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黑蒿(《雲南中草藥選》)
異名
艾蒿。來源
為菊科植物黑蒿的全草。植物形態
一年生草本。根細,單一。莖單生,高10—40厘米,有細枝,綠色或褐色,自基部分枝,枝短,斜向上或不分枝;莖、枝、葉及總苞片背面均無毛。葉薄紙質,莖下部與中部葉卵形或長卵形,長2—5厘米,寬1.5—3厘米,(一至)二回羽狀全裂,每側有裂片(2一)3—4枚,再次羽狀全裂或3裂,小裂片狹線形,長1.5—3.5厘米,寬0.5—1毫米,下部葉的葉柄長0.2—1厘米,中部葉無柄,基部有小型的假託葉;莖上部葉與苞片葉小,一回羽狀全裂。頭狀花序近球形,直徑2—3毫米,無梗,在分枝或莖上每2—10枚密生成簇,少數間有單生,並排成短穗狀花序,而在莖上再組成中等開展或狹窄的圓錐花序;總苞片3—4層,內、外層近等長,外層總苞片卵形,背面有綠色中肋,邊緣膜質,褐色,中、內層總苞片卵形或匙形,半膜質或膜質;花序托凸起,圓錐形;雌花10—l3朵,花冠狹管狀或狹圓錐狀,檐部具2裂齒或無裂齒,花柱伸出花冠外,先端2叉,叉端鈍尖;兩性花20—26朵,花冠管狀,外面有腺點,花葯線形,先端附屬物尖,長三角形,基部鈍,花柱與花冠近等長,上端分叉短,花後叉開,叉端有睫毛。瘦果小,長卵形,略扁,褐色。花果期8—11月。 用途
牧區作牲畜的飼料。
產地分布
產黑龍江(西部)、吉林(西部)、遼寧(西部)、內蒙古(東部、南部)及河北(北部);蒙古、朝鮮、蘇聯(西伯利亞及遠東地區)都有。模式標本采自蘇聯西伯利亞東部。
採集
夏季采,洗淨,切段曬乾。性味
苦,寒。功用主治
清熱解毒,解暑,止血。治骨蒸勞熱,中暑,外感,吐血,衄血,皮膚瘙癢。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2~4錢。菊目百科(一)
菊目為顯花植物的一目,僅菊科一科,是顯花植物最大的科。分部廣布全世界,熱帶較少。 |
菊科·蒿屬植物
蒿屬(Artemisia),菊科,約350種以上廣布於北半球的溫帶地區,歐、亞、北美,少數種分布到非洲、南亞及中美洲等熱帶地區,我國(不包括分出的絹篙屬Seriphidium(Bess. )Poljak. 有170種以上,各地均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