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年譜長編》

《蔡元培年譜長編》

高教授撰著的《蔡元培年譜長編》四卷合計二百萬字,堪稱有關蔡元培先生生平及其事業的巨著。本年譜長編中列出的所有重要事件,無不原原本本記述其來龍去脈;每件事實及其時間,均經反覆查證,力求確切。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1版 (1999年3月1日)
v

平裝: 540頁

正文語種: 中文

開本: 32

ISBN: 9787107127632

編輯背景

《蔡元培年譜長編(第4卷)》內容簡介:1996年10月5日,中國蔡元培研究會召開理事、顧問聯席會議,由我報告本會發起及成立十年來的回顧,樑柱副會長報告紀念蔡先生誕生一百三十周年的籌備工作,蕭超然副會長提出浙江教育出版社請本會再編一套增訂注釋本《蔡元培全集》。當即組成編輯工作委員會,決定將蔡著論文、演說詞、序、跋、傳、詩、聯等,按時間順序編為九卷,推梁、蕭、張萬蒼、王世儒四委員分任注釋;譯作編為一卷,推林被甸委員擔任注釋;另將書信編為五卷,日記編為三卷,共八卷,推我擔任注釋。在聯席會議上,吳樹青教授因不再任北大校長,提請辭去本會會長職務,當即推出北大現任校長陳佳洱教授繼任蔡研會會長。

1997年9月10日,又召開理事會議,樑柱理事因不再擔任北大副校長,提請辭去本會副會長的兼職,當即推出北大現任副校長何芳川教授繼任蔡研會副會長。

1998年1月11日,在蔡先生一百三十歲壽誕之期,天津、上海及紹興各界均開會紀念。’首都各界除隆重集會紀念外,並由蔡研會於5月9—10日在北京大學召開第二次“蔡元培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國內外學者八十餘人到會,提交論文近六十篇,將選輯成冊付梓。

內容概要

本書按年代順序排列文獻資料,每個年代之前又列出該年大事背景,堪稱近代中國教育史、科學史、思想史、文化史、政治史的縮影。
第一卷敘述了蔡元培先生1868~1916年的活動內容,包括家世、幼年時代、舊學時代、委身教育與運動革命時代、遊學時代、教育總長時代、第二遊學時代(如蔡以清末名翰林投身教育和革命,創光復會,入同盟會,參與辛亥革命,肇建共和,奠立文教始基,迭赴世界各地,促進東西文化結合等事跡都有詳盡反映)。
第二卷敘述了蔡元培先生1917~1926年擔任北京大學校長時期的活動內容(如蔡先生提出“思想自由、兼容並包”的辦學方針,廣羅人才,大力改革封建教育,推行新教育運動,扶掖五四愛國運動和新文化運動,使北大成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搖籃,培植無數革命青年等)。
第三卷敘述了蔡元培先生1927~1932年擔任中華民國大學院院長時代和中央研究院院長時代(前期)的活動內容(主要包括發展教育、科學、文化事業和援救革命志士等)。
第四卷敘述了蔡元培先生1933~1940年擔任中央研究院院長時代(後期)的活動內容(主要包括堅持團結救國、促進抗日戰爭、保障民權、推動國共合作等)。
這部鴻篇巨製首次披露了不少鮮為人知、彌足珍貴的信函、文稿、手跡和圖片。書前刊有作者自序,書後刊有著名歷史學家陶英惠先生撰寫的“跋”及作者後記。參考資料來源既有蔡元培本人的專著、論文、講演稿、手稿、信函手札、自寫年譜、自傳、日記、家譜、族譜等,也有背景性史料文獻,如官方檔案、民間著述、社團文獻、報刊資料等,還有相關人物的材料,如孫中山、胡適、張元濟等人的著作、函電、日記、傳記、回憶錄等。另外,還廣泛吸納了海內外今人的研究成果。在使用材料時,作者經過審慎的比較、辨析、考訂、排列,努力做到了廣搜博覽、取精用弘,而不是簡單堆砌。

