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廓爾喀十五功臣圖贊》

《平定廓爾喀十五功臣圖贊》

《平定廓爾喀十五功臣圖贊》是清朝乾隆皇帝為平定廓爾喀十五功臣畫像上的題詞。乾隆為了宣揚十全武功,表彰在戰役中功勳卓著的將士,公元1755年,清政府平定準噶爾、回部後,乾隆皇帝下令為100名功臣畫像;公元1776年,清軍平定大小金川凱鏇後,乾隆皇帝又下令為100名戰將畫像,後來,又增加了50幅《平定台灣功臣像》,30幅《平定廓爾喀功臣像》,加在一起共為280名功臣畫了像。乾隆皇帝為其中的部分畫像題了詞,目前畫像大都流失,僅存20餘幅。

背景介紹

乾隆年間,為了加強國家的統一,清朝中央政府曾多次派兵出征,平定邊疆地區的叛亂。為了宣揚“十全武功”,每次軍隊凱鏇歸來,乾隆皇帝都要下令為征戰中的功臣繪製畫像,並將它們懸掛在中南海紫光閣內。

清乾隆 御製平定西域紫光閣次五十功臣像贊 二等侍衛特古思巴圖魯塔尼布清乾隆 御製平定西域紫光閣次五十功臣像贊 二等侍衛特古思巴圖魯塔尼布

乾隆對修葺紫光閣十分重視,對紫光閣的陳設布置作了精心的安排。從他的有關御製詩中也可窺見一斑。他把平準平回諸戰役,繪成戰圖多幅於閣中。更把這次戰役中有功之臣一百人畫像圖形,陳列於閣中。並親自為其中勳績顯著者五十人撰寫贊文。其餘五十人由儒臣綴辭,據知擬寫撰辭的儒臣有傅恆、尹繼善、劉統勛、阿里袞、舒赫德、于敏中等。乾隆在御製五十功臣像贊序文中說:“茲者事定功成,寫諸功臣像於紫光閣,朕親御丹鉛,各系以贊。不過譽,不尚藻,惟就諸臣實事錄之。”他還在一首御製詩中寫道“閣就勝朝址,圖示昭代勛。格慚虞帝羽,數過漢時雲。”認為紫光閣圖功臣像是勝過漢代雲台廿八將,唐代凌煙閣二十四人的盛舉。在御題贊文五十人當中首推大學士、一等忠勇公傅恆。傅恆並沒有督師就征,但在贊襄軍務上成為乾隆的輔弼。西徵用兵之初,舉朝文武諸臣,不願勞師動眾,遠途興兵,唯有傅恆極力贊成。因此乾隆題傅恆贊文中有“定策西師,惟汝予同,侯不戰,宜居首功”之句,借用漢相蕭何不戰居首功以比擬。戶部尚書兆惠、捐軀西域的兵部尚書班第列為功臣贊文第二、三名。其餘不贅述。乾隆對繪製戰圖及功臣像十分重視,親自指定畫師,那些畫師畫頭像,那些人畫衣紋、著色都規定得十分具體。功臣像有立軸、手卷兩種,絹本設色,立軸詩堂左右各題滿漢對照的讚辭。手卷因未發現實物,不知全長多少,從已發現的立軸看,縱約150厘米,橫約95厘米。
關於紫光閣功臣像,據北京故宮博物院宮廷繪畫家崇正先生考證,為“平定西域準回部”前後功臣各五十(前五十幅為乾隆御題。)“平定大小金川”前後功臣各五十。前五十幅為乾隆御題。“平定台灣”五十功臣。“平定廓爾喀”功臣三十。總計二百八十幅。目前知道存世僅二十幅。除少數幾幅私人收藏外,大多數為世界各地公私博物館收藏。現在知道的是:
一、加拿大多倫多安大略皇家博物館藏二幅
二、德國柏林東亞藝術博物館藏三幅
三、德國漢堡民族學博物館藏二幅
四、德國科隆東亞藝術博物館藏一幅
五、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一幅
六、捷克Zamek Zbraslav博物館藏一幅
七、中國天津歷史博物館藏二幅
八、美國私人王女士藏三幅,
九、香港私人藏二幅 大約在25件左右

數百幅的“紫光閣功臣像”現在早已散佚各處,七零八落不復完整了,目前所見到的畫幅和原先的數目相差十分懸殊,可見是因為遭遇到了重大的變故,才出現了如此不幸的命運。現在收存於中國國內博物館的“紫光閣功臣像”,僅有兩幅,均藏於天津博物館,而以收藏清朝宮廷繪畫數量眾多聞名的北京故宮博物院和台北故宮博物院的藏品中則一幅都未見。
其他的“功臣像”均已流散海外。而這批“紫光閣功臣像”散佚的原因和時間,未見任何文字作確切記載。據研究者猜測,應當是在“八國聯軍”占據北京的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間,當時紫光閣所在的中南海一帶,駐紮有外國軍隊,“八國聯軍”的司令部就設在紫光閣。原先的皇宮禁苑,成了完全開放的地區,內中的陳設物品,遭到破壞、劫掠,損失慘重,亦不足為奇了。

畫像特點

中國風骨,西洋畫風
“功臣像”由數位宮廷畫師合作而成,用寫實的繪畫技法,並以接近等身大小的比例,將戰將們威武凜然的姿態活生生地呈現了出來。在各細部的處理上,都盡顯上乘的觀察力和高超畫功。畫作已經可以看出其受西洋畫的影響,和中國傳統工筆人物畫不同。

