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陵區[瀋陽]

東陵區[瀋陽]

東陵區始建於1964年,位於瀋陽市東南部,因清太祖努爾哈赤的陵寢——福陵坐落於境內而得名。東陵區山清水秀,東南和東北地區多為山地,長白山余脈蜿蜒曲折,植被豐茂,依然保留著原始自然生態;中部、西部是遼寧第二大河流——渾河的沖積平原,地勢平坦,是城市拓展的腹地;有世界上最大最早的古隕石群,堪稱一大自然奇觀。東陵區交通便利,基礎設施健全。

基本信息

建制沿革

1981年7月28日,瀋陽市人民政府批准:設立東陵區東陵街道辦事處。
1982年,設立東陵區南塔街道辦事處。
1984年4月12日,瀋陽市人民政府批准:東陵區東陵街道辦事處更名為馬官橋街道辦事處。
東陵區東陵區

1988年,設立東陵區泉園街道辦事處。
2000年,東陵區轄6個街道、9個鎮、6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總人口601489人,其中:泉園街道55591人、南塔街道33501人、豐樂街道44289人、馬官橋街道31746人、東陵街道52536人、輝山街道12086人、高坎子鎮21021人、深井子鎮22465人、白塔堡鎮28123人、祝家屯鎮16687人、英達鎮16805人、桃仙鎮20236人、汪家鎮31165人、古城子鎮20293人、李相鎮13687人、五三鄉59288人、前進鄉41037人、長白鄉25406人、渾河站朝鮮族鄉38091人、滿堂滿族鄉8366人、王濱鄉9070人。
2001年,東陵區轄5個街道、9個鎮、5個鄉、2個民族鄉:南塔街道、泉園街道、馬關橋街道、豐樂街道、輝山街道、桃仙鎮、古城子鎮、高坎鎮、祝家屯鎮、深井子鎮、英達鎮、李相鎮、白塔鎮、汪家鎮、五三鄉、長白鄉、前進鄉、王濱溝鄉、東陵鄉、滿堂滿族鄉、渾河站朝鮮族鄉。
2002年初,瀋陽市人民政府批准:將瀋陽市東陵區前進鄉的朱爾屯村、木匠屯村2個自然村劃歸大東區文官街道。
2002年12月13日,遼政[2002]323號批覆:
1、撤銷東陵鄉,設立東陵街道辦事處。將汪家鎮所轄的三家子、汪家南、汪家北、乾河子、下伯官、上伯官、大深井子、小
東陵區東陵區
深井子、大甸子、小甸子、豐樂11個村(區域面積39.67平方千米)劃入東陵街道辦事處。區劃調整後,東陵街道辦事處駐地東陵路34號,區域面積60.30平方千米,轄11個村委會、15個社區居委會,實行街道管村體制。
2、撤銷英達鎮,設立英達街道辦事處。區劃調整後,英達街道辦事處駐地榆林大街28號,轄7個村委會、6個社區居委會,實行街道管制體制。
3、撤銷前進鄉,設立前進街道辦事處。區劃調整後,前進街道辦事處駐地楊官村,轄9個村委會、7個社區居委會,實行街道管村體制。
4、撤銷汪家鎮、古城子鎮,合併設立東湖街道辦事處。將原汪家鎮所轄的楊官、萬家、李巴彥、王家灣、東港子、劉付屯、石廟子、養竹8個村委會(區域面積17平方千米),與原古城子鎮所轄的水家、相、羅官、古城子、麥子屯5個村委會(區域面積21平方千米)合併設立東湖街道辦事處。區劃調整後,東湖街道辦事處駐地楊官村,區域面積38平方千米,轄13個村委會,實行街道管村體制。
5、調整深井子鎮的行政區域。將原古城子鎮所轄的高力堡子、施家寨、王寶石寨、王起寨、南井、收兵台6個村(區域面積19.61平方千米)劃入深井子鎮。區劃調整後,深井子鎮政府駐地(深井子社區居委會)不變,區域面積87平方千米,轄26個村委會、3個社區居委會。
6、調整李相鎮的行政區域。將原古城子鎮所轄的永安、保和、孫家寨、上水泉、下水泉、元科、南嶺7個村委會(區域面積21.8平方千米)劃入李相鎮。區劃調整後,李相鎮政府駐地(後李相村)不變,區域面積85.68平方千米,轄20個村委會。
7、撤銷五三鄉,設立五三街道辦事處並調整其行政區域。以原五三鄉所轄渾河堡、五里台、糖場子、營盤、孤家子、朝鮮、張官、營盤朝鮮、鐵匠屯、東黃泥坎、西黃泥坎、教場12個村委會及西合、煤工、505、機修、精神病院、83泵站、渾河堡、糖場子、營盤一、營盤二、東黃泥坎、孤家子、
東陵隕石森林公園東陵隕石森林公園
鐵匠、農機實驗廠14個社區委員會,重新設立五三街道辦事處,駐地南塔街90號,區域面積26平方千米,實行街道管村體制。8、調整南塔街道辦事處行政區域。將原五三鄉所轄的張沙布、南大甸子、後桑林子、前桑林子、營城子5個村委會(區域面積14.69平方千米)劃入南塔街道辦事處。南塔街道辦事處區劃調整後駐地不變,區域面積19.87平方千米,轄5個村委會、10個社區居委會,實行街道管村體制。
