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全縣

萬全縣

萬全縣位於河北省西北部,張家口市西北部,地處舉世聞名的八達嶺長城腳下,毗鄰首都北京,素有“京畿名珠”之稱。京、晉、冀、蒙經濟文化交流的樞紐,連線東部經濟帶與中西部資源區的橋樑。處於“京津冀環渤海經濟圈”和“晉冀蒙外長城經濟圈”交匯處,自古被譽為“旱碼頭”。萬全縣得名於明朝初年,因這裡“地勢險要,屯兵甚多,防備周全,萬無一失”而稱“萬全”。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漢代縣境置寧縣,東晉時淪廢。唐代屬文德縣

遼代於今宣平堡置大新鎮。金代於今宣平堡置宣平縣,又於今陽門堡置陽門縣。

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於今左衛鎮置萬全左右衛。明永樂二年 (1404年) 移萬全右衛治所於德勝口堡城,即今萬全城。

清代康熙三十二年 (1693年) 裁改萬全右衛置萬全縣 , 轄附近西路所屬地域及張家口、膳房堡、新開口、新河口、洗馬林等。

民國時期,萬全縣隸屬直隸省口北道,縣名仍舊。民國三年(1914年) 縣治所移至張家口堡子里。

1937年9月,屬日偽察南自治政府。1938年1月,日偽萬全縣公署在張家口成立。1939年9月3日因與日偽蒙疆聯合自治政府同治於張家口,萬全縣治所遂遷回萬全城。1941年4月1日萬全與懷安縣合併,稱萬安縣,治所柴溝堡,隸屬於蒙疆聯合自治政府察南政廳。

1945年8月,建立中共萬全縣委縣政府。1948年11月,萬全縣屬察哈爾省察南專區。

1958年,同懷安縣合併,稱懷安縣,治所柴溝堡。1961 年底兩縣分開,恢復萬全縣置,治所萬全城。

1983年7月1日萬全治所由萬全城遷到孔家莊。

1993年,萬全縣劃歸張家口市管轄。

行政區劃

2002年底,萬全縣面積1161.5平方千米,人口20.36萬。轄4個鎮、7個鄉,7個社區、172個行政村。縣政府駐孔家莊鎮。

鄉鎮名 面積(平方公里) 人口(萬人) 轄區
孔家莊鎮 89.73 5.75 5個社區、22個行政村
洗馬林鎮 138.58 1.18 20個行政村
郭磊莊鎮 58.52 2.48 1個社區、13個行政村
萬全鎮 89.02 1.87 1個社區、15個行政村
膳房堡鄉 176.29 1.26 21個行政村
北新屯鄉 194.29 1.02 26個行政村
北沙城鄉 64.84 1.99 11個行政村
宣平堡鄉 49.4 1.11 8個行政村
舊堡鄉 64.24 1.22 6個行政村
安家堡鄉 101.38 2.50 14個行政村
高廟堡鄉 134.01 1.47 16個行政村

地理環境

位置

萬全縣位於河北省西北部,西、北以明長城為界與尚義、張北兩縣接壤,南隔洋河與懷安縣相望,東臨張家口市。萬全縣區位優勢獨特。地處京、晉、冀、蒙四省市區交界處,縣城孔家莊距北京 200公里,距省會石家莊490公里,距天津新港370公里,距大同180公里,距呼和浩特300公里,距張家口僅15公里,是溝通東部經濟帶與中西部資源區的橋樑,也是壩下地區與壩上地區聯通的橋頭堡。

地貌

萬全縣面積1161.48平方公里,其中河川區盆地面積317.95平方公里,丘陵淺山區面積200.8平方公里,山區面積642.73平方公里,是川、丘、山並存的縣份。整個地形受地質構造控制,其特點是:北部以明長城與張北縣分界,地形北高南低,是玄武岩台地,自然坡降在1/30~1/200之間。東西向為西高東低,坡降為1/100~1/200之間。北部高中山區海拔高程在1200~1800米之間。中部丘陵區在1200~800米之間,南部川區在600~800米之間。

