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木蘭

黃山木蘭

黃山木蘭是木蘭科木蘭屬的落葉小喬木,花色美麗,可作為園林觀賞綠化樹種;花芳香馥郁,是芳香植物;又花蕾入藥是藥用植物。而本種的分布零散,資源不豐富。為了合理開發利用這一具有經濟價值的樹種,本種被定為國家三級保護植物。

基本信息

黃山木蘭黃山木蘭

黃山木蘭,落葉小喬木,高8-10m,胸徑30cm。花先葉開放,花被片9,外輪膜質,萼片狀,內2輪花瓣狀,白色,基部稍帶紅色。中國特有種。零星分布於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生於海拔600-1700m處的山坡、溝谷疏林或山頂灌叢中,國家三級保護植物

種屬概述

黃山木蘭黃山木蘭

種中文名:黃山木蘭
種拉丁名:MagnoliacylindricaWils.
科中文名:木蘭科
科拉丁名:Magnoliaceae
屬中文名:木蘭屬
屬拉丁名:Magnolia
中文科名:木蘭科
保護級別:3級
分布:安徽、浙江、福建、江西
現狀:漸危種。星散分布於長江下游亞熱帶山地天然林中。由於森林過度砍伐以及產地民眾每年早春採摘花蕾供藥用和踐踏幼苗,致使天然更新困難,植株正日益減少。
海拔下限(米):600
海拔上限(米):1700

形態特徵

落葉喬木,高8-10米,胸徑達30厘米;樹皮灰白色,光滑;小枝幼時被絹狀毛;芽卵圓形,先端尖,密被灰黃色綿毛。葉薄紙質,倒卵狀長圓形或倒披針狀長圓形,長6-14厘米,寬3-6厘米,先端鈍或漸尖,基部楔形,上面濃綠色,下面蒼白色,沿中脈及脈腋有平伏黃褐色毛。單生枝頂,直立,先葉開放,直徑10-12厘米;花被片9,外輪3,膜質,萼片狀,長1.2-1.5厘米,內兩輪白色,基部稍帶紅,橢圓狀匙形,長6.5-10厘米,寬2.5-4厘米;雄蕊多數,長8-12毫米。聚合果圓柱形,長7.5-15厘米,直徑2.5-4厘米;蓇葖木質,排列緊密,表面具小瘤狀突起,內含種子2;種子三角狀倒卵圓形,外種皮鮮紅色,肉質,富含分,內種皮黑色,堅硬。

生長繁殖

(1)無菌外植體的獲得
(2)的誘導
(3)芽的增殖
(4)根的誘導與培養
(5)試管苗的移栽。本發明對受威脅的瀕危植物黃山木蘭進行離體組培快繁殖技術的研究,以搶救該物種,使其種群得以繁衍擴大;並利用離體組培的方法大量提供了珍稀植物黃山木蘭的優良組培苗,對保存和保護瀕危植物黃山木蘭並對其加以開發利用具有重要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生長習性

本種適生於雨量充沛、溫涼、多霧的山地氣候,年平均溫7.7-16℃,極端最低氣溫-8-12℃,年降水量度600-2300毫米以上,無霜期230-265天,土壤為黃棕壤或黃壤,PH值4.5-5.5。在肥厚疏鬆、富含腐殖質和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上生長良好。幼樹稍耐蔭,根系發達,萌櫱性強。多生於山坡、溝谷疏林間或山體頂部灌叢中。在黃山上部常與山櫟QuercusstewardiiRehd.、米心水青岡FagusenglerianaSeem.、四照花Dendrobenthamiajaponicavar.chininsis(Osborn)Fang.、黃山花揪SorbusamabilisChengexYu、燈籠花EnkianthuschinensisFranch.等組成落葉闊葉林。性耐寒而不耐乾熱,生長中等,在肥沃濕潤而排水良好的酸性土長勢較好,生於低濕積水地,常易爛根。3月上旬始花,下旬進入末期,有時可延至4月初;冬芽於3月中下旬萌動,4月初展葉,到7月中旬開始形成越冬花蕾。月下旬至5月開花,9月果實成熟。

