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陽區

廣陽區

廣陽區是河北省廊坊市轄區,地處河北省中北部,廊坊市區北部,北靠北京市大興區,下轄5個街道、3個鎮、1個經濟技術開發區和1個管委會,總面積361.89平方公里,總人口41萬人(2013年)。 廣陽境域周代屬燕國地,西漢置安次縣,1989年成立地級廊坊市並設安次區,2000年劃出安次區京滬鐵路以北部分及九州、萬莊等鄉鎮,成立廣陽區。廣陽有炊莊高腔戲、冀中笙管樂、李派太極拳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境內有大棗林莊古槐、北旺村遺址等文物古蹟。廣陽區位於華北平原北部,屬暖溫帶半乾旱季風氣候,永定河、龍河、鳳河、新舊天堂河流經境內。糧食主產小麥、玉米,工業門類有機械製造、建材、電子電器、食品、調料、服裝、玻璃製品、印刷、化工等,廊坊經濟技術開發區位於區內。 2013年廣陽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50.4億元。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據考古發掘,7600年前廣陽境內已有先民繁衍生息。

上古時期,今廣陽境域為安墟地。

西周時期,為北戎燕地。

春秋時期,為北燕都薊的畿內地。

戰國時期,今境域屬燕國廣陽郡。

秦朝,屬廣陽郡。

西漢高祖初年置安次縣,隸屬幽州渤海郡,縣治在今古縣村。

東漢和帝永元八年(96年)復設廣陽郡,安次縣屬之。

北魏年間改名安城縣,屬幽州府。

隋大業初年復名安次縣,屬涿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徙縣治到石樑城。貞觀八年(634年)徙縣治至常道城(今北常道村)。開元二十三年(735年)改幽州為范陽郡,安次屬之,徙縣治於耿就橋行市南(舊州)。乾元元年(758年),復屬幽州。

後晉天福初年(936年後),石敬瑭割燕雲十六州以賂契丹,安次為遼地。縣治移至菘城(今萬莊鎮稽査王村)。

遼會同元年(938年),以幽州為南京幽都府,安次屬之。保大(1121—1125年)末年,安次入於金。

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幽州入宋,置燕山府路,安次屬之。宣和七年(1130年),郭藥師以燕山叛沒於金。

金天會七年(1129年),安次縣屬河東北路。天德三年(1151年),金遷都燕京,改為中都路,以析津府為大興府,安次屬之。

元中統元年(1260年),改安次縣為東安縣,隸屬於霸州,後改稱燕京路,又為總管大興路,仍屬之。中統二年(1261年),升東安縣為東安州。至元初年改燕京為中都路,以析津府為大興府,東安州屬之。至元九年(1272年),改中都為大都,又改大興府為大都路總管府,直屬中書省,東安州屬之。

明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改大都路為北平府;九月,置大都督分府於此;十月,隸山東行省。洪武二年(1369年)三月,罝北平行省,東安州屬北平府。同年因渾河(永定河)水患,州治遷至常伯鄉張李店(今仇莊鄉光榮村)。洪武九年(1376年),改東安州為縣。永樂元年(1403年),以北平為北京,改北平府為順天府,東安縣屬之。

清初,東安縣隸屬順天府南路同知。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屬順天府南路廳。

民國三年(1914年),東安縣復名安次縣,為京兆區所轄。

民國四年(1915年),安次縣屬直隸津海道。

民國十七年(1928年)直隸省改為河北省,安次屬之。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河北省設立行政督察專員區,安次縣屬第五督察區。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中共冀中區地方委員會成立,安次屬冀中十分區。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6月,中共安次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4月,冀中區五地委、冀中區第五專署成立,安次縣抗日民主政府隸屬於五專署。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8月,冀中區五地委改稱冀中區十地委,冀中區第五專署改稱冀中區第十一專署,安次縣抗日民主政府屬之。

民國三十年(1941年)9月,永清、安次、固安、霸縣建立第三聯合縣,安次縣劃歸第三聯合縣,屬一聯區管轄。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12月,中共安次縣臨時縣委、臨時縣政府成立。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8月,安次縣人民政府建立,臨時抗日民主政府隨之撤銷,隸屬冀中第十專區。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3月,安次縣屬冀中第十專區;8月7日,河北省天津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建立,安次屬之。

