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菊

百日菊

百日菊,別名:百日草、步登高、步步高、火球花、秋羅。百日菊原產北美、墨西哥等地,喜溫暖,不耐寒。宜陽光充足,在長日照條件下舌狀花增多。耐乾旱、忌連作。要求排水良好、疏鬆、肥沃的土壤。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圖)百日菊百日菊

名稱:百日菊

學名:ZinniaeIegans

別名:百日草、步步高、火球花、五色梅、對葉菊、秋羅、步登高

科:菊科

屬:百日菊屬(ZinniaL.)

類別:為一年生草本花卉百日菊為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國花。

產地分布:原產北美墨西哥高原。目前世界各地均有分布。

形態特徵

(圖)百日菊百日菊

植株高度30一100cm,有剛毛。直立性強,莖被短毛,葉對生,有短刺毛,卵圓形至橢圓形,葉基抱莖,全緣,長4~10cm,寬2.5~5cm。頭狀花序頂生,直徑5~15cm,具長花梗。舌狀花倒卵形,頂端稍向後翻卷,有黃、紅、白、紫等色;管狀花頂端5裂,黃色或橙黃色,花柱二裂或有斑紋,或瓣基有色斑。花期6—10月。栽培品種可分為大輪型、中輪型和小輪型三類。舌狀花所結瘦果廣卵形至瓶形,頂端尖,中部微凹;管狀花所結果橢圓形,較扁平,形較小,種子千位重5.9克,壽命3年。

品種類型很多,一般分為:大花高莖類型株高90~12Ocm分枝少、中花中莖類型株高50一6Ocm分枝較多、小花叢生類型株高僅4Ocm分枝多。按花型常為大花重瓣型,紐 扣 型、鴕羽型、大麗花型、斑紋型、低矮型。
 
百日菊花大色艷,開花旱,花期長,株型美觀,是常見的花壇、花境材料。高桿品種適合做切花生產。

生長習性

(圖)百日菊百日菊

喜溫暖、不耐寒、怕酷暑、性強健、耐乾旱、耐瘩薄、忌連作。根深莖硬不易倒伏。宜在 肥沃深土層土壤中生長。生長期適溫15~30°C,適合北方栽培。矮型種在炎熱地區,宜植輕蔭 處,同屬約有20種,如小百日菊、細葉百日菊等。

瘦果、種子千粒重2.8-11克。適宜播種於花壇、花鏡,矮生種可盆栽。百日菊也是優良的切花材料。

百日菊花瓣顏色多樣,花期長,花型變化多端,基本上都是重瓣種。

百日菊原產墨西哥,性強健,耐乾旱、喜陽光,喜肥沃深厚的土壤。忌酷暑。在夏季陰雨、排水不良的情況下生長不良。

春播於3-4月進行,4-5片葉時移植,株距10厘米。6月初定植,株行距30×30厘米。生長期間每10天施一次10倍人糞尿液。7月至霜降開花。百日菊也可利用夏季側枝扦插繁殖,但因氣溫過高,且多陣雨,應注意防護遮蔭。

(圖)百日菊百日菊

百日菊秧苗在生長後期非常容易徒長,為防止徒長,一是適當降低溫度,加大通風量;二是保證有足夠的營養面積,加大株行距;三是摘心,促進腋芽生長。一般在株高10厘米左右時進行,留下2-4對真葉摘心。要想使植株低矮而開花,常在摘心後腋芽長至3厘米左右時噴矮化劑。不徒長的苗露地栽培,如果為了限制高度也要摘心。定植前5-7天放大風煉苗以適應露地環境條件。

百日菊可採取調控日照長度的方法調控花期。因它是相對的短日照植物,日照長於14小時,開花推遲,播種到開花需70天,且舌狀花多;日照短於12小時,則開花提前,播種到開花只需60天,但以管狀花較多。另外,也可通過調整播種期和摘心時間來控制開花期。

