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太原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太原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創建於1991年7月,1992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為國家級高新區,是全國54個國家級高新區之一。園區由新建區和政策區兩部分組成,其中新建區規劃面積8平方公里。太原高新區周邊毗鄰山西大學等多所高等學府和中科院山西煤化所、中國輻射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具有科研人才密集、科技實力雄厚的優勢。

基本信息

概況

太原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經過十多年的建設,太原高新區已經成為太原市率先發展的先導區,成為山西省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重要基地,走出了一條適合自己發展的創新之路。目前全區共有入區企業2200餘家,其中經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486家,占山西省高新技術企業總數的近70%。園區內有各類孵化器和科技園區共24個,總面積90萬平方米。截至2006年,我區共擁有自主創新項目545項,湧現出一大批擁有較強自主創新能力的企業。初步形成了以電子裝備與信息產業園、新材料園、E—製造園、數碼港為載體,以電子信息與光機電一體化、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環保節能等為代表的富有特色的高新技術產業格局。2006年,實現科工貿總收入600億元、工業總產值520億元、地區生產總值186億元、利稅49億元。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在國家級高新區的位次大幅前移。
太原高新區堅持對外開放,影響日趨擴大,與世界上15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廣泛的合作和聯繫,以國家級留學人員創業園、中國青年留學人員創業基地、中小企業國際合作基地為平台,吸引留學人員177人,創辦企業94家。胡錦濤賈慶林曾慶紅等中央領導同志曾先後視察太原高新區。

地理位置

太原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太原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太原扼全省交通要道,承中國東南開發之大潮,啟西部大開發之要徑。以汾河為帶,攬晉陽湖於懷中;晉祠天龍山點綴其左,晉中旅遊名勝簇擁其右,近幾年來,京太、大運、晉焦及環城過境高速公路的建成,濱河公園。一橋兩路、長風大街的竣工,數十條街道的拓寬,綠化和改造。810、21、807、39等數十條公交線路的通過,使太原高新區交通便利,綠樹成蔭、空氣清新宜人。
太原高新區地處山西省會太原,山西資源豐富,除煤炭外,金屬礦產資源和非金屬礦產資源都非常豐富,主要有、錳鐵、、鋁鋅、耐火粘土、熔劑石灰岩、白雲岩花崗岩等,這些資源為科學技術和工業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促進了特種鋼、磁材、棕剛玉、建材、特種耐火材料、納米材料、銅、鋁鎂合金等產業的發展,加之能源充足,使太原市成為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之一,擁有門類齊全,協調發展的工業體系和一大批大型國有企業,軍工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尤其是在薄壁焊接、精密鑄造、深孔加工、高精度機械加工、電子裝備等領域更具有技術優勢,是投資者降低成本、走高度專業化發展道路的最佳途徑。

自然氣候

太原市屬溫帶溫帶季風性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晝夜溫差較大,無霜期較長,日照充足。年平均降雨量456毫米,年平均氣溫9.5℃,一月份最冷,平均氣溫6.8℃;7月份最熱,平均氣溫23.5℃。全年日照時數平均2808小時。
太原市地處大陸內部,距東部海岸線較遠,其西北部為廣闊的歐亞大陸腹地。在全國氣候區劃中,屬於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類型。氣候的形成主要受太陽輻射、大氣環流、地理環境三個因素的綜合影響。太原地區所處的北半球中緯度地理位置和山西高原的地理環境,使之能夠接受較強的太陽輻射,光能熱量比較豐富,在農業光能利用劃分上屬於高照率範疇。同時,受西風環流的控制及較高的太陽輻射的影響,又使其氣候乾燥,降雨偏少,晝夜溫差大,表現出較強的大陸性氣候特點。冬季受西伯利亞冷空氣的控制,夏季受東南海洋濕熱氣團影響。隨著季節的推移,兩大氣團在太原上空互動進退,此消彼長,發生著規律性的周期更替,形成了冬季乾冷漫長,夏季濕熱多雨,春季升溫急劇,秋季降溫迅速,春秋兩季短暫多風,乾濕季節分明的特點。太原地區複雜多樣的地貌形態,形成了差異明顯的氣候區域,既表現出清晰的垂直變化,又具有一定的水平差異。