9、撤銷長白鄉,設立長白街道辦事處。區劃調整後,長白街道辦事處駐地沙崗子村,區域面積15.91平方千米,轄6個村委會、4個社區居委會,實行街道管村體制。
至此,東陵區轄11個街道、6個鎮、1個鄉、2個民族鄉:南塔街道、泉園街道、馬關橋街道、豐樂街道、輝山街道、東陵街道、英達街道、前進街道、東湖街道、五三街道、長白街道、桃仙鎮、高坎鎮、祝家屯鎮、深井子鎮、李相鎮、白塔鎮、王濱溝鄉、滿堂滿族鄉、渾河站朝鮮族鄉。
2003年11月21日,遼寧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銷瀋陽市東陵區渾河站朝鮮族鄉,以長大鐵路和南三環路為界分別設立渾河站東、渾河站西2個街道辦事處,其中渾河站東街道辦事處在建制上由渾南新區代管。
2004年,遼寧省人民政府(遼政[2004]78號)批准:將瀋陽市東陵區長白街道辦事處(區域面積16.2平方千米,原由渾南新區代管)劃歸和平區。區劃調整後,東陵區區域面積為889.94平方千米,轄12個街道、6個鎮、1個鄉、1個民族鄉:南塔街道、泉園街道、馬官橋街道、豐樂街道、輝山街道、東陵街道、英達街道、前進街道、東湖街道、五三街道、渾河站東街道、渾河站西街道、桃仙鎮、高坎鎮、祝家屯鎮、深井子鎮、李相鎮、白塔鎮、王濱溝鄉、滿堂滿族鄉。
2005年,東陵區五里河公園劃歸瀋河區五里河街道管理。
2005年3月28日,瀋陽市人民政府《關於調整南塔街道辦事處部分地區行政管轄權的通知》:經市政府同意,南塔街道辦事處所轄二環路以北、文萃路以南、天壇二街以西、南塔鞋街以東區域內的行政管理轄權,由渾南新區劃回東陵區。該區域仍為高新技術產業政策區,區域內企業仍享受高新區產業政策。
2005年,東陵區轄12個街道、6個鎮、1個鄉、1個民族鄉:南塔街道、泉園街道、豐樂街道、馬官橋街道、輝山街道、東陵街道、英達街道、前進街道、東湖街道、五三街道、渾河站東街道、渾河站西街道、高坎鎮、深井子鎮、祝家屯鎮、白塔鎮、桃仙鎮、李相鎮、滿堂滿族鄉、王濱溝鄉。
2007年1月26日,遼寧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銷東陵區滿堂滿族鄉,設立滿堂街道辦事處,實行街道管村體制,行使街道行政管理服務職能。(實際由瀋陽棋盤山國際旅遊度假開發區代管)
2007年3月30日,遼寧省政府(遼政[2007]65號)批准:同意撤銷東陵區白塔堡鎮、桃仙鎮、深井子鎮,設立白塔、桃仙、深井子鎮街道辦事處。
2007年5月22日,遼寧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銷東陵區高坎鎮(註:由瀋陽棋盤山國際旅遊度假開發區代管),設立高坎街道辦事處,實行街道管村體制,行使街道行政管理服務職能。
2007年11月1日,遼寧省人民政府(遼政[2007]196號)批准:同意撤銷東陵區祝家屯鎮、李相鎮,分別設立祝家街道辦事處和李相街道辦事處。
2010年2月28日,在瀋陽市東陵區、渾南新區、航高基地合署辦公動員大會上,市長陳海波宣讀了《市委、市政府關於我市行政區劃局部調整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
調整的內容包括:
1、東陵區劃出渾河站西街道和渾河以北土地,與渾南新區、航高基地合署。
2、瀋河區向東擴,將東陵區泉園、豐樂街道以及五三、南塔、東陵、馬官橋街道東三環以西、渾河以北地區土地劃入。
3、和平區向西南擴,劃入東陵區渾河站西街道土地。
4、皇姑區向東擴至長大鐵路,劃入于洪區陵東街道黃河北大街以東土地、北塔街道以及東陵區前進街道長大鐵路以西土地,與北部四台子地區實現連線。
5、大東區向北擴,劃入東陵區前進街道長大鐵路以東土地,英達街道三環以內土地以及東貿路以北、高官台街以西土地,實現與歐盟開發區的連線。
6、于洪區把陵東街道黃河北大街以東土地和北塔街道劃出。
7、棋盤山開發區,劃入東陵區英達街道三環外土地管理權。
8、鐵西區、瀋北新區、蘇家屯區轄區基本不變。
2010年5月27日,經市政府《瀋陽市人民政府關於同意東陵區設立營城子、汪家街道辦事處的批覆》(沈政[2010]59號)批准,東陵區設立設立營城子、汪家街道辦事處。實行街道管村體制。

