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People's Education Press,縮寫PEP),成立於1950年12月1日,其前身是華北聯合出版社,上海聯合出版社和華北教科書編審委員會,1961年與高教出版社合併,是教育部直屬的從事基礎教育教材和教育圖書的研究、編寫、編輯、出版和發行的大型專業出版社。毛澤東同志題寫社名。首任社長兼總編輯是我國著名教育家、文學家、出版家葉聖陶先生。2010年12月和2011年3月,中國教育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國教育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相繼成立,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為其核心成員單位。

基本信息

簡介

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於1950年,其前身是華北聯合出版社,上海聯合出版社和華北教科書編審委員會,1961年與高教出版社合併,是教育部直屬的主要1950年是教育部直屬的主要從事基礎教育教材和其他各級各類教材、教育圖書的研究、編寫、出版、發行的專業出版社。毛澤東同志題寫了社名。人民教育出版社受教育部委託,主持或參與草擬了2000年以前歷次中國小各科教學大綱,由國家頒布;根據中國教育改革發展的需要,先後編寫、出版了九套全國通用的中國小教材;人教版第十套教材,即按照教育部新課程標準研究、編寫的21世紀義務教育全套新教材正在陸續出版之中,其中一部分已在教育部確定的實驗區進行實驗。累計出版各種出版物萬餘種,總印數達數百億冊。

概述介紹

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直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是一家主要從事基礎教育教材和其他各級各類教材及教育圖書研究、編寫、編輯、出版和發行的大型專業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於1950年12月1日。毛澤東同志題寫社名。首任社長兼總編輯是中國著名文學家教育家、出版家葉聖陶先生。

人民教育出版社在教育部黨組的領導下,主持或參與擬定了2000年以前歷次中國小各科教學大綱;根據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需要,先後研究、編寫、出版了10套中國通用的中國小教材;累計出版各類出版物3萬餘種,發行量逾600億冊。

為了加強基礎教育課程和教材的研究工作,1983年經教育部批准,成立課程教材研究所,與人民教育出版社合署辦公。鄧小平同志題寫所名。二十多年來,課程教材研究所先後承擔了多項全國教育科學規劃國家、教育部重點課題,對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和教法進行了深入、系統研究,為全面提升人教版教材和圖書的質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人民教育出版社現有員工1500餘人,其中主要從事研究、編寫和編輯中國小教材任務的社本部有400餘人。在社本部,共有博士研究生39人(其中博士後3人)、碩士研究生及同等學力221人。在教材編寫人員中,140餘人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作為中國中國小教材編寫的“國家隊”和“專業隊”,人民教育出版社編輯機構設定齊全,共有思想政治語文數學、外語等27個學科編輯室及報刊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圖書館是全國中國小教材資料中心,藏有豐富的古今中外教材和其他教育文獻。

為了適應市場經濟發展和出版體制改革的需要,人民教育出版社圍繞編寫出版中國小教材的核心業務進行內涵式擴展,先後設立了多個社屬企業。其中,人教教材中心主要承擔人教版教材和圖書的出版、租型和發行業務;人民教育電子音像出版社主要承擔人教版電子音像和其他多媒體出版物的編輯、製作、出版和發行業務;中國教育圖書進出口公司是我國四大圖書進出口公司之一,主要承擔中外文圖書、期刊(含電子期刊)和其他出版物的進出口業務;人民教育出版社印刷廠主要承擔人教版教材和其他圖書的印製業務;人教網是中國知名的教育資源類入口網站,主要為廣大師生、家長及其他人士提供教育教學資訊、網路資源及網路出版等服務。

改革開放以來,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促進教育出版事業發展為宗旨,以豐富出版資源為目的,先後承擔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人口基金聯合國開發計畫署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的多個項目;還與培生教育出版集團、新加坡聖智學習亞洲私人有限公司(原湯姆森學習出版集團)、日本光村圖書出版株式會社、新加坡SNP泛太平洋出版有限公司、加拿大LingoMedia國際集團、美國西肯塔基大學、美國莫立大學、加拿大約克大學俄羅斯國立普希金俄語學院和韓國學中央研究院等二十多個國家及中國港澳台地區的出版機構和教育科研機構開展了廣泛的交流與合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近年來,人民教育出版社經營業績穩步增長,各項事業持續發展,多次榮獲國家圖書獎、中國圖書獎、國家音像製品獎、國家電子出版物獎、國家期刊獎、中華優秀出版物獎、中國出版政府獎和莫必斯國際多媒體作品大獎賽大獎等數十項榮譽;還先後榮獲全國讀者最喜愛的八家出版社、“講信譽·重服務”出版單位、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單位、全國語言文字工作先進集體、全國環境教育先進單位、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全國教育援藏先進集體、中央國家機關文明單位和北京市納稅百強企業等數百項榮譽。

人民教育出版社形成了全方位、多樣化、系列化、立體化的出版格局。全方位是指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出版物涵蓋了學前教育、基礎教育、師範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繼續教育民族教育特殊教育對外漢語教育等領域;多樣化是指同一學科人教版教材具有多個版本,具備不同風格,體現不同層次,適應不同教學需要;系列化是指各學科人教版教材均以教科書為核心,配以教學參考資料、教學輔助資料和學具、教具等豐富的教學資源;立體化是指人教版出版物具備紙介質、電子音像、多媒體及網路出版物等形態。

人民教育出版社已成為中國中國小教材和教育圖書的建設基地,形成了獨特的品牌優勢、科研優勢、人才優勢、資源優勢和市場優勢;並初步形成了以研究、編寫、編輯、出版和發行中國小教材和其他各級各類教材、教育圖書為核心業務,以紙介質圖書、電子音像和多媒體產品的出版和印製,著作權貿易和圖書進出口,圖書及相關產品的物流服務,網站建設和網路出版等為輔助業務的經營格局,為進一步做強做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歷史沿革

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1950

9月,中央人民政府出版總署召開第一屆全國出版會議,決定由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和出版總署共同籌建負責編輯出版中國小教材的專業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10月至11月,人民教育出版社開始組建。

12月1日,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成立,社址在北京東總布胡同10號。10日舉行了成立大會。毛澤東主席對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成立極為重視,親筆題寫了社名。

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一屆領導班子:社長葉聖陶(出版總署副署長兼),副社長柳湜(教育部社會教育司司長兼);社務委員會由葉聖陶、柳湜、劉皚風、宋雲彬、朱文叔、金燦然、吉少甫、曾世英、魏建功九人組成,秘書長金燦然;總編輯葉聖陶,副總編輯柳湜、宋雲彬、劉薰宇、朱智賢、金燦然。人民教育出版社黨的基層組織同時建立。

12月,人民教育出版社開始承擔華北、華東地區1951年春季中國小教材的生產造貨供應工作,並統一向其他地區新華書店供應紙型,分區造貨供應。1951年春季全國中國小教科書用書表所列中國小用書共35種93冊,其中30種85冊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1951

2月,根據出版總署制訂的《1951年出版工作計畫大綱》,人民教育出版社開始編寫和修訂中國小教材,力爭儘快實現全國中國小教材由國家統一供應的目標。

3月,經出版總署核准,人民教育出版社和新華書店聯合召開"第一屆全國教科書出版會議"和"課本發行會議"。會議主要精神是保證課本的準時出版和及時供應,並決定課本採取分地印造辦法,確定了"信用預定,預印預發,先遠後近,先山區後平川"等發行原則。

9月,人民教育出版社重編和修訂的中國小教材正式在全國使用。這是人教版第一套中國小教材。

1952

辛安亭調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社長兼副總編輯,主持日常工作。

人民教育出版社社址遷入教育部院內。

7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劃歸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領導,出版總署輔助領導。1954年後,由教育部直接領導。

秋季起,全國通用的國小、中學教材均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編輯出版。與此同時,根據教育部的安排,為中等師範學校編輯教育學、心理學教材,於翌年秋季供應全國師範學校使用。

10月,教育部、出版總署《關於人民教育出版社在教科書出版工作中與各地方出版社業務關係的決定》指出:人民教育出版社與各印製教科書之地方出版社為業務指導關係。

1953

教育部教學指導司張萃中兼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社長。

辛安亭任人民教育出版社黨支部書記。

2月,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資料科,當時藏書四萬餘冊。1954年改名為圖書科;1977年正式成立圖書館。

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舉行會議討論教育工作,毛澤東主席主持會議。會議作出的決定有:抽調大批幹部到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寫教材,由中央組織部、人事部選調;成立語文和歷史兩個教學問題委員會,分別研究語文、歷史教學和教材的編輯方針、原則。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新中國第一部語文工具書《新華字典》音序排列本。後《新華字典》的出版工作交商務印書館。

秋季,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據教育部、出版總署聯合發布的《關於1953年秋季工農速成中學教科用書的決定》,開始供應工農速成中學教學用書。

