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野縣

博野縣

博野縣隸屬於河北省保定市,地處河北中部,保定市南部東,黑龍港流域北端。東與蠡縣交界,西與安國市毗鄰,北與清苑縣接壤,南與衡水市的安平縣、饒陽縣相連。朔州至黃驊港鐵路(簡稱朔黃鐵路)呈東西方向穿境而過,總面積340平方公里。總人口245504人(2010年),全縣轄4個鎮、3個鄉。2004年,博野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2億元。2018年9月29日,河北省政府發出通知,正式批准博野縣退出貧困縣序列。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博野縣博野縣
唐虞夏商為冀州之域,春秋為晉地,戰國時為趙地,秦屬上谷郡。西漢始設蠡吾縣(故城在今博野縣西北之里村,原名蠡村)屬涿郡。東漢本初元年(146年)桓帝劉志詔封其父蠡吾先侯翼為孝崇皇,立陵廟,析原省入蠡吾的陸城縣地設博陵縣,置令丞以奉祀,時屬中山國。北齊省蠡吾入博野縣(治所在今蠡縣城關)。宋雍熙四年(987年)置寧邊軍,景德元年(1004年)改永寧軍,領博野縣。金天會七年(1129年)置博野郡軍,天德三年(1151年)改為蠡州,博野屬之。蒙古至元三年(1266年)省博野東境(約今蠡縣地)入蠡州,西境(約今博野縣地)入蒲陰縣,三十一年(1294年)析蒲陰縣東部地復置博野縣,屬保定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始徙博野縣城至今治,屬祁州,六年(1374年)改屬保定府,清代因之。1913年屬范陽道,次年屬保定道。1928年隸河北省。1949年8月1日劃歸河北省定縣專區。1954年劃歸保定專區。1970年,保定專區改稱保定地區,博野縣仍屬之。1994年12月地市合併,博野縣屬保定市。

“博野”在東漢時名博陵、博野,魏晉名博陸,北魏時又改名博野縣,以地居“博水之野”故名。此時,博野縣不在今地,而在今蠡縣地。北齊至元博野縣治在今蠡縣城關。博野縣城自西漢至北魏為蠡吾縣地,北齊時才併入博野縣。當時博野縣包括今博野、蠡縣兩縣,直到明初博野縣才自蠡州徙治於今博野縣城。疆域的記載,最早見於明弘治《保定郡志》 :“博野縣在府治東南九十里,舊境東西二十七里,南北六十里。國朝重新揆步,東至蠡縣界一十五里,西至定州界五十里,東西距六十五里;南至安平界三十里,北至清苑三十里,南北袤六十里”。

清康熙十五年《博野縣誌》載:“東西廣三十里,南北袤六十里。”乾隆三十一年《博野縣誌》載:“東西廣二十里,南北袤六十里。” 《畿輔通志》載:“東至蠡縣界六里,西至祁州界十五里,東西廣二十一里;南至安平界三十里,北至清苑界三十里,南北袤六十里。”

1938年4月,望都、清苑兩縣的20多個村劃歸博野,其中包括:南忠衛、大宋、南莊、劉家疃、蘆家莊、鄭家莊、永興莊、齊村、劉家佐、符家佐洪善堡、道西、伍坊、七器、花園頭、賈莊、泊莊、張七、屯裡、宋崗、滑崗、褚崗、藺崗、南陳村、前劉市、後劉市、東魏、扈家營、南埝頭、中埝頭、北埝頭、堤內陳村、東王各莊、西王各莊、史家佐、劉陀營、北林里、兌坎莊、西柳青、東柳青、黃家莊、北高晃、南高晃、段家莊、八里莊、沈何莊、王家莊、賈家莊、梁家莊、郭家莊、戴家莊、薛家莊、張劉莊、南辛莊、北辛莊、南劉陀、北劉陀、李家陀、大北河、小北河、劉莊、東陳村。

