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種中文名:紅足蒿
海拔:低海拔
命名來源:(中國高等植物圖鑑)[Bot.Mag?Tokyo31:112.1917]
中國植物志:76(2):115
系中文名:艾系
系拉丁名:Ser.5.Artemisia
組中文名:艾組
組拉丁名:Sect.3.Artemisia
亞屬中文名:蒿亞屬
亞屬拉丁名:Subgen.Artemisia
亞族中文名:菊亞族
亞族拉丁名:CHRYSANTHEMINAEO.Ttoffm.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主根細長,側根多;根狀莖細,匍地或斜向上,直徑3—6毫米,具營養枝。莖少數或單生,高75—180厘米,有細縱棱,基部通常紅色,上部褐色或紅色;中部以上分枝,枝長10—20(一30)厘米;莖、枝初時微被短柔毛,後脫落無毛。葉紙質,上面綠色無毛或近無毛,背面除中脈外密被灰白色蛛絲狀絨毛;營養枝葉與莖下部葉近圓形或寬卵形,二回羽狀全裂或深裂,具短柄,花期葉凋謝;中部葉卵形、長卵形或寬卵形,長7一13厘米,寬4—10厘米,(一至)二回羽狀分裂,第一回全裂,每側裂片3—4枚,裂片披針形、線狀披針形或線形,長2—4厘米,寬2—6(一10)毫米,再次羽狀深裂或全裂,每側具2—3枚小裂片或為淺裂齒,先端銳尖,邊緣稍反卷,葉柄長0.5—1厘米,基部常有小型假託葉;上部葉橢圓形,羽狀全裂,每側具裂片2一3枚,裂片線狀披針形或線形,先端銳尖,不再分裂或偶有小裂齒,無柄,基部有小型的假託葉;苞片葉小,3—5全裂或不分裂而為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頭狀花序小,多數,橢圓狀卵形或長卵形,直徑1一1.5(一2)毫米,無梗或有極短的梗,具小苞葉,在分枝的上半部或分枝的小枝上排成密穗狀花序,並在莖上組成開展或中等開展的圓錐花序;總苞片3層,外層總苞片小,卵形,背面初時具蛛絲狀短柔毛,後漸稀疏,近無毛,邊狹膜質,中層總苞片長卵形,背面初時疏被蛛絲狀柔毛,後無毛,邊寬膜質,內層總苞片長卵形或橢圓狀倒卵形,半膜質,背面無毛或近無毛;雌花9—10朵,花冠狹管狀,檐部具2裂齒,花柱長,伸出花冠外,先端2叉,叉端尖;兩性花11—14朵,花冠管狀或高腳杯狀,檐部外卷,紫紅色或黃色,花葯線形,先端附屬物尖,長三角形,基部鈍,花柱近與花冠等長,先端稍叉開,叉端截形,有睫毛。瘦果小,狹卵形,略扁。花果期8—10月。
用 途
入藥作“艾”(家艾)的代用品,有溫經、散寒、止血作用。
生存環境
生於低海拔地區的荒地、草坡、森林草原、灌叢、林緣、路旁、河邊及草甸等。模式標本采自朝鮮。
菊目百科(一)
菊目為顯花植物的一目,僅菊科一科,是顯花植物最大的科。分部廣布全世界,熱帶較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