教育部、出版總署聯合發文,對於中國小教科書和掃盲課本的供應,根據統一計畫、統一定價、分區經營、分區生產、分區負責結算盈虧的原則,各地應按人民教育出版社版本的標準定價。

1954

戴伯韜調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一副社長兼副總編輯,主持日常工作。

人民教育出版社著名語言學家呂叔湘
吳伯簫調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社長兼副總編輯。

鞏紹英調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總編輯。

呂叔湘兼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總編輯。

鞏紹英任人民教育出版社黨支部書記。

6月,為貫徹政務院《關於改進和發展中學教育的指示》中“以辯證唯物論歷史唯物論的觀點和理論與實際聯繫的方法,有計畫地修訂中學教學計畫,修改教學大綱和教科書,並為教師編輯一套教材指導書”的精神,人民教育出版社組織編寫新的十二年制中國小教材。

1955

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黨總支,李之乾任黨總支書記,牛根深任總支副書記。

人民教育出版社社址遷至北京市東城區沙灘后街55號。

秋季起,根據教育部、文化部聯合發出的《關於課本分地造貨的決定》,人民教育出版社編輯出版的全國通用中國小教材,改原定分區造貨為分地造貨。

1956

李之乾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社長。

戴伯韜負責籌備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並著手制定十二年教育科學發展規劃,其中包括翻譯出版世界教育科學名著。

2月,根據文化部有關規定,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小教材實行統一定價:國小教材,每印張為0.046元;中學教材,每印張為0.049元。

秋季,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寫的十二年制中國小教材,包括教學大綱(代教育部擬訂)、課本、教學參考書,全部提前出版,並在全國陸續使用。這是人教版第二套全國通用的中國小教材。

12月,人民教育出版社會同上海教育圖片出版社召開會議,討論並制定全國中國小、師範課本彩圖製版印造及訂購供應辦法。

1957

1月,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籌備處成立,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編輯室的全體和教育書籍編輯室的部分幹部調往該所工作。

人民教育出版社組織編譯的《列寧教育文選》、《大教學論》(夸美紐斯著)和《教育漫話》(洛克著)等相繼出版。

為了統一教育學術名詞,人民教育出版社編輯的《教育學名詞》(俄漢對照試用本)出版。

1958

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黨委,李之乾任黨委書記,牛根深任黨委副書記。

9月,教育部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教育事業管理權力下放問題的規定》,通知各地自1958年秋季起停止頒發中國小教學用書表。此後,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據教育部頒發的指導性教學計畫和教學大綱,編輯出版通用的基本教科書,並印發預告目錄,供各地選用。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論教育》、《馬克思、恩格斯論教育》、《列寧論國民教育》、《毛澤東同志論教育工作》等領袖論教育著作。

1959

7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克魯普斯卡雅教育文選》、《馬卡連柯全集》中譯本。

人民教育出版社編輯出版總結十年教育經驗書籍約20種。其中有《工廠辦學的初步經驗》、《農民業餘教育的初步經驗》、《師範學校教育實習的經驗》等。

1960

4月,教育部決定,人民教育出版社與高等教育出版社合併,合併後社名為人民教育出版社。領導班子組成為:葉聖陶任社長,戴伯韜任第一副社長兼總編輯,武劍西、李之乾、皇甫束玉任副社長,劉松濤任副社長兼副總編輯,吳伯簫、張凌光、朱文叔、劉薰宇於卓鍾兆琥任副總編輯。

在中央直接領導下,人民教育出版社著手組織力量編寫十年制中國小新教材(包括課本和教學參考書)。

10月,教育部黨組確定組成中國小教材編審領導小組,戴伯韜任組長。該小組在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張磐石和教育部副部長董純才指導下工作。

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的老教材

1961

根據中共中央文教小組的指示,人民教育出版社總結編寫教材的經驗,重新編寫一套全日制十二年制中國小教材。

秋季,新編十年制中國小教材開始在全國試行十年制的學校試用。這是人教版第三套全國通用的中國小教材。

1962

5月,教育部黨組對1960年組成的中國小教材編審領導小組成員進行調整,仍由戴伯韜任組長,在中宣部副部長張磐石和教育部副部長董純才指導下工作。

8月,根據文化部通知,人民教育出版社調整中國小教材定價標準:國小教材,每印張為0.06元;中學教材,每印張為0.065元。

1963

中央再次加強中國小教材編審領導小組,改由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張磐石任組長。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總編輯和教育部有關同志可以列席領導小組會議。

新編全日制十二年制中國小教材開始供應,這是人教版第四套全國通用的中國小教材。

遵照教育部指示,人民教育出版社同時供應三套普通中國小教材,供各地使用。一套是重編全日制十二年制教材,即新編本;一套是正在使用的中國小教材;一套是十年制學校使用的教材。

1964

璽恩、葉立群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總編輯

根據毛澤東主席春節講話和鄧小平總書記的指示,人民教育出版社在中宣部、教育部的領導下,承擔了中國小學生課外讀物的綜合規劃工作。當時,人民教育出版社擬出版《國小生文庫》《中學生文庫》各一套,絕大部分選題已約定作者,後因“文化大革命”中斷。

人民教育出版社在中宣部副部長張磐石和教育部黨組領導下,根據毛主席關於學制要縮短,教育要革命的春節講話精神,由社裡的主要幹部帶隊深入工廠、農村進行大規模調查,並在調查基礎上擬出各科教材“中改本”方案,修改重編全日制十二年制中國小教材。

1965

1月,根據教育部決定,人民教育出版社分為人民教育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兩社。

4月,新編全日制十二年制中國小教材“中改本”修訂完畢。原擬1965年秋季使用,後中宣部決定推遲一年使用,並經教育部批准把“中改本”初稿發到全國徵求意見。

1966至1968

由於“文革”人民教育出版社被迫停止工作。已編輯出版的全國通用教材停止使用。

1969至1971

人民教育出版社全體幹部、職工下放到安徽鳳陽縣教育部“五七”幹校勞動。

1972

1月,人民教育出版社被撤銷,大批幹部從“五七”幹校被分配到全國11個省、自治區工作。

3月,戴伯韜請原國務院秘書長周榮鑫代向周恩來總理反映人民教育出版社業務停頓、人員星散的情況;又寫信給周總理陳述培養一支強有力的中國小教材編輯出版隊伍的意義,請求恢復人民教育出版社建制。

7月,在周總理的關懷下,人民教育出版社得以重建,把星散各地的部分幹部調回社工作。

8月,國務院科教組發出《關於新建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通知》。重建的人民教育出版社逐步承擔編輯出版高等學校理科和工科基礎理論課、技術課教材以及中國小教材和其他教育書籍的任務。重建之初,主要是進行教材的研究。

人民教育出版社籌建組由張璽恩、葉立群、張繼堂三人組成;後又指定戴伯韜負責籌建工作。張璽恩任臨時黨支部書記。

1973至1976

人民教育出版社主要作調查研究,並編輯出版少部分教材和教育書籍。

1974年12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印刷廠劃歸人教社直接領導,為印製教科書專業工廠。

1977

2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向教育部黨的核心領導小組報送《關於人民教育出版社任務的請示報告》。

8月,根據中共中央副主席鄧小平要重視中國小教育,“關鍵是教材”,要集中力量編印中國小教材的指示,教育部立即調回了原人民教育出版社編輯骨幹力量,並從全國各地借調人員編寫中國小教材。

為貫徹鄧小平關於“要引進國外教材,吸收外國教材中有益的東西”的指示精神,人民教育出版社使用中央撥給的10萬美元專款,開始從美國英國聯邦德國法國日本等國家購進大中國小教材,供編寫教材參考。

9月,人民教育出版社部分編輯及全國1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借調幹部共二百餘人,教育部副部長浦通修主持工作,編寫十年制中國小各科教學大綱和教材。

9月25日,中央領導在人民大會堂接見教育、科學會議代表時,同時接見全國中國小教材編寫工作會議的成員。

10月,人民教育出版社草擬《關於1978年秋季開始供應中國小教學用書的通知》,由教育部發給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局(組)。

12月,人民教育出版社派人參加了由教育部、國家出版事業管理局聯合召開的全國教材出版發行工作會議。會議要求教材做到“按時”“足量”,實現“課前到書,人手一冊”;確定從1978年秋季起,“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供應紙型,分省印製發行”。1978年4月,國務院批轉了該次會議的報告,明確教材編審體制和出版發行辦法仍延用“文革”前的有關規定。

1978

2月,由全國中國小教材編寫工作會議草擬制訂的全日制十年制學校各科教學大綱(試行草案)由教育部頒發。

9月,新編全日制十年制中國小教材在全國使用。這是人教版第五套全國通用的中國小教材。

10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向教育部報送《1978年秋季出版大中國小教材的情況和問題》的報告

