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關之戰

山海關之戰

山海關之戰,指明末崇禎十七年四月二十二日,即1644年5月27日,明將吳三桂聯合關外清兵與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起義軍在山海關展開的一場決定各自歷史命運的大戰,結果奠定了清朝260餘年的江山。

基本信息

簡介

山海關之戰 山海關之戰---吳三桂
山海關之戰:明末崇禎十七年四月二十二日,即1644年5月27日,明將吳三桂聯合關外清兵與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起義軍在山海關展開了一場決定各自歷史命運的大戰,結果奠定了清朝260餘年的江山。1583年,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創立八旗制度,建立後金政權,與明廷分庭抗禮。1618年,明撫順守將李永芳不戰而降,第二年,明廷集全國47萬之兵,兵分四路,企圖一舉消滅後金,結果被殲45000餘人,瀋陽、遼陽先後失陷。

戰役概況

順治元年(大順永昌元年,1644),攝政王多爾袞八旗軍與明總兵吳三桂合兵,在山海關內外擊敗李自成大順軍的重要戰役。

山海關之戰山海關之戰
明末崇禎十七年四月二十二日,即1644年5月27日,明將吳三桂聯合關外清兵與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起義軍在山海關展開了一場決定各自歷史命運的大戰,結果奠定了清朝260餘年的江山。

崇德八年(明崇禎十六年,1643),清帝福臨年幼,輔政的多爾袞洞悉明朝連年與農民軍交戰,已呈土崩瓦解之勢,認為入主中原時機已到。順治元年正月,多爾袞以清帝名義致書大順軍,提出協謀同力並取中原的策略,李自成未予理會。四月初九,多爾袞以奉命大將軍統率滿、蒙、漢八旗軍十餘萬人,離盛京(今瀋陽)西進。十一日,至遼河,聞李自成大順軍於三月十九攻取京師(今北京),明朝已亡,遂採納明降將洪承疇建議,決意率兵經密雲(今屬北京)、薊州(今天津薊縣)一帶南下,直趨北京。

1583年,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創立八旗制度,建立後金政權,與明廷分庭抗禮。1618年,明撫順守將李永芳不戰而降,第二年,明廷集全國47萬之兵,兵分四路,企圖一舉消滅後金,結果被殲45000餘人,瀋陽、遼陽先後失陷。皇太極繼位後,改“金”為“清”,建立清朝。此後,清軍攻陷大凌河,招服明朝的盟友朝鮮察哈爾蒙古,之後圍攻錦州,打敗前來解圍的13萬明軍,使明廷苦心經營十多年的錦(州)寧(遠)防線全部崩潰。至此,在清軍南下亡明的道路上只剩下山海關及其前哨孤城寧遠了。

山海關北枕疊嶂,南襟大海,位於從東北進入華北的陸路咽喉之地。即使在軍事技術不發達的古代,山海關之險也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山海關之險令清軍無法逞其入關之志,只得繞道蒙古,越過長城,採取不斷蠶食的策略。皇太極說:“取北京如伐大樹,先從兩邊砍,則大樹自仆;現在,明朝精兵已盡,我再四周縱掠,北京一定可得。”1643年,皇太極死於瀋陽,其幼子——年僅6歲的福臨即位,是為順治帝。

值此危機迫在眉睫之際,關外清軍的動向並沒有令明廷特別關注,明正大舉起兵圍剿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

爆發於1627年的陝北農民起義,經17年的起伏轉戰,終於在1644年從居庸關向中原長驅直入,一舉攻入北京。明崇禎帝自知大勢已去,泣退群臣,逼死周后,砍死袁妃和女兒坤儀公主,然後自己吊死在煤山(今景山),267年的明朝滅亡了。

在關內形勢發生急速變化的時刻,清內秘書院大學士范文程認為,明亡只是時間問題,因此,現在清的主要敵人不再是明軍而是農民軍。他建議清軍抓緊時機,火速進關,直取明都。攝政王多爾袞接受了他的建議,率14萬大軍進關爭奪天下。清軍過遼河時,方知李自成的農民軍已於上月攻占北京,明朝已亡。此時,多爾袞進退不決,徵求對農民軍頗為了解的明降將洪承疇的意見 ,洪承疇堅決主張攻打北京,表示清軍與農民軍大戰必能獲勝。多爾袞聽後深受鼓舞,決定取道蒙古入關,準備攻打北京。

