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店區

小店區

小店區是山西省太原市下轄區,位於東經112°24′-112°43′,北緯37°36′-37°49′,太原市的東南部,晉中盆地的北端,東與晉中市榆次區接壤,南與清徐縣毗鄰,西與晉源區隔汾河相望,北至南內環街與迎澤區相連。是太原市“南移西進、擴容提質”城市發展戰略的主要擴張區域,是太原市與晉中市聯合開發的前沿地帶。小店區下轄7個街道、1個鎮和2個鄉,總面積29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2.9萬(2017年)。2018年,小店區入選中國百強區、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

基本信息

建制沿革

小店區小店區
隋開皇十年(590年),在汾河之東新置太原縣,境域屬之。

唐貞觀十一年(673年),太原城實行擴建。天授元年(690年)於太原置北都。太原、晉陽二縣又為太原府治所,並稱“赤縣”。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宋初趙匡胤、趙光義占領太原、晉陽二縣。太平興國九七九年,廢棄太原、晉陽二縣,降太原府為并州,移治所於榆次。太平興國九八二年,遷唐明鎮。嘉祐四年(1059年),改并州為太原府 。

熙寧三年(1070年),廢平晉縣入陽曲縣。政和五年(1115年),復置平晉縣。貞祐四年(1216年),廢平晉縣,次年復置。明洪武四年(1371年),徙平晉縣治於汾河之西古晉陽南關(今晉源鎮)。洪武七年(1374年),廢平晉,改稱太原縣。

民國十六年(1927年),廢冀寧道。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一月成立清(源)太(原)縣。民國二十七年六月建立抗日民主統一戰線。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太原縣屬晉西第八專署。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一月,成立清(源)太(原)徐(溝)縣。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太原縣改名晉泉縣至1945年8月日軍投降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八月日本投降,太原縣政府成立。民國三十五年十月,成立清太徐縣,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九月,改太原縣為晉源縣。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七月二十日,晉源縣解放後3縣分治。民國三十七年九月,成立太原縣人民政府。民國三十八年三月,太原縣更名為晉源縣,九月改屬汾陽專署。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小店區小店區
小店區小店區
1949年4月24日,太原解放。

1949年5月6日,太原市新置內、外各4個區,共8個區。

1950年2月8日,太原市並8個區為4個區,外一、二區合併為第四區。

1951年4月2日,晉源區從汾陽專署劃歸太原市。8月撤銷晉源縣建置,並於汾河東新建太原市第七區,駐北格鎮。

1954年1月2日,撤銷第四區建置,將第七區改名為第四區,區政府駐地由北格鎮移駐小店鎮。6月4日,第四區改名為小店區。

1957年3月12日,撤銷小店區建置,成立太原市郊區。

1958年9月,郊區所轄鄉鎮成立人民公社。

1959年3月,撤銷郊區建置,今境域屬南城區管轄。1960年3月,恢復太原市郊區建置。太原市成立9個城市人民公社,2個農村人民公社(小店、晉祠)。

1961年5月18日,撤銷“大公社”建置,恢復南城、晉源等區。

1963年4月1日,撤銷晉源區建置,將太原市所轄農村人民公社合併成立太原市郊區。

1970年3月26日,撤銷太原市郊區建置,新置南郊區、北郊區。

1980年11月12日,南郊區親賢公社所屬程家村、旱西關、水西關、大南關、老軍營、牛站、菜園7個生產大隊劃入太原市南城區。

1984年,廢除人民公社建置、恢復鄉鎮村建置。

1997年5月8日,設立太原市小店區、迎澤區、杏花嶺區、尖草坪區、萬柏林區、晉源區。

1997年12月12日,擬成立太原市小店區,由原太原市南城區塢城街道、雙塔街道、北營街道和原南郊區親賢鄉、黃陵鄉、小店鎮、北格鎮、劉家堡鄉、西溫莊鄉、郝莊鄉、狄村組成。

1998年1月1日小店區掛牌成立。

2000年,小店區對街道、鄉鎮區划進行調整,雙塔街道更名為營盤街道、親賢鄉更名為平陽路街道、黃陵鄉更名為黃陵街道。

區劃詳情

2010年,小店區轄6個街道、1個鎮、2個鄉、2個開發區:小店街道、塢城街道、北營街道、營盤街道、平陽路街道、黃陵街道;北格鎮;西溫莊鄉、劉家堡鄉、太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太原經濟技術開發區 。

