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市

忻州市

忻州市,隸屬於山西省,古稱“秀容”,簡稱“忻”,別稱“欣”。位於山西省中北部,北倚長城與大同、朔州為鄰,西隔黃河與陝西、內蒙相望,東臨太行與河北接壤,南屏石嶺關與太原、陽泉、呂梁毗連,總面積2.515萬平方千米。 截至2016年,忻州市下轄1區、1縣級市、12縣,常住總人口315.53萬。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16.1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3.3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315.9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336.9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22747元。 忻州市擁有佛教聖地五台山,“九塞尊崇第一關”的雁門關等知名旅遊景點;擁有“摔跤之鄉” 、"中國八音之鄉" 、“中國雜糧之都” 、“雙擁模範城” 、“中國觀光旅遊投資競爭力百強城市”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代縣” 、“中國最佳生態休閒旅遊示範城市” 、“國家智慧城市”等城市名片 。2017年6月,忻州市被命名國家衛生城市。 2018年12月13日,入選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名單。

基本信息

建制沿革

名稱由來

相傳漢高祖北上抗匈奴,兵困平城(今大同),脫圍時大軍南轍,到忻口方擺脫追兵。高祖破愁而笑,六軍欣然如歸,因“欣”通“忻”,忻州之名由此而生。  

歷史沿革

城市風貌 城市風貌

新石器時代忻州就有人類活動。

忻州地區春秋時大部分屬晉地。

戰國屬趙。

秦漢屬太原、雁門、太平等郡。

東漢建安二十年(215年)於九原縣置新興郡。

三國魏時雁門郡治自今朔州市境徙廣武縣,故治在今代縣境。

西晉元康中年改新興郡為晉昌郡。

南北朝時期,北魏初年於肆盧縣置肆盧郡。北齊廢永安、永定、新安、建安、廣安、廣寧、神武、齊、吐京諸郡,改武州為北靈州,尋廢,改廓州為北顯州。北周廢繁峙、太平2郡及北顯州。大象元年(579年)肆州治徙今代縣境。

隋開皇元年(581年)復置新興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改新興郡為忻州,改雁門郡為代州,建都督府。

五代,後唐改武州為毅州,後廢。北漢於今繁峙縣境置寶興軍,乾佑五年(952年)於今寧武縣境置寧化軍和固軍。後周顯德元年(954年)於雁門縣置靜塞軍,故治在今代縣境,尋廢。

北宋廢寧化軍和寶興軍。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廢固軍。太平興國五年(980年)於嵐谷縣復置岢嵐軍,於寧化縣復置寧化軍。太平興國六年(981年)於今靜樂縣境置靜樂軍。

遼重熙九年(1040年)復於今五寨縣境置武州,於今偏關縣境置寧邊州。

宋熙寧三年(1070年)廢憲州,熙寧十年(1077年)復置。政和五年(1115年)改憲州為汾源郡。

金天會六年(1128年)於雁門縣置震武軍,後廢。天德三年(1151年)改汾源郡為管州。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岢嵐軍、保德軍、火山軍、寧化軍均升為州。

忻州人民公園 忻州人民公園

元太祖十四年(1219年)升崞縣為崞州,故治在今原平市境。元太祖十六年(1221年)廢岢嵐州,並寧化州入管州。元至元二年(1265年)睟州廢入保德州。元至元四年(1338年)寧邊州廢入武州。

明洪武二年(1369年)廢武州,改崞、代、堅、台4州為崞、代、繁峙、五台4縣,三年改管州為靜樂縣,七年改保德州為保德縣。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於代州置雁門道。嘉靖中年改雁門道為雁平道,明末廢。

清康熙十年(1671年)復置雁平道。雍正二年(1724年)升忻、代、保德3州為直隸州。清末廢雁平道。

中華民國初年廢州。屬雁門道,後分別屬山西第一、第二專員公署。

1949年置忻縣專區,專署駐忻縣,轄忻縣、代縣、寧武、靜樂、五台、定襄、繁峙、崞縣、陽曲等9縣。1952年將原興縣專區所屬興縣、保德、河曲、偏關、神池、五寨、岢嵐、嵐縣等8縣劃入忻縣專區。1958年底,忻縣專區與雁北專區合併為晉北專區。1961年復設忻縣專區,專署駐忻縣。原晉北專區所屬忻定、寧武、原平、繁峙、五台、靜樂、興縣、河曲、五寨、保德、偏關等11縣劃歸忻縣專區。恢復1958年屬晉北專區時撤銷的忻縣、定襄、代縣、嵐縣(駐東村)、岢嵐、神池等6縣;撤銷忻定縣。忻縣專區轄16縣。1970年忻縣專區改稱忻縣地區,地區駐忻縣。1971年將興縣、嵐縣劃歸呂梁地區,忻縣地區轄14縣。

1983年,忻縣地區改為忻州地區,忻縣改為忻州市,地區行署駐忻州市。1993年,原平縣改為原平市。忻州地區轄代縣、繁峙、五台、定襄、靜樂、岢嵐、保德、五寨、河曲、偏關、神池、寧武12縣,代管忻州、原平2市。

2000年,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忻州地區和縣級忻州市,設立地級忻州市。市政府駐新設立的忻府區。忻州市設立忻府區,以原縣級忻州市的行政區域為忻府區的行政區域。  

行政區劃

截至2015年,忻州市下轄1個市轄區:忻府區、1個縣級市:原平市,12個縣:代縣、繁峙縣、靜樂縣、定襄縣、五台縣、神池縣、五寨縣、岢嵐縣、偏關縣、河曲縣、保德縣、寧武縣,191個街道鄉鎮、4888個行政村。忻州市政府駐忻府區長征東街18號。  

地區名稱面積(平方千米)郵政編碼政府所在地
忻州市 25,180 034000 長征東街18號
忻府區 1,954 034000 光明東街
原平市 2,560 034100 前進西街
代縣 1,696 034200 上館鎮
繁峙縣 2,368 034300 繁城鎮
靜樂縣 2,041 035100 城關鎮
定襄縣 848 035400 城關鎮
五台縣 2,865 035500 城關鎮
神池縣 1,472 036100 龍泉鎮
五寨縣 1,396 036200 城關鎮
岢嵐縣 1,986 036300 城關鎮
偏關縣 1,666 036400 新關鎮
河曲縣 1,320 036500 在鎮
保德縣 995 036600 城關鎮
寧武縣 1,980 036700 城關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忻州市位於山西省北中部,東倚太行山,西臨黃河,南接太原、陽泉、呂梁,北鄰朔州、大同,是山西省唯一橫跨省際東西的市。全市南北長約170千米,東西寬約245千米,總面積2.515萬平方千米,占山西省總面積的1/6,居山西省第一位。  

地形地貌

忻州市山嶽縱橫,地貌多樣。山區、高原約占全市面積的87%,川地占13%。南、西、北三面環山。南有繫舟山、陰山,屬太行山支脈,主要山峰有柳林尖山、小五台、官帽山、平安山、馬頭山等,海拔均在1500米以上;西部雲中山、馬圈山系呂梁山余支,主要山峰有雲中山、鼓山、王峰山、馬圈山、龍王垴等,海拔均在1600米以上;北部金山、大青山,為五台山支脈,海拔在千米以上。東部自北向南分布有恆山、五台山、太行山、繫舟山,中部有管涔山、蘆芽山、雲中山。平川面積較大的有忻定盆地和五寨盆地,其中忻定盆地是山西省五大盆地之一,平均海拔900米左右,盆地的西端為黃土丘陵地帶,地形較為破碎,海拔在1000至1250米之間。  