在清軍與農民軍之戰難免之際,發生了山海關守將吳三桂主動向清朝“借兵”一事,導致清軍聯合吳三桂與農民軍在山海關展開了一場大戰。

李自成進入北京後,意識到駐兵山海關的吳三桂之向背對局勢的發展至關重要,而解決山海關問題,只有兩種方案,一是武力奪取,徹底消滅吳部;二是招撫,避免流血戰鬥。以農民軍入京後將領無心再戰、士兵沉溺享受來看,招撫為上策。於是李自成派人馬勸降吳三桂,攜犒銀四萬兩、黃金千兩,另有敕書一通,封吳三桂為。此時,總管京師兵馬的吳三桂的父親吳襄已在北京被捕,李自成令他給兒子寫信勸降。吳三桂無奈,決定正式接待來使,投降農民軍。但當吳三桂準備率部進京謁見李自成,行至永平府(府治今河北省盧龍縣)西沙河驛時,卻突然調轉馬頭,再次返回山海關。對於吳三桂降李又中途返回,一向有兩種說法:一種認為,大順農民軍入京後,實行追贓助餉的政策,拷掠了吳三桂的父親吳襄,導致吳三桂反悔;另一種說法認為:吳三桂因其愛妾陳圓圓為大順軍將領劉宗敏掠去而怒改初衷,即人們通常所說的“衝冠一怒為紅顏”。

吳三桂重占山海關後,心中明白憑自己的軍事實力根本不足以同農民軍抗衡,為逃避降清負君之罪,並借他人之力達到復仇目的,吳三桂修書予多爾袞,意向清軍“借兵”。多爾袞得書後雖驚喜交集,卻不露聲色,許諾援兵,同時提出條件:吳三桂率兵投降清朝。

李自成得知吳三桂重返山海關,親率20萬大軍東來。當農民軍迫近山海關時,吳三桂再次催促清軍火速來援。多爾袞接信後,知道形勢緊迫,為了防止農民軍占領山海關,下令清軍日夜兼程前進。當清軍終於到達距關城10里的地方時,吳三桂已與農民軍在激戰中。至5月初,據守山海關北翼的吳軍向農民軍投降,吳三桂的軍隊已呈崩潰之勢,而此時清軍卻一直止步不前。吳三桂多次派人前去敦請進兵,但多爾袞就是按兵不動,他要迫使吳三桂親自出馬,將“借兵助剿”改為“投降清朝”。吳三桂只有點齊將官精騎,出關突圍,一口氣馳至歡喜嶺。1644年5月27日,雙方達成協定,吳三桂率將返回山海關,按約定率5萬餘人出戰,同時下令開城迎兵。山海關的東大門洞開,清軍洶湧而入。而李自成對這一切都渾然不知。

時至中午,山海關戰場在大風中飛沙走石,當吳軍與農民軍酣戰之時,進入關城的多爾袞下令突擊,清軍如弦上之箭銳不可當。李自成立馬於高崗之上,見一白旗軍衝破農民軍陣勢,正驚異之際,一僧人跪在他的馬前,說:“為白旗的騎兵不是關寧兵(指吳軍),必是滿洲兵,大王趕快迴避。”李自成一言不發,策馬下崗西走,農民軍也在一片“滿兵來矣”的驚呼聲中被衝過來的清軍壓向海邊,以致“死屍相枕”。

山海關之戰農民軍損失士兵數萬人。李自成遂下令將吳襄處斬。

山海關之戰改變了清朝、農民軍、吳三桂的各自命運。清軍結束了農民軍短暫的勝利,開闢了清朝的歷史新紀元。在山海關之戰結束後的第十天,多爾袞率清軍入京。而吳三桂的命運便由此交給了大清朝。