1950年2月,因永定河水患,縣治從老縣城(今仇莊鄉光榮村)遷到廊坊;11月,天津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改為人民政府天津區專員公署,安次屬之。

1955年4月5日,天津區專員公署改為天津專區專員公署,安次屬之。

1958年6月,天津專區與滄縣專區合併為天津專區,安次屬之;12月20日,撤銷安次縣,劃歸武清縣;12月22日,撤銷天津專區,劃歸天津市,武清屬之。

1961年,恢復天津專區建制,受天津市、河北省雙重領導,武清屬之;6月1日,安次、武清分設,安次縣建制恢復建立,隸屬不變。

1967年11月,河北省天津地區革命委員會建立,天津專區改為天津地區,安次屬之。

1974年1月,天津地區更名為廊坊地區,駐地仍在廊坊鎮,安次屬之。

1978年,廊坊地區行政公署建立,廊坊地區革委會撤銷,安次縣隸屬關係未變。

1981年12月7日,撤銷廊坊鎮,設立廊坊市(縣級),以安次縣的廊坊鎮及尖塔、桐柏、北旺3個公社為廊坊市的行政區域,隸屬廊坊地區行政公署。安次縣仍隸屬廊坊地區行政公署。

1983年7月1日,撤銷安次縣建制,將安次縣行政區域併入廊坊市。

1989年2月,撤銷廊坊市(縣級),改稱安次區;4月1日,廊坊地區撤銷,原廊坊地區成立廊坊市(地級),駐地廊坊,安次屬之。

2000年10月,安次區劃出南尖塔鎮、萬莊鎮、舊州鄉、北旺鄉、白家務辦事處及小廊坊、北大街、北門外、新開路街道和北史家務鄉的7個村居,成立廣陽區,區政府駐北門外大街。

行政區劃

截至2013年,廣陽區下轄5個街道、3個鎮、1個經濟技術開發區和1個管理委員會。

廣陽區地圖廣陽區地圖

西后街社區、北大街社區、豐盛路社區、站前社區、空中花園社區、大官莊社區、康寧街社區、迎春北路社區

裕華路社區、統建樓社區、曙光道社區、華苑社區、群安街社區、群星里社區、建華里社區、廣陽公寓社區、三五三四社區、三五三一社區、新星里社區、華夏經典社區、逸錦家苑社區、馨境界社區
新安里社區、永豐道社區、萬眾里社區、康莊社區、吉祥社區、華夏里社區、域泰社區、小廊坊社區、周各莊社區、五福街社區、清河街社區、萬方街社區
瑞華里社區、東方家園社區社區、國際花園社區、群樂里社區、同順里社區、宏圖里社區、康樂社區、林園裡社區、六九一六社區、王寨社區、金星道社區、世紀花園社區、運通花園社區
新民社區、城市旺點社區、金橋社區、阿爾卡迪亞社區、金地社區、和平麗景社區、金泰社區、薛家營社區、紫金華府社區社區
北王莊村、前王各莊村、左場村、大馬坊村、北甸村、南甸村、翟各莊村、西務村、碾子營村、南尖塔村、東尖塔村、北尖塔村、駱莊村、大屯村、董村
肖家務村、墨其營村、李孫窪村、指揮營村、侯孫窪村、西華營村、紅寺村、柴孫窪村、石槽村、高家營村、武營村、牤牛莊村、稽查王村、三小營村、合順營村、杜各莊村、天村、齊家營村、王家場村、草廠村、邢營村、潘村、周留犢村、曹留犢村、齊留犢村、石何營村、石莊戶村、渾酒營村、艾家務村、李紀營村、朱場村、大五龍一村、大五龍二村、大五龍三村、大五龍四村、艾各莊村、韓各莊村、東街村、南街村、柳林馬坊村、倘戶營村、殷家營村
九州一村、九州二村、九州三村、九州四村、西莊子村、小伍龍村、南務村、劉官營村、南常道村、北常道村、垡上村、興隆莊村、南漢村、剛其營村、馬家務村、高辛莊村、穆莊村、東三更生村、奶字房村、趙各莊村、王瑪村、南順民屯村、北順民屯村、東京村、炊莊村、芒店一村、辛房村、東馮務村、西馮務村、李家場村、芒店二村、白家務村、古莊村、夏營村、張家務村、陳亮營村、毛家營村、王各掌村、六間房村、南辛莊村、興隆場村、王小寨村、苗小寨村、沈小寨村、高小寨村、火頭營村、太平莊村、劉場村、卜營村、義和場村、楊馬房村、北王力村、南王力村、東王力村、田古營村、大古營村、富各莊村、畢各莊村、團城村、團辛莊村、北寺垡村、南寺垡村、寺垡辛莊村、吳家場村、馬家場村、孫家場村、張更生村、高更生村、楊更生村、靳各掌村
苗場村、西戶屯村、東戶屯村、西官地村、李桑園村、桑園辛莊村、李莊村、彭莊村、相士屯村、大棗林村、萬莊村、小棗林村、潘莊村、大南旺村、北旺一村、北旺二村、北旺三村、西村、吳堤村、小海子村、郭桑園村、陳桑園村、許各莊村
西區社區、東區社區、大學城社區、小長亭村、大長亭村、辛莊村、化營村、南營村、下莊頭村、上莊頭村、桐柏村、樓莊村、梨園村、韓營村、西柏村、堤口村、堤上營村、乃自房村、大官地村、麻營村、後王各莊村、小馬坊村、小哲垡村
新世紀步行街管理委員會 第一大街社區、第二大街社區、第三大街社區、第四大街社區、第五大街社區
參考資料來源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廣陽區位於北緯39°27′15″—39°37′30″,東經116°23′52″—116°48′18″。東與天津市武清區接壤,南與安次區、永清縣相連,西、北與北京市大興區搭界。轄域東西最大距離34.66公里,南北最大距離16公里,總面積361.89平方公里。城區位於京津走廊中點,距北京市、天津市各60公里。

