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城區

桃城區

桃城區,隸屬於河北省衡水市,位於河北省東南部。1996年7月,設立桃城區。桃城區面積為591平方公里。桃城區屬大陸季風氣候區,為溫暖半乾旱型。年平均年日照時數為2642.8小時,年蒸發量在1295.7-2621.4毫米,年平均降水量為496.4毫米。2012年,區域GDP預計實現168億元,比2006年增長59.2%。財政收入占GDP比重達到13.6%,稅收占財政收入比重達到97.5%,分別比2006年增長4.1個百分點和2.3個百分點;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6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現79億元,均比2006年增長一倍。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桃城區桃城區

桃城區的前身為縣級衡水市,系由衡水縣演變而來,歷史悠久。西漢時為桃縣地,史稱桃城,屬信都國,東漢改屬樂城國,三國時屬冀州。隋開皇十六年(公元 596 年)始置衡水縣,屬冀州。大業三年罷州,屬信都郡。唐、宋、遼、金時屬冀州。元中統二年改屬深州。清初屬正定府,雍正二年改屬冀 州。 1913 年屬直隸冀南道,次年改屬大名道, 1928 年廢道直屬河北省。 1937 年屬河北省第九督察區。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屬冀南行署管轄。 1947 年設衡水市,次年撤銷。 1949 年初屬衡水專區管轄。 1952 年撤銷衡水專區,改屬石家莊專區。 1962 年復屬衡水專區。 1982 年 1 月經國務院批准,以衡水城關鎮的行政區域為基礎建衡水市。 1983 年 3 月撤銷衡水縣,其行政區域劃歸衡水市,屬衡水地區行署管轄。 1996 年7 月,衡水地區行署改建為衡水市,原縣級衡水市改為桃城區 。 2002年全區轄4街道2鎮4鄉

河東街道辦事處駐禮賢路88號。面積17.1平方千米,人口5.51萬。轄6個社區居委會、20個村委會:老白乾、南門外、城東、程大、新場、農場;東門口、南門口、西門口、北門口、東明街、前野營、東隆慶、南華街、三徐莊、集賢街、阜豐街、北仁街、王家莊、石家莊、郭家莊、程家莊、乾馬、周通、大西野營、小西野營。

河西街道辦事處駐新華西路181號。面積5.2平方千米,人口6.98萬。轄12個社區居委會:牛家佐、中心街、河西街、南菜園、滏興、楊樹、站前、遊園、廣場、衛生、享園、勝利新村。

路北街道辦事處駐大慶西路222號。面積12.5平方千米,人口4.22萬。轄10個社區居委會:中慶、冀衡、東風、衡板、金光、鑫城、華榕、站北、石油、牛家佐北。

中華大街街道辦事處駐新華西路222號。面積7.8平方千米,人口7.01萬。轄14個社區居委會:平安里、小莊裡、北鹽道、同樂里、遠大、文進、電廠、華丁、廣廈、育新、強業、華甲。

桃城區桃城區

趙家圈鎮鎮政府駐趙家圈村。面積103.6平方千米,人口3.71萬。轄73個村委會:趙家圈、張家圈、貢家圈、高家圈、曹家圈、西馬莊、西柳林、大柳林、張柳林、陳程莊、東野頭、西野頭、東齊家、前王家、西楊家、東楊家、騎河王、路口王、蘆家園、耿家莊、金家莊、楊家莊、徐家莊、相家莊、紀家莊、李家莊、胡家堂、岳貢橋、貢軍營、李軍營、劉家窪、孫家窪、韓家窪、張家口、戴家口、李家店、三元店、西孫莊、齊家廟、北劉莊、種梁莊、新於唐、北郎子橋、東郎子橋、西郎子橋、後田家圈、大田家圈、東護駕莊、西貢家莊、東貢家莊、劉家軍營、馬家軍營、小王、蘇家、勾家、高家、杜家、胡家、支家、岳家、馮家、徐家、趙家、張家、耿李、康莊、郭黃、小韓、白塔、蔡園、前鋪、後鋪、橋頭。 鄭家河沿鎮鎮政府駐鄭家河沿村。面積115.3平方千米,人口3.86萬。轄64個村委會:鄭家河沿、小劉家莊、前韓家莊、後韓家莊、北增家莊、陳張高、河南增、河北增、新康莊、戴家莊、常家莊、馮家莊、魏家莊、閻家莊、韓家莊、賈家莊、張家莊、崔家莊、路家莊、邵家莊、英家莊、談家莊、種家莊、國家莊、小辛集、王渡口、北兩店、南兩店、張王莊、大杜莊、郭家埝、鹽堤口、張空城、戴空城、白空城、李空城、三岔口、新立莊、新劉莊、河東劉、河東李、王閻莊、三杜莊、後孫莊、南李莊、前李莊、繩頭莊、南律、北律、西里、焦高、劉高、南李、種高、道口、陳家、侯莊、巨鹿、西汪、焦汪、北沼、南沼、舊城、段村。