基礎設施

供熱:現有110噸集中供熱鍋爐房1座,20噸鍋爐2台,10噸鍋爐1台。供熱面積達107萬平方米。
供水:高新區供水管網已併入太原市城市供水管網,供水壓力0.4mpa,能夠完全滿足企業的用水需求。
電力:現有1座容量為10萬千伏安的110KV變電站。2座容量為4萬千伏安10KV開閉所。3座10/0.4KV變電室,容量為2815KVA。室外變壓器19台,容量為5740KVA。以確保穩定的電力供應。
道路:現有道路23條,面積44萬平方米,總長度14300米。
排水:已建成較完善的雨水排水系統及污水管網,雨、污水管線35580米。
環衛:現有2座垃圾中轉站。日處理生活垃圾30立方米。
綠化:高新區綠地面積22.86萬平方米,綠地率32%,綠化覆蓋率38%。現有公園1處,占地面積23000平方米。

自然資源

太原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太原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太原礦藏堪稱豐富,主要有鐵、錳、銅、鋁、鉛、鋅等金屬礦和煤、硫磺石膏、釩、硝石、耐火粘土、石英、石灰石、白雲石、石美砂等非金屬礦。在礦物資源中以煤蘊藏最豐,鐵礦次之,石膏居三。山西以盛產煤而有“煤海”之稱。太原處在“煤海”中部,地質上稱太原的煤藏為“太原系煤”,儲量居全省第七位,是山西煤炭資源的主要組成部分。太原系煤不僅儲量豐富,而且煤種齊全,焦煤、肥煤、瘦煤、貧煤、氣煤、無煙煤應有盡有。鐵礦儲量較為豐富,分布亦較廣,主要類型為沉積變質型、接觸交代(矽卡岩)型、沉積型,錳鐵礦儲量較少。非金屬礦中石膏礦是太原第三礦產,石膏以其質地優良馳名全國。
太原植物區系含有種子植物、蕨類植物苔蘚、地衣、藻類和菌類,具有植物資源豐富、植物起源古老、單種屬植物較多等特點。許多植物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和廣泛的用途,為太原市的科學研究、經濟發展提供了較為豐富的植物資源。
據1987年普查,太原地區野生動物資源,有鳥綱16目、37科、173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四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27種、中日保護候鳥80種、山西省重點保護鳥類8種;哺乳綱6目、17科、42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獸類一種、國家二級保護獸類5種、山西省重點保護獸類3種;爬行綱動物3目、4科、8種;兩棲綱1目、2科、5種;魚綱2目、4科、21種;甲殼綱動物1目、2科、2種;昆蟲綱13目、70科、177種;蛛形綱2目、3科、10種。

太原觀光遊覽

太原旅遊資源豐富,悠久的歷史給太原留下了眾多的名勝古蹟,較為著名的有晉祠、天龍山石窟永祚寺純陽宮崇善寺竇大夫祠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和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7處。名山、石窟、寺院、廟宇、湖泊、森林、溫泉、溶洞、峽谷、河流、古建築、古遺址、名人故居、歷史文化紀念地、博物館等旅遊資源的豐富以及高品質的文物的集中,在國內也是非常少有。其中晉祠聖母殿內宋塑侍女像栩栩如生,姿態各異,在海內外享有盛名。天龍山的北朝石窟及隋唐造像、崇善寺明代藏經、純陽宮關羽立馬銅像,在我國文學藝術史上均占有輝煌的一頁。此外,唐太宗李世民撰寫的“貞觀寶翰”《晉祠銘並序》碑文,是現存最早的唯一完好的唐太宗行書碑。
太原市積澱了豐富的文化遺產,如“晉祠”園林,稱得上是華夏文化的一顆璀璨明珠;建於明代的永祚寺,“凌霄雙塔”是我國雙塔建築的傑出代表;龍山石窟是我國最大的道教石窟,被專家傳為世界之最。
晉祠在太原市西南25公里懸瓮山下晉水發源處。始建於北魏,為紀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叔虞封唐,子燮因晉水更國號,後人因以命祠名。晉水主要源頭由此流出,常年不息,水溫17度,清澈見底。祠內貞觀寶翰亭中有唐太宗撰寫的御碑《晉祠之銘並序》。祠內還有著名的周柏隋槐,周柏位於聖母殿左側,隋槐在關帝廟內,老枝縱橫,至今生機勃勃、鬱鬱蒼蒼,與長流不息的難老泉和精美的宋塑侍女像被譽為“晉祠三絕”。
天龍山石窟在太原市西南40公里天龍山腰。四周山巒起伏,山頭龍王石洞泉水蕩漾。石窟分布在天龍山東西兩峰,東峰8窟,西峰13窟。各窟的開鑿年代不一,自東魏至唐,歷魏、齊、隋、唐四個朝代。以唐代最多,達15窟。石雕體態生動,刀法洗鍊,具有豐富的質感。宋代改名聖壽寺,寺宇已毀。寺前蟠龍古松蒼翠蔽日。
雙塔寺在太原市東南郊郝莊村南。明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高僧福登奉敕建造。現存寺內主要建築,全為磚構。八角十三級,高54.7米。塔內有階梯踏道,可登頂層,憑窗遠眺,太原風光歷歷在目。人們出入太原,雙塔首先映入眼帘,成為太原的標誌。寺內牡丹遍地,傳為明代所植。
龍山石窟在太原市西南20公里的龍山山巔。滿山林密葉茂。石窟開鑿於元初,道人宋德芳於太宗六年(1234年)主持營造龍山石窟及昊天觀。現廟宇殘壞,石窟尚存,共8龕。各龕雕像數額不等,共40餘尊,大都保存完好,雕工樸實,衣著莊重,與佛教石窟藝術風格截然不同。
純陽宮在太原市五一廣場西北隅。又稱呂祖廟。創建年代無考。明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晉藩王朱新揚對宮內重新規劃,規模空前。清嘉慶年間(1796-1820年)增築後院巍閣3層,景觀宜人。該院整個建築布局,類似八卦形式,為國內少見。