社會反響

《蔡元培年譜長編》出版後,受到新聞報刊的廣泛關注,在教育界和社會科學界引起強烈反響,先後榮獲首屆“全國優秀教育圖書獎”一等獎和出版界最高獎“第四屆國家圖書獎”。據不完全統計,除新華社發了專電外,有數十種報紙雜誌發表了本書出版發行的訊息、內容簡介及海內外專家、學者對本書的評論。這些報紙雜誌主要有《光明日報》、《文匯報》、《新聞出版報》、《人民政協報》、《中國教育報》、《團結報》(民革中央主辦)、《大公報》(香港)、《中華讀書報》、《中國圖書商報》、《北京大學學報》、《課程·教材·教法》、《教育史研究》(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主辦)、《傳記文學》(台灣)、《群言》(民盟中央主辦)、《古籍整理與研究》(國務院古籍整理規劃領導小組主辦),等等。發表書評的著名專家、學者主要有:潘懋元(原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學科評議組召集人、廈門大學教授、博導);關國煊(香港著名學者、民國史專家);陶英惠(台灣著名學者、歷史學家);錢理群(北大教授、博導);郭齊家(北京師大教授、博導);陳平原(北大教授、博導);金林祥(華東師大教授、博導);宋恩榮(中央教科所研究員);沙葉新(著名劇作家、原上海人民藝術劇院院長);周洪宇(華中師大教授、博導);熊賢君(華中師大教授);譚伯魯(江蘇省文史研究館館員);高增德(山西社科院研究員);張曉唯(南開大學教授)等數十位。