從而,由攻明轉為與李自成爭奪全國的統治權。吳三桂率兵4萬原駐守寧遠(今遼寧興城),阻止清軍逕入山海關。在大順軍直逼京畿時,吳三桂奉命率兵進關入衛京師,行抵豐潤(今屬河北),聞京師已破,崇禎帝朱由檢自縊,遂折返山海關。李自成乃令明降將唐通領兵8000赴山海關招降。吳三桂反覆思慮後決意歸順,率軍離山海關進京,行至永平(今盧龍)西沙河驛時,遇從北京逃出的家人,得知父吳襄在京遭農民軍拷掠,愛妾陳圓圓被奪占,於是頓改初衷,打著為崇禎帝復仇旗號,拒降李自成,還師山海關,襲擊唐通部。李自成聞訊,即召文武大臣商討對策,確定征撫兼施。在唐通一再告急求援時,李自成於四月十三偕權將軍劉宗敏等率兵約10萬(一說6萬)向山海關進發。為爭取吳三桂,攜吳襄隨軍同行。吳三桂料不能敵,遂遣使致書多爾袞求援。清軍在翁後(在今遼寧阜新境)遇吳三桂使者,遂改道從連山(在今葫蘆島市境)、寧遠一線日夜兼程,疾趨山海關。李自成對清軍情況不明,行動遲緩,廿一日才抵達山海關下,在石河西岸與吳三桂部成對峙之勢。當晚,清軍進至山海關外15里處一線集結。山海關北依角山,南傍渤海, 城高牆堅, 外築羅城、翼城互為犄角,易守難攻。守軍除吳三桂部外,還有山海關總兵高第部1萬、鄉勇約3萬人。李自成抵關當日,向吳三桂發出逼降通牒,遭拒絕後,一面令唐通、白廣恩部近2萬人從一片石(今遼寧綏中九門口)出邊立營,斷吳三桂退路,一面以主力6萬分別對西羅、北翼和東羅城猛攻。吳三桂以主力列陣於西羅城石河以西一線,阻止大順軍攻關。雙方激戰於西羅城附近,守軍為擺脫困境,詐降誘大順軍數千人抵近城垣,在城上突發火炮。大順軍死傷甚眾,被迫後撤。在北翼城,大順軍利用居高臨下地形,猛攻城垣,激戰至翌日黎明,迫守軍一部投降。但因其他各城未下,大順軍未能進據羅城。廿一日夜,唐通部在一片石被清軍擊敗,餘眾退入關內。經一日激戰,多爾袞已知大順軍虛實,遂採用以逸待勞、後發制人的慎戰之策,欲待大順軍與吳三桂部連戰疲憊時,突出奇兵,一舉取勝。

廿二日晨,吳三桂見情勢危急,帶隨從衝出重圍,至關城東二里的威遠堡向多爾袞剃髮稱臣,歸降清軍,請其入關進擊大順軍。多爾袞見吳三桂歸順非詐,遂偕和碩英郡王阿濟格、多羅郡王多鐸率勁旅8萬,分別從南水門、北水門、關中門進入關內,令吳三桂部系以白布為號任前鋒。大順軍因攻堅一晝夜未能奪關,乃改取野戰,自角山渤海投入全部兵力,布一字長蛇陣,成決戰架勢。多爾袞以吳三桂部為右翼迎戰,重兵則鱗次列陣於渤海濱大順軍陣尾薄弱處,待機出擊,並告誡各部不得急進。大順軍不明清軍意圖,仍按原計畫向吳三桂軍緊逼,令旗左右揮動,來回衝殺。吳三桂因有清軍壓陣,頑強抵禦。時狂風揚沙,咫尺不見,雙方展開肉搏,大順軍不顧傷亡,把吳三桂部團團圍住,血戰至中午,雙方均已疲憊,損失甚眾。多爾袞見勢,急令阿濟格、多鐸各率2萬精騎,乘風勢、揮白旗,對陣直衝大順軍。大風漸止,疲憊的大順軍見清軍驟至,猝不及防,陣腳漸亂,傷亡慘重,劉宗敏中箭傷。戰至午後,李自成見無法挽回頹勢,急令餘部且戰且向永平方向撤退。當清軍追至范家店,李自成殺吳襄以泄忿,率餘部於廿六日退回北京,鏇又棄京西撤。此戰,李自成大順軍對清軍入關助戰毫無準備,同時缺乏對清軍騎兵作戰的經驗,終為清軍所乘,精銳遭受重創,未能再起。清軍乘勢占領北京,取得全國政權。

作戰經過示意圖

山海關之戰山海關之戰

軍事力量對比

李自成究竟率領多少軍隊前去山海關和吳三桂展開較量呢?考諸史料我們暫時看到這樣幾種版本:

1.《清世祖實錄》中說李自成是率領大軍二十萬東行。

2.《明史》採用實錄的說法,也取二十萬的說法。

3.順治朝《東華錄》不採用以上說法,只說自成統兵十餘萬。

4.《明史紀事本末》和《遇變紀略》只說自成率兵幾萬,其中《明史紀事本末》卷78說自成率兵萬東行。

5. 《四王合傳》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吳三桂)中介紹自成率兵六萬東行。

6.《明季北略》中說李自成率領大軍四十萬。

7.《東明聞見錄》中說李自成率兵六萬,號稱二十萬。

8.《辛已叢編·吳三桂紀略》也說自成統軍六萬東行。

以上是古人的考證,今人中明末史學者顧誠根據山海關人佘一元的山海關人佘一元《山海石河西義冢記》和清康熙八年的《山海關志》考證李自成率軍將近十萬,如果加上民工在內則有十幾萬之眾。

我們從自成在西安建都以後領軍進攻北京的軍隊總數以及留守山西一帶駐防的總體情況看,自成帶往山海關的軍隊應該在六萬到十萬之間,不會超過十萬軍隊。更不會有什麼四十萬之眾,這不過是當時滿清出於*上的需要誇大其詞罷了,等到清末的時候,連官方自己也修改了口氣。