氣候特徵

忻州市屬於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氣溫在4.3℃—9.2℃之間。年降水量為345毫米—588毫米。  

水文概況

忻州市河流大多屬汾河水系,主要有黃河、汾河及滹沱河(海河支流)等。黃河自老牛灣進入晉陝大峽谷,流經忻州180千米;汾河源自管涔山,河道寬度300-770米,平均360米,終年不凍;滹沱河發源於五台山,在市境全長260千米。  

自然資源

水資源

截至2016年末,忻州市8座中型水庫蓄水總量7732.2萬立方米。

土地資源

忻州市山地面積13460平方千米,丘陵面積9057平方千米,平原面積2642平方千米,分別占全市土地面積的53.5%、35.96%、10.54%。  

植物資源

忻州市植物資源主要有樹種200多種,野生草種400多種,野生中藥材300多種   。截至2016年末,忻州市森林面積42.7萬公頃,森林覆蓋率18.4%。

動物資源

忻州市境內野生動物約184種,其中鳥類148種,獸類36種。

珍貴動物:有國家一、二、三類保護動物17種,占全省29種的59%。其中,一類保護動物:褐馬雞、丹頂鶴、黑鸛、白鸛、金錢豹;二類保護動物:梅花鹿、林麝、兔猻、馬鹿、天鵝;三類保護動物:大鴇、金雕、青羊、石貂。

經濟動物:有野生經濟動物46種,其中獸類26種、鳥類20種。主要野生經濟動物有狐、獾、黃鼬、艾虎、鳩鴿類、花鼠、岩松鼠、豹、環頸、山鶉、石雞、草兔、野豬、艾鼬、香鼬、青鼬、果子狸、野兔、野雞、斑翅山鶉、啄木鳥、貓頭鷹和各種燕雀等。  

礦產資源

忻州市礦產資源除五寨、岢嵐兩縣較少外,其餘各縣市皆為富礦縣市。已知礦產有煤礦、鐵礦、鋁礦、鈦礦、釩礦、鉬礦、金礦、銀礦、銅礦、鉛礦、鋅礦、矽礦、石英、大理石、花崗岩等50餘種。  

煤炭:煤炭資源主要分布於河曲、保德、偏關的河東煤田(儲量172.8億噸)和寧武、原平、神池、靜樂的寧武煤田(儲量67.7億噸),均屬大型煤田。其次是五台、定襄兩縣境內的五台煤產地。煤炭保有總儲量240.49億噸(含未上表7.74億噸),占全省總量的9.46%。煤種以氣煤為主,肥煤、焦煤及長焰煤次之,還有少量弱粘結煤。主要含煤地層為上石炭統太原組和山西組,中石炭統本溪組與二疊系下石盒子組,均為薄煤層或煤線。在寧武、靜樂一帶的寧——靜向斜中部保羅系大同組為次要含煤地層之一。

黑色金屬礦:有鐵礦、錳鐵、鈦(含金紅石)及釩(伴生)4種礦產,其中居於全省的優勢礦產為鐵、鈦。

有色貴重及稀有元素礦:有鋁土礦、鉬礦、伴生元素鎵、金礦、銀礦、銅礦、鉛、鋅、鎳及鋁、鉭、銣等12種有色、貴重及稀有元素礦。

冶金輔助原料礦:冶金輔助原料礦產主要有白雲岩、耐火粘土(包括高鋁粘土)、鐵釩土、矽石和熔劑用石炭岩等。熔劑用石英岩雖無正式勘探儲量,但奧陶系石灰岩大面積出露於忻州市西北部、中部與東部,成礦地質條件極為有利。

化工原料礦:主要化工原料礦有硫鐵礦(黃鐵礦),其次為磷礦、鹽鹼硝、蛇紋石岩以及泥炭。

建材原料及其它非金屬礦:有白雲母、長石、石英(岩)、石墨、石棉、水泥石灰岩、陶瓷粘土、大理岩、花崗岩、硯石、水晶、冰洲石、磚瓦粘土及建築用砂等14種礦產。其中白雲母、長石、石英(岩)與水晶4種地質工作程度較高,其餘均較低。  

人口民族

人口

據2017年人口抽樣調查,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16.7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1萬人。全年全市出生人口3.2萬人,人口出生率10.2‰;死亡人口2.1萬人,死亡率6.6‰;自然增長率3.6‰。  

2017年人口數及其構成

單位:萬人

指標 年末數 比重(%)
全市常住人口 316.7
其中:城鎮 156.6 49.4
鄉村 160.1 50.6
其中:男性 163.3 51.6
女性 153.4 48.4
其中:0-15歲(含不滿16周歲) 55.1 17.4
16-59歲(含不滿60周歲) 203.6 64.3
60周歲及以上 58.0 18.3
其中:65周歲及以上 36.7 11.6

民族

人口中以漢族為主,占總人口的99%以上,少數民族主要有回族、黎族、滿族、壯族、蒙古族、藏族、維吾爾族等少量分布。  

經濟概況

綜述

全年全市生產總值874.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5.4億元,增長3.4%,占生產總值的比重7.5%;第二產業增加值430.3億元,增長6.6%,占生產總值的比重49.2%;第三產業增加值378.8億元,增長7.5%,占生產總值的比重43.3%。

人均地區生產總值27665元,按2017年平均匯率計算為4099美元。  

全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3.3億元,增長5.8%。稅收收入46.4億元,增長25.4%,其中,增值稅(含改徵增值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資源稅和城市維護建設稅總計完成稅收37.6億元,增長24.5%。在稅收收入中(總收入口徑),汽車製造業稅收增長8.5倍,專用設備製造業稅收下降9.9%,通用設備製造業稅收增長41.4%;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稅收增長76.0%,衛生和社會工作稅收增長2.9%。

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90.7億元,增長17.4%。其中,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和就業、住房保障、公共運輸運輸、節能環保、城鄉社區事物等民生支出235.4億元,增長18.2%,民生支出占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為80.9%。  

2017年全市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0.7%,其中,食品菸酒下降1.4%。商品零售價格下降0.2%。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上漲38.6%,其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39.7%,生活資料價格下降0.3%。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上漲33.2%。  

2017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漲幅

單位:%

指標 漲幅
居民消費價格 0.7
食品菸酒 -1.4
衣 著 1.6
居 住 2.3
生活用品及服務 -1.3
交通和通信 -1.2
教育文化和娛樂 -0.2
醫療保健 8.1
其他用品及服務 0.4

全年全市城鎮新增就業3.8萬人。轉移農村勞動力4.0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3.7%。

2017年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1961.9億元,比年初增加176.8億元,比年初增長9.9%。各項貸款餘額826.4億元,比年初增加49.1億元,增長6.3%。年末全市農村金融合作機構(農村信用社、農村合作銀行、農村商業銀行)人民幣存款餘額602.1億元,比年初增加53.5億元,比年初增長9.8%;人民幣貸款餘額330.8億元,比年初增加15.2億元,增長4.8%。