何家莊鄉鄉政府駐中華南大街669號。面積28.5平方千米,人口1.93萬。轄32個村委會:東滏陽、西滏陽、北滏陽、王里馬、鄭里馬、劉里馬、李里馬、張里馬、前里馬、何家莊、侯家林、青楊樹、南漳橋、疙瘩頭、前馬莊、後馬莊、趙家莊、西康莊、東康莊、東團馬、八里莊、仲代、大廟、白廟、孫三、喬家、夏家、周家、宋家、馬家、盧家、陳家。

大麻森鄉鄉政府駐大麻森村。面積106.8平方千米,人口3.25萬。轄90個村委會:大麻森、支麻森、焦麻森、韓麻森、貢家莊、管家莊、劉家莊、侯劉馬、楊劉莊、趙家屯、肖家屯、孫家屯、李家屯、南謝漳、後謝漳、王夏寨、安夏寨、張夏寨、大夏寨、祖夏寨、姚夏寨、後野營、中野營、中家堂、劉善彰、大善彰、李善彰、蘇善彰、渠伍營、趙伍營、陳伍營、孫伍營、焦伍營、王家店、由家店、張家店、張家寺、西團馬、張團馬、杜團馬、邢團馬、東張莊、北張莊、大張莊、孫西營、周西營、任家坑、溝里王、北王莊、東桃園、大辛莊、前辛莊、安辛莊、東辛莊、王辛莊、張官堡、班曹店、十二王、寺前王、北漳橋、北孫莊、大王家、北夏家、北宋家、北張、花園、孫口、東胡、耿家、安家、孟家、邢家、周家、焦家、蔡家、彭家、羅家、魏家、肖家、龐家、呼家、李家、北何家莊、中劉家莊、河沿辛莊、道東辛莊、趙家夏寨、北謝漳一、北謝漳二。

鄧家莊鄉鄉政府駐鄧家莊村。面積99.3平方千米,人口2.80萬。轄33個村委會:鄧家莊、曹家莊、胡家莊、梁家莊、武家莊、許家莊、歐家莊、田家莊、彭家莊、張單駝、王單駝、艾單駝、孫單駝、南蘇閘、北蘇閘、順河莊、前邢疃、中邢疃、東邢疃、東王莊、張泡莊、索水口、西軍衛、東軍衛、石辛莊、留仲、周言、速流、大葛、西葛、東葛、大成、東莊。

彭杜村鄉鄉政府駐彭杜村。面積95.5平方千米,人口3.16萬。轄42個村委會:彭杜、吳杜、新立、侯店、小侯、仲景、善官、北田、趙杜、棗園、祝葛、康家窪、大趙常、南王莊、五開河、康辛莊、韓趙常、祝葛店、王許莊、陳辛莊、李開河、南趙常、劉家台、張辛莊、馬家莊、范家莊、肖家莊、趙辛莊、半壁店、李家南田、張家南田、宋家南田、劉家南田、徐家南田、秦家南田、馬家南田、西張景官、大胡景官、高張景官、西三景官、高胡景官、趙胡景官。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桃城區位於河北省東南部,地處北緯界於東經115°25′17″-115°51′12″、北緯37°36′10″-37°49′55″之間。北部、西部與深州市交界,南部與冀州市毗鄰,東南部與棗強縣相連,東部與武邑縣接壤。面積為591平方公里(2013年)。

