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簡稱寧波材料所),是中國科學院在“知識創新工程”試點工作向“創新跨越、持續發展”推進的新階段,與地方政府共同出資建設的一個新的直屬科研機構。

基本信息

概況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2004年4月20日,經過一年多醞釀,中國科學院浙江省人民政府在杭州正式簽署了《共建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協定書》,這標誌著中國科學院在浙江省設定研究機構“零的突破”。與此同時,中國科學院與浙江省、寧波市人民政府還就研究所建設的具體事宜共同簽署了《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建設備忘錄》。

寧波材料所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所長負責制。理事會由中國科學院和浙江省、寧波市人民政府及相關部門的代表組成。第一屆理事會於2004年5月29日召開第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研究所的《章程》。《章程》中規定,寧波材料所將報請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批准設立,是隸屬於中國科學院的事業法人單位,納入“知識創新工程”的支持範圍。

寧波材料所將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中國科學院與地方各級政府共同制定的辦所方針,通過集成技術、整合資源,為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創新性的解決方案,成為促進成果轉化的一個動態平台。在中科院及浙江省和寧波市各級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寧波材料所的籌建工作進展順利,預計2006年底全面完成各項基本建設,2007年初開始投入正常使用。與此同時,研究所將以靈活的方式,引進人才、組織項目,邊建設、邊運行,力爭使“硬體”設施建成驗收之日,即為部分“軟體”成果取得收穫之時。

領導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所長負責制。
第二屆理事會成員名單:
理事長:施爾畏(中國科學院副院長)
副理事長:金德水(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長)
余紅藝(寧波市委常委、寧波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理 事:孟剛(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
姚志文(浙江省委組織部副部長)
王宏理(浙江省科學技術廳副廳長)
陳安平(寧波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
鄭瑜(寧波市科學技術局局長)
竺韻德(寧波韻升集團董事長)
崔 平(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所長)
劉鳴華(中國科學院基礎科學局局長)
田 靜(中國科學院高技術研究與發展局局長)
戚 強(中國科學院院地合作局局長)
孔 力(中國科學院計畫財務局局長)
李和風(中國科學院人事教育局局長)
華仁長(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常務副院長)

所長:崔 平

全面領導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工作。分工負責人事教育、資產財務和行政後勤工作。

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曾作為guestscientist在德國薩爾大學義大利第三世界科學院理論物理中心、日本京都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工作,在日本國立材料科學研究所訪問研究。作為項目負責人先後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63項目、數項中國科學院重大和創新項目、數項安徽省科研項目、國家菸草總局項目以及數項企業開發項目。作為主要研究人員,曾獲中科院科技進步一等獎、中科院自然科學二等獎、常州市科技進步二等獎,本人曾獲中科院院長獎學金、安徽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貼、國務院特殊津貼、寧波市科技創新推動獎、中科院朱李月華優秀教師獎。發表論文40多篇,申請專利10多項,譯著1本: 《納米材料》 (94年原子能出版社出版)。

主要從事納米材料和內耗研究。目前重點研究有機/無機納米複合高分子材料的製備和物性、納米材料的套用以及固體缺陷的內耗研究等。

委書記兼紀委書記、副所長:嚴 慶

分工負責黨務、紀檢監察、創新文化、支撐體系建設和綜合辦公室工作,碳纖維工程,協管人事教育工作。

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1年進入中國科技大學近代化學系學習,1988年獲得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專業碩士學位,1991年在瑞典皇家理工學院獲得高分子材料工學博士學位。組織參與的《聚烯烴汽車專用料》國家“八五”科技攻關項目,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主持領導的《抗菌系列家電及抗菌塑膠研製套用》項目,獲山東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曾承擔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專項(2002-2005):生物降解脂肪族聚酯及其在包裝領域的加工套用。

主要研究領域:高分子化學與物理,高分子材料加工與套用,高分子結構與性能,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與細胞和微生物的相互作用,高分子材料共混改性,高分子納米複合材料。

副所長:王蔚國

分工負責科研、質量體系管理和國際合作工作。

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科院“百人計畫”入選者,獲中科院王寬誠教育基金、浙江省“錢江人才”計畫支持,2007年入選寧波市“4321人才工程(第一層次)”。。近年來一直就職於國外大公司和研發機構,積累了豐富的集成和工程化經驗。2006年10月從丹麥Ris國家實驗室引進,並擔任燃料電池與新能源技術事業部主任。

主要從事氧化物陶瓷及其複合材料的製備、微結構和性能的關係研究,在新材料的研製和產品的開發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 到所1年來,已組建了多學科專業縱向集成,包括材料、化學化工、套用物理、機械、電子電力等專業的研發團隊;建立了國內唯一的年產5000片SOFC單電池的生產線,建成了完善的電極、單電池、電池堆的測試平台,與國際測試慣例接軌。製備出的單電池性能指標處於國內領先水平,設計並搭建了可熱循環、可拆卸式電池堆。
副所長:何曉南

分工負責所地合作與技術轉移、安心工程工作,協管科研、二期規劃、綜合辦公室工作。

研究生學歷。1982年中國海洋大學本科畢業。歷任寧波市水產研究所辦公室負責人,寧波市科委(科技局)辦公室副主任、社發處處長、計畫處處長、綜合計畫處處長、高新技術開發處處長。1995-1996年曾在奉化市鄉鎮掛職。現任寧波市科技局副局長、寧波市青年科技協會理事長、寧波市高新技術促進會常務副會長。主要從事科技管理、區域經濟研究、企業及經濟管理研究。

組織機構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發展戰略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1、中長期發展目標

到2010年,寧波材料所將擁有一支創新能力強、能承擔高集成度研發活動的創新團隊,建有基本完善的科技基礎設施,建立符合當代中國科技創新規律的組織管理體系及與國家創新體系各單元有機銜接的成果轉移、轉化機制,形成並轉移或轉化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科技創新成果,為材料產業乃至製造業的發展做出社會認同的貢獻,首先成為國內有相當影響的、充滿生機活力的國家級材料研發機構。

寧波材料所的遠景目標:成為在國內獨具特色的、在國際產業界有特殊吸引力和影響力的相關材料研究與開發平台。

經過未來10-15年的努力,寧波材料所將成為:

1.國際相關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的引領者;

2.國內外相關係統解決方案的提供者;

3.國內相關人才的培訓基地;

4.為本區域相關企業群提供技術支撐的核心力量。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2、發展戰略

國內外已經存在眾多的材料類研究機構,針對寧波材料所的特點,在進行了SWOT分析的基礎上,起步階段的寧波材料所將實行以下戰略:

1、目標導向的重點突破即選擇相關產業當前面臨的若干“難題”,部署力量予以重點突破;首先起到“支撐發展”的作用,對內樹信心、對外樹信譽。

2、串聯材料產業的上下游向縱深發展,寧波材料所將“支撐發展”過程中所取得的關鍵技術加以擴展,極有可能催生出新的產業和產業鏈,逐漸發揮“引領未來”的作用,並由此帶動本區域和國家相關產業的結構調整。

3、開放合作,與互補的優勢單元強強聯合,作為一個全新的研究所,可以用全新的機制促進合作來加快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的進程。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3、科研領域布局

寧波材料所中長期發展規劃(Version3.0)增加和明確了科技領域布局及戰略重點的具體內容。
根據規劃,未來5年的科技工作將主要集中在以下五大領域:

1、高分子材料及其複合材料

2、磁性材料與先進機電裝備

3、功能材料與納米器件

4、表面工程與再製造技術

5、新能源材料及相關技術

企業文化

一個牢記:

時刻牢記“套用研究-技術集成-成果轉化並促進規模產業化”的有機結合。

兩個堅持:

研究方向的選擇上,堅持前瞻部署,把握新材料與技術發展的前沿,探索有套用前景的新材料,發展相關配套技術,以引領長江三角洲地區的新材料產業為己任。

研究目標的選擇上,堅持產品與市場需求導向,立項伊始就要建立研發單元與預期的終端用戶之間溝通、反饋的有效機制,不開展不可能套用的研究或開發工作。

三個創新: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一是觀念創新。

摒棄科技界“自我分配、自我循環、自我評價、自我陶醉”的小農意識,建立一切從滿足用戶需求出發的新觀念和新的價值取向,將市場意識融於研發活動之中。

二是體制創新。

以組織集成度高且綜合性強的大型研發活動為目標,重視工藝研究,加強配套集成,注重效率、效益與效果,鼓勵“多兵種”協同作戰。

三是管理創新。

引入內部市場機制,充分發揮財務槓桿作用,誘導科研人員追求科技活動的有效產出,在使科技成果為社會做出貢獻的過程中實現其價值。

科研機構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磁性材料及其套用技術實驗室

磁性材料及其套用技術實驗室是中科院寧波材料所首批重點建設的專業實驗室之一,依託於浙江省強大的磁性材料產業背景和材料所先進的科學研究平台,開展新型高端磁性材料及其實際套用技術的研究開發。實驗室建設經費計畫總額為2800萬元人民幣。截至2008年8月,已投入約2300萬元。