1979

1月,人民教育出版社編輯出版首批《外國教育叢書》。該叢書至1985年總計出版了37種。

9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建成近萬平方米的辦公大樓和圖書館大樓。

12月,人民教育出版社與日本帝國書院簽訂協定,後者將人教版的《中國地理》課本譯成日文,列入其“全譯世界地理教科書叢書”,在日本出版發行。

1981

1月 ,《課程·教材·教法》正式創刊。先為不定期的叢刊,後於1984年1月改為雙月刊,1986年1月改為月刊。

2月,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發行服務部。後改為讀者服務部。

3月,人民教育出版社編輯出版中等師範學校首批三個學科教材,以四年制為主,共9科35冊。該套教材至1984年全部出齊。

人民教育出版社與聯合國合作編寫《人口教育》
5月,人民教育出版社作為聯合國人口基金會與國家教育部合作項目成員,成立人口教育教材中心,編輯出版了首套全日制中學試驗教材《人口教育》。此後還相繼編寫出版了師資培訓教材、高級中學課本和高中人口教育教學參考書。

9月,人民教育出版社與日本帝國書院在北京簽訂契約,後者將人民教育出版社編輯出版的《中國歷史》課本(共4冊)譯成日文,列入該院“全譯世界歷史教科書叢書”在日本出版發行。

11月,人民教育出版社與中國印刷公司聯合召開1981年秋季全國中國小課本印製質量檢查工作會議。從此,課本印製質量檢查會議每年召開一次,會議提交的印製質量情況報告,由國家出版局、教育部批轉全國。1993年後,此項工作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單獨承擔。

人民教育出版社編輯出版中學生首批《俄語科普讀物》。後又陸續出版《俄語簡易讀物》、《中學生俄語課外讀物》等。

12月23日,教育部決定:人民教育出版社領導小組由浦通修、李之乾、皇甫束玉、章煉烽、葉立群、張璽恩、祖振銓、武永興、王耀先九人組成;浦通修任第一組長,李之乾任組長,皇甫束玉和章煉烽任副組長。教育部同時決定章煉烽、葉立群、張璽恩、祖振銓、武永興、王耀先、尹敬執、祝世華、張志公、劉國正蘇壽桐雷樹人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總編輯。

1982

1月11日,教育部部長蔣南翔來人民教育出版社與社領導小組成員座談,聽取關於教材建設、幹部培養、組織機構、行政機構和思想工作等問題的匯報,並發表講話。21日,又來人民教育出版社向全體職工講話,強調要向全社會宣傳教材工作的重要性,讓教材編輯的勞動和貢獻得到社會、學校、家長的承認和尊重。

2月,人民教育出版社作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與國家教育部教材合作項目的執行單位,承擔了包括課程教材研究、教材編寫出版印刷等工作。接受聯合國兒基會的援助,執行了五個周期的項目,至1995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分別在北京、內蒙古湖北新疆江西貴州建立了6個兒童彩色教材印製分中心。

7月,人民教育出版社與英國朗文出版公司就人民教育出版社編譯並在國內出版發行《生活英語》簽訂協定。

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9月,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編輯幹部業務職稱評定委員會。同時成立圖書館、財務、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審委員會。

人民教育出版社首批編輯出版幼稚園教師用多科教材。

12月,人民教育出版社決定在自然、生物地理化學物理語文等科中國小課本中加強國土治理、環境保護的基礎知識內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建成一、二號家屬宿舍樓。

1983

1月,文化部出版局正式發文,批准人民教育出版社為音像出版單位。

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據全國政協提案建議編輯的《新編國小生字典》出版。

5月,教育部黨組決定原人民教育出版社分成人民教育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育部黨組任命人民教育出版社新一屆領導班子:葉立群任臨時黨委書記、社長、總編輯;張璽恩任臨時黨委副書記、副社長、副總編輯;肖秉權任臨時黨委副書記;高航任副社長、副總編輯;張健如任副社長、副總編輯;武永興、張志公、劉國正、蘇壽桐、雷樹人任副總編輯。

7月,教育部黨組批准成立課程教材研究所,武永興任所長。並決定:課程教材研究所與人民教育出版社是一套機構、兩塊牌子。課程教材研究所內設學術委員會,武永興任主任委員,張志公任副主任委員。

鄧小平為課程教材研究所題寫所名。

8月,人民教育出版社首批編輯出版初級中學日語課本第一、第二冊。

11月9日,經教育部黨組批准,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中共臨時黨委。葉立群任書記,張璽恩、肖秉權任副書記。

人民教育出版社編輯出版的高中英語教材開始供應。

1984

9月,人民教育出版社首次編輯出版各類成人高等學校招生考試複習叢書。以後每年陸續出版,供全國選用。

10月,根據國家物價局與中宣部、文化部、教育部等單位確定的中國小教材定價實行“保本微利”原則,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小教材以統一定價為參考定價。

人民教育出版社編輯出版首批《外國教育名著叢書》5卷。該叢書共40卷。

12月,根據教育部機關黨委關於成立中共人民教育出版社委員會和紀律檢查委員會的決定,經選舉產生社黨委會和紀律檢查委員會。張璽恩任黨委書記,肖秉權李澤鵬任黨委副書記。肖秉權兼紀委書記,李潤泉任紀委副書記。

1985

1月,人民教育出版社編輯出版首批國小美術課本6冊。

人民教育出版社編輯出版《國小語文閱讀文庫》首批4輯。該文庫共12輯120冊。

4月,人民教育出版社設立宣傳發行部。自此,人民教育出版社開始由生產型向生產經營型轉變。

人民教育出版社編輯出版《課程教材教法叢書》首批3種。該套叢書共13種。

5月,人民教育出版社首批編輯出版中學生課外讀物《現代科學技術叢書》3冊。全套叢書共48冊。

11月,人民教育出版社編輯出版幼兒師範首批教材。

人民教育出版社編輯出版職業高中文化課首批兩個學科的教材。全套教材共9個學科21冊,從1986年秋季起陸續供應全國。

人民教育出版社編輯出版《師範教育叢書》首批3冊。該叢書共10種11冊。

12月1日,人民教育出版社在全國政協禮堂舉行建社35周年紀念大會。黨和國家領導人胡喬木、嚴濟慈,國家教委副主任何東昌、柳斌到會並講話。

12月,人民教育出版社與日本光村圖書出版株式會社簽訂協定,合作編輯出版初、中級《中日交流標準日本語》。

1986

4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胡喬木由國家教委副主任何東昌、柳斌陪同,來人民教育出版社看望全體職工,並與社領導幹部座談,還提出編寫海外用漢語教材的要求。

人民教育出版社專業技術人員任職評審委員會成立。

5月,根據國家教委、計委等七個單位聯合通知,從1986年秋季開始,人民教育出版社編輯出版的全國通用中國小課本實行統一定價。

人民教育出版社編輯出版幼稚園教師培訓教材首批4種。全套教材共13種。

7月,人民教育出版社開始編輯出版《中國古代教育論著叢書》,該叢書共10卷13冊,陸續出齊。

9月,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據教育部發布的全日制國小教學計畫和全日制中學教學計畫編寫的六年制國小和六年制中學各科教材出版,供全國使用。這是人教版第六套全國通用的中國小教材。除了十二年制中國小教材外,人民教育出版社也出齊了十年制中國小教材。

11月,國家教委重新任命人民教育出版社領導幹部:葉立群任社長兼總編輯;張璽恩任黨委書記兼副社長、副總編輯;張健如、安名勛任副社長;高航、吳履平、劉道義任副總編輯;肖秉權任黨委專職副書記;李澤鵬任秘書長。

人民教育出版社與北京師範大學合作,編輯出版中學政治課實驗課本首批5種,供全國選用。

12月,人民教育出版社與新加坡聯邦出版社簽訂契約,人教版《新編國小生字典》由後者改編為《時代學生字典》在國外出版發行。

全國中國小教材審定委員會和各學科審查委員會成立。人民教育出版社有17人被聘為審定、審查委員。

經全國中國小教材審定委員會審查通過,人民教育出版社與北京市教育局、北師大等單位受國家教委委託合作修訂的中國小各科教學大綱,由國家教委正式頒發。

人民教育出版社開始編輯出版當代教育論文大型選集《教育學文集》。該套文集共26卷,陸續出齊。

1987

1月,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編審委員會,葉立群任主任。

2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建立職工代表大會制度。

人民教育出版社編輯出版中學計算機首批選用教材。

3月,人民教育出版社首次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合作編輯出版《國小生健康教育讀本》。後陸續出版《世界兒童狀況》、《中國婦女與兒童情況分析》等。