氣候

桃城區屬大陸季風氣候區,為溫暖半乾旱型。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冷暖乾濕差異較大。夏季受太平洋副高邊緣的偏南氣流影響,潮溫悶熱,降水集中,冬季受西北季風影響,氣候乾冷,雨雪稀少,春季乾旱少雨多風增溫快,秋季多秋高氣爽天氣,有時有連陰雨天氣發生。

桃城區年平均年日照時數為2642.8小時。年蒸發量在1295.7-2621.4毫米。年平均降水量為496.4毫米。全年偏南風為主,平均風速為3.0米/秒。年平均氣溫為12.7℃。年平均地溫為15.1℃,年際變動一般在13.7℃-16.7℃之間。年平均降雪日數為8.1天。

水文

桃城區為河北沖積平原的一部分,是古黃河、古漳河、古滹沱河、滏陽河沖積洪積區,北、西部屬滏陽河流域,東南部屬黑龍洪流域。

地貌

桃城區境內地勢較平坦,地勢由西南向東北略有傾斜。高程在22.4到26.4米左右,高差4米上下,地面坡降一般在八千分之一到萬分之一,地形因受歷史上古河道經常改道及洪水泛濫,沖刷淤積的影響。

桃城區境內頒布著淺平封閉窪地。這些淺平窪地最深點低於一般地面3米左右(千頃窪),有的僅低於地面1米左右(呼家窪、胡堂窪)。有諸多高地,其高度低者高於地面1米左右,高者高於地面達3至4米。面積由幾畝、十幾畝到幾十畝不等。道溝、自然排水溝遍布全境。

自然資源

水資源

2013年,桃城區地下水資源量0.92億立方米,加上2克/升-3克/升和3克/升-5克/升微鹹水量,全區地下水總量為1.07億立方米。位於城區南郊的衡水湖,面積 75平方公里,蓄水量達到1.88億立方米。

礦產資源

2006年,桃城區已查明的礦產資源有油氣、地熱、礦泉水和磚瓦用粘土資源等4個礦種。其中油氣分布面積約9平方公里,查明的石油儲量約300多萬噸,原油日產量約35噸。油氣藏類型屬古潛山油氣藏和第三系油氣藏。

經濟

綜述

桃城區桃城區

1998年,桃城區國民生產總值42億元,比1949年增長117倍

。桃城區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0648元,比49年增長155倍。第二產業增加值20.6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8億元。1978年至1998年,全區區屬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4.9億元,其中1998年為9.2億元。

2006年,桃城區GDP突破60億元大關,完成65億元,比2002年增長72.7%。全部財政收入達到3.6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8.6億元。

2008年,桃城區屬GDP完成67億元,同比2007年增長8.7%。全部財政收入突破4億元,同比2007年增長11.1%。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0954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726元,分別增長10.2%和5.9%。規模以上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由上年的203.6%提高到了222.8%,稅收占財政收入的比重由上年的91.1%提高到了93.95%,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達到了6.02%,一般預算收入占全部財政收入的比重達到了66.8%。

2010年,桃城區GDP完成18.3億元,同比2009年增長9.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5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9.5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7.3億元,三次產業比重為8.2∶51.9∶39.9,分別同比2009年增長5.8%、10.8%、9.3%。全部財政收入完成20105萬元,同比2009年增長26%。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完成5765萬元,同比2009年增長4.7%。

2011年,區域GDP實現168億元,比2006年增長59.2%。經濟結構進一步最佳化,三次產業比達到9.2:57.5:33.3。全部財政收入完成22.8億元,比2006年翻了一番多。財政收入占GDP比重達到13.6%,稅收占財政收入比重達到97.5%,分別比2006年增長4.1個百分點和2.3個百分點。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6億元。

第一產業

2005年,桃城區第一產業增加值3.5億元,已發展100畝以上的育苗基地7個,300畝以上的2個,500畝以上的2個。

2006年,桃城區蔬菜業占種植業、畜牧業占大農業比重分別達到48%和44%。大力實施項目農業,共建設實施各類農業項目60個,完成投資6億元,全區農業產業化龍頭經營組織達27家,農業產業化經營率達到47%。