地理環境

地理境域

小店區是太原市轄六城區之一,位於市區的東南部。晉中盆地的北端,東經112°24’至112°43’,北緯37°36’至37°49’,小店區總面積295平方千米,其中建城區面積35平方千米。

東與晉中市榆次區接壤,南與清徐縣毗鄰,西與晉源區隔汾河相望,北至南內環街與迎澤區相連,在太原市汾河東岸。

地貌

小店區地勢北高南低,平均海拔763~780米之間,以南部平川為主,東部地區為山區、丘陵地區。轄區內有汾河、瀟河、五龍溝沙河、黑駝沙河等季節性河流。

氣候

小店區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乾燥,春季乾旱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短暫涼爽。年均氣溫9.6℃,無霜期170天,年均日照時數2675.8小時,年降水量495毫米左右 。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小店區總面積295平方千米,其中建城區面積35平方千米。

水資源

小店區內有汾河、瀟河、五龍溝沙河、黑駝沙河等季節性河流。

偏矽酸複合型礦泉水主要分布在小店區。

經濟概況

規劃定位

小店區小店區
太原“十一五”提出:小店區要實現一個目標、全面完成“63”工程建設、建立“二核五組團”的發展格局、“形成六大區域產業特色”的未來發展規劃 。

努力實現一個目標,通過全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國的現代商務、生態康居、文化教育、新興產業與高新技術產業和新農村示範五大基地,到“十一五”期末,努力把小店區建成全省綠色經濟高速發展、循環經濟示範全省、生態環境良好宜人、文化教育高度發達、社會文明和諧有序、人民民眾安居樂業的第一區,順利跨入全國百強縣區。簡言之,就是到“十一五”期末,要把小店區建設成為“太原的浦東新區”、“全省第一區”,跨入全國“百強縣”。

全面完成“63”工程建設,形成三大基地,即國家級鎂鋁合金產業化基地、國家級科技興貿出口創新基地、國家級出口加工基地;打造三大示範區,即全省循環經濟示範區、教育改革示範區、產業結構調整示範區;完成三大休閒園區建設,即東山旅遊觀光園區、學府公園、城南公園;力爭建設三個千畝商住小區工程;建設三條景觀大道工程;服務三個省市重點工程。

“二核五組團”的發展格局,就是要按照太原市總體規劃,結合本區實際,全面最佳化城鎮空間和區域功能定位,在全區範圍內構建以小店城鎮和經濟區為核心,以建城區、東山地區、經濟區及西溫莊所轄地區、教育園區、南部地區為組團的“二核五組團”發展格局。

形成六大區域產業特色:以小店城鎮區域為行政中心的文化、商貿、康住、醫療、衛生、文化、體育物流等產業區域;以經濟區及西溫莊所轄地區為經濟中心的工業產業區域;以建城區為重點的現代都市服務產業區域;以東山地區為重點的生態觀光旅遊產業區域;以南部地區為重點的城市農業、生態農業、副食品加工工業和養殖業區域;以教育園區為重點的文化教育產業區域。

發展優勢

小店區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南農北商、高新技術密集、交通通訊便利,呈現空間大、前景好、後勁足的發展勢。是太原市整體布局“南移西進”的主要擴張區域,又是太原市與晉中市聯合開發的前沿陣地,境內有全省最大的航空港——太原武宿機場。區內公路連線全省八個地市和周邊省市。區域內大專院校和科研機構眾多,電子、信息產業密集,國家級太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太原市經濟技術開發區以及國家級劉家堡萬畝高效農業技術開發區都坐落在小店區,小店區已成為全市乃至全省科工貿的重要發展基地 。

投資環境

2002年開始,提出了“當好全市率先發展排頭兵、創建全省投資環境最佳區”目標,在全省率先推行了備案經營制、區級費用免收制、不告不查制、慎用處罰制、責任追究制等“五項制度”和“兩個不輕易”,在全市率先創立了政務大廳和“全程辦事服務制”,對凡在該區投資發展的國內外投資商提供一條龍全程服務。2004年,又推行了包扶責任制、區長接待制、收費公示制、放寬準入制和社會評價制等新的“五項制度”,為企業發展積極創造寬鬆的環境。該區已成為省內外客商投資的沃土、發展的旺地,被譽為山西省經濟發展最具吸引力的縣區。