1945年9月又將上述村莊歸屬蠡縣。

1947年12月,將劉陀營、東王各莊、西王各莊,史家佐、南劉陀、北劉陀、李家坨、大北河、小北河9個村劃歸博野縣,把博野縣的東許村劃歸蠡縣。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博野縣仍屬河北省定縣專區。

1954年4月24日,撤銷定縣專區,博野縣劃歸保定專區。

1958年7月,將大程委、頓家莊、史家佐、東墟4個鄉共58個村劃歸蠡縣,將城東、小店、北楊村、馮村、同連、城關6個鄉共71個村劃入安國縣。

1958年10月,蠡縣所轄原博野縣4個鄉劃入安國縣。

1962年1月15日,博野縣制恢復,原轄博野縣129個村全部歸回,同時,將王各莊由安國劃歸博野。將建新村歸回安平縣。

1962年後,縣境未變。

1970年,保定專區改稱保定地區,博野縣仍屬之。
1994年12月,保定地市合併,博野縣屬保定市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博野縣夜景博野縣夜景
1938年4月,望都、清苑兩縣的20多個村劃歸博野,其中包括:南忠衛、大宋、南莊、劉家疃、蘆家莊、鄭家莊、永興莊、齊村、劉家佐、符家佐、洪善堡、道西、伍坊、七器、花園頭賈莊、泊莊、張七屯裡、宋崗、滑崗、褚崗、藺崗、南陳村、前劉市、後劉市、東魏、扈家營、南埝頭、中埝頭、北埝頭、堤內陳村、東王各莊、西王各莊、史家佐、劉陀營、北林里、兌坎莊、西柳青、東柳青、黃家莊、北高晃、南高晃、段家莊、八里莊、沈何莊、王家莊、賈家莊、梁家莊、郭家莊、戴家莊、薛家莊、張劉莊、南辛莊、北辛莊、南劉陀、北劉陀、李家陀、大北河、小北河、劉莊、東陳村。
1945年9月又將上述村莊歸屬蠡縣。
1947年12月,將劉陀營、東王各莊、西王各莊,史家佐、南劉陀、北劉陀、李家坨、大北河、小北河9個村劃歸博野縣,把博野縣的東許村劃歸蠡縣。
1958年7月,將大程委、頓家莊、史家佐、東墟4個鄉共58個村劃歸蠡縣,將城東、小店、北楊村、馮村、同連、城關6個鄉共71個村劃入安國縣。1958年10月,蠡縣所轄原博野縣4個鄉劃入安國縣。
1962年1月15日,博野縣制恢復,原轄博野縣129個村全部歸回,同時,將王各莊由安國劃歸博野。將建新村歸回安平縣。
2000年,博野縣轄3個鎮、4個鄉:博野鎮、程委鎮、小店鎮、東墟鄉、北楊村鄉、城東鄉、南小王鄉。 
2002年底,博野縣轄3個鎮、4個鄉,6個社區、133個村。

區劃詳情

截止2013年,博野縣博野縣轄3個鎮:博野鎮、程委鎮、小店鎮,4個鄉:小店鎮、東墟鄉、北楊村鄉城東鄉、南小王鄉。

人口民族

人口

2010年,博野縣總人口為245504人。

民族

博野縣境內主要少數民族有回族、滿族、壯族、蒙古族、朝鮮族。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博野縣地處冀中平原腹地,位於河北省中部,居保定市南部,北距保定50公里,西南距石家莊100公里,北偏東距北京200公里。博野縣東與蠡縣交界,西與安國毗鄰,北與清苑接壤,南與衡水市的安平、饒陽縣相連,博野縣總面積340平方公里(2013年)。

地形

博野縣全境屬太行山東麓山脈平原,境南北狹長,除西部有兩條狀風沙高地,面積為1.47萬平方米外,其餘均為平坦壤地。地勢中北部西高東低,南部和東南部自西南向東北傾斜。地面高程(黃海)在19米—30米之間,坡降為1/3000。