位置境域

東陵區位於中國東北最大的中心城市瀋陽的東南部,介於東經123°18'41"至123°48'19"之間;北緯41°36'10"至41°57'54"之間,地跨渾河、太子河兩個流域,東部和撫順市山水相連;南與蘇家屯接壤;北與瀋北新區毗鄰,位於鐵嶺、撫順、鞍山、本溪、遼陽等遼寧中部城市的
東陵東陵
中心。轄14個街道辦事處,全域總面積為600平方公里,全區有耕地60萬畝,其中水田14萬畝,旱田38萬畝,菜田8萬畝。戶籍人口共30萬人。東陵區是兼具城鄉兩種管理職能的新型城區,是瀋陽市的新型城區,也是瀋陽市改革開放特別試驗區,行使城鄉兩種管理職能,因清太祖努爾哈赤的陵寢福陵(亦稱東陵)坐落境內而得名。

行政區劃

東陵區全區轄14個街道辦事處,有漢族、滿族、朝鮮族等16個民族。14個街道為:英達街道、高坎街道、滿堂街道、王濱街道、五三街道、東湖街道、渾河站東街道、營城子街道、汪家街道、深井子街道、白塔街道、桃仙街道、祝家街道、李相街道,區政府駐地:東陵區世紀路13號。
五三街道辦事處下轄14個社區,12個村(渾南新區)
東湖街道辦事處下轄13個村(渾南新區)
渾河站東街道辦事處下轄4個社區,6個村(渾南新區)
營城子街道辦事處下轄9個社區、4個村,區域面積48.3平方公里,辦公駐地設在營城子村
汪家街道辦事處下轄14個社區、1個村,區域面積39.57平方公里,辦公駐地設在原汪家鎮政府駐地
李相街道辦事處下轄8個社區,區域面積71.12平方公里
深井子街道辦事處下轄16個社區,區域面積67.44平方公里
白塔街道辦事處下轄10個社區,8個村,區域面積50.9平方公里
桃仙街道辦事處下轄2個社區,13個村,區域面積56平方公里
祝家街道辦事處下轄1個社區,13個村,區域面積105平方公里

地理環境

地形地貌

地勢東部較高,屬低山丘陵地形;西部較低,屬平原地形。區內山清水秀,東南、
東陵區東陵區
東北部綠色自然植被豐茂,約占全區總面積的14.3%。東北輝山為瀋陽國際旅遊風景區;境內地形大體由渾河沖積平原和長白山余脈的低山丘陵所構成,其地勢由西向東逐漸升高。東南部屬長白山余脈,山林風光絕佳,是瀋陽國際旅遊生態度假區。

天氣氣候

東陵區地處中緯度,屬於受季風影響的溫帶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總的氣候特點是:一年四季分明,寒冷期長,雨熱同期,乾冷同季,降雨充沛,溫度適宜,光照充足。年平均氣溫為7.4℃,全年無霜期約為153天,年平均降水量為705.4毫米,由於受地區垂直差異和地貌植被等因素影響,降雨在時空上的分布不均勻,降雨的分布由東陵向西北逐漸減少,南部山丘區多年平均降水量730毫米以上,西北地區690毫米左右。全年太陽輻射時數為2618.6小時,屬北方長日照區。

水文特徵

遼寧省第二大川——渾河由中部斜穿流經域內達45公里長,兩岸分布12條河流,水域面積約占全區面積的7%。瀋陽多箇中高檔住宅區就落座在區內。是大都市難得的一片“世外桃源”。

自然資源

東陵區自然資源豐富,東部山區蘊藏著大量的鐵礦、花崗岩、白泥和優質礦泉水。中部平原沃野百里,堪稱魚米之鄉。瀋陽市最大的自然風景區——輝山風景區坐落在東北部;東陵區歷史悠久,世界最大的隕石瀋陽古隕石,19億年前就客居在饅首山上;清朝第一代君主努爾哈赤的陵寢——東陵,安臥於境內的天柱山上。

人文歷史

陵區是一個有悠久歷史的地域。區域記憶體有距今19億年前隕落的世界上最大的古隕石群。並發現有多處史前文化遺址。汪家鎮上下伯官屯、古城子鎮古城子村發現有大範圍的漢魏墓葬群;莫子山有遼代文物出土;白塔堡有明代白塔遺構;朝陽山上的朝陽寺,明萬曆年間已是遼東都司一聞名古剎。清入關之前這裡是就畿之地,域內的天壇、南塔等都是當年的建築。清太祖努爾哈赤的陵寢福陵,就建在天柱山南麓,民國以來已闢作東陵公園,是瀋陽的主要名勝之一,東陵區亦因而得名。

經濟概況

東陵區是瀋陽市重要的副食品基地,先後建成了肉、奶、蛋、禽、菜、果和中藥材等生產基地。工業,初步形成了以建材、冶金機電、醫藥、化工、食品、服裝等6個行業為支柱,門類比較齊全的工業體系;第三產業,全區生產資料市場已發展到11家,經銷品種主要有鋼材、木材、電子原件、裝飾材料、閥門、汽車配件等六大類商品,形成了以大賓館、大型專業批發市場及金融機構為主體,商業網點星羅棋布、物暢其流、信貸資金雄厚、客居方便的服務體系。