磁性材料及其套用技術實驗室位於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王寬誠實驗樓3樓,房屋使用面積2061平方米,擁有完善的磁性材料製備和測量設施。實驗室擁有從全球招募而來的專職研發人員近40人,包括研究員11人、副研究員及高級工程師6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19人,具有碩士學位33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中科院“百人計畫”獲得者3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三層次2人。同時,實驗室還有在學研究生24人,其中博士研究生9人,碩士研究生15人。

實驗室下設四個研究室,包括高性能稀土永磁研究室、高性能非晶納米晶軟磁研究室、先進磁性器件研究室、磁性材料表面防護研究室。其中,中國稀土永磁材料領域知名專家,鋼鐵總院的李衛研究員出任首席科學家;磁性材料領域資深專家,美國戴頓大學李東教授擔任工程中心主任;日本東北大學金屬材料研究所助理教授沈寶龍博士擔任實驗室和軟磁材料研究室主任;德國德雷斯頓固體材料所閻阿儒博士擔任永磁材料研究室主任;美國WorldHeart公司總工程師陳琛博士擔任先進磁性器件研究室主任;美國南加州大學材料系宋振綸博士擔任磁性材料表面防護研究室主任。

實驗室堅持根據國家和企業的需求遴選研究課題,以高性能稀土永磁和非晶納米晶軟磁為主要研究方向。各類在研項目25項,項目總經費達2579.5萬元人民幣。其中包括:國家863計畫項目“塊體非晶磁致伸縮合金及其在智慧型結構中的套用研究”;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與“項目百人計畫”(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項目“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的研究”、“磁性材料表面防護研究”、“高性能鐵族塊體金屬玻璃與鐵基納米晶軟磁材料研究”等;國防科工委軍工項目;浙江省科技廳重大項目“永磁緩速器的研究”、“新型高性能納米晶釹鐵硼粘結磁體產業化關鍵技術的研究”等;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寧波市科技項目等一批政府委託項目和國內外知名企業(如美國GE公司、德國Bosch集團等)委託項目。

此外,實驗室還與國內外的科研機構與企業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合作,合作範圍涵蓋了美國歐洲日本等諸多科研機構,以及浙江、北京、安徽等地的諸多企業(包括韻升、安泰科技、東磁、科寧達、科田、京宇、大地熊等)。

學位委員會

第二屆學位評定委員會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和《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學位授予暫行條例》規定,結合我所實際,決定成立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第二屆學位評定委員會。名單如下:
主 席:崔 平
副主席:嚴 慶、王蔚國
委 員(按姓氏筆畫排序):

烏學東閆阿儒許高傑、李 衛、李 勇、李潤偉何天白汪愛英、沈寶龍、宋偉傑、宋振綸、陳 琛、陳建敏、鄭文革、顧 群、潘曉晴

科研成果

建所至今,寧波材料所秉承“充分發揮國家研究機構的骨幹引領作用,加強與國家創新體系各單元的合作,著力構建材料科技創新價值鏈,為區域乃至國家新材料產業與製造業發展提供堅實的科技支撐”的辦所宗旨,堅持“集成先進技術,創建轉化平台,為國家和區域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創新性解決方案”核心理念,經過近五年的發展,從國內外廣聚科技人才,組建了一支高水平的新材料研發團隊,承擔了一批國家、地方與企業的研究項目,與國內外研究機構、大學和企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逐步形成了較強的影響力和競爭力,取得了一批基礎研究和套用研究成果。全所目前共發表論文85篇,其中SCI和EI收錄論文74篇;獲授權發明專利1項(已經以獨家許可方式轉讓),申請發明專利109項;21人在國內外會議上作邀請報告。在發表的論文中,李潤偉研究員在各向異性磁電阻效應方面的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一流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 

為了在建設區域創新體系中發揮主導作用,寧波材料所充分利用地方政府大力支持的政策優勢,以產學研相結合的形式與當地企業和大學開展不同層次的人員和項目合作,不斷探索有效合作的新模式。目前已經與寧波鎮海國創公司、寧波金雞公司、寧波歐琳集團、德州精密電子有限公司等17個企業聯合建立了工程技術中心。通過幾年的努力,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熱壓輻射取向環、超臨界綠色發泡聚丙烯、低成本熱塑性聚醯亞胺、高性能潤滑DLC薄膜材料、新型電流變液材料、碲化鉍基熱電致冷材料等一系列研究已經逐步完成從實驗室小試向中試、產業化階段的轉化,正在積極進行市場推廣。

寧波材料所通過積極地與社會交流、與企業開展合作,在建設區域創新體系中正在發揮著“國家隊”的作用,逐漸得到當地政府和企業的認可,對地方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日益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人才隊伍