水文

博野縣境內5條河渠橫貫東西。行洪河瀦龍河,縣界流程15.4公里。排水河道三條自北向南依次為孝義河、月明河、小白河。沙河乾渠為行水河渠,縣內渠長9.437公里。境內主要河流是豬瀧河,標準行洪流量3000立方米/秒,博野縣地下水資源豐富,有機井4000多眼。

氣候

博野縣屬溫帶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乾濕季節明顯,四季分明,降水量不足,且年際及年內分布很不均勻。春季乾旱多風,夏季濕熱多雨,秋季天高氣爽,冬季寒冷少雪。平均氣溫12°C,地濕14.7°C,日照2750.8小時,降水452.3毫米,無霜期為189天。

經濟

綜述

博野中醫院博野中醫院
2004年,博野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03年增長14.5%,增幅提高2.9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4.3億元,比2003年同比增長6.3%;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4.4億元,比2003年增長27.2%;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4.5億元,比2003年增長11.7%。二、三產業比重達到67.4%,比2003年提高2.9個百分點。
2004年,博野縣完成財政總收入6186萬元,比2003年同比增長12%。地方一般預算收入2528萬元,比2003年同比增長14%。其中包括增值稅176萬元,營業稅265萬元,企業所得稅92萬元,個人所得稅174萬元。2004年全年財政總支出10205萬元,比2003年同比增長5%;其中:基本建設支出90萬元,科教文衛事業費3214萬元,各項行政事業費支出9481萬元,農林水支出587萬元,社會保障補助支出295萬元。
2004年,博野縣全縣金融機構各項人民幣貸款餘額6億元,比2004年初增加473萬元。其中,短期貸款餘額5.73億元,比2004年初增加672萬元,用於農業的短期貸款為2.02億元,比2004年初增長715萬元;中長期貸款餘額2647萬元,比2004年初減少83萬元。金融機構存款餘額12.9億元,比2004年初增加6993萬元,其中企業存款餘額7613萬元,比2004年初減少4501萬元;居民儲蓄存款餘額11.54億元,比2004年初增加1.05億元,比2003年同期相比增長了10.4%。

第一產業

2004年,博野縣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8.9億元,比2003年增長5.4%。其中,農業產值5.8億元,比2003年同比增長4.8%;畜牲業產值2.5億元,比2003年增長6.4%。糧食播種面積34萬畝,比2003年增長1%;糧食總產量14.5萬噸,比2003年增長4.6%。蔬菜播種面積9.01萬畝,比2003年同比增長1.1%,產量34.3萬噸,比2003年同比增長2.4%。肉類產量1.5萬噸,比2003年增長8.8%;牛奶產量1205噸,比2003年同比增長45.5%;鮮蛋產量8809噸,比2003年同比增長2.9%;生豬出欄16.7萬頭,比2003年同比增長7.1%;羊出欄7.7萬頭,比2003年同比增長5.2%;家禽出欄70.1萬隻,比2003年同比增長6.6%。

第二產業

2004年,博野縣實現工業總產值13.9億元,比2003年同比增長12.7%;完成工業增加值3.6億元,比2003年增長25.5%。工業對全縣經濟成長的貢獻率為44%,拉動經濟成長6.4個百分點。
博野縣全縣共有1269個工業生產單位,其中油漆塗料生產單位84個,橡膠生產單位39個,拔絲生產單位64個,印染紡織生產單位126個。在重點監測的22戶入統工業企業中,有油漆塗料企業3家,橡膠企業5家,拔絲企業2家,印染紡織企業4家。博野縣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產值5.4億元,比2003年同比增長41.1%;完成增加值1.6億元,比2003年同比增長39.7%;實現利潤2885萬元,比2003年增長40%;利稅總額4302萬元,比2003年同比增長33.9%;產銷率達到97.7%,比2003年同期增長0.2個百分點。2004年建築業實現增加值8963萬元,比2003年增長35.9%。建築業總產值達到3.6億元,比2003年同比增長35.3%。2004年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6.8億元,比2003年同比增長49.1%。其中,基本建設投資0.6億元,比2003年增長69.2%;更新改造投資2.6億元,比2003年增長52.7%;城鎮工礦區私人建房投資5349萬元,比2003年同比增長56.8%。