2017年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及其增長速度

單位:億元

指標 年末數 比年初增長%
各項存款餘額 1961.9 9.9
其中:住戶存款 1466.0 9.0
非金融企業存款 240.2 15.5
各項貸款餘額 826.4 6.3
其中:短期貸款 420.3 6.5
中長期貸款 390.1 9.4
其中:個人消費性貸款(人民幣) 68.3 32.3

全年全市保費收入46.4億元,增長17.4%。其中,壽險業務保費收入31.5億元,增長16.0%;健康險業務保費收入3.6億元,增長77.7%;意外險業務保費收入0.7億元,增長35.6%;財產險業務保費收入10.6億元,增長8.0%。全年支付各類賠款及給付23.1億元,增長72.1%。  

全年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36元,增長6.2%,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3169元,增長8.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88元,增長8.0%,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6883元,增長3.5%。按全市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組,城鎮低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9527元,增長9.4%;農村低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2277元,增長16.5%。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係數(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費支出占家庭消費支出的比重)24.7%,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係數35.3%。  

2017年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單位:元

指標 絕對數 比上年增長%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6536 6.2
其中:工資性收入 18421 4.1
經營性淨收入 2782 7.4
財產淨收入 1522 -3.8
轉移淨收入 3811 21.9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7588 8.0
其中:工資性收入 3472 6.7
經營淨收入 2465 5.5
財產淨收入 459 3.8
轉移淨收入 1192 20.2

第一產業

2017年全市農作物種植面積457.9千公頃,比上年減少8.7千公頃。其中,糧食種植面積408.1千公頃,減少15.5千公頃;蔬菜種植面積17.3千公頃,增加6.1千公頃;油料種植面積19.3千公頃,減少4.7千公頃。在糧食種植面積中,玉米種植面積209.3千公頃,減少24.3千公頃;小麥種植面積0.5千公頃,增加0.4千公頃。果園面積17.2千公頃,減少0.6千公頃。

全年全市糧食產量183.2萬噸,增加6.5萬噸,增產3.7%。其中,夏糧0.3萬噸,增產301.2%;秋糧182.9萬噸,增產3.6%。

2017年主要農林產品產量及其增長速度

單位:萬噸

產品名稱 產量 比上年增長%
糧食 183.2 3.7
其中:玉米 131.6 -2.3
小麥 0.3 301.2
穀子 22.9 42.5
豆類 6.4 -0.8
薯類(折糧) 12.1 8.0
油料 2.6 -19.1
蔬菜及食用菌 46.0 56.2
水果 19.8 2.4
其中:瓜果類 9.2 25.4
園林水果 10.6 11.6
食用堅果 0.6 -15.9
其中:核桃 0.5 -14.1

全年全市完成造林面積57千公頃,增長21%。

全年全市豬牛羊肉總產量11.7萬噸,增長2.7%。其中,豬肉產量6.1萬噸,增長3.1%;牛肉產量0.9萬噸,增長8.9%;羊肉產量4.7萬噸,增長1.0%。牛奶產量6.2萬噸,增長5.9%。禽蛋產量7.7萬噸,減少2.0%。水產品產量0.3萬噸,增長1.0%。年末生豬存欄46.7萬頭,生豬出欄66.2萬頭。

2017年末全市農業機械總動力149.1萬千瓦。機械耕地面積338.4千公頃,增長5.4%;機械播種面積322.6千公頃,增長1%;機械收穫面積183.2千公頃,增長5%。全市農機化經營總收入10.8億元,增長5%。  

第二產業

全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5%。其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6.7%,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4.9%。在戰略性新興產業中,高端裝備製造業增長14.8%,新材料產業增長70.9%,節能環保產業下降11.1%,生物產業下降3.6%。

2017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速度

指標 比上年增長%
規模以上工業 6.5
其中:輕工業 10.7
重工業 6.4
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 10.1
其中:國有企業 -36.2
股份制企業 9.1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 -3.2
其中:能源工業 11.5
材料與化學工業 0.8
消費品工業 12.6
裝備製造業 -3.7
其他工業 0

2017年規模以上工業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及其增長速度

產品名稱 單位 產量 比上年增長%
原煤 萬噸 5869.9 13.3
焦炭 萬噸 236.2 14.9
水泥 萬噸 208.2 47.7
生鐵 萬噸 49.1 -17.8
粗鋼 萬噸 52.3 -1.0
鋼材 萬噸 51.3 14.0
氧化鋁 萬噸 273.7 -4.0
發電量 億千瓦小時 354.6 24.6

全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77.5億元,增長32.8%。其中,能源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49.5億元,增長70.4%;材料與化學工業實現241.4億元,增長22.1%;消費品工業實現13.6億元,增長15.3%;裝備製造業實現71.3億元,增長5.8%;其他工業實現1.6億元,與去年持平。

全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稅100.5億元,增長95.5%;實現利潤47.3億元,其中,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27.4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77.9元,下降3.5元。

2017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

單位:億元

指標 2016年 2017年
規模以上工業 16.8 47.3
其中:國有控股企業 10.4 27.4
其中:股份制企業 12.2 38.3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 0.7 0.7

全年全市建築業實現增加值49.5億元,增長7.6%。具有建築業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實現利潤2.1億元,下降11.8%。  

第三產業

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1.5億元,增長7%。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252.3億元,增長6.7%;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09.3億元,增長7.7%。按消費形態統計,商品零售額313.1億元,增長6.8%;餐飲收入額48.4億元,增長8.2%。

2017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及其增長速度

單位:億元

指標 絕對數 比上年增長%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361.5 7.0
分地域:城鎮 252.3 6.7
其中:城區 122.7 5.2
鄉村 109.3 7.7
分行業:批發業 79.3 1.9
零售業 233.0 8.5
住宿業 8.1 -4.3
餐飲業 40.4 11.2

全年全市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116.4億元,下降0.7%。其中,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單位網上零售額70萬元,下降30.4%。

2017年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及其增長速度

單位:億元

指標 絕對數 比上年增長%
汽車類 18.2 -1.9
石油及製品類 39.6 -4.9
金銀珠寶類 0.6 6.4
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 4.2 -2.1
通訊器材類 0.6 -31.2
糧油、食品類 15.1 1.8
飲料類 2.2 -0.8
菸酒類 3.0 12.6
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 9.0 2.3
化妝品類 1.2 0.5
體育、娛樂用品類 0.3 20.4

全年全市新登記市場主體同比下降4.0%,全年全市市場主體數量同比增長17.5%。全年全市共擁有省級眾創空間7家。  

雲中河水上公園 雲中河水上公園

全年全市海關進出口總額20598萬美元,增長12.9%。其中,進口額701萬美元,增長278.2%;出口額19897萬美元,增長10.2%。

2017年海關進出口總額及其增長速度

單位:萬美元

指標 絕對數 比上年增長%
進出口總額 20598 12.9
出口額 19897 10.2
其中:一般貿易 19826 9.8
加工貿易 70 ---
其中:機電產品 16222 15.8
高新技術產品 118 -24.4
其中:外商投資企業 5093 30.8
進口額 701 278.2
其中:一般貿易 332 79.3
其中:機電產品 7 -78.5
其中:國有企業 0 ---
外商投資企業 7 -31.2