綜合經濟

2004年,全區地區生產總值達到55.86億元,財政總收入達到47237萬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53.2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017元,綜合經濟實力居全省經濟二十強縣區。先後榮獲全國“兩基”教育先進區、全國老年工作先進區、全國農村改水改廁先進區、全國全民健身活動先進集體、全國兒童工作先進示範區、全國“愛心獻功臣”先進集體、實施婦女兒童發展綱要國家級示範單位等稱號。

城市農業

全區有耕地1.2萬公頃,基礎設施齊全,生產條件優越,擁有蔬菜、花卉苗木、食用菌等優勢產業,是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重要項目區、國家節水農業試點示範縣區、山西省奶牛基地縣和太原市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和苗木花卉生產基地。培育有恆康乳業、六味齋、宏明養殖等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個,青玉油脂、晉鴻格里香等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5個,小店名吃“香酥鴨”享譽省內外。以“市場化取向、公司化經營、工廠化管理、智慧型化設施”為特徵的城市農業成為農業發展的主導,全區城市農業項目發展到114個,年產值達到21億元,占到太原市總量的60%,已形成林牧休閒旅遊區、蔬菜花卉苗木區、種養加工區和現代農業示範區四大區域。

新興工業

全區形成了新型醫藥化工、新型建材、新型材料、汽車維修、機械製造、農產品加工等七大優勢產業。全國四大羊絨品牌之一的深圳日神集團成功併購山西毛紡織廠,正致力於打造太原紡織工業園區。世界500強之一的台灣富士康企業集團投資建設的富鎂精密工業(太原)有限公司項目,將吸引大批配套企業和相關產業來該區發展,形成新的經濟亮點。

現代商務

服務貿易業由傳統的零散商業向規模化、高檔次、高品位方向發展,IT產業、汽車展銷、餐飲娛樂、現代商品零售等產業發展迅速,形成了以親賢北街、長風大街、長治路為軸心的具有濃郁都市風貌的太原市城南新興商貿中心。中國家電零售巨頭、全國連鎖航母北京國美電器、梅園百盛、北京華聯、東方家園綠緣店等知名企業落戶小店區。世界500強首位的商業巨頭沃爾瑪及韓國現代、可口可樂、羅克佳華等一批世界著名企業正全方位在小店區發展、壯大 。

人口

小店區總人口491250,各鄉鎮街道人口: 塢城街道 101757、 營盤街道 83002 、北營街道 37746 、平陽街道 74313 、黃陵街道 39257 、小店鎮 60439 、北格鎮 37196、 西溫莊鄉 25498 、劉家堡鄉 32042。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以上數據截至2000年)

自然環境

小店區小店區
小店區小店區
小店區地勢北高南低,平均海拔763~780米之間,以南部平川為主,東部地區為山區、丘陵地區。轄區內有汾河、瀟河、五龍溝沙河、黑駝沙河等季節性河流,地下水資源豐富,地下水位較高,水利灌溉條件十分便利。

小店區深處大陸內部,屬四季分明的大陸性氣候中的季風暖溫帶氣候區。年平均氣溫9.5℃~10.3℃,極端最高氣溫一般出現在6月上旬至7月底,為36.10℃~39.4℃之間;最高氣溫曾高達39.4℃(1955年7月24日)。極端最低氣溫出現在12月至次年1月之間,最低氣溫曾出現過-25.5℃(1958年1月26日)。每年1月最冷,月均-6.4℃左右,7月最熱,月均氣溫一般在23℃左右。氣壓最高為(十二月份)929.7百帕~935百帕;最低為(七月份)864.6百帕~907.5百帕。風向冬季為西北,夏季恆為東南。結冰期為11月28日,融解期為3月23日。每年10月上、下旬進入霜期,終霜期為4月下旬。年降水量平均為464毫米。最少為1月,最多為8月,梅雨期為7月18日至8月18日(即伏天)。境內陽光照射較充足,全年日照時數為2556.3~2872.6小時,日照百分率在60%以上,全年中1月的日照百分率最高,一般可達63%~78%。境內平均濕度在7.3~9.3百帕之間,有明顯的自東南向西北遞減的趨勢。月平均最大值出現在7月份,其最大絕對濕度為16.8~21百帕;月平均最小值出現在1月份,其絕對濕度在1.6~2百帕之間。平均相對濕度為53%~60%,其分布自西向東南逐漸遞增,一年中相對濕度變化以夏季最大,秋季次之,冬夏季最小,且最小相對濕度曾出現過0%的極值記錄。通常一日中相對濕度最高值出現在日出之前,最小值出現在午後15小時左右。霧日數全年平均為12~13天。最多年份霧日數25天,出現在1976年;最少年份霧日數僅兩天,出現在1957年。出現時間多在秋季,春、夏兩季相對較少。

