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

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全稱為武漢辛亥革命[1911年中國爆發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簡稱為(武漢)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武漢)辛亥革命軍政府舊址等,現為辛亥革命博物館。1961年國務院公布辛亥革命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6年9月入選“首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

基本信息

建築介紹

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武昌蛇山南麓的閱馬場北端,舊址現保存完好,因其主體建築為紅色樓房,因此又被稱為“紅樓”。
紅樓原為清政府於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所建的湖北省諮議局大樓,此樓1908年籌建,1910年落成,占地28畝,共有房11棟,建築面積6000餘平方米。現大門和主樓上端匾額均為宋慶齡題寫。該樓主體建築為二層磚混結構(也有說法認為是磚木結構)西式樓房,面闊73米,進深42米,坐北朝南。它直接採用了近代資本主義國家的行政大廈和會堂的建築形式,大樓平面呈“山”字形,前方及兩翼是門廳和辦公室,後方正中為會堂,門前的門廊突出,門窗製作精巧,上層頂端正中伸出一座圭形教堂式的望樓,頗具西方古典建築風格,成為當時閱馬場軸線的制高點,視野開闊,頗為壯觀。
大樓後方也是一座二層樓房。兩側各有一排紅色平房。正前方出口處裝有鐵柵大門,大門兩側為門房,由上半部裝有鐵柵的紅色矮牆自門房兩側平伸,與左右平房連線,圍成方形院落。舊址面對閱馬場,院門外正前方立有孫中山銅像,儀表莊嚴安詳。

相關史實

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在武昌打響第一槍。武昌起義取得成功後,革命黨人在此設立湖北軍政府,後改為鄂軍都督府,並頒布第一號布告,宣告廢除清朝宣統年號,結束統治了中國人民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並向全國各省發出通電,號召各地武裝起義回響,推翻滿清王朝,建立中華民國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軍政府在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前近三個月內,曾一度代行中華民國中央政府的職權,革命黨人在此組織和領導了抵禦滿清政府武裝反撲的陽夏之戰。頒布了具有歷史意義的《鄂州約法》,促進了全國革命形勢的高漲,促成了最終推翻封建統治。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作為中華民族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歷史裡程碑,具有重要的文物價值。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1981年,為紀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闢為辛亥革命博物館,復原了軍政府大門、軍政府會堂、黎元洪起居室和會客室、孫中山駐鄂會客室、黃興召開軍事會議的會議室和宋教仁起草《中會民國鄂州臨時約法草案》的軍政府秘書處等史跡點,再現了當年的歷史場景,同時館內也保存、陳列有起義的有關歷史資料和革命文物。

武漢市主要旅遊景點

概況武漢市湖北省省會和湖北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華中地區最大城市和內外貿商埠,也是中國內陸最大的交通樞紐,工業、教育、科研的重要基地之一。
武漢市是華中地區的重鎮,面積8467平方公里,人口700多萬,坐落於江漢平原。長江漢水在此交匯,在地理上將武漢劃分為長江以南的武昌及長江以北的漢口漢陽。河流湖泊縱橫交錯,故武漢又稱“江城”。先民楚人創造的燦爛的楚文化深深地影響著這個地方的人們,使武漢人的性格表現得熱情而剛烈,浪漫而奔放。
景點 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素山寺國家森林公園 | 武漢長江大橋| 黃鶴樓 |“六·一”慘案遺址|“一·三”慘案遺址|八路軍武漢辦事處舊址|白雲洞|拜將台|寶田寺|長春觀|長江書店舊址|陳潭秋故居|大革命烈士就義處|瀕湖畫廊|長天樓|觀魚台|湖光閣|九女墩|可竹軒|梨園|落霞水榭|磨山|聽濤軒|先月亭|行吟閣|二七烈士紀念碑|防洪紀念碑|古德寺|古琴台|歸元禪寺|龜山風景區|江漢路|漢陽城|漢正街|寶通寺|北伐軍官兵公墓|庚子烈士墓|洪山寶塔|洪山公園|施洋墓|湖北省博物館|京漢鐵路總工會舊址|蓮溪寺|劉少奇故居|留雲亭|龍泉山|珞珈山|毛澤東故居|墨水湖|木蘭山|木蘭古門|起義門|三烈士亭|蛇山風景區|雙鳳亭|蘇聯空軍志願隊烈士墓|武昌城|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武漢動物園|武漢國民政府舊址|辛亥革命烈士公墓|新洲|興福寺塔|鸚鵡洲|中華全國總工會舊址|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鍾子期墓|卓刀泉|東湖風景區|首義園|武漢九峰國家森林公園|明楚王墓|詹天佑故居|江漢關大樓|大智門火車站|湖泗瓷窯址群|東湖鳥語林|武漢植物園|東湖楚天台|木蘭湖風景區|寶通禪寺|世界寶玉石博覽館|中山艦|武漢民族文化村|八七會議會址|木蘭天池|大別山薄刀峰風景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