2008年,桃城區蔬菜總面積達到10萬畝,其中設施菜6.5萬畝,達到65%,無公害蔬菜標準化生產示範區晉升為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範區。新增養殖小區15個、規模養殖場20個,畜牧業占大農業的比重達到了48%,比2007年提高了3個百分點。共建設實施各類農業項目19個,農業產業化龍頭經營組織達到29家,農業產業化經營率達到50.4%,比上年提高了3.2個百分點。節水型社會建設紮實推進,發展試點69個。建成了農業節水綜合示範園1.2萬畝。

2014年,桃城區已完成投資3000多萬元,新建12000平米的高智慧型溫室一棟,高標準日光溫室48棟,大拱棚15棟,打地熱井一口。新引進草莓品種3個、葡萄品種10餘個。園區面積由原來的500畝發展到1000畝。

第二產業

2006年,桃城區城鄉工業實現銷售收入突破280億元大關,拉動經濟成長5.2個百分點,入統企業增加到103家。民營經濟占國民經濟的比重達到了80%。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利稅分別達到26.7億元和7.8億元。

2008年,桃城區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29.3億元,利稅8.8億元,分別比2007年增長10.9%和12.7%,年產值超億元企業達到了21家。“二十強”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利稅分別占到規模以上工業的78.6%和80%。民營經濟單位發展到了23624家,比2007年增加了632家,民營經濟占國民經濟的比重達到了77.1%。

2010年,桃城區工業實現增加值12.9億元,同比增長9.8%,工業實現利稅3.3億元,同比2009年增長15.8%。三大產業規模以上企業完成增加值11.4億元,同比2009年增長7.8%,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的88.5%。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到了222.5%,同比2009年提高了19.38個百分點。

2011年,桃城區完成主營業務收入17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預計實現79億元,均比2006年增長一倍2011年,桃城區城鄉工業完成產值380億元,比2006年增長近1.5倍。工程橡膠、化工、黑色金屬壓延三大產業完成工業總產值275億元,上繳稅金5.6億元,三大產業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到70%。

第三產業

桃城區桃城區

1998年,桃城區屬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3億元,比建國初期增長109倍,比1978年增長10.6掊。零售額在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的比重達到61.9%。工商企業稅收占到了全部財政收入的94.8%。

2006年,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24億元,服務業增加值實現27億元,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提高到了40%。

2010年,桃城區利用省外資金3.1億元,實際利用外資110萬美元,分別同比2009年增長39.8%和8.9%。對外貿易實現雙增長,完成對外出口7160萬美元,同比2009年增長28.6%,進口完成3284萬美元,同比2009年增長17.5%。共謀劃實施服務業重點項目94個,2010年和2011年兩年就有67個500萬元以上服務業項目開工建設,總投資達到44.8億元,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33.3%。

人口

據公安統計年報,2009年末全區總戶數137280戶,總人口468876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07102人。全區全年出生人口5623人,出生率為11.99‰,比上年下降1.51個千分點。2009年淨增人口4375人,自然增長率9.33‰。

基礎建設

交通通訊

桃城區近臨京、津、石等大中城市,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鐵路交通,京九鐵路石德鐵路在城區交匯,形成鐵路交叉黃金十字。衡水站為京九鐵路京南第一大站。是石德線聯接京廣、京滬、京九三條鐵路大動脈的中心樞紐。

公路交通

北京至廣州的106國道縱貫市區,石黃、石青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各級公路交織成網、四通八達。桃城區1998年末,全區公路通車裡程437.7公里,實現鄉鄉通油麵路,村村通公路。公、鐵全年客運量1112萬人次,貨運量348萬噸,旅客周轉量74119萬人公里,貨運周轉量23213萬噸公里。

通訊發達

市區程控電話總裝機容量達到4.7萬門,住宅電話3.7萬門,行動電話達到1.6萬戶。 程控電話和移動通訊直撥全國各地和180多個國家和地區。各種通訊設施完備,性能良好,服務項目齊全。

城市建設

桃城區城區面貌日新月異,街道寬闊、新樓櫛比,綠樹成蔭,草坪密布、衛生整潔、空氣清新,居住條件寬裕、環境優美。居民生活小區舒適安逸。占地255畝的人民公園湖光山色,曲徑迴廊,歌榭舞廳,小橋流水,令遊人流連忘返。