第三產業

2004年,博野縣完成郵電業務總量3041萬元,比2003年同比增長28.4%;固定電話用戶達3.2萬戶,其中農村電話用戶達到2.7萬戶,比2003年同比增長20.5%;行動電話用戶達到2萬戶,比2003年同比增長19%。行動電話普及率達到8部/百人,比2003年同比增長17.9%。
2004年,博野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53億元,比2003年同比增長18.2%。其中,分行業來看: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額完成1.93億元,比2003年同比增長18.3%;餐飲業零售額完成2113萬元,比2003年同比增長19.2%;製造業零售額完成1055萬元,比2003年同比增長17.6%;農業生產者零售額完成1188萬元,比2003年同比增長17%;其他行業零售額1715萬元,比2003年同比增長17%。

交通運輸

博野縣加強公路建設博野縣加強公路建設
博野縣境內,朔黃鐵路、定(州)河(間)公路橫貫東西,公路保衡跨躍南北。2004年,博野縣境內公路通車裡程達到213公里,境內鐵路營業里程為11公里。共有公共汽車運營車輛62輛,公共汽車線路達到12條,覆蓋博野縣133個行政村;民用汽車擁有量達到1731輛,比2003年同期增加了128輛,其中私人汽車擁有量達到1382輛,比2003年同期增加了102輛。

社會事業

教育

2004年,博野縣全縣擁有中國小校91所,其中:國小78所,初級中學10所,高級中學1所,職教中心1所,特教學校1所。國小在校生16950人,比2003年同比下降11.1%,普通中學在校生17918人,比2003年同比下降5.4%;學齡兒童入學率100%;國小在校生鞏固率100%;普通中學專任教師795人,比2003年同比下降14.5%;國小專任教師1051人,比2003年同比下降8.1%。有教學樓50座。

衛生

截至2004年底,博野縣有醫院、衛生院11所,床位271張,衛生技術人員382人。其中:執業醫生97人,助理醫師59人,護士82人,檢驗人員21人,藥劑人員37人。個體和集體診所共247個,鄉村醫生489個。

社會保障

2004年,博野縣在崗職工年末人數達7426人。全部在崗職工工資總額為7166萬元,比2003年同比增長14%,年平均工資10154元,比2003年同比增長7%。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職工人數為1546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職工人數為6008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5701人,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605人。

旅遊

博野縣革命烈士紀念碑亭
博野縣革命烈士紀念碑亭在程委村西北隅,程委地段醫院院內,碑亭共八塊石碑碑文記述了在抗日戰爭中為民族解放事業英勇戰鬥不怕犧牲的革命烈士的豐功偉績,並刻有268烈士的姓名、籍貫、職務、是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還金井碑刻
還金井碑刻,位於程委鎮南林里村還金井前。該碑高3.6米,寬0.99米,厚0.26米,青石質。由明代翰林院侍講馮琦撰文井書丹。1987年10月和還金井一併被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顏元祠堂
顏元祠堂位於北楊村西北部。建於清朝雍正年間。祠堂正殿平面呈長方形。面三間,進深一間,東西長11.6米,南北寬6.6米,高7米,布瓦歇山頂,設有陽台1.35米,明柱兩銀。
興國寺石塔
興國寺石塔位於程委鎮解村學校院內。此塔建於唐景龍四年(710年),原為興國寺內之建築,現寺己毀,僅存此塔。石塔平面為四方形,塔高7.5米。此塔全用白玉石料雕成,做工精細考究,對研究唐代建築風格具有重要參考價值。興國寺塔自建塔至今,已屹立千餘年。