薛群基,院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特種潤滑材料專家。現任中科院寧波材料所學術委員會主任。1965年畢業於山東大學,1967年畢業於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獲碩士學位。1980-1982年美國密執安大學訪問學者,從事潤滑失效研究工作。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學術委員會主任,固體潤滑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兼任中國化學會常務理事,機械工程學會、空間科學學會、材料研究學會理事,國際摩擦學會副主席,ACS、STLE會員等職。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長期從事特種潤滑材料和摩擦化學的研究工作,是我國材料化學和摩擦化學領域的主要學術帶頭人之一。主持、參加和領導研製成功了多種航天和航空工業所需的特種潤滑材料;主持建設了特種潤滑材料研製實驗室;領導並參加研製了在海洋環境中套用的新型潤滑和防護材料;研製成功具有顯著經濟效益的稀士潤滑材料及節能潤滑材料;所研製的材料與技術為國家重點工程的實施做出了重大貢獻。先後參與或主持30餘項國家重點課題,獲國家及省部級獎勵20多項,發表研究論文300餘篇,出版專著3部,授權專利20餘件。全國先進工作者(2001年)和甘肅省勞動模範(1989年),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994年應邀在著名的(美國)高爾登會議上作“陶瓷材料摩擦化學”大會報告。2002年獲何梁何利科學技術進步獎。
崔 平,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曾作為guestscientist在德國薩爾大學、義大利第三世界科學院理論物理中心、日本京都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工作,在日本國立材料科學研究所訪問研究。作為項目負責人先後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63項目、數項中國科學院重大和創新項目、數項安徽省科研項目、國家菸草總局項目以及數項企業開發項目。作為主要研究人員,曾獲中科院科技進步一等獎、中科院自然科學二等獎、常州市科技進步二等獎,本人曾獲中科院院長獎學金、安徽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貼、國務院特殊津貼、寧波市科技創新推動獎、中科院朱李月華優秀教師獎。發表論文40多篇,申請專利10多項,譯著1本:《納米材料》(94年原子能出版社出版)。 主要從事納米材料和內耗研究。目前重點研究有機/無機納米複合高分子材料的製備和物性、納米材料的套用以及固體缺陷的內耗研究等。
嚴 慶,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入選寧波市“4321人才工程(第一層次)”。1981年進入中國科技大學近代化學系學習,1988年獲得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專業碩士學位,1991年在瑞典皇家理工學院獲得高分子材料工學博士。組織參與的國家“八五”科技攻關項目《聚烯烴汽車專用料》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主持領導的《抗菌系列家電及抗菌塑膠研製套用》項目,獲山東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主要研究領域:特種纖維及高分子複合材料的加工技術。承擔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重大項目、重要方向項目,以及國家863計畫重點項目等。
王蔚國,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科院“百人計畫”入選者,獲中科院王寬誠教育基金、浙江省“錢江人才”計畫支持,2007年入選寧波市“4321人才工程(第一層次)”。近年來一直就職於國外大公司和研發機構,積累了豐富的集成和工程化經驗。2006年10月從丹麥Ris國家實驗室引進,並擔任燃料電池與新能源技術事業部主任。主要從事氧化物陶瓷及其複合材料的製備、微結構和性能的關係研究,在新材料的研製和產品的開發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通過對SOFC陰極材料的成份、工藝的最佳化,大幅度減小了陰極中顆粒度,提高了陰極與電解質界面的電接觸,顯著增加活性三相界面數,一次用於大規模生產中即獲成功,目前仍被用在Ris的實驗生產線上;在負責商業項目2G/3G燃料電池的研製中,成功研製並掌握了第三代金屬基SOFC的製備工藝,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掌握第三代金屬基SOFC製作方法的研究者之一。1997年被丹麥NordicsuperconductorTechnologiesA/S(NST)聘為工程師,擔任NST和丹麥Ris國家實驗室超導項目聯繫人,1999年提升為研發部經理,負責和承擔了4項歐盟研究項目;2001年底轉入丹麥Ris國家實驗室,先後任SeniorScientist和項目經理,從事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技術的研究和開發。 到所以來,已組建了多學科專業縱向集成,包括材料、化學化工、套用物理、機械、電子電力等專業的研發團隊;建立了國內唯一的年產5000片SOFC單電池的生產線,建成了完善的電極、單電池、電池堆的測試平台,與國際測試慣例接軌。製備出的單電池性能指標處於國內領先水平,設計並搭建了可熱循環、可拆卸式電池堆。
何天白,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我所高分子材料與複合材料事業部首席研究員、先進制造技術所所長。1981年碩士畢業於中國科學院長春套用化學研究所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專業後留所工作。曾先後赴美、意、日等國的高分子科研機構訪問進修。曾任高分子物理與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是國家“863”計畫新材料領域專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第七、八屆學科評審組成員,應化所學術委員會和學位評定委員會委員,國際純粹與套用化學聯合會(IUPAC)分委員會的中國國家代表,吉林省九屆人大代表、常委。曾獲中國科學院青年科學家一等獎、吉林英才獎章和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已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95/96年度第一、二層次人選。1992年開始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8年被評為吉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已編輯出版學術專著4部,發表研究論文110餘篇,提交國際和國內會議報告論文70餘篇,獲權中國發明專利3項。 主要從事高分子物理和高分子材料物理的基礎性研究工作。針對高分子的軟物質特性,通過操縱聚合物的分子鏈有目的地組織和構建聚合物的結構形態,按需調節聚合物的性質,實現對聚合物的結構-性質-加工-效能的綜合尋優研究。
戴寧,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副所長、寧波工業技術研究院新能源技術研究所所長,中國微米納米技術學會理事,中國物理學會光散射專家委員會委員,上海市物理學會理事,上海市雷射學會副理事,美國物理學會會員。 1987年8月-1993年10月,美國NotreDame大學物理系獲博士學位,1993年10月-1994年12月,紐約市立大學高技術中心做博士後,1995年1月-1997年10月,復旦大學物理系任副教授,1997年9月-2001年8月,Oklahoma大學物理系任教。 1997年獲國家教委、人事部“全國優秀留學回國人員”稱號,同年獲國家教委“跨世紀優秀人才基金”資助,2001年入選中科院“百人計畫”,2003年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2004年入選“新世紀千百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才”,2005年獲政府特殊津貼。 目前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半導體低維結構材料及其光電、生物學特性,鐵電、鐵磁功能薄膜,新型紅外薄膜材料與器件,半導體自鏇電子學材料和結構等。在國際、國內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近80篇,被引用550餘次。
李 衛,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鋼鐵研究總院永磁材料研究室主任、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現兼任我所磁性材料與先進機電裝備事業部首席研究員。1982年畢業於山東大學物理系磁學專業,此後一直在鋼鐵研究總院功能材料研究所工作。1991-1992作為客座研究員在瑞典金屬研究所工作。1992年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995年被國家人事部選為“全國首批重點資助的優秀留學回國人員”,先後被授予“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993年)、“全國冶金系統傑出科技青年”(1995年)和“全國勞動模範”(2000年)等稱號。承擔多項國家863計畫、科技攻關、軍工、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在國內外高水平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60餘篇,申請專利6項;先後5次獲得包括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在內的國家級獎勵。 主要研究領域:釹鐵硼永磁材料、釤鈷永磁材料和其它金屬永磁材料的結構、磁性能、溫度特性、矯頑力機制以及相關的製備和生產工藝。
陳建敏,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寧波材料所表面工程與再製造事業部主任。1982年畢業於西北師範大學,1985年於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獲理學碩士學位。1991-1992年赴日本留學,2001-2002年作為訪問科學家在美國Argonne國家實驗室從事國際合作研究。1999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2004年獲中科院百人計畫後續支持,1996年獲政府特殊津貼,1999年獲中科院青年科學家獎一等獎和甘肅省青年科技獎,2000年被評為甘肅省先進工作者(勞模),2006年被評為國防科技工業協作配套先進個人。申報國家發明專利50餘件(其中已授權近30件),共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9項,其中作為第一完成人和材料第一發明人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各1項,合著發表論文200多篇,其中SCI收錄60餘篇,參與合著出版專著5部。主要從事特種潤滑、密封和防護材料及材料表面工程技術研究,在特種材料高技術套用和摩擦學套用基礎研究方面做出了顯著成績。作為項目負責人或主要骨幹,先後承擔了包括973、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防基礎科研和高技術領域重點套用課題在內的30餘項重要課題。
薛立新,研究員,博士,高分子與複合材料事業部主任,2009年從美國CelaneseAcetate公司引進。1987年獲得中國科技大學學士學位,1991年獲上海有機所碩士學位,1996年在美國南卡州克萊門森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後,曾任職於美國AliedSignal公司、PhilipMorris公司和CelaneseAcetate公司,擔任高級科研人員。具有25年的科學研究和產品開發經歷,專長於新型能源材料(如可充電固態電池,離子導電材料等),資源環境友好材料(空氣品質控制,可降解材料等)和醫用衛生材料方面的研究和新產品開發,其課題涉及可充電固態電池,離子交換膜的合成和工業套用,汽車及飛機艙體空氣品質控制,機油壽命延長,引擎燃燒效率提高,汽油過濾器改進,煙氣過濾,香氣控放,燃燒催化,煙毒控制,生物降解,食煙口感,醋酸纖維節面改進,低價泡沫濾棒加工,醋纖強度和飛花控制,智慧財產權保護等方面。工作成果共發表國內外專利37項(已獲授權25項,另12項待批),國內外論文19篇,國際會議報告19次。來所以後致力于于開展新的能用於清潔能源的產生和轉換裝置的研發,資源環境友好體系、醫療衛生設備、經濟型高性能工程件的高分子和複合材料及其加工技術。
劉平,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美國德州大學阿靈頓分校正教授,中組部第四批“千人計畫”入選者,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磁性材料事業部高級研究員。於1982年和1987年分別獲得中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學士和碩士學位,1994年獲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套用物理學博士學位。在進入美國德州大學阿靈頓分校之前曾在中科院金屬所、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和路易斯安那理工大學工作。2010年我所以“千人計畫”將其引進。劉平教授主要從事磁性材料、納米顆粒和粉末冶金的研究。在其二十多年的磁學和磁性材料研究中取得了多項重要研究成果。他領導的團隊在國際上首次採用“bottom-up”工藝路線合成納米晶複合永磁材料;並澄清了軟磁性相和界面對磁性交換耦合的影響,提出了梯度界面納米複合材料的概念;發明了鹽浴退火和表面活性劑輔助高能球磨技術製備納米顆粒技術,發現並研究了強塑性變形導致的複合材料的納米化機理。先後主持美國多個國家級納米磁性材料的合作研究項目,經費總額達1000多萬美元,成為美國該領域的領軍人物;發表學術論文160餘篇,邀請報告110餘次,申請、授權專利3項,出版專著一本(«NanoscaleMagneticMaterialsAndApplications»由Springer出版公司出版)。
秦祿昌,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2009年浙江省第一批高層次海外人才引進,納米事業部高級研究員,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物理系教授、Keck原子成像與操縱實驗室主任、套用科學與工程系副主任。1978年考入中科大少年班,1982年獲近代物理系學士學位,同年考入中科院金屬所師從郭可信先生學習電子顯微學。1990年獲美國西北大學材料系工學碩士,1994年獲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材料系科學博士(ScD)學位。曾先後在澳大利亞CSIRO材料科學與技術研究所、格林菲斯大學、英國布里斯托大學、德國尤利希原子核研究中心、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日本NEC公司、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美國IBM公司、日本科學事業振興事業團(JST)從事材料科學研究及生產管理。先後獲得多項國內外獎金、獎項。 主要從事納米材料的合成、結構、性能與套用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在國際上處於領先地位。創立了螺鏇電子衍射方法,是目前唯一能夠測定碳納米管原子結構的實驗方法;發現了最小的碳納米管被評為2000年世界十大科學進展之一;發展了電子衍射與高分辨電子顯微術理論、方法及在材料科學中的套用,部分內容已經寫入教科書;近期主要開展碳納米管器件、納米結構場發射電子源及新型太陽能光電材料的探索。曾撰寫專著與綜述論文10餘篇、發表論文100餘篇,被引用2000餘次,並獲美國、日本、中國多項專利。2002年應邀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講授納米材料與納米技術專題。是《Nature》、《Science》等30多個國際知名雜誌的審稿人以及多個國家高級人才計畫的評審專家。
沈寶龍,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浙江省磁性材料及其套用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本科畢業於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並於上海材料研究所獲碩士學位,1999年獲日本姬路工業大學博士學位。曾任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ERATO/JST、SORST/JST)研究員,日本東北大學金屬材料研究所助理教授及客座教授。2007年入選中國科學院“項目百人計畫”後回國到中科院寧波材料所工作至今,2008年獲國家基金委“傑出青年科學基金”支持。 長期從事鐵族塊體非晶納米晶軟磁合金的研究,在包括NatureMater.、Adv.Mater.、ActaMater.、APL、PRB等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90餘篇,被引用1000餘次(其中被引用100次以上2篇,70次以上3篇,50次以上1篇)。多次在相關國際會議上作邀請報告及分會主席,參編專著4部(英、日文各2部),申請日本專利9項(6項已獲授權),中國專利3項(2項已公開)。獲日本科研成果獎2項(1項為第一完成人)。