5月,課程教材研究所首次主持召開“七五”計畫期間國家重點課題“普通教育整體改革的實驗與研究”研討會。

6月,人民教育出版社與新加坡智力出版社簽訂合作出版協定,由後者將人教版中國小《英語》、國小《語文》等課本及配套的錄音帶在海外印製出版發行。

8月,國家教委決定,委屬事業單位“中國小思想政治教材研究中心”附設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政治室人員轉入“中心”工作。

人民教育出版社與日本國際教育情報中心進行歷史、地理教科書互審。雙方協定每年輪流進行教科書相互調查。

1988

2月,人民教育出版社編輯出版的掃盲後讀物《青蛙是我們的朋友》一書,獲日本亞洲文化中心舉辦的亞太地區第一屆全插圖式掃盲後教材大獎賽二等獎,《可愛的大熊貓》、《從馬到飛機》兩書獲榮譽獎。

人民教育出版社確定九年義務教育教材編寫的指導思想、編寫原則、品種和編寫人員,開始九年義務教育教材的編寫工作。為適應中國現行學制的實際情況,編輯出版九年義務教育“六三”制和“五四”制兩種學制的國小、國中各科教材。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國小教材

6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召開第一次全國中國小教學用書供型業務座談會,討論貫徹執行國務院(1988)8號明傳電報精神,草擬了中國小課本定價放開的方案,報請國務院,建議中國小課本定價實行放開政策。11月,國務院下發了(1988)40號明傳電報,採納了該建議。

人民教育出版社編輯出版國小音樂課本首批3種6冊,錄音帶2盒。

8月,人民教育出版社與台灣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在北京簽訂契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教學論》《教育漫話》《林哈德和葛篤德》等書,由五南圖書有限公司在台灣出版。

9月,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據國家教委頒布的現行全日制中國小各科教學大綱和對各科教材內容的調整意見,修訂改編後的各科教材陸續供應全國使用。這是人教版第七套全國通用的中國小教材。

1989

5月,人民教育出版社與美國教科書出版社(NTC)達成協定,合作出版《美國成語辭典》(英漢對照)。

6月,人民教育出版社編輯出版幼兒百科畫叢《螢火蟲》第一輯6冊。該畫叢書共4輯24冊。

人民教育出版社與蘇聯教育出版社簽訂交流與業務合作協定,包括圖書交換、教材互審、合編教材、專家互訪等,在教材理論研究和教材圖書編寫等方面開展定期交流與合作。

11月,人民教育出版社編輯出版首批《中國近代教育論著叢書》。該叢書共24卷。

12月,國家教委重新任命人民教育出版社領導班子:張健如任社長;侯春山任黨委書記兼副社長;安名勛、李澤鵬任副社長;吳履平任副總編輯兼課程教材研究所所長(主持編輯業務領導工作),劉道義、陳宏伯、陳國雄、王宏志、饒漢昌任副總編輯;王麗娜任秘書長。葉立群任顧問,張志公任學術委員會主任。

1990

1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在全國率先出版《鄧小平同志論教育》

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總辦事處APEID接納課程教材研究所為中國聯繫中心之一。

3月,國家教委在京召開了全國中等師範學校教學大綱編寫會議。人民教育出版社有關學科的負責人和編輯參加了會議,研討和草擬了各科教學大綱,並準備在調查研究、總結經驗的基礎上,編寫新中師教材。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度財務決算報表,在國家教委委屬企業財務決算評審工作會議上,榮獲評比第一名。這是自1987年以來第三次獲得第一名。

4月,人民教育出版社編輯出版《國小教師之友》叢書,共12卷。

世界銀行向人民教育出版社貸款40萬美元,用於引進國外教材。

9月,在國家教委的領導和組織下,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寫的九年義務教育教材(實驗本)開始在全國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部分中國小進行實驗。此後,人民教育出版社每年分學科舉辦新教材培訓班,培訓各地教研員和骨幹教師,並印發《試教通訊》,指導試驗工作。

10月,人民教育出版社黨委換屆改選,選出新一屆黨委委員11人,紀委委員5人。侯春山任黨委書記,陳宏伯、王麗娜任副書記;紀委書記陳宏伯,副書記廖雪萍。

11月28日,為慶祝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40周年,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提高教材質量,為培養21世紀人才作貢獻”座談會。周谷城嚴濟慈趙朴初等領導人和中宣部、國家教委、新聞出版署等有關部委領導及專家學者150餘人出席了座談會。

1991

國家教委任命吳履平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總編輯兼副社長。

1月,由課程教材研究所舉辦的1990年度中青年編輯人員優秀論文評選活動揭曉。這次活動共收到參評論文47篇,評出一等獎6篇,二等獎26篇。此後,課程教材研究所中青年優秀論文評選形成制度。

課程教材研究所召開“國際課程教材比較研究”課題工作會議,討論了課題的計畫和分工等問題。

2月,人教版義務教育教材試驗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國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到會並講話。葉立群、吳履平就教育領域的一些重要問題及人教版教材的試驗情況等做了報告。國家教委有關同志、全國各省市的代表、整體試驗區縣試驗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同志參加了會議。

3月,國家教委教廳秘[1991]15號文批覆,同意人民教育出版社不再承擔草擬教學用書目錄通知的工作,改由國家教委基礎教育司、師範司、職業技術教育司分別編制中國小、中等師範和幼兒師範、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教學用書目錄。

4月,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在人民大會堂召開中央國家機關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人民教育出版社被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稱號。

5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有關規定,並請示國家著作權局同意,經與各省租型單位協商後,人民教育出版社下發了《關於租型印供中國小教材向作者付酬辦法的通知》,規定:租型教材的基本稿酬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支付,標準按國家著作權局有關規定執行;印數稿酬由各租型單位支付,標準按每千冊付基本稿酬的0.08%。

8月,為加強教材生產的計畫性,確保“課前到書,人手一冊”,《人民教育出版社各類教材工作歷》正式頒布。

9月,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據國家教委修訂後的高級中學各科教學大綱和義務教育教學大綱(初審稿)的精神修訂高級中學、初級中學、國小各科教材,並供使用。這是人教版第八套全國通用的中國小教材。

為支援災區教育事業,人民教育出版社捐款、捐書合計人民幣77.9萬元。另外職工個人捐款1.2萬元,還捐獻了大量衣物。

1992

2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召開了“九年義務教育電教教材規劃會”。會議進一步落實了《人民教育出版社電教教材編制規劃(草案)》,總結了人民教育出版社電教教材工作。

首屆高等學校出版社優秀學術著作評獎活動揭曉。人民教育出版社《心理學簡札》獲特等獎;《楚辭校釋》、《中國歷史地理概論》、《化學重要史實》、《朱智賢心理學文選》、《民主主義與教育》獲優秀獎。

11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向各地租型單

12月,為適應市場競爭,人民教育出版社在長沙召開會議,首次大規模與教育系統聯繫發行教輔用書。

1993

2月,國家教委黨組決定:任命閆棻榮為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社長;陳宏伯為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總編輯。經社務會議聘任魏國棟、呂達為副總編輯。

9月,人民教育出版社編輯出版的六三制、五四制九年義務教育教材經全國中國小教材審定委員會審查,正式向全國陸續印供。這是人教版第九套全國通用的中國小教材。該套教材由教科書、教學參考書、音像教材和掛圖等組成。

11月,人民教育出版社與韓國教育開發院進行歷史、地理教科書互相調查。雙方協定輪流進行互訪、考察。

12月,“全國首屆配書出版音像製品評獎”活動揭曉。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日交流標準日本語》(初級)錄音帶獲一等獎;《九年義務教育國中英語第一冊》錄像帶獲二等獎。

人民教育出版社登記辦理了事業法人代碼。

1994

中國規格最高的圖書獎項--“國家圖書獎”第一屆評選揭曉。獲獎的教育類圖書共5種,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育學》《中國心理學史》獲提名獎。

人民教育出版社語文、數學等十個學科的編輯人員,參加了國家教委《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課程標準》編訂工作。

為支持殘疾人教育事業,繼培智學校教材之後,人民教育出版社承擔了聾校、盲校教材的編寫和出版任務。至此,我國特殊教育三大類教材的編輯出版工作,均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承擔。為此項工作,人民教育出版社每年投入上百萬元經費。

人民教育出版社進行了企業法人登記,領取了企業法人營業執照

5月,課程教材研究所和中國教育學會外語教學研究會共同召開了“21世紀基礎英語教育國際研討會”。來自美國英國日本澳大利亞俄羅斯韓國及國內代表參加了會議。

8月,經國家新聞出版署批准,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法人代表任董事長,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聞出版局、出版社多家單位出資組建的北京未來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在京成立。後鑒於全國教材圖書市場的變化,於1997年6月終止業務,清盤核算;其在方莊小區的辦公用房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資購買。

1995

人民教育出版社主辦的《課程·教材·教法》雜誌榮獲全國首屆優秀社科期刊獎。

1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圖書館從採購、分編、圖書借閱等環節,全部採用計算機信息系統管理,結束了傳統的手工操作方式。