區境內6~10月,局部地區有時出現暴雨,又因境內屬濕度、降水量較小地區,年均降水量464毫米,且日照充足,大風日居多,導致年蒸發量高達1789毫米,相當於年降水量近四倍,極易發生乾旱現象,民間有“十年九旱”之說。

歷史沿革

太原古稱晉陽,大約創建於公元前497年,為早期的趙國都城。公元前246年,秦始皇分天下為36郡,初置太原郡,從此始有太原之稱。之後,北朝、隋、唐時期,太原一直為歷代重鎮。到了五代,晉陽曾先後為後晉、後漢、北漢之都城。公元960年,趙匡胤推翻後周,建立宋後,派其弟趙光義於公元979年攻克晉陽,公元982年,趙光義委派部將潘美重建太原城。民國初期閻錫山統治山西,以太原為首府,1949年4月2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攻克太原。

1998年1月1日,太原市市轄行政區劃調整新成立太原市小店區,由原太原市南城區塢城街辦、雙塔街辦、北營街辦和原南郊區親賢鄉、黃陵鄉、小店鎮、北格鎮、劉家堡鄉、西溫莊鄉、郝莊鄉狄村組成;轄區面積295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24.7平方公里,轄3個街道辦事處2鎮4鄉,107個居委會和98個行政村,總人口37.2萬,非農業人口23.2萬。2000年,小店區對街道、鄉鎮區划進行調整,雙塔街辦更名為營盤街辦、親賢鄉更名為平陽路街辦、黃陵鄉更名為黃陵街辦,並對居委會設定進行了調整。

2001年,小店鎮更名為小店街辦。2002年12月2日,為加快太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太原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發展,太原市將平陽路街辦殷家堡村、小店街辦小馬村劃歸太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小店街辦城西、下莊、圪塔營,西溫莊鄉楊莊、化章堡、南畔、南黑窯村劃歸太原經濟技術開發區。2004年,小店區轄1鎮2鄉6個街道辦事處,60個社區居委會,89個行政村,總人口50.3萬,非農業人口35萬人;轄區面積271.3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35平方公里。

社會事業

醫療衛生

2010年小店區大部分村推行了“村清掃、鄉收集、區轉運”環衛管理模式。12.63萬名農民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2010年小店區、鄉醫療衛生機構實現100%達標,新農村建設重點推進村衛生所建設達標率達100%,為5.2萬名農民補助住院、門診等費用955萬元。

2011年,小店區登記在案的診所,服務站總計369所。

2014年,小店區登記在案的醫院總計174家。其中,作為省城太原市“十大建築”之一的山西大醫院坐落於小店。

社會保障

2010年小店區財政支出3.95億元用於民生工程,占到區財政支出的45.52%。2008年到2010年三年,每年投入200萬元,撬動社會資金4000萬元,不足60平米辦公用房的社區全部消除,打造和諧標準化社區38個。

2010年新增就業崗位2.3萬個,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8348人,安置“4050”人員2204人,零就業家庭實現動態清零,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6%以內。國有、集體企業和職工社會保險基本實現全復蓋,10.7萬名城鎮居民參加了基本醫療保險,1.1萬名農民參加了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為5300名全額事業單位人員增加了7%的醫療保險補貼,為1.65萬名城鄉困難民眾發放醫療救助金314.33萬元,8910戶、1.45萬名城鄉困難民眾實現應保盡保。

2010年小店區300餘萬元廉租房補貼全部發放到位,1458戶經濟適用房申請對象全部進行了公示。小店區慈善協會組建成立,籌集愛心捐款156.82萬元。爭取省、市資金2548萬元,投入財政資金2000萬元。