氣候

萬全縣屬東亞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晝夜溫差大,年均氣溫6.9℃,年均降水量464毫米,年均積溫2788℃,日照時間約2828小時,無霜期116-135天。春季受較強冷空氣影響,天氣多變,風多風大,乾旱少雨,氣候乾燥。夏季由於受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西伸北進的影響,氣候溫暖濕潤,降水集中,形成雨熱同季;受特有地理條件影響,易產生雷雨、冰雹、暴雨等強對流天氣。秋季隨著暖濕東南氣流逐漸減退,蒙古高壓又重新建立和逐漸加強,天氣晴朗,降水明顯減少,早晚涼,中午熱,晝夜溫差大。冬季因受勢力強大的蒙古高壓控制,嚴寒天氣漫長,表現為寒冷、乾燥、晴朗、少雪,當有強大的冷空氣南下時,會出現寒潮天氣,常伴有強烈降溫和大風。

水文

萬全縣河道屬海河流域,主要河流是縣境南部西東流向的洋河,也稱大洋河。大洋河在縣境內由東洋河、西洋河、南洋河於岸莊屯村南匯合成洋河(大洋河)。縣境內縱向有五條大沙河,分別是洗馬林河、古城河、掉沙河、城東河、城西河,北南流向匯于洋河。

自然資源

萬全縣位於河北省西北部,總面積 1161平方公里。

該縣屬東亞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晝夜溫差大,年均氣溫6.9℃,年均降水量464毫米,年均積溫2788℃,日照時間約2828小時,無霜期116-135天。

土地資源

萬全縣萬全縣

土地資源耕地總面積 45萬畝,土地肥沃,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

水資源

該縣位於海河流域永定河上游,境內主要河流有洋河和五大沙河。全縣水資源總量為 2.48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資源量1.78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量為0.7億立方米,全縣地下水資源可開採量為0.6億立方米,其中河川區、半山區、山區分別占49%、25%、26%。目前,全縣已開發利用地下水2100萬立方米,占可利用量的35%。

農牧資源是國家級玉米制種基地縣和省級糧食、蔬菜基地。特用玉米種植4萬畝,玉米制種年產量900多萬公斤,食用菌30萬平方米,瓜菜6萬多畝,年產各類錯季蔬菜8000萬公斤。現有養殖專業村60個、奶牛養殖基地8個。

林業資源全縣林業用地面積為89.88萬畝,占全縣總面積的51.74%,其中有林面積17.305萬畝,占林業用地面積的19.25%,在有林地面積中,經濟林面積8萬畝,主要以肉用杏、仁用杏為主。我縣飼草資源較為豐富,現有草場面積51.45萬畝,年產農作物秸稈1億多公斤。

礦產資源

主要有膨潤土、腐殖土、玄武岩、橄欖石、鐵礦石、褐煤等,共40多種,100多處。

橄欖石 質量居全國第一,儲量236噸,居全國第二。

膨潤土儲量180萬噸,二氧化矽含量56.65%。

腐殖土 儲量54萬噸,有機質含量30%。

玄武岩儲量4億噸,其硬度和韌性居全國之首,世界第二。

褐煤 儲量15億噸,煤系平均厚度45米,含煤係數為8.5-22.5%,煤質分析基含

水量11.4-18.48%,發熱量6068—7048大卡,揮發分41.43-45.97%。宜採用煤炭地下氣化 技術進行開發。

人口民族

萬全縣總人口21.96萬人,城鎮人口47672人,占總人口的21.7%。一般文盲率降為10.98%,15歲以上人口識字率89.02%,平均受教育年限6.7年,各種文化程度的人口,分別為大學2717人,占總人口的1.31%;高中(含中專)17360人,占總人口的8.37%;國中69980人,占總人口33.74%;國小81144人,占總人口的39.12%。

萬全縣少數民族人口426人,有蒙、回、藏、維吾爾等族。

經濟

概況

2013年萬全實現生產總值532436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0.3%。增速高於全市平均水平1.3個百分點,在全市20個縣區位居第7位,比上年同期位次前移8位。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30551萬元,同比增長7.8%,在全市居第4位;第二產業增加值203167萬元,同比增長12.6%,在全市居第11位;第三產業增加值198717萬元,同比增長9.3%,在全市居第5位。全年糧食總產量138364噸,同比增長6%。31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年實現工業總產值434411萬元,同比增長24.1%。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66142萬元,同比增長14.6%。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4162萬元,同比增長13.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58元,同比增長13.3%;農民人均純收入5690元,同比增長15.6%。全年財政收入完成56588萬元,同比增長6.2%。全年金融機構存款餘額615525萬元,同比增長12.3%,貸款餘額458128萬元,同比增長12.7%。