宋振綸,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科院“百人計畫”入選者,獲得浙江省“錢江人才”計畫資助,2007年入選寧波市“4321人才工程(第二層次)”。1998年於東南大學材料系獲博士學位後,分別在南京大學物理系、日本物質材料研究機構、美國南加州大學材料系從事博士後研究,在日本學術振興會做研究員(JSPSFellow)。 一直從事泡沫材料的製備和性能研究,製備金屬泡沫/多孔材料的工藝、物理髮泡法製備高分子多孔材料的工藝,泡沫材料物理性能;進行材料的變動力學研究,合金相變過程中的滯彈性變化,固體中相變以及馬氏體預相變中有關動力學過程的實驗和理論;對新型燒結工藝的研究,用等離子脈沖燒結技術製備新型材料。發表論文近20篇。作為我所“團隊行動”引進的首位科研人員於2004年底來所工作,負責表面工程技術研究,重點發展PVD在釹鐵硼永磁材料表面防護的套用技術,目前在研項目5項,與國際上多家高水平的材料製備研究單位開展合作,在材料製備工藝的研究上形成獨特的風格。
許高傑,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科院“百人計畫”入選者。1997年獲得中國科技大學凝聚態物理專業博士學位後,進入該校化學博士後流動站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1999年5月出站留校,並被聘為副教授。2001-2004年在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和丹麥Risoe國家實驗室做訪問學者。長期從事氧化物複合功能材料的設計、製備和物性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回國人員基金項目,發表論文90餘篇。2005年初以“團隊行動”引進來所後,負責功能陶瓷與器件科研團隊的工作。針對寧波地區的產業需求,抓住壓敏電阻方面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切實可行的研發方案,並在研究中取得突破,該研究對於提升國內器件廠家的產品性能具有重要的意義,為企業的技術升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目前承擔科技攻關項目、方向性項目和企業合作項目4項。
顧群,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2007年入選寧波市“4321人才工程(第二層次)”。1998年獲四川大學工學博士學位後,分別在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斯圖加特纖維研究所從事博士後工作。回國後在北京紡織研究院工作,從事功能纖維的研究與開發,主持了北京市、中石化的2項科技攻關項目,項目研究的導電複合纖維成果目前已實現中試生產,批量用於軍隊面料生產。2005年以“團隊行動”引進,負責環境友好高分子及加工套用技術團隊的研究開發工作,在相關方向的套用基礎研究、產品開發上獲得了國家、科學院、省、市項目4個。作為團隊主要成員參與國家支撐項目,已通過科技部專家論證。負責研發的子課題經費達600萬元。
閆阿儒,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科院“百人計畫”入選者,2007年入選寧波市“4321人才工程(第二層次)”。1993-1998年攻讀學位期間,系統研究了燒結Nd-Fe-B磁體的顯微組織和磁性。1998-2000年在中科院物理所磁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作博士後,重點研究快淬各向異性稀土永磁材料的製備與磁性,成功合成出了具有高磁能積的磁各向異性Sm-Co系列永磁材料,具有高的矯頑力和磁能積,在快淬各向異性稀土永磁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在德工作期間,成功簡化沉澱硬化2:17型快淬Sm(Co,Fe,Cu,Zr)z永磁體的熱處理工藝,研究成果對研製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和磁製冷材料具有重要的實驗和理論價值,受到國際磁學專家高度評價。已發表論文50餘篇,獲國家發明專利2項,獲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 2005年以“團隊行動”引進,負責領導高性能釹鐵硼磁體產業化關鍵技術科技團隊的工作,承擔實驗室初期建設、裝備採購與安裝等工作。目前承擔百人計畫項目、科技攻關重點項目和企業委託合作項目等8項。
倪浩明,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科技發展部主任。1985年碩士畢業於武漢材料保護研究所金屬腐蝕與防護專業。先後主持、參與和完成“NGK葛滬±500KVDC絕緣子及線路器材的腐蝕失效分析和研究”、“吸收聲吶波覆層研究”、“板式換熱器的腐蝕防護”、“熱換器的腐蝕失效分析及防護技術開發”、“鋼管、鑄管內外防腐襯裡技術和塗層技術工程研究”、“國家計委艦船塗料九五、十五攻關”、“寶鋼馬跡山碼頭鋼管樁防腐工程”、“釹鐵硼稀土永磁材料的表面沉積技術研究”、“三峽壩區材料及塗層現場試驗”、“全國表面工程新材料信息網開發”等課題。以前主要從事腐蝕防護、腐蝕失效分析等研究工作。2006年開始擔任寧波材料所科技發展部主任至今。
烏學東,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入選寧波市“4321人才工程(第二層次)”。2000年上海交通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獲博士學位,並留校執教。2003年,赴美國伊利諾伊大學(UIUC)作訪問學者1年。
在上海交大執教期間,主要研究綜合多學科交叉知識的表面化學和表面/界面功能材料,在工程技術套用方面具有廣泛的工作基礎。發表科研論文16篇,出版專著1部。2006年以“團隊行動”引進來所,負責特殊表面功能薄膜研究團隊的科研工作,主要研究表面化學和表面功能材料,分離膜材料的化學改性,物質表面自由能操控技術。目前在研的有寧波市自然科學基金、科技攻關和企業委託合宋偉傑,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科院“百人計畫”入選者。2002年1月在清華大學獲得理學博士學位。2002-2006年在日本物質材料研究機構從事博士後研究。 主要從事納米薄膜及現代表面分析技術研究工作,取得許多有意義的研究成果。他綜合利用多種現代表面分析技術獲得有機電致發光器件中典型界面物理化學信息,在多種合金單晶襯底上製備外延結構氧化鋁薄膜等。他主持和參加完成了多項國家級研究項目,並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發表研究論文20餘篇,參加國際會議10餘次,受到國內外同行的關注和認可。 2006年9月以“團隊行動”引進到材料所,負責多功能氧化鋅基薄膜與器件研究團隊的科研工作,擔任功能材料和納米器件事業部主任助理,積極參加研究所的籌建,負責事業部關鍵裝備調研、商務洽談、招投標;現承擔寧波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李勇,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5年安徽大學化學系畢業,擔任中科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納米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長期從事納米材料製備及其套用技術研究工作,先後承擔或參加省科技攻關計畫項目、科技部“863”計畫項目等省部級項目8項;與10餘家企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近年來發表文章10餘篇,獲發明專利10餘項。

應邀擔任我所公共技術服務中心主任,承擔研究所通用儀器裝備和公共技術平台的管理和全所大型儀器裝備的採購和招投標工作,為我所的實驗室建設和科研裝備的配套做了大量艱苦細緻而足有成效的工作。目前主持納米材料改性塑膠、納米功能塗層材料、超細空心微珠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套用等多項套用技術研究工作。