繁殖管理

(圖)百日菊百日菊

以種子繁殖為主,發芽適溫20-2 5C,7-10天萌發,播後約70天左右 開花。真葉2-3片移苗,4一5片摘心,經2~3次移植後可定植。華北地區多於4月中、下旬播 種於露地,大約一周發芽,2-3片真葉時移植或間苗,田間栽植株行距因品種高矮而定在15-40cm範圍,盆栽時須待摘心後,移植到盆中,可倒盆一次,矮莖種盆栽要反覆摘心,促生側枝, 形成豐滿叢株,"五一"節用花可於2月上旬播種於室內,盆播3月下旬分苗入盆,4月下旬脫 盆栽植。追肥以磷鉀肥為主。留種要在外輪花瓣開始乾枯,中輪花瓣開始失色時進行,剪下花 頭,曬乾去雜、貯存。 百日菊花期長,後期植株會長勢衰退,莖葉雜亂,花變小。所以秋季花壇用花應在夏季重新播種,並摘心1-2次。扦插繁殖可在6月中旬後進行,剪側枝扦插,遮蔭防雨。

播種

播種前,土壤和種子要經過嚴格的消毒處理,以防生長期出現病蟲害。

播種在4月上旬至6月下旬均可,種子消毒用1%高錳酸鉀液浸種30分鐘,基質用腐葉土2份、河沙1份、泥炭2份、珍珠岩2份混合配製而成,可用0.05%高錳酸鉀或1000倍甲醛消毒,土壤可採用高溫熏蒸法,殺死其中的病菌、害蟲及草種。播前基質濕潤後點播,百日菊為嫌光性花種,播種後須覆蓋一層蛭石。在21~23℃溫度時,3~5天即可發芽,發芽期不需要光照,發芽後苗床保持50%~60%的含水量,不能太濕,以免爛根或發生猝倒病。

播種時間根據所需開花時間而定。一般提前2-3個月於溫室播種。露地直播宜在早春嚴寒過後,否則幼苗發育不良;如秋季花壇使用,宜在夏季播種。百日菊種子為嫌光性種,播種後覆土要厚密,以提高發芽率。

春季3-4月份進行。每克種子120-130粒,發芽適溫21-25℃,播後,7-10天發芽,發芽率為60%。播種至開花因品種不同,從45-75天。春播於3-4月進行,4-5片葉時移植,株距10厘米。6月初定植,株行距30×30厘米。生長期間每10天施一次10倍人糞尿液。7月至霜降開花。百日菊也可利用夏季側枝扦插繁殖,但因氣溫過高,且多陣雨,應注意防護遮蔭

扦插

幼苗長出1片真葉後,分苗移栽一次,百日菊根系不發達,側根較少,一般在2片真葉時移栽定植上盆,移栽時應帶土,移栽的基質應疏鬆、肥沃、排水良好,可用塘泥3份、腐葉土1份、腐熟堆廄肥1份配製而成,栽植深度在子葉下0.5厘米處,栽後輕壓土,澆足水。矮化種株行距3O厘米,高莖種50厘米。定植後每月施一次葉肥(腐熟醬渣等)。為促使植株矮化、分枝多,還可在苗期噴施B9100-500倍液。

多次摘心。矮生百日菊要多次摘心,第一次在6葉時,留4片葉摘心,共摘心2~3次,每次摘心後施磷酸二氫鉀,特別是現蕾到開花,每5~7天要噴一次0.2%磷酸二氫鉀。施肥防病。植株生長穩定後,應保持土壤濕潤,夏季早晚各澆一次水,幼苗期每隔5~7天施一次200毫克/升的氮肥和有機液肥,施2~3次後改用複合肥,盛夏季節宜施用薄肥,以肥代水

扦插繁殖一般在 6-7月份進行。利用百日菊側枝剪取長10厘米,插入沙床,插後15-20天生根,25天后可盆栽。由於扦插苗生長不整齊,操作麻煩,實際套用不普遍。

百日菊可採取調控日照長度的方法調控花期。因它是相對的短日照植物,日照長於14小時,開花推遲,播種到開花需70天,且舌狀花多;日照短於12小時,則開花提前,播種到開花只需60天,但以管狀花較多。另外,也可通過調整播種期和摘心時間來控制開花期。

花期管理

開花前多追肥(化肥、腐熟有機肥等),一般5-7天一次,直至開花。花後及時將殘花從花莖基部(留2對葉)剪去,修剪後追肥2-3次,保證植株生長所需的水肥,以延長整體花期。百日菊不耐酷暑,迸人8月會出現開花稀少、花朵較小的現象,需加強灌溉,防治紅蜘蛛。如此至9月可正常開花、結實。夏季可用側枝扦插,2周后生根,成活率高。百日菊不耐酷暑,進入8月會出現開花稀少、花朵較小的現象,需加強灌溉,防治紅蜘蛛。如此至9月可正常開花、結實。