阿桂阿桂

《頭等侍衛固勇巴圖魯伊薩穆像》列《平定西域紫光閣五十功臣像》第28位,由愛啟蒙和金廷標(繪者生平、事跡不詳)所作。此掛軸在繪製200多年及流失逾百年後,難得地仍保存完好。此畫在清朝的功臣像中是十分重要的作品,在香港蘇富比2007年秋圓明園拍賣專場中,成交價為15,000,000港幣。
畫上的勇士很瘦,腰身很長,斜跨步,微側彎身,隨時準備跨上戰馬的樣子。靜態的畫像,表現的正是《拉奧孔》中那種由靜止到即將開始動作的一瞬間。他身著的不是舞台上誇張的鎧甲,而是斜大襟藍布袍,鈕襻都整齊地繫著,腰上圍著淺褐色的幾片護圍,絕無金銀銅鐵美玉寶石掛飾在身。腳蹬靴,頭戴有翎子的官帽。衣著至簡樸。可不靠鎧甲,卻更顯勇士威風。
最具神采的是勇士的臉部,是他的眼。瘦長的臉,絕無贅肉,但不乏起伏與皺紋。因緊閉雙唇而肌肉緊繃,嚴肅,這是久經沙場的審慎、沉穩、自信的表情。這位生活於大清帝國實力強勁時期的勇士,所體現出來的風骨與精神,和滿清末期的“東亞病夫”形象,完全不同。
畫作的左上角註明滿文和漢文題贊:“頭等侍衛固勇巴圖魯伊薩穆,援兵雖來,畫塹相望,孰騎而呼,為告無恙,維巴圖魯,偕往趣師,其沖賊隊,如分水犀”——勇士的英名、事跡也和勇士的肖像一起懸掛朝堂,詔告天下,永存美譽了。

十五功臣名單

平定廓爾喀十五人:大學士福康安、阿桂、和珅、王傑、孫士毅,領侍衛內大臣海蘭察,尚書福長安、董誥、慶桂、和琳,總督惠齡,護軍統領台斐英阿、額勒登保,副都統阿滿泰、成德。......功稍次者列於後,儒臣為之贊,惟阿桂與海蘭察四次皆前列。

部分讚辭

和伸和伸

阿桂

1760年年底,乾隆皇帝大力表揚50名征西功臣,阿桂名列第17位;同時阿桂的畫像還被掛在紫光閣裡面。畫像上面,還有乾隆皇帝親自寫的讚詞:“阿克敦子,性頗捷敏。力請從戎,宜哉惟允。身不勝衣,心可干城。楚才繼出,為國之禎。”

王傑

乾隆五十三年、五十四年,清王朝先平定台灣叛亂,後平定廓爾喀(今尼泊爾)叛亂,乾隆皇上兩次在紫光閣繪像表彰功臣,並親自撰寫讚辭。王傑兩次得此殊榮。給王傑的第一次讚辭是:“典學七閩,肅正士風。台灣民俗,頗悉心中。山海險夷,參畫具通。有佐樽俎,圖貌紀功。”

和珅

乾隆在《平定廓爾喀十五功臣圖贊》中曾特別提到和珅“於清文、漢文、蒙古、西番(藏文)頗通大意,”乾隆五十二年,清廷正壓台灣歧義,和珅成為欽定的二十功臣之一,被繪入紫光閣,乾隆親題:承訓書諭,兼通清漢。旁午軍書,唯明切斷。平薩拉爾,亦曾督戰。賜爵勵忠,竟成國幹。“去歲(乾隆五十六年,1791)用兵之際,所有指示機宜,每兼用清、漢文,此分頒給達賴喇嘛及傳諭廓爾喀敕書,併兼用蒙古、西番字。臣工中通曉西番字者殊難其人,唯和珅承旨書諭,俱能辦理秩如,勤勞書旨,見稱能事。”

乾隆帝在《平定廓爾喀十五功臣圖贊》中還有其他詩文當中,對和珅給予充分肯定。他對邊疆少數民族的管理建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乾隆曾說,用兵西藏和廓爾喀時,所有的諭旨都是兼用滿、漢文下達;頒給達賴喇嘛和廓爾喀的敕書,則兼用藏文蒙古文。大臣中能懂藏文的非常少,只有和珅能把這些諭旨,用滿文、藏文、蒙古文、漢文等各種文字撰寫出來,加以翻譯,並把事情都辦理得很好。