城市建設

長風街長風街

2010年小店城鎮13平方公里建設規劃編制完成。區財政支出2.14億元,完成投資5.15億元。小店區實施了“一帶一街六園十村”綠化工程,建成區綠化復蓋率達到33.9%,林木綠化率達到19.2%。為國家、省、市重點工程征地2927畝,拆遷50萬平米。重新調整劃定了基本農田,依法查處了第八、九、十次衛片違法占地行為。改造“城中村”燃煤鍋爐2348台,建成煙塵控制區51.5平方公里,全區二級以上天氣達到296天。

清華科技園太原分園清華科技園太原分園

2010年小店區實施新農村建設十復蓋工程,28個新農村實現主幹道硬化,17個村實現街巷全硬化,10個村實現整村綠化,12個村、4900戶農民使用上清潔能源,8個村完成安全飲水新改擴建工程。

2013年小店區完成涉及市政道路建設的60萬平米拆遷任務。投資1.7億元自主改造建設電子街、富康街、人民路等3條市政道路和12條小街巷。投資1.9億元完成公路建設里程54公里,小店區公路密度達324公里/百平方公里,完成渠道清淤疏浚和末級渠系防滲改造工程163公里。服務龍城500千伏、銅廠220千伏等樞紐變電站開工建設,完成農村電網升級改造。集中供熱擴網613.8萬平米,總面積達到1660.7萬平米,完成2200萬平米區域供熱保障工作。

教育概況

小店區內有山西大學以及山西財經大學、山西省農科院等200多家大中專院校、科研單位,兩個國家級開發區:太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太原經濟技術開發區位於該區中心位置,是太原市乃至山西省重要的科研基地,高新技術產業發育基地和對外開放的視窗。

2010年實施了8所學校的“百校興學”工程,公開招聘120名教師重點補充到農村中國小,農村中、國小生均公用經費分別提高138元和75元。

2013年,小店區區屬中國小89所,其中普通高中1所、職業高中1所、體校1所、國中14所(其中區直屬國中5所,農村國中9所)、國小67所(區直屬國小16所,農村國小5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5所;在校中國小生51800餘人,教職工3400餘人。轄區內有還各級各類幼稚園129所,各類民辦培訓機構17所、民辦學校4所,省屬、市屬、企事業辦學校中國小12所,各類高等院校22所。

交通運輸

小店區內有山西省最大的航空港——太原武宿國際機場,48條國內航線輻射全國。太舊高速公路、東山過境高速公路、南過境高速公路、108國道、208國道、大運路、石太線、南同蒲鐵路等公路、鐵路交通幹線縱橫交錯,連線全省各地,有“一港八路”之稱,太原至澳門高速公路太原至長治段出入口也在小店區。

風景名勝

小店區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小店區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聖安多尼教堂位於劉家堡鄉西柳林村,該村是太原地區最早的天主教傳播地之一。光緒初年,該村曾有一座教堂,面積約200平方米,於1900年8月16日被義和團焚毀。1905年春,耗銀8310兩,重建西式教堂,面積423平方米,主鐘樓高27米。又經1992和2003年教堂再度改擴建,使用面積2000平方米,主鐘樓高56米,成為全國聞名、規模宏大的仿古教堂。

北極宮

北極宮位於黃陵街道辦事處西吳村村中,宮南向,四合院建築,占地面積963平方米,是小店區為數不多的明代建築之一。北極宮前有木結構門樓,琉璃歇山頂,四柱三門三樓,門樓兩旁有磚雕八字牆。正殿為懸山頂,前有廊,寬深各三間,呈方形。

北極宮用以供奉北極大帝,又稱北極星君,是道教尊神“四御”之中的第二位神,其地位僅次於最高尊神“三清”和玉皇大帝。北極大帝在全國許多地區供奉,它來源於中國古代的星辰崇拜。北極是北極星的簡稱,又稱“北辰”、“天樞”。古人認為北極為“大帝之座”、“天子之常居”,皇帝所居稱為“紫禁城”也是緣於此。現為小店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臥龍廟碑

臥龍廟碑位於北營街道辦事處黑駝村,碑身通高3.7米,有螭首、碑身、龜趺。碑文敘述諸葛武侯之功績,兼以頌晉王朱棡。現為小店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槐

古槐位於黃陵街辦窯子上村,樹幹直徑0.8m,總高15m,主幹高2米。古槐已有800餘年歷史。

唐槐公園是為狄仁傑於1992年建成。2004年市園林局接管唐槐園,並進行重新規劃建設。新規劃的唐槐公園,由南北兩園組成,總規劃面積為2.58公頃。

北園內001號古槐,相傳為狄仁傑之母手植,樹前有清康熙年間太原知縣戴夢熊立的狄梁公故里碑,距今已有一千三百餘年歷史,是太原地區最古老的古槐,堪稱“活文物”、“古槐之最”。