全年出口鎂及其製品469噸,增長5.9%;出口鋼材7.3萬噸,增長11.0%。出口機電產品16222萬美元,增長15.8%;出口高新技術產品118萬美元,下降24.4%。

全年進口機電產品7萬美元,下降78.5%。

2017年與忻州有貿易往來的主要國家和地區進出口情況

單位:萬美元

國家和地區 出口額 比上年增長% 進口額 比上年增長%
中國香港 4 4475.3 1 --
中國台灣 64 -28.7 -- --
印度 955 -60.9 614 4922.1
澳大利亞 358 -39.0 -- --
美國 1091 25.7 -- --
巴西 97 -56.0 -- --
日本 676 8.7 -- -100.0
韓國 4110 50.9 1 -30.4
德國 1335 18.1 -- -65.7
荷蘭 717 4.3 -- --

全年全市新設立外商直接投資企業1家;按全口徑統計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金額4344.2萬美元,增長30.8%。  

2017年全市商業住宿設施接待入境過夜遊客58318人次,接待國內旅遊者4214.3萬人次,分別增長6.6%和23.6%;旅遊外匯收入1963.7萬美元,增長7.4%;國內旅遊收入407.1億元,增長24.7%;旅遊總收入408.3億元,增長24.7%。  

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新口徑,下同)449.9億元,增長6.5%。其中,高技術投資完成8.4億元,下降40.5%;基礎設施投資完成74.7億元,下降10.1%;國有及國有控股投資148.6億元,增長5%;民間投資297.9億元,增長7.0%。

分登記註冊類型看,內資企業和個體經營投資445.7億元,增長6.7%;外商及港澳台商企業投資4.2億元,下降9.1%。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71.1億元,增長14.6%;第二產業投資189.5億元,下降2.6%;第三產業投資189.2億元,增長14.2%。

全市工業投資(含第三產業中開採輔助活動和金屬製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189.6億元,下降2.5%。其中,煤炭工業投資39.5億元,增長46%,非煤產業投資150.1億元,下降10.4%;傳統產業(煤炭、焦炭、冶金、電力)投資合計102.6億元,增長75.7%,非傳統產業投資合計87億元,下降36.1%。  

2017年分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及其增長速度

單位:億元

行業 投資額 比上年增長%
總計 449.9 6.5
農林牧漁業 78.5 16.3
採礦業 57.6 7.2
製造業 75.7 -23.9
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56.3 36.0
批發和零售業 15.1 1.8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29.9 -6.4
住宿和餐飲業 0.4 -74.2
金融業 0.2 3倍
房地產業 54.0 74.0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4.1 -23.8
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0.6 -84.1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50.6 10.6
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 0.3 -84.9
教育 3.9 -13.3
衛生、社會工作 2.5 -32.9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4.3 -13.4
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 15.7 66.6

2017年新產業固定資產投資額及其增長速度

單位:億元

指標 投資額 比上年增長%
固定資產投資 449.9 6.5
其中:高技術投資 8.4 -40.5
高技術製造業 6.1 -17.9
高技術服務業 2.3 -65.7
其中:工業投資 189.6 -2.5
其中:裝備製造業投資 26.3 8.1
其中:通用設備製造業 汽車製造業 其中:新能源發電投資 5.1 3.9 30.6 43.6 2倍 1.3倍

註:高技術產業投資與工業投資有交叉

全年全市在建固定資產投資項目1266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363個,計畫總投資1826.4億元,完成投資281.3億元。

全年全市房地產開發投資33.2億元,下降24.7%。其中,住宅投資24.6億元,下降14.0%;商業營業用房投資4.3億元,下降60.1%。  

2017年房地產開發和銷售情況

指標 單位 絕對數 比上年增長%
投資完成額 億元 33.2 -24.7
其中:住宅 億元 24.6 -14.0
房屋施工面積 萬平方米 730.4 -19.5
其中:住宅 萬平方米 541.2 -18.7
房屋新開工面積 萬平方米 81.8 -34.5
其中:住宅 萬平方米 66.7 -29.2
房屋竣工面積 萬平方米 53.4 -73.0
其中:住宅 萬平方米 45.7 -70.2
商品房銷售面積 萬平方米 89.9 -21.0
其中:住宅 萬平方米 83.3 -22.7
商品房待售面積 萬平方米 124.8 34.2
其中:住宅 萬平方米 94.4 30.6
商品房銷售額 億元 31.7 -10.0
其中:住宅 億元 28.9 -12.4

社會事業

科技事業

全年全市專利申請量681件,增長26.3%;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208件,增長34.2%。全市專利授權量341件,增長6.9%;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49件,下降10.9%。

全年新登記科技成果2項。獲得山西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1項。省級及以上企業技術中心15家。按照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辦法,年末累計高新技術企業28家。

全市2個經濟開發區,全年區內稅收收入9.0億元,同比增長46.0%;企業主營業務收入157.1億元,增長22.2%。

2017年末全市共有市、縣產品質量監督檢驗和計量檢定技術機構15個,國家檢測中心1個。全年監督抽查了100家企業2類13種100批次的產品和商品。全年完成強制檢定計量器具44594台件。

全市有氣象台站16個,開展電話天氣自動答詢的台站16個。全市氣象系統開展人工影響天氣業務的單位16個,防雹、增雨累計受益面積為全市區域內,增雨量1.5億立方米。全市有天氣預報服務網站1個,衛星雲圖接收站1個。

忻州市景 忻州市景

2017 年末全市有專業地震台站7個,市級地震台網中心1個。全年全市發生M1.0-M1.9級地震14次,最大震級1.8級。全市全年發生M2.0-2.9級地震1次,最大震級2.3級。  

教育事業

2017年末全市共有幼稚園470所,國小461所,普通國中217所,普通高中36所,中等職業教育學校52所,普通高等學校2所。全市學前教育毛入園率88%,國小學齡兒童淨入學率99.9%,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3%。  

表162017年各類教育發展情況

單位:人

指標 招生 在校生 畢業生
普通本專科 8579 26710 8721
成人本專科 31 151 240
中等職業教育 7907 22984 8382
普通高中 18895 58163 21352
國中 28646 84759 32347
國小 29132 184028 30843
特殊教育 89 332 14
學前教育 31013 71499 29599

忻州師範學院

忻州師範學院始建於1958年,是經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學士學位授予單位。  

忻州職業技術學院

忻州職業技術學院於2004年成立,是一所專科層次的職業技術學院。

文化事業

2017年末全市共有民眾藝術館1個,文化館14個,美術館3個,文化站185個(其中:鄉鎮綜合文化站185個),農村文化活動場所4893個。專業藝術表演團體15個。公共圖書館14個。出版報紙1種(不含高校校報)3.2萬份,雜誌1種、5100萬冊,各類圖書1020種、141.8萬冊。廣播電視台14座,調頻電視轉播發射台17座,一百瓦以上調頻電視轉播發射台17座。廣播人口覆蓋率99.9%,電視人口覆蓋率99.1%,有限電視用戶10.3萬戶(不包括忻府區)。  

體育事業

全市有體育場15個,體育館10個。全年我市運動員在國內外重大比賽中獲金、銀、銅牌分別為10枚、12枚和16枚(包括非奧運項目比賽)。全年全市銷售中國體育彩票1.4億元,增長33%。  