主要人物

阿桂

香港蘇富比公司徵集的《阿桂像》香港蘇富比公司徵集的《阿桂像》

阿桂是清朝乾隆年間“ 紫光閣功臣” 榜上有名的人物, 《詞海》中載有阿桂的條目 “ 阿桂一清滿洲正白旗人。章佳氏, 字廣廷, 一字雲岩。乾隆舉人。歷任伊犁將軍、兵部尚書、吏部尚書, 累官至武英殿大學士兼軍機大臣。他為高宗所倚任, 曾參與平定準噶爾和天山南路的戰爭。後屢任統帥, 用兵大小金月, 鎮壓西北回民起義。又多次察看黃河決口、江浙海塘工程。”而這位阿桂在“ 紫光閣功臣” 中曾四次上榜, 第一次是“ 平定西域之役” , 阿桂排名於前五十功臣的第十七位總共有一百位功臣, 當時阿桂的職務為“ 參贊大臣工部侍郎副都統” 第二次是“ 平定大小金月之役” , 阿桂則排名前五十功臣之首位總共有一百位功臣, 其時的職務和頭銜為“ 定西將軍一等誠謀英勇公” 第三次是“ 平定台灣之役” , 阿桂仍然排名首位總共有二十位功臣, 但是其職務和頭銜不詳。 第四次是“ 平定廓爾喀之役” , 阿桂排名第二⑤ , 但是其職務和頭銜仍然不詳。《清史稿》中有阿桂的傳記, 對其生平記錄甚詳, 最後讚揚阿桂曰“ 高宗圖功臣於紫光閣, 前後凡四舉, 列於前者親為之贊。⋯ ⋯功稍次者列於後, 儒臣為之贊, 惟阿桂與海蘭察四次皆前列。阿桂定金月元功, 定台灣首輔, 皆第一定廓爾喀以爵復第一, 讓於福康安。” 從中可知, 阿桂原先在“ 平定廓爾喀之役” 中也應當是排名第一位的功臣, 只是由於他謙讓, 把頭名功臣的榮譽讓位於乾隆皇帝的附馬福康安了。

上的滿漢文題跋《阿桂像》上的滿漢文題跋

史料中稱, 乾隆二十年年, 清朝政府平定西域準部、回部得勝, 在慶功的同時, ‘土嘉在事諸臣之績, 因葺新斯閣, 圖功臣大學士忠勇公傅恆、定邊將軍一等武毅謀勇公戶部尚書兆惠以下一百人於閣內。五十人親為之贊, 徐皆命儒臣擬撰” 。乾隆四十一年年, 清軍平定大小金川凱鏇, “ 復命圖大學士定西將軍一等誠謀英勇公阿桂、定邊右副將軍一等果毅繼勇公戶部尚書豐異額等一百人, 列為前後五十功臣。御撰前五十功臣贊, 命儒臣擬撰後五十功臣贊, 一如平定伊犁回部例” 。按照以上敘述, 這位四次上榜、兩次排名首位的功臣阿桂, 就應當有四幅畫像懸掛於紫光閣內, 有著如此榮耀的功臣, 在清朝惟獨只有阿桂和海蘭察二人。目前所知, 阿桂確實有多幅畫像存世。下面介紹現存的阿桂畫像《定西將軍一等誠謀英勇公協辦大學士吏部尚書阿桂像》軸圖一、二、三, 為絹本設色畫, 縱、橫厘米, 畫幅詩堂上的題贊文字為“ 西師參贊, 經歷多年, 茲為巨孽, 掄掌兵權, 誠而有謀, 英弗恃勇, 集眾出奇, 成勛克鞏。乾隆丙申春御題。” 另有同樣內容之滿文題贊。漢、滿文之間鈴“ 乾隆御覽之寶” 朱文橢圓印。丙申為乾隆四十一年年。阿桂為平定大小金川之役前五十功臣中排名之首位。畫中的阿桂, 身穿戎裝, 掛弓袋箭囊, 一副武將裝束。此圖於2007年11月由香港蘇富比公司徵集得到。然而此圖已非原先之掛軸裝裱形制, 而改為鏡框式樣。

福康安

福康安(?-1796),字瑤林,富察氏,清滿洲鑲黃旗人。清高宗孝賢皇后侄,大學士傅恆子。歷任雲貴、四川、閩浙、兩廣(廣西、廣東)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兼軍機大臣,封貝子。乾隆時以勛戚由侍衛授戶部尚書、軍機大臣,襲父封三等公。出從阿桂用兵金川,事後即任封疆大吏。再從阿桂鎮壓甘肅回民起義,破石峰堡,封一等嘉勇公。1791年,任大將軍,率軍入藏,驅逐廓爾喀侵略軍。乾隆後期帥軍平定台灣林爽文起義,封貝子。後督師平定湘黔苗民起義,1796年病卒於軍中。

福康安是傅恆的第三子,乾隆帝孝賢皇后的內侄。福康安在兄弟中功勳最為卓著,地位最為顯赫。他從19歲開始戎馬生涯,一生轉戰南北,經歷了無數戰鬥,百戰百勝,是乾隆朝叱詫風雲的大將。

有人說,乾隆對福康安破格提拔是因為乾隆與福康安生母的私情,更有人說,福康安實際上就是乾隆帝的親生骨肉。但是,從其一生中的累累戰功中就不難發現,他的榮譽受之無愧。
乾隆三十七年,清兵再次進攻大小金川,乾隆四十九年,甘肅伊斯蘭教徒起義,乾隆五十二年,林爽文起義,五十六年,尼泊爾廓爾喀族入侵,這四次戰爭福康安都親自參加,並指揮了後兩次戰爭,清軍都獲得了重大勝利,乾隆帝甚至要封福康安為王,但考慮到富察氏一們太盛,就沒有落實。但是,乾隆帝將三個六品官缺賞給福康安,讓他從家人中挑選。對他的恩眷可見一斑。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對尼泊爾王公的戰爭中,福康安曾經率兵打到加德滿都,是我國反侵略戰爭中非常漂亮的戰役,是使國人揚眉吐氣的戰役,因此,福康安也應歸於民族英雄之列,迎為名垂青史的愛國將領。