4月,國家教委黨組任命人民教育出版社新一屆領導班子:馬樟根任社長兼黨委書記;魏國棟任副總編輯(主持編輯工作)兼副社長;閆棻榮、王麗娜(兼)、王冀良任副社長;呂達、徐岩、劉意竹任副總編輯;王麗娜任黨委副書記。

5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捐建的“平山希望學校”在河北省平山縣溫塘鎮焦家莊村落成。著名書法家啟功先生題寫了校名。國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河北省教委、新聞出版局和石家莊市政府及人教社的領導參加了落成典禮。

國家教委批准人民教育出版社與人教廠合建職工住宅樓設計任務書。該任務書的主要內容是在人教廠院內新建2.4萬平方米住宅樓,所需經費全部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自籌解決。

12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召開黨員大會,選舉產生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六屆黨委會和第三屆紀委會。馬樟根任黨委書記,魏國棟、王麗娜任副書記;魏國棟兼任紀委書記,副書記華平。

1996

人民教育出版社編輯出版的《葉聖陶文集》(五卷本)榮獲第二屆國家圖書獎。

4月,社務會研究決定,魏國棟任課程教材研究所所長;呂達、徐岩、劉意竹、王宏志、饒漢昌任課程教材研究所副所長;吳履平、張健如為課程教材研究所顧問。

5月,為加強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經營管理力度,增強市場競爭力,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經營管理辦公室、著作權處、電子音像教材中心。

7月,由社領導帶隊,人民教育出版社支教團首次赴西藏進行為期兩周的講學活動。此後連續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每年均派編輯人員赴西藏支教講學。先後有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政治等學科的編輯人員參加了講學活動。

9月,由國家教委核准,確定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定崗、定編、定任務的三定方案。

10月,香港、內地基礎教育教材展覽暨教育交流會在香港舉行,國家教委組織內地6家教材出版單位參展。人民教育出版社由社長馬樟根帶隊,攜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教材參展。

人民教育出版社與北京施貝爾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北京開思軟體技術有限公司合作,開發“人民教育出版社管理信息系統”項目。該系統於1999年6月驗收後正式運行。

1997

人民教育出版社被國家新聞出版署評為“良好出版社”。

3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第一本電子版圖書《鄧小平論教育》。

9月,根據國家教委安排,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寫出版的與義務教育相銜接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試驗教材在兩省一市(山西江西省天津市)開始試驗。

10月,成立北京人教聚珍製版公司。

11月,經社務會議討論通過:殷忠民任社長助理,王岳任總編輯助理。

人民教育出版社為了加強音像電子出版物的市場競爭力,投資設立了北京人教文博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1998

1月,為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北京人教教材中心,負責人教版教材和圖書的出版和發行工作。該中心採取獨立經濟核算;對外稱教材中心,對內仍承擔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處、發行處、材料處的職能。中心領導組成:馬樟根任董事長,閆棻榮任總經理。

人民教育出版社組織編寫的《標準中文》出版。該套教材為海外中文學校使用,面向海外留學人員子女和有志於學習中文的青少年,共分三級,每級三冊,另配有《練習冊》《教學指導手冊》《文化讀本》和錄音帶、錄像帶等。

2月,人民教育出版社與上海外文圖書公司合資成立上海人教海文圖書音像有限公司。公司採用股份制。馬樟根任董事長,王冀良任副董事長。

人民教育出版社與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合作成立了環境教育中心(EEC),旨在推進中國中國小環境教育的發展,進一步開發和完善與現行中國小課程教材密切結合的可持續發展教育體系。

7月,人民教育出版社舉行紀念鄧小平“三個面向”題詞15周年暨課程教材研究所成立15周年學術研討會。教育部副部長呂福源、國家總督學柳斌等出席。《課程教材研究15年》出版。

8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幾次向受洪災地區捐款捐書總計超過1000萬元。人教社職工個人也積極向災區人民捐款捐物,其中捐現金超過18萬元。

9月,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廠職工住宅樓建成。

10月,為適應教育改革的需要,設立了綜合課程教材研究開發機構。

1999

1月,教育部黨組任命:韓紹祥任人民教育出版社黨委書記兼副社長;魏國棟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總編輯。

3月,人民教育出版社人事制度改革,實行全員聘任。室處主任競聘上崗,職工採取雙向選擇。

國家新聞出版署批准《中國小教材教學》(其前身為1993年創辦的內部期刊《教與學》)為正式期刊。

4月,課程教材研究所新領導班子組成:魏國棟任所長,呂達任常務副所長,徐岩、劉意竹、李澤鵬、饒漢昌任副所長。聘任葉立群、張璽恩、武永興、雷樹人、劉國正、蘇壽桐、吳履平、劉道義、王宏志、李純武、張孝達、董振邦、張秉衡陳爾壽、王占春等為1999年度諮詢委員。

6月,經教育部和國家新聞出版署批准,人民教育電子音像出版社成立。王冀良任社長,劉意竹任總編輯。

7月,中國教育圖書進出口總公司劃歸人民教育出版社管理。

8月,教育部黨組任命人民教育出版社新一屆領導班子:韓紹祥任社長;魏國棟任總編輯兼常務副社長;閆棻榮、王冀良任副社長;呂達、劉意竹、朱明光任副總編輯。

人民教育出版社豐臺圖書、紙張倉庫建成。

9月6日,中共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至立來人民教育出版社視察工作並在全社中層幹部會上發表講話。

經過一個階段的試運行,人民教育出版社網站“人教網”(www.pep.com.cn)正式開通。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蔡元培年譜長編》(四卷本)榮獲第四屆國家圖書獎。

11月,按照中央關於政企脫鉤的決定,人民教育出版社印刷廠劃歸人民教育出版社管理。

12月,人民教育出版社下屬的人民教育電子音像出版社北京人教教材中心上海方正延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資成立了北京方正人教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2000

人民教育出版社被國家新聞出版署評為“重信譽、重服務”單位。

聘任葉立群、張璽恩、武永興、雷樹人、劉國正、蘇壽桐、張健如、吳履平、侯春山、馬樟根、安名勛、陳宏伯、劉道義、王宏志、李純武、張孝達、董振邦、張秉衡、陳爾壽、王占春等為2000年度諮詢委員。

1月,人民教育電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千秋基業——鄧小平與中國教育》(VCD)、《加菲中國奇遇記》(錄音帶)、《國中化學(上、下)》(錄像帶)榮獲首屆國家音像製品獎。

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教法》
人民教育出版社主辦的《課程·教材·教法》被新聞出版署評為第二屆全國百種重點社科期刊。

為進一步深化和推動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的研究與開發工作,決定在各編輯室的基礎上成立相應的研究開發中心。

2月,教育部黨組副書記、常務副部長呂福源來人民教育出版社視察工作。

江澤民總書記調閱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寫出版的中學歷史、地理全套教材,並在3月一次重要會議上說,要加強對青年學生的歷史知識教育,幫助他們正確地了解中國的過去和現在,世界的過去與現在;這有利於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各級領導幹部要加強歷史、地理等知識的學習雜誌2000年第6期獲準獨家首發江澤民同志的重要指示。

4月,以芬蘭教育科學部長瑪婭·拉斯克女士為團長的芬蘭教育代表團到人民教育出版社參觀、訪問。

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與方正科技公司等合資組建的“中國尋書網”(www.foundbook.com)正式運行。

為了加強對外漢語教材的編寫,人民教育出版社設立對外漢語教材研究開發機構。

5月,人民教育出版社接受教育部任務,為西部五省區編寫藏族地區使用的漢語文教材。

6月,紀念《課程·教材·教法》雜誌創刊200期學術座談會在京召開。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許嘉璐、教育部部長陳至立等題詞。國家總督學柳斌、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顧明遠等出席座談會並講話。

為加強內地與祖國台灣、香港地區的課程學術交流,課程教材研究所主持召開“內地、台灣、香港義務教育課程比較研究”研討會。

7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援助建設的“人教希望網校”在河北省青龍縣信息技術培訓中心落成。

8月,歷時兩個月的人民教育出版社“三講”(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教育工作圓滿結束。

8月,教育部副部長王湛來人民教育出版社視察工作,並在中層幹部座談會上作重要講話。

8月,人民教育出版社與艾法創新有限公司簽署了合資經營“深圳華人教育有限公司”契約,擬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在網際網路上開展網上學校業務。

9月,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試驗教材修訂本擴大至10個省市試驗;人教版高級中學語文教材在全國使用。暑假期間人民教育出版社加大力度組織各學科編輯到試驗省市介紹新教材、培訓教師。