醫療衛生

2017年末全市共有衛生機構(含診所、村衛生室)5256個,實有床位12546張。衛生防疫機構15個,婦幼保健計畫生育服務中心15個。全市衛生機構共有衛生技術人員14018人。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2239人;其中,鄉鎮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2014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衛生技術人員266人;防疫衛生技術人員345人,婦幼保健計畫生育衛生技術人員639人。

全市15個縣(市、區、管委會)開展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有201.8萬農民參加了合作醫療。  

社會保障

末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42.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8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160.0萬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40.7萬人,增加0.1萬人;參加失業保險20.8萬人;參加工傷保險23.4萬人,增加0.9萬人;參加生育保險25.7萬人,增加0.6萬人。

全年得到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救濟人數7.2萬人,全年共發放城市最低保障資金2.8億元。2.5萬人納入農村五保供養。  

社會福利

2017年末全市城鎮有各種社區服務設施137個,其中,綜合性社區服務中心4個。各類收養性單位床位數3784張,收養人數2112人。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7萬人。全年銷售福利彩票2.3億元,籌集社會福利資金6738.3萬元,接受社會捐贈款553.1萬元。  

郵電

全年全市完成郵電業務總量20.6億元。其中,郵政業務總量3.6億元;電信業務總量17.0億元。年末行動電話用戶295.1萬戶,其中,3G行動電話用戶24.9萬戶,4G行動電話用戶170.9萬戶。全市寬頻接入用戶50.9萬戶。  

環境保護

2017年,忻州市按《環境空氣品質指數(AQI)技術規定(試行)(HJ633-2012)》評價,14個縣級城市環境空氣達標天數範圍在213-360天之間。

黃河、海河流域忻州段共監測5個斷面,達到Ⅲ類以上(包括Ⅰ、Ⅱ、Ⅲ類)水質標準的斷面占60%,達到Ⅳ類水質標準的斷面占20%,劣Ⅴ類水質標準的斷面占20%。  

安全生產

全年全市各類自然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7.6億元,下降4.6%;農作物受災面積14.4萬公頃,增長0.2%,其中,絕收面積1.9萬公頃,增長57.7%。

全年全市共發生各類生產經營性事故307起,下降21.3%;死亡93人,下降5.1%。全年全市煤炭百萬噸死亡率為0.0272。  

交通運輸

交通

慕山橋 慕山橋

2017年末全市公路線路里程1746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822公里。  

2017年客貨運輸量及其增長速度

指標 單位 絕對數 比上年增長%
旅客運輸量 萬人 1281.9 -11.8
其中:公路 萬人 1281.9 -11.8
旅客運輸周轉量 萬人公里 96452 -0.3
其中:公路 萬人公里 96452 -0.3
貨物運輸量 萬噸 9013.5 6.8
其中:公路 萬噸 9013.5 6.8
貨物運輸周轉量 萬噸公里 1858212.8 7.7
其中:公路 萬噸公里 1858212.8 7.7

2017年末全市民用汽車保有量33.1萬輛(包括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0.3萬輛),比上年末增長10.7%,其中私人汽車29.2萬輛,增長11.0%。本年新註冊汽車4.3萬輛,增長9.5%。年末轎車保有量18.7萬輛,增長11.4%,其中私人轎車17.9萬輛,增長12.0%。  

公路

幹線公路有靈丘下白泉至太原、靜樂至太原、代縣陽明堡至大同得勝堡、繁峙沙河至陽泉、忻州至臨縣磧口、忻州至五台長城嶺、原平崞陽至內蒙川峁、寧武陽方口至右玉梁家油坊、五寨三岔至保德、繁峙沙河至內蒙水泉婁、神池腰店至興縣、忻州至五寨三岔等;支線公路有繁峙大營至渾源偏梁、河曲至五寨韓家樓、五台至繁峙西留屬等;縣級公路和鄉鎮級公路遍及各地。  

鐵路

忻州市境內有同蒲鐵路、京原鐵路兩條鐵路幹線和寧武至岢嵐、忻縣至河邊兩條鐵路支線。  

水運

黃河沿岸各渡口有木船通航。  

航空

忻州五台山機場為軍民合用的國內支線機場。  

運輸

截至2016年末,忻州市民用汽車保有量29.9萬輛(包括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0.3萬輛),比2015年末增長10%,其中私人汽車26.3萬輛,增長11%。新註冊汽車3.9萬輛,增長18.1%。年末轎車保有量16.8萬輛,增長12.1%,其中私人轎車15.9萬輛,增長13.3%。

2016年忻州市客貨運輸量及其增長速度
指標 單位 絕對數 比2015年增長%
旅客運輸量 萬人 1453 -10
其中:公路 萬人 1453 -10
旅客運輸周轉量 萬人千米 96774 -8.2
其中:公路 萬人千米 96774 -8.2
貨物運輸量 萬噸 8439 15.4
其中:公路 萬噸 8439 15.4
貨物運輸周轉量 萬噸千米 1725279 15.8
其中:公路 萬噸千米 1725279 15.8
七一橋 七一橋

歷史文化

忻州市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7處,有三級以上文物藏品2466件,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1項、省級26項。有楊家將、元好問、白樸、徐繼畲、閻錫山等歷史名人。忻州素有摔跤之鄉、民歌海洋的美譽,北路梆子、二人台、撓羊賽是忻州文化的傳統品牌。忻州的佛教文化在世界占有重要的地位,邊塞古戰文化具有鮮明的地域特徵,雁門關、寧武關、偏頭關是現存物證,歷史上為漢民族與北方遊牧民族長期戰爭、交往、融合的地方。

忻州市是晉察冀、晉綏兩大革命根據地中心腹地,也是高君宇、續範亭、徐向前、薄一波等老一輩革命家的故鄉。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忻州參軍參戰者有數十萬人,其中革命烈士13165名,南下、北上、西進的幹部2991人。  

忻州市入選國家級、省級(順入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序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 傳承人姓名 工作單位
1 北路梆子 市級 李萬林★ 忻州市藝術研究院
2 北路梆子 市級 翟效安★ 忻州市北路梆子戲劇研究院
3 北路梆子 市級 楊仲義★ 忻州市北路梆子戲劇研究院
4 北路梆子 市級 成鳳英★ 忻州市北路梆子戲劇研究院
5 河曲民歌 河曲縣 辛禮生★ 河曲縣文化館
6 河曲民歌 河曲縣 呂桂英★ 河曲縣文化館
7 河曲民歌 河曲縣 韓運德★ 河曲縣文化館
8 五台山佛樂 五台縣 章樣摩蘭★ 五台山菩薩頂
9 五台山佛樂 五台縣 釋匯光★ 五台山南山寺
10 二人台 河曲縣 賈德義★ 河曲縣文化館
11 繁峙秧歌戲 繁峙縣 張潤來★ 繁峙縣秧歌劇團
12 二人台 河曲縣 杜煥榮★ 河曲縣文化館
13 撓羊賽 忻府區 崔富海★ 忻州市摔跤俱樂部
14 晉北鼓吹 忻府區 盧補良★ 忻州市八音藝術團
15 繁峙秧歌戲 繁峙縣 武玉梅 繁峙縣文化館
16 繁峙秧歌戲 繁峙縣 魏來福 繁峙縣秧歌劇團
17 二人台 河曲縣 許月英 忻州市文聯
18 五台山佛樂 五台縣 釋果祥 五台山殊像寺
19 原平鳳秧歌 原平市 蘇孟眼 原平市西鎮鄉北賈村
20 原平鳳秧歌 原平市 李彩魚 原平市西鎮鄉北賈村
21 原平鳳秧歌 原平市 靳恩科 原平市西鎮鄉北賈村
22 撓羊賽 忻府區 高書文 忻州市摔跤俱樂部
23 撓羊賽 忻府區 朱富山 忻州市摔跤俱樂部
24 定襄麵塑 定襄縣 張秀嬋 定襄縣宏道鎮閣街
25 定襄麵塑 定襄縣 閆來時 定襄縣神山鄉師家灣村
26 定襄麵塑 定襄縣 續愛花 定襄縣宏道鎮西社村
27 河曲河燈會 河曲縣 趙六十一 河曲縣機械廠
28 峨口撓閣 代縣 郝來喜 代縣峨口鎮郝村
29 峨口撓閣 代縣 楊福林 代縣峨口鎮樓街村
註:★為第二、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地方特產