成功原因

本書策劃的成功除了有“人民教育出版社”這個金字招牌無形資產的影響、社領導的高度重視等因素外,還有以下幾點。
(一)作者選得準
選準作者是策劃成功的關鍵步驟。要想選準作者,必須對目標作者的資歷、成就、學風等有一定了解。高平叔先生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重要作者,早在1979年他就應我社當時的負責人戴伯韜之請,趕編《蔡元培教育文選》一書,以應高等學校中國近代教育史學科教材的急需。其後,他又欣然承擔我社出版的《中國近代教育論著叢書》第一卷《蔡元培教育論著選》的編選工作。人教社編輯一直與高先生保持著很好的合作關係。我們認為這是本書策劃成功的重要因素。必須從解決稿源危機和預防作者隊伍流失的戰略高度,充分重視出版者與作者的協作關係,尊重作者的意見和建議,注意維護作者的合法權益。唯其如此,才能為策劃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礎。
高先生為南開大學歷史研究所教授,北京大學兼職研究員,中國蔡元培研究會創始人之一,一直擔任任該會副會長,是著名的中國近代史專家,尤在蔡元培研究方面用力最勤、成績最多、影響最大。他早在16歲時就受知於蔡先生,後襄助蔡先生做研究工作,蒐集整理資料,代擬文稿。蔡先生對他的作品竟是逐字逐句推敲。有人開玩笑地說:“你簡直是蔡先生晚年親自指導的一個研究生。”自從1935年蔡先生囑託高平叔為他編文集和傳記以來,高平叔先生已編著出版蔡元培全集、選集、注釋本文集、傳略、年譜簡編等近四十冊,計一千四百餘萬字。蔡先生的一些言行,高平叔可以說是親耳恭聽、親眼目睹、親身經歷的。因此,高教授是撰著《蔡元培年譜長編》最合適的人選。高平叔先生以年近九旬高齡,為完成“蔡元培研究三部曲”(蔡元培全集、年譜長編、大傳)而日夜拼搏。現全集、長編已面世,而大傳尚未竣稿。惜天不假年,高平叔先生宏願未成完璧而仙逝。蔡元培先生被尊為“學界泰斗,人世楷模”,高平叔先生為弘揚蔡翁精神,孜孜以求,重誠守諾,奉獻終身,其道德文章、高風亮節也在學術界樹起了一座豐碑。
(二)時機選得好
注意把握時機是選題策劃成功的又一重要因素。教育學術圖書雖然不求一時的“顯赫”和“轟動效應”,但能夠抓住稍縱即逝的關鍵時刻,對更大、更快、更直接地發揮其社會效益,擴大其影響也是十分重要的。許多教育學術圖書的推出不能充分利用選題策劃的時機原則,時過境遷,其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都大打折扣。這是教訓,也是經驗。《蔡元培年譜長編》選題策劃之所以成功,就是很好地利用了時機原則。
在世紀之交的大轉折時期,四卷本、二百萬字的《蔡元培年譜長編》的推出,系統總結了改革開放20年來蔡學研究的新成果,不啻為蔡研領域的集大成的扛鼎之作,不僅為整箇中國近代史研究的深入奠定了雄厚的基礎,而且為北大百年校慶活動獻了一份厚禮。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編輯出版各部門人員通力合作,加班加點,趕時間,搶速度,終於在北大百年校慶前夕全部出齊。1998年1月,蔡元培誕辰130周年;3月,人大、政協兩會;5月,北大百年校慶,同時舉行蔡元培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同月,中國最大的圖書零售單位北京圖書大廈開業;9月,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開幕;1999年5月,五四運動80周年;9月,全國書市;10月,新中國成立50周年;2000年3月,蔡元培逝世60周年。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從1998年元月起,人教社策劃了一系列的宣傳活動。上述重要的紀念日和活動已經或將要為本巨著的宣傳推介工作提供難得的機遇。“好酒也怕巷子深”,利用時機,策劃宣傳發行對教育學術圖書的成功至關重要。
(三)傳主定位準
定位準確、填補空白、貴在創新是策劃成功的重要條件。編輯出版蔡元培的年譜,而不是別的什麼人的年譜,是因為蔡先生具有無可比擬的典型性、代表性。蔡元培生於洋務運動時期的1868年,卒於抗日戰爭時期的1940年,他富有傳奇和戲劇性衝突的一生堪稱一部絢麗多彩的“中國近代史百科全書”。他以晚清著名翰林投身革命,創光復會,入同盟會,參與辛亥革命,締造民國;首任教育總長,奠立文教始基;迭赴世界各地,促進東西文化交流;出長北大,廣羅人才,兼容並包,力主思想自由,扶掖五四運動和新文化運動,培植無數革命青年;創設中央研究院,發展科學事業;保障民權,援救革命志士;堅持團結救國,推進國共合作。他在中國近代歷史上影響大、涉及方面廣,舉凡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教育、科學、文化、衛生等學科和領域無不打上他的烙印,正如著名劇作家、原上海人民藝術劇院院長沙葉新評介這部年譜時所說:“沒有蔡元培,那中國的近代史就很可能是另一種寫法了。”比較全面、系統、客觀地反映蔡元培生平思想、著述及其開創的各項事業的著作尚不多見,《蔡元培年譜長編》的出版可以說填補了這一空白。
之所以要選蔡先生作為傳主,還因為他不僅是“學界泰斗”,更是“人世楷模”,其道德文章俱高,人格魅力永存。作為國民黨元老,蔡元培是至今仍備受海峽兩岸共同推崇的少有的幾個中國人之一,選擇蔡為年譜的主人,對促進兩岸文化交流和推動祖國統一大業有不可估量的重大意義。蔡元培是中國近代教育、科學、文化事業的奠基人,孫中山先生被尊為“國父”,蔡先生被尊為“教父──中國近代教育、科學、文化之父”,其思想、事跡的史料價值、研究價值、現實意義均是勿庸置疑的。蔡元培還是中華民族向世界貢獻的一位著名教育家,他的國際地位及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
(四)全方位全流程策劃
任何成功的策劃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策劃要貫穿於圖書生產的整個流程和各個方面,即全方位、全流程的策劃。《蔡元培年譜長編》可以說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從創意、選題、選作者,到撰著、編輯加工、封面設計、版式設計、審定、校對、印刷、裝訂、宣傳發行、修訂再版都貫穿著策劃意識,實行的是“主管副總編領導下的責任編輯策劃制”。主管副總編負責巨觀策劃,抓整體,抓大事;責任編輯負責微觀策劃,抓具體,抓細節。關係到巨觀、全局、整體的策劃,涉及全社各有關部門的運作,由主管副總編出面更具權威性和有效性。責任編輯不是只埋頭編輯加工環節,而是要在選題策劃、封面和版式設計策劃、印裝策劃、市場拓展策劃、宣傳發行策劃、修訂再版策劃等方面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供主管副總編參考,由主管副總編橫向巨觀協調各個部門的工作;主管副總編拍板後,由責任編輯執行、操作。這種策劃責任制在目前對大型重點學術圖書來說是切實可行的,其好處是:每一個環節都要求從質量和精品的高度把關,堅決貫徹整體策劃意圖,進行協調統籌,環環相扣,使各個部門各司其職、相互溝通,整個出版活動有序、靈活、高效。
圖書的出版並不是策劃的終結,有時意味著新一輪策劃的開始。學術著作有固定的讀者群,它的宣傳發行有一個過程,其學術價值和意義也是要逐漸被人認識的,它不像通俗讀物那樣立刻便產生轟動效應,訂數陡增。因此,不能任其自生自滅,必須吸收讀者和專家意見,修訂再版,提高重印率,不斷擴大影響。
本文原載教育部課程教材研究所編:《課程教材改革之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1月第一版,後收入新聞出版署教育培訓中心編:《成功選題策劃成功啟示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第一版。

