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起義

武昌起義

武昌起義是指1911年10月10日(農曆辛亥年八月十九)在湖北武昌發生的一場旨在推翻清朝統治的兵變,也是辛亥革命的開端。黃花崗起義失敗後,以文學社和共進會為主的革命黨人決定把目標轉向長江流域,準備在以武漢為中心的兩湖地區發動一次新的武裝起義。通過革命黨人的努力,終於在1911年(清宣統三年)10月10日成功地發動了具有劃時代意義武昌起義。起義的勝利,逐步使清朝走向滅亡,並建立起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是亞洲和中國走向民主共和的開端,在中國歷史中具有里程碑意義。武昌起義軍事總指揮為蔣翊武,參謀長為孫武,總理為劉公。起義軍掌控武漢三鎮後,湖北軍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舉為都督,改國號為中華民國,並號召各省民眾起義回響辛亥革命。武漢辛亥革命軍政府舊址現為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

基本信息

歷史背景

武昌起義武昌起義

辛亥武昌起義是在黃花崗起義失敗後,一部分革命黨人決定把目標轉向長江流域,準備在以武漢為中心的兩湖地區發動一次新的武裝起義。通過革命黨人的努力,終於在1911年(農曆辛亥年)10月10日成功地發動了具有劃時代意義武昌起義。起義的勝利,逐步使清朝走向滅亡。

辛亥武昌起義前夕,由於中國的各種社會矛盾不斷激化,人民民眾的反抗鬥爭持續不斷,革命黨人不斷發動武裝起義。1906年,清廷拋出預備立憲,其實質卻是加強了皇族的權力,廣大立憲派對此極為不滿;1908年慈禧太后與光緒皇帝相繼去世,年僅3歲的宣統皇帝溥儀即位,其父載灃攝政。

導火事件

武昌起義武昌起義

1911年5月,清政府公布的內閣名單中滿族人有九名(其中七名是皇族),漢族有四名。被人稱為皇族內閣。立憲派對此大失所望,有少數人參加了革命黨。為取得外國的支持,以維護其統治,清廷將廣東、四川、湖北、湖南等地的商辦鐵路收為國有,然後再賣給外國,掀起了全國大規模的人民反抗運動——保路運動

運動在四川省尤其激烈,各地紛紛組織保路同志會,推舉立憲黨人蒲殿俊羅綸為正副會長,以“破約保路”為宗旨,參加者數以10萬計。清政府下令鎮壓。9月7日,四川總督趙爾豐逮捕羅綸、蒲殿俊等保路同志會代表,槍殺數百請願民眾。第二天又下令解散各處保路同志會。激起四川人民更大憤怒,將各處電線搗毀,沿途設卡,斷絕官府來往文書。並在同盟會龍鳴劍、王天傑等人組織下,掀起武裝暴動,把保路運動推向高潮,成為武昌起義的先聲。

前期準備

準備進攻武昌的北伐軍士兵準備進攻武昌的北伐軍士兵

武漢位於長江中游,是當時僅次於上海的中國第二大城市,也是革命和反革命鬥爭最激烈的地區之一。革命團體文學社、共進會在湖北新軍中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宣傳和組織工作,積聚了較雄厚的革命力量積極準備起義。1911年9月14日,在同盟會中部總會推動下,文學社和共進會決定消除門戶之見,聯合反清,建立了統一的起義領導機關。軍事方面,由蔣翊武任總指揮,孫武為參謀長。政治方面,由劉公任總理。9月24日,兩個革命團體召開第二次聯席會議,決議在10月6日(農曆八月十五日)發動起義,蔣翊武為臨時總司令。對各標營的任務也作了安排,並派人約湖南革命黨人焦達峰回響。

革命黨人的活動引起了湖北統治當局的注意。瑞虒在10月3日召開文武官員參加的防務會議,決定嚴防督署,密巡長江,密巡漢江,實行全城戒嚴。隨後派兵搜查革命機關,收繳士兵子彈,使槍彈分離。鑒於清軍已有準備,加上同盟會重要領導人黃興宋教仁譚人鳳等人遲遲未到武漢,革命黨人決定將起義延期。

起義經過

武昌起義武昌起義

1911年10月9日,孫武等人在漢口俄租界配製炸彈時不慎引起爆炸。俄國巡捕聞聲而至,搜去革命黨人名冊、起義文告等,秘密泄露。湖廣總督瑞澄下令關閉四城,四處搜捕革命黨人。情急之下,革命黨決定立即於10月9日晚12時發動起義。但武昌城內戒備森嚴,各標營革命黨人無法取得聯絡,當晚的計畫落空。

