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之戰

南京之戰

南京之戰是清末最後一個重要戰役。在此次戰役中,江浙聯軍在數量上不占優勢,但卻能在短短的幾天內克復防守嚴密的戰略重鎮南京,取得重大勝利。江浙聯軍攻克南京,對清政府和袁世凱是一個沉重打擊,大大減弱了幾天前北洋軍攻陷漢口、漢陽的意義,對資產階級革命派是個很大的鼓舞,開始扭轉了革命軍株守武昌的不利形勢。從此,南京成為一個新的革命中心,為中華民國在南京建立臨時政府奠定了基礎。

基本信息

概述

武昌起義的成功,促進了全國革命高潮的到來。繼湖南、陝西、江西、山西、雲南等省紛紛回響武昌起義之後,11月初,上海、浙江、江蘇等省也先後宣布獨立。但江蘇省的南京尚為清朝所控制,並駐有重兵,這對東南地區已獨立的各省是個很大威脅。革命黨人幾次策動守軍起義均未成功。蘇、浙、滬革命黨人為了減輕首義之區武漢的壓力,鞏固東南地區的革命成果,決定聯合攻取南京。

南京據長江天塹,扼鄂、皖、蘇、滬交通,是東南重鎮 ,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南京城內原駐有新軍第九領(統制徐紹楨)7000人,另有江防會辦、江南提督張勛的江防軍、趙會鵬統率的江寧巡防軍,王有宏統率的新防軍等舊軍2萬餘人。因武昌起義是由新軍發起的,所以清政府對第九鎮也不放心。兩江總督張人駿和江寧將軍鐵良認為新軍靠不住,因此不予補充彈藥,並派江防營進行監視。

戰爭過程

1911年10月31,張人駿又命第九鎮限期從市內移駐距城30多公里的秣陵關,由江防營和巡防營負責城內防守,每人補充子彈500發。第九鎮官兵對此憤憤不平,準備起事。第九鎮移駐秣陵關後,張勛等派人監視,觀察動靜,並企圖謀刺徐紹楨。徐紹楨下決心聯絡革命黨人,發動起義。11月8日,第九鎮誓師起義,分三路進攻南京城,但因子彈太少,守軍工事堅固,進攻未能奏效。

11月9日,革命軍彈藥用盡,只得退往鎮江。

第九鎮進攻南京失敗後,徐紹楨赴上海與革命黨洽商。上海都督陳其美與江、浙各省起義將領集會,決定組織江浙聯軍,攻取南京,支援漢口、漢陽保衛戰,發展東南各省的革命形勢。會議推徐紹楨為總司令,設司令部於鎮江,設總兵站於上海。11月15日至20日,各處革命軍陸續集中於鎮江及其西南地區,總兵力1.4萬餘人。聯軍的作戰方案是先驅逐南京城外清軍,奪取各要塞炮台,再攻取南京城。具體部署是以淞軍為右翼,攻烏龍山及幕府山炮台;浙軍為中路,由麒麟門進占紫金山,向朝陽門、太平門進攻;江蘇軍為左翼,經淳化鎮向雨花台進攻;鎮江軍為預備隊,隨中路前進,攻天堡城;滬軍擔任警戒;海軍配合陸軍進攻,掩護、運載陸軍登岸;鎮江軍一部與揚州軍進攻浦口,斷敵退路。

聯軍奪占外圍各據點的戰鬥於1911年11月24日打響。

當日夜,右路淞軍和一營浙江軍,乘兵艦直趨位於城北的烏龍山麓,在守台官兵內應下,很快攻占炮台。25日晨,又攻占幕府山炮台,並從幕府山炮台發炮向清軍北極閣司令部及獅子山炮台猛烈轟擊。同一天,中路浙江軍進至馬群,擊斃清軍統領王有宏,攻占孝陵衛,前鋒抵達紫金山一線。26日,清軍反攻幕府山、孝陵衛,被聯軍擊退。此時,左路江蘇軍也進展順利,在占領上方鎮、高橋門之後,進逼雨花台。至此,南京城外製高點大多為聯軍攻取。

