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五”計畫

“七五”計畫

中華人民共和國1986~1990年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 “七五”計畫的編制工作歷時3年。 (9)堅持在發展生產和提高經濟效益的基礎上,進一步改善城鄉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

基本介紹

第七個五年計畫

關於第七個五年計畫的報告關於第七個五年計畫的報告
關於第七個五年計畫的報告
Di-qi Ge Wu Nian Jihua
Seventh Five-Year Plan of China
中華人民共和國1986~1990年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全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七個五年計畫”。簡稱“七五”計畫。

編制背景

“六五”後期,從1984年第4季度開始,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固定資產投資規模過大,消費基金增長過猛,貨幣發行過多,出現了歷史上少有的經濟過熱。這些也成為“七五”開局的基礎條件。經濟過熱局面成為整個“七五”期間不得不認真對付的難題。
“七五”計畫的編制工作歷時3年。1983年,國務院即著手組織“七五”計畫的起草工 作。1986年3月,經六屆人大四次會議審議批准。這是我國社會主義計畫經濟史上第一次在一個新的五年計畫剛剛起步的時候就制定出來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
“七五”期間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前一階段從1986年到1988年9月,特點是經濟發展持續過熱,不穩定因素增加;後一階段從1988年9月到1990年,為經濟的治理整頓時期。

編制經過

1983年,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和國務院根據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確定的到20世紀末經濟建設的戰略目標、戰略重點和戰略步驟,包括對前十年的具體部署,到全國各地做了大量調查研究,廣泛徵求有關部門和專家、學者等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意見,並加以初步測算、論證。1985年9月,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七個五年計畫的建議》,明確提出了“七五”計畫的指導思想、主要任務和一系列適應新形勢的方針政策。國務院根據這個建議,對計畫安排作了進一步的深入研究,反覆進行綜合平衡和各種計算,同時廣泛徵求各部門、各地方的意見,編制了“七五”計畫草案,1986年 4月經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審議批准,向全國人民公布。“七五”計畫的編制工作比過去幾次五年計畫都較完備和及時。

原則方針

“七五”計畫的基本原則和方針:
(1)堅持把改革放在首位,使改革和建設相互適應、相互促進。
(2)堅持社會總需求和總供給的基本平衡,保持國家財政、信貸、物資和外匯的各自平衡和相互間的綜合平衡。
(3)堅持把提高經濟效益特別是提高產品質量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上來,正確處理好效益和速度、質量和數量的關係。
(4)堅持適應社會需求結構的變化和國民經濟現代化的要求,進一步合理調整產業結構。
(5)堅持恰當地確定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合理調整投資結構,加快能源、交通、通信和原材料工業的建設。
(6)堅持把建設重點轉移到現有企業的技術改造和改建擴建上來,走內涵型擴大再生產的路子。
(7)堅持把發展科學、教育事業放到重要的戰略位置上,促進科學技術進步,加快智力開發。
(8)堅持進一步對外開放,更好地把國內經濟建設同擴大對外經濟技術交流結合起來。
(9)堅持在發展生產和提高經濟效益的基礎上,進一步改善城鄉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
(10)堅持在推進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大力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11)堅持在各項事業中發揚艱苦奮鬥、勤儉建國的精神。

計畫內容

基本任務

第七個五年計畫時期是中國經濟發展戰略和經濟體制進一步由舊模式向新模式轉換的關鍵時期。“七五”計畫的基本任務是:
①進一步為經濟體制改革創造良好的經濟環境和社會環境,努力保持社會總需求和總供給的基本平衡,使改革更加順利地展開,力爭在五年或者更長一些的時間內,基本上奠定有中國特色的新型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基礎。
②保持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在控制固定資產投資總規模的前提下大力加強重點建設、技術改造和智力開發,在物質技術和人才方面為90年代經濟和社會的繼續發展準備必要的後續能力。
③在發展生產和提高經濟效益的基礎上,繼續改善城鄉人民生活。這三項任務相互聯繫、緊密結合,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一項任務。

主要指標

綜合考慮這些任務的要求,“七五”計畫規定的主要指標是:在不斷提高經濟效益的前提下,五年內全國工農業總產值增長38%,國民生產總值增長44%。按1980年不變價格計算,1990年工農業總產值達到 16770億元,比1980年增長1.3倍;國民生產總值達到11170億元,比1980年增長 1.6倍。全民所有制單位的固定資產投資總額五年為8960億元,比“六五”期間增長近70%。逐步推行九年制義務教育,同時通過普通高等學校和成人高等教育五年共培養近500萬高級專門人才,比“六五”期間增長一倍。進出口貿易總額1990年比1985年增長40%,並相應地擴大利用外資和引進先進技術的規模。城鄉居民的實際消費水平五年增長27%左右,進一步改善人民的生活質量和生活環境。