經濟快速增長

過去五年東陵工業經濟快速增長,2005年實現工業總產值303.4億元,年均增長15.3%。2005年東陵區國有及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規模企業預計實現403戶,比“九五”年末的98戶規模企業增加306戶,實現歷史新高。2005年實現工業增加值37億元,年均增長71.3%。2005年實現工業產值170.
工業發展迅速工業發展迅速
4億元,年均增長71.1%。增長速度高於瀋陽市的平均增長速度。東陵區規模工業億元企業已達到16戶,3000萬元以上企業71戶。東陵區規模工業企業迅速發展,規模企業不斷壯大,夯實了我區工業經濟基礎。2005年實現工業固定資產投入26億元,比“九五”年末的5億元增加21億元,增長420%。
2005年末東陵區規模工業中機電設備及配件製造業、裝飾及新型建材、鞋及服裝加工業、汽車及零部件、醫藥化工和農產品加工企業累計完成工業產值162.5億元,占規模總產值的95.4%。

扶持優勢企業

積極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政策上予以重點支持。加大對優勢企業扶持的力度,設立工業發展的專項資金,通過基礎設施建
廠房廠房
設投入、貸款貼息、財政獎勵等方式,支持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建設。實行重點保護制度,對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強化跟蹤服務,落實時限、落實人員、提高辦理效率;做好治亂減負工作,禁止對企業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為企業發展創造優良外部環境。加快園區集群建設,拓展發展空間。從全區戰略發展的高度出發,對東陵區工業的發展空間和發展布局進行規劃。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積極引進龍頭企業,以企業為紐帶,以商招商,使園區建設儘快形成規模。提高企業研發能力,構建技術創新體系。實施以提高企業研發能力自主創造新為核心的品牌經濟戰略,加強知識創新體系建設,全面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形成企業研發—科技產業孵化—科技成果轉化—提高企業競爭能力一條龍技術創新體系。繼續深化企業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以建設和發展資本市場為重點,在積極推進要素市場體系建設的同時,深化企業改革。在2010年全區各類型企業基本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

加快第三產業

東陵區把市場建設作為發展第三產業的一個重要方面,不斷建立和完善市場體系。全區各類市場已發展到54個。形成了以經營鞋類、日雜、電子、煤炭、機車及配件、汽車、裝飾材料、木材、家具、食品、農副產品等各類商品為主的,批發、專業、集貿結合的區域性商品市場體系。構成了三個市場群:即以東北機車市場、機車配件市場、長青家電批發市場、東北裝飾城、家具廣場為主的長青市場群;以中國鞋城、東北日雜、南塔電子市場、萬
農業農業
泉家具市場為主的南塔市場群;以高官台爐料市場、東北水暖器材城、金屬材料市場、東陵路汽車銷售專業街為主的東陵路市場群。
東陵區的物流建設於2003年起步,截止2004年末,全區共發展各類物流企業12戶,這些物流企業的發展為東陵區市場經濟的繁榮帶來無限生機活力,是全區三產業發展的新興產業。
2004年,東陵區第三產業收入2.7億元,占全區財政收入的72%。第三產業在拉動區域經濟發展方面的作用十分明顯,提供大量就業機會,帶動了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增加了居民的收入。
東陵區計畫在“十一五”期間堅持“農業穩區、工業強區、三產富區”的總體發展思路,從增強現代化新城區的綜合服務功能出發,提高第三產業內部結構的高度化、合理化,促進第三產業領先增長、結構最佳化和水平提高。加快建立和完善與全區現代化經濟發展相適應的市場體系、比較健全的綜合服務體系和新型的社會保障體系。形成符合都市功能要求、體現資源比較優勢,投資多元化、經營集約化、設施現代化的第三產業新格局。完善為工業生產和居民生活服務的市場體系,加大生產性服務供給,突出兩個重點——最佳化結構和增加就業,推進三個進程——市場化、產業化和社會化進程,實現四個結合——生產性服務與生活性服務相結合,提升傳統服務與拓展新興服務相結合,技術創新與管理創新相結合,民營化與城市化相結合。立足於東陵區的資源平台,充分利用中心城市區位優勢,形成服務瀋陽,輻射東北地區的商貿流通集散地。第三產業增加值在2005年實現86.8億元的基礎上,到2010年達到175億元,五年年均遞增15%。

投資環境

​東陵區是全國糧棉大縣(區),也是全國鄉鎮企業首強縣(區),是瀋陽重要的副食品基地,並形成了門類齊
東陵公園東陵公園
全的工業體系,是瀋陽市重要的商品集散地,雄厚的經濟基礎,寬鬆的投資環境,吸引了大批海外客商,並與韓國、日本、新加坡等20多個國家地區建立了經貿合作關係。
東陵區科技力量雄厚,區內駐有瀋陽農業大學、瀋陽黃金學院等大專院校17所,瀋陽自動控制研究所等科研單位108家。
根據東陵特區《“九五”計畫和2010年長遠發展規劃》,以建設“綜合實力強、經濟體制新、開放程度大、文明程度高、人民生活富”的經濟強區為目標,堅持改革開放,穩定強化農業,發展提高工業,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全方位發展外向型經濟。
農業──種植業、養殖業及農副產品深加工業。
工業──新型建材工業、輕工業、電子工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精細化工、醫用化工等化學工業。
第三產業──大型綜合遊樂場、旅遊資源開發,房地產開發,隕石山開發,大型商業、飲食服務業等。
同時,隨著“大渾南”的開發,瀋陽市重心的南移,以及第十二屆全運會即將召開,東陵區的發展即將登上前所未有的高度,向著第三代城市模範前進。