著名人物

博野縣的古代名人有趙廣漢、王商、劉志、程羽、程琳、程顥程頤、史弼、劉吉、顏元、尹嘉銓,現代的名人有馬亞麗、江立社、楊志恆、王老仙、羅成立、傅鐸、牛滿江、程茂蘭等。

河北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市轄區、縣級市、縣、自治縣
石家莊市長安區 | 橋東區 | 橋西區 | 新華區 | 裕華區 | 井陘礦區 | 鹿泉市 | 辛集市 | 藁城市 | 晉州市 | 新樂市 | 深澤縣 | 無極縣 | 趙縣 | 靈壽縣 | 高邑縣 | 元氏縣 | 贊皇縣 | 平山縣 | 井陘縣 | 欒城縣 | 正定縣 | 行唐縣
唐山市路北區 | 路南區 | 古冶區 | 開平區 | 丰南區 | 豐潤區 | 遵化市 | 遷安市 | 遷西縣 |灤南縣 | 玉田縣 | 唐海縣 | 樂亭縣 | 灤縣 | 漢沽管理區
秦皇島市海港區 | 山海關區 | 北戴河區 | 昌黎縣 |撫寧縣 | 盧龍縣 | 青龍滿族自治縣
邯鄲市邯山區 | 叢台區 | 復興區 | 峰峰礦區 | 武安市 | 邱縣 | 大名縣 | 魏縣 | 曲周縣 | 雞澤縣 | 肥鄉縣 | 廣平縣 | 成安縣 | 臨漳縣 | 磁縣 | 涉縣 | 永年縣 | 館陶縣 | 邯鄲縣
邢台市橋東區 | 橋西區 | 南宮市 | 沙河市 | 臨城縣 | 內丘縣 | 柏鄉縣 | 隆堯縣 | 任縣 | 南和縣 | 寧晉縣 | 巨鹿縣 | 新河縣 | 廣宗縣 | 平鄉縣 | 威縣 | 清河縣 | 臨西縣 | 邢台縣
保定市新市區 | 北市區 | 南市區 | 定州市 | 涿州市 | 安國市 | 高碑店市 | 易縣 | 徐水縣 | 淶源縣 | 順平縣 | 唐縣 | 望都縣 | 淶水縣 | 高陽縣 | 安新縣 | 雄縣 | 容城縣 | 蠡縣 | 曲陽縣 | 阜平縣 | 博野縣 | 滿城縣 | 清苑縣 | 定興縣
張家口市橋東區 | 橋西區 | 宣化區 | 下花園區 |張北縣 | 康保縣 | 沽源縣 | 尚義縣 | 蔚縣 | 陽原縣 | 懷安縣 | 萬全縣 | 懷來縣 | 赤城縣 | 崇禮縣 | 宣化縣 | 涿鹿縣 | 張家口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察北管理區 | 塞北管理區
承德市雙橋區 | 雙灤區 | 鷹手營子礦區 | 興隆縣 | 平泉縣 | 灤平縣 | 隆化縣 | 承德縣 | 豐寧滿族自治縣 | 寬城滿族自治縣 | 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
滄州市新華區 | 運河區 | 泊頭市 | 任丘市 | 黃驊市 | 河間市 | 獻縣 | 吳橋縣 | 滄縣 | 東光縣 | 肅寧縣 | 南皮縣 | 鹽山縣 | 青縣 | 海興縣 | 孟村回族自治縣
廊坊市安次區 | 廣陽區 | 霸州市 | 三河市 | 香河縣 | 永清縣 | 固安縣 | 文安縣 | 大城縣 | 大廠回族自治縣
衡水市桃城區 | 冀州市 | 深州市 | 棗強縣 | 武邑縣 | 武強縣 | 饒陽縣 | 安平縣 | 故城縣 | 景縣 | 阜城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