栽培技術

(圖)百日菊百日菊

菊科,百日菊屬,一年生草本,性強健,喜溫暖,不耐寒,喜光照,較耐乾旱。發芽適溫為22-25℃,播種時應稍加覆土,並置於避光處,待長 出真葉後要立即移植。百日菊生長極快,容易徒長,所以要及時摘心,促發腋芽生長,使其花株粗壯,座花率高。百日菊為1-2年生草本植物,其葉片對生、無柄,由舌狀花和筒狀花組成。

由於百日菊為相對短日照植物,因此可採取調控日照長度的方法調控花期。當日照長於14小時時,開花將會推遲,從播種到開花大約需要70天,此時的舌狀花會明顯增多;而當日照短於12小時時,則可提前開花,從播種到開花只需60天,此時的花則以管狀花較多。另外,也可通過調整播種期和摘心時間來控制開花期。在播種過程中,百日菊要求排水良好、疏鬆、肥沃的土壤環境。通常發芽溫度為21-22 度,發芽時需要覆土,2-5天即可發芽。

在生長過程中,日溫應保持在18度,夜溫應達到21度。從播種到開花,所需時間一般為9-10 周。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百日菊忌連作,應適時輪作由於百日菊在生長後期容易徒長,為此,種植者通常採取以下幾個措施加以控制:一是適當降低溫度,加大通風量;二是保證有足夠的營養面積,加大株行距;三是及時摘心,促進腋芽生長。具體操作方法一般是在株高10厘米左右時進行,留下2至4對真葉後摘心。要想使植株低矮而開花,常在摘心後腋芽長至3厘米左右時噴矮化劑。對於沒有徒長的苗可露地栽培,如果為了限制其生長高度也要進行摘心處理百日菊生長勢強,喜溫暖、乾燥和陽光充足的環境,也能耐半陰。生長適溫為20~25℃,不耐酷暑,當氣溫高於35℃時,長勢明顯減弱,且開花稀少,花朵也較小。為短日照植物,在長日照(光照14小時/日)下,株高增加,舌狀花較多;在短日照(光照9小時/日)下,舌狀花變小而管狀花增多。適應性強,不擇土壤,但在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沃土中生長最佳。在夏季多雨或土壤排水不良的情況下,植株細長、花朵變小、忌連作。

百日菊以種子繁殖 為主,也能扦插繁殖。種子繁殖宜春播,一般在4月中下旬進行,發芽適溫為15-20℃。它的種子具嫌光性,播種後應覆土、澆水、保濕,約1周后發芽出苗。發芽率一般在60%左右。在小滿至夏至期間,結合摘心、修剪,選擇健壯枝條,剪取10~15厘米長的一段嫩枝作插穗,去掉下部葉片,留上部的兩枚葉片,插入細河沙中,經常噴水,適當遮陰,約2周后即可生根。定植成活後,在養苗期施肥不必太勤,一般每月施一次液肥。接近開花期可多施追肥,每隔5~7天施一次液肥,直至花盛開。當苗高達10厘米時,留2對葉片,攔頭摘心,促其萌發側枝。當側枝長到2~3對葉片時,留2對葉片,第二次摘心。這樣做,能使株形蓬大、開花繁多。春播後經過70天即可開花。百日菊為枝頂開花,當花殘敗時,要及時從花莖基部留下2對葉片剪去殘花,以在切口的葉腋處誘生新的枝梢。修剪後要勤澆水,並且追肥2~3次,可以將開花日期延長到霜降之前。雨季前成熟的第一批種子品質較好,應及時採收留種。播種苗4-6片葉時定植於10-12厘米盆。

百日菊側根少,移栽時注意少傷側根。苗高10厘米時,進行摘心,促使多分側枝。生產上為了矮化植株,在摘心後2周,用0.5%比久噴灑,效果顯著。也可套用生長調節物質來調控花期,幼苗期用0.25%-0.4%比久溶液噴灑,可提前開花,花朵緊密;如用0.4%-0.8%比久或矮壯素,噴2-4次,將推遲開花。幼苗期每半月施肥1次,花蕾形成前增施2次磷鉀肥。或用"卉友"20-20- 20通用肥。花後不留種需及時摘除殘花,促使葉腋間萌發新側枝,再開花。苗種植株必須隔離,防止品種間雜交,影響種子質量。