太原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太原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竇大夫祠在太原市西北20公里上蘭村、汾河峽谷左側。祠內古柏蒼翠。晉國大夫竇犨封地太原,曾開渠興利,後人在此立祠祀奉。歷代都留有碑記。現存山門、獻亭、大殿等都是元至正三年(1343年)重建,局部還保留宋金時期風格。其中獻亭甚大,後檐柱,用大殿明間廊柱代替,結構簡練而嚴謹,為金元建築中所罕見。祠旁清泉自烈石山蒼崖下湧出,水溫較低,人稱“寒泉”。“烈石寒泉”為太原名勝之一。
多福寺在太原市西北24公里崛圍山之巔。山勢陡峻,松柏遍野。為太原著名風景之一。取自“多子多福”之意。寺在山頂小峪之中,極富古剎風趣。寺始建於唐貞元二年(786年)。唐人李克用李存勖(後唐莊宗)父子曾到此佛焚香,寺況空前。宋末毀於兵火,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重建,後又多次重修。唯寺前山巔磚塔,仍是宋代原構。寺旁小屋,是明末清初思想家傅山讀書處。
童子寺燃燈塔:位於龍山之上,始建於北齊天保七年,金天輔元年毀於戰火,明嘉靖元年重建。相傳有兩名童子在此山中隱修時,見山石氣勢不凡,遂在這裡雕造了一尊高57米的佛像,寺名也是由此而來。
“山光凝翠,川容如畫,名都自古并州。蕭鼓沸天,弓刀似水,連營十萬貔貅。金騎走長楸,少年人一一,錦帶吳鉤。路入榆關,雁飛汾水正宜秋。追思昔日風流,有儒將醉吟,才子狂游。松偃舊亭,城高故國,空餘舞榭歌樓。方面倚賢侯,便恐為霖雨,歸去難留。好向西溪,恣攜弦管宴蘭舟。”歷代詠並詩中,成就最高的無疑是宋代詞人沈唐的這首《望海潮.上太原知府王君貺書》,大詞人除了描繪太原的風光形勝、懷念昔日的儒將才子之外,更重要的是從大歷史的高度,準確地提出了太原的文化定位:山光凝翠,川容如畫,名都自古并州。

支柱產業

生物醫藥產業的代表項目
山西安特製藥有限公司的膠態果膠鉍、腦震寧沖劑肝膽寧膠囊,太原德元堂藥業有限公司的速立特肝喜樂膠囊、蘆薈排毒膠囊、利肺片,山西瑞豐藥業有限公司的邦德克、邦解清、邦治靈,山西傅山藥業有限公司謂爾舒山西三裕製藥有限公司的雙迪膠囊,山西沃土生物有限公司的生物有機肥系列,山西天嬌紅棗業有限公司的紅棗鮮果飲料等。

太原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太原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節能環保產業的代表項目

山西神州煤電焦化股份有限公司的特級冶煉焦;