汪愛英,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98年畢業於西北工業大學,2003年在中科院金屬所獲博士學位,同年7月赴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KIST)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2005-2006年在韓國J&LTech.公司研發中心工作。一直致力於碳功能薄膜材料和表面改性技術的套用研究,在CVD大面積金剛石薄膜的數值研究與動力學生長、PVD/CVD合成高質量類金剛石薄膜、新型電弧鍍、離子束納米複合鍍技術的產業化套用等方面已經取得了原創性的科研成果。在國內外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20餘篇,獲得專利4項。 2006年底以“團隊行動”引進到所,負責碳基硬質薄膜的研究及套用團隊的科研工作,從事的硬質薄膜的製備及殘餘應力問題研究獲寧波市自然科學基金資助。
盧煥明,博士,正高級工程師,碩士生導師。1983年在東北工學院畢業後在冶金部鋼鐵研究總院工作,1991年在浙江大學獲工學碩士學位,其後在浙江大學矽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從事研究工作,2002-2003年在德國基爾大學透射電子顯微鏡研究室工作,2006年在浙江大學獲博士學位。 長期從事透射電子顯微鏡、掃描電鏡及X射線衍射等測試分析,作為主要骨幹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基金項目等,開展SiGe、LiNbO3、ZnO薄膜及納米材料的顯微結構研究。2007年初以“團隊行動”從浙江大學引進來所,作為骨幹建設我所公共技術服務中心,負責TEM設備及其材料顯微結構分析,參與公共技術服務中心大型儀器設備的裝備調研、採購、安裝調試等技術支撐與管理工作。
方省眾,博士,研究員,入選浙江省“錢江人才”計畫。2003年在中科院長春應化所獲博士學位。2004-2005年在韓國高麗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2005-2007年在韓國LG化學公司技術研究院工作。 曾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發現異構聚醯亞胺具有較高的玻璃化轉變溫度、良好的溶解性能、較低的熔融粘度、較寬的加工視窗以及相當的機械性能和熱穩定性,是一種具有廣闊發展前景的結構材料。主要研究高性能聚醯亞胺材料的基礎和套用。發表論文10餘篇,申請國內外專利8項。2007年3月以“團隊行動”從韓國LG公司引進來所,負責特種樹脂及高性能材料開發科技團隊的研發工作。目前主要參加事業部科技支撐項目,主要從事高性能聚醯亞胺材料的分子設計、新型製備、結構與性能關係、加工技術和產業化研究。
曹鴻濤,博士,研究員。1998年保送東北大學碩士研究生,2001年考入中科院金屬所攻讀博士學位。2004-2006年在瑞典皇家理工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從事透明導電氧化物半導體薄膜材料與器件研究,參與並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透明導電膜ZnO:Al(ZAO)散射機制與化學穩定性”的研究。發表論文近10篇。2007年3月以“團隊行動”從瑞典引進,是多功能氧化鋅基薄膜與器件科研團隊的骨幹,主要研究新型寬禁帶氧化物半導體多晶材料的製備和外延單晶的生長,晶體結構及光、電、磁性能及相互耦合性能,半導體同質/異質結的多功能微、納器件界面問題與性能研究;窄帶隙半導體的一維納米結構的無序或定向合成生長等。
鄭文革,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5年畢業於安徽大學,1990年獲中國科技大學碩士學位,1993年在中科院化學所工程塑膠國家重點實驗室獲博士學位,是中國自主培養的首位工程塑膠博士。1994年起,先後在香港科技大學從事博士後,在清華大學核能技術設計研究院新材料研究室從事科研工作,曾在日本原子力研究所環境科學及材料化學研究部、日本科技廳(STA)、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材料工程學院、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微孔塑膠製造實驗室等科研機構任研究員。曾參與國家“863”能源領域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利用連續化工藝製備低密度聚丙烯泡沫塑膠,在原材料及發泡劑兩方面均有突破,具有重大的學術與市場套用價值。從事高性能的核級高分子粘合劑的合成製備與加工及球形燃料元件性能表征研究,並成功套用於球形燃料元件的石墨基複合材料。發表論文65篇。 2007年7月以“團隊行動”從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引進,負責高分子加工新技術研究團隊的科研工作,主要進行聚合物-超臨界流體發泡與加工技術研究,承擔國家支撐計畫課題任務。
張安將,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8年獲中國科學院成都有機化學研究所理學碩士學位,1988-1993年在華西醫科大學藥學院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1993年10月獲東方基金會博士獎學金,赴葡萄牙里斯本高等工學院留學1年。1995年調入溫州師範學院工作,2000年晉升為教授。2003年獲四川大學理學博士學位。2007年7月加盟我所。主持或參與省部級、國家級科學基金多項。2001年、2004年分別獲浙江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三等獎各1項,2004年入選浙江省“151人才”。在OrganicLetters等國內外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80餘篇,其中被SCI收錄60餘篇。2004年起掛靠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招收藥物化學方向的博士生。 長期從事波譜學及有機化學的研究與教學工作,在有機化合物的結構測定、解析方面有系統的研究積累與一定的影響。如,發現不需添加任何助劑與分離純化處理,用1HNMR原位測量還原產物手性醇或胺的對映體過量(ee)值等重要的科學現象。現從事木基複合材料分析與模壓成型的套用研究。

楊建行,高級工程師。1978年畢業於蘇州絲綢工學院染整化纖專業。長期在江蘇、上海、浙江的紡絲、化纖、染整、織造等高分子生產領域擔任技術、生產領導職務(車間主任、技術科長、質監科長、計量科長、技術副廠長、總經理、總工程師等),主持或參與國家、行業科技、技術攻關項目15項,獲部省市級科技新產品一等獎3項,二、三等獎多項,在聚酯合成、合成纖維面料織物生產、印染生產的組織、管理和產品研發及經營活動中積累經驗豐富。2007年3月應邀兼任我所高分子事業部工程中心主任以來,與高分子事業部一起建設起一個創新性工程技術平台,與周邊企業緊密結合,合作申請的“高性能聚酯”國家支撐項目獲得批准,在該事業部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李潤偉,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2002年畢業於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獲得理學博士學位,並獲得中國科學院院長獎學金。2002年8月至2003年9月,獲日本學術振興會資助在日本大阪大學產業科學研究所做JSPS研究員。2003年10月至2005年1月,獲德國洪堡基金會資助在德國凱澤斯勞滕大學(KaiserslauternUniversity)做洪堡學者。2005年2月至2008年3月,在日本國家材料科學研究所國際青年科學家中心(InternationalCenterforYoungScientists,NationalInstituteforMaterialsScience)任高級研究員。2007年8月起加入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2008年1月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一直在磁電子學/自鏇電子學材料、物理及器件等領域從事研究工作。已在PhysicalReviewB,Appl.Phys.Lett.J.Appl.Phys.Nanotechnology等國際學術期刊發表50餘篇SCI收錄的學術論文。在多次國際學術會議上做邀請報告。目前是NewJournalofPhysics,Nanotechnology,J.Appl.Phys.J.Phys.condens.Mater.J.Phys.D:Appl.Phys.等國際學術期刊的審稿人。目前的研究興趣集中在可用於新型存儲和感測的氧化物功能材料探索及原型器件設計,包括多鐵性(磁電複合)材料及其套用,電阻式隨機存儲材料與器件等。目前承擔的研究課題:“973”子課題1項(負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負責),浙江省傑出青年團隊項目(負責),中科院創新團隊國際合作夥伴計畫(參與,學術骨幹)。
劉兆平,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2004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理學博士學位,博士期間專攻低維納米材料的溶液相合成研究。2004-2007年,在日本物質材料研究機構(NIMS)納米材料中心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專攻無機層狀材料的合成和剝離/重組。2007-2008年,在美國紐約州立大學賓漢頓分校(SUNY@Binghamton)化學系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專攻III-V量子點(線)的溶液相合成研究。2008年10月加盟我所。自2003年以來,已在J.Am.Chem.Soc.,Angew.Chem.,Adv.Mater.等國際著名化學和材料期刊上發表論文30餘篇,論文至今已獲他人引用超過800餘次,單篇論文最高被引近100次。目前的研究興趣集中於新能源材料的納米化研究。
許赬,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科院“百人計畫”入選者。1998年碩士畢業於中南大學材料物理專業,2003年獲美國南加州大學博士學位,2003-2007年在南加州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2007年8月晉升為研究助理教授,期間先後於2005年8-10月和2006年9-12月赴日本九州大學任訪問研究員。2008年10月加盟我所。發表論文70餘篇,平均引用數為7.8次,h指數為13,並為Metall.Mater.Trans.A,Mech.Mater.,Mater.Sci.Eng.A,J.MaterSci多個國際刊物承擔審稿工作。 長期從事材料的製備、加工、性能與組織、結構關係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近期開展的主要研究方向:1)高溫電解水蒸氣制氫;2)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套用基礎研究。

