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廓爾喀

平定廓爾喀,又稱廓爾喀之役,是清乾隆年間清軍平定廓爾喀(尼泊爾王國)入侵中國西藏的戰爭。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廓爾喀派人入藏討要贖地錢財,西藏僧俗官員不與。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五月,清軍收復濟嚨,隨後攻入廓爾喀境內。

平定廓爾,又稱廓爾喀之役,是清乾隆年間清軍平定廓爾喀(尼泊爾王國)入侵中國西藏的戰爭。廓爾喀是統治尼泊爾的部族,受西藏喇嘛沙瑪爾巴唆使,以貿易與邊界糾紛為由,於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侵入西藏聶拉木、濟嚨(在今西藏吉隆縣南部)等地。清廷隨即調兵進剿。次年(1789年),駐藏大臣、噶倫等官員私自與廓爾喀議和,允諾向廓爾喀償銀贖地,並向朝廷謊報失地收復,奏凱班師。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廓爾喀派人入藏討要贖地錢財,西藏僧俗官員不與。次年(1791年)夏,廓爾喀以藏官爽約,再次入侵後藏,攻克聶拉木、濟嚨、定日、日喀則等城,洗劫了班禪額爾德尼駐錫地札什倫布寺。乾隆皇帝派兩廣總督福康安、海蘭察等領兵入藏增援。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五月,清軍收復濟嚨,隨後攻入廓爾喀境內。六七月間,清軍逼近廓爾喀都城陽布(今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廓爾喀遣使求和,許諾永不侵犯藏境。八月,福康安準許廓爾喀歸降,啟程返回西藏。平定廓爾喀是乾隆皇帝“十全武功”中的最後一役。此戰之後,廓爾喀遣使赴北京朝覲,成為中國的屬國。清廷為整飭西藏吏制,頒行《欽定藏內善後章程》,確立了此後一百餘年間西藏的政治、軍事、賦稅等制度,駐藏大臣的職權更加強化。此後五十年間,西藏地方及周邊邦國相安無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