佛光禪寺

佛光禪寺位於小店街辦范家堡村,原名關聖廟,又名關聖寺,始建於清朝乾隆年間,座西朝東,建有大殿三間,南北耳房各一間,北房六間,南房六間,大門上方掛有關聖廟牌匾,殿內有關聖塑像,高約3米,8尊佛像,廟內有大鐘一座,高約2米。在文革中曾遭毀損,現經重修,已恢復了原貌。

學府公園

學府公園規劃總用地26.5公頃,淨用地21.0364公頃,用地範圍內塢城緩洪池占地8.47公頃。學府公園六大功能區如下:濱水遊覽區,水體景觀區,植物觀賞區,公共活動區,靜謐遊憩區,特色休閒區。公園範圍學府公園東起軍民路、西至體育路、南臨學府街、北抵絨絨街,位於太原市城南山西大學附近。

辛亥革命舉義地

武昌起義前夕的正月十五,同盟會員楊彭齡就與八位下層軍官聚會太原雙塔寺,策劃新軍起義。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義勝利後,北方重鎮西安率先回響,於10月22日成功暴動。山西巡撫陸鍾琦感到新軍不可靠,準備在28日前把他們調出太原。關鍵時刻,新軍將領溫壽泉、閻錫山、趙戴文、喬煦、南桂馨、黃國梁等人連夜開會,決定武裝起義。

太原是繼西安之後,辛亥革命中北方第二個成功起義的城市。事後,孫中山先生評價:“使非山西起義,斷絕南北交通,天下事未可知也。”當時,南方首義的武昌遭到清軍瘋狂的進攻,北方首義成功的西安非常孤立。太原起義,擴大了北方革命的勝利成果,支持了西安義舉,切斷了南北交通,使遠在武昌前線作戰的清軍腹背受敵,促進了清政府的早日垮台。

鄭村革命烈士陵園鄭村革命烈士陵園

鄭村革命烈士陵園

鄭村革命烈士陵園位於北營西峰街北側。因建於鄭村境內而名。陵園坐北朝南,占地約9.24萬平方米,建築面積8500平方米。陵園始建於1960年,園中立紀念碑,碑前有可容4000餘人紀念的廣場,紀念碑後中軸線兩側為墓區,埋葬烈士1251名,後部建圓形冢14座,埋葬無名遺骨280名,均為解放太原時犧牲的革命烈士。

小店區革命烈士紀念館

小店區革命烈士紀念館位於小店街辦114小區,占地10畝,建有紀念碑一座和社區服務中心,有750平米的辦公用房,是小店區開展青少年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

革命紀念碑於94年4月興建,1995年8月完工,碑底側刻有原太原市南郊區625名烈士的英名。1995年8月8日,舉行了隆重的紀念碑落成儀式,正式成立了南郊區革命烈士紀念館,1998年更名為小店區革命烈士紀念館。

歷史文化

每年元宵節,小店區組織彩車巡遊、花燈展示、民間文藝表演、猜燈謎、舞龍、舞獅等文藝活動。

逢節假日,小店區組織扭秧歌。

土特產品

小店區小店區
晉祠大米:產於太原晉祠鎮一帶,這種大米,顆粒長,個頭大,外形晶瑩飽滿,呈半透明狀,米色微褐,做出飯來顆粒分明,香氣撲鼻。吃到嘴裡,味香甜,有韌性、粘性,有咬頭。晉祠大米所以質地優良,是由於水上關係。生產這種大米的稻田,用晉祠難老泉水澆地,這種水,水溫低,含有明礬等礦物質,加之晉祠附近村莊土地肥沃,土壤呈黑色,有利於水稻生長。

清徐葡萄:產於太原清徐縣境內。這裡是國內著名的葡萄產區之一,素有“葡萄之鄉”的美稱。 清徐葡萄已有一千餘年的栽培歷史,葡萄產地主要分布在縣城西北一帶的山定。這裡生產的葡萄品質優良、味美香甜、色澤鮮艷、含糖量高。唐朝詩人劉禹錫來并州曾寫有葡萄歌,讚美清徐葡萄。 葡萄產地的土質、陽光、氣候、水源都適宜葡萄的生長。經過多年的積累,已形成一套完整的栽培管理技術,養植經驗。 清徐葡萄現有五十多個品種,最著名的優質品種為白瓶兒、黑雞心、紫龍眼三種,其中白瓶兒葡萄為最好,顆粒大,每位約七、八分,直徑達三、四分。