陳亮,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2001年獲南京大學套用化學學士學位,2006年在美國匹茲堡大學化學工程系和國家能源技術實驗室(NETL)獲得博士學位,隨後進入美國空氣化工產品公司(AirProducts&ChemicalInc.)從事儲氫材料的開發研究。2007年加入我所任春蕾計畫副研究員,2009年晉升為研究員。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為氣體分離、儲存及催化材料的設計和開發,利用分子模擬與各種實驗方法研究多孔材料儲氫和捕集二氧化碳的基本機理,以及過渡金屬和氧化物等表面上的催化反應,已在Phys.Rev.Lett.,J.Phys.Chem.B/C,Phys.Rev.B等雜誌上發表30餘篇論文。先後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浙江省錢江人才計畫1項以及省市自然科學基金數項,並作為主要骨幹參與中科院和寧波市創新團隊計畫,2009年獲中國科學院盧嘉錫青年人才獎
左國坤,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93年畢業於中南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後留校任教。1997年4月-2004年3月留學日本京都大學,在該校研究生院信息學研究科系統科學系完成了碩士和博士課程,期間發表論文12篇,多次參與大型國際學術會議並做口頭髮表。留學期間,曾參與該國21世紀COE(The21stCenturyCenterOfExcellenceProgram)國家項目,深入研究了基於模型追隨D*控制器的汽車線傳控制及操舵反力控制技術,並提出了兩種耐故障的線傳裝置,且對其信賴性進行了定量的分析,為該種革新技術在汽車中的套用提供了實際的解決方案,為此,2001、2003年兩次獲得京都先進技術研究所風險投資基金的資助。2004年4月-2009年3月,工作於國外某大型電器公司研發本部,參與掃除機器人和智慧型移動終端的研發,為推進公司的大型數碼信息家電項目做出貢獻。在職期間,單獨或者共同申請專利44項,已被授權專利44項(日本23項,歐洲7項,中國7項,美國7項)。2009年初加盟我所,現任先進制造技術所研究員。
周生虎,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93年獲華中理工大學套用化學專業學士學位,1996年獲四川大學有機化學專業碩士學位。1996-2002年在中國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工作,主持或參加了中石化多項重大或重要課題。2003年-2007年在美國UniversityofMaryland,CollegePark攻讀博士學位,2007年-2008年在美國能源部OakRidgeNationalLaboratory從事博士後研究,2009年3月加盟我所。先後從事醋酸乙烯鈀金催化劑、丙烯腈鉬鉍催化劑和裂解汽油加氫蛋殼型鈀催化劑的研製,其中主研的裂解汽油加氫催化劑已在中石化廣泛套用,並獲得第十屆中國專利優秀獎和第五屆上海市發明創造專利獎。在美學習期間,主要從事可控雙金屬納米顆粒的合成及其在多項催化上的套用,在J.Am.Chem.Soc.,Angew.Chem.Int.Ed.,Adv.Funct.Mater.,J.Phys.Chem.C,J.PowerSources,Langmuir,ChemPhysChem上發表多篇論文,申請或授權中國專利3項、美國專利1項。
吳愛國,博士,研究員,碩士生導師。2003年博士畢業於中科院長春套用化學研究所電分析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師從汪爾康院士、李壯研究員,曾獲中科院彭蔭剛冠名獎學金。2004年1月-2005年7月,在德國馬爾堡大學(UniversityofMarburg)做化學博士後,從事膜蛋白的納米生物學研究。2005年7月-2006年4月,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CaliforniaInstituteofTechnology)AhmedHZewail教授(1999年化學諾貝爾獎獲得者)組從事超快雷射的物理生物學研究。2006年5月-2009年6月,在美國西北大學(NorthwesternUniversity)醫學院任ResearchAssociate,從事納米生物和納米醫學的研究。多年來,參與和承擔了10多項研究課題,參與了研究生的指導和課程教學工作。已在PNAS,Anal.Chem.,Langmuir,Small以及Anal.Biochem.等學術雜誌發表論文37篇(其中SCI收錄34篇),申請中美專利10餘項(已獲授權9項),其工作已被國際期刊/學位論文正面引用超過500次,H-指數=11。應邀參加第234屆美國化學會(ACS)秋季年會和Particles2008等國際會議並作報告。應邀在美國DukeUniversity以及中國國家納米中心等10多家國際著名研究機構進行學術交流10餘次。是Nanomedicine,NanoscaleResearchletters和BioconjugateChemistry等12種國際雜誌的特約審稿評論人;是中國化學會、美國化學會和美國顯微學會會員。2009年1月起以“團隊行動”加入我所。在材料所的研究興趣集中於納米材料及其在生物醫學、生物分析化學和環境科學上的基礎探索與套用研究。
朱錦,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2001年7月獲美國Marquette大學化學系博士學位。2001年8月-2003年9月在美國Cornell大學材料工程系從事博士後研究。2003年10月-2004年11月在美國NEICorporation,Scientist-ProductDevelopment工作。2004年12月-2006年6月在美國OvationPolymers任R&DDirector&ChiefScientist。2006年7月-2009年5月在日本矢崎公司(YazakiCorporation)美國研發中心任ProjectManager&SeniorScientist。 近年來發表論文27篇,被他人引用630次,申請專利10多項。目前研究方向:新型環境友好高分子材料、高分子納米複合材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
黃峰,博士,研究員,1998年9月至2003年8月在美國阿拉巴馬大學信息技術用材料中心和金屬與材料工程系從事研究生學習,於2003年12月獲博士學位。2003年8月至2005年7月間,在此中心開展博士後研究,其後進入高科技產業界。期間曾主持開發了多項薄膜製備工藝,以及新一代金剛石鍍層製備設備與工藝,並用於相關的磁碟和磁頭生產。主要研究方向為薄膜材料,尤其是與表面真空鍍層相關的PVD和CVD工藝和設備開發。
近期研究方向集中於高密度電漿低能離子輻射在磁控濺射鍍膜過程中的運用,尤其是通過調控鍍層的製備方法和製備工藝來達到:對較複雜形貌的有效覆蓋、內應力的控制、組織缺陷的控制、晶態調控、相組成調控、晶向調控等。並由此實現針對鍍層特定用途來最佳化工藝、結構和性能。
益小蘇,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科技委主任,先進複合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寧波材料所高分子與複合材料事業部客聘首席研究員,國際先進材料與工藝技術學會(SAMPE)北京分會主席,國際複合材料理事會執行理事(ICCM-Councilmember),亞-澳複合材料理事會(ACCMCouncilmember)理事,世界粘接技術學會(WRCAP)常務理事(IOC-member),中國《複合材料》雜誌主編,中國材料研究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複合材料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航空學會材料工程專業分會副主任等。主要論著有《先進複合材料技術研究與發展》,《複合導電高分子材料的功能原理》,《高分子材料的製備與加工》,《疊層膠粘複合材料概論》和《BeitragzumstructurabhaengigenmechanischenVerhaltenvonKlebstoffschichten》(德國DVS出版社)等約10本;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250餘篇,其中被SCI,EI等收錄400次以上。國防科學技術進步一等、二等獎,國家863計畫個人重大貢獻獎,中航總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全國科教十傑青年,中國首屆青年科技獎/青年科學家獎,全國新長征突擊手等。國際、國家和國防發明專利約20項。
范欣愉,博士,研究員,碩士生導師。1997年和2000年分別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高分子及複合材料專業獲得學士和碩士學位,2006年4月於比利時魯汶大學冶金與材料工程系複合材料專業獲得博士學位,2006年6月至2008年3月受聘於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從事聚合物基納米複合材料研究工作,2008年5月起作為“春蕾行動”引進人才加盟中科院寧波材料所。在國內外複合材料專業期刊與國際會議共發表文章20餘篇,多次參加國際複合材料會議並做大會報告4次。目前已申請中國發明專利6項。多年來一直從事複合材料相關科研工作。主要研究領域:先進複合材料的製造技術、結構件力學設計、老化與壽命預測,輕質夾層結構製造與性能、熱塑性蜂窩自動化生產工藝、熱塑性基體複合材料製造,複合材料力學性能的有限元模擬計算、工藝模擬計算、聚合物材料粘彈行為計算等。
王冶鐵,正高級工程師。1982年畢業於北京化工學院(後更名北京化工大學)。曾任常州合成纖維廠(後更名常州化纖公司)技術員,車間主任,工程師,技改科長,設備科長,高級工程師,負責“POY改海島絲”、“POY改TCS”、“開發生產異收縮絲”、“卷繞頭一改二”等重大技術改造項目的實施,全國首創完成“空壓機冷卻水再利用”項目,在生產的組織、管理和產品研發及經營活動中積累了豐富經驗。06-08年為材料所高分子事業部客聘高級工程師,負責高分子事業部實驗室建設、規劃和配置,2009年晉升為正高級工程師。
萬青,高級研究員,博士,1998年在浙江大學取得學士學位,2004年在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取得博士學位,曾在英國劍橋大學納米中心和美國密西根大學做博士後研究,引進前是湖南大學物理與微電子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電子科學與技術系主任,並擔任微納光電器件及套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主要從事新型半導體微納結構與器件研究工作。先後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重點、湖南省重大專項子課題等一批科研項目。在新型微型氣體感測器、超低壓薄膜電晶體、矽基太陽能電池等領域開展了一系列創新科研工作,並在國際上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在NanoLetters、AdvancedMaterials、Small、AppliedPhysicsLetters等權威學術雜誌上發表論文80多篇,被世界同行科研人員廣泛引用,累計SCI他人正面引用1500餘次。研究論文還多次被《NatureChina》、《MRSBulletin》、《NatureAsiaMaterials》作為“Highlight”專題報導。其中2004年發表的有關ZnO納米線感測器的論文在2007年度被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統計為近十年來中國大陸學者發表的論文他人引用次數最多的論文之一。在矽基太陽能電池領域申請了國家發明專利5項,併兼職擔任溫州日強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先後獲得了包括“中國青年科技獎”、“高等學校自然科學一等獎(排名第二)”、“中國科學院院長特別獎”、“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湖南省芙蓉學者特聘教授”、“湖南省傑出青年基金”、“湖南省青年科技獎”等在內的多項獎勵和資助。引進後主要開展微納光電材料與器件領域特色基礎研究和太陽能電池領域研發工作。
廖有用,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先進制造技術所研究員,於1984年和1987年分別獲得西北工業大學航空電氣工程學士和航天部第一研究院電機碩士學位,2003年獲得新加坡國立大學電氣工程碩士學位。曾擔任北京控制器件研究所高級工程師,期間獲得航天部科技成果二等獎,1994年加入ASMTECHNOLOGYSINGAPORE,任副主任工程師,主要負責設計、開發伺服直線電機及其運動控制系統、智慧型執行機構,制定直線電機生產流程、督導質量控制和人員培訓,研發的產品包括:單/三相直線電機、動圈/動磁式直線電機、空心/鐵心直線電機、特種電機(直線/鏇轉電機)、直線步進電機、高速精密運動系統、直線電機測試系統等。2005-2008任深圳大族精密機電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領導並組織設計、開發和生產各種自動化設備用直線電機及其系統,包括高速擺角電機、大功率水冷永磁直線電機、音圈電機、直線感應電機以及自動對焦系統、單軸、雙軸、多軸精密運動系統等。在職期間擁有授權專利9項,其中5項為美國專利。
付俊,研究員,博士2010年4月從美國哈佛醫學院麻省總醫院引進,2005年在中科院長春應化所獲得博士學位,此後作為中科院-馬普獎學金訪問者在馬普高分子材料研究所工作兩年。曾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三項,高分子物理與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基金一項,德國DFG項目一項。指導本科生畢業論文和研究生科研工作。在Macromolecules,ChemistryofMaterials,Nanotechnology,JournalofChemicalPhysics,MacromolecularRapidCommunications,Polymer等著名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36篇,他人引用442次,與他人合作編寫專著一章,參加國內國際學術會議6次,作國際會議分會報告一次,發表會議論文7篇。應邀訪問慕尼黑工業大學物理系並作學術報告。現為JournaloftheAmericanChemicalSociety和Polymer雜誌的審稿人。目前研究方向為:關節置換與關節修復用高分子材料加工與改性工藝研究,高分子心血管支架,高分子人工血管,水凝膠藥物緩釋與輸送體系,可降解高分子支架與組織再生。
黃慶,研究員博士2010年4月從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引進。黃慶本科和碩士就讀於天津大學,2005年從上海矽酸鹽研究所博士畢業,師從著名材料學家高濂教授。隨後三年在世界材料科學中心之一日本物質材料研究所從事博士後研究,師從國際著名納米材料科科學家YoshioBando教授。2008年春來到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加入國際知名材料科學家AmiyaMukherjee教授研究小組,從事複合陶瓷的基礎研究。至今已經發表論文25篇在國際著名期刊中,其中包括《AngewandteChemie-InternationalEdition》、《JournalofAmericanChemicalSociety》《AdvancedMaterials》、《JournaloftheAmericanCeramicSociety》和《Small》等頂級刊物上。已經申請美國專利一項和日本專利兩項。來所以後主要開展結構功能一體化複合陶瓷材料。
李華,研究員博士,2010年從美國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引進。在西安交通大學獲得分別獲得學士和碩士學位,2002年在新家坡南洋理工大學獲得博士學位,此後分別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和美國Brookhaven國家實驗室從事研究工作,主要從事熱噴塗工程材料和生物材料塗層及生物塗層與成骨細胞相互作用的研究,從事熱噴塗塗層形成機理的研究,並研究材料電鏡技術如透射電鏡技術在生物醫學中的套用。已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國外期刊論文32篇),被他引273篇。並由於申請者在熱噴塗生物塗層領域的學術貢獻,被“CRCHandbookofBiologicalandBiomedicalCoatings(CRC生物醫學塗層手冊)”主編SamZhang教授特邀請著“ThermalSprayedBioceramicCoatings:NanostructuredHydroxyapatite(HA)andHA-BasedComposites(熱噴塗納米羥基磷灰石與其複合生物塗層)”一章,已成稿,將於2010年發表。引進後主要從事熱噴塗表面塗層技術研究與開發。
王欣剛,中科院北京自動化所智慧型感知與識別實驗室負責人,碩士生導師,計算機學會高級會員,先進制造技術所客座研究員。1995年在天津大學獲電子工程學士學位,1995~2002年在中科院長春光機所工作與學習,2002年獲博士學位。2002年5月到2005年10月曆任行者集團研發部項目負責人,京東方科技集團研究院項目主管,中科院自動化所-韓國三星聯合實驗室常務副主任。從事一線科研工作10餘年,作為技術骨幹參與和主持過多項國家重大項目、基金項目和企業產品研發項目。其中參與的“921航天相機”成功搭載於神州五號,“車載式地面照射器檢測系統”獲得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計算機視頻信息穩定截獲與處理系統”屬於國內該領域的開創性工作,獲得總裝的肯定。作為項目主管和負責人承擔的項目有,863項目“涉及空間語義的自適應人機互動關鍵技術研究”以及863項目“多通道融合的互動式虛擬人技術研究”,北京市科委數字奧運項目“基於IPV6的手持多媒體終端”,韓國三星的國際合作項目“生物護照MRTD(MachinereadableTravelDocuments)技術研究”,企業項目“圖像型智慧型火災報警系統”等。近幾年來,在信號處理、模式識別、智慧型控制、人機互動等領域發表論文12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7項。2010年6月成為先進制造技術所客座研究員,主要從事機器視覺技術與套用的研究指導工作。