下面再看滿清方面的軍事部署,這裡面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滿清官修史料很少正面交待出兵人數,而軍事編制上連《清史稿》上也承認經常具有時代的痕跡,也就說編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根據當時的-、軍事背景加以損益。所以,想要確切的知道清軍在入關的具體兵丁其實是辦不到的,也只能籠統的接近事實而已。

1.滿清最具有-權威的皇帝的親筆之作《大義覺迷錄》卷一載清世宗《上諭》說:“至世祖章皇帝入京師時,兵亦不過十萬。”這裡說清軍進入山海關戰場之時是十萬之多。

2.朝鮮方面的當時記載只說:“急聚兵馬而行,男丁七十而下,十歲以上,無不從軍。”(朝鮮《李朝仁祖實錄》七)具體兵丁也沒有說。

而後代學者多數根據朝鮮方面的這個記載來判斷清軍的總人數應該在十萬上下,因為按照滿漢蒙八旗在籍的軍人總數十二萬六千餘人的基礎上斷定如果是三分之二的話,那就是八萬以上,明末史專家孫文良考證努爾哈赤率軍攻打寧遠時帶有大軍十三萬,號稱二十萬,以後有些人質疑這組數字,然而始終沒有具體的列舉出來努爾哈赤究竟率領多少人馬進攻寧遠,迄今為止沒有足夠的東西駁倒孫文良所引證的史料。如果從孫文良的這個數字判斷的話,當時清軍整體軍隊應該在十五萬以上,那么按照三分之二的說法應該在十萬以上。

我們透過《清世祖實錄》和《清史稿》等正面介紹清軍入關歷史的資料看,清軍這一次入關是抱著志在必得的決心的,而且,清軍儘管對農民軍進行過一定程度的考察,但是,對於農民軍的戰鬥力還是從來沒有親身嘗試過,所以,決不可能掉以輕心,也因此調動傾國之兵來爭是在情理之中的。特別是在山海關之戰、懷慶之戰以後,多爾袞仍舊改變阿濟格單獨追擊李自成的決定,除了阿濟格所部八萬人以外,增調多鐸本來南下的勁旅合併一起追擊李自成,足以說明清軍對鎮壓農民軍的嚴肅態度。潼關之戰打響以後,清軍正面進攻始終在人數上不處於弱勢,其時順清雙方已經交過手,清軍仍舊給予高度的重視。即便是阿濟格統軍西上時,仍有八萬之眾,抽調山西一帶精兵悍將。(根據根據順治元年十二月十三日清宣大總督吳孳昌啟本,原件藏第一檔案館,另外《清代檔案史料叢編》中也有介紹)而且動用了先進的火器紅衣大炮,可見,在山海關之戰開啟之初,多爾袞是不可能也不敢輕視農民軍的,這點從他使用吳三桂打前陣就很能說明問題了。

吳三桂方面的明邊軍力量歷來爭議比較少,一致的看法是在四萬到五萬之間,其他人丁八萬左右。遼東軍閥歷來有貪報、隱瞞的惡習,所以,吳三桂一部的軍馬並沒有原來他自己吹噓的那么之多,但是,吳三桂一部因為在歷次戰爭中善於保存實力,所以,比較明軍其他部隊戰鬥力還是不容忽視的。

從以上資料我們可以看出,自成統軍東行其實是冒著絕大的風險的,然而這一點自成內部的高級將領們甚至包括自成自己都渾然不覺,劉宗敏公開說:“不足當京師一角,用腳尖踢倒耳”(《諛聞續筆》卷一)他們沒有把清軍的人馬計算在內,更沒有想到精銳的滿蒙八旗主力會和吳三桂聯合起來,自成的軍隊在單獨吳三桂上雖說略有多餘,卻是余者有限,而對付清軍不僅戰略上未予充分重視,就是人數上也不占任何優勢。

