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拉木之戰

聶拉木之戰

聶拉木之戰 ,時間是 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十二月至五十七年(1792年)正月,在清反擊廓爾喀人之戰中,清軍成德部收復藏廓邊界戰略要地聶拉木的作戰。清軍經一個月圍攻,收復聶拉木城。戰後,成德、鄂於木薩橋、拍甲嶺等處分兵防守,未乘勢收復他處。

基本信息

簡介

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十二月至五十七年(1792年)正月,在清反擊廓爾喀人之戰中,清軍成德部收復藏廓邊界戰略要地聶拉木的作戰。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六月,廓爾喀兵入侵西藏,占領聶拉木。之後,廓爾喀兵往攻脅噶爾(今西藏定日),被當地軍民擊退,便在聶拉木修築碉寨,並於聶拉木以北30里之拍甲嶺設寨防守。十二月初一日,由成都將軍降為行走參贊大臣的成德抵達札什倫布(今日喀則),隨即率領清軍1000人,由拉孜、脅噶爾前往聶拉木。二十七日,清軍抵拍甲嶺。成德命清軍兵分兩路:游擊張占魁等帶兵270人,由西北往進;都司張志林帶兵260人,由西南往進。另命協領九鼎駐守附近要地。二十八日,清軍抵達拍甲嶺前河岸,河上橋板已被廓爾喀兵抽去。成德命總兵穆克登阿指揮西南路清軍,自己親率西北路清軍,急速架橋渡河。黎明時分,兩路清軍會合於拍甲嶺敵寨前,隨即發起進攻,斃傷敵200人,俘7人。清軍乘勝撲向聶拉木。聶拉木官寨牆高堡大,廓爾喀兵恃寨固守。清軍屢攻不下,損失較大。次年正月初一日,成德令西北路清軍於正面佯攻,西南路清軍則暗將柴草堆積於寨門外焚燒,並拋擲火彈,將官寨外牆燒毀。廓軍退入內牆。初二日,兩路清軍同時向聶拉木官寨發起進攻,將寨內火藥倉庫燒毀。初八日,成德密遣士卒挖掘地道,燒毀官寨西南角之糧倉。初九日,由四川總督降為副都統之鄂輝率一部清軍趕到。清軍挖掘地道,企圖炸毀城牆,但被牆根大石所阻。成德等遂改變戰法,決定先燒開官寨東門。十一日,清軍在東門外挖壕溝,運柴薪,因大雪遲滯數日,至十六日燒開東門。這時,廓爾喀兵退由官寨內層石碉,用自來火槍射擊。清軍傷亡較大,暫時退出戰鬥。二十日,都司什格蒲益章率所部於寨西挖掘地道;張占魁率所部則於東、南兩面佯攻。二十四日,清軍由地道送藥,炸毀石碉西牆,乘勢撲上碉寨,消滅寨內100名廓兵。至此,清軍經一個月圍攻,收復聶拉木城。戰後,成德、鄂於木薩橋、拍甲嶺等處分兵防守,未乘勢收復他處。

清朝戰爭列表

山海關之戰 | 清滅大順之戰 | 清滅南明弘光政權之戰 | 潼關之戰 | 清滅大西之戰 | 揚州之戰 | 清滅南明魯王政權之戰 | 清滅南明隆武政權之戰 | 豪格平川陝之戰 | 清滅南明紹武、永曆政權之戰 | 博洛平福建之戰 | 鄭成功抗清之戰 | 孔有德平湖南之戰 | 桂林之戰 | 衡州之戰 | 清平貴州之戰 | 清平雲南之戰 | 三藩之亂 | 清平耿精忠之戰 | 衢州之戰 | 岳州之戰 | 清平王輔臣之戰 | 清平尚之信之戰 | 建昌之戰 | 保寧之戰| 澎湖海戰 | 雅克薩之戰 | 清平噶爾丹叛亂 | 烏蘭布通之戰 | 昭莫多之戰 | 清平西藏之戰 | 清平青海之戰 | 布爾哈屯之戰 | 清平噶爾丹策零之戰 | 博克托嶺、和通泊之戰 | 額爾德尼昭之戰 | 古州苗民起義 | 清平睦爾撒納之戰 | 清征達瓦齊之戰 | 巴里坤之戰 | 清平天山南路之戰 | 黑水營之戰 | 清再征金川之戰 | 勒烏圍之戰 | 清平天地會之戰 | 清反擊廓爾喀人之戰 | 清攻安南阮惠之戰 | 聶拉木之戰 | 橫河之戰 | 白蓮教起義 | 漁山之戰 | 天理教暴動 | 滑縣之戰 | 清平張格爾叛亂 | 渾河之戰 | 鴉片戰爭 | 三元里人民抗英之戰 | 太平天國運動 | 捻軍起義 | 武漢之戰 | 江寧之戰 | 太平軍北伐 | 太平軍西征 |鎮江之戰 | 上海小刀會起義 | 大成國起義 | 湘軍攻武漢之戰 | 湖口之戰 | 雲南回民起義 | 第二次鴉片戰爭 | 石達開遠征 | 二破江北大營 | 三河大捷 | 黔西南回民起義 | 第二次大沽口之戰 | 李永和、藍朝鼎起義 |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 | 楚雄之戰 | 安慶之戰 | 二郎場之戰 | 浙江之戰 | 天京之戰 | 陝西回民起義 | 甘肅回民起義 | 高樓寨之戰 | 灞橋之戰 | 金積堡之戰 | 黃飄之戰 | 紙橋之戰 | 清軍收復新疆之戰 | 中法戰爭 | 第二次紙橋之戰 | 馬尾海戰 | 宣光之戰 | 鎮海之戰 | 鎮南關之戰 | 中日甲午戰爭 | 豐島海戰 | 平壤之戰 |黃海海戰 | 威海之戰 | 八國聯軍 | 武昌起義 | 白朗起義 | 南京之戰 | 辛亥革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