人民教育出版社與北京師範大學合辦的“新聞專業編輯出版方向碩士研究生課程班”舉行開學典禮。人民教育出版社有61名編輯幹部參加了該班的學習。

人民教育出版社新一屆職工代表大會組成。27日召開了職工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了執行委員會,朱明光當選為執行委員會主席。

10月,中共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七次代表大會日召開,選舉產生了人教社新一屆黨委和紀委。韓紹祥任黨委書記,魏國棟、朱明光任副書記;紀委書記朱明光,副書記王岳

11月,全面反映人民教育出版社50年出版成果的《人民教育出版社書目(1950—1999)》(教材卷和圖書卷)出版。

2001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華傳統美德格言
2001年秋季,編寫出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共14個學科通過教育部審查,在全國29個實驗區開始實驗。這是人教版第十套全國通用的中國小教材。

2003

2003年1月,江澤民同志為《中華傳統美德格言》一書題詞:“傳承中華美德 培養民族精神”。

2004

2004年秋季,編寫出版的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共12個學科通過教育部審查,在廣東山東海南寧夏4個省、自治區開始實驗。

2005

2005年9月,社址遷到位於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17號A座的近5萬平米大樓。

領導鼓勵

人民教育出版社許嘉璐為出版社成立50周年題詞
1956年毛澤東主席親切接見列席政協會議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總編輯朱文叔、編審陳樂素

1992年,江澤民主席在新年茶話會上與政協全國委員會常委、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總編輯、編審張志公親切握手

江澤民總書記調閱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編輯、出版的中學歷史和地理教材

1986年春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胡喬木來人民教育出版社慰問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彭珮雲為人民教育出版社題詞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李鐵映在國際博覽會上翻閱人民教育出版社展出的圖書

國務委員宋健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展台前與人民教育出版社領導親切交談

全國人大常委員會副委員長布赫視察人民教育出版社展位

1998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何魯麗和新聞出版署署長於友先視察人民教育出版社展位

教育部部長陳至立到人民教育出版社視察並指導工作

國家總督學柳斌出席《課程·教材·教法》雜誌200期紀念活動

教育部副部長王湛來人民教育出版社視察工作

教育部副部長呂福源視察人民教育出版社區域網路建設工作

科研工作

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育科研工作主要包括課程教材理論的研究以及課程教材的開發,主要研究項目包括:基本的課程與教學理論研究,義務教育和普通高中課程研究,學校課程開發和教材編制的前期研究,課程開發和教材編制模式和方式研究,課程教材的實驗、評價和推廣研究,國內外中國小課程教材比較研究,國內外課程教材信息的收集、整理等。

人民教育出版社科研成果
課程教材研究所先後參與或承擔了全國教育科學規劃“七五”“八五”“九五”和“十五”期間的課題研究工作。“七五”期間聯合承擔了國家重點課題《普通教育整體改革的實驗與研究》;“八五”期間承擔了國家重點課題《普通中國小課程教材改革的研究》的子課題《九年義務教育教材(人教版)的研究與實驗》,此外還參與了國家重點課題《面向21世紀中國小教育模式的研究與實驗》;“九五”期間承擔了教育部重點課題《面向21世紀中國小教材建設現代化的研究》,還參與了國家重點課題《21世紀中國小幼稚園教育現代化的研究與實驗》;“十五”期間承擔了國家重點課題《新基礎教育課程教材開發的研究與實驗》,教育部重點課題《中國小校本課程資源開發的研究與實驗》、《義務教育國小體育、中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和教科書及教師用書可行性實驗研究》、《中學德育課程教材現代化建設研究》、《手持式電子教科書在教學中的套用研究》、《英漢教育詞典之研究》,還與其他單位聯合承擔了教育部重點課題《走向未來的基礎學校》。

人民教育出版社注重同國內各著名大學的教育學院(教育科學學院)、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科研和教學研究機構、國家級課程改革實驗區保持密切的聯繫。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學分會課程專業委員會(簡稱全國課程專業委員會)秘書處設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與全國課程學者和課程實踐工作者保持了密切的聯繫。

編寫顧問

1960年聘請的顧問

林默涵 何其芳呂叔湘 王佐良 許國璋 趙訪熊 華羅庚 關肇直 丁爾升

嚴濟慈郝執齋 張子高 張青蓮 王 序 徐光憲 謝光傑 賈宗智 過興先

汪堃仁 程照軒 范文瀾翦伯贊吳 晗 楊向奎 白壽彝 尹 達 劉大年

竺可楨 黃秉維 侯仁之 郭敬輝 

1963年聘請的審閱者

何其芳 呂叔湘 華羅庚 關肇直 丁爾升 劉世沐 許國璋 趙訪熊 初大告

李秉漢 周珊鳳 劉澤榮 趙 洵 曹靖華 趙 輝 李庭薌 周培源 王竹溪 

朱正元 張江樹 戴安邦 張青蓮 嚴志弦 徐光憲 胡先驌 陳邦傑 秉 志

陳 又 鄭作新 張宗炳陳閱增 蔡 翹 周建人高士其 彭慶昭 竺可楨

黃秉維 任美鍔 周廷儒 郭敬輝 侯學煜 王 力 魏建功

1977年聘請的顧問

蘇步青 關肇直 段學復 江澤涵 吳文俊 楊 樂 張廣厚 丁爾升 周培源

王竹溪 褚聖麟 何祚庥 唐敖慶 張青蓮 蔣明謙 徐光憲 嚴梅和 童弟周

貝時璋 王世之 李春芬 周廷儒 郭敬輝 謝文清 于光遠 王惠德 吳 江 

葉聖陶 呂叔湘 嚴文井 李何林 毛 星 郭預衡 高士其 韓作黎 白壽彝 

夏 鼐 胡 華 吳景榮 呂天石 陳 嘉 李賦寧 信德麟楊蘊華徐英超

1990年聘請的顧問

羅國傑 吳樹青 王叔文 呂叔湘 葉至善 朱德熙 馮鍾芸 劉國正 趙訪熊

丁爾升 曹飛羽 丁石孫 梅向明 張璽恩 張孝達 胡克英 劉默耕 嚴濟慈

沈克琦 華彤文 張 黯 武永興 陳閱增 葉恭紹 潘瑞熾 袁 方 周谷城

邢家鯉 周一良 吳傳鈞 L·G·亞力山大 鄧炎昌 張志公 丁往道 楊蘊華

王福祥 信德林 谷學謙 張肖虎 陳哲文 蘇競存 李晉裕 李綿璐 艾碧珈

詹建俊 錢紹武 靳之林 王明旨

公益事業

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為支援災區教育事業,人民教育出版社捐款、捐書合計人民幣77.9萬元。

1995年5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捐建的“平山希望學校”在河北省平山縣溫塘鎮焦家莊村落成。著名書法家啟功先生題寫了校名。

1995-1998期間,人民教育出版社為西藏教育系統捐贈60多台(套)計算機設備及一套藏文編輯排版系統。

1996年7月,由社領導帶隊,人民教育出版社支教團首次赴西藏進行為期兩周的講學活動。此後連續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每年均派編輯人員赴西藏支教講學。先後有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政治等學科的編輯人員參加了講學活動。

1998年8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幾次向受洪災地區捐款捐書總計超過人民幣1000萬元。

2000年5月,人民教育出版社接受教育部任務,為西部五省區編寫藏族地區使用的漢語文教材。

2000年5月25日,人民教育出版社在北京市第一聾人學校舉行“愛心到永遠”活動,向北京市第一聾人學校的師生捐贈了價值15萬元左右的圖書電子出版物電腦,以支持殘疾兒童的教育事業。

90年代以來,為支持殘疾人教育事業,繼培智學校教材之後,我社承擔了聾校、盲校教材的編寫和出版任務。至此,我國特殊教育三大類教材(總計500多種)的編輯出版工作,均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承擔。為此項工作,人民教育出版社每年投入上百萬元經費。

2000年6月,根據教育的部署,人民教育出版社向貧困地區捐贈100台(套)計算機設備。

2000年7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投資援助建設的“人教希望網校”在河北省青龍縣信息技術培訓中心落成。在1999—2000期間人民教育出版社以各種形式支援青龍縣教育事業。

國際合作

人民教育出版社和課程教材研究所一直比較注重國際間學術與文化的交流。通過出國考察訪問、在國內舉辦或出國參加國際學術會議、互贈教育研究資料和出版物等渠道,與國際有關組織、外國的教育研究機構、學術團體、出版社或個人建立了多方位的交流和合作關係,從中吸取了大量有益的經驗,對教材的研究、改進、編輯和出版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合作單位

合作內容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

建立6個彩色兒童教材及讀物印刷分中心、出版英文宣傳材料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參加教科文的活動,APEID項目聯繫中心