新軍中的革命黨人自行聯絡,約定以槍聲為號於10月10日晚發動起義。10月10日晚,新軍工程第八營的革命黨人打響了武昌起義的第一槍,奪取位於中和門附近的楚望台軍械所,吳兆麟被推舉為臨時總指揮。繳獲步槍數萬支,炮數十門,子彈數十萬發,為起義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此時,駐守武昌城外的輜重隊、炮兵營、工程隊的革命黨人亦以舉火為號,發動了起義,並向楚望台齊集。武昌城內的29標的蔡濟民和30標的吳醒漢亦率領部分起義士兵衝出營門,趕往楚望台;爾後,武昌城內外各標營的革命黨人也紛紛率眾起義,並趕向楚望台。起義人數多達3000多人。

10月10日晚上10點30分,起義軍分三路進攻總督署和旁邊的第八鎮司令部。並命已入城之炮8標則在中和門及蛇山占領發射陣地,向督署進行轟炸。起初,起義軍沒有一個強有力的指揮,加上兵力不夠,進攻受挫。晚12點後,起義軍再次發起進攻,並突破敵人防線,在督署附近放火,以火光為標誌,蛇山與中和門附近的炮兵向光處發炮轟擊。湖廣總督瑞澄打破督署後牆,從長江坐船逃走,第八鎮統制張彪仍舊在司領部頑抗。起義軍經過反覆的進攻,終於在天亮前占領了督署和鎮司令部。張彪退出武昌,整個武昌在起義軍的掌控之中。

10月10日深夜,正在保定軍咨府軍官學校學習的辛亥革命元老同盟會嘉應州主盟人何子淵六弟何貫中(同盟會員),第一時間得知起義發生的情況,立即將同寢室的李濟深等同學組織起來,潛出校外,將清軍南下的唯一大動脈漕河鐵橋炸毀。漕河鐵橋被炸,清軍南下鎮壓起義運動的行程被耽擱,這不僅極大地支援了湖北武昌起義軍接下來的軍事行動,其更大的意義在於,這為革命黨人在全國範圍內舉事贏得了充裕的時間。

漢陽漢口的革命黨人聞風而動,分別於10月11日夜、10月12日光復漢陽和漢口。起義軍掌控武漢三鎮後,湖北軍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舉為都督,改國號為中華民國,並號召各省民眾起義回響。武昌起義勝利後的短短兩個月內,湖南、廣東等十三個省紛紛宣布脫離清政府宣布獨立。

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孫中山被推舉為臨時大總統。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儀退位,清朝滅亡。

歷史功績

武昌起義的歷史功績,首先是敲響了清王朝封建統治的喪鐘。革命軍攻克總督府,占領武昌,消滅清軍大批有生力量,在中國腹心地區打開一個缺口,成為對清王朝發動總攻擊的突破口,並在全國燃起燎原烈火,沉重打擊了清政府,致使1912年2月清帝被迫退位,結束了二百多年清王朝封建統治和二千多年君主專制統治。其次是吹響了共和國誕生的號角。武昌起義創建了湖北軍政府,成為共和政權的雛型,並引發各省回響。不到兩個月就誕生了中華民國,建立了以孫中山為首的南京臨時政府,取得辛亥革命的重大勝利。

成功因素

起義軍攻克武昌後在城門口巡視起義軍攻克武昌後在城門口巡視

武昌起義是資產階級革命黨人發動和領導的一次成功的武裝起義。湖北地區的革命黨人經過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在新軍中發展革命力量,為起義的爆發和成功準備了雄厚的物質基礎。而起義之所以能如此快地取得成功,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原因:

一、湖北地區的兩個革命團體文學社和共進會在革命大目標一致的前提下,消除門戶之見,成功地實現了聯合,使武漢地區的革命力量得以統一。從而奠定了起義成功的組織基礎;

二、資產階級革命黨人成功地選擇了起義的時機和突破口。1911年9、10月間,全國革命形勢趨於成熟,資產階級革命黨人利用部分湖北新軍調往四川鎮壓保路運動之機,果斷決定選擇革命力量雄厚的華中重鎮武昌作為突破口,堅決發動起義。事實證明,這一選擇完全正確;

三、起義發動後,革命黨人不失時機地向督署和鎮司令部等敵之關鍵部位發動進攻,使敵人沒有喘息的機會。這一不斷進攻的戰術是符合起義的規律的,因而取得了成功;

四、革命黨人和廣大參加起義的士兵的英勇奮鬥精神,保證了起義的勝利。起義爆發前,武漢地區的革命黨人處在群龍無首的狀態,但他們仍然自行聯絡,發動起義。起義爆發後,他們不怕流血犧牲,頑強作戰,終於將勝利的旗幟插上了武昌城頭。

