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目

木蘭目

喬木、灌木或木質藤本,薄壁組織——至少在葉部如此——具油細胞,植物體較常含有苄基異喹啉類或阿朴啡類生物鹼;莖節最一般具三葉隙,較少具多葉隙,很少具單葉隙;木質部無導管(林仙科)或有發育良好的導管,導管具梯紋(或網紋)穿孔板或為單穿孔。

基本信息

概述

木蘭目木蘭目
木蘭目(MAGNOLIALES Bromhead 1838)
Class MAGNOLIOPSIDA 木蘭綱
Subclass I. Magnoliidae 木蘭亞綱

簡介

喬木灌木或木質藤本,薄壁組織——至少在葉部如此——具油細胞,植物體較常含有苄基異喹啉類或阿朴啡類生物鹼;莖節最一般具三葉隙,較少具多葉隙,很少具單葉隙;木質部無導管(林仙科)或有發育良好的導管,導管具梯紋(或網紋)穿孔板或為單穿孔。葉對生或互生,單葉,全緣或很少稍有缺刻(木蘭科的鵝掌楸屬Liriodendron);氣孔為平列型,或偶為不規則型;托葉有或缺。花大多數為蟲媒,常為甲蟲媒,下位,大或小,單生(頂生或腋生)或形成稀疏少花或花數較固定的聚傘花序或總狀花序花被發育良好,具幾乎完全離生的被片,呈各式輪狀(常為3基數)排列或螺鏇狀排列,常不明顯分化為萼片花瓣,有時則多於兩組,在帽花木科中則為一個脫落性的帽狀物所代替;雄蕊(3)6至多數,輪狀或螺鏇狀排列,常多少呈片狀,或具伸長擴展的藥隔,有時花絲聯合成管狀或柱狀;花粉粒為單萌發孔類型或無萌發孔類型(許多番荔枝科植物)或為二萌發孔類型(帽花木科和一些番荔枝科植物),已知種類均具二核;雌蕊1至多數,心皮離生或很少合生(但有時為螺鏇狀合生),若心皮合生,則或者不閉合而具多少下延的柱頭,或者閉合而具由花柱舉起的柱頭子房上位,具1至多數胚珠片狀胎座、邊緣胎座或近基生胎座,或在白樟科和一些番荔枝科植物中為合生心皮、明顯的側膜胎座;胚珠倒生或橫生,已知種類均為雙珠被,厚珠心。果實有多種類型,常為蓇葖果種子有小的胚和大量常為嚼爛狀的胚乳,常具假種皮或肉質種皮子葉2(在單心木蘭科中為3-4)。最初可能X=7。
本系統中定義的木蘭目包括10個科,近3000種。其中番荔枝科一個科就有大約2300種,幾乎占到全目種數的四分之三。剩下的種類中,大部分又都只隸屬於三個科,即肉豆蔻科(300種)、木蘭科(220種)和林仙科(100種)。本目中其他的六個科加起來只有很少的30種。除了高度分異的、進化上較成功的番荔枝科外,本目還包括了幾個孤立進化死支。本目絕大多數的種類分布在熱帶或暖溫帶,生活在潮濕、平靜的氣候下。處於其他生境中的種類,則不能像其他的木本被子植物那樣,占據獨特的生態位,至少目前已知的種類如此。
根據木蘭目現代成員所具有的類似的形態,以及早白堊世的孢粉和葉的化石,可以知道本目必是現存有花植物各目中最古老的類群。化石記錄明確地顯示出最早的被子植物的花粉粒是單溝類型的,而且具組織性相對較差的羽狀脈序的全緣單葉也是原始祖型。
1. Winteraceae 林仙科
2. Degeneriaceae 單心木蘭科
3. Himantandraceae 瓣蕊花科
4. Eupomatiaceae 帽花木科
5. Austrobaileyaceae 木蘭藤科
6. Magnoliaceae 木蘭科
7. Lactoridaceae 囊粉花科
8. Annonaceae 番荔枝科
9. Myristacaceae 肉豆蔻科
10. Canellaceae 白樟科

木蘭亞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