教科文衛

桃城區為衡水市文教衛生中心,醫療條件良好,共有大型綜合醫院五所,中醫院一所。其中市第一醫院(哈勵遜國際和平醫院)、市第二醫院分別為三級甲等醫院和三級乙等醫院,醫療設備先進、技術力量雄厚,服務質量優良。教育事業碩果紛呈,辦學條件不斷改善,教學質量日益提高。城區有大中專院校10所,中學19所。其中,衡水中學為河北省重點中學。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3年,桃城區有大中專院校10所,中學19所。

全區有聾啞學校、人民路國小、南門口國小、九中、十一中、利民路國小、實驗國小8所中國小校。2013年,桃城區投資6100萬元、占地150畝、建築面積5萬平方米的新六中已經交付使用,其他工程除利民路、實驗兩所國小外,也已基本完工。以上所有項目完成後,市區將增加學校占地158畝,新增建築面積7.8萬平方米。

醫療衛生

2013年,桃城區共有大型綜合醫院五所,中醫院一所。其中市第一醫院(哈勵遜國際和平醫院)、市第二醫院分別為三級甲等醫院和三級乙等醫院。

基礎設施

2008年,桃城區實施了總投資575萬元的12座農橋重修工程。引進資金1641.5萬元,完成了27.2公里“村村通”工程等5項道橋改建工程。投資1500萬元實施了有線電視“村村通”工程。投入2008萬元進行了路橋、電力設施等基礎設施建設。累計籌集資金1.5億元用於改善城鄉辦學條件,先後投資9465萬元,實施了六中、人民路國小等8所中國小校的改擴建工程。投資3000多萬元,新建、改擴建農村國小12所。投資459.2萬元,實施了中國小現代遠程教育工程。

2010年,桃城區栽種法桐等觀賞樹200餘棵,修建45平米花壇,安裝照明路燈15盞。新修建了村民服務中心和120平米的文體活動廣場,安裝了8件體育健身器材和配置鑼鼓音箱等設備。規範了“農家書屋”,配置圖書1500冊、報刊20種,音像和電子製品100多張。趙圈鎮4所項目學校同時開工,齊頭並進,並全部完成主體工程。麻森鄉3所學校已全部開工建設。河沿鎮除1所正在準備開工外,其餘2所已經交付使用。王渡口村升級改造500米低壓線路,並配套安置一台20千伏的變壓器。

2014年,桃城區預計投資4000多萬元,涉及15個基建項目,將農村國小由82所調整為29所完全國小,並且全部按寄宿制學校進行規劃建設。全區已完成投資3000萬元,新建、改擴建農村國小12所,其餘3所全部完成。投資建設社區綜合文化站,共建立多功能活動室8個,加強文化活動中心建設,設立社區閱覽室13個,曲藝活動室3個。

社會保障

2008年,桃城區新增參加養老、醫療、失業、工傷保險人數總計6000多人,基金累計結餘達到了4305萬元。全區城鎮新增就業4160人,新增勞務輸出4056人次。為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全部免除了學雜費總計389.4萬元,為1140名家庭貧困生免費提供了教科書,為465名家庭貧困寄宿生補助了生活費總計15萬元。全年共發放救災款204萬元,累計發放城市低保金1460萬元,保障了7.1萬戶次、17萬人次的基本生活。累計發放農村低保金91萬元。累計發放城鄉醫療救助金57萬元。發放城市住房低保金25.6萬元,緩解了155戶貧困居民的住房困難。

2014年,桃城區為207名貧困低視力患者免費驗配助視器。實施“復聽工程”,為有就學、就業能力的貧困聾人裝配助聽器17台,並進行康復訓練。實施“精神殘疾救助工程”,為7名貧困精神病患者提供免費住院治療,100名貧困精神病患者提供免費服藥。供應配發各類殘疾人輔助器具21件。完成肢體殘疾人康復訓練54名。開展“七彩夢行動計畫”,對聾兒、肢體矯治、腦癱、孤獨症兒童進行康復訓練,目前完成腦癱兒童康復訓練5名,完成孤獨症兒童康復訓練5名。

風景名勝

安濟橋

衡水安濟僑衡水安濟僑

安濟橋坐落於衡水市區內滏陽河上,是一座七孔石拱橋,長116米,寬7.5米,橋面兩側各有石獅望柱60根,柱間鑲石欄板,橋墩砌有分水石台,橋孔頂部刻有石龍首。兩端對刻石獅,兩側砌石岸。

