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狀外陰炎

環狀外陰炎

疾病名稱:環狀外陰炎,疾病代碼:ICD:N76.8,疾病分類:婦產科。環狀外陰炎(cyclicvulvitis)病因不十分明確,在真菌培養和鏡檢檢查下通常呈陰性,推測可能與念珠菌感染有關。在平均年齡32的青年女性中發作的幾率比較大。症狀是間斷性的,並與月經周期有關,通常發生在經前期或行經期。性交後常有加重,檢查外陰可發現明顯的紅斑,呈環狀分布,用棉拭子拭之有觸痛。

基本信息

症狀體徵

環狀外陰炎的症狀是間斷性的,並與月經周期有關,通常發生在經前期或行經期。性交後常有加重,檢查外陰可發現明顯的紅斑,呈環狀分布。用棉拭子拭之有觸痛。

併發症

並發陰道感染。

流行病學

好發青年女性,平均年齡32歲。

疾病病因

環狀外陰炎子宮與卵巢冠狀切片
環狀外陰炎的發病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1.皮膚病如硬化萎縮性苔蘚、扁平苔蘚、濕疹、外陰裂隙等。

2.陰道病感染性因素如真菌或細菌感染,尤其是非白念珠菌和B組β型溶血性鏈球菌,非感染因素如萎縮性陰道炎、脫屑性炎症性陰道炎。

3.對雌、孕激素過敏有作者發現對多種治療抵抗的環狀外陰炎患者對雌或孕激素過敏。

組織病理檢查無特異性的發現,可有角化過度、角化不全、棘層肥厚、表皮內水腫及真皮淺層毛細血管擴張。

診斷檢查

環狀外陰炎婦科檢查
診斷:根據原因不明的、好發於青年女性的疼痛性外陰紅斑,環形分布,可初步診斷,但必須排除原發病。

實驗室檢查:陰道分泌物真菌直接鏡檢,但陽性率只有61%。細菌培養有時可培養出B組β型溶血性鏈球菌。部分患者用雌孕激素做皮內試驗可發現遲髮型變態反應。

其他輔助檢查:無異常表現。

治療方案

(一)治療的方法

1.陰道內用抗念珠菌藥物(如制黴菌素),連續治療4~6周。

2.或用乙酸凝膠改變陰道內pH值,對某些病例亦有效。

3.口服加陰道用藥有些學者推薦持續性抗真菌治療,每隔1~7天口服氟康唑150mg,同時在服藥後連續3天陰道內放置氟康唑,消除白色念珠菌的感染,同時外陰避免接觸刺激性的乳膏。或是選擇每天局部用唑類乳膏、制黴菌素軟膏或是陰道內栓劑。

預後:患者到更年期或自愈或經抗雌激素治療有效。

預防:注意外陰衛生、防止藥物過敏。

(二)治療的藥品

氟康唑(別名:大扶康) 本品為氟代三唑類抗真菌藥抗菌譜酮康唑相似,抗菌活性比酮康唑強。其作用機制是抑制真菌細胞膜必要成分麥角甾醇合成酶,使麥角甾醇合成受阻,破壞真菌細胞壁的完整性,抑制其生長繁殖。本品對白色念珠菌、大小孢子菌新型隱球菌表皮癬菌及莢膜組織胞漿菌等均有強力抗菌活恬。口服吸收良好,在體內分布廣,可滲入腦脊液中。臨床主要用於陰道念珠菌病,鵝口瘡,萎縮性口腔念珠菌病,真菌性腦膜炎、肺部真菌感染、腹部感染、泌尿道感染及皮膚真菌感菌等。 口服,念珠菌病及皮膚真菌病,50mg~100mg/次,1次/日。陰道念珠菌病150mg/次,1次/日。治療隱球菌腦膜炎及其他部位感染,常用劑量為首日400mg,隨後200mg~400mg/日。兒童應慎用。

副作用

1.胃腸道反應:噁心、腹痛、腹瀉及脹氣。

2.過敏反應:皮疹、偶見剝脫性皮炎

3.肝臟損傷雖低於酮康唑,套用時也須慎重。

4.孕婦和妊娠婦女不宜用本品。

疾病分類

環狀外陰炎婦科疾病

外陰炎就是外陰的皮膚或黏膜所發生的炎症病變,如紅、腫、痛、癢、糜爛等。非特異性外陰炎的臨床表現大體有以下幾方面:

1、急性炎症:患者先感到外陰不適,繼而出現瘙癢及疼痛,或有灼熱感,同時可出現外陰部位(包括大、小陰唇,陰蒂)皮膚及黏膜有不同程度的腫脹充血。

2、慢性炎症:主要表現為外陰瘙癢、皮膚增厚、粗糙、皸裂,也可以伴有排尿痛或性交痛。疾病描述正常情況下有需氧菌及厭氧菌寄居於陰道內,形成正常陰道菌群需氧菌包括:棒狀桿菌非溶血性鏈球菌腸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兼性厭氧菌有乳桿菌加德納爾菌大腸桿菌厭氧菌包括化球菌消化鏈球菌類桿菌梭桿菌動彎桿菌等。此外還有支原體念珠菌。陰道與這些菌群形成一種平衡的生態,陰道環境影響著菌群,菌群也影響陰道環境。正常陰道中乳桿菌占優勢,在維持陰道正常菌群中起關鍵作用。雖然有外陰及陰道的防禦機制存在,但由於外陰前與尿道毗鄰,後與肛門鄰近,易受污染;外陰及陰道又是性交、分娩及各種宮腔操作的必經之道,容易受到損傷及各種外界病原體的感染。此外,雖然陰道內菌群為正常菌群,但當大量套用抗生素、體內激素髮生變化或各種原因致機體免疫能力下降,陰道與菌群之間的生態平衡被打破,也可形成條件致病菌。

外陰皮膚瘙癢、疼痛、燒灼感,於活動、性交、排尿、排便時加重。檢查見局部充血、腫脹、糜爛,常有抓痕,嚴重者形成潰瘍或濕疹。慢性炎症可使皮膚增厚、粗糙、皸裂,甚至苔癬樣變。外陰與尿道、肛門臨近,經常受到經血、陰道分泌物尿液糞便的刺激,若不注意皮膚清潔易引起外陰炎;其次糖尿病患者糖尿的刺激、糞痿患者糞便的刺激以及尿瘙患者尿液的長期浸漬等;此外,穿緊身化纖內褲,導致局部通透性差,局部潮濕以及經期使用衛生棉的刺激,均可引起非特異性外陰炎。

消化鏈球菌:(PeptostreptococcusKluyverandvanNiel,1936)細胞球狀,直徑0.8~1.5μm,有時橢圓形。排列可變,成對、四聯、成團或短鏈。革蘭氏陽性,不運動,不產芽孢。嚴格厭氧。化能有機營養,發酵代謝,培養要求豐富營養;分解蛋白腖主要產乙酸,通常很少或不利用碳水化合物。接觸酶通常陰性,但可能產生弱的假接觸酶。有些種產生吲哚並還原硝酸鹽。最適生長溫度37℃。此屬與消化球菌的主要區別是其DNA低的G+Cmol%為27~45。此群菌是哺乳動物口腔、粘液膜和腸道的專性寄生者,可能在化膿感染中起作用。