與辛亥革命

1.武昌起義是辛亥革命的開始,使中國革命高漲,且積累了經驗。

2.湖北軍政府是辛亥革命中建立的革命政權,使武漢成為辛亥革命的搖籃。

3.武昌起義勝利後,革命黨人紛紛起義回響,各省相繼擺脫清朝統治而獨立,導致了清朝統治走向土崩瓦解。

4.由於各省的立憲派、舊官僚相互色結,控制著大部分地方政權,也使辛亥革命潛伏著失敗的危機。

旗幟

武昌起義武昌起義

全稱鐵血十八星旗,又稱鐵血旗、九角旗、九角十八星旗。是武昌起義後,中華民國湖北軍政府宣告成立時的旗幟。

十八星旗原是湖北革命團體共進會的會旗。1907年8月間,焦達峰、劉公、孫武等一批在日本的同盟會會員,籌組湖北共進會,任務是謀劃準備在長江中游的反清武裝起義,議定以十八星旗為會旗。

1911年9月,在同盟會推動下策劃武昌起義。兩個革命組織文學社和共進會召開聯席會議,組成領導起義的總指揮部。定十八星旗為旗幟。武昌起義在1911年10月10日晚7時左右爆發。起義軍成功占領武昌全城。

十八星旗,由紅黃黑三色組成,紅底與黑九角象徵“血”與“鐵”,即革命須抱鐵血主義;黑九角代表《禹貢》中記載的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九州。黑九角內外兩圈各九顆共十八顆圓星,代表關內漢族的十八行省;星呈金黃色,表示與滿清對立之漢族炎黃子孫。

此旗只有代表漢人居住的18個行省,是因為晚清時期的革命家對革命有“上下兩策”,上策是革命政府收復清朝的全部領土;下策是革命政府收復中原十八個漢族人省份的主權,把滿蒙疆藏“出賣”給列強,以換取他們對革命的支持。清朝政府直到19世紀為止只準許漢族在內地十八省居住。不允許漢族隨便遷入居住的有關外的滿洲(東三省)、西藏(青海)、蒙古(內外蒙)、新疆。當時革命黨人的“野心”並不大,只想“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就是在十八個省份中恢復漢人的主權,西藏(青海)、蒙古(內外蒙)、新疆和滿洲(東三省)的主權都可以放棄。是以後來有人認為“十八星旗”,是大漢族主義的旗幟。

紀念館

武昌起義紀念館武昌起義紀念館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 是武漢地區辛亥首義文化的標誌性景觀,位於武昌蛇山南麓的閱馬場北端,占地28畝,建築面積6000多平方米。西鄰黃鶴樓,北倚蛇山的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是依託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而建立的專題性博物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因舊址紅牆紅瓦,武漢人稱之為“紅樓”。
“紅樓”原為清政府設立的湖北咨議局局址,於1910年建成。1911年10月10日,在孫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旗幟下集結起來的湖北革命黨人,打響了辛亥革命“第一槍”,一舉光復武昌,次日在此組建軍政府,宣告廢除清朝宣統年號。

歷史總結

影響

1.振奮了全國人心,推動了革命高潮的到來;

2.是清政府統治開始瓦解,為中華民國成立創造了條件。

意義

1.推翻了封建帝制;

2.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代表人物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的主要領導人為三“武”:蔣翊武、孫武和張振武。他們為革命立下了汗馬功勞,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建立了赫赫功勳。
蔣翊武蔣翊武
蔣翊武(1884-1913)蔣翊武(1884-1913),原名保襄,亦作保湘,字伯夔,又字保勤,湖南澧縣蔣家廟人,同盟會會員,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1902年澧州府舉行科舉府試,同齡學子紛紛參加,蔣卻不屑一顧。次年秋投考設在常德的湖南西路師範學堂。結識劉復基、宋教仁。1904年,黃興領導的華興會計畫在這年秋天起事,宋教仁是五路起義大軍的西路總指揮,主要依靠對象是江湖會黨和府城學生,蔣負責學生運動。“二次革命”失敗後,蔣妥善安置好部下,悄悄潛入廣西,計畫再舉,結果在全州被捕。1913年9月9日,在袁世凱命令下,蔣被槍殺於桂林城麗澤門外,年僅29。孫武(1880-1939)孫武(1880-1939),湖北夏口人,同盟會會員,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1896年考入武昌武備學堂;1900年參加唐才常漢口自立軍,被推為岳州司令;1904年9月赴
孫武孫武
日本,入成城學校習陸軍;1905年11月歸國,加入武昌日知會,並幫助劉靜庵辦江漢大學。1926年夏,任湖北地區清查督辦。北伐軍抵武漢後退居北平;1939年11月10日,病逝於北京史家胡同。張振武(1877-1912)張振武(1877-1912),原名純錦,號堯鑫,字春山、春三,更名竹山,湖北羅田人,寄居竹山,中國近代資產階級革命家,武昌起義參與組建湖北軍政府,任軍務
張振武張振武
部副部長並代行部長職。陽夏戰爭期間,凡民軍赴前線,必親往激勵,以振士氣;並多次引發白話文告,闡明革命大義及作戰要領。兩度末就,黎設計誆之入京,復密電袁將其捕殺。1912年8月16日在京遇害。