地質

構造

廣陽區位於燕山褶皺斷帶南側,太行山隆起以東,滄州隆起以西,華北冀中凹陷北端的燕山褶皺斷帶與新華夏構造上,在華北平原沉降帶的交接部分,是受活動斷帶控制的斷帶沉降區,屬二級大地構造單位河淮台向斜的一部分。

地層

廣陽區屬華北地層大區華北平原分區中的冀中小區。域內地質構造複雜,大部分被新生代沉積物復蓋,地層從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至新生代都有分布,地層的厚度、岩性、岩相以及含礦性等各方面空間變化很大。其中第四紀(150萬年前至今)地層廣泛分布,最大厚度650米,中新世、上新世及更新世下部在域內主要為河湖相堆積;上更新世及全新世在域內為湖相或湖泊相沉積(華北凹陷區),在湖盆的邊緣地帶(隆起區)為河流沖積堆積。

地形地貌

廣陽區地處永定河沖積平原,以平原和窪地為主,自西北向東南傾斜,海拔10—13.80米,相對高差3.80米,地勢平緩。主要地貌類型包括準緩崗,小二坡地、小低平地、小淺平地以及河漫灘等,局部地區有沙丘殘留。

氣候

廣陽區地處中緯度,屬歐亞大陸東帶、華北平原北部的暖溫帶半乾旱季風氣候類型,四季分明、寒暑交錯、乾濕界限明顯。年平均氣溫11.9℃,7月平均氣溫最高,為26.1℃,極端最高氣溫40.3℃;1月平均氣溫最低,為-4.5℃,極端最低氣溫-22.5℃。全年無霜期平均198天,年均日照2659.9小時。冬、春季受內北乾冷氣流控制,多風少雨,氣候乾燥。夏季受東南暖濕氣流影響,降水集中。年均降水量555.3毫米,雨季年均降水量450.4毫米,占全年總降水量的81.11%。

土壤

廣陽區土壤可分為石質土、褐土、姜砂黑土、風沙土、草甸鹽土、沼澤土、潮土等7個土類。潮土類因其質地的不同分為砂質潮土、砂壤質潮土、中壤質潮土、輕壤質潮土等。九州鎮以砂質潮土為主,白家務辦事處和九州鎮交界處以中壤質潮土為主,白家務辦事處與北京交界處以輕壤質潮土為主。土壤全量鈣和碘較高,有效態含量除有效鐵和銅中等適量外,水解鈉、速效磷和鉀、有效錳、硼、鉬,以及有機質均缺乏。pH值大部分在8.40—8.60之間。

