,紫紅色,有核2~3枚。

中藥用途

中藥名稱:馬蝗果
來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薔薇科植物美麗栒子(cotoneasteramoenawils.)的根。
功效: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主治:治腮腺炎,淋巴結炎,麻疹
性味歸經:味苦澀,性涼。入心,肝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雲南、貴州等地。
藥材的採收與儲藏:全年可采,切片、曬乾。
考證:出自《文山中草藥》。

薔薇科·栒子屬植物

栒子屬(Cotoneaster Medik. ),薔薇科,90種,分布於東半球北溫帶,我國約50餘種,分布甚廣,但主產地為西南部,大多數可作觀賞植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