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花泡葉栒子

多花泡葉栒子

多花泡葉栒子(Cotoneaster bullatus Bois var. bullatus f. floribundus (Stapf) Rehd.& Wils.),為薔薇科栒子屬落葉灌木,產於雲南、湖北、四川、重慶、西藏等地。其果實紅艷繁盛,枝條婀娜多姿,是一種觀賞性強的植物。目前雲南各地已陸續將其套用於城市綠化,並取得良好效果。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多花泡葉栒子多花泡葉栒子

種中文名:多花泡葉栒子
種拉丁名:CotoneasterbullatusBoisvar.bullatusf.floribundus(Stapf)Rehd.&Wils.
科中文名:薔薇科
科拉丁名:Rosaceae
屬中文名:栒子屬
屬拉丁名:Cotoneaster
國內分布:川
海拔:900-2800
命名來源:(經濟植物手冊)
中國植物志:36:141
英文植物志:9:99

形態特徵

本變型葉柄稍短,長1.5—2.5毫米;花序多花,15—31朵,直徑4—6厘米,萼筒微具柔毛。

產地分布

四川西部。模式標本采自康定。

本科概述

草木、灌木或喬木,落葉或常綠,有刺或無刺。冬芽常具數個鱗片,有時僅具2個。葉互生,稀對生,單葉或複葉,有顯明托葉,稀無托葉。花兩性,稀單性,通常整齊,周位花或上位花;花軸上端發育成碟狀、鍾狀、杯狀、鐔狀或圓筒狀的花托(一稱萼筒),在花托邊緣著生萼片花瓣雄蕊;萼片和花瓣同數,通常4—5,覆瓦狀排列,稀無花瓣,萼片有時具副萼;雄蕊5至多數,稀1或2,花絲離生,稀合生;心皮1至多數,離生或合生,有時與花托連合,每心皮有1至數個直立的或懸垂的倒生胚珠;花柱與心皮同數,有時連合,頂生、側生或基生。果實為瞢莢果、瘦果、梨果或核果,稀蒴果;種子通常不含胚乳,極稀具少量胚乳;子葉為肉質,背部隆起,稀對褶或呈席捲狀。本科的模式屬:薔薇屬RosaL.本科約有124屬3300餘種,分布於全世界,北溫帶較多。我國約有51屬1000餘種,產於:全國各地。本科許多種類富於經濟價值,溫帶的果品以屬於本科者為多,如蘋果、沙果、海棠、梨、桃、李、杏、梅、櫻桃、枇杷、韞槨、山楂、草莓和樹莓等,都是著名的水果,扁桃仁和杏仁等都是著名的乾果,各有很多優良品種,在世界各地普遍栽培。不少種類的果實富有維生素、糖和有機酸,可作果乾、果脯、果醬、果酒、果糕、果汁、果丹皮等果品加工原料。桃仁杏仁扁核木仁等可以榨取油料。地榆、龍牙草、翻白草、郁李仁、金櫻子和木瓜等可以入藥。各種懸鉤子、野薔薇和地榆的根可以提取單寧。玫瑰、香水月季等的花可以提取芳香揮髮油。喬木種類的木材多堅硬,具有種種用途,如梨木可作優良雕刻板材,桃木、櫻桃木、枇杷木和石楠木等適宜作農具柄材。本科植物作觀賞用的更多,如各種繡線菊繡線梅珍珠梅薔薇月季海棠、梅花、櫻花、碧桃、花楸、棣棠和白鵑梅等,或具美麗可愛的枝叫‘和花朵,或具鮮艷多彩的果實,在全世界各地庭園中均占重要位置。按照果實和花的構造,本科分為以下四個亞科,本卷內容包括第一和第二兩個亞科,至於第三和第四兩個亞科將分別刊印在第三十七卷和第三十八卷中。

薔薇科·栒子屬植物

栒子屬(Cotoneaster Medik. ),薔薇科,90種,分布於東半球北溫帶,我國約50餘種,分布甚廣,但主產地為西南部,大多數可作觀賞植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