與其父一樣,福康安也永久地留在了祖國的西南大地。乾隆六十年,福康安奉命帶兵鎮壓苗民起義,初戰告捷,並被乾隆破格封為貝子,他是第一個宗室之外,活著被封為如此顯爵的人。但是就在成功指日可待的時候,嘉慶元年,由於長途跋涉,和緊張作戰,福康安病倒了,但他仍繼續督戰,於五月,病逝軍中。
乾隆帝萬分悲痛,追封福康安危郡王,並建立專祠以致祭。福康安戎馬一生,為國效力,特別是擊退廓爾喀族的入侵,安定邊疆的功績是永遠不會被磨滅的。

主要史實

廓爾喀又被稱作巴勒布廓爾喀、巴勒布、,後來叫尼泊爾。此時廓爾喀勢力強大,正想對軟弱的唐古特人(西藏人)用兵,遂借原班禪六世之親弟紅教大喇嘛沙瑪爾巴的投奔和西藏噶布倫索諾木旺扎勒苛索廓爾喀商人,出兵侵入後藏。
乾隆一向十分重視西藏的安全,立即連下諭旨,責令駐藏大臣盡力抵禦,四川總督、提督派兵四千名,由成都將軍鄂輝統領,趕往西藏禦敵,將達賴、班禪移往青海泰寧居住,以保護他們的安全。他又派熟悉藏情會講藏語的御前侍衛、理藩院侍郎巴忠為欽差大臣,入藏主持用兵事宜。
西藏噶布倫因藏兵疲弱,無力抵擋敵軍,派人與廓爾喀議和,雙方議定,西藏噶布倫每年交銀元寶300錠,回贖聶拉木、濟嚨、宗喀三處地方。欽差大臣巴忠、四川提督成德、成都將軍鄂輝同意此議,但是他們知道,皇上決不會接受出銀贖地的不平等條約,便編造謊言,偽稱敵酋悔過投誠,認罪退地,乞求封王納貢。乾隆不明真情,批准了巴忠等人的奏請,於五十五年正月,賜廓爾喀使臣宴,封廓爾喀王子喇特納巴都爾為廓爾喀國王,封其叔巴都爾薩野為公爵。一征廓爾喀就這樣極其荒唐地結束了。
儘管巴忠等人絞盡腦計,精心編造,陰謀一時得逞,但謊言終究不能長期掩蓋事實,這場欺君誤國大案的真相很快就大白於天下,因為,廓爾喀又入侵後藏了。
原來,當初議定,西藏噶布倫每年要向廓爾喀交銀元寶300錠,每錠重32兩,西藏根本交不起。乾隆五十六年七月初,廓爾喀以西藏欠拉薩大昭寺債不還失約為藉口,發兵入侵,很快攻占聶拉木、濟嚨等處,八月二十日進圍班禪住地扎什倫布,隨即攻占此寺,大肆搶掠,將塔上鑲嵌的綠松石、珊瑚、金塔頂、金冊印等搶走,金銀佛像搶去大半,一時藏中大亂。班禪因早已被駐藏大臣移往前藏而得免於禍。
乾隆於八月二十二日知悉大怒。巴忠畏罪投河自盡。不好的訊息不斷傳來。駐藏大臣保泰驚慌失措,竟奏請將達賴、班禪移至青海泰寧,幸被達賴拒絕。總督鄂輝、將軍成德畏敵怯戰,禦敵無方,擁兵四千餘名,聽任敵軍大掠之後安全退去,又不猛攻余兵。乾隆感到,不派大軍進剿,難以收復失地,更難制止廓爾喀的再次入侵,於是下定決心,委任新帥,準備大舉征討廓爾喀。
當然,征廓很不客易,氣候惡劣,山路峻險,敵軍兇悍,滿兵水土不服,不習山戰。一征廓爾喀之時的成都將軍鄂輝、四川提督成德,都是行伍出身的勇將,征準平回,征緬甸,打金川,定台灣,身經百戰,軍功累累,分別由前鋒累次升遷,任至將軍提督,這兩位勇將都對廓爾喀畏懼,不敢進攻,可見征廓之難。
此時,乾隆已是年逾八旬的高齡老人了,一般人,甚至哪怕是曾經意氣風發的名臣名帥猛將,到了這個歲數,也只有認命養老了,不可能再生雄心,攀越重重難關,遠征強敵於幾千里之外。可是,乾隆卻寶刀不老,壯志仍在,為了保衛大清疆域,確保西藏安寧,他決定不畏艱險,二征廓爾喀。
廓爾喀貢馬圖他憑藉歷次征戰的經驗教訓,仔細分析敵我雙方情形,最後選擇了最佳的作戰布署。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委任得力將帥,授一等嘉勇公、兩廣總督、協辦大學士福康安為大將軍,二等超勇公、領侍衛內大臣海蘭察為參贊大臣;二是挑選精銳將士。此時滿洲八旗已是軍威不振,綠營兵疲弱怯戰,乾隆乃另闢新徑,重用索倫和川西地區的屯練土兵(即藏兵),調索倫達呼爾兵1000、金川等屯練士兵5000、察木多兵2000,並派御前行走護衛的巴圖魯、乾清門侍衛章京(皆勇猛之人)額勒登保、永德、珠爾杭阿等一百員作為核心,分率14000名官兵征戰;三是籌辦大量銀米器械槍炮,僅五十六年九月至五十七年二月的半年裡,就準備了600萬兩銀子,供軍需用費;四是確定用兵的方針、目的和重要策略,在相當長的時間裡,進軍的目標是直取其都城陽布,征服整個廓爾喀,戰術是精兵深入,“搗穴擒渠”。隨著形勢的變化,後來他又修改了目標,指示前方,能滅其國,固為大勝;萬一不行,也可乘勝允降班師。
大將軍福康安、參贊大臣海蘭察等將帥,遵照聖旨,於乾隆五十七年閏四月,率銳卒約6000人出征。五月初,攻擦木,此地兩山夾峙,中亘山樑,惟一徑可通。廓爾喀軍“據險拒守,拚死抵禦”,清軍猛攻,殲滅守軍二百餘人,打了第一個勝仗。接著,交戰於噶爾轄爾甲山樑,斬殺敵兵三百餘人,海蘭察馬足受傷。再往前,成德與穆克登阿攻克聶拉木,海蘭察與御前侍衛台斐英阿督索倫兵往來衝擊,頭等侍衛阿滿泰等將弁奮勇廝殺,殲敵一千餘人,攻克濟嚨。五月中,清軍已盡復失地,敵軍退還本境。