11月27日,聯軍進行攻城準備。28日,中路浙江軍向朝陽門發起攻擊,左路江蘇軍進攻雨花台。清軍在天堡城發炮轟擊攻城革命軍,頑強抵抗。進攻沒有取得進展,第一次攻城遂告失敗。為了迅速攻下南京城,聯軍司令部決定集中鎮江軍、浙軍、滬軍近萬人,合力進攻天堡城。另以江蘇軍一部進攻雨花台,作為牽制。天堡城位於紫金山半山腰,地勢險要,上築要塞炮台,有炮10餘門,機關槍4挺,由江防兵一營和旗兵400人防守。11月30日,聯軍向天堡城發起攻擊,清軍據險頑抗。在敵火炮和機關槍封鎖下,聯軍傷亡較大,難以前進。聯軍隨即組織敢死隊,以一路從正面進攻,另一路從側背進攻。第二次攻擊開始後,敢死隊勇猛衝鋒,各軍相繼跟進。清軍不支,遂佯作投降。聯軍信以為真,放鬆警惕。清軍遂以槍炮還擊,聯軍死傷百餘人。革命軍憤怒,冒死前進。經一夜激戰,將天堡城守敵全部殲滅。聯軍控制了這一俯瞰全城的制高點後,即於次日凌晨用繳獲的大炮向朝陽門、富貴山、太平門等處轟擊,連連命中目標。此時,雨花台也被江蘇軍攻占。南京城處在聯軍火力威脅之下,城內清軍軍心動搖。張人駿、鐵良當夜乘隙逃出,張勛也率部由漢西門逃出,經浦口逃往徐州,城內殘存清軍開城投降。12月2日,聯軍進入南京城。南京光復。

意義

南京之戰是清末最後一個重要戰役。在此次戰役中,江浙聯軍在數量上不占優勢,但卻能在短短的幾天內克復防守嚴密的戰略重鎮南京,取得重大勝利,其原因有如下幾個方面一是由於來自不同地區的各支部隊能夠團結一致,在聯軍司令部的統一指揮下,協同作戰,一致對敵;二是指揮得當,注意集中兵力各個攻占制高點,特別是主攻方向正確,全力攻克天堡城,迫使清軍喪失守城的決心,從而比較順利地奪取了南京城。

江浙聯軍攻克南京,對清政府和袁世凱是一個沉重打擊,大大減弱了幾天前北洋軍攻陷漢口、漢陽的意義,對資產階級革命派是個很大的鼓舞,開始扭轉了革命軍株守武昌的不利形勢。從此,南京成為一個新的革命中心,為中華民國在南京建立臨時政府奠定了基礎。

抗日戰爭

1937年,淞滬會戰時,日軍最初制訂的作戰計畫是:在上海西北的白茆口和西南的杭州灣登入,占有上海、南京、杭州三角地帶。為此,日軍早就對杭州灣實施偵察,收集地誌資料。8月20日,蔣介石得報,金山衛有日本水兵登入偵察,指令“嚴防”。10月18日,軍事委員會第一部作戰組的情報提出,日軍有在杭州灣登入企圖,但估計登入部隊最多一個師,不會對上海戰局有什麼影響。

11月5日,日軍第10軍司令官柳川平助以三個半師團的兵力,在艦炮掩護下,於杭州灣北岸的金山衛登陸。中國軍隊因兵力懸殊,無法阻擋。中國統帥部急令已調浦東的第62師主力回兵,會同新到楓涇的第79師合力反擊,並令從河南調來、新到青浦的第67軍向松江推進。蔣介石希望藉此穩住陣地。6日,蔣介石日記云:

“如我軍能站穩現有陣地,三日以後當無危險矣。”但是,由於天雨泥濘,加上日機轟炸,中國部隊行動遲緩,日軍後續部隊源源登入。第67軍從河南調來,尚未集中,即遭敵各個擊破。8日,松江失陷,這樣,退守蘇州河南岸的中國軍隊側背受敵,有被圍殲危險。

日軍在金山衛登入,上海戰場中國軍隊的側背受到嚴重威脅,有可能陷入包圍,使退卻無路全軍覆沒。有鑒於此,白崇禧再次向蔣介石提議,讓中國軍隊後撤。11月7日,朱紹良、何應欽等也提出,“已到不能不後撤之時”。蔣介石權衡利害,這才認識到保存有生力量的重要。

11月7日,蔣介石日記云:“保持戰鬥力以圖持久抗戰,與消失戰鬥力以維持一時體面相較,則當以前者為重。”同日,蔣下令中國軍隊自上海蘇州河南岸撤退。但是,他仍然擔心此舉會對《九國公約》會議造成不良影響,他痛苦地寫道:“藉此戰略關係而撤退,使敵知我非為力盡而退,則不敢窮追與再攻,是於將來之戰局有利,然於九國公約會議之影響,其不良必甚大,使此心苦痛不已。”