育種栽培

(圖)百日菊百日菊

百日菊為天然異花授粉植物,故後代變異較大。為選育出具有優良性狀的品種,常規的育種多採用連續多代單株選擇法,以達到優選目的。

具體如下:

1、培育壯苗以增加品種抗性。保證適當的株行距,促進植株營養體的健壯生長。

2、分別在幼苗期、生長期、花期等整個生長發育過程進行連續多代的優選工作,做到及時去雜、去異、去病弱植株;栽種時對留種母株隔離種植,種間隔離距離不小於600米,並拔除雜異品種;根據其生長習性,創造良好的栽培環境,忌連作。如栽培條件惡劣,土壤瘠薄,過於乾旱,易出現花色不良、花徑較小、重瓣變成單瓣品種等現象。對選擇留種的母株,要加強水肥管理,便其優良性狀充分表現出來;通過人工授粉,提高重瓣花的結實率。

3、種子採收:百日菊各小花花期不同,一般在30天左右,各瘦果成熟期亦參差不齊。對具有母體特徵的頭花、側花分別採收,去雜留種。而後將處理好的種子置於密閉、低溫的條件下,以保證種子的發芽率。

養護要點

(圖)百日菊百日菊

溫度:百日菊喜溫暖向陽、不耐酷暑高溫和嚴寒,生長適溫白天18~20℃、夜溫15~16℃。夏季生長尤為迅速。

日照:可直接採用全日照方式,太陽直射。若日照不足則植株容易徒長,抵抗力亦較弱,此外開花亦會受影響。

水分:由於光線需求度高,因此水分極易蒸發,需經常保持適當濕度,夏天可每天澆水。

栽種密度為每平方米12—18株。百日菊喜微潮偏乾的土壤環境,忌環境漬水。除在定植時為植株施用適量雞糞作為基肥外,生長旺盛階段還應每周追施一次稀薄液體肥料,它是喜硝態氮的作物,所以不要施用硫酸銨碳酸氫銨這類銨態氮等肥料。百日菊喜日照充足,忌環境蔭蔽。保持環境通風可以防止植株徒長,減輕白粉病的發生。百日菊喜溫暖,不耐寒,其生長適溫為20—30℃,等秋季下霜後植株逐漸死亡。

花卉疾病

(圖)百日菊百日菊

百日菊白星病

症狀:葉上發病。初生暗褐色的小斑點,後成周邊暗褐色而中心灰白色、直徑2~4毫米的病斑。多在下部葉上發病,嚴重時葉卷枯。病斑表面有暗綠色霉狀物。

病原物 Cercospora zinniae Ellis et Martin 為百日菊尾孢菌,屬真菌半知菌亞門。

傳染途徑 :以菌絲塊在種子或病殘體上越冬,也可在溫室栽培的病株上越冬,成為初侵染來源。病斑上的病菌也可通過風、雨、園藝操作來傳播。 百日菊發病條件 高溫高濕條件有利於病害發生。該病發病的適宜溫度為22~28℃,相對濕度85%以上。但高溫乾旱而夜間結露的情況下,也易發病。此外,缺肥、缺水,或大水漫灌,生長不良等都容易發病。

防治方法

1、加強管理 施足肥料,培育壯苗,防雨遮蔭

太空開放的百日菊太空開放的百日菊
,定植後適時澆水,防止大水漫灌。加強棚室通風,降低濕度。及時清除病殘體。

2、藥劑防治 :發病初期,及時摘除病葉,然後立即噴藥防治,可用1:0.5:200倍的波爾多液加0.1%硫磺粉,或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或50%代森銨800~1000倍。

百日菊黑斑病

百日菊黑斑病又稱褐斑病。在全國各地均有發生。被侵染植株的葉子變褐乾枯,花瓣皺縮,影響觀賞。

症狀:葉、莖、花均可遭受此病危害。葉片上最初出現黑褐色小斑點,不久擴大為現規則形狀的大斑,直徑為2毫米~10毫米,紅褐色。隨著斑點的擴大和增多,整個葉片變褐乾枯。莖上發病從葉柄基部開始,縱向發展,成為黑褐色長條狀斑。花器受害症狀與葉片相似,不久花瓣皺縮乾枯。幼苗期,莖的基部受害時,形成深褐色中心下陷的潰瘍斑,病斑逐漸包圍莖部,使小苗呈立枯病症狀。