保健貼士

注意外陰衛生、防止藥物過敏。

飲食保健

白扁豆、白朮、冰糖適量。白朮用袋裝與扁豆煎湯後去袋,入冰糖,喝湯吃豆。
扁豆花、淮山藥適量。取含苞未開的扁豆花曬乾,研末,用適量淮山藥、每日早晚煮大米粥,粥成調入花末,煮沸即成。本方具有健脾利濕的功效。
扁蓄、川萆解、粳米、 冰糖少許。先將扁蓄、川萆解以適量水煮取汁去渣,入粳米煮粥,食用時調入冰糖即成。本方具有利濕通淋,抑菌止癢之功。
椿白皮、白蘚皮、黃柏。加水適量煎取。本方能清熱利濕。慢性黴菌性陰道炎,患者外陰癢痛症狀可以不明顯,平時白帶較多,色白,此時宜選用具有健脾祛濕作用的食療方
馬鞭草豬肚湯,具體做法是:首先將水煮開,然後放入切成小段的豬肚片60-100g、馬鞭草30g煮沸,去渣取汁,每天服食一次,這種藥膳可以清熱利濕、解毒殺蟲。
飲食宜清淡,不食羊肉、蝦、蟹、鰻魚、鹹魚、黑魚等發物。
多食瘦肉、雞肉、雞蛋、鵪鶉蛋、鯽魚、甲魚、白魚。
宜多食用含維生素B豐富的食物,例如小麥、高粱、芡實、蜂蜜、豆腐、韭菜、牛奶等;
宜多食水果和新鮮蔬菜,白菜、蘆筍、芹菜、菠菜、黃瓜、冬瓜、香菇、豆腐、海帶、紫菜、水果等。
(1)忌辛辣食品。辛辣食品多食易生燥熱,使內臟熱毒蘊結,出現前後陰癢痛等症狀,從而使本病症狀加重。
(2)忌海鮮發物。帶魚、蝦、蟹等腥膻之品會助長濕熱,食後能使外陰瘙癢加重,不利於炎症的消退,故應忌食。
(3)忌甜膩食物。油膩食物如豬油、奶油、牛油等,高糖食物如朱古力、甜點心等,這些食物有助濕增熱的作用,會增加白帶的分泌量,並影響治療效果。
(4)忌菸酒。這是由於菸草中的尼古丁可使動脈血與氧的結合力減弱,酒能助長濕熱,故藥當禁忌,同樣,含酒飲食如酒釀、藥酒等均不宜飲用。

預防

1.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充足的睡眠,規律的飲食,多吃水果和蔬菜,適當的鍛鍊,緩解壓力和緊張。
2.良好的衛生習慣:使用公用設施時多加注意,平時穿寬鬆棉質內褲,儘量不使用衛生棉和護墊,每日清洗外陰,但儘量少沖洗陰道。
3.注意避孕、治療月經不調:人流後細菌容易滋生,如果月經月經過多、過長,陰道內的血液是細菌生長的最好溫床,所以最好接受調經治療。

婦科疾病

女性生殖系統的疾病即為婦科疾病,包括外陰疾病、陰道疾病、子宮疾病、輸卵管疾病、卵巢疾病等。婦科疾病是女性常見病、多發病。但由於許多人對婦科疾病缺乏應有的認識,缺乏對身體的保健,加之各種不良生活習慣等,使生理健康每況愈下,導致一些女性疾病纏身,且久治不愈,給正常的生活、工作帶來極大的不便。
單純性外陰炎| 外陰結核 | 外陰-陰道-牙齦綜合徵| 外陰痛| 外陰毛囊炎 | 外陰癤病 | 外陰丹毒 | 外陰急性蜂窩組織炎| 環狀外陰炎 | 外陰前庭炎綜合徵| 外陰潰瘍| 外陰克羅恩病| 外陰黏膜白斑| 外陰瘙癢症| 外陰白化病| 外陰接觸性皮炎| 外陰血吸蟲病 | 外陰蟯蟲病| 外陰阿米巴病| 外陰皮膚脂溢性皮炎| 外陰皮脂溢性角化病| 乾性粟粒疹綜合徵| 外陰濕疹| 外陰神經性皮炎| 外陰銀屑病| 外陰黑色棘皮症| 外陰天皰瘡| 外陰卡波西肉瘤| 陰道上皮內瘤樣變| 嬰幼兒外陰陰道炎| 陰道嗜血桿菌性陰道炎| 結核性陰道炎| 過敏性陰道炎 | 蟯蟲性陰道炎 | 陰道螞蟥叮吸| 陰道血吸蟲病| 陰道美麗筒線蟲病| 單純性外陰陰道念珠菌病| 復發性外陰陰道念珠菌病| 卵巢黃體囊腫破裂| 卵巢朱古力囊腫破裂 | 卵巢腫瘤破裂 | 化膿性盆腔血栓靜脈炎| 特納氏綜合徵| 子宮肌瘤| 卵巢囊腫| 月經失調 | 白帶異常| 外陰炎 | 尿路感染| 宮頸炎| 滴蟲性陰道炎| 黴菌性陰道炎| 非特異性陰道炎| 老年性陰道炎| 細菌性陰道炎| 子宮內膜癌| 尿道炎| 乳腺炎| 絨毛膜癌| 乳腺增生| 陰道痙攣|腺肌症| 副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