忽視杭州灣北岸防務是重大的戰略錯誤。蔣介石不久後總結說:“由大場撤退至蘇州河南岸以後,以張發奎為指揮官,使金山衛、乍浦一帶,負責無人,不注重側背之重要,只注意浦東之兵力不足,調金山、乍浦大部移防浦東,乃使敵軍得乘虛而入,此余戰略最大之失敗也。”(見《省克記》1937年11月20日記)

據日方統計,至11月8日止,日軍在上海戰場陣傷亡合計40672名。但中國方面損失更大。據何應欽11月5日報告,淞滬戰場中國軍隊死傷187200人,約為日軍的四倍半。更加嚴重的是,潰退後的軍隊雖然仍有龐大數量,但缺乏武器、彈藥、糧食,士氣低落,喪失鬥志,不經整頓,已經很難再次投入戰鬥了。

日軍攻占上海後,軍方出現兩種意見,一種認為軍隊已經非常疲勞,必須休整;一種意見認為,軍隊雖然疲勞,但仍應攻占南京。11月7日,日軍編組華中方面軍,以松井石根兼任司令官。華中方面軍贊同占領南京的意見,認為“現在敵軍的抵抗,各陣地均極微弱”,如不繼續進攻,將會錯失戰機。

11月13日,蔣介石決計遷都,長期抗戰。但是,南京是戰是守,意見不一。高級將領中普遍反對“固守”。有人明確表示,不應在南京作沒有“軍略價值之犧牲”。蔣介石一時也拿不定主意,11月17日日記云:“南京應固守乎?放棄乎?殊令人躊躇難決。”不過,蔣介石和唐生智都認為,南京為首都所在,總理陵墓所在,不可不作重大犧牲。蔣並表示,願自負死守之責。將領們認為統帥不宜守城,時在病中的唐生智遂自動請纓。19日,蔣介石任命唐生智為南京衛戍司令長官,負責守衛南京,時間為三個月至一年。不過,蔣介石也確知南京難守。11月27日,蔣介石巡視南京城防工事,嘆惜道:“南京孤城不能守,然不能不守也。”這正是蔣內心矛盾的表現。

主和之議再盛

淞滬之戰打響後,主和之議一直未歇。9月8日,蔣介石日記云:“時至今日,只有抗戰到底之一法。主和派應竭力制止之。”次日日記云:“除犧牲到底外,再無其他出路。主和之見,乃書生誤國之尤者,試思此時尚能議和乎!”

及至淞滬戰敗,國民黨內主和之議再盛。司法院院長居正原來堅決反對和議,力主逮捕胡適,此時轉而力主向日方求和,並稱:“如無人敢簽字,彼願為之!”11月21日,蔣介石處理南京戰守事畢,慨嘆道:“文人老朽,以軍事失利,皆倡和議,而高級將領,亦有喪膽落魄而望和者。嗚呼!若輩竟無革命精神若此,究不知其昔日倡言抗戰之為何也。”

為了守衛南京,中國統帥部的第三期作戰計畫規定:京滬線方面,以最小限之兵力,利用既設工事,節節抵抗,同時抽調兵力,以一部轉入滬抗線,抵禦向太湖南岸進軍的日軍,一部增強南京防禦能力。計畫稱,在後續援軍到達時,將以皖南的廣德為中心,與敵決戰,在錢塘江附近殲滅日軍。

當時,中國軍隊已退至吳福線(蘇州-福山),但是,這道被譽為中國興登堡防線的國防工程卻“無圖可按,無鑰開門,無人指示”。19日,日軍進占蘇州。俗話云:“兵敗如山倒”。吳福線不守,原來以為“有良好地形,堅固陣地,可資扼守”的錫澄線(江陰-無錫)同樣沒有發揮作用。11月23日,蔣介石到常州,召集前方將領訓話,局勢也並無改變。11月25日,無錫失守。26日,位於太湖南岸的吳興失陷。29日,日軍侵占宜興。30日,日軍攻陷廣德,從東南、西南兩個方面對南京形成包圍之勢。12月1日,江防要塞江陰失守。同日,日方下達“華中方面軍司令官應與海軍聯合進攻中國首都南京”的皇命,日軍分三路進攻南京。

12月7日,蔣介石飛離南京,日記云:“對倭政策,惟有抗戰到底,余個人亦只有硬撐到底。”到廬山後,蔣介石即研究、制訂全國總動員計畫,準備在“全國被敵占領”的最壞情況下仍然堅持奮鬥。