忻州市 忻州市 原平中陽木瓜杏 中陽杏有200多年的栽培歷史,品種繁多,尤以木瓜杏為最。其特點是個大、形圓、肉厚、核小、汁多,里外透黃。瓤帶金絲,屬粘核甜仁,果實陽面有紅暈。單果重46—62克,大的可達70多克。中陽共有杏樹800多畝,年產量1000噸左右。
忻州市 忻州市 保德油棗 保德油棗產區主要集中在沿黃河一帶的丘陵溝壑之中。油棗個大皮薄,肉厚、核小、味甜、色澤深紅,油光閃亮、平均顆重10.2克,含糖57.9%。果實制乾後,掰開可拉3—4厘米長的細絲。
忻州市 忻州市 海紅果 亦稱醉果,果實如雞心石,鮮紅美艷,酸甜可口。既可鮮食,又可加工製作罐頭、果醬、果乾、果丹皮等果製品,還可代山楂入藥。
忻州市 忻州市 台蘑 台蘑即五台山蘑菇,主要生長在五台山山頂、山腰的野生草叢、樹林裡,品種有銀盤、香蕈等11種,台蘑年產5000公斤,1994年獲全國林業名特優產品博覽會“銀質獎”。
忻州市 忻州市 沙棘 俗稱醋柳、酸刺,果實呈橢圓形,橙黃色,有“維生素之王”之稱。忻州市的分布面積有100多萬畝,在轄區東西部都有分布,主要區域在岢嵐、寧武、靜樂山區,面積達50—60萬畝,年產鮮果3000萬公斤左右。占山西省的五分之一。沙棘果中含11%的脂肪(籽中含4%),可以製作航空食品用油。 

風味小吃

忻州市 忻州市 定襄蒸肉 定襄蒸肉是山西定襄塞北的一種漢族名吃,相傳為當地進貢宮廷之貢品,也是當地民間宴席必備佳肴之一。食材主要以精瘦豬肉為主,輔以澱粉、植物油及各種調味品製成。具有肉香撲鼻,多食不膩等特點。 
忻州市 忻州市 莜麵窩窩 莜麵栲栳栳,是山西十大麵食之一。其中忻州的做法最典型:將莜麵加一倍開水或冷水和制,用手掌在光滑的板面上推一個,食指卷一個,做成如“貓耳朵”似的筒狀形,長寸許、薄如葉、色淡黃。 
忻州市 忻州市 保德碗托 保德碗托是山西省忻州保德縣的一種漢族傳統小吃。風味獨特,為小吃之上品。碗托,顧名思義是將蕎麥麵製成的糊放入碗中,上籠蒸熟晾涼後,拔出一個和碗形狀相似的“托”來。地道的保德“碗托”用的蕎麥麵,是把粗的、黑的篩去,留下白的、細的,稱為“上蕎面”。保德縣盛產蕎麥,所制蕎面碗托,觀之晶瑩光亮,粉白微青,質地精細,柔軟,光滑,細嫩,清香利口。
忻州市 忻州市 砍三刀 砍三刀,又名油食兒、油布袋,色呈金黃,綿甜利口,是流傳於山西太行山區的河北平山、井陘及山西五台山一帶人春節期間的漢族麵食小吃之一。因炸制時,為使麻油滲入其中,要在上面砍三刀,故稱“砍三刀”,又因其吃起來油香四溢,故又稱“油布袋”。每年年關,家家製作,戶戶蒸食,代代相傳,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在漫長的封建社會裡,五台勞動人民生活貧困,常年以玉米為主食。為了改變這種單調乏味的飲食,五台人便創製了一種粗糧細作的食品。 
忻州市 忻州市 神池月餅 神池月餅是神池縣的特產,以香鮮酥甜聞名忻州乃至整個山西。神池月餅被認定為“山西名小吃”、“山西名點”,以其“皮酥餡香、口味濃郁、鬆軟不膩、久存不變”的特色贏得了晉陝蒙一帶民眾的喜愛。神池月餅以白面、胡油、食糖為主要原料,拌以玫瑰、青紅絲、核桃仁、花生米、葡萄乾、芝麻等輔料加工而成。具有甜而不膩、酥而不散,久放不餿之特點,每到中秋時節遠銷忻州市各縣及太原、大同、朔州、北京等地。神池也被譽為“月餅之鄉”。 
忻州市 忻州市 原平鍋魁 原平鍋魁是山西省一種烤制的漢族傳統名點,麵餅呈黃色,具有香、甜、酥、脆的特點。根據包餡與不包餡可以分成空心鍋魁和實心鍋魁兩種。其狀若塊,約三寸長,寸許寬,卷邊滾圓。不包餡的稱空心鍋魁,包餡的另有名稱。應市的多是甜餡鍋魁,最上乘的是玫澄鍋魁。鍋魁餅面橙黃色,具有香、甜、酥、脆的特點,加之包餡的不同、又各具風味,久食不厭。原平鍋魁特點是嘴嚼利口不沾牙,存放色味不變,始終酥脆如初。 
忻州市 忻州市 河曲酸撈飯 河曲人發現泡酸了的糜米飯有清熱解渴的功用,於是用心製成酸湯將米放入,在15℃以上浸泡4至8小時後澄出糜米即可做成酸粥,河曲人將這種粥稱之為酸稀粥。在酸湯中煮至八成熟撈出後上籠蒸熟的米飯,稱為酸撈飯或“糜糜飯”。久而久之,河曲人家家戶戶鍋台上都有了一隻“酸米罐”,裡面泡著糜米,利用鍋台的溫度任其發酵,隨吃隨撈。河曲人做酸粥時還經常加入土豆、紅薯塊,酸撈飯一般配大燴菜食用。酸米湯不僅是解渴生津的好飲料,還可以解酒。 
忻州市 忻州市 高粱面魚魚 高梁面魚魚在晉北的忻州、定襄、五台、原平、代縣一帶是家常飯。主婦們將和好的面擠成棗樣大小的劑子,兩手同時從大案兩頭搓起,成細若香頭的小魚,蒸好澆上湯菜食之。若是時間緊,來不及搓魚,便捏成很薄的紅面殼殼。要么掰成塊加菜拌食、要么切條,用雞蛋、酸菜炒食,同樣令人垂涎。過去村里孩子玩餓了,取一個紅面殼殼,在裡邊倒一點鹽醋,滴一點食油,從邊上掰一塊蘸點鹽醋吃,吃到最後,鹽醋、殼殼來個一口香,老百姓叫“油鹽蘸窩窩”。 
忻州市 忻州市 莜麵栲栳栳 “莜麵栲栳栳”(栲栳kǎolǎo)是山西高寒地區尤其是忻州地區的一種麵食小吃。栲栳是指用柳條編成,形狀像斗的容器。也叫“笆斗”。“栲栳栳”是用莜麵精工細作的一種麵食品,因其形狀象“笆斗”,民間叫“栳栳”。是用竹篾或柳條編製成的一種上下粗細一致的圓框,形狀象斗,是農家專門用來打水或裝東西的一種用具,因“栲栳栳”形如“笆斗”故得名。
忻州市 忻州市 代州面麻片 代州面麻片,歷史悠久,以片薄、質脆、香甜可口著稱,已有近百年歷史。代州城有名的商號“聚星瑞”、“興盛齋”、“富成齋”、“天興昌”、“巨盛齋”、“福盛魁”等,主營面麻片,並向州外推銷,享譽山西。據說,清朝末年,一位在江蘇做官的代州人特別喜歡吃江蘇的麻片。告老還鄉時,便帶了一名專做麻片的廚師回鄉,在家做麻片,供自己食用。後來這位廚師將其技藝傳給了代州人,經代州人的改進,製成了獨具特色的代州麻片。 
忻州市 忻州市 崞陽麻葉 原平麻葉製作複雜,選用精製麵粉、發酵粉和糖劑,輔助油、鹽、鹼、礬等,加水按一定比例配製攪拌成鬆軟麵團,用刀雎切成約半兩重的小面塊,拉長兩根扭兩圈,圓圓的,粗細不等,放入油鍋中炸到金黃色撈出即可食用。油料一般選用晉西北的胡麻油。 
忻州市 忻州市 忻州瓦酥 忻州瓦酥形狀似瓦,故名"瓦酥"。瓦酥製作歷史悠久,始於明末清初。在清朝時,慈禧太后品嘗後,龍顏大開,賜名為"龍鳳瓦酥"。瓦酥以其質酥脆,味香郁,堪稱爐食中一絕。鮮食酥沙,鬆軟;乾食酥脆、甘香;常食健胃壯身。曾被山西省商業系統評為最佳食品,聲譽遠達太原、大同、河北、內蒙古等地。1981年被列為山西省名特產品;1996年榮獲國際最高金獎和"對人類特殊貢獻獎"。 