目錄

(十)中央研究院院長時代(1929-1940)(續)
1933年(民國廿二年) 六十七歲
1934年(民國廿三年) 六十八歲
1935年(民國廿四年) 六十九歲
1936年(民國廿五年) 七十歲
1937年(民國廿六年) 七十一歲
1938年(民國廿七年) 七十二歲
1939年(民國廿八年) 七十三歲
1940年(民國廿九年) 七十四歲

後記

第四屆國家圖書獎

國家圖書獎為了鼓勵和表彰優秀圖書的出版,國家新聞出版署決定設立"國家圖書獎",於1992年10月10日制訂並頒布了《國家圖書獎評獎辦法》。國家圖書獎是全國圖書評獎中的最高獎勵,每兩年舉辦一次。每次授獎額為30個,不分檔次。
《荷馬史詩》
《草房子》
《阿拉伯通史》
《中國音樂文物大系》
《中國軍事史圖集》
《電機工程手冊》
《智慧型自動化叢書》
《中華文化通志》
《老舍全集》
《蔡元培年譜長編》
《心靈超越與境界》
《朱自清全集》
《民俗學概論》
《中華科技五千年》
《不知道的世界》
《教育哲學通論》
《黃帝內經研究大成》
《敦煌學大辭典》
《校讎廣義》
《劉少奇傳》
《證券知識讀本》

《鄭振鐸全集》
《青藏高原研究叢書》
《揚州畫派書畫全集》
《中國軍事通史》
《哲學通論》
《比較法研究》
《郭店楚墓竹簡》
《草業科學研究方法》
《黃志強膽道外科》
《科學的豐碑——20世紀重大科技成就縱覽》
《中國農村改革二十年》
《中國青銅器全集》
《中國民族工商業發展史》
《大科學家講的小故事》
《中國新時期幼兒文學大系》
《亞里士多德全集》
《現代蒙古語頻率詞典》
《藏傳歷算學大全》
《彝文經籍文化辭典》
《蔡元培全集》

《中外教育比較史綱》
《南明史》
《當代中國》
《俄漢詳解大詞典》
《農業大詞典》
《李儼錢寶琮科學全集》
《爾雅詁林》
《化工百科全書》
《冬小麥種質創新與評價利用》
《當代資本主義的新發展》
《大轉折——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實錄》
《中國農村市場開發方略》
《影響新中國經濟建設的10本經濟學著作》
《中國主要人工林樹種木材性質》
《腫瘤的誘導分化和凋亡療法》
《聯合國憲章詮釋》
《闊端與薩班涼州會談》
《走出疑古時代》
《新華字典(1998年修訂本)》
《全宋詩》
《季羨林文集》

《唐五代文學編年史》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制史》
《原子簇的結構規則和化學鍵》
《真核基因表達調控》
《超大規模積體電路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兗州礦區煤炭生產技術》
《無窮維隨機分析引論》
《北京譜儀正負電子物理》
《雷射測量學》
《棉鈴蟲的研究》
《世紀木鼓》
《中國北方旱區農業》
《亞洲陸海殼體大地構造》
《現代分子生物學》
《工程結構裂縫控制》
《胡繩全書》
《長江三峽工程技術叢書》
《本草綱目:新校注本》
《王朝聞集》
《走向海洋叢書》
《神奇的雅魯藏布江大峽谷》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