大事記

日期事件

2004年4月20日中國科學院與浙江省人民政府、寧波市人民政府簽署共建“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的協定書和備忘錄。

2004年4月27日成立材料所籌建辦公室。

2004年5月11日至17日材料所籌建辦公室主要成員深入寧波材料相關企業調研。

2004年5月28日召開材料所籌建工作小組暨籌建辦公室第一次聯席會議。

2004年5月29日召開材料所理事會第一次全體會議。

2004年7月6日材料所籌建機構的事業法人“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正式登記註冊。

2004年7月8-9日召開材料所籌建工作小組暨籌建辦公室第二次聯席會議。

2004年7月26日材料所籌建辦入住寧波大學西校區。

2004年8月24日中科院高技術產業局在北京組織召開《建所綱要》論證會,確定《中科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建設方案(綱要)》第一版。

2004年8月30日召開材料所籌建工作小組暨籌建辦公室第三次聯席會議。

2004年10月10日中科院寧波材料所在寧波新芝賓館召開園區規劃設計方案評審會。

2004年10月11日召開材料所籌建工作小組暨籌建辦公室第四次聯席會議。

2004年10月18日-23日亞太材料科學院、中國科學院、寧波市人民政府、中國科學院固體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籌)共同舉辦第11屆亞太材料科學院學術研討會。