聯合國開發計畫署

資助編寫九年義務教育英語教科書、全日制高級中學英語教科書

聯合國人口基金會

出版《世界人口狀況》中文版

英國朗文出版集團有限公司

合作編寫九年義務教育英語教科書、全日制高級中學英語教科書

日本國際教育情報中心

合作拍攝教學電視片《中日交流標準中國語》

合作編寫《日中交流標準中國語》

中日歷史、地理教科收相互調查

日本光村圖書出版株式會社

合作編寫《中日交流標準日本語》及練習冊

俄羅斯教育出版社

建立業務合作與交流關係

朝鮮教育圖書出版社

建立業務合作與交流關係

新加坡泛太平洋出版有限公司

合作編寫義務教育國小英語教科書

世界銀行

貸款、引進印刷機械、人員培訓

美國西肯塔基大學及莫立大學

學者交流訪問

美國重要課程出版社

計算機培訓、軟體開發

韓國教育開發院

中韓歷史、地理教科書相互調查

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

為馬來西亞編寫華文高中教科書

日本東京書籍

建立業務合作與交流關係

日本旺文社

合作編寫《基礎英語單詞和短語》《生活日本語》

日本教科書研究中心

互贈教材與刊物

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

資助編寫高中日語教科書

教材中心

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人教教材中心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全額投資、獨立經營的社屬企業。

教材中心作為人教社的生產和經營部門,承擔人教版紙介質教材、圖書的出版、發行及儲運任務,並承擔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和九年義務教育教材向各地的租型業務。

教材中心每年承擔人教版紙介質教材、圖書的出版品種兩千餘種,發行品種近三千種。

出版發行的主要種類有:教材類: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九年義務教育教材、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材、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材(英文版)、幼稚園教材、特殊教育教材、幼兒師範學校教材、中等師範學校教材、高等師範學校教材、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教材、成人教育教材、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教材、生本教材、少數民族教材、對外漢語教材、雙語教材和各級各類實驗教材。

教學輔助用書:九年義務教育教學大綱、教師教學用書、教學練習、填充圖冊、實驗冊、活動手冊、教學掛圖、教師卡片、學生卡片、學具。

一般圖書類:教育理論圖書、教育學學術專著、工具書、課外讀物。

教材中心以敬業、嚴謹、團結、創新的精神,精心打造企業文化,以全新的經營理念面對市場,面對人教版教材、圖書的新老客戶和廣大讀者

電子音像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音像製品
人民教育電子音像出版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為加快電子音像教材建設,充分滿足基礎教育對電子音像教材的需求,推動國家電子音像出版事業的發展,經新聞出版署批准,獨資設立的出版企業。人民教育電子音像出版社的成立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面對新技術挑戰所採取的重要舉措,也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實施教材多樣化、立體化、現代化的重要決策。

人民教育電子音像出版社主要從事幼兒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成人教育方面的電子出版物及音像製品的編輯、製作、出版發行業務。人民教育電子音像出版社下設社辦公室、總編室、計畫財務部、經營管理部、錄音編輯部、錄像編輯部、電子與網路編輯部、綜合編輯部、教材行銷部、市場行銷部等部門。

人民教育電子音像出版社以人教社在教材研究及編寫方面的豐富經驗以及在教育及出版領域的特有優勢為依託,秉承人教社“為基礎教育鋪路架橋,向新世紀獻一流教材”的宗旨開拓進取,不懈努力,為國家的教育事業作出應有的貢獻。

開發中心

課程研究開發中心是課程教材研究所下屬的主要從事課程教材理論研究、課程教材開發的專門機構。主要職能包括:基本的課程與教學理論研究,義務教育和普通高中課程研究,學校課程開發和教材編制的前期研究,課程開發和教材編制模式和方式研究,課程教材的實驗、評價和推廣研究,國內外中國小課程教材比較研究,國內外課程教材信息收集、整理等。

人民教育出版社鄧小平為教材研究所題名
課程研究開發中心先後承擔了全國教育科學規劃“八五”“九五”和“十五”期間的課題研究工作,參與了“面向21世紀中國小教材建設現代化的研究”“21世紀中國小幼稚園教育現代化的研究”“走向未來的基礎學校”等教育部重點課題研究。目前承擔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中國小校本課程資源開發的研究與實驗”的研究,承擔了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國家重點課題“新基礎教育課程教材開發的研究與實驗”總課題組的學術組織與管理工作和分課題“新基礎教育課程教材開發的基礎理論研究”。

課程研究開發中心和國內各著名大學的教育學院(教育科學學院)、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科研和教學研究機構、國家級課程改革實驗區保持了密切的聯繫。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學分會課程專業委員會(簡稱全國課程專業委員會)秘書處設在本中心。本中心與全國課程學者和課程實踐工作者保持了密切聯繫。

課程研究開發中心同時是課程教材研究所辦公室,具有相應的科研行政管理職能。

發展戰略

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一二三四五”發展戰略

一個主體,以研究、編寫、出版和發行中國小教材為主體。

二個側翼,加強其他各級各類教材、教育圖書、教學資源、報刊、電子音像和網路出版物等的開發;大力發展與教育出版相關的著作權貿易、出版物進出口、現代物流、生產印製和培訓服務等。

三個一流,建一流隊伍,編一流教材,創一流企業。

四個確保,確保把社會效益放在第一位,確保經濟效益與國民經濟同步增長,確保全社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確保員工福利與經濟效益同步增長。

五個堅持,堅持黨的宗旨,始終服務大局;堅持先進文化,繁榮教育出版;堅持科學發展,構建和諧組織;堅持與時俱進,勇於改革創新;堅持求真務實,實現做強做大。

教材沿革

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長
解放初期的語文課本(1950一1955)
1950年,選用解放區的中學語文課本。1951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修訂出版。它繼承了解放區的中學語文課本的優良傳統,突出課本的思想政治性,也借鑑了國民黨統治區一些國文課本的編寫經驗。這套課本基本上反映了中國人民民主革命各方面的勝利,消除了封建的、買辦的、法西斯主義的反動思想對課本的影響。缺點是在語文教育方面沒有來得及作周密的考慮,語文能力訓練和語文知識沒有系統安排,忽視文言文,課本分量偏輕。
文學、漢語課本(1956~1957)
這是新中國中學語文課本的第一次改革。1954年開始編寫,1955年開始試教,1956年在全國推廣,1958年這項改革在全國停止。人教社按照《初級中學文學教學大綱(草案)》的精神編寫國中文學課本,共6冊;高中文學課本則是按照《高級中學文學教學大綱(草案)》的精神編寫,共4冊。這套課本的文學教學目的任務和各年級教學要求比較明確,建立了比較完整的文學教學體系,選文絕大多數是名家名作,編排方式靈活多樣。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過分強調純文學教學,忽視作文教學,忽視一般語文能力的培養;按照文學史系統由古到今的編排方式,違反了由淺入深的原則;偏重思想內容和文學形象的架空分析,忽視課文的語言文字教學;分量偏重,一些課文過長等。人教社按照《初級中學漢語教學大綱(草案)》編寫國中漢語課本,共6冊。這套課本的漢語教學目的任務和各年級教學要求比較明確,建立了比較完整的漢語教學體系,注意多舉例子,使學生從反覆練習中逐步掌握語言規律。其不足在於內容煩瑣,分量偏重,與文學課本脫節,不切合學生讀寫的實際運用。
重新編寫的語文課本(1958~1960)

1958年,人教社開始重編綜合性的語文課本,國中6冊、高中6冊。這套課本選材面廣,包括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套用文和文學作品。課文按思想內容組成單元。語文知識性短文穿插在各單元之間。由於受“大躍進”的影響,過多選人結合政治形勢的文章,使課本幾乎成了報紙雜誌的文章彙編。課文總數偏少。
1959年的語文課本修訂本與1958年本相比,增加了課文篇數,補充了語文知識性短文,增選了文言文,比較注意培養學生的讀寫能力,但仍然偏重課文的思想政治性,對語文的工具性重視不夠。
1960年,語文課本的修訂本修訂幅度較大,繼續增加課文篇數,並增加課文難度;課文按記敘、說明、議論的順序編排,分精講、略講兩種;語法知識分散在各冊的練習里。但仍然存在不恰當的強調政治的傾向,有些課文篇幅過長,單元的編排缺少計畫性,對語文訓練重視不夠。
新編十年制學校中學語文課本(試用本)和新編十二年制學校中學語文課本(1961~1965)

十年制中學語文課本(試用本)是人教社根據中央關於縮短年限、提高質量的指示編寫的,1961年開始編寫,1964年完成,國中6冊,高中4冊。這套課本注意思想政治教育,選了不少政論文和表現現實生活的文章;注意培養讀寫能力,選文力求典範;課文的編排試圖以培養讀寫能力為序。不足是缺少實用性的課文,沒有套用文,說明文很少;在編排上,各年級的語文訓練的重點不明確。新編十二年制學校中學語文課本是根據《全日制中學語文教學大綱(草案)》的精神編寫的。1962年開始編寫,到1964年編出國中一至四冊,沒有編完。這套課本突出了語文的工具性;擴大了選材範圍,提高了語文質量;重視多讀多寫。不足是忽視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排斥文學教學,編排缺少嚴密的系統性和科學性。
“文革”後重新編寫的語文課本(1978~1988)