安濟橋始建於明天順元年(1457年),初為木橋,後改建為石橋。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重建,命名為“安濟橋”。民國26年(1937年)10月5日,侵華日軍將該橋中孔炸毀。1956年將中孔修復為木結構。1982年全面維修,中孔改為水泥結構。

寶雲塔

寶雲塔寶雲塔

衡水寶雲塔(原名擎天塔)坐落在衡水市桃

城區河沿鎮舊城村東,宋代早期建築,坐北朝南,為八面稜錐體樓閣式磚塔。200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6月,寶雲塔保護修繕工程經國家文物局批准立項。2013年8月1日,一期本體工程正式動工。

中國區縣(1)

詳細介紹中國的區縣。

河北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市轄區、縣級市、縣、自治縣
石家莊市長安區 | 橋東區 | 橋西區 | 新華區 | 裕華區 | 井陘礦區 | 鹿泉市 | 辛集市 | 藁城市 | 晉州市 | 新樂市 | 深澤縣 | 無極縣 | 趙縣 | 靈壽縣 | 高邑縣 | 元氏縣 | 贊皇縣 | 平山縣 | 井陘縣 | 欒城縣 | 正定縣 | 行唐縣
唐山市路北區 | 路南區 | 古冶區 | 開平區 | 丰南區 | 豐潤區 | 遵化市 | 遷安市 | 遷西縣 |灤南縣 | 玉田縣 | 唐海縣 | 樂亭縣 | 灤縣 | 漢沽管理區
秦皇島市海港區 | 山海關區 | 北戴河區 | 昌黎縣 |撫寧縣 | 盧龍縣 | 青龍滿族自治縣
邯鄲市邯山區 | 叢台區 | 復興區 | 峰峰礦區 | 武安市 | 邱縣 | 大名縣 | 魏縣 | 曲周縣 | 雞澤縣 | 肥鄉縣 | 廣平縣 | 成安縣 | 臨漳縣 | 磁縣 | 涉縣 | 永年縣 | 館陶縣 | 邯鄲縣
邢台市橋東區 | 橋西區 | 南宮市 | 沙河市 | 臨城縣 | 內丘縣 | 柏鄉縣 | 隆堯縣 | 任縣 | 南和縣 | 寧晉縣 | 巨鹿縣 | 新河縣 | 廣宗縣 | 平鄉縣 | 威縣 | 清河縣 | 臨西縣 | 邢台縣
保定市新市區 | 北市區 | 南市區 | 定州市 | 涿州市 | 安國市 | 高碑店市 | 易縣 | 徐水縣 | 淶源縣 | 順平縣 | 唐縣 | 望都縣 | 淶水縣 | 高陽縣 | 安新縣 | 雄縣 | 容城縣 | 蠡縣 | 曲陽縣 | 阜平縣 | 博野縣 | 滿城縣 | 清苑縣 | 定興縣
張家口市橋東區 | 橋西區 | 宣化區 | 下花園區 |張北縣 | 康保縣 | 沽源縣 | 尚義縣 | 蔚縣 | 陽原縣 | 懷安縣 | 萬全縣 | 懷來縣 | 赤城縣 | 崇禮縣 | 宣化縣 | 涿鹿縣 | 張家口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察北管理區 | 塞北管理區
承德市雙橋區 | 雙灤區 | 鷹手營子礦區 | 興隆縣 | 平泉縣 | 灤平縣 | 隆化縣 | 承德縣 | 豐寧滿族自治縣 | 寬城滿族自治縣 | 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
滄州市新華區 | 運河區 | 泊頭市 | 任丘市 | 黃驊市 | 河間市 | 獻縣 | 吳橋縣 | 滄縣 | 東光縣 | 肅寧縣 | 南皮縣 | 鹽山縣 | 青縣 | 海興縣 | 孟村回族自治縣
廊坊市安次區 | 廣陽區 | 霸州市 | 三河市 | 香河縣 | 永清縣 | 固安縣 | 文安縣 | 大城縣 | 大廠回族自治縣
衡水市桃城區 | 冀州市 | 深州市 | 棗強縣 | 武邑縣 | 武強縣 | 饒陽縣 | 安平縣 | 故城縣 | 景縣 | 阜城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