發展狀況

東陵區域內有19億年前隕落的世界最大的古隕石,有漢魏墓葬,有朝陽寺,中華寺,遼代白塔遺址,清代的天壇,南塔,清福陵。瀋陽主要的名勝景點,這些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記載著東陵區悠久燦爛的歷史,這更是人們旅遊度假觀光的好去處。
東陵公園東陵公園

東陵區正處於加速建設現代化新城區的大跨越階段。以區位優勢和綜合經濟優勢開拓大市場,大流通,產業結構特色鮮明,以初步形成產業集群狀態,三環以內的商貿服務經濟區,東部傳統產業區,南部的航空服務區,北部的汽車產業,東南部的旅遊度假等。是相關產業,相關配套企業投資的最佳選擇地。
東陵區有著建區40年的歷史,欣欣向榮的城郊一體化開放型經濟,使其迅速崛起,綜合經濟實力躍居全省前列,並進入了全國鄉鎮企業百強縣(區),全國科技實力百強縣(區)和全國生態建設示範區行列。
東陵區自然資源豐富,生態環境良好,人文景觀悠久,社會環境優越,發展空間廣闊,開發潛力巨大,發展前景非常廣闊,具有吸引項目投資和發展新興產業的良好環境,是中心城區向外擴展的重要基地,是二十一世紀現代化生活的條件的最佳選擇區域。

大渾南建設

瀋陽之南,渾河之南,一片充滿激情與活力的熱土,正在以“十二運”為契機起跑,激情描畫“第三代城市”的藍圖。
2010年8月10日,瀋陽市宣布:大渾南開發建設全面啟動!這是繼2010年2月瀋陽市東陵區、渾南新區、航高基地“三區”合署辦公後,正式作出建設大渾南的重大戰略決策之後,邁出的關鍵一步!
按照規劃,未來的渾南新城,肩負多重使命:世界第三代城市典範、東北亞智慧新城、國家中心城市門戶、瀋陽經濟區核心城市。
未來的大渾南將成為瀋陽新的行政中心、科技中心、文化中心和交通樞紐。

全新定位

大渾南——打造國家中心城市的橋頭堡
瀋陽向南,建設大渾南,是瀋陽市城市重新定位,地位提升的必然選擇。其核心區渾南新城定位非常明確:世界第三代城市典範,新能源時代生態城市建設的旗幟;國家中心城市,面向國際開放的東北亞樞紐門戶;東北亞智慧新城,引領東北亞產業提升的創意與研發中心發動機;瀋陽經濟區核心城市。
面臨中央進一步實施東北振興戰略、瀋陽經濟區一體化發展和承辦第十二屆全國運動會三大機遇,瀋陽當仁不讓提出了打造國家中心城市的目標。大渾南,正是瀋陽打造國家中心城市的橋頭堡,是瀋陽經濟區崛起的發動機。
加快瀋陽經濟區建設,是省委、省政府著眼於遼寧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大局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作為瀋陽經濟區的核心城市,瀋陽要想更好地發揮輻射和帶動作用,在推動經濟區發展中不斷壯大自己,必須不斷拓展完善發展空間,大力提升區域中心城市的功能,增強中心城市的聚集力、承載力和輻射力。
如果說瀋陽經濟區是一個“板塊”,瀋陽大渾南就是這一“板塊”崛起的發動機。從地理位置看,大渾南地處瀋撫、沈本、沈遼鞍營三條城際連線帶上,區位優勢明顯。更重要的是,渾南產業優勢、科技優勢和開放優勢同樣十分突出。無論是以IT產業、積體電路裝備產業為代表的電子信息產業,還是以新能源新材料為代表的戰略新興產業,大渾南的實力都不容忽視。在加快推進瀋陽經濟區一體化的進程中,建好大渾南,必將在吸引各種資源要素向那裡聚集的同時,將瀋陽對周邊城市的輻射和帶動作用發揮出來,進而助推瀋陽打造國家中心城市。
瀋陽市規劃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局副局長嚴文復說:“原先的渾南地區,只是定位為一個空港副城,主要發展航空產業。如今瀋陽重心南移,大渾南建設形成新格局,重點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航空產業、智慧型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它將是瀋陽最重要的發展空間。”
面向2013年,以全運會為重要時間節點,大渾南正在努力實現城市發展新突破。當前,圍繞“十二運”及未來城市發展,大渾南地區全運會的主功能區渾南新城的路網等基礎設施建設已全面啟動。