第一產業

萬全縣林業用地面積為89.88萬畝,占全縣總面積的51.74%,其中有林面積17.305萬畝,占林業用地面積的19.25%,在有林地面積中,經濟林面積8萬畝,主要以肉用杏、仁用杏為主。

萬全縣是國家級玉米制種基地縣和省級糧食、蔬菜基地。特用玉米種植4萬畝,玉米制種年產量900多萬公斤,食用菌30萬平方米,瓜菜6萬多畝,年產各類錯季蔬菜8000萬公斤。養殖專業村60個、奶牛養殖基地8個。飼草資源較為豐富,現有草場面積51.45萬畝,年產農作物秸稈1億多公斤。

2011年萬全縣建成標準農田1.6萬畝,先後培育了瑞陽禽蛋廠、南片日本大豌豆、季季園藝場生產基地,寶興吳益朋肉鴿養殖場、永順養豬場、潘洋淡水魚養殖場等多個農產品基地,農民專業合作社達34家,縣級農業龍頭企業4家。

2013年萬全縣全面推進以鮮食玉米、設施蔬菜 為主的綠色產業發展。單鮮食玉米一項,2012年就實現產值2億元,綠色產業已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

2011年萬全縣在全面發展鮮食玉米、設施蔬菜等綠色產業,從事鮮食玉米加工的企業在萬全就有20家,知名農副產品有鮮食玉米、甜瓜、彩椒、脫毒薯等,擁有“露茵”、“天勤粒粒淨”、“科旺”等省著名商標 18個,中國馳名商標1個,省名牌產品3個,省優質產品8個。2013年,萬全縣被國家質檢總局認定為國家級出口鮮食玉米治理安全示範區。通過這些企業的 加工、包裝和行銷,農副產品在價格上有了大的提升,直接帶動了當地農副產品的銷售。同時,以綠色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為重點,打造綠色食品品牌、農產品地方名 牌和中國之鄉品牌,已有10個農產品種植基地被認定為綠色無公害基地,被批准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的面積2萬畝。2013年發展農產品基地80多 個,發展專業村60多個,形成蔬菜種植基地4萬畝,建成蔬菜大棚892個,鮮食玉米基地5.3萬畝,生豬飼養量達到15.44萬口。

第二產業

2010年萬全縣工業總產值從原來的11.8億元,增加到2010年的48.2億元,實現工業性總投資36.11億元。工業產值增長率、工業性投資增長率、外貿出口交貨值增長率、入庫稅收增長率均列全縣第一。工業項目建設有效推進,萬全輕工基地,鄭樓、宋橋標準廠房基地建設快速推進,工業經濟規模以上企業從2006年的19家,增加到2010年的108家,五年來,培育超億元企業5家,培育科技創新型企業15家,“百千萬”中小企業成長計畫“千家成長”10家,“萬家培育”10家,市級千星成長型中小企業10家,優勢成長型企業15家,連續五年榮獲全縣“先進工業鎮”。機械機電、汽摩配、商務禮品等優勢產業不斷壯大。內外開放水平不斷提高,2010年實現外貿自營出口總額827.06萬美元,年均增長59.96%。

第三產業

2010年萬全縣整個禮品市場完成銷售額10億元左右,2010年,禮品街成為商業示範街,禮品城被評為市級示範市場。同時,積極推進農貿市場、酒店等行業建設,加快商貿物流發展,新建規模超市3家,新引進金融機構3家,房地產、保險等服務業進一步發展。宋恕故居入選省級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社會

市政:萬全縣縣城孔家莊極具現代色彩, 1980年規劃新建,1991年被命名為“省級衛生縣城”。占地面積9平方公里,綠化復蓋面積8000多平方米。

社會治安: 社會秩序良好,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多次被評為河北省張家口市先進縣。

