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葉玉蘭

圓葉玉蘭

圓葉玉蘭,落葉小喬木,高達6m。葉卵狀橢圓形。花與葉同時開放,直徑8-14cm,下垂,花被片白色,花葯紫紅色。聚合果橢圓狀圓柱形。僅分布於四川天全、蘆山、汶川,生於海拔2000-2600m處的林緣和灌叢中。花期5、6月,果期8、9月,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基本信息

種屬概述

圓葉玉蘭圓葉玉蘭
拉丁名:Magnoliasinensis(Rehd.EtWils.)Stapf
中文名:圓葉玉蘭
英文名:ChineseMagnolia
拉丁科名:Magnoliaceae
中文科名:木蘭科
保護級別: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國務院1999年8月4日批准)
分布:四川(天全、蘆山、汶川)
土壤類型:棕壤
地形特徵:坡度30-40度陰坡
生態特徵:偏陽性樹種,生於林緣或灌叢
現狀:漸危種。圓葉玉蘭僅分布於四川中部和北部的局限地區。因自然植被破壞嚴重,樹皮可代厚朴藥用,常因剝皮而死,致使植株日見稀少。
海拔下限(米):2000
海拔上限(米):2600

形態特徵

圓葉玉蘭圓葉玉蘭
落葉小喬木,高達6米;小枝細長,淡褐色,初被灰黃色長毛,2年生枝灰白色或灰黃色。紙質,寬倒卵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10-20(-27)厘米,寬8-14(-22)厘米,先端圓,具短尖,基部圓形或寬楔形,有時微心形,上面中脈被短毛,下面密被彎曲淡灰黃色長毛,中脈、側脈及葉柄被褐色長柔毛;葉柄長2-4.5(-8)厘米;托葉痕長為葉柄的2/3。花與葉同時開放,下垂,白色,芳香,杯狀,直徑8-12(-15)厘米;花梗長3-5厘米,幼時密被灰黃色長柔毛;花被片9,外輪3片較短小,橢圓形,內兩輪較大,倒卵形或寬卵形,長6-7。5厘米;雄蕊長9-13毫米,花葯淡紫藥色,內向開裂;雌蕊群黃綠色,長約1.5厘米,心皮狹長,柱頭長3-4毫米。聚合果長圓狀圓柱形,長4-7厘米,直徑2-2.5厘米,成熟時紅色;果具外彎的喙,背縫開裂;外種皮鮮紅色。

生長習性

圓葉玉蘭圓葉玉蘭
分布於林緣和灌叢中。分布區的氣候夏涼冬冷,雨量多,濕度大,氣溫低,年平均溫8.9℃,極端最低溫-8.5℃,極端最高溫29.5℃,年降水量850-1200毫米,多集中在7-9月,相對濕度80%,無霜期170天,土壤為棕壤。為偏陽性樹種,根系發達,多生於土層淺薄、岩石裸露、坡度在30-40度的陰坡。常與卵葉山胡椒LinderalimprichtiiH.Winkl.、三椏烏藥L.ObtusilobaBl.、大葉柳SalixmagnificaHemsl.、野核桃JuglanscathangensisDode等伴生。花期5-6月,果期8-9月。

分布範圍

分布於四川天全、蘆山及汶川。生於海拔2000-2600米的林緣和灌叢中。

花粉細胞結構

圓葉玉蘭圓葉玉蘭
對圓葉玉蘭Manglietiapatungensis及其近緣種乳源木蓮M.yuyuanensis的花粉細胞減數分裂過程的基本特徵進行了比較研究。乳源木蓮與圓葉玉蘭的染色體數目和核型相同,但不經任何人為因素誘導,它們之間在減數分裂過程中的染色體行為上有明顯差異。
(1)圓葉玉蘭減數分裂中期Ⅰ構型為0.30Ⅳ18.33Ⅱ0.15Ⅰ,與乳源木蓮構型19Ⅱ不同,圓葉玉蘭可能存在同臂內倒位雜合子,染色體結構存在一定的雜合性。
(2)後期Ⅰ和後期Ⅱ染色體行為異常現象發生頻率明顯不同。以後期Ⅱ為例,乳源木蓮減數分裂相中有遲滯染色體的細胞占8.8%,遲滯染色體不超過2個;圓葉玉蘭有遲滯染色體等異常現象的細胞占29.2%,遲滯染色體最高達11個,還出現染色體碎裂成斷片現象。圓葉玉蘭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組表現出染色體結構雜合變異和遲滯染色體與染色體的斷裂頻率很高的異常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影響了雄配子體的發育
圓葉玉蘭圓葉玉蘭
圓葉玉蘭(ManglietiapatungensisHu)的花發育以及胚胎發育過程進行了系統研究。巴東木蓮花頂生,花器官頭年年底開始分化到第二年三月分化出花被、雌雄蕊群直至6月發育成熟。雌蕊成熟時胚珠倒生,雙珠被,厚珠心,大孢子四分體線形排列,合點端發育成功能大孢子,珠孔端的三個退化,大孢子為單孢子發生型,胚囊發育方式屬蓼型;雄蕊花葯外側壁玫瑰紅色,內側有四個白色花粉囊,絨氈層有1層多核細胞,小孢子四分體排列方式多為左右對稱形和交叉形,四面體形,偶為T字形和線形,成熟花粉粒為二細胞型。在圓葉玉蘭花發育和大、小孢子發生以及雌、雄配子體形成過程中未見異常現象,因此筆者認為該物種的花器官發育以及雌、雄配子體發育並不構成導致該物種瀕危的因素。