渾南新城

世界“第三代城市”的樣板間
規劃建設的渾南新城,被冠以“第三代城市典範”之名。何謂“第三代城市”?專家給出解釋:“第一代城市依靠畜力,依靠驢車、馬車運轉;第二代城市誕生在工業革命以後,主要依靠煤和石油推動城市發展;而第三代城市,應依靠太陽能、風能、地能這些清潔能源,全力減少污染排放,讓城市與自然相融,讓人與自然和諧。”
生態、低碳、環保,是渾南新城建設的核心理念。未來的渾南新城,是一座綠色、便利、和諧的新城市。
行政中心也是最佳休閒好去處
打開日本鹿島公司的設計方案可以看到,渾南新城“十字形”結構讓空間布局非常清晰。南北軸線作為功能主軸,分布著瀋陽市行政中心,緊鄰著文化創意中心和全運村體育中心;東西軸線作為景觀主軸,排列著各種主題的帶狀公園,更突出了綠化的均衡性。
根據規劃,新城最特色鮮明的是由玻璃材質打造的市民廣場,在充分利用地下空間的同時,能夠在冬季將陽光引入地下,形成真正的“四季廣場”。玻璃材質的建築物新穎別致,恰似“水晶宮”般光彩奪目。
專家們表示,這種設計符合第三代城市典範特質,冬季可利用太陽採光,將光線引入地下,一年四季如春,將成為這座現代之城的標誌性建築。
根據規劃,隨處可見的綠地廣場,為市民提供了眾多休閒娛樂的好去處,滿足了人們親近自然、擁抱自然的希望。有關專家說,大渾南的核心區,還是市民欣賞高雅文化的最佳所在、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立體式交通讓你最短時間到新城
鹿島公司的設計方案強調新城是基於公共運輸系統的規劃,著眼點放在軌道交通上,與現代都市功能相匹配,符合現代城市快節奏出行需求。
未來的大渾南,路網四通八達,將聚集高速鐵路、公路、航空及捷運等多種交通方式,呈立體式交通。
根據鹿島公司的設計,渾南新城的城市建設是從捷運開始的。據介紹,通過大渾南地區的捷運有2號線、4號線、9號線、10號線,遠期有6號線、8號線。2012年,新瀋陽南站將投入運營,高鐵客運站周圍將成為瀋陽連線經濟區乃至東北亞的交通快速出入口。將來,準備出門遠行的你,可以乘坐捷運4號線或10號線到達二者交會的新瀋陽南站,登上時速為350公里的高鐵。
目前正在建設的捷運2號線,全運會前通車,可以帶你前往行政中心。同時,規劃建設的南北二幹線也經過行政中心。
鹿島公司還規劃設計了一條環繞渾南新城的輕軌,可到達區域內各個節點,與捷運相交實現區域內軌道交通全覆蓋。
在擁有25條公交線路的基礎上,瀋陽市正大力推進大渾南周邊公共配套的進一步完善,規劃完成80平方公里路網建設,加快公交首、末站建設,大規模新增公交線路。
渾南新城區域內交通便利,向世界起降同樣空間無限。據介紹,桃仙國際機場新航站樓建成後,大渾南將擔綱面向國際開放的東北亞樞紐門戶。
40公里地下管廊彰顯城市“智慧”
未來在渾南新城的主要道路下方將建設近40公里的管廊,使路面沒有下水井蓋,沒有電線桿,道路修好後不再開挖,電纜、電線等全部管線入地。
該管廊在全運場館、全運村及媒體村區域內鋪設面積約40公里,將成為國內最大的地下綜合管廊系統。據介紹,除排水、煤氣管線外,電力、路燈、電信、聯通、網通、移動、鐵通、交通監控、給水、中水、直飲水及熱力等12條市政管線全部進入地下管廊系統。
打造別致宜居城市“樣板間”
作為“第三代城市典範”,在能源利用方面,渾南新城的目標是實現居民區、商場和服務設施等全部依靠太陽能解決發電,供熱採用地源熱泵技術,小區和商業設施內部實現污水的自我循環淨化,未來,這裡將是沒有電線、沒有鍋爐、沒有大型污水處理廠的零碳無硫新城區。
大渾南是一座風景如畫的綠色生態城,將完美體現“水生態”理念,並將現有的自然資源融入城市規劃框架,就地取材、就地取水。按照規劃,大渾南的開發建設按已梳理的河流水系,使之形成環繞核心區的環城河,構建大渾南生態島。梳理後的環城河與蘇撫灌渠形成渾南“一環一帶”的生態水系。
一個宜居城市的“樣板間”,將在渾南新區變為現實。
新型電動車帶你“漫遊”全運村
瀋陽將打造中國首個“碳中和”全運會。一方面是全運村內的建築和多功能體育館將全部按照國家三星級綠色建築標準進行設計和施工,全運會場館內的照明也有望使用半導體照明(LED)等節能設施。另一方面則是增加碳匯,爭取通過植樹綠化或其他環保項目來抵消大氣中的二氧化碳。
此外,在全運村內計畫全部使用各類新型電動汽車,讓人們可以在沒有尾氣的環境中放心呼吸清新的空氣,污水處理和中水回用率達到100%,餐飲垃圾資源化率達到90%以上。