生態學特性

黃山木蘭果枝黃山木蘭果枝

中國特產,主產於華東地區。安徽福建江西湖北等省有分布。本省以浙南和浙西北較多。自然生長在海拔600-1700米之間,龍泉縣的鳳陽山、慶元百祖山、遂昌九龍山以900-1500米處生長較集中。黃山木蘭對氣候適應性強,能耐-20℃的低溫,能受40℃的高溫。自然分布在年降雨量1200-1800毫米地區。但涼爽、相對濕度大、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酸鹼度4.5-6.0的沙壤土中生長最好。

主側根均發達,主根粗壯,鬚根特多,側根主要分布在10-40厘米肥沃的表土層。常與殼斗科冬青科山茶科 、杜鵑科的樹種及黃山松等針、闊葉樹混生。天然更新較好。萌芽力強。

分布範圍

產於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西南;湖北分布:鹹寧,蒲圻,崇陽,陽新,大冶,應山,十堰。星散分布於安徽歙縣、太平、休寧、祁門、石台、霍山、金寨、浙江臨安、開化、景寧、縉雲、泰順、逐川、井岡山、寧都、湖北應山、鹹寧、蒲圻、陽親及福建古田、屏南、建葡、沙縣、建寧、泰寧、崇安、浦城、建陽等地。生於海拔600-1700米的山地疏林中。

物種保護

保護價值

黃山木蘭枝葉扶疏,花白果紅,甚為美麗,是城鎮園林優良觀賞綠化樹種。花蕾入藥,花芳香馥郁,可提取浸膏,用於調配香皂用的香精和化妝香精等。

保護措施

已在黃山、清涼峰、天日山、武夷山、井岡山等地建立風景保護區和自然保護區。建議對星散分布的古老植株加強保護管理,保存和發展天然生長的居群,對幼苗、幼樹加強撫育管理,促進天然更新。並做好採種繁殖工作。

植物栽培

樹種生長數學模型

年 齡(年)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樹 高(米)

2.3

4.8

6.0

7.1

8.0

8.9

10.0

9.8

11.3

11.9

直 徑(厘米)

2.0

3.9

6.0

9.0

10.4

11.9

13.6

15.1

16.3

單株材積(立方米)

0.0017

0.0063

0.0193

0.0292

0.0415

0.0548

0.0800

0.0975

0.1192

黃山木蘭在來舟林業試驗場引種栽培試驗10餘年,結果表明,該樹種採種育苗容易掌握,1年生苗高達40cm,地徑0.7cm。造林成活率高達90%,幼林生長快,10年生時平均高7.56m,平均胸徑8.92cm,黃山木蘭不僅是園林綠化的優良樹種,而且花蕾可入藥,木材又是珍貴用材,因此,對其進行人工造林具有重要意義。

1.採種

黃山木蘭採種應選擇15-40年生的健壯母樹。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當聚合果由紅變紫、內種皮發黑時,即可採種。採摘後在室內後熟一段時間(5-7天),待果殼自然開裂後取出種子,放流水中1-2天,當假種皮軟化後,放在清水中擦去油脂狀的外種皮。脫脂越淨,發芽率越高。將洗淨的種子在室內攤數天陰乾,通常採用濕沙貯藏。注意經常檢查,發現有霉爛變質種子,應立即翻沙消毒,撿出壞種子。籽率為7%左右。種子千籽重100-120克,每公斤種子有1.0-1.2萬粒。發芽率86%。

2.育苗

(圖)黃山木蘭黃山木蘭

苗圃地應選取排灌方便的沙質壤土。播種前進行細緻整地,施足基肥,每畝均勻撒施菜餅300公斤,鈣鎂磷肥50公斤,耕耙後築畦。於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種,播種前,苗床和種子均消毒,並用溫水浸種催芽,水溫控制在50℃,浸種36-48小時。採用條播,播種溝寬10-15厘米,條距20-25厘米,播種溝深3-4厘米。種子間距7厘米,在播種溝內成三角形排列,薄覆一層焦泥灰,蓋狼衣草。每畝播種量4-5公斤。播種後30天,陸續發芽出土,待三分之二的幼苗出土即可揭取苗床覆蓋的草。做好鬆土、除草、抗旱、施肥、間苗等管理工作。追肥在6月份前宜用腐熟稀薄人糞尿,以後每隔半月施一次尿素,8月初停止,9月中旬施一次磷鉀肥。高溫季節最好搭蔭棚遮蔭,9月份拆除。