太原玉雕歷史悠久,雕刻工藝精緻、細膩,所用原料石質精美,產品品種多樣,是太原古老文化的象徵,太原玉石資源豐富。近處,婁煩縣產玉石,晉中地區盂縣產綠軟玉、剛玉;遠處,晉南夏縣產碧玉,臨汾、鄉寧產瑪瑙,這是太原玉雕能夠從古至今沿襲發展的重要原因。太原玉雕,就是根據天然玉石資源因料取材,因材施藝,在玉雕大師們的精工刀刻下形成了色、形、態俱佳的工藝美術品。位於太原的山西工藝美術廠的玉雕,近年來有了新的發展,在表現名勝古蹟、花卉、人物等方面既繼承了太原玉雕的傳統手法,又在這一基礎上大膽創新,精心雕刻了許多具有較高藝術水平的玉雕新產品。 太原仿古鐵器:太原仿古鐵器是太原古代冶金技術的繼承和發展。太原晉祠宋鑄鐵人名聞中外,是太原古代冶金技術高超的最好歷史見證。太原北城區金屬工藝廠以優質生鐵作原料,陸續生產仿石鐵器。他們的產品用工精細,產品形象酷似原物,如“馬超龍雀”、“明九龍鼎”、“雲岡佛頭”、“晉祠鐵人”等,形象逼真,神態自如,與原物陳列一處,凡可亂真。 琉璃製品:太原盛產琉璃製品。早在盛唐,已經“碧瓦朱甍照城郭”。明清時,琉璃瓦已遠銷外省。太原馬莊蘇家制琉璃,據傳始於盛唐,這些琉璃製品,裝點了山西眾多的古文物、古建築

旅遊資源

小店區小店區
小店區著名的有晉祠、天龍山石窟、永祚寺、純陽宮、崇善寺、竇大夫祠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和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7處。晉祠聖母殿內宋塑侍女像栩栩如生,姿態各異,在海內外享有盛名。天龍山的北朝石窟及隋唐造像、崇善寺明代藏經、純陽宮關羽立馬銅像。唐太宗李世民撰寫的“貞觀寶翰”《晉祠銘並序》碑文,是現存最早的唯一完好的唐太宗行書碑。建於明代的永祚寺,“凌霄雙塔”是雙塔建築的傑出代表;龍山石窟是最大的道教石窟,被專家傳為世界之最。晉祠在太原市西南25公里懸瓮山下晉水發源處。

始建於北魏,為紀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叔虞封唐,子燮因晉水更國號,後人因以命祠名。晉水主要源頭由此流出,常年不息,水溫17度,清澈見底。祠內貞觀寶翰亭中有唐太宗撰寫的御碑《晉祠之銘並序》。祠內還有著名的周柏、隋槐,周柏位於聖母殿左側,隋槐在關帝廟內,老枝縱橫,至今生機勃勃、鬱鬱蒼蒼,與長流不息的難老泉和精美的宋塑侍女像被譽為“晉祠三絕”。

天龍山石窟在太原市西南40公里天龍山腰。四周山巒起伏,山頭龍王石洞泉水蕩漾。石窟分布在天龍山東西兩峰,東峰8窟,西峰13窟。各窟的開鑿年代不一,自東魏至唐,歷魏、齊、隋、唐四個朝代。以唐代最多,達15窟。石雕體態生動,刀法洗鍊,具有豐富的質感。宋代改名聖壽寺,寺宇已毀。寺前蟠龍古松蒼翠蔽日。雙塔寺在太原市東南郊郝莊村南。明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高僧福登奉敕建造。現存寺內主要建築,全為磚構。八角十三級,高54.7米。塔內有階梯踏道。雙塔為太原的標誌。寺內牡丹遍地,傳為明代所植。龍山石窟在太原市西南20公里的龍山山巔。滿山林密葉茂。石窟開鑿於元初,道人宋德芳於太宗六年(1234年)主持營造龍山石窟及昊天觀。現廟宇殘壞,石窟尚存,共8龕。各龕雕像數額不等,共40餘尊,大都保存完好,雕工樸實,衣著莊