文化脈絡

沿故宮軸“過”河
承載重任的渾南新城,不僅是一個生產物質財富的新興產業園區,更是一座體現文化吸引力的現代新城。
當初對大渾南進行整體規劃時,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院長、2010年上海世博會園區規劃總規劃師吳志強就強調一個概念,這座新城將繼承瀋陽“皇城”和工業城市的歷史,成為一座文化味十足的生態之城。
從地理位置上看,未來的瀋陽新中心恰好位於瀋陽故宮的中軸延長線上。在“故宮軸”上,以行政中心為起點,建設“市民廣場”、“文化創意中心”,從而構成“渾南新城”城市中心這一創造型城市的“脊骨”。
文脈相承,文化精神延續。沿著故宮中軸南延的文化之線,越過渾河,抵達未來的城市中心。未來的渾南新城,將是一座文化之都。歷史文化傳統和現代文明之光,在這裡交融。
按照規劃,未來的大渾南,將建設成為瀋陽的科技文化中心,市級文化機構和藝術團體將搬遷至此整合,並將遼寧省博物館、檔案館等公共設施搬遷擴建,與當今世界發達城市格局相似,形成城市行政、文化中心渾然一體的布局。同時,利用優良的生態環境,打造文化創意、教育培訓等功能片區。
與以往城市建設不同的是,大渾南極有文化底蘊,專門設計規劃出文化創意區域,而其中還分為動態區域和靜態區域。劇場、音樂廳、音樂學院等靠近各辦公樓區域的城市化空間,將在動態區域建設。靜態區域將建設美術館、博物館、圖書館、魯迅美術學院等靠近綠色緩衝帶、布滿綠蔭的恬靜空間,通過視覺性放鬆形成文化精神。
未來的大渾南,是一個空間布局合理、功能配套完善、高新技術產業集聚、文化創意人才密集、道路交通四通八達、出行便利的瀋陽城市新中心。有關人士說,大渾南建設首先充分考慮為民眾提供完善的生活載體等功能,加快民眾就醫就學、起居購物、休閒娛樂、體育健身等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讓民眾率先享受大渾南建設的成果。
向南,向南,瞄準世界一流新城區標準,手繪城市未來美好生活,大渾南開始激情示範。

交通運輸

東陵區交通便利,鄉村公路全部實現柏油化。東陵區境內公路有102國道、沈大、瀋撫、沈鐵、沈本與瀋陽繞城高速公路,瀋吉、沈大、瀋丹鐵路貫穿全境。距離大連港口375公里。東北地區最大的國際航空港──瀋陽桃仙國際機場坐落境內。已個開通國內外航線40餘條。市內主要線路公車直達區內域有東北最大的國際航空港瀋陽桃仙國際機場,乘車僅20分鐘。有長大,瀋撫,沈丹四條鐵路幹線,7個客貨運車站,18條鐵路專用線。全區水力,電力,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完備,文化,教育,醫療,體育,娛樂等各項市政設施和城市配套功能健全,區內建有各類大中型酒店,賓館達20多家

旅遊景點

東陵公園

原名福陵,是清朝開國皇帝清太祖努爾哈赤和皇后葉赫那拉氏的陵寢,因地處瀋陽市之東,所以,通常被稱為“東陵”。福陵始建於1629年,經23年建設,於1651年基本完成,此後康熙、乾隆年間均有增建。新中國成立後,將其闢為公園,使昔日皇家禁地,成為廣大人民民眾休閒、娛樂的好q。福陵建在距瀋陽城東10公里的天柱山上,這裡地勢雄偉,丘陵起伏,環境清幽,景色壯觀,蒼松翠柏,參天蔥鬱。福陵前臨滔滔渾河水,後倚綿綿天柱山,碧水索繞,青山似拱,萬松疊翠,大殿凌雲,別具一種肅穆之感。
陵寢巧妙地利用山勢布局修築在山巔的一塊平地上,由一百零八蹬石階與山腳相連,形成了獨一無二的建築形式。遠遠望去,富麗堂皇的紅牆綠瓦掩映在蒼松翠柏之間,巍峨壯麗的陵園建築匯於湖光山色之中,仿佛一幅山水畫一般。因此,被人們譽為瀋陽八景之—一“天柱排青”。福陵既是皇帝陵寢,自然是塊“風水寶地”。這“風水”的選定還有一則傳說。努爾哈赤駕崩後,為了使子孫後代永遠稱帝,皇太極四處派人尋找埋葬“龍體”的“吉壤”,終於在天柱山下找到了“風水”。天柱山前臨渾河,後靠大台山,中間一條“興隆嶺”。常言道“兩山夾一崗,輩輩出皇上。”天柱山不僅依山傍水,林木蔥籠,而且山中又有百涌甘泉,泉水清澈甘美,四季滋潤,實在是塊難得的風水寶地。皇太極大喜過望,於是將努爾哈赤的遺骨安葬於此,並廣植松林,大造宮殿,遂有今日秀美的東陵。