造林技術

1.造林地選擇:造林地應選擇在海拔500-800米的山腰、山坡、山麓等地深厚肥沃的酸性土壤。
2.整地方式:採用大穴整地。定植穴直徑60厘米、深50厘米。
3.造林密度:造林密度為株行距2.5×3.0米(即每畝88株)或株行距2.0×2.0米。
4.造林方式:造林前,在穴內施入適量基肥。選擇無風陰天起苗造林。用表土填在苗根四周和定植穴內,做到苗正、根舒、泥緊。
5.造林季節:冬季或早春,選擇無風陰天起苗造林。

撫育管理

幼林鬱閉前,每年除草鬆土1-2次,適當整枝,以利長勢和冠形。天然林生長緩慢,成林鬱閉後,分次加以疏伐。25年左右間伐,50-60年主伐。

施肥

肥料是黃山木蘭的糧食,是獲得黃山木蘭葉優質高產的重要條件,黃山木蘭只有從土壤中獲得所需要的N、P、K、B、Fe、Zn等大量和微量元素才能滿足黃山木蘭葉生產對曠質營養的需求,為黃山木蘭葉優質高產奠定基礎。

(圖)黃山木蘭黃山木蘭

(一)肥料的種類與性質

1.有機肥料
①廄肥:牲畜糞尿(豬、牛、羊)和多種墊圈物的混合物,含有N、P、K三要素和多種元素。
②堆肥:用秸桿、雜草、綠肥、污水等混合不同數量的泥土及人畜尿堆制而成。
③餅肥:有豆餅、棉子餅、菜子餅等。
④人糞尿:速效性肥料,氮素含量較多。

2.化學肥料
①硝酸銨:生理中性肥料,速效、易被吸收。
碳酸氫銨:速效性肥料,須深施。
尿素:尿素含氮46%,1千克尿素相當於100千克人糞鳥或10千克餅肥所含的氮量。
氯化鉀:宜在鹼性土壤中使用。
⑤黃山木蘭專用複合肥料:中國已研製成功將N、P、K按一定比例混合造成的黃山木蘭專用肥。

(二)施肥時期及標準:

1.新建黃山木蘭園:當年每畝施尿素30千克,過磷酸鈣20千克,在5月底,8月底分兩次穴施。第二年解凍後每畝施入農家肥1500千克以上;發芽前施尿10千克,過磷酸鈣30千克,春蠶結束後施入尿素20千克及適量的微量元素肥料。
2.成林黃山木蘭園:三年以上黃山木蘭園一年分春、夏、秋、冬四次施肥。
①春肥(催芽肥):在春季發芽前20天施用。以速效氮肥為主,畝施尿素10-15千克,過磷酸鈣30千克,氯化鉀5千克。
②夏肥:春蠶結束或夏伐後到夏蠶前10天(7月下旬)施用,以速效肥料為主,N、P、K要合理搭配,也可配合施用一些腐熟的堆肥、廄肥等。畝施尿素25—30千克,過磷酸鈣50千克。
③秋肥:夏蠶結束後及時進行(或8月下旬前施用)。以速效肥料為主,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鉀肥,以增強黃山木蘭冬季的抗寒能力。
④冬肥(基肥):黃山木蘭落葉後,土壤封凍前結合冬耕施用。應施用遲效性有機肥,如堆肥、廄肥、垃圾肥等,畝施農家肥3000—5000千克,並適當配合微量元素肥料。

(三)施肥方法
有機肥料要開溝深埋,速效肥料在行間開溝施入,施肥後灌水。微肥可與有機肥或化肥混合後施入。

(四)根外追肥
根外追肥具有見效快的特點,一般生長期各季均可採用,用葉前10-15天進行,要求選晴天無風的早晨或傍晚作業。噴時噴在葉背和嫩梢上,以滴水為度。濃度為尿素0.5%,磷酸二氫鉀0.2-0.5%。
工程造林施工設計表
闊葉樹造林施工設計表
單位:工/畝