瀕危及保護

圓葉玉蘭圓葉玉蘭
瀕危原因
圓葉玉蘭(Manglietiainsignis(wall)Blume)是木蘭科木蓮屬中比較原始的種類。在研究該屬分類、分布和我國與比鄰地區的植物區系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意義。其樹形優美,四季常綠,花大而美麗,是很好的庭院觀賞樹種,且樹幹通直,是優良的用材樹種。在自然環境中,由於其自身和人為的種種原因,成年植株數量逐漸減少,到了瀕危的境地。
保護價值
本種為木蘭屬較原始的種,對研究木蘭屬的系統發育有一定的科研價值。花大而美麗,可引種栽培作園林觀賞植物。
保護措施
建議四川臥龍自然保護區保護好這一珍稀植物,嚴禁砍伐。其它產區亦應保護。園林單位可引種栽培。圓葉玉蘭適應性強,高山、丘陵長勢均佳,一年生苗若能搭棚遮蔭,肥培管理到位,苗高能達50厘米以上。5年生苗即開花結果,花期5-6月,花開時鮮艷奪目,並有三大特點,一是含苞待放時,顏色最為艷麗,二是花色隨氣溫而變,氣溫越低,顏色越紅,氣溫升高,顏色則淡,三是嫩花瓣可以食用,配以作料,即成佳肴。其果熟期9-10月,深紅色果實懸掛枝頭,頗為美觀,成為秋天一大景觀。