和葉赫那拉氏地宮

氣勢宏偉,古樸典雅,清幽肅穆,令東陵依山傍水人流連忘返。
陵園坐北朝南,四周圍以紅牆,南面中央為單檐歇山式正紅門三楹,拱門三道。門內參道兩側成對排列著石獅、石馬、石駝、石等石雕。平地盡頭,利用天然山勢修築了一百零八蹬石階,以象徵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過了石橋,正中為碑樓,重檐歇山式,四面券門,下為須彌座式台基,內立清聖祖玄燁親撰的“大清福陵神功聖德碑”,碑文用滿、漢兩種文字書刻,記載著努爾哈赤的功績。再北的城堡式建築叫方城,四角建有角樓。方城南面正中建有隆恩門,門楣上用漢、滿、蒙三種文字刻成“隆恩門”三字。進門迎面為隆恩殿,是祭祀用的享殿,殿後洞門之上設明樓,內立“太祖高皇帝之陵”石碑。方城後為圓形寶城,兩城間呈月牙狀,因而也叫月牙城。寶城正中有一突起的寶頂,下為埋置靈柩的地宮。福陵建築群是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它將我國傳統建築形式與滿族建築形式融為一體,形成了異於關內各陵的獨特風格。建國以來,歷經百年蒼桑的東陵公園,在各級政府和廣大人民民眾的關懷和支持下,得到了精心維護.特別改革開放以來,在採取各種措施進行保護管理的同時,還利用福陵四周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和自然環境,大力開發旅遊資源,在陵區附近修建多處景區、景點,如,“龍灘垂釣”、“森林浴場”,“杏林春曉”、“芳草雲天”、“龍尾觀溪”、“御泉”、“妃子松”、“神龜”、“義犬救主”等等。今天的東陵公園已成為一座具有歷史文物、園林風光、旅遊度假等多種功能的觀光遊覽中心,以其令人驚嘆的建築藝術,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秀美的園林山色吸引著眾多的國內外遊人觀光客。

隕石山風景區

隕石山森林公園是全國第一家隕石公園。瀋陽古隕石分布在瀋陽東南部168平方公里範圍內,其中最大的一塊位於東陵區李相鎮滑石台山,長160米,寬54米,高42米,重約200萬噸,是世界上最大的古隕石。它形成於45億年前,19億年前隕落,堪稱天賜瑰寶,舉世無雙。

瀋陽滿族民俗村

瀋陽滿族民俗村坐落在東陵區李相鎮滑石台村,是以滿族民俗風情、北方鄉村田園風光和體育娛樂健身相結合的旅遊新景區。這裡有全國第一家滿族民俗博物館,展示清朝入關前,滿族人民的歷史、生產、生活、民間藝術的發展過程,還修建了青磚小瓦、泥坯草房的滿族民居,以及充分體現滿族特色的石牌坊、圖騰柱、努爾哈赤銅像等等。瀋陽滿族民俗村以其濃郁的地方特色,吸引了大批國內外旅遊愛好者。

中華寺風景區

中華寺始建於唐朝,距今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位於瀋陽市東陵區王濱鄉中華寺村與撫順縣拉古鄉劉山村內的拉古河畔、中華寺廟山之上,橫跨瀋陽、撫順兩市,是集佛教、道教於一身的大型宗教旅遊風景區。中華寺風景怡人、風水上乘、世界矚目、國內罕見。是佛道合一、祭祖超度、頌揚儒學、展示禪佛文化、民族藝術,集旅遊觀光、消遣休閒為一體的東北佛道文化活動中心,整個建築採用唐朝建築風格,氣勢恢弘,雄偉壯觀。中華寺風景區由中華寺、萬壽宮、念佛堂、講經堂、高僧塔院、中華萬佛塔等組成

共和國長子-遼寧省

遼寧省簡稱遼,號稱共和國長子,位於中國東北地區的南部,是中國東北經濟區和環渤海經濟區的重要結合部。

遼寧省縣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市轄區縣級市自治縣
瀋陽市瀋河區 | 皇姑區 | 和平區 | 大東區 | 鐵西區 | 蘇家屯區 |東陵區 | 瀋北新區 | 于洪區| 新民市 | 法庫縣 | 遼中縣 | 康平縣
大連市西崗區 | 中山區 | 沙河口區 |甘井子區 | 旅順口區 | 金州區 |瓦房店市 | 普蘭店市 | 莊河市 | 長海縣
鞍山市鐵東區 | 鐵西區 | 立山區 | 千山區 |海城市 | 台安縣 |岫巖滿族自治縣
撫順市順城區 | 新撫區 | 東洲區 | 望花區 |撫順縣 | 清原滿族自治縣 | 新賓滿族自治縣
本溪市平山區 | 明山區 | 溪湖區 | 南芬區 | 本溪滿族自治縣 |桓仁滿族自治縣
丹東市振興區 | 元寶區 | 振安區 | 東港市 | 鳳城市 | 寬甸滿族自治縣
錦州市太和區 | 古塔區 | 凌河區 | 凌海市 | 北鎮市 | 黑山縣 | 義縣
營口市站前區 | 西市區 | 鮁魚圈區 | 老邊區 | 大石橋市 | 蓋州市
阜新市海州區|新邱區 |太平區 | 清河門區 | 細河區 | 彰武縣 | 阜新蒙古族自治縣
遼陽市白塔區 | 文聖區 | 宏偉區 | 太子河區 |弓長嶺區 | 燈塔市 | 遼陽縣
盤錦市雙台子區 | 興隆台區 | 盤山縣 | 大窪縣
鐵嶺市銀州區 | 清河區 | 調兵山市 | 開原市 | 鐵嶺縣 |昌圖縣 | 西豐縣
朝陽市雙塔區 | 龍城區 | 凌源市 |北票市 | 朝陽縣 |建平縣 |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
葫蘆島市龍港區 | 南票區 |連山區 | 興城市 | 綏中縣 |建昌縣
(註:瀋陽市大連市為副省級城市。)(參見:遼寧省行政區劃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