密 度

整 地

栽 植

幼林撫育

合 計

2×2米

12

3

10

25

2.5×3米

10

2

10

22


說明:①塊狀整地,穴徑60厘米,深50厘米;②造林後,頭3年每年除草鬆土1次。

病害防治

苗期蟲害主要有老鼠啃食種子,可用毒餌誘殺。地老虎咬食幼苗,病害有猝倒病和爛根病。
地老虎:幼蟲夜出活動,咬斷幼苗嫩莖,啃食葉芽,造成幼苗枯死。當早晨看到新鮮苗木被咬斷時,順洞路扒開泥土找到地老虎幼蟲後將其殺死,也可用90%敵百蟲800-1000倍液噴治。
猝倒病:可用0.5-1.0%的波爾多液、敵克松、退菌特防治。
爛根病:在排水不良的圃地易發生,梅季也易發此病。可用1-3%的硫酸亞鐵每隔4-6天噴一次,連續2-4次,並在苗床上撒生石灰,每畝15公斤;還應及時拔除病苗燒毀。

植物價值

經濟價值

(圖)黃山木蘭黃山木蘭

黃山木蘭花色美麗,可作為園林觀賞綠化樹種;花芳香馥郁,是芳香植物;又花蕾入藥是藥用植物。而本種的分布零散,資源不豐富。為了合理開發利用這一具有經濟價值的樹種,將本種定為國家三級保護植物。本種零星分布於安徽、浙江、江西、湖北和福建等省。野生植株應加以保護,同時做好引種栽培工作,以滿足園林綠化和藥用等方面的需要。

藥用價值

黃山木蘭是國家保護的三級臨危樹種。材質優良,結構細,紋理直;材質堅實,不易變形,可供高級家具用材。樹姿婆娑,早春開花,花色文雅,是一種很有發展前途的四旁、庭園綠化樹種。花蕾入藥,有潤肺止咳、利尿、解毒之功能,主治肺虛咳嗽、痰中帶血。

化學成分

結果從黃山木蘭根皮的乙醇提取物中分離得到14個化合物,分別鑑定為:3β-乙醯化羽扇豆烯醇(3β-acetoxy-lupenol,Ⅰ)、二十二烷酸(docosanoicacid,Ⅱ)、二十五烷酸(pentacosanoicacid,Ⅲ)、二十三烷酸(tricosanoicacid,Ⅳ)、羽扇豆醇(lupeol,Ⅴ)、白樺脂酸甲酯(methylbetulinate,Ⅵ)、棕櫚酸(hexadecanoicacid,Ⅶ)、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Ⅷ)、白樺酯醇(betulin,Ⅸ)、artoninA(Ⅹ)、胡蘿蔔苷(daucosterol,Ⅺ)、oxyresveratrol[1-(2,4-dihydroxyphenyl)-2-(3,5-dihydroxyphenyl)ethylene,Ⅻ],()-兒茶素[()-catechin,ⅩⅢ]、()-afzelechin-3-O-α-L-rhamnopyranoside(ⅩⅣ)。結論化合物Ⅰ、Ⅴ、Ⅵ、Ⅸ為同一類化合物,屬羽扇豆烷皂苷元類,化合物Ⅲ、Ⅳ、Ⅵ為首次從波羅蜜屬植物中得到。結論化合物Ⅰ、Ⅴ、Ⅵ、Ⅸ為同一類化合物,屬羽扇豆烷皂苷元類,化合物Ⅲ、Ⅳ、Ⅵ為首次從波羅蜜屬植物中得到。

園林用途

黃山木蘭花大,色澤艷麗,花色有白、淡黃、淡紅色變異類型,是觀賞價值很高的花木。適宜園林中栽種或行道樹。

參考文獻

[1] 袁冬明,張玲菊,李修鵬,黃宗興,徐志豪;中國木蘭科植物保護與栽培研究現狀[J];林業科技開發
[2]姜衛兵,曹晶,李剛,翁忙玲;中國木蘭科觀賞新樹種的開發及在園林綠化中的套用[J];上海農業學報

中國珍稀瀕危植物3

在自然界中,凡是有生命的機體,均屬於生物。生物應分為幾個界,把行固著生活和自養的生物稱為植物界,簡稱植物。植物的特點是具有光合作用的能力——就是說它可以藉助光能及動物體內所不具備的葉綠素,利用水、礦物質和二氧化碳生產食物。釋放氧氣後,剩下葡萄糖——含有豐富能量的物質,作為植物細胞的組成部分。植物通常是不運動的,因為它們不需要尋找食物。我們一起來認識這些植物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