各方兵力概況

首先是清軍的兵力,清軍出徵兵力實數,官方文獻不載。

而清軍此次進兵,是“滿洲、蒙古兵三之二,及漢軍與恭順等三王、續順公兵”即滿蒙八旗各出動2/3,漢軍八旗和尚可喜、孔有德三順王及續順公所部全部出動,據記載,此時滿蒙漢八旗的牛錄數分別如下、滿洲八旗共有309個牛又18個半分牛錄,蒙古八旗為117個牛錄又5個半分牛錄. 漢軍八旗為157個牛錄又5個半分牛錄,雖說此時滿蒙八旗間有不滿員、1牛錄僅存120-150人的現象、但據《歷史檔案》1988年第4期安雙成先生譯的《清初編審八旗男丁滿文檔案選譯》記載,順治五年,八旗編審男丁冊載,滿洲八旗有男丁五萬五千三百二十丁,蒙古八旗在順治五年則有二萬八千七百八十五丁,而入關數年間、滅大順、弘光、隆武、紹武等政權、戰死必多、兼以《清史稿》記:“滿洲兵初入關,畏痘,有染輒死。”加上此次入關、清朝“男丁七十以下,十歲以上,無不從軍。可知此次出征的滿蒙八旗的每牛錄兵數當近滿員,應為6萬人左右、而據學者考證,三順王和續順公的兵力並不包括在漢軍八旗裡面,則漢軍八旗全部,加上恭順等三王、續順公沈志祥部約4萬餘人,兩部合計約10萬人、而這並非清入關大軍的全部,尚有兩部分未統計入內、一為包衣家僕、其雖不能算為正規兵士、但也多兇悍善戰之輩、三藩之亂時、察哈爾布爾尼起兵叛亂、北京空虛,以八旗家奴及包衣成軍平定之、且據載:諸王貝勒每當出征,總是私帶家中的僕人或其他“閒散無甲之人”冒充兵士。二為外藩兵馬、內分外藩蒙古軍及朝鮮軍、朝鮮軍600人、史有明載、在天聰三年三月,皇太極遣阿什達爾漢出使各歸順的蒙古部落,申定軍令:“若往征明國,每旗大貝勒各一員、台吉各二員,以精壯兵百人從征”。大凌河之役:蒙古各貝勒自率本部兵圍其隙縫處、五度入關、亦有蒙古軍從行、外藩蒙古軍雖不知其數、據。《沈館錄》云:清兵“蒙古人居多焉”可見外藩蒙古軍不少、以各種情況判斷、清軍此次出兵總數為:上限15-16萬人、下限12-13萬人、馮夢龍雲九王(多爾袞)兵約14萬、當是。那么、投入山海關之戰的又有多少呢?有人說、此役僅兩白旗二三萬人參戰、有人還活靈活現的說:多爾袞在得到吳三桂輸誠後、即率兩白旗日行二百里、趕赴山海關參戰。根本在胡說八道、首先、我們從史證上來看、據《清史稿》:圖賴,費英東第七子也。初隸鑲黃旗,後與兄納蓋、弟蘇完顏改屬正黃旗。順治元年,從睿親王多爾袞帥師伐明,明將吳三桂迎師。四月戊寅,師距山海關十里,李自成遣其將唐通率數百騎出關,是夕遇於一片石,圖賴督巴牙喇兵與戰,通敗走。己卯,入關,從大軍擊破自成……。席特庫,佟佳氏,滿洲鑲藍旗人。父努顏,率族屬歸太祖,授牛錄額真。卒,席特庫嗣。事太宗,擢噶布希賢章京……順治元年,從入關,破李自成將唐通於一片石……。可見正黃、鑲藍二旗己至、且有兩道外藩蒙古察哈爾旗官員的世職敕書、原文如下:色冷伊爾登、察哈爾旗空銜梅勒章京、…(略去處為參加松山之戰、入關伐明、擊追騰機思)、滅明朝之役、入九門口擊二十萬流賊之日、率本旗兵步戰破敵、…故授爾拖沙喇哈番之職、再襲一次。巴達禮、察哈爾旗空銜梅勒章京、…(同上)、滅明朝之役、入九門口擊二十萬流賊之日、與色冷伊爾登一同敗敵、…故授爾拖沙喇哈番之職、再襲一次。出自《清內秘書院蒙古文檔案彙編》。另另據順治元年五月、清世祖宣諭山海關之捷提到“固倫公主兵”(即察哈爾旗)與蒙古科爾沁、土默特兩部兵一同參與此役。出自《清初內國史院滿文檔案譯編》中冊、順冶元年五月初一日、第13頁。可見外藩蒙古軍亦至。而且從清軍的統帥體制與多爾袞的心態上來看、僅帶兩白旗、也是不可能的。在皇太極時期就己經改變了“征伐不立統帥、軍機大事由八旗共議”的體制、由於征伐不立統帥、軍機大事由八旗共議、怡誤戰機者多、天聰元年、清軍征伐朝鮮、阿敏欲直入漢城、岳托反對、七旗皆不願、阿敏以鑲藍一旗阻之、爭論良久。八旗分統、有如涇渭、天聰三年、祖大壽圍灤州、阿敏坐鎮永平、以灤州無鑲藍旗士卒、竟不相救、有鑒於此、貝勒薩哈廉請於大軍征伐時、選立賢能之人為帥、從之、事見《清通鑑》卷二、天聰五年七月十八日條。在天聰五年(1631年)八月,清軍圍攻大凌河城時,莽古爾泰犯下御前露刃之罪的起因、即是以“昨天戰鬥,我旗將士被殺的很多。巴牙喇兵有隨阿山出哨的,也有隨達爾漢額駙營的,是否應送還我旗?”為由向皇太極請求。而且就當時而言、順治即位時、親王、郡王者六、代善濟爾哈朗豪格多爾袞多鐸阿濟格、阿達禮、後順治元年四月己未,晉封多羅饒餘貝勒阿巴泰為多羅饒餘郡王。這七人中、代善年事己高、濟爾哈朗留守盛京、豪格因被告悖妄、己被廢為庶人,阿達禮被殺、阿巴泰、《清史稿》中並無其山海關之役出征記載、僅有入關後平滿家洞之記載、椐載、與白旗三王一同出征的滿族親貴為和碩貝勒羅洛宏、固山貝子尼堪、博洛、輔國公滿達海、如白旗三王甩下主力、僅率兩白旗出征、餘眾誰能統帥?再從多爾袞當時的心態來看,當他得知吳三桂求援時、與阿濟格、多鐸密議說:“莫非吳三桂知道我南來,故意設此圈套來引誘我嗎?我兵曾三次圍過北京,都不能馬上攻克,李自成卻一舉破之。