濟嚨西南皆崇山峻岭,道路險惡,“高山夾峙,窄徑崎嶇,較金川尤為險阻”。距濟嚨80里有熱索橋,渡橋即廓爾喀界,河面寬廣,槍彈不能射敵,敵軍據險死守。福康安、海蘭察暗遣頭等侍衛哲森保等領兵翻越兩座大山,繞至熱索橋上游,斫木編筏潛渡,疾馳猛攻守軍,福康安乘機統兵搭橋,兩路夾攻,敵軍倉卒敗走。五月十七日清軍渡橋,進密里頂大山,沿途“陡崖高磡,亂石叢接”,“山重疊無路徑”,“無平地可搭營”,“路逼仄,不能駐足”,大帥、將領、士卒“皆露宿崖下,實甚勞苦”。五月二十二日,雙方激戰於協布魯克瑪,清軍猛攻,焚敵壘5座,斬三百餘人,破木城石卡,敵軍敗走。清軍繼續前進,沿途“林深箐密,路徑險峻”,東覺嶺兩崖壁立,中隔橫河,水深流急,“士卒復皆穿,跣足行石上,多剌傷,又為螞蝗啃齧,兩足腫爛”。地陰多雨,“大雨如注”,“夜則成冰雪”。清軍將士艱苦行進,奮勇衝殺,屢戰屢勝,先後攻克東覺嶺、雅爾賽拉等木城,殺敵4000,深入廓爾喀境內700餘里。七月初進攻甲爾古拉、集木集,離都城陽布僅數十里。雙方惡戰,福康安因屢勝而“驕滿”,疏於指揮,率領部分士卒冒雨仰攻二十餘里,遭敵軍伏擊,“木石雨下”,清軍“且戰且卻”,勢甚危急,福康安親身督戰,幸好海蘭察隔河接應,御前侍衛額勒登保扼橋力戰,鏖戰兩日一夜,敵軍始退。這一戰,清軍克大山2座、大木城4座,石卡11座,斬敵將13員敵兵600名,清護軍統領、御前侍衛台斐英阿,二等侍衛英齎等人亦陣亡,“死傷甚眾”。
這時,廓爾喀王叔巴都爾薩野因清兵猛勇,連戰連勝,自己失地數百里,難以繼續交戰,便連遣使者“乞降”求貢。福康安也因甲爾古拉一戰損失重大,不可能攻克陽布消滅敵國,同意議和。乾隆帝擔心福康安重蹈當年將軍明瑞深入敵國糧盡援絕敗死荒郊的覆轍,一再諭令福康安允降收兵。雙方都有停兵誠意,遂達成協定,清軍撤回西藏。乾隆五十八年正月,冊封拉納特巴都爾為廓爾喀國王,五年一貢,從此雙方關係密切,友好往來。

評價

乾隆皇帝在位期間親自指揮的平定準噶爾叛亂、征服大小金川、平定台灣、平定廓爾喀等十次重大軍事行動。這些軍事行動為維護民族統一,國家安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乾隆皇帝在紫光閣如此精心布置,並舉行盛大活動,名為宣揚西征將士的業績,實際上真正的目的在於宣揚自己,把紫光閣做為他武功顯赫的豐碑。但是從軍事上講,他的武功真正那么成功嗎?很值得研究。準噶爾部之失敗,先由於內亂,後又瘟疫流行,死於瘟疫及避入俄羅斯者過半,致給清軍以可乘之機,回部霍集占兄弟長期居住在準噶爾,脫離了回族民眾,以致叛亂後眾叛親離,自取滅亡。在這種情況下,清廷用兵五年,耗銀二乾余萬兩,出征統帥將士則一再失誤,或遭挫,或失良機,這已顯露出清王朝由盛轉衰的徵兆。