風景名勝

綜述

忻州市有世界文化景觀1處,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座,各類文化旅遊景區景點294處,其中國家級森林公園4處,國家地質公園2處,國家水利風景名勝區1處,國家自然保護區1處。五台山被評為“中國十大文化旅遊品牌”,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景區景點

忻州市 忻州市 五台山 五台山位於山西省東北部,忻州市五台縣境內,西南距省會太原市230千米,位列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與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四川峨眉山、共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與尼泊爾藍毗尼花園、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屍那迦並稱為世界五大佛教聖地。五台山所在的山西處於黃土高原,地旱樹稀,最低處海拔僅624米,最高處海拔達3061.1米,為華北最高峰,有“華北屋脊”之稱。台頂雄曠,峰嶺交錯,挺拔壯麗,大自然為其造就了許多獨特的景觀。 
忻州市 忻州市 雁門關 “天下九塞,雁門為首”。雁門關又名西陘關,以“險”著稱。“九塞尊崇第一關”雄關地勢險惡,高居勾注山上,是大雁南下北歸的主要中部通道之一。與寧武關、偏關合稱為“外三關”。雁門關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代縣縣城以北約20千米處的雁門山中,是長城上的重要關隘,雁門山,古稱勾注山。相傳每年春來,南雁北飛,口銜蘆葉,飛到雁門盤旋半晌,直到葉落方可過關。故有“雁門山者,雁飛出其間”的說法。 
忻州市 忻州市 管涔山 管涔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寧武縣東寨鎮,含五寨、神池、岢嵐、靜樂等部分縣區,由大石洞、鞦韆溝、馬家莊、高橋窪、閻家村和懷道林場的部分區域組成,南北長42千米,東西寬22千米,總面積4.423萬公頃,森林面積2.27萬公頃,林木總蓄積量為管涔林區的40%,約為208萬立方米,覆被率73.7%。公園內有旅遊景點50多處,動植物資源豐富,被稱為“雲杉之家”和“華北落葉松故鄉”,棲息著褐馬雞、金錢豹、梅花鹿、金雕等國家一類保護動物。 
忻州市 忻州市 禹王洞 禹王洞位於忻州市城南20千米的繫舟山腰,相傳禹王治水時在此居住故名,舊志稱仙人洞。洞外山勢雄偉,風景秀麗;洞內九曲迴環,奇筍怪石。洞內寬處可容六七百人,窄處僅一人能夠通過,到處可見石花、石瀑、石筍、石佛、石塔、石柱、石鐘乳等。據明萬曆《忻州志》載,洞可通往河北平山縣。1992年,忻州市政府和當地駐軍聯合開發這一旅遊資源,修築盤山公路、索道,整修山洞700餘米,設禹王宮及3廳10洞50多個景點,其中有“群獅迎賓”、“金龜出洞”、“二仙對弈”、“瑤池仙境”、“蓬萊仙島”、“鎮海寶塔”、“禹王觀瀑”等。 
忻州市 忻州市 蘆芽山 蘆芽山風景名勝區位於山西省忻州市寧武縣中部,總面積為321平方千米,是集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國家自然保護區、國家水利風景區及中國民間文化旅遊示範區於一體的風景名勝區,是三晉母親河、華北水源地、華北落葉松故鄉、雲杉之家,也是國內唯一的毗盧佛道場和世界珍禽褐馬雞的主要保護地。蘆芽山因形似一“蘆芽”而得名,海拔2736米,主峰絕頂約10平方米的石坪上,巍然托起一座石砌建築——太子殿。據考證,蘆芽山是中國唯一的毗盧佛道場,太子殿即為佛頂。 
忻州市 忻州市 老牛灣 老牛灣位於山西省和內蒙古的交界處,以黃河為界,南依山西的偏關縣,北岸是內蒙古的清水河縣,西鄰鄂爾多斯高原的準格爾旗,是一個雞鳴三市的地方。這裡是長城與黃河握手的地方,是中國最美的十大峽谷之一。整個老牛灣旅遊區由三灣一谷組成,分別是包子塔灣,老牛灣、四座塔灣和楊家川小峽谷。 
忻州市 忻州市 鳳凰山 鳳凰山古稱標山,地處晉北旅遊樞紐腹地,位於忻府區、定襄縣、原平市交界的湯頭溫泉開發區。 山西定襄鳳凰山生態旅遊區是中國首個複式旅遊景區,主區域由萬畝生態植物園和千年神湯都溫泉樂活園組成,集溫泉養生、生態旅遊、休閒度假以及完善的住、餐、購、會議配套服務於一體。是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中國最佳鄉村旅遊目的地,山西省首批循環經濟試點園區,國家三星級休閒農業創建單位。 