公交:1路 2路分別從西環到張家口。

電力:華北電網復蓋全縣,有 110千伏安變電站一座,35千伏安變電站8座,送電線中路40餘條,總裝機容量達116500千伏安,保證電力供應。

供水:萬全縣內水資源豐富。縣城有日供水量 3000噸自來水廠一座。供水網路暢通,可滿足生產、生活用水。

金融:萬全縣內有人行和中行、工行、農行、信用聯社。

教育:“十一五”期間萬全縣投入教育基礎建設資金7762萬元,被河北省省教育廳列為全省教育均衡發展試點縣。

醫院:萬全縣有縣級醫院二所,均屬二級甲等醫院。

體育:萬全縣2011年修建了5個縣城休閒廣場和一個宣傳文化中心;完成了有線電視入戶改造工程,實現了數位電視入戶。全縣有一半以上行政村建有休閒廣場和文藝演出舞台。

交通

萬全縣境內207、110國道和京包鐵路縱橫穿越,正在興建的丹東至拉薩、張家口至石家莊高速公路將提供快捷方便的交通。

縣城孔家莊距北京 200公里,距石家莊490公里,距天津新港370公里,距大同180公里,距呼和浩特300公里,距唐山390公里,距張家口15公里。

截止到2004年底,萬全縣通車裡程達 487.238 公里 , 其中國道88.922 公里;省道 4.098 公里;縣道 69.348 公里;鄉道 324.87 公里。完成村村通公路135 個村。

風景名勝

京西第一衛

萬全縣 弘慈洞萬全縣 弘慈洞

建於明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是河北省保存最完

好的明代古城,屬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野火春風斗古城》、《馮玉祥》等多部影視作品在此拍攝。

華北山莊

位於萬全縣膳房堡鄉的明長城腳下,緊臨 207 國道,是張家口市通往壩上各縣區的必經之路。該風景區東西環山,氣候涼爽,樹木茂密,鮮花遍地,是生態觀光、休閒娛樂的旅遊用地。華北山莊還開闢了游泳池、蓮花池、滑冰場、滑雪場、狩獵場、珍禽動物觀賞館等旅遊設施,更增加旅遊吸引力。

白龍洞

位於海拔1744米的白龍山上,洞在山腰,洞內泉水潺潺,匯入鴛鴦湖,湖畔可垂釣、可沐浴。洞外一天塹,步行仙人橋可通山下,是歷代文人雅士駐足之地。

洗馬林玉皇閣

洗馬林玉皇閣坐落在萬全縣洗馬林鎮,因藏有半部佛經,又稱藏經閣。始建於明代宣德十年(1435年), 明萬曆三年(1575年)、清鹹豐八年(1858年)、1982年曾經過三次大修。是萬全縣境內保存較為完整的高台磚木結構古建築。

當地特產

萬全神水是從地下2000米深的岩層中湧出的天然礦泉水,經國家地礦部檢測,含硒、鈣、鎂、鍶、偏矽酸等17種礦物質,屬優質礦泉水。

燕麥片該產品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全營養等特點,對糖尿病、高血壓、肥胖症及腦血管硬化有預防和輔助治療作用。產品行銷三十多個省、市。部分產品出口新加坡。

鮮食玉米利用本地盛產的特用玉米,加工生產為鮮食玉米。產品細膩、香甜可口,是上佳的綠色保健食品。

歷史名人

蔡澤

蔡澤 ( ? -- ? ) ,生卒年代不詳,戰國時燕國人。蔡澤滿腹經綸,嫻於辭令。曾週遊各國,從師學習。秦昭王五十二年 ( 公元前 255 年 ) ,秦相范睢攻趙不勝失意,蔡勸其辭退相位,後蔡澤自任相國,並獻計秦昭王滅西周。後有人中傷,蔡託病辭去相位,被賜封罡城君 ( 據《水經注》記載,罡城故址在今萬全縣北沙城村附近 ) 。

江福

生卒生代不詳,河北萬全右衛人 ( 今萬全城 ) 。明正統年間任中官都督同知。正統十四年 (1449) ,“土木之變”時同明英宗一起被虜的中官喜寧,暗地投靠瓦剌貴族也先,泄盡明廷機密。也先挾持英宗為人質,以喜寧為嚮導,屢次入邊,索城掠物,威脅京師。景泰元年,江福於野狐嶺( 今黑風口,位於萬全、張北交界處 ) 計擒喜寧,送京處斬。喜寧伏誅,也先失去嚮導,攻城略地不成,遂於景泰二年 (1451) 與明廷議和,親送英宗至野狐嶺,又遣七十餘騎護送至居庸關。