工作部署

大體分為前兩年和後三年兩個階段。前兩年,在經濟建設方面,要著重解決固定資產投資規模過大、消費基金增長過猛的問題,使社會總需求和總供給實現基本平衡;後三年,在做好這些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推進體制改革和生產建設,全面完成第七個五年計畫的各項任務。
“七五”時期的經濟體制改革,主要是做好互相聯繫的三個方面:
①進一步增強企業特別是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業的活力,使它們真正成為相對獨立的經濟實體,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社會主義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
②進一步發展社會主義的商品市場,逐步完善市場體系。
③國家對企業的管理逐步由直接控制為主轉向間接控制為主,建立新的社會主義巨觀經濟管理制度;逐步完善各種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輔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來控制和調節經濟運行。圍繞這三個方面,配套地做好計畫體制、價格體系、財政體制、金融體制和勞動工資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形成一整套把計畫和市場、微觀搞活和巨觀控制有機結合起來的機制和手段。爭取在今後五年或者更長一些的時間內,基本上奠定具有中國特色的、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基礎。

其它信息

“七五”計畫還對產業結構的調整、地區布局和地區經濟發展、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以及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出了方針、政策和具體指標。

決策回眸

這是新中國歷史上少有的一幕。幾乎所有的銀行門前都排滿了來提款的儲戶,不管到期還是未到期;幾乎所有的商店前都擠滿了來購物的大媽大嬸,不管需要不需要。她們抱著、拎著、拖著各式各樣的物件,一趟又一趟。百貨大樓空了,雜貨鋪也空了。這個時刻屬於白糖,屬於洗衣粉,甚至屬於大白菜。因為它們都成為這場空前的搶購風中的搶手貨品。這個時刻也屬於“七五”。
力行近十年的改革開放到了一個關鍵點,計畫和市場也到了生死抉擇的最後交鋒時期。新舊體制的“共榮共存”難以為繼,繼續轉舵勢成必然。“七五”時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是:“力爭在五年或者更長一些時間內,基本上奠定有中國特色的新型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基礎”。其中最大的嘗試和焦點之戰則是“價格闖關”。
1988年5月8日,各大新聞媒體透露,中國人民銀行將發行第一張百元大鈔。這讓長期習慣了“大團結”(拾元幣)的中國老百姓頗感意外。雖然不知道決策層的具體動向,但是已經對漲價異常敏感的老百姓也悄悄緊張起來,傳言四起。
當時中央在下價格“並軌”的決心。時任國家統計局局長張塞說,“當時的改革是考慮要由產品經濟,過渡到社會主義商品經濟。如果不解決物價嚴重的扭曲問題,那就不可能轉到商品經濟的領域裡來。我們當時的物價,管你供求關係有多大變化,我照樣不動,價值有多大變化,我價格照樣不動。這就是產品經濟,因此,沒有活力。”
1988年5月19日,鄧小平在人民大會堂會見朝鮮政府軍事代表團時指出,中國的改革要“過五關斬六將”,物價改革雖然風險很大,但是“非搞不可”,“要迎著風險、迎著困難上”。同年6月,《人民日報》發表評論員文章《改革有險阻苦戰能過關》。文章認為:中國的改革發展到今天,已經到了一個關鍵性階段,到了非解決物價問題不可的時刻。
1988年8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全體會議在北戴河召開,討論並原則通過《關於價格、工資改革的初步方案》。該《方案》提出,絕大多數商品價格放開,由市場調節。
8月19日清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播發了這條重要訊息。當天,各地就出現了搶購。有的人一下子買200公斤食鹽,買500盒火柴,商店被搶購一空。銀行發生擠兌,有的地方銀行因不能及時支付,民眾在憤怒之下把櫃檯推倒。人民民眾對物價上漲的敏感及其反應,使這次價格闖關遭受重大挫折,也充分表明這幾年經濟形勢中的各種矛盾為改革帶來的巨大阻力。中央重新審視和調整決策,原有計畫大轉彎,急剎車。
8月30日,國務院發出《關於做好當前物價工作和穩定市場的緊急通知》,對物價闖關的改革方案作出解釋。9月26日,中共十三屆三中全會批准了“治理經濟環境、整頓經濟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針。1989年11月,中共十三屆五中全會又作出《關於進一步治理整頓和深化改革的決定》,決定延長治理整頓的時間,將原定的“兩年或者更長一些的時間”延長為“三年或者更長一點的時間”。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