看來,此人的智勇必大過一般人。現在他統大軍親至,志不在小。他是否欲乘此次戰勝的精銳,有窺我遼東之意?不如分兵固守,以觀察動靜。”四月二十一日清軍距山海關十餘里時,天色已經昏黑,多爾袞為了避免忙中出錯,下令頓兵不進,觀察動靜,同時令將士夜間披甲戒嚴,並半夜移陣,前往山海關以東的歡喜嶺駐紮,“駢闐之聲,四面踏至”,多爾袞與諸王進駐歡喜嶺上的威遠台,觀察動靜、至第二天出戰時、又召集諸王貝勒、貝子及出征的諸大臣,說:“你們不能越伍躁進,此兵(指農民軍)不可輕擊,須各努力,破此,大業就會成功。”可見其謹慎、而且根據他所得到的情報、李自成軍數十萬之多、如洪承疇以為“賊之騾馬不下三十餘萬”、據朝鮮方面的史料則是李自成軍“騎兵十餘萬、步卒倍之”,如此、多爾袞又如何會僅帶兩白旗來參戰呢?但清軍全軍十幾萬人、不可能全部於一日半急行軍200里到達山海關附近,至少輜重和紅衣炮隊不會到、再加上掉隊等因素、清軍真正到達的估計約七八萬之眾。據《清世祖實錄》,卷4,19頁。當為:英王阿濟格統萬餘騎兵,從北水門入;豫王多鐸統萬餘騎兵,從南水門入。多爾袞自率主力三萬餘騎兵殿後,從關中門入。餘部仍駐歡喜嶺待命。

投入實戰的清軍是多少呢?在清軍衝擊李自成軍陣時、有一僧人跪在他的馬前,說:“執白旗的騎兵不是關寧兵(指吳軍),必是滿洲兵,大王趕快迴避。”《平寇志》,卷11,244頁。參見《庭聞錄》,卷1,《國榷》,卷101,6076頁,以李之萬乘之尊、豈容無名之僧近前、況且當時唐通己經與清軍交過手了、在戰後也未受懲罰、可見其將清軍己到的訊息告知李自成了、且不算唐通、大順軍同吳三桂部作戰時包圍了山海關,吳三桂往威遠台請清軍參戰時是“沖”過大順軍陣地的,清軍隨即入關,大順軍不可能不知道。再從當時李軍的動態來看、集中全軍、在石河西岸的紅瓦店一帶擺開決戰的陣勢;北自山,南至海,綿亘二三十里,陣如一字長蛇,面向山海關。可見其己有與清軍決一死戰的決心、顧誠先生認為:“問題是獲悉清軍進至山海關地區,大順軍領導人已來不及檄調援軍,只有憑手頭兵力付之一擲了”。我的看法是、李自成雖然己知清軍己至、但不知清軍來的有如此之多、因為出動十幾萬大軍、是需要周密的準備的。他不知清軍於四月九日大舉出陣、而是根據吳三桂據關的時間推算、清軍縱至、亦不多、因此、個人看法:僧人告知的不是所謂的““執白旗的騎兵不是關寧兵,必是滿洲兵,”而應當是清軍己大至的訊息。同時、在戰前、多爾袞把八旗主力部隊面向大海,分層排開,主要針對農民軍的陣尾;而令吳三桂軍作為右翼之末,即最西端,實際上就是讓他作為前鋒,與列陣於石河西的農民軍首先交戰,自己銜住農民軍長蛇陣的陣尾,使其無法合圍自如,但在實戰中、吳軍“陣數十交,圍開複合”,不知凡幾!被李自成軍重重包圍、再考慮到前面所說的、察哈爾蒙古軍步戰破敵的情況、個人認為:有部分清軍在白旗兩萬騎兵沖陣前己與李自成軍交手、但作戰不利、後多爾袞乘李軍久戰疲勞、於中午投入了以白旗為主的兩萬騎兵、才取得勝利。