相關讚詞

乾隆御製《平定金川五十功臣像贊》
--- 欽定《日下舊聞考》(卷二十四)
金川既平定,圖功臣像於紫光閣,序而贊之,一依伊犁回部之例。其故其義,前序言之詳矣。茲復何言?而不能無言者,誠以諸臣宣力攄猷,或定策於樽俎之間,或沖堅於石矢之隊,且捐軀盡節者指不勝屈,寧忍令泯沒無聞,而弗壽厥儀表彰厥名聲者哉!夫用兵蓋難言之矣。無應機之謀,乏識人之鑑,而徒俾推轂,是藉寇兵而齎盜糧也。溫福之僨軍,朕深引以為愧,而阿桂終能集事,朕又略因解嘲。至於午夜廢寢,當食忘餐,吁,亦勞矣!夫無此勞而徒曰有兵有將,汝其為我征伐,則真窮兵黷武而付其天下之成敗於不問者,朕弗為也。觀此序者,或諒朕非窮兵黷武之為,幸何如之!冀何如之!而朕之子孫尚以佳兵為戒,苟不得已而用之,必深體此序之意,弗以冒昧行焉,則我大清億萬年無疆之休基於是矣。前圖逮今甫十六載,事故過去者即十分之九,為之愴然。而後生疊奮,繼前人之光,為國家之用,林林源源以出,因又為之慶矣。其兩被圖形如阿桂之倫,豈非德業之光輝,人臣之厚幸,而較衛霍英鄂之流更為榮遇超越乎!
西師參贊,經歷多年。茲為巨擘,掄掌兵權。西師之役,阿桂為參贊大臣,著有勞績。因其嫻習軍務,特授為定西將軍,統兵剿兩金川。阿桂承命以來,籌畫盡心,不憚艱險,用能掃蕩賊巢,俘擒逆黨,大勛克集,實為首功。錫爵圖形,優加章服,懋昭酬庸之典。誠而有謀,英弗恃勇。集眾出奇,成勛克鞏。
--- 定西將軍一等誠謀英勇公協辦大學士吏部尚書阿桂
宜喜弗動。癸巳夏,因促浸賊人勾通趲拉降番,潛出滋擾。時豐升額駐兵宜喜,諭令就近赴大板昭堵剿。豐升額得旨時已知有木果木之事,又未得阿桂軍營信息,恐將綽斯甲布一路兵力分單,徒去無益,竟未移兵前往。奏至,嘉其有識,特降旨獎勵之。定見識機。後副西路,親勵戎衣。遜克爾宗,督兵進取。國之藎臣,勇繼乃祖。遜克爾宗地最險要,且在我軍之後。豐升額督兵進攻,或斫寨而入,或梯牆而進,遂爾得碉殲賊。嘉其勇敢,無愧乃祖巴圖魯公額亦都之風。因於所襲果毅公爵加“繼勇”二字以旌之。
--- 定邊右副將軍一等果毅繼勇公加一等子戶部尚書豐升額
獨統一路,頗有斬獲。姻戚少年,世承恩澤。明亮為孝賢皇后親侄,察其少年誠篤,俾習軍旅,命為副將軍,在南路統兵,隨即攻取馬尼,繼復移兵襲取宜喜山樑,遂於北路進剿尋克日旁沙爾尼一帶,亦屢著功績。建績抒誠,是用褒嘉。俾司將印,永靖筰巴。兩金川既平,於其地設鎮安營駐守,因授明亮為成都將軍以控馭之。
--- 定邊右副將軍一等襄勇伯成都將軍明亮
土爾扈特,安集邊城。辛卯夏,土爾扈特汗渥巴錫等率全部歸順,特調舒赫德為伊犁將軍,經理其事,安措極為妥協。鏇授為大學士。甲午秋,命統兵剿捕山東逆匪王倫,甫六日而藏事。命入綸閣,速定臨清。金川之役,未悉端委。書旨承行,時亦贊理。
--- 大學士舒赫德
內地土司,事須漢字。國家用兵一切機宜率以清字書旨,茲金川乃內地土司,軍書往來多用漢字。五年以來,于敏中始終其事,稟受機宜,承旨書諭,頗著勤勞。既加恩賞以世職,並賜雙眼孔雀翎,圖形紫光閣,尤儒臣從來未有之榮遇。自始至終,勤勞弗替。相機擬諭,厥功茂焉。賜翎寫像,儒臣孰肩。
--- 大學士一等輕車都尉于敏中
父定復叛,子嘗愧之。戊辰金川之役,大學士傅恆前往經略。時以莎羅奔郎卡畏罪投誠,遂奏聞受降。未十年,郎卡即滋擾鄰封,其子索諾木益背恩反噬,實深悔前此之姑息,非一舉而殄滅之不能永除後患。福隆安因此屢懇赴軍營自效,皆未允所請,留之禁近,俾習贊軍務。是用稽首,躬請出師。留於左右,俾習規畫。頗有嘉謀,協予廣益。
--- 兵部尚書一等忠勇公和碩額駙福隆安
伊犁宣力,屢立戰功。金川參贊,仍勵勇忠。抱病軍營,弗令奏聞。惜竟不起,未觀成勛。
--- 原參贊大臣固倫額駙贈和碩親王色布騰巴爾珠爾
射巴雅爾,超授侍衛。洊至都統,參畫軍計。堅碉險寨,無不先登。勇而有謀,封侯實應。
--- 參贊大臣一等超勇侯都統海蘭察
虎槍隨圍,覺與眾殊。命往剿賊,攘臂以愉。閱歷既多,遂參謀議。獨當一面,亦復集事.