無奈中棄守突圍

南京的防禦工事分“外圍陣地”與以城牆為主要依託的“復廓陣地”兩種。12月5日,日軍進攻“外圍陣地”。8日,湯山失守,唐生智下令中國軍隊進入“復廓陣地”。9日,日軍逼近南京城牆,兩軍在光華門、雨花台、紫金山、中山門等處激戰,光華門幾度被突破。松井石根限令唐生智在10日午前交出南京城,遭到唐的堅決拒絕。12月11日,松井石根下令總攻。

淞滬戰後,中國軍隊消耗過大,蔣介石百方拼湊,守城兵力僅得12個師,約12萬人,而且士氣極端低落,其中新補士兵約3萬人,未受訓練,匆促上陣,官兵間尚不相識。這種情況,本已不能再用守衛戰、陣地戰一類的作戰形式。蔣介石之所以堅守南京,一是如上述,南京輕易失守,攸關體面;二是對蘇聯出兵有所期待。

當時在國際列強中,蘇聯是惟一表示願積極支持中國的國家。8月21日,中國與蘇聯簽訂久議未決的互不侵犯條約,蘇方允諾中國可不以現款購買蘇聯軍火。9月1日,蔣介石就在國防最高會議上預言,蘇聯終將加入對日戰爭。28日,蘇聯駐華大使鮑格莫洛夫奉召返國,曾和中國外交部長王寵惠談及蘇聯參戰的必要條件。11月10日,伏羅希洛夫元帥在宴別中國代表張沖時,要張歸國轉告:在中國抗戰到達生死關頭時,蘇俄當出兵,決不坐視。30日,蔣介石致電伏羅希洛夫及史達林表示感謝,電稱:“中國今為民族生存與國際義務已竭盡其最後、最大之力量矣,惟待友邦蘇俄實力之應援。”蘇聯與中國同受日本侵略威脅,因此支持中國抗戰,但是,蘇聯更擔心德國入侵,日蘇之間的矛盾又尚未發展到必須干戈相見地步,蘇聯自然不可能輕易有所動作。

12月5日,史達林、伏羅希洛夫回電稱,必須在九國公約簽字國或其中大部分國家同意“共同應付日本侵略時”,蘇聯才可以出兵。此電使蔣介石感到,蘇俄“出兵已絕望”,但他仍再次致電史達林,表示“尚望貴國蘇維埃能於中國以實力援助”。12月11日,蔣指示唐生智等,“如情勢不能久持時,可相機撤退,以圖整理而期反攻”。但第二天卻又改變主意,致電唐生智等稱:“經此激戰後,若敵不敢猛攻,則只要我城中無恙,我軍仍以在京持久堅守為要。當不惜任何犧牲,以提高我國家與軍隊之地位與聲譽,亦惟我革命轉敗為勝唯一之樞紐。”蔣指示:“如能多守一日,即民族多加一層光彩。如能再守半月以上,則內外形勢必一大變,而我野戰軍亦可如期來應,不患敵軍之合圍矣!”不難看出,蔣所說的“內外形勢必一大變”的“外”,仍然包含蘇聯出兵在內。“蘇俄無望而又不能絕望”,這正是蔣介石當時的無奈心理。

12月12日,日軍繼續猛攻,中華門、中山門、雨花門、光華門等多處城門被突破,南京衛戍司令長官部決定大部突圍,一部渡江撤退。但是,由於情況混亂,撤退命令無法正常下達。除少數部隊突圍外,大部分軍隊退至長江邊,形成極度混亂的局面。挹江門外,被踏死者堆積如山。僅有之少數船舶,至此人人爭渡,任意鳴槍。船至中流被岸上未渡部隊以槍擊毀,沉沒者有之,裝運過重沉沒者亦有之。12月13日,日軍攻陷南京,鏇即開始慘絕人寰的大屠殺。

民族已到最危之日

首都失陷,日軍驕橫氣焰達於極點。中國的路應該怎樣走下去?

12且15日,蔣介石召集高級幹部會議討論,會議情況是:“主和、主戰,意見雜出,而主和者尤多。”國防最高會議副主席汪精衛本來對抗戰就信心不足,這時更加缺乏信心。次日,他向蔣介石提出,“想以第三者出面組織,以為掩護”。顯然,汪企圖拋棄抗戰國策,在國民政府之外另樹一幟。行政院副院長孔祥熙這時也從“傾向和議”發展為“主和至力”。