水文

地上水

廣陽區內共有河流5條,分別是永定河、舊天堂河、新天堂河、龍河和鳳河。2000年以後乾旱缺水,多年平均自產水深70毫米,年徑流係數為0。極大三日暴雨和極大24小時暴雨是形成徑流的主要來源,均發生在7、8月份,受其直接影響,徑流量的88%發生在7、8月份。

永定河,主槽河床寬70—120米,因上游水土流失嚴重,河水混濁,泥沙淤積,日久形成“地上河”。善淤、善決、善徙,與黃河相似,有“小黃河”和“渾河”之稱。2000年之後,永定河無固定流水。

龍河,由永定河透堤水沖刷而形成,河床寬50米。2008年年底,龍河兩岸河堤均在1.80米以下。龍河每年從北京引棄水500—600萬立方米,用於補充地下水和兩岸農田灌溉。

地下水

廊坊城區淺層水位埋深2.4米,其中淺層水位形成以城區為中心的小面積反漏斗,在九州鎮一帶形成埋深大於20米的淺層地下水位漏斗區;深層地下水形成以城區為中心的大範圍水位下降漏斗,2008年年底漏斗中心水位72.60米,深層地下水以地下20米等水位線圈定漏斗面積487.52平方公里,囊括廣陽大部分區域。

自然災害

廣陽區自然災害以水災、旱災和蟲災為主。廣陽曆來是永定河洪流往來衝突之地,據記載,從明成化六年(1470年)至2008年,僅永定河決口、改道造成洪水災害有65次。廣陽處於半乾旱半濕潤易旱區,受季風控制,乾旱災害常年發生,有“十年九旱”之說,春旱率73.30%,夏旱率30%,秋旱率16.70%。廣陽在1949、1951、1954、1955年發生過大規模蝗災;20世紀90年代後,棉鈴蟲、老虎蟲、煙粉虱、蚜蟲災害多發。

另廣陽區在春、夏季常發暴雨、冰雹、大風、雷暴等氣象災害。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廣陽區面積361.89平方公里,折合54.28萬畝。截至2008年,耕地面積26.01萬畝,林地14.70萬畝;園地(果園)8萬畝;牧草地1萬畝;水域養殖地625.50畝;城鎮村莊及工礦用地2.10萬畝;土地流轉8505畝,耕地率783畝/平方公里。其中水澆地23.52萬畝,旱地2.49萬畝,有效灌溉面積21.65萬畝,占總耕地面積的85%。

水資源

廣陽區多年平均水資源量8886萬立方米,其中淺層地下水埋深3—5米,礦化度<2克/升,可開採量7102萬立方米,深層地下水允許開採量875萬立方米,地表水資源量909萬立方米。人均水資源可利用量237立方米,畝均水資源可利用量386立方米。從水質上看,屬於重碳酸鹽型水、礦化度1—2克/升,水質較好。

礦產資源

廣陽區內探明主要礦產資源為石油、天然氣及地熱、溫泉等。

石油天然氣

廣陽區域內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屬渤海含油氣盆地西部,深埋地下1300—4300米處,厚600—1400米,建國後在廣陽區及周邊7個縣(市、區)3600平方公里內,累計探明石油地質儲量9069.44萬噸,天然氣地質儲量211.52億立方米。

地熱資源

廣陽區域內有豐富的地熱、溫泉和地下水分布,多為深層地下熱水,分布在轄區北部的地熱異常區和油氣田分布區,埋深1500—3000米。儲熱層有孔隙型和岩溶裂隙型兩種,水溫60℃—90℃,多為油氣田邊緣水。深層地下熱水適合日常使用,其中飲用礦泉水化學類型主要為重碳酸鈣鈉型水,含水層埋深100—1000米,以鍶型、鍶—偏矽酸複合型為主,並含有鉀、溴、碘、鋅、硼等十多種有益微量元素。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3年,廣陽區總人口41萬人,其中鄉村人口13.9萬人。人口出生率12‰,人口死亡率4.14‰,人口自然增長率7.6‰。