十年制中學語文課本(試用本)是根據《全日制十年制中學詩文教學大綱(試行草案)》的精神編寫的。1977年開始編寫,1979年編完,國中6冊,高中4冊。這套課本對肅清“四人幫”在語文教學中散布的流毒,撥亂反正,提高語文教學質量起了積極作用。不足是“時文”多了一些,課文總數偏少,編排的系統性不夠嚴密。
十年制中學語文課本(試用本)於1981年開始修訂,改為正式本,同時新編高中語文課本第五、六冊,全套共12冊,供全日制六年制中學使用。這套課本進一步排除“左”的影響,擴大選材範圍,提高了課文質量;增加了課本分量;編排有序,由淺入深;加強了語文練習。但教學目的任務仍不夠明確,編排的系統性仍不夠嚴密,對實用性仍注意不夠。
根據1986年12月頒布的《全日制中學語文教學大綱》的精神,人教社從1987年開始對全日制六年制中學語文課本進行修訂,1988年完成。這套課本明確教學要求,減少語文教學的隨意性;提高課文質量,增強時代氣息;改進編排體系,形成訓練系列;調整語文練習,突出語言訓練。不足是:富於時代氣息的課文的數量仍然嫌少,有些課文的典範性不夠;課本的彈性不夠,教學條件較差的地區和學校的師生感到負擔偏重;國中語法教學內容多了、繁了,要求偏高。
根據教育部1981年頒布的《全日制六年制重點中學教學計畫(試行草案)》的精神,從1982年起,人教社編寫了一套供重點中學使用的中學語文試驗教材。國中課本1982棗1985年編出試教本,定名為《閱讀》《寫作》;1986棗1989年修訂為試用本,定名為《閱讀》《作文·漢語》。這套教材初步建立了閱讀、寫作和漢語知識的教材體系,有計畫地設計了課文練習,尤其是對閱讀訓練系統的建立作了探索。高中課本1985~1988年編出試教本,以後又經過兩輪修訂。這套高中語文實驗課本的閱讀訓練,根據閱讀能力由初級到高級的發展規律,編排出序列,高一文言閱讀訓練,高二文學鑑賞訓練,高三文化著作研讀訓練。寫作、聽說訓練著眼於實際運用,也編排出系列,高一思考與表述,高二思路與章法,高三思辨與立意。
義務教育國中語文課本和新編高中語文課本(1989~)
根據《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初審稿)》和1992年頒布的試用稿的精神,從1989年開始,編寫“六三”制、“五四”制各一套國中語文課本。三年制教材的總體結構分三個階段,課文閱讀分三種類型,課文練習分三個層次,對語法教材作三點改進,全套教材既有明確要求又有較大彈性。四年制教材除總體結構多一個階段,其他都與三年制教材一致。普遍反映這是人教社編寫出版的幾套國中語文教材中較好的一套。當然,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逐步解決。根據1996年頒布的普通高中新的課程計畫以及隨後頒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供試驗用)》的精神,人教社編寫了與義務教育教材相銜接的高中語文課本。這套課本改革了教科書的體系和結構;著眼於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加強文學教育,培養學生初步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重視發展學生的個性和特長,加大教材彈性;重視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按國家教委部署這套新教材1997年秋季起在江西、山西和天津進行試驗。1999年底教育部決定,2000年秋季起中國選用修訂後的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國中語文教材,高中選用在山西江西天津三省市試驗後修訂的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試驗修訂本)語文》
自1950年以來,人教社還編輯出版了中等師範學校、幼兒師範學校、職業高級中學成人高級中學及海外中文學校等各類學校使用的語文教材。

評價

人民教育出版社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始終堅持正確出版方向,形成了獨特的品牌優勢、資源優勢和市場優勢,對推動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認真貫徹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決策部署,順利完成轉企改制任務,為加快發展注入了新的生機活力。

人民教育出版社積極探索,精益求精,推出一大批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優秀中國小教材和教育圖書,為全國基礎教育事業的發展和全民族素質的提高作出了重要貢獻。

北京地區出版社名錄

所在省區 出版社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 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 | 黨建讀物出版社 | 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 軍事科學出版社 | 企業管理出版社 | 經濟科學出版社 | 印刷工業出版社 | 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 | 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經濟管理出版社 | 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 中國戲劇出版社 | 人民軍醫出版社 | 金盾出版社 | 藍天出版社 |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 | 煤炭工業出版社 | 線裝書局 | 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 | 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 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 | 現代出版社 | 中國藏學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世界知識出版社 | 中國婦女出版社 | 中國青年出版社 | 中醫古籍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外國文學出版社 | 語文出版社 | 北京美術攝影出版社 | 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 | 連環畫出版社 | 人民美術出版社 | 團結出版社 | 中國紡織出版社 |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 | 九州出版社 | 海豚出版社 | 解放軍出版社 | 新世界出版社 | 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 中國方正出版社 | 當代中國出版社 | 中國文史出版社 | 新華出版社 | 中國文學出版社 | 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 中國物資出版社 |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 | 中國地圖出版社 | 中國稅務出版社 | 文化藝術出版社 | 法律出版社 | 人民郵電出版社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 | 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 | 地震出版社 | 國防工業出版社 | 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 | 氣象出版社 | 西苑出版社 | 原子能出版社 | 國家行政學院音像出版社 |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 中國畫報出版社 |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 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 中國宇航出版社 | 中國世界語出版社 | 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 化學工業出版社 | 農村讀物出版社 | 中共黨史出版社 | 中國民航出版社 |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 航空工業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軍事誼文出版社 | 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 同心出版社 | 中國工人出版社 | 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 宗教文化出版社 | 萬國學術出版社 |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 北京古籍出版社 | 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 | 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 人民法院出版社 | 榮寶齋出版社|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 中國ISBN中心 | 北京出版社 | 測繪出版社 | 華齡出版社 | 今日中國出版社 | 新星出版社 | 中國電力出版社 | 中國計畫出版社 | 中國社會出版社 | 機械工業出版社 | 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 中國物價出版社 | 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 | 中國言實出版社 | 經濟日報出版社 | 中國人口出版社 | 中國金融出版社 | 中國盲文出版社 | 人民衛生出版社 | 中國檢察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 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 地質出版社 | 海洋出版社 | 崑崙出版社 | 人民音樂出版社 | 學苑出版社 | 時事出版社 | 中國大地出版社 | 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 | 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 五洲傳播出版社 | 當代世界出版社 | 科學普及出版社 | 朝華出版社 | 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 |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 金城出版社 | 中國農業出版社 | 中國城市出版社 | 石油工業出版社 |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 | 中國電影出版社 | 中國計量出版社 | 北京燕山出版社 | 群言出版社 | 朝花少年兒童出版社 | 中國和平出版社 | 中國攝影出版社 | 商務印書館 | 東方出版社 | 華藝出版社 | 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 |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 紅旗出版社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龍門書局 | 冶金工業出版社 | 中國旅遊出版社 | 紫禁城出版社 | 長虹出版公司 | 華文出版社 | 警官教育出版社 | 中國標準出版社 | 中國發展出版社 | 中國經濟出版社 |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 | 長城出版社 | 外文出版社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中國致公出版社 | 中國鐵道出版社 | 中國商業出版社 | 中國工商出版社 | 中國書籍出版社 | 人民體育出版社 | 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 兵器工業出版社 | 國防大學出版社 | 華樂出版社 | 開明出版社 | 清華大學出版社 | 新時代出版社 | 智慧財產權出版社 | 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 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 | 專利文獻出版社 | 海潮出版社 | 星球地圖出版社 | 電子工業出版社 |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 知識出版社 | 中國三峽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旅遊教育出版社 | 人民日報出版社 | 中國華僑出版社 | 中國人事出版社 | 華夏出版社 | 京華出版社 | 中國文聯出版公司 | 方誌出版社 |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 中國民族攝影藝術出版社 | 中國石化出版社 | 台海出版社 | 人民文學出版社 | 民族出版社 | 北京教育出版社 | 文津出版社 | 科學出版社 | 人民交通出版社 |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出版社 | 文物出版社 |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 長征出版社 | 華語教學出版社 | 人民中國出版社 | 中國檔案出版社 | 中國法制出版社 | 中國林業出版社 | 中國統計出版社 | 中央文獻出版社 | 大眾文藝出版社 |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 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 | 中央編譯出版社 | 學習出版社 | 中國書店出版社 | 民眾出版社 | 中華書局 | 光明日報出版社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