著名人物

劉淵 劉淵

劉聰,匈奴漢國皇帝,字玄明,一名劉載,生年不詳,卒於東晉元帝太興元年(318年)。十六國時漢國國君。  

劉淵,匈奴漢國皇帝,字元海,生年不詳,卒於西晉永嘉四年(310年)。匈奴左賢王劉豹之子。十六國匈奴漢國的創立者。  

白樸(1226年—?),原名恆,字仁甫,後改名朴,字太素,號蘭谷。元代文學家、雜劇家,元曲四大家之一。  

元好問,字裕之,號遺山,世稱遺山先生。金朝最有成就的作家和歷史學家,宋金對峙時期北方文學的主要代表,金元之際在文學上承前啟後的橋樑。  

薩都剌(約1272年—1355年),元代詩人、畫家、書法家,字天錫,號直齋。回族(一說蒙古族)。人稱雁門才子,留有《嚴陵釣台圖》和《梅雀》等畫,珍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傅山(1606年—1684年),初名鼎臣,原字青竹,後改名為山,字青主,一字仁仲,別字公之佗,號朱衣道人。  

徐繼畲(1795年—1873年),字健男,號松龕,別號康田,書齋名退密齋,愛國者,是中國近代開眼看世界的先驅之一,近代著名的地理學家。  

閻錫山 閻錫山

閻錫山(1883年10月8日-1960年7月22日),字百川、伯川,國民革命軍一級上將,辛亥革命時任山西都督。因支持袁世凱稱帝獲封“一等侯”,1917年護法期間,奉段祺瑞令帶兵赴湖南作戰。  

續範亭,名培模。1911年參加辛亥革命,任山西遠征隊長。1937年抗戰爆發後,任第二戰區總動員委員會主任委員,與共產黨人合作創建山西新軍。1940年任新軍總指揮、八路軍晉綏軍區副司令員。  

徐向前,1949年10月任總參謀長。1954年6月任軍委副主席,分管空軍和國防防空工作。1956年黨的"八大"上當選為政治局委員。1978年,任國務院副總理、國防部長。1990年9月逝世。  

高君宇(1896年—1925年),原名高尚德,字錫三,山西靜樂人。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2年當選為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一屆中央執行委員。  

薄一波(1908年—2007年),原名薄書存,1925年入黨,歷任華北局第一書記、財政部部長、國務院第3辦公室主任、國家建設委員會主任、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等職。1957年出任國務院副總理兼國家經委主任。  

劉雲山,十八屆黨代表,中央委員,2012年11月15日當選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黨校校長。

張艾嘉,祖籍山西五台,電影導演、演員與流行音樂作曲家、歌手。

城市榮譽

2017年6月,忻州市被命名國家衛生城市(區)。  

2017年12月21日,忻州市入圍2017年中國最安全城市排行榜。  

2018年11月,中國城市創新競爭力排名第36。  

對外交流

名稱所屬國家/省份
營口市遼寧省
西城區北京市
安娜市美國德克薩斯州
南通市江蘇省

忻州市主要旅遊景點

概況 忻州位於山西省北中部,該區扼"晉陽北路門戶",四周環山,地域遼闊,為秦晉高原的一部分,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抗日戰爭時期,著名的平型關戰役忻口戰役就發生在這裡。目前已形成以煤炭,冶金,機械,化工,電力為主體的門類比較齊全的工業體系,農業生產也有相當基礎,成為全省重要的糧油產區之一。 該地區文化歷史悠久,自然旅遊資源多面廣,峻峭奇特,人文旅遊資源古老獨特,佛教聖地,革命革址,文物古蹟較多且名揚中外。
景點白求恩模範病室舊址 | 南茹八路軍總部舊址 | 平型關戰役遺址 | 西河頭地道 | 徐向前故居 | 閻錫山舊居 | 阿育王塔 | 白佛堂 | 邊靖樓 | 岱嶽殿 | 貂嬋故里 | 汾源天池 | 公主寺 | 公孫杵臼墓 | 古城代縣 | 關帝廟 | 關王廟 | 管涔山風景區 | 圭峰寺 | 海潮庵 | 洪福寺 | 護城樓惠濟寺 | 金安寺 | 金洞寺 | 靜居寺石窟 | 歷代長城 | 林泉寺 | 蘆芽山 | 娘娘灘 | 寧武關 | 偏關 | 普濟橋三關 | 三聖寺 | 雁門關 | 石徑禪院 | 壽寧寺 | 宋氏牌樓 | 台駘廟與支鍋奇石 | 天涯山五峰山 | 忻口遺址 | 忻州城樓 | 忻州古城 | 秀容書院 | 岩山寺 | 楊忠武祠 | 迤西洞 | 禹王洞 |元好問墓 | 趙杲觀 | 忠烈祠 | 朱氏牌樓 | 五台山 | 管涔山情人谷景區 | 趙杲觀 | 汾源水利風景區 | 五寨自然保護區 | 馬營海 |

山西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概況全省轄11個地級市,以及23個市轄區、11個縣級市、85個縣。
 太原市杏花嶺區 | 小店區 | 迎澤區 | 尖草坪區 | 萬柏林區 | 晉源區 | 古交市 | 陽曲縣 | 清徐縣 | 婁煩縣
大同市城區 | 礦區 | 南郊區 | 新榮區 | 大同縣 | 天鎮縣 | 靈丘縣 | 陽高縣 | 左雲縣 | 廣靈縣 | 渾源縣
陽泉市城區 | 礦區 | 郊區 | 平定縣 | 盂縣
長治市城區 | 郊區 | 潞城市 | 長治縣 | 長子縣 | 平順縣 | 襄垣縣 | 沁源縣 | 屯留縣 | 黎城縣 | 武鄉縣 | 沁縣 | 壺關縣
晉城市城區 | 高平市 | 澤州縣 | 陵川縣 | 陽城縣 | 沁水縣
朔州市朔城區 | 平魯區 | 山陰縣 | 右玉縣 | 應縣 | 懷仁縣
晉中市榆次區 | 介休市 | 昔陽縣 | 靈石縣 | 祁縣 | 左權縣 | 壽陽縣 | 太谷縣 | 和順縣 | 平遙縣 | 榆社縣
運城市鹽湖區 | 河津市 | 永濟市 | 聞喜縣 | 新絳縣 | 平陸縣 | 垣曲縣 | 絳縣 | 稷山縣 | 芮城縣 | 夏縣 | 萬榮縣 | 臨猗縣
忻州市忻府區 | 原平市 | 代縣 | 神池縣 | 五寨縣 | 五台縣 | 偏關縣 | 寧武縣 | 靜樂縣 | 繁峙縣 | 河曲縣 | 保德縣 | 定襄縣 | 岢嵐縣
臨汾市堯都區 | 侯馬市 | 霍州市 | 汾西縣 | 吉縣 | 安澤縣 | 大寧縣 | 浮山縣 | 古縣 | 隰縣 | 襄汾縣 | 翼城縣 | 永和縣 | 鄉寧縣 | 曲沃縣 | 洪洞縣 | 蒲縣
呂梁市離石區 | 孝義市 | 汾陽市 | 文水縣 | 中陽縣 | 興縣 | 臨縣 | 方山縣 | 柳林縣 | 嵐縣 | 交口縣 | 交城縣 | 石樓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