--- 參贊大臣一等嫻勇男護軍統領副都統額森特
八旗子弟,總屬世臣。菁莪造就,命以從軍。勇弗搴旗,智堪入幕。北路贊機,時資其略。
--- 參贊大臣護軍統領舒常
兄終王事,至今為恨。奎林乃毅勇公明瑞親弟,皆孝賢皇后親侄也。明瑞為將軍,督兵征剿,緬匪陣亡,朕每以為恨,不忍更命從軍。乃奎林力請不已,因許之,奮勇屢著功績。屢請效力,披堅斫陣。心源落落,膽氣堂堂。世家英器,是予所臧。
--- 領隊大臣一等承恩武勇公加一等男都統奎林
襲父恤職。和隆武之父將軍和起,征剿準噶爾時,在辟展為莽噶里克等所害,議恤予以世襲子爵。和隆武襲之。此次征剿金川,不意其勇敢超眾若此,因晉封侯爵。少年老成。囊錐脫穎,竟善用兵。略日旁寨,獨擅偉勛。楚材繼出,既憐以欣。
--- 領隊大臣三等果勇侯都統和隆武
代兄以往,繼父而奮。福康安,福隆安之弟也。矜許廑勵,王臣之藎。登碉奪寨,那須蒙甲。嘉勇錫名,世傳勳業。
--- 領隊大臣內大臣都統戶部侍郎三等嘉勇男福康安
父是日,子非弄。普爾普之父巴圖濟爾噶爾,以都爾伯特部宰桑來降,隨征回部,於和闐立功,仕至都統。普爾普臨陣奮勇,頗能繼其父志,因特錫男爵。命往剿賊,盡力無遺。金戈鐵衣,冰山雪窖。能入能出,敵不敢校。
--- 領隊大臣副都統三等奮勇男普爾普
憶當國初,創業開基。宗室王公,宣力率師。承平襲慶,安享榮華。董軍建勛,斯為可嘉。
--- 領隊大臣荊州將軍輔國公興兆
中土回人,性多拳勇。哈其大族,每出將種。向略趲拉,屢舉險要。中道病殂,成功未告。
--- 原參贊大臣西安提督哈國興
西師效勇,早著旗常。命剿逆番,盡力以覆。搘橋渡河,奪卡據水。用濟我師,井井有理
--- 領隊大臣西安提督馬彪
挾翼雖英,御須造父。設非其人,良材徒苦。陷木果木,將軍僨轅。溫福頓兵昔嶺,株守不進,以所統二萬眾散布各卡,遂以分而見少,致為賊人所輕。趲拉降番七圖甲噶爾思甲布等約促浸許為內應。賊眾各由間道潛出,擾溫福後路,漸逼木果木軍營。綠旗懦卒聞風驚潰,溫福率十餘人突出,遇賊被害,馬全在後抵禦,遂沒於陣。英材為庸帥所誤,雖加恩贈恤,至今惜之。殿後捐軀,愧惜難言。
--- 原領隊大臣江南提督馬全
本非習戰,遇戰即奮。恐孤父名。書麟乃大學士高晉之子。偉哉後進。功成事定,提督鬱林。攻則壯志,守則小心。
--- 領隊大臣廣西提督書麟
射生手,獸無跳走。以之射賊,探囊物取。冒險屢進,志篤且純。受創獨重,祿養終身。三保在軍營,每戰勇往,不避矢石,因攻甲橐賊寨,右臂受鳥槍傷甚劇,久治不瘥。憐其臂已殘廢,免令入直當差,仍留副都統之任,俾得祿以贍。
--- 領隊大臣副都統綽克托巴圖魯三保
有足如鑷,有手如翼。削壁尖峰,行無難色。領隊奮勇,屢克碉堅。羌兒畏之,若雀遇鸇。
--- 領隊大臣副都統法福里巴圖魯烏什哈達
木思工噶,躍入賊碉。督眾鞣膊,勇不目逃。巴占牽敵,俾無遮郄。番人望之,弗戰辟易。
--- 領隊大臣副都統多布坦巴圖魯瑚尼爾圖
奎林深入,賊刃將及。發矢斃之,險中救急。同心合力,共集大勛。寫圖旌壯,惇史流芬。
--- 領隊大臣副都統札克博巴圖魯爾格德
喀咱奎林,及和隆武。絕地被遮,餘勇猶賈。曰阿爾都,據險牽賊。二人乃出,其功尤特。
--- 領隊大臣副都統咱爾親巴圖魯阿爾都
跬步皆山,面前萬仞。無著足處,攀騰奮迅。遂破札古札古即札烏古,急呼之則為兩字。既翹且英。人中獅子,實稱其名。阿爾薩朗,國語謂獅子也。
--- 領隊大臣副都統阿爾杭阿巴圖魯阿爾薩朗
率健銳營,訓練有素。節制之師,五步六步。礌叢中,鼓眾身先。勞而不伐,是用稱賢。
--- 領隊大臣副都統穆騰額巴圖魯舒亮
堂堂之陣,亦藉出奇。潛行僻路,附葛踔巇。直越峰頂,火攻石碉。破二百寨,色格功高。科瑪於沙壩山率兵潛行,攀陟山頂,為賊所阻。即分兵搶占色格落喀爾都等處,拋入火彈,燒賊寨二百餘間。
--- 原領隊大臣副都統銜納親巴圖魯科瑪
有賊必戰,有戰必先。率我勁旅,攻其中堅。志不顧身,勇能知義。噶占進棧,丹格建幟。
--- 領隊大臣副都統銜扎濟克巴圖魯伊蘭