民族

截至2008年,廣陽區有少數民族33個,人口14362人,占全區總人口的3.77%。其中回族常住人口8176人,主要分布在5個回族村內。人口較多的還有滿族、朝鮮族、蒙古族、壯族等,主要分布在管道局、萬莊石油礦區等中省直單位。

經濟

綜述

2012年,廣陽區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為7:41:52。

2013年,廣陽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50.4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8.5%。全部財政收入完成45.1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6%。名義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14.9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23.8%,其中區本級可用財力完成7.04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8.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28.2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20.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27761元、11263元,同比2012年分別增長10.5%、11.8%。

第一產業

廣陽區內主要種植冬小麥、玉米、花生、棉花等作物。

農業產業化方面,廣陽形成了以蔬菜、畜牧、林果為主導產業的農業區域經濟發展格局,發展以千畝蔬菜園為代表的環首都綠色經濟圈和以金豐農科園為代表的休閒觀光農業。截至2013年,廣陽區培育省廊坊市級龍頭企業29家、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103個,建成部級標準化養殖企業1個、省級標準化養殖企業5 個、市級標準化養殖企業15個,新建千畝蔬菜標準園4個。

畜牧業方面,截至2013年,廣陽區豬存欄5.59萬頭,其中,能繁母豬存欄0.922萬頭,豬出欄8.286萬頭;牛存欄0.8672萬頭,其中,奶牛存欄0.7349萬頭,牛出欄0.2241萬頭;羊存欄4.191萬隻,出欄3.4182萬隻;禽存欄66.74萬隻,出欄82.426萬隻;肉、蛋、奶產量分別達到8289噸、3573噸、15536噸。

第二產業

截至2008年,廣陽區工業門類有機械製造、建材、電子電器、食品、調料、服裝、玻璃製品、印刷、化工等。名優產品有電錶、滴灌設備、玻璃微珠、粉末塗料、調料等。轄區建築企業90家,其中建築工程施工企業40家、安裝裝修企業46家、與建築相關企業4家。2008年第二產業從業人員13348人,其中工業從業人員3679人,建築行業從業人員9669人。

2013年,廣陽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21.4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6.6%。

第三產業

主要商場主要商場

截至2012年,廣陽區內大型購物商場有萬達廣場、明珠大廈、沃爾瑪、家樂福、樂購、新朝陽購物中心、麗都鑫潮家居生活廣場、新福家生活城等;高端商貿寫字樓有浙商廣場、凱創大廈、建業大廈、天利得益、聖泰財富中心等;城市綜合體有香港新世界商務中心、新朝陽廣場二期、大中廣場等;此外還有希爾頓酒店等大型酒店、汽貿一條街等商貿批發城。第三產業稅收占全區稅收近2/3的比重。

2013年,廣陽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19.1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4%。

交通

公路

廊涿高速公路經過廣陽區西南部,為規劃建設的涿密高速公路的一部分。京滬高速公路(G2)經過區境東北部,境內長6.84公里。104國道(北京—福州)境內長9.5公里,自麻營村入境,經南尖塔鎮、經濟技術開發區、北旺鄉,向東南進入武清界。省道廊涿線境內長11.6公里。縣道有采留線(采育—留各莊)、廊萬線(廊坊—北京界)、武榆線(武清—榆垡)等。

鐵路

京滬鐵路自西北向東南斜穿廣陽區境,境內長25公里,設有廊坊北站、萬莊站兩個車站。京滬高鐵平行於京滬鐵路,廣陽區境內長32公里,與安次區邊界南側設有廊坊站。

航空

2014年,北京新機場項目獲批並興建,機場航站樓在北京境內,跑道延伸至廣陽區白家務辦事處,2018年首航。

公共運輸

公共汽車

截至2013年,廊坊公交有1、2、3、4、5、6、7、8、10、11、12、13、14、15、16、17、18、19、21、22、23、25路共22條線路,均經過廣陽區境域。