病原:為真菌百日菊鏈格孢 A lternaria zinniae Pa-pe。

發病條件:高溫高濕條件有利於病害發生。該病發病的適宜溫度為22~28℃,相對濕度85%以上。但高溫乾旱而夜間結露的情況下,也易發病。此外,缺肥、缺水,或大水漫灌,生長不良等都容易發病。

侵染途徑:此病菌在病葉、病莖等殘體上越冬。帶病的也可能成為初次侵染源。病菌借風雨傳播,在百日菊整個生長過程中都可侵染。特別是在高溫多濕的氣候條件下,發病最為嚴重。

防治方法:1、選擇排良好的地段種植。栽植密度要適當。避免連作。種子播前要進行消毒處理(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侵種10分鐘)。秋後,病葉、病莖等集中銷毀,消滅來年的侵染源。從無病的健康母株上留種。
2、用50%代森鋅或代森錳鋅5000倍液或80%新萬生右濕粉劑600倍液噴霧。噴藥時,要特別注意葉背表面噴勻。

百日菊花葉病(CMV)

全國各地均有發生,常常引起植株矮小、退化,觀賞性下降。

症狀:發病初期葉上片呈輕微的斑駁狀,以後成為深淺綠斑駁症。新葉上症狀更為明顯。

病原:引起百日菊花葉病的病毒主要是黃瓜花葉病毒CMV。

傳染途徑:此病毒病可以由多種蚜蟲傳播,黃瓜花葉病毒的寄主範圍很廣,而且百日菊生長季節又是蚜蟲活動期,蚜蟲與病害的發生有很大的相關性。

防治方法:滅蚜防病對百日菊花葉病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另外,也要注意田間的衛生管理,根除病株,清除CMV的其它寄主,以減少侵染源。

觀賞套用

(圖)百日菊百日菊

高型種可用於切花。因花期長,可按高矮分別用於花壇、花境、花帶。也常用於盆栽。葉片段預告序可以入藥,有消炎和琺濕熱的作用。

花卉寓意

百日菊想念遠方朋友,天長地久百日菊花期很長,從六月到九月,花朵陸續開放,長期保持鮮艷的色彩,象徵友誼天長地久,更有趣的是百日菊第一朵花開在頂端,然後側枝頂端開花比第一朵開的更高,所以又得名"步步高"。百日菊花的顏色非常豐富,作盆栽欣賞,觀其花朵,一朵更比一朵高,會激發人們的上進心。

花語

(圖)百日菊百日菊

生日花:百日菊

花語:興奮

羅馬帝國迫害而殉教的聖耶歇比斯之花

自古以來,基督教里就有將聖人與特定花朵連結在一起的習慣,這因循於教會在紀念聖人時,常以盛開的花朵點綴祭壇所致!而在中世紀的天主教修道院內,更是有如園藝中心 般的種植著各式各樣的花朵,久而久之,教會便將366天的聖人分別和不同的花朵合在一起,形成所謂的花歷。當時大部分的修道院都位在南歐地區,而南歐屬地中海型氣候,極適合栽種花草。百日菊是一種菊科百日草屬植物。產地在墨西哥,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它所紀念的聖人是3世紀末,因為信奉基督教而遭羅馬帝國迫害,最後殉教的聖耶歇比斯。

熱情的中南美洲是百日菊的原產地。事實上,里約每年舉行的嘉年華會,主辦單位都會把大量的百日菊拋向正在遊行的民眾。因此它的花語是“興奮”。凡是受到這種花祝福而生的人,個性活潑、熱情洋溢,尤其喜歡熱鬧的場合,很容易被周遭的氣氛感染而興奮不已。不過,談戀愛的方式相當情緒化,雖然不是什麼大缺點,可是會造成戀情無法長久持續的結局。

菊科·向日葵族植物

向日葵族(Trib. Heliantheae Cass.),菊科、管狀花亞科的一個族。本族中國產11個屬,歸化者約有9或10屬,栽培者有7-8屬。在外來的植物中,栽培最廣的是向日葵屬 Helianthus,為食品和輕工業提供重要的原料。

菊目百科(一)