小店區小店區

重,與佛教石窟藝術風格截然不同。

純陽宮在太原市五一廣場西北隅。又稱呂祖廟。創建年代無考。明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晉藩王朱新揚對宮內重新規劃,規模空前。清嘉慶年間(1796-1820年)增築後院巍閣3層,景觀宜人。該院整個建築布局,類似八卦形式,為國內少見。

竇大夫祠在太原市西北20公里上蘭村、汾河峽谷左側。祠內古柏蒼翠。晉國大夫竇犨封地太原,曾開渠興利,後人在此立祠祀奉。歷代都留有碑記。現存山門、獻亭、大殿等都是元至正三年(1343年)重建,局部還保留宋金時期風格。其中獻亭甚大,後檐柱,用大殿明間廊柱代替,結構簡練而嚴謹,為金元建築中所罕見。祠旁清泉自烈石山蒼崖下湧出,水溫較低,人稱“寒泉”。“烈石寒泉”為太原名勝之一。

多福寺在太原市西北24公里崛圍山之巔。山勢陡峻,松柏遍野。為太原著名風景之一。取自“多子多福”之意。寺在山頂小峪之中,極富古剎風趣。寺始建於唐貞元二年(786年)。唐人李克用、李存勖(後唐莊宗)父子曾到此佛焚香,寺況空前。宋末毀於兵火,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重建,後又多次重修。唯寺前山巔磚塔,仍是宋代原構。寺旁小屋,是明末清初思想家傅山讀書處。童子寺燃燈塔:位於龍山之上,始建於北齊天保七年,金天輔元年毀於戰火,明嘉靖元年重建。相傳有兩名童子在此山中隱修時,見山石氣勢不凡,遂在這裡雕造了一尊高57米的佛像,寺名也是由此而來。

著名人物

狄仁傑,王瓊

榮譽稱號

授予時間 獎項
2018年10月 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

山西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概況全省轄11個地級市,以及23個市轄區、11個縣級市、85個縣。
太原市杏花嶺區 | 小店區 | 迎澤區 | 尖草坪區 | 萬柏林區 | 晉源區 | 古交市 | 陽曲縣 | 清徐縣 | 婁煩縣
大同市城區|礦區| 南郊區 | 新榮區 | 大同縣 | 天鎮縣 | 靈丘縣 | 陽高縣 | 左雲縣 | 廣靈縣 | 渾源縣
陽泉市城區|礦區|郊區| 平定縣 | 盂縣
長治市城區|郊區| 潞城市 | 長治縣 | 長子縣 | 平順縣 | 襄垣縣 | 沁源縣 | 屯留縣 | 黎城縣 | 武鄉縣 | 沁縣 | 壺關縣
晉城市城區| 高平市 | 澤州縣 | 陵川縣 | 陽城縣 | 沁水縣
朔州市朔城區 | 平魯區 | 山陰縣 | 右玉縣 | 應縣 | 懷仁縣
晉中市榆次區 | 介休市 | 昔陽縣 | 靈石縣 | 祁縣 | 左權縣 | 壽陽縣 | 太谷縣 | 和順縣 | 平遙縣 | 榆社縣
運城市鹽湖區 | 河津市 | 永濟市 | 聞喜縣 | 新絳縣 | 平陸縣 | 垣曲縣 | 絳縣 | 稷山縣 | 芮城縣 | 夏縣 | 萬榮縣 | 臨猗縣
忻州市忻府區 | 原平市 | 代縣 | 神池縣 | 五寨縣 | 五台縣 | 偏關縣 | 寧武縣 | 靜樂縣 | 繁峙縣 | 河曲縣 | 保德縣 | 定襄縣 | 岢嵐縣
臨汾市堯都區 | 侯馬市 | 霍州市 | 汾西縣 | 吉縣 | 安澤縣 | 大寧縣 | 浮山縣 | 古縣 | 隰縣 | 襄汾縣 | 翼城縣 | 永和縣 | 鄉寧縣 | 曲沃縣 | 洪洞縣 | 蒲縣
呂梁市離石區 | 孝義市 | 汾陽市 | 文水縣 | 中陽縣 | 興縣 | 臨縣 | 方山縣 | 柳林縣 | 嵐縣 | 交口縣 | 交城縣 | 石樓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