此外,北京公交926路(永定門—采四小區)有5個站點在廣陽區內;北京公交938路支線5慢車線、938路支線5快車線(北京站東—廊坊)終點站亦在廣陽區。

計程車

截至2008年,廊坊城區有計程車1827輛,由鵬通、安通、廣運、瑞通、興運、華昊、通軒等7家計程車公司運營。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08年,廣陽區有區直幼稚園2所,私立幼稚園11所,農村幼稚園58所,駐區幼稚園5所;有國小55所(國辦國小11所,農村國小44所),在校生22434人,入學率、鞏固率均達到100%;有中學13所(國辦4所,農村5所,駐區4所),在校生9683人,中學入學率99.30%,鞏固率99.12%;有職業及成人教育學校7所;有高等院校3所;有特殊教育學校1所。

學校類別 主要學校
學前教育 廊坊市直屬機關第一幼稚園、廊坊市直屬機關第二幼稚園、廣陽區第一幼稚園、廣陽區第二幼稚園、管道局第一幼稚園、管道局第二幼稚園、管道局第三幼稚園等
國小教育 廊坊市第二國小、廊坊市逸夫國小、廊坊市第四國小、廊坊市第六國小、廊坊市第八國小、廊坊市第九國小、廊坊市第十一國小、廊坊市第十二國小、廊坊市第十三國小、廊坊市第十五國小等
中學教育 廊坊市第二中學 、 廊坊市第三中學 、 廊坊市第六中學 、 廊坊市第七中學 、 廊坊市第九中學 、廊坊市第十一中學、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局中學、廊坊鐵路職工子弟學校等
職業/成人教育 廊坊市第四職業中學、 廊坊市財貿學校 、 廊坊市衛生學校 、 廊坊市食品工程學校 、 廊坊市電子信息工程學校 、廊坊市體育運動學校
高等教育 北華航天工業學院 、 河北工業大學廊坊分校 、 廊坊職業技術學院
特殊教育 廊坊市特殊教育學校

科技事業

2000年至2008年,廣陽區申報科技支撐項目61個,科技推廣計畫項目34個,課題研究計畫16個;全區專利申請、授權量分別為943件和685件,連續9年居全廊坊市第一。廣陽區先後獲得“全國科技進步考核先進區”、“河北省智慧財產權優勢培育單位”等榮譽,轄區4個鄉鎮、1個鄉級辦事處被評為“市級科技創先鄉鎮”。至2008年年底,全區專業技術人員20210人。

文化事業

截至2008年,廣陽區有區屬民眾藝術館1個,圖書館1個,評劇團1個,影劇院2處。

截至2014年,廣陽區有文體活動隊伍200多支,3萬多人參與,其中規模較大、具備較大影響力的隊伍50餘支,主要包括花會、戲曲、歌曲演唱、器樂合奏等門類;154個行政村街基本達到了村村有民眾文化活動隊伍並定期組織開展活動,近2000名業餘文體骨幹不定期地深入各種文藝隊伍做業務培訓和輔導。

體育事業

截至2008年,廣陽區有一級社會體育指導員2名、二級30名、三級954名;各類體育活動室80個、健身場地70處、檯球廳20個、桌球館17個、學校體育場地150個、老年體育場所137個、秧歌隊110支、門球隊140支、太極拳活動站40個。

醫療衛生

截至2008年,廣陽區衛生系統共有醫療衛生技術人員1165人(包括社會辦醫、村衛生室),其中西醫1130人。個體診所醫療技術人員390人,鄉村醫生199人,區屬各院(站)醫療衛生技術人員576人,在職人員495人;農村有11.25萬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83%;嬰兒死亡率5.85‰,孕婦死亡率為0,人均期望壽命75歲。

類別
主要醫院
駐區醫院 廊坊市人民醫院 、 廊坊市中醫醫院 、管道局總醫院
區屬醫院 廣陽區人民醫院、廣陽區婦幼保健院、廣陽區眼科醫院、萬莊鎮中心衛生院、南尖塔鎮衛生院、九州鎮衛生院、九州鎮白家務防保站、北旺鄉衛生院
私營醫院 廊坊金盾醫院、廊坊友誼醫院、廊坊世紀協和醫院、廊坊萬福醫院