菊目為顯花植物的一目,僅菊科一科,是顯花植物最大的科。分部廣布全世界,熱帶較少。
暗陳蒿
艾葉
艾蒿
矮蒿
矮沙蒿
暗綠蒿
矮叢光蒿
阿里山菊
阿壩蒿
阿爾泰香葉蒿
阿克塞蒿
矮叢蒿
矮小矢車菊
阿爾泰蒲公英
矮生黃鵪菜
矮亞菊
阿爾泰蓍
白舌紫菀
白背紫菀
扁毛紫菀
百日菊
白雪銀鱗紫菀
半邊蓮
薄葉薺尼
白鐘花
北疆風鈴草
薄葉雞蛋參
薄葉薺苨
半邊蓮屬
白參
北方沙參
白葉蒿
波密蒿
白莎蒿
濱海牡蒿
濱艾
白毛多花蒿
班瑪蒿
北艾
白苞蒿
巴爾古津蒿
渤海濱南牡蒿
白山蒿
斑葉蒲公英
白緣蒲公英
白花匹菊
白花蒲公英
白花珀菊
閉花兔兒風
邊地兔兒風
薄葉翅膜菊
白背兔兒風
察瓦龍紫菀
雛菊
翠菊
長梗紫菀
長毛三脈紫菀
長毛小舌紫菀
長葉紫菀
長圓葉褐毛紫菀
匙葉巴塘紫菀
川西藍鐘花
刺毛風鈴草
藏滇風鈴草
長花藍鐘花
長花黨參
川鄂黨參
長葉黨參
抽葶黨參
長葉沙參
長果牧根草
藏南黨參
長白沙參
藏南金錢豹
藏南風鈴草
長葉輪鍾草
草海桐屬
川西沙參
刺種莕菜
草海桐
纏繞黨參
臭黨參
長柱風鈴草
長柱沙參
川藏沙參
朝鮮艾
川藏蒿
藏東蒿
齒裂華西蒿
藏旱蒿
垂葉蒿
粗莖蒿
齒裂垂葉蒿
藏腺毛蒿
藏龍蒿
昌都蒿
叉枝蒿
藏白蒿
藏沙蒿
長梗米蒿
川南蒿
川西腺毛蒿
側蒿
錯那蒿
藏岩蒿
察隅蒿
藏北艾
朝鮮蒲公英
叉枝黃鵪菜
川西黃鵪菜

蒼葉蒲公英
策勒蒲公英
糙毛黃鵪菜
藏匹菊
糙葉矢車菊
蔥嶺蒲公英
除蟲菊
長錐蒲公英
長角蒲公英
長裂黃鵪菜
垂頭蒲公英
蔥岑蒲公英
川西蒲公英
草原狗舌草
藏蒲公英
川西小黃菊
粗齒兔兒風
刺苞果
齒葉蓍
翅膜菊
川甘亞菊
車前兔兒風
糙毛翅膜菊
長穗兔兒風
長葉翅膜菊
刺苞果屬
長柄兔兒風
翅膜菊屬
翅莖香青
車前葉黃腺
香青
苞紫菀
大花紫菀
大埔紫菀
大葉小舌紫菀
單頭峨眉紫菀
德欽紫菀
等毛短舌紫菀
滇西北紫菀
短莖紫菀
短舌紫菀
多花麗江紫菀
黨參屬
東風菜屬
短花盤沙參
滇湎黨參
大花黨參
短毛藍鐘花
多歧沙參
大萼藍鐘花
短柄半邊蓮
大葉黨參
大萼黨參
多毛沙參
頂花半邊蓮
袋果草
大青山風鈴草
袋果草屬
大花卵葉半邊蓮
大理山梗菜
短萼紫錘草
大花金錢豹
大頭青蒿
東俄洛沙蒿
墊型蒿
大花大籽蒿
鈍裂蒿
滇東蒿
多花蒿
東北牡蒿
東亞櫛齒蒿
凍原白蒿
多頭蒿
大頭柔毛蒿
大花蒿
東北絲裂蒿
大籽蒿
東方蒿
滇南艾
東北蒲公英
多毛蒲公英
丹東蒲公英
堆葉蒲公英
短喙蒲公英
大頭蒲公英
多裂黃鵪菜
東天山蒲公英
多葶蒲公英
滇北蒲公英
多裂蒲公英
大刺蒲公英
東川黃鵪菜
單頭匹菊
頂戟黃鵪菜
短舌匹菊
大花藿香薊
多花亞菊
繸裂矢車菊
瀘定兔兒風
櫟葉亞菊
柳葉亞菊
蓮沱兔兒風
藍兔兒風
柳葉蓍
肋果薊
綠香青
硫黃淡黃香青
卵裂黃鶴菜
拉薩蒲公英
蓮座狗舌草