18日,蔣介石日記云:“近日各方人士,皆以為軍事失敗,非速求和不可,幾乎眾口一詞。”當時,受日方委託,德國駐華大使陶德曼的“調停”還在繼續,蔣介石擔心日方有可能提出比較“和緩”的條件,誘使中國內部發生爭執與動搖。26日,蔣介石已獲日方提出的新議和條件,發現較前“苛刻”,心頭為之一安,決心“置之不理”。

27日,蔣介石召集國防最高會議常務會議討論,主和意見仍占多數,監察院院長於右任甚至當面批評蔣介石“優柔”。會上,蔣介石堅持拒和。28日,蔣與汪精衛、孔祥熙及軍事委員會秘書長張群談話,聲稱“不能降服於敵人,訂立不堪忍受之條件,以增加國家、民族永遠之束縛”。次日,再與于右任、居正談話,表示:“抗戰方略,不可變更。此種大難大節所關之事,必須以主義與本黨立場為前提。今日最危之點,在停戰言和耳!”蔣介石認為,與日本議和,外戰可停,而內戰必起,國家定將出現大亂局面。1938年1月2日,蔣介石下定破釜沉舟的決心:“與其屈服而亡,不如戰敗而亡。”他決定拒絕德國方面的斡鏇,堅持既定的抗戰國策。從8月13日至12月13日,蔣介石在長江三角洲地區指揮抗戰四個月,戰略、戰術呆板,對國際力量共同制裁存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和期待,未能及時組織戰略撤退,造成了中國軍隊巨大的損失。但淞滬、南京之戰顯示了中國軍隊、中國政府、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精神,打擊了日本的侵略氣焰和在短時期內速勝的美夢。此後,日本侵略者在中國廣大戰場上愈陷愈深,終致不能自拔。

南京之戰南京之戰

清朝戰爭列表

山海關之戰 | 清滅大順之戰 | 清滅南明弘光政權之戰 | 潼關之戰 | 清滅大西之戰 | 揚州之戰 | 清滅南明魯王政權之戰 | 清滅南明隆武政權之戰 | 豪格平川陝之戰 | 清滅南明紹武、永曆政權之戰 | 博洛平福建之戰 | 鄭成功抗清之戰 | 孔有德平湖南之戰 | 桂林之戰 | 衡州之戰 | 清平貴州之戰 | 清平雲南之戰 | 三藩之亂 | 清平耿精忠之戰 | 衢州之戰 | 岳州之戰 | 清平王輔臣之戰 | 清平尚之信之戰 | 建昌之戰 | 保寧之戰| 澎湖海戰 | 雅克薩之戰 | 清平噶爾丹叛亂 | 烏蘭布通之戰 | 昭莫多之戰 | 清平西藏之戰 | 清平青海之戰 | 布爾哈屯之戰 | 清平噶爾丹策零之戰 | 博克托嶺、和通泊之戰 | 額爾德尼昭之戰 | 古州苗民起義 | 清平睦爾撒納之戰 | 清征達瓦齊之戰 | 巴里坤之戰 | 清平天山南路之戰 | 黑水營之戰 | 清再征金川之戰 | 勒烏圍之戰 | 清平天地會之戰 | 清反擊廓爾喀人之戰 | 清攻安南阮惠之戰 | 聶拉木之戰 | 橫河之戰 | 白蓮教起義 | 漁山之戰 | 天理教暴動 | 滑縣之戰 | 清平張格爾叛亂 | 渾河之戰 | 鴉片戰爭 | 三元里人民抗英之戰 | 太平天國運動 | 捻軍起義 | 武漢之戰 | 江寧之戰 | 太平軍北伐 | 太平軍西征 |鎮江之戰 | 上海小刀會起義 | 大成國起義 | 湘軍攻武漢之戰 | 湖口之戰 | 雲南回民起義 | 第二次鴉片戰爭 | 石達開遠征 | 二破江北大營 | 三河大捷 | 黔西南回民起義 | 第二次大沽口之戰 | 李永和、藍朝鼎起義 |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 | 楚雄之戰 | 安慶之戰 | 二郎場之戰 | 浙江之戰 | 天京之戰 | 陝西回民起義 | 甘肅回民起義 | 高樓寨之戰 | 灞橋之戰 | 金積堡之戰 | 黃飄之戰 | 紙橋之戰 | 清軍收復新疆之戰 | 中法戰爭 | 第二次紙橋之戰 | 馬尾海戰 | 宣光之戰 | 鎮海之戰 | 鎮南關之戰 | 中日甲午戰爭 | 豐島海戰 | 平壤之戰 |黃海海戰 | 威海之戰 | 八國聯軍 | 武昌起義 | 白朗起義 | 南京之戰 | 辛亥革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