栽培方法及注意事項

圓葉玉蘭圓葉玉蘭
用種子繁殖。嚴防外種皮發霉,9月下旬將採得的聚合果,堆於室外促使後熟,日曬脫粒後用草木灰或細沙拌和擦洗外種皮,陰乾沙藏。冬播或次年春播均可。
於9月份蓇葖微開裂時即宜採收聚合果,置室內通風處陰乾,俟蓇葖開裂篩出種子,除去紅色外種皮,洗淨涼乾,防止發霉,以免影響活力。用層積法貯存至早春播種。經1-2個月可發芽出苗,宜架搭蔭棚。當年苗高達20-30厘米即可出圃定植。造林地選山谷山腰陰坡濕潤地為宜。
育苗技術措施
播種時期圓葉玉蘭種子播種期分為春季和冬季二個時期。
春播:在不致發生晚霜危害的情況下,春播期愈早愈好,早播可以提早發芽出土,加長苗木生長期,提高苗木生長量。春播時間太遲,氣溫升高,種子發芽率降低,幼苗生長不旺,且生長期縮短。2月底-3月初播種。
冬播:冬播可免去種子沙藏這道工序,提早發芽出土,浙江11月下旬-1月中旬進行。
播種前圃地準備
苗圃地宜選擇交通方便、勞力充足,有水源、電源的地方。面積大小依苗木生產量而定。苗圃地以地勢平坦、排水良好、向陽濕潤、疏鬆肥沃、酸鹼度中性者為宜;地下水位最高不超過1.5米,土層厚度不少於50厘米;沙壤土、壤土或砂質壤土為好。
春播圃地準備工作在秋冬進行,畝施0.5-1.0萬公斤腐熟的有機肥,混入硫酸亞鐵2.5公斤,辛硫酸2.5公斤或呋喃丹2.5公斤,立即全面深翻30-40厘米,深耕可熟化土壤,有利於提高土壤肥力;秋播也宜在播種前1-2個月深耕土地;深耕的同時,清除圃地草根、石塊、前茬雜樁。第二年春天耙地整平,開溝作苗床,苗床最好為東西走向,苗床寬1-1.2米,兩苗床間走道30-40厘米,苗床宜高出土面10厘米-15厘米,再把苗床土壤打碎、摟平、耙細,這樣澆水後不會積水,利於種子發芽和幼苗的生長。要先澆水,待水分被土壤吸收後,田間持水量保持在80%左右,再播種。澆水方法一般採用溝灌,灌水要透。播種前灌水很重要,土壤濕潤,便於種子吸水發芽;但又不能積水,積水後影響種子呼吸,在高溫和潮濕的環境下種子極易爛掉。
播種方法和技術處理
圓葉玉蘭種子播種方法一般有三種,即條播、撒播、容器育苗三種方式。大量種子宜用條播和撒播,少量種子宜用容器播種。條播按行距5-8厘米,開溝2-3厘米,也可不開溝直接條播在床面上,條播較為省工,間苗、除草、中耕較為方便,空氣、水分、日照條件也較好,有利於苗木生長和提高苗木質量。撒播則是把種子直接播在苗床上。容器播種宜先配置營養土,裝好營養土後,把種子直接點播在容器中,營養土成分以火灰土、黃心土、有機肥等按4:5:1比例配製。圓葉玉蘭為珍貴樹種,資源稀少,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最好採用容器育苗,以提高場圃出苗率、保證較好的苗木質量及便於日後管理。
播種前用5%的新潔爾滅1000倍液或每平方米用2克辛硫磷50%混拌細土撒於床面,進行土壤消毒並準備部分消毒的河沙或黃土待用,消毒後床面用塑膠薄膜封閉3-5天。播種時把備用的細沙或黃土與種子混和並拌勻,均勻地撒播在消毒好的床面上,再將消毒的河沙或黃土覆蓋在種子的表面,厚度以蓋住種子為宜,用細眼噴壺噴濕床面,淋透水後用塑膠薄膜封閉床面。
圓葉玉蘭圓葉玉蘭
播種後管理
澆水:春季播種後出苗前應一直保持床面濕潤。床面溫度控制在25℃左右,當超過30℃時,要揭開塑膠薄膜通風。當床面發白時,說明水分不足即要澆水。有條件的地方和單位建議採用噴灌措施。
覆蓋:如大田播種則要用木板壓實種子,再在種子上蓋一層粉碎了的心黃土,最後又在苗床蓋上一層稻草。蓋稻草的目的是為保持土壤濕潤和減少水分的蒸發。待種子發芽後,為了防止幼苗黃化,避免幼苗陡長,要及時揭去覆蓋物,揭覆蓋物宜在傍晚或陰天進行。
苗期管理
圓葉玉蘭種子較小,種子破殼後生長出來的小苗幼嫩,管理細緻對芽苗的生長很重要,床面經常保持濕潤,待芽苗大部分出土後,外界溫度達到28℃即可揭開塑膠膜進行煉苗。當芽苗長到6厘米-7厘米,種殼完全脫落即可分批移栽。移栽前土壤進行整理和施肥,每公頃移栽苗床施入400公斤複合肥和150公斤硫酸亞及30公斤的呋喃丹,進行土壤消毒和地下害蟲的防治,並整平築成1-1.2米寬的苗床。移栽按株行距10厘米×10厘米進行。
小苗管理:移栽後的小苗立即蓋上遮陽網,待小苗木質化後才可揭去遮陽網。雜草對圓葉玉蘭小苗生長有較強的抑制作用。春季播種移栽後的苗床很容易長出小草,這時要及時拔除,保持苗床基本無雜草。除草時,用手壓住小苗根部,輕輕拔除,以免鬆動芽苗。並及時拔出弱苗病株,補苗工作在陰天進行,以利於成活。苗床經常保持濕潤,在補澆水時,先用細眼噴壺噴灌,待木質化後可用糞芍輕潑在行間。移植15天后,可以按1-1.5公斤/畝澆尿素或稀糞肥一次。每隔20天鬆土和施肥一次,肥料種類以速效肥為主。圓葉玉蘭小苗長到30厘米時,可以抑制雜草的生長。其後苗木管理即適時的鬆土和澆肥,這時肥料施用濃度可逐步加大,但最好停止施用尿素和糞肥,施一次複合肥或鉀肥,促使苗木生長更充實和根系更健壯,以便安全越冬。整個生長期施肥5-6次。
木蘭科木蓮屬稀有種,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常綠闊葉喬木,高可達30米,胸徑達40—60厘米,能耐-16度低溫。葉濃綠、秀氣、革質,全緣。樹形優美,色艷麗芳香。適應性強,高山、丘陵長勢均佳,一年生苗若能搭棚蔗蔭,肥培管理到位,苗高能達50厘米以上。5年生苗就開花結果。花期5-6月,花生於當年生嫩枝頂端。花有兩大特色:一是含苞待放時,顏色最為艷麗美觀;二是花色隨氣溫而變,氣溫越低,顏色越紅,氣溫升高,顏色則淡。果熟期9-10月,深紅色果實懸掛枝頭,是秋天一大景觀。