西辰光集團公司的緊湊型高效節能燈;
西沃土生物有限公司的沃土有機肥系統系列;
西富頓氣體輸送有限公司的粉塵灰治理;山西大學高新技術有限公司的燃性促燃劑;
西淨土實業有限公司的汽車尾氣淨化器;
原中綠環保公司的煙氣監測記錄儀等。

新材料產業的代表項目

山西三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白乳膠系列化工產品;
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液鹼等系列化工產品;
化太原貴金屬有限公司和太原華貴金屬有限公司的系列鉑網催化劑29、山西文通鉀鹽集團有限公司的硝酸鉀等用肥系列;
原通力永磁公司釹鐵硼永磁材料及器件;
西精華科工貿有限公司的金銀卡紙油墨
原剛玉冶煉有限公司和太原市剛玉特種耐用消費品火材料有限公司的棕剛玉系列產品、33uh高耐熱材料;
西鑫利華鎂業有限公司的鎂粉;
西浩維化纖有限公司的系列化釺產品;
國日化學工業研究所的氧化鋁載體;
西光耀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的氫氟酸、三甲化工產品等。
電一體化產業的代表項目

經緯紡織股的系列紡紗機、精梳機14、太原市剛玉倉儲公司的自動化立體倉庫;
原長城光電子工業公司的真空爐、光纖面板
原理工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感測器及感應式水位測控儀表;
原大恆通用電氣製造有限公司的汽車安全氣囊;
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的軋鋼鍛壓設備起重機加壓氣化爐壓力容器19、太原風華信息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的片式元器件生產設備、液晶製造設備;
西同力電訊集團公司的數學油印花制板機、低壓固定式開關設備21、山西南瑞電力有限公司的微波線路保護櫃
太原索斯沃斯升降台、登山車;
原航空儀表有限公司的質量流量計、敏感無件;
原市熱鍋爐廠的燃煤無煙鍋爐;
西虹救護設備公司正壓氧氣呼吸器。
電子信息產業的代表項目

太原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太原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山西銀河電子設備廠的數字微波接收機、車載衛星站和通信指揮車;
原空儀表有限責任公司的電子計價秤;
原理工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城網解決方案、電信運營商網路系統;
西泰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電子教學媒體播放機、慧眼2688電腦、機動車智慧型調試報警系統;
西通威消防電子有限期責任公司火警聯動控制器;
西光遠技術有限公司的電信傳輸資源管理系統;
原理工天成智林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智林多功能電化教室;
原亞泰集團公司的微波加解擾系統、放大器系列、分支分配器;
原風華信息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的數字衛星機頂盒;
原車方三星新技術有限公司;
西萬博電子信息實業有限公司的行業管理系統軟體。

優惠政策

高新區的高新技術企業從被認定之日起,企業所得稅減按15%徵收。新辦的高新技術企業從投產年度起免徵企業

太原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太原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所得稅兩年。
高新區設立技術創新扶持資金,重點扶持優秀高新技術項目。
實施經認定的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自認定之日起五年內上繳的企業所得稅、營業稅,增值稅的地方部分,高新區安排專項資金給予扶持;
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項目,除上述優惠外,第六年至第八年上繳企業所得稅、營業稅、增值稅的地方部分的50%,由高新區安排專項資金給予扶持。
高新區企業從事技術產業轉讓、開發業務和與此相關的技術諮詢、服務業取得收入,年淨收入三十萬元以下的,可暫免徵所得稅。超過三十萬的部分,依法徵收所得稅。對屬於“火炬計畫”開發範圍的高新技術產品,凡符合新產品減免稅條件並按規定減免的稅款,專項用於技術開發的,可免徵所得稅。
對企業為生產《國家高新技術產品目錄》產品進口所需的自用設備及其技術、配套件、備件,除《國內投資項目不免稅的進口商品目錄》所列商品外,免徵關稅的進口環節增值稅。
列入科技部、外經貿部《中國高新技術商品出口目錄》的出口產品,在產品出口後,經國家稅務局核准,凡出口退稅率未達到徵收稅率的,可按徵稅率退稅。
國家鼓勵類產業的內資企業,在2010年前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

區內企業

山西考科思科貿有限公司山西恆業慧達軟體開發有限公司太原瑞銀世紀科技有限公司
山西聖濟農牧發展有限公司山西和興農牧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山西萬海澳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山西東方傅山中醫藥研究所太原市金洋科技有限公司山西漢威生物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山西盈科通信技術有限公司山西太航永明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山西華工安鼎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