歷史評價

陳獨秀:“辛亥革命,已由和平的資本民主運動進步到革命的資本民主運動,更是中國歷史上封建帝制變化到資本民主之劇烈的開始表現……辛亥革命本身的性質,是資產階級的民主革命,而非民族革命,更非其他階級的革命”。
李大釗:“我人之民族革命運動,第一次為太平天國,唯後雜入污物,故不甚好……孫中山先生……生於民族運動之發源地,於是一洗以前之污點,卒成造成民國,至今民族解放運動,還正迫行不止”。
毛澤東:“中國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正規地說起來,是從孫中山先生開始的,已經五十多年了……有它勝利的地方,也有它失敗的地方。你們看,辛亥革命把皇帝趕跑,這不是勝利了嗎?說它失敗,是說辛亥革命只把一個皇帝趕跑,中國仍舊在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壓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並沒有完成。”
劉少奇:“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派,堅決主張經過革命來實現他們所期望的民主憲政,也就是資產階級性質的民主憲政。就當時的歷史條件來說,他們這樣做是正確的,他們代表了廣大人民民眾的要求。在他們的領導下,終於爆發了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辛亥革命。”
周恩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統治,結束了我國二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使人們在精神上獲得了空前的大解放,為以後革命的發展開闢了道路。這是一個偉大的勝利。”

清朝戰爭列表

山海關之戰 | 清滅大順之戰 | 清滅南明弘光政權之戰 | 潼關之戰 | 清滅大西之戰 | 揚州之戰 | 清滅南明魯王政權之戰 | 清滅南明隆武政權之戰 | 豪格平川陝之戰 | 清滅南明紹武、永曆政權之戰 | 博洛平福建之戰 | 鄭成功抗清之戰 | 孔有德平湖南之戰 | 桂林之戰 | 衡州之戰 | 清平貴州之戰 | 清平雲南之戰 | 三藩之亂 | 清平耿精忠之戰 | 衢州之戰 | 岳州之戰 | 清平王輔臣之戰 | 清平尚之信之戰 | 建昌之戰 | 保寧之戰| 澎湖海戰 | 雅克薩之戰 | 清平噶爾丹叛亂 | 烏蘭布通之戰 | 昭莫多之戰 | 清平西藏之戰 | 清平青海之戰 | 布爾哈屯之戰 | 清平噶爾丹策零之戰 | 博克托嶺、和通泊之戰 | 額爾德尼昭之戰 | 古州苗民起義 | 清平睦爾撒納之戰 | 清征達瓦齊之戰 | 巴里坤之戰 | 清平天山南路之戰 | 黑水營之戰 | 清再征金川之戰 | 勒烏圍之戰 | 清平天地會之戰 | 清反擊廓爾喀人之戰 | 清攻安南阮惠之戰 | 聶拉木之戰 | 橫河之戰 | 白蓮教起義 | 漁山之戰 | 天理教暴動 | 滑縣之戰 | 清平張格爾叛亂 | 渾河之戰 | 鴉片戰爭 | 三元里人民抗英之戰 | 太平天國運動 | 捻軍起義 | 武漢之戰 | 江寧之戰 | 太平軍北伐 | 太平軍西征 |鎮江之戰 | 上海小刀會起義 | 大成國起義 | 湘軍攻武漢之戰 | 湖口之戰 | 雲南回民起義 | 第二次鴉片戰爭 | 石達開遠征 | 二破江北大營 | 三河大捷 | 黔西南回民起義 | 第二次大沽口之戰 | 李永和、藍朝鼎起義 |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 | 楚雄之戰 | 安慶之戰 | 二郎場之戰 | 浙江之戰 | 天京之戰 | 陝西回民起義 | 甘肅回民起義 | 高樓寨之戰 | 灞橋之戰 | 金積堡之戰 | 黃飄之戰 | 紙橋之戰 | 清軍收復新疆之戰 | 中法戰爭 | 第二次紙橋之戰 | 馬尾海戰 | 宣光之戰 | 鎮海之戰 | 鎮南關之戰 | 中日甲午戰爭 | 豐島海戰 | 平壤之戰 |黃海海戰 | 威海之戰 | 八國聯軍 | 武昌起義 | 白朗起義 | 南京之戰 | 辛亥革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