吳三桂軍的兵力情況

吳三桂軍的兵力情況、則說法較為一致,據《三垣筆紀》,載三桂“募兵7千”;《甲申傳信錄》,載三桂“共收兵1800人”。,《庭聞錄》載三桂收潰卒,降唐通兵“約2萬人”,加上原兵馬3萬,合為5萬。大體上、吳軍5萬人、另又徵召當地鄉勇3萬餘人

大順軍出征山海關的兵馬數各書記載相距甚大,清方檔案和《清實錄》都說是二十萬人;而但非清政府官方的說法卻提供了另外一種數據。各書記載是:《燕都日記》說數萬..《定思小記》說十餘萬,《遇變紀略》記10萬,《吳三桂紀略》記“發兵10萬,號30萬”;《北還紀變》說13萬、《甲申傳信錄》說十餘萬. 《孤臣紀哭》說6萬《明史紀事本末》、《罪惟錄》、《石匱書後集》、《明鑑易知錄》、《四合王傳·吳三桂傳》都是這個看法、《流寇志》認為順軍是5萬,聲言10萬;,《懷陵流寇始終錄》是這個看法,綜合各書所記,北京發兵之數當為5-6萬,如再加上己派往山海關的唐通、白廣恩所部,約7-8萬人、已近10萬之數、時山海關人佘一元《山海石河西義冢記》說戰役中“凡殺數萬人……然所殺間多脅從及近鄉驅迫供芻糗之民,非盡寇盜也”。見佘一元《潛滄集》卷三,又見康熙八年《山海關志》卷九。可見,加上民夫等、約十萬人左右。因此、《流寇志》後又說“自成合兵十餘萬攻之”。

關於這點、還可從李自成軍的總兵數及北徵兵數來判斷、清官方所修的《明史》記載李自成軍“籍步兵四十萬、馬兵六十萬”,但在山海關一役失利後,卻是百萬大軍短短的一二年內節節潰敗。完全沒有組織起有效的反擊,而我從李自成自入豫崛起開始推算、據《甲申傳信錄》載、是年、自成復招集亡命百餘人、潛渡入豫,計取洛陽,群盜復聚、又據《綏寇紀略》、自成以五十騎突圍走、自鄖均向伊洛、崇禎十三年六月二十一日、楊嗣昌以書諭左良玉、其中有謂:前報闖將闖上龕者、獨闖一支、將軍留兵二千,足辦此賊、六月二十七日、李自成部又在胡其里遭左軍降將劉世傑馬進忠追擊,“獲其偽印,大敗而走”,可見其兵不多、至多千人。因此、《孤兒籲天錄》言:其勢尚微,軍中不以為意。崇禎十三年十二月、李自成先克宜陽、繼克永寧、殺萬安王、再克新安、“饑民從自成者數萬”。崇禎十四年,李自成攻克洛陽,接著攻打開封,根據《守汴日誌》,當時李自成的全部力量是“精兵三千,脅從之眾不過三萬”。既而,羅汝才率領部隊和李自成軍聯合,個人估計、此時聯軍雖號稱數十萬、實際能戰之眾不過四、五萬。後又連敗傅宗龍、汪喬年、收秦兵數萬、至三攻開封時、據《豫變紀略》及《懷陵流寇始終錄》載、時“步賊十萬、馬賊三萬…脅從之眾近百萬”。後來革、左五營也加入了李自成的聯軍,大大增加了起義軍的實力。但李自成殺羅汝才及賀一龍、羅部多散去、羅之親將楊繩祖以兵數千投鄖陽、外甥王龍率三千精騎入關投孫傳庭、部將李汝桂以兵降左良玉、老回回馬守應亦離去。是時、李自成軍能戰者估計約二十萬左右、號稱百萬而己、及破孫傳庭,入潼關、再入北京、加上收降明軍等原因、兵力五六十萬、但可分為三部分、一為收降的明軍、李自成對於這些剛剛投降過來的明朝將領往往是任用其率領原部兵馬獨擋一面。但這些人多擅長於見風轉舵,風向一轉,則叛變而去。二、鄉兵、李自成除在某些重要的戰略要地駐紮自己的嫡系部隊、其餘地方則或由投降的明地方官兵及地方團練守衛、或新招募、這些部隊或不可靠、或戰力不強、形同虛設。三則是李自成的嫡系部隊,但兵力不超過三十萬。而且兵力捉襟見肘、如當大順軍向北京推進時,明軍左良玉部乘機進攻湖廣承天、德安;河南劉洪起等地主武裝也同左良玉相呼應,顛覆當地的大順政權。留守湖北的白旺上書請援,李自成當即派綿侯袁宗第帶領右營由陝西奔赴湖廣先擊敗左良玉部,隨即北上河南平定了叛亂,直到大順軍在山海關戰敗,袁宗第和白旺的軍隊仍滯留於河南與湖廣。甲申年、李自成率軍北上時、兵分兩路向北京進軍:一出山西,經太原寧武大同宣化等地,趨居庸關;由李自成親率、一出河南,經衛輝、彰德諸府,入河北,經邢台、河間,趨保定。由劉芳亮指揮。由李自成親率的一路、據載:由劉宗敏率兩萬精兵為先鋒、由此可見,山西一路、軍隊總數不會超過十萬、河南一路為偏師,亦不過數萬、加上一路上也要分遣部隊占領要地。到北京時、不會有多少了、其中尚有部分降軍,有人認為:劉芳亮的部隊在保定,但據 《崇禎保定守城紀略》所載,劉芳亮軍除部分留守保定外、己大部開至北京,另據顧誠先生考證:留守北京者為劉芳亮與李侔,率老弱萬人留守。可見當時李自成軍力之薄弱。