功成一將,那保無虞。爭前恥後,舊風未渝。當噶之戰,直進身殞。使我心惻,優恤惟允。
--- 原領隊大臣副都統銜扎爾巴圖魯佛倫泰
信勇世家,志不愧祖。富興為信勇公費英東之曾孫,以有足疾不能登陟攻戰,而駐守要隘則甚得力。徒以窳痿,艱於步武。蠶叢鳥道,登進則遲。據險守要,千軍不移。
--- 領隊大臣副都統三等信勇公富興
賊之所恃,據碉堅守。我之所利,柵進取。知彼知己,正以出奇。邀隙攢射,善手是資。
--- 領隊大臣副都統德赫布
索倫善射,其中稱最。西師建勛,紫閣形繪。逞其猿臂,搜彼蟻封。不虞創重,嘆惜何窮。
--- 原領隊大臣副都統莽喀察
資哩美諾,皆樹奇績。奪昆色爾,攀枝援壁。固資眾力。率先必親。事定酬庸,命鎮天津。
--- 領隊大臣直隸天津鎮總兵噶布希海巴圖魯海祿
甘涼宿將,屢立戰功。以其驍習,俾伐蠻寶。於巴布里,攻其恃固。乘雪拔之。有如李。
--- 領隊大臣貴州鎮遠鎮總兵巴格巴圖魯敖成
連環火攻,國之雄器。率領得人,無往不利。及至近碉,斫門穴孔。大呼直入。嘉乃獨勇。
--- 領隊大臣山西大同鎮總兵巴爾丹巴圖魯官達色
沉舟側畔,鼓棹為難。受創復進,其心審丹。似若而人,不勝屈指。養育八旗,報非虛飾。葉
--- 領隊大臣四川川北鎮總兵賽尚阿巴圖魯成德
承平日久,敢恃內安。永憶文子,厥有名言。嘉我諸臣,遇兵則奮。竭力敵愾,世承家訓。
--- 領隊大臣陝西固原鎮總兵法福里巴圖魯圖欽保
始由偏裨,洊至總戎。騎牆殺賊,受傷捐躬。賞延於世,為之惜悼。季世朱門,歌舞以笑。
--- 原甘肅肅州鎮總兵札親巴圖魯曹順
父歿王事。保寧之父納木札爾以靖逆將軍征剿回部,於黑水陣亡,恤贈義烈公。保寧襲爵,因其力請出師,遂允之。在軍營屢著功績。襲爵為公。不忘忠藎,力請從戎。雖屬少年,乃如宿將。持重戒輕,心精膽壯。
--- 領隊大臣陝西興漢鎮總兵三等義烈公保寧
誰謂世家,而多紈絝。後生可畏,不忘祖父。葉 特成額為原果毅公策楞之子,其高祖即巴圖魯公額亦都也。是予所嘉,是予所憐。願予世臣,綿此萬年。
--- 領隊大臣山西太原鎮總兵特成額
平生若懦,戰則倍勇。雖屢受傷,進不鏇踵。功成事定,賊寨火延。沒於弗值,實可嗟焉。將軍等既平促浸賊巢,掃蕩數日後,噶喇依寨內忽火起,延及火藥局。烏爾納督兵往救。不意藥轟石飛,傷腦而沒。為之悼惜,因敕部照陣亡例議恤。
--- 原領隊大臣陝西延綏鎮總兵烏爾納
披堅破銳,突將無前。眾志成城,而各力宣。威震邛筰,拉朽摧枯。宜喜已克,惜哉捐軀。
--- 原署福建建寧鎮總兵敦柱
七校護衛,無殊眾人。及至臨敵,其膽包身。地道深入,木城超躍。遂克勒圍,厥功允卓。
--- 頭等侍衛扎卓穆巴巴圖魯額爾特
每戰俱前,三遇三克。勝彼忠嗣,王耀武漠北。漠北可馬,此步而攀。冰萬仞,所以為難。
--- 頭等侍衛揚達克巴圖魯托爾托保
一大曷支,眾擎易舉。嘉我諸臣。欽保、泰斐英阿。心同力努。人自為戰,各有所成。攻康薩爾,直進賊營。
--- 二等侍衛拉布凱巴圖魯泰斐英阿
於戰可觀,人之立志。或挺而前,或退而避。受傷雖多,其節弗逾。如柏凌冬,壯矣丈夫。
--- 二等侍衛崇茜巴圖魯柏凌
或仰而攻,或俯而壓。仰似鷹抄,俯如馬蹋。么蘼跡遁,鬼蜮魂銷。追奔逐北,處處功高。
--- 原二等侍衛額依巴爾巴圖魯達蘭泰
賊之長伎,在於善守。反而用之,柵進取。德赫布、薩爾吉岱。滴博蓬婆,威名遠服。惜哉陣亡,於阿穰曲。
--- 原二等侍衛善巴巴圖魯薩爾吉岱
賊之所懼,勁弓長箭。飛鋒蝟集,對則色變。索倫捷手,射番最多。每據要害,其功弗磨。
--- 索倫佐領舒克丹巴圖魯特爾惇澈
黷武豈願,詰戎敢忘!因弗得已,曉夜徬徨。良材總總,為國宣猷。寫圖表績,永示千秋。
--- 貴州副將奢特陳巴圖魯興奎
“一如平定伊犁回部例”,平定金川大功告成後,乾隆皇帝再“御製前五十功臣贊,命儒臣擬撰後五十功臣贊”。此為平定金川前五十功臣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