胡觀

胡觀 (1421-1502) 字明遠,安徽鳳陽人。明都指揮僉事。幼時隨曾祖父遷居萬全右衛 ( 今萬全城 ) ,“土木之變”前後,曾隨楊洪 ( 明昌平侯 ) 鎮守蘆溝、紫荊等地,屢有戰功。智擒喜寧 ( 詳見《江福》所述 ) 時,曾力殲敵方首領火力、火孫。明弘治十五年 (1502) 卒,謚昭毅將軍,立碑誌銘。

楊國聲

楊國聲 ( ? -1738), 祖籍宏農 ( 今河南三門峽市靈寶縣 ) ,漢太尉楊震之後。隨父楊進孝遷宣府 ( 今宣化 ) 萬全右衛 ( 今萬全城 ) 。清康熙二十六年 (1687) 入太學,三十一年 (1692) 補正黃旗教習。五十年 (1711) 任浙江湯溪縣知縣。五十九年 (1720) 九月任湖廣彝陵州知州。雍正五年 (1727) 升任京府治中,八年 (1730) 轉刑部貴州司員外郎。十二年 (1734) 升刑部湖廣司郎中。歷外任久,獄情誠偽無不周知,蒞職精勤,盛有廉平之譽。乾隆元年 (1736) ,因病告歸。為官三十年,私囊不給,家無長物,室無羨資,逾年而卒。

馬緝熙

馬緝熙 ( ? - ? ) 生卒年代不詳,字穆堂,河北萬全城人。清道光二年 (1822) 中進士,任內閣中書。三年 (1823) 春辭官歸里,曾學卜筮醫方諸書,所閱《四書》、《五經》均有詳批。十年 (1830) 應官紳所聘,任萬全嘉禾書院主講。同治二年 (1863) ,因連殤三子而辭官,終隱居不出,著有《周甲吟秋十五首》及《淚墨錄》等,皆抒懷一生經歷。卒年六十二歲。

萬全縣萬全縣

侯俊山

( 戲曲大師、梨園奇葩 )

侯俊山 (1854 — 1935) ,名達,字喜麟,萬全縣東紅廟村人,晚年移居到張市橋西區行宮巷。侯俊山自幼學習晉劇,天資十分聰穎,後經名師點傳,唱念做打俱佳,旦行及紅、黑、生、醜均臻於上乘。他 13 歲出科便成為頂樑柱,“十三旦”藝名不脛而走,傳遍張垣。 17 歲時,到北京改唱河北梆子,“艷名掃噪京都”,有口皆碑。當時主演《打金枝》、《辛安驛》。光緒元年在福壽堂演出《回荊州》,飾孫尚香,名聲大振被譽為京伶八傑之一。光緒十八年,他被送入昇平署 ( 清宮演戲機構 ) ,入宮唱戲達 10 年之久,慈禧贈其黃馬褂、戲裝、賜六品頂戴,並認侯為“御兒”,賜字“喜麟”。庚子後,不滿時弊留須罷戲。清大學士徐桐麟曾讚譽其:“狀元三年一個,十三旦蓋世無雙。”他曾到上海、天津演出,使兩地觀眾為之傾倒,上海百代公司曾為他錄製了唱片。他把山西梆子的精華融進了河北梆子,開創了唱腔風格獨具的京梆子,深受歡迎,他自然地成為河北梆子的創始人之一。他戲路頗寬,集武生、各種旦角於一身,在《三上轎》、《斷橋》、《牧羊卷》、《三堂會審》、《烈火旗》、《鐵弓緣》、《蝴蝶夢》、《風儀亭》、《伐子都》《迷人館》、《八大錘》、《回荊州》、《青石山》等戲中均演主要角色。他還將京劇、河北梆子的精華帶回張家口,融進山西梆子,對山西梆子的發展與改革做出了傑出貢獻。凡義演活動,他均積極參加,有時一次捐獻白銀就達 500 兩。他與梅巧玲、程長庚、徐小香等京劇大師過往甚密,王瑤卿、梅蘭芳、荀慧生、程硯秋、譚鑫培、楊韻譜等都對他稱道有加。 1935 年五月初一,侯俊山病逝,享年 81 歲,北京各地前來弔唁者絡繹不絕,極盡哀榮。他也是在舊中國得到善終的一代藝術大師。