清朝戰爭列表

山海關之戰 | 清滅大順之戰 | 清滅南明弘光政權之戰 | 潼關之戰 | 清滅大西之戰 | 揚州之戰 | 清滅南明魯王政權之戰 | 清滅南明隆武政權之戰 | 豪格平川陝之戰 | 清滅南明紹武、永曆政權之戰 | 博洛平福建之戰 | 鄭成功抗清之戰 | 孔有德平湖南之戰 | 桂林之戰 | 衡州之戰 | 清平貴州之戰 | 清平雲南之戰 | 三藩之亂 | 清平耿精忠之戰 | 衢州之戰 | 岳州之戰 | 清平王輔臣之戰 | 清平尚之信之戰 | 建昌之戰 | 保寧之戰| 澎湖海戰 | 雅克薩之戰 | 清平噶爾丹叛亂 | 烏蘭布通之戰 | 昭莫多之戰 | 清平西藏之戰 | 清平青海之戰 | 布爾哈屯之戰 | 清平噶爾丹策零之戰 | 博克托嶺、和通泊之戰 | 額爾德尼昭之戰 | 古州苗民起義 | 清平睦爾撒納之戰 | 清征達瓦齊之戰 | 巴里坤之戰 | 清平天山南路之戰 | 黑水營之戰 | 清再征金川之戰 | 勒烏圍之戰 | 清平天地會之戰 | 清反擊廓爾喀人之戰 | 清攻安南阮惠之戰 | 聶拉木之戰 | 橫河之戰 | 白蓮教起義 | 漁山之戰 | 天理教暴動 | 滑縣之戰 | 清平張格爾叛亂 | 渾河之戰 | 鴉片戰爭 | 三元里人民抗英之戰 | 太平天國運動 | 捻軍起義 | 武漢之戰 | 江寧之戰 | 太平軍北伐 | 太平軍西征 |鎮江之戰 | 上海小刀會起義 | 大成國起義 | 湘軍攻武漢之戰 | 湖口之戰 | 雲南回民起義 | 第二次鴉片戰爭 | 石達開遠征 | 二破江北大營 | 三河大捷 | 黔西南回民起義 | 第二次大沽口之戰 | 李永和、藍朝鼎起義 |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 | 楚雄之戰 | 安慶之戰 | 二郎場之戰 | 浙江之戰 | 天京之戰 | 陝西回民起義 | 甘肅回民起義 | 高樓寨之戰 | 灞橋之戰 | 金積堡之戰 | 黃飄之戰 | 紙橋之戰 | 清軍收復新疆之戰 | 中法戰爭 | 第二次紙橋之戰 | 馬尾海戰 | 宣光之戰 | 鎮海之戰 | 鎮南關之戰 | 中日甲午戰爭 | 豐島海戰 | 平壤之戰 |黃海海戰 | 威海之戰 | 八國聯軍 | 武昌起義 | 白朗起義 | 南京之戰 | 辛亥革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