文化

文化遺產

非遺項目 非遺類別
炊莊高腔戲 傳統戲劇
東尖塔音樂會 民間音樂
冀中笙管樂(南漢村音樂會) 民間音樂
李派太極拳 雜技與競技
南王力村高蹺會 民間舞蹈

炊莊高腔戲

炊莊村高腔戲是外地傳入的一種聲腔與本地語音相結合而形成,被奉為正宗,不演“賭戲”,不參與婚禮和喪葬。高腔戲劇目以成本大套的歷史題材袍帶戲為主;表演時注重特技的運用,如火彩和血彩等;唱腔屬於板腔體,板頭比較齊全;化妝保持許多古樸風格,各種臉譜與京劇、梆子相比有所不同;詞句雅俗相兼,既通俗易懂,又講究音韻;唱腔聲調高銳,以鑼鼓伴奏,一唱眾和,既古樸喧鬧,又委婉抒情,其聲之悲愴令人動容。

民間音樂

東尖塔音樂會和南漢村音樂會均屬佛教音樂,清朝、民國時期由北京寺廟高僧傳授,主要用於民間喪事。主樂器為管子,伴奏樂器有笙、笛、雲鑼等,打擊樂器有鈸、鐃、鼓、鑔等。曲調古樸典雅,一直沿用舊曲譜,從不演奏鄉曲小調。

南王力村高蹺會南王力村高蹺會

南王力村高蹺會

廣陽區南王力登雲老會俗稱“高蹺會”,集歌、舞、戲、雜技、武術之精髓自成體系,表演風格豪放而詼諧,可觀性強。所用高蹺總長一米二,表演時雙腳離地八十公分。高蹺戲具有體系完備的唱腔唱詞,無曲譜,口傳心授;角色有十二種,各有表演套路和工整唱詞,文蹺注重唱功,武蹺強調動作技巧,有“劈叉”“蹲樁”“躥桌子”等絕活。有鑼鼓四件套伴奏。集體演出時還配以小車會、秧歌會、龍燈等活動。

李派太極拳

李派太極拳由李瑞東(1851—1917)創始,曾任清宮武術總教師兼全軍武術總教長,在武當悟修金蟾派太極功基礎上衍發創新,形成周密的拳功新體系,舊時稱“武清派太極”,即“李派太極拳”。李派太極將中國道家思想與拳法相結合,有天盤拳、地盤拳、人盤拳三大體系,修煉按三環九轉以合三才之數。

文物古蹟

古遺址 西莊子村遺址、東京村遺址、王小寨村遺址、團城村遺址、北甸村西遺址、北旺村遺址、南常道村遺址、西莊子村南遺址、石槽村遺址、稽察王村娘娘廟基址、王小寨村淨覺寺遺址
古墓葬 舊州村墓群、齊孝子墓、大伍龍村墓群、大屯村梁氏家族墓群
古建築
大馬房村 碧霞元君祠 、西戶屯村真武廟
石刻
重修淨覺寺碑、西馮家務村經幢
革命文物 高辛莊伏擊戰遺址、廊坊市烈士陵園

大棗林莊古槐

大棗林莊村里原有五座廟宇,其中關帝廟院內有一棵古槐,後廟全被拆。古槐高20米,胸徑1.50米,樹冠直徑20米,一乾五枝,枝葉相蔽。樹幹中空,乾周堅實,樹齡難以詳考。

北旺村遺址

2007年3月在北旺鄉一磚廠內發現,出土文物有陶器殘片、角骨器、石器,另有燒灼過的木柴和動物骨骼、鹿角、螺殼、蚌殼、朽木等。是渤海灣西岸距海岸線最近、時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

方言

廣陽方言屬於廊坊市北部方言區,又屬北京官話區,因與北京毗鄰,話語與北京接近。不同之處主要表現在廣陽區方言中有許多國語中沒有的方言詞語,如“早晨”一詞,廣陽方言中就有“大早兒、大早晨、大清早兒、清早兒”等多種說法。語法方面與國語差別極小。

廊坊城區是基礎方言中心,方言與國語差異不大,特點是四聲分明,元、輔音相同,抑揚有致,節奏感強。加之上聲變調、兒化和輕聲等音變現象和雙聲疊韻、疊音等語音形式,聲音富於音樂感。九州鎮南部和北旺鄉的村居其方言語音和聲調與國語相比有一定出入。

