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活性

抗菌活性

抗菌活性,是指抗菌藥抑制或殺滅病原微生物的能力。可用體外抑菌試驗和體內實驗治療法測定。

基本信息

簡介

抗菌活性抗菌活性
體外抑菌實驗對臨床用藥具有重要參考意義。能夠抑制培養基內細菌生長的最底濃度為最小抑菌濃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以殺滅細菌為評定標準時,使活菌總數減少99%或99.5%以上,稱為最小殺菌濃度(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在一批實驗中能抑制50%或90%受試菌所需MIC,分別稱為MIC50及MIC90.抗菌藥的抑菌作用和殺菌作用是相對,有些抗菌藥在低濃度時呈抑菌作用,而高濃度呈殺菌作用。

測定

實驗原理

利用放線菌產生的抗生素在瓊脂中擴散使其周圍的指示菌生長受到抑制而形成抑菌圈,根據抑菌圈的大小來判斷抗菌活性。

材料與器材

菌種:白假絲酵母,枯草桿菌,大腸桿菌,草分枝桿菌607,金色葡萄球菌,灰棕黃青黴和黑麴黴。 培養基:高氏1號培養基,牛肉膏蛋白腖培養基。儀器:移液管,培養皿,無菌打孔器,針頭,鑷子。

實驗步驟

(1)倒平板:在無菌培養皿中,倒入高氏一號培養基,凝固後待用。(2)接種:將被測得放線菌的菌株製成懸液,均勻的塗布在每個平板上。倒置,28℃培養2-3天。(3)打孔:用無菌打孔器將小菌落瓊脂塊打下移至濕室中培養成熟24小時。(4)用鑷子將培養成熟的單菌落瓊脂從濕室中移出,放置在分別含有白假絲酵母,枯草桿菌,大腸桿菌.,草分枝桿菌607,金色葡萄球菌,灰棕黃青黴黑麴黴的培養基表面,倒置,在28℃下培養24小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