秦國柱

秦國柱 ( ? -1862) 字世楨,河北萬全洗馬林鎮人。幼年聰慧,後入萬全嘉禾書院,廩生,因酷愛書法中途輟學,到城外七里之紅山台古廟寄居,隨老僧習字達半年之久。此後又臨摹歷代名人碑貼,或離鄉出遊,飽覽各地名人真跡,書法功底日益長進。歷年春節,求寫楹聯者門庭若市。城鄉商號求寫匾額者終年不絕。曾為洗馬林水關廟所題兩副匾額一為“南華秋水”,一為“北苑春山”,真草隸篆相間,絕有天然之美。日本侵略軍曾視為珍品拍照,匾額亦自此失落。秦逝世後,家宅遭大火,所遺真跡焚之一空,今只有片紙數塊,另有其後人臨摹字幅數張。

廟會文化

史稱:“明朝修道,清朝修廟”。清末以來,萬全縣廟宇遍及城鎮鄉村。大村有三四十座,小村也有七八座,萬全縣城裡最多,計有五十餘座。頻繁的廟事活動,形成了一定的廟會文化,也為當地的經濟發展注入了一定的活力。後經一百多年的風風雨雨,民國時期“廟改校”,20世紀50年代“破除迷信”,“文化大革命”中“破四舊”,全縣廟宇除洗馬林玉皇閣外已蕩然無存。改革開放以後,為了讓文化“搭台”,經濟“唱戲”,一些廟會文化始有抬頭。

四月十八奶奶廟會

萬全縣內建有不少奶奶廟(又稱泰山廟),其中最具名氣的有兩座,一座建在萬全城內,另一座建在安靜莊村。奶奶廟內供有三位奶奶。據傳這三位奶奶是《封神演義》中趙公明的妹妹雲霄碧霄瓊霄。為破“九曲黃河陣”失敗,被太上老君捉拿。死後被執掌封神榜的姜子牙封為送子娘娘,司送子之職。據說三位娘娘神力無窮,百姓崇拜五體投地。不生育,買個替身娃娃去“栓娃”;生下孩子怕長不大,去廟裡認個為“送子奶奶”服務的和尚為“義父”;小孩病了,家長親自到奶奶廟裡去“叫魂”。為了供奉奶奶,每年陰曆四月十八前後趕四天“廟會”。廟院裡鼓手吹奏,善男信女燒香磕頭,許願還願。廟院外,唱大戲的,拉洋片兒的、變戲法兒的,小攤小販摩肩接踵,生意攤上食品、布匹、家具、農具琳琅滿目,應有盡有。會場上,人頭攢動,熙熙攘攘,熱鬧非凡。廟會實際上起到了物資交流的作用。

萬全城的奶奶廟,建國前就毀掉了,廟會隨之煙消雲滅。而安靜莊的奶奶廟會,則堅持到20世紀60年代。1964年安靜莊奶奶廟被拆毀,廟會隨之熄滅。改革開放後,四月十八的廟會恢復起來。地點由安靜莊移到安家堡。變成純粹的物資交流大會。

五月初五神水廟會

新羊屯村南有一泉眼,泉水汩汩湧出,晶瑩剔透。相傳古代一富商,路經此處,胃病復發,疼痛難忍,飲此泉水,頑症痊癒。為謝泉水治病之恩,在水泉旁建“神水廟”以示紀念。自此,慕名前來取水醫病者絡繹不絕。人們相傳,農曆五月初五,天氣由陰轉陽,此時的“神水”療效最佳,故此日取水者最多。後來逐漸形成五月初四、五、六日3天神水廟會。廟會期間,戲台唱戲,各路小商小販前來擺攤,生產用具、生活用品、各種食品應有盡有。家家戶戶招待外地來的親朋好友。舊神水廟於1948年被國民黨軍隊拆除修了炮樓。1999年,當地人實施文化搭台,經濟唱戲戰略,在舊地盤上重新修建神水廟,相繼建起神水廠、旅館、浴池。發展成規模宏大的神水文化。