著名人物

韓延徽(882—959),字藏明,幽州安次(今屬廊坊市廣陽區)人,遼代開國功臣。初屬幽州藩鎮劉守光,出使契丹,被遼太祖留為謀士,歷仕太宗、世宗、穆宗等朝,任崇文館大學士、左僕射、政事令、南府宰相等職,創製了遼的各項法度。

呂端(935—1000),宋朝名相,為官四十年,為相四年,是宋太宗、真宗兩朝重臣。待人謙遜,處事寬厚,清正廉潔、聰明過人、團結實幹,人稱其“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宰相肚裡能撐船”。

駐區單位

中直單位
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局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管道分公司
中國地質科學院勘探技術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 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探研究所
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建築機械化研究分院 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地質物探研究試驗中心
省直單位 河北省區域地質礦產調查研究所 河北省地球物理勘察院
河北省地礦局測繪院

參考資料來源

河北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市轄區、縣級市、縣、自治縣
石家莊市長安區 | 橋東區 | 橋西區 | 新華區 | 裕華區 | 井陘礦區 | 鹿泉市 | 辛集市 | 藁城市 | 晉州市 | 新樂市 | 深澤縣 | 無極縣 | 趙縣 | 靈壽縣 | 高邑縣 | 元氏縣 | 贊皇縣 | 平山縣 | 井陘縣 | 欒城縣 | 正定縣 | 行唐縣
唐山市路北區 | 路南區 | 古冶區 | 開平區 | 丰南區 | 豐潤區 | 遵化市 | 遷安市 | 遷西縣 |灤南縣 | 玉田縣 | 唐海縣 | 樂亭縣 | 灤縣 | 漢沽管理區
秦皇島市海港區 | 山海關區 | 北戴河區 | 昌黎縣 |撫寧縣 | 盧龍縣 | 青龍滿族自治縣
邯鄲市邯山區 | 叢台區 | 復興區 | 峰峰礦區 | 武安市 | 邱縣 | 大名縣 | 魏縣 | 曲周縣 | 雞澤縣 | 肥鄉縣 | 廣平縣 | 成安縣 | 臨漳縣 | 磁縣 | 涉縣 | 永年縣 | 館陶縣 | 邯鄲縣
邢台市橋東區 | 橋西區 | 南宮市 | 沙河市 | 臨城縣 | 內丘縣 | 柏鄉縣 | 隆堯縣 | 任縣 | 南和縣 | 寧晉縣 | 巨鹿縣 | 新河縣 | 廣宗縣 | 平鄉縣 | 威縣 | 清河縣 | 臨西縣 | 邢台縣
保定市新市區 | 北市區 | 南市區 | 定州市 | 涿州市 | 安國市 | 高碑店市 | 易縣 | 徐水縣 | 淶源縣 | 順平縣 | 唐縣 | 望都縣 | 淶水縣 | 高陽縣 | 安新縣 | 雄縣 | 容城縣 | 蠡縣 | 曲陽縣 | 阜平縣 | 博野縣 | 滿城縣 | 清苑縣 | 定興縣
張家口市橋東區 | 橋西區 | 宣化區 | 下花園區 |張北縣 | 康保縣 | 沽源縣 | 尚義縣 | 蔚縣 | 陽原縣 | 懷安縣 | 萬全縣 | 懷來縣 | 赤城縣 | 崇禮縣 | 宣化縣 | 涿鹿縣 | 張家口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察北管理區 | 塞北管理區
承德市雙橋區 | 雙灤區 | 鷹手營子礦區 | 興隆縣 | 平泉縣 | 灤平縣 | 隆化縣 | 承德縣 | 豐寧滿族自治縣 | 寬城滿族自治縣 | 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
滄州市新華區 | 運河區 | 泊頭市 | 任丘市 | 黃驊市 | 河間市 | 獻縣 | 吳橋縣 | 滄縣 | 東光縣 | 肅寧縣 | 南皮縣 | 鹽山縣 | 青縣 | 海興縣 | 孟村回族自治縣
廊坊市安次區 | 廣陽區 | 霸州市 | 三河市 | 香河縣 | 永清縣 | 固安縣 | 文安縣 | 大城縣 | 大廠回族自治縣
衡水市桃城區 | 冀州市 | 深州市 | 棗強縣 | 武邑縣 | 武強縣 | 饒陽縣 | 安平縣 | 故城縣 | 景縣 | 阜城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