常見病蟲害及預防

圓葉玉蘭圓葉玉蘭
防治病蟲害是幼苗撫育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必須經常檢查,做好預測預報工作,及時防治,確保苗木生長健壯,提高苗木質量。
圓葉玉蘭苗期主要病害有立枯病和根腐病。立枯病多在幼苗出土後的初期發生,因幼苗的根莖部幼嫩,易被立枯病侵染,防治方法:⑴用0.5%的硫酸亞鐵溶液或1000倍的等量式波爾多液,隔10天噴灑一次。⑵已發病的植株,可用800倍的退菌特藥液噴灑幼苗,隔7天噴灑一次進行防治。
根腐病防治方法:⑴苗木出土後,在不影響苗木生長的情況下,應少澆水,以不利於發病。⑵對已感染的病株,立即帶土挖除,並在病株周圍1米範圍內進行土壤消毒藥劑可用50%的苯來特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澆灌。
蟲害有小地老虎、蠐螬,它們為害幼苗的根莖部。
小地老虎防治方法:⑴除草滅蟲,保證苗地無雜草,可消滅部分蟲卵和幼蟲。⑵鮮草誘殺,用多汁的鮮草或萵筍葉切短,以鮮草、敵百蟲按99.5:0.5份拌成鮮草餌,放入苗地幼苗附近,隔一定距離撒一小堆,誘殺幼蟲。⑶藥劑防治,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噴灑苗地。蠐螬防治方法:⑴黑光燈誘殺,在雌成蟲大量產卵之前進行。⑵在成蟲發生期,噴施90%敵百蟲原藥1000倍液。

植物價值

圓葉玉蘭圓葉玉蘭
觀賞價值
漸危種。圓葉玉蘭僅分布於四川中部和北部的局限地區。因自然植被破壞嚴重,樹皮可代厚朴藥用,常因剝皮而死,致使植株日漸稀少。本種為木蘭屬較原始的種,花大而美麗,可引種栽培作園林觀賞植物
經濟價值
作園林觀賞植物,樹皮可代厚朴藥用。
科研價值
對研究該屬植物的系統發育有科研價值。
藥用價值
【藥名】:圓葉玉蘭
【來源】:為雙子葉植物藥木蘭科木蓮屬植物圓葉玉蘭的樹皮和枝皮。
【功效】:行氣醒脾、消積導滯。
【主治】:用於脾濕所致納呆少食、腹脹、脘腹不舒等症;治食積胃脘而腹痛、腹瀉、噯腐吞酸、舌苔厚膩等症。
【性味歸經】:苦、澀,溫。入脾、胃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克。或研細末糊丸服之。
【別名】:顯著木蓮、木蓮花、小葉子厚朴(雲南)、枝子皮、西昌厚朴(四川)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於我國雲南、四川、廣東、廣西等地。
【拉丁名】:(Manglietaingsinis)(Wall.),BL.
【考證】:始載於《經濟植物手冊

相關詞條

大葉木蘭黃山木蘭 天目木蘭 木蘭 木蘭科

參考文獻

[1]龔洵武全安;栽培紅藥山玉蘭的傳粉生物學[J];雲南植物研究;
[2]武全安,張啟泰,魯元學;雲南重要野生經濟植物種質資源引種和保護[A];
[3]傅立國,羅仲春,陳湘健;圓葉玉蘭[A];中國珍稀瀕危植物[M];上海教育出版社;

中國珍稀瀕危植物3

在自然界中,凡是有生命的機體,均屬於生物。生物應分為幾個界,把行固著生活和自養的生物稱為植物界,簡稱植物。植物的特點是具有光合作用的能力——就是說它可以藉助光能及動物體內所不具備的葉綠素,利用水、礦物質和二氧化碳生產食物。釋放氧氣後,剩下葡萄糖——含有豐富能量的物質,作為植物細胞的組成部分。植物通常是不運動的,因為它們不需要尋找食物。我們一起來認識這些植物吧!

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