六月六玉皇閣晾經

洗馬林玉皇閣上存放近五百年的《經卷》。其來歷富有傳奇色彩。據說在很早以前的一個黃昏,洗馬林西大寺突然響起陣陣駝鈴聲,寺中和尚開門窺探,只見一支駝隊冉冉騰空而去,韋陀爺大汗淋漓立於院中,旁邊整整齊齊放著32箱經卷。人們感念韋陀爺的功德,特意為韋陀爺建廟立碑,塑了坐像。每年祭祀,香火不絕。由於《佛經》的神秘傳說,幾百年來,這裡的民眾自發地保護著這部經書,無人盜竊、毀壞。每年六月六這天,由德高望重的長者,將《經卷》用竹竿攤開晾曬,禁止用手觸摸內頁。人們篤信此經為“鎮城之寶”,是驅邪消災的“神書”,都蜂湧前來竟相登玉皇閣一覽。從太陽出宮到晚霞夕照,善男信女進進出出,川流不息。1985年張家口地區檔案局和縣檔案局人員對《經書》進行了系統整理,揭開了《經書》來歷之謎 ,即當時當地一些佛教信徒,為“祁保合家喜慶人眷鹹安”而施財印造的。但“晾經”已成習俗,仍堅持不斷。2000年以來,人們借文化之台,唱經濟之戲,將晾經之日變成物資交流大會。

河北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市轄區、縣級市、縣、自治縣
石家莊市長安區 | 橋東區 | 橋西區 | 新華區 | 裕華區 | 井陘礦區 | 鹿泉市 | 辛集市 | 藁城市 | 晉州市 | 新樂市 | 深澤縣 | 無極縣 | 趙縣 | 靈壽縣 | 高邑縣 | 元氏縣 | 贊皇縣 | 平山縣 | 井陘縣 | 欒城縣 | 正定縣 | 行唐縣
唐山市路北區 | 路南區 | 古冶區 | 開平區 | 丰南區 | 豐潤區 | 遵化市 | 遷安市 | 遷西縣 |灤南縣 | 玉田縣 | 唐海縣 | 樂亭縣 | 灤縣 | 漢沽管理區
秦皇島市海港區 | 山海關區 | 北戴河區 | 昌黎縣 |撫寧縣 | 盧龍縣 | 青龍滿族自治縣
邯鄲市邯山區 | 叢台區 | 復興區 | 峰峰礦區 | 武安市 | 邱縣 | 大名縣 | 魏縣 | 曲周縣 | 雞澤縣 | 肥鄉縣 | 廣平縣 | 成安縣 | 臨漳縣 | 磁縣 | 涉縣 | 永年縣 | 館陶縣 | 邯鄲縣
邢台市橋東區 | 橋西區 | 南宮市 | 沙河市 | 臨城縣 | 內丘縣 | 柏鄉縣 | 隆堯縣 | 任縣 | 南和縣 | 寧晉縣 | 巨鹿縣 | 新河縣 | 廣宗縣 | 平鄉縣 | 威縣 | 清河縣 | 臨西縣 | 邢台縣
保定市新市區 | 北市區 | 南市區 | 定州市 | 涿州市 | 安國市 | 高碑店市 | 易縣 | 徐水縣 | 淶源縣 | 順平縣 | 唐縣 | 望都縣 | 淶水縣 | 高陽縣 | 安新縣 | 雄縣 | 容城縣 | 蠡縣 | 曲陽縣 | 阜平縣 | 博野縣 | 滿城縣 | 清苑縣 | 定興縣
張家口市橋東區 | 橋西區 | 宣化區 | 下花園區 |張北縣 | 康保縣 | 沽源縣 | 尚義縣 | 蔚縣 | 陽原縣 | 懷安縣 | 萬全縣 | 懷來縣 | 赤城縣 | 崇禮縣 | 宣化縣 | 涿鹿縣 | 張家口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察北管理區 | 塞北管理區
承德市雙橋區 | 雙灤區 | 鷹手營子礦區 | 興隆縣 | 平泉縣 | 灤平縣 | 隆化縣 | 承德縣 | 豐寧滿族自治縣 | 寬城滿族自治縣 | 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
滄州市新華區 | 運河區 | 泊頭市 | 任丘市 | 黃驊市 | 河間市 | 獻縣 | 吳橋縣 | 滄縣 | 東光縣 | 肅寧縣 | 南皮縣 | 鹽山縣 | 青縣 | 海興縣 | 孟村回族自治縣
廊坊市安次區 | 廣陽區 | 霸州市 | 三河市 | 香河縣 | 永清縣 | 固安縣 | 文安縣 | 大城縣 | 大廠回族自治縣
衡水市桃城區 | 冀州市 | 深州市 | 棗強縣 | 武邑縣 | 武強縣 | 饒陽縣 | 安平縣 | 故城縣 | 景縣 | 阜城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