頂羽菊
短裂亞菊
多裂亞菊
滇北亞菊
短瓣蓍
短冠亞菊
頂羽菊屬
大頭兔兒風
多苞兔兒風
燈台兔兒風
單頭亞菊
單頭尼泊爾香青
淡黃香青
淡紅變型
大山香青
多莖香青
淡黃變型
蝶須屬
峨眉紫菀
峨眉紫錘草
鄂西沙參
二色黨參
峨眉蒿
二郎山蒿
二色蒲公英
鄂西黃鵪菜
婦奶參
粉綠蒲公英
緋紅蒲公英
反苞蒲公英
分枝兔兒風
狗舌紫菀
光葉三脈紫菀
廣西銅錘草
高山黨參
管鍾黨參
廣西山梗菜
管花黨參
光萼黨參
光葉黃鐘花
光藍鐘花
貢山黨參
光葉黨參
光莖藍鐘花
甘孜沙參
光萼藍鐘花
高山沙參
高原蒿
高山艾
甘青小蒿
甘青蒿
甘菊
甘新青蒿
甘肅蒿
甘菊毛葉
高嶺蒿
高山矮蒿
光沙蒿
貢山蒿
甘肅南牡蒿
甘肅黃鵪菜
狗舌草屬
光滑匹菊
光果蒲公英
狗舌草
寡毛變種
光黃鵪菜
光苞蒲公英
高山蓍
光苞亞菊
光葉兔兒風
灌木亞菊紅花
黑山紫菀
褐毛紫菀
湖南紫菀
橫斜紫菀
紅冠紫菀
厚棉紫菀
灰毛萎軟紫菀
灰毛紫菀
輝葉紫菀
灰毛風鈴草
花柱草屬
花柱草
湖北沙參
灰毛黨參
灰岩風鈴草
黃白花藍鐘花
灰毛藍鐘花
黃紫花藍鐘花
海南半邊蓮
華東杏葉沙參
褐苞蒿
灰毛艾蒿
黃毛蒿
紅足蒿
蒿屬
黃金蒿
黃花蒿
海南牡蒿
黑柔毛蒿
黃綠蒿
黑蒿
海州蒿
灰蓮蒿
華西蒿
杭愛龍蒿
華蒿
灰苞蒿
紅輪狗舌草
紅花除蟲菊
黃鵪菜
黃鵪萊
荒漠蒲公英
寒生蒲公英
紅角蒲公英
華蒲公英
紅果黃鵪菜
和田蒲公英
厚絨黃鵪菜
黑苞匹菊
灰葉匹菊
紅果蒲公英
黑柱蒲公英
灰果蒲公英
黃鵪菜屬
畫筆菊
褐苞蓍
紅背兔兒風
藿香薊
紅毛兔兒風
華南兔兒風
厚葉兔兒風
藿香薊屬
黃花亞菊
厚葉翅膜菊
黃花珀菊
畫筆菊屬
花蓮兔兒風
和尚菜屬
紅脈兔兒風
黃毛兔兒風
紅花木根香青
灰毛香青
黑鱗黃腺香青
紅指香青
金盞花
堅葉變種
堅葉三脈紫菀
堇舌紫菀
假半邊蓮
金銀蓮花
聚花風鈴草
聚葉沙參
金鐵鎖
雞蛋參
江南山梗菜
桔梗屬
絹毛藍鐘花
薺苨
鋸齒沙參
金錢豹屬
絹毛蒿
尖裂葉蒿
吉隆蒿
假球蒿
莢毛蒿
江孜蒿
鹼蓬
尖櫛齒葉蒿
菌陳蒿
絹毛旱蒿
菊屬
吉塘蒿
角冠黃鵪萊
絹毛黃鵪萊
芥葉蒲公英
角冠黃鵪菜
江浙狗舌草
絹毛黃鵪菜
戟葉黃鵪菜
尖角蒲公
繐裂矢車菊
尖齒狗舌草
角苞蒲公英
鹼黃鵪菜
江亞菊
江孜香青
繭衣香
龍蒿
裂葉蒿
林艾蒿
柳葉蒿
亮蒿
長花黃鵪菜
長白狗舌草
川黔黃鵪菜
川甘蒲公英
橙舌狗舌草
黃花小山菊
褐頭蒿
華北米蒿
遼東蒿
林周蒲公英
卵裂黃鵪菜
麗江蒲公英
糙毛黃鵪萊
川北黃鵪菜
齒裂黃鵪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