2004年10月23日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籌)與俄羅斯代表團就雙方合作事宜舉行了一次會談。

2004年11月22日召開材料所籌建工作小組暨籌建辦公室第五次聯席會議。

2005.1.1《材料所規章制定辦法》、《材料所籌建期間車輛使用暫行規定》、《材料所籌建期間員工考核暫行辦法》開始施行。

2005.1.11寧波工程學院李維維副院長一行訪問材料所

2005.1.19寧波材料所全體同志、寧波市科技局領導及各處室領導前往杭州,與省科技廳舉行新春團拜會

2005.1.27籌建辦全體員工2004年度工作考核

2005.2.1材料所搬遷

2005.3.4市發展計畫委員會在鎮海區招寶山飯店組織召開《中科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園區一期建設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評審會》

2005.3.13材料所籌建辦下屬管理部門負責人崗位應聘答辯會

2005.4.7《契約管理暫行規定》、《資金審批管理暫行規定》、《境內差旅費開支報銷暫行規定》、《外地工作人員臨時生活安置暫行規定》出台

2005.4.8寧波市公安局有關職能部門來我所現場辦公

2005.4.21材料所與企業簽訂第一份合作協定

2005.4.21蘇州市科技局周旭東局長率團到材料所進行考察交流

2005.4.22-4.24中科院高技術研究與發展局副局長秦偉研究員來所指導工作

2005.4.23材料所舉行籌建以來首屆“百人計畫”所內答辯評審會

2005.4.23中國科學院蘭州化物所薛群基院士、中科院化學所高分子聯合實驗室主任韓志超研究員在材料所作專題學術報告會

2005.4.24九三學社浙江省科技經濟委員會來材料所考察

2005.4.25中科院上海分院組織“分院系統科技園區管理培訓與交流”活動,材料所綜合辦主任季曉平、基建辦主任雷金常、綜合辦主管陶永懷參加此次活動

2005.4.26-4.27材料所籌建辦崔平主任率浙江大學建築設計院有關設計人員訪問新加坡A-star屬下的材料研究與工程研究所(IMRE)、數據存儲研究所(DSI)、生物與納米研究所(IBN)、化學與工程科學研究所(ICES)及新加坡國立大學(NUS)和南洋理工大學(NUT)

2005.5.13材料所顧群、宋振綸博士赴蘇州天通公司考察

2005.5.18崔平所長、嚴慶副所長參加在寧波舉辦的2005中國模具資源博覽會開幕式

2005.5.30在新芝賓館召開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籌建工作小組暨籌建辦公室第六次聯席會議

2005.5.30施爾畏副院長、院地局趙勤局長和院地合作局東部處鄧強處長一行與材料所科研人員座談

2005.6.1材料所嚴慶副所長一行三人對科寧達公司進行考察

2005.6.3材料所與寧波工程學院簽署合作研究生協定

2005.6.7材料所“材料論壇”開講,新加坡信息存儲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張軍博士作題為“中國信息產業磁記錄技術革命的機遇與挑戰”的報告

2005.6.8材料所參加第七屆浙江投資貿易洽談會、第四屆中國國際日用消費品博覽會和第三屆浙江(寧波)科技成果交易會

2005.6.9崔平所長參加“2005鎮海區化工及新材料科技合作洽談會”,並作題為“建設材料研發創新平台,協助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專題報告

2005.6.16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洪瀚博士來材料所作高性能聚合物報告

2005.6.23以中科院基礎局原局長金鐸研究員為首的北京物質基地考察團一行八人來甬對材料所進行工作考察

2005.6.29全國政協委員考察團以北京大學甘子釗院士為代表的部分科技界委員: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所長黃偉光研究員、南開大學物理學院院長許京軍教授,山西省商務廳李晉峰副廳長、北京鋼鐵研究總院功能材料所副所長李衛教授一行五人來材料所考察

2005.6.30常州市科技局、知識產權局張躍局長率團一行五人來材料所考察交流

2005.7.4寧波市科技局與材料所攜手舉辦燃料電池報告會

2005.7.5-7.8籌建辦主任崔平隨以中國科學院常務副院長白春禮為團長的代表團訪問筑波大學先端科學研究中心(TARA)、日本物質材料研究機構(NIMS)和奈良尖端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NAIST)

2005.7.18中科院南京分院院長嚴壽寧、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院長王英儉、固體物理研究所黨委書記單文鈞、中國科技大學副校長李國棟及華東地區有關科研院所領導一行來材料所考察指導

2005.7.20四川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院汪映寒教授到材料所作題為“聚醯亞胺液晶取向膜”的學術講座

2005.7.22美國Veeco公司蘇全民博士在材料所作題為“納米尺度上定量的力學測量”學術報告

2005.8.17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第一屆理事會第二次全體會議在寧波新芝賓館召開,會議由中科院副院長、材料所第一屆理事會理事長施爾畏主持

2005.8.17路甬祥院長親切接見材料所全體人員並與大家進行座談

2005.8.18材料所在鎮海區莊市街道建設工地隆重舉行奠基典禮,標誌著材料所進入全面建設階段

2005.8.18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在寧波新芝賓館三號樓舉行了籌建工作匯報會

2005.8.18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梅濤、固體物理研究所所長蔡偉平、中科院研究生院軟體學院副院長王穎、浙江工業大學副校長馬淳安、清華長三角研究院院長周海夢、嘉興南湖區科技局副局長鬍瓊玉及有關企業領導一行來材料所考察指導

2005.8.23寧波市科技局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處何曉南處長攜相關人員來材料所現場指導工作

2005.8.24材料所舉行首屆研究生入所教育

2005.9.8材料所園區建設一期工程第一標段正式開始打樁,進入工程施工階段

2005.9.17-9.18材料所參加“2005年中國西部(蘭州)全國人才智力交流大會”

2005.9.20丹麥Risoe國家實驗室材料部項目主管N.H.Andersen教授來所進行學術交流

2005.9.21-9.23材料所參加“中國合肥高新技術項目—資本對接會中高級人才招聘會”

2005.9.25材料所參加“寧波市第七屆引進高層次人才智力項目洽談會暨2005'中國寧波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洽談會”

2005.9.28崔平所長和李勇研究員等出席“2005年常州科技經貿洽談會”開幕式,並作為12個外商投資大項目和重大科技合作項目中唯一的科技合作項目在開幕式上與常州兆隆合成材料有限公司進行了現場簽約

2005.9.28世界上最大的生物降解塑膠製造商美國NatureWorks公司(原CargillDow公司)產品研發部JimLunt博士、資深技術顧問甄光明博士訪問材料所,並作題為“聚乳酸的改性及與澱粉和其它生物降解塑膠的共混”的報告
2005.10.19美國紐約州立大學阿爾伯尼(Albany)材料科學研究所紐約薄膜技術研究中心(納米/微米系統技術)首席科學家徐百教授來所交流

2005.10.23國家科技部邵立勤研究員來材料所考察並指導籌建工作

2005.10.28中科院副院長施爾畏率領由院人教局、高技術局、綜合計畫局和基建局等部門領導和專家組成的考核評估組一行在上海分院對寧波材料所進入知識創新三期進行評估

2005.10.28材料所一行參觀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2005.11.1材料所舉行“稀土永磁材料科技發展規劃”諮詢會

2005.11.1材料所舉行舉行籌建以來第二次“海外傑出人才”答辯評審會

2005.11.3中國塑膠加工工業協會在寧波市金港大酒店舉行中國塑協專家委員會成立大會,材料所承辦此次大會

2005.11.6材料所與常熟滌綸有限公司簽署科技合作協定

2005.11.7材料所舉行首屆“甬江杯”桌球友誼賽

2005.11.11-16材料所參加“2005中國浙江網上技術市場活動周暨杭州科技合作周”

2005.11.14材料所崔平所長、固體物理所單文鈞書記、王玉琦副所長、曾雉研究員、院基礎局劉佩華處長專程前往瀋陽看望著名科學家何怡貞先生

2005.11.15俄羅斯航空材料所代表團訪問材料所

2005.11.15材料所為師昌緒院士祝壽

2005.11.16“中國(寧波)新材料與產業化國際論壇”在金港大酒店隆重舉行,材料所協辦此次論壇

2005.11.16科技部基礎司馬燕合副司長視察材料所

2005.11.17朱道本院士視察材料所

2005.11.21中科院寧波材料所嚴慶副所長、寧波大學趙伐副校長分別代表甲乙各方,就所校聯合培養研究生協定正式簽約

2005.11.28寧波市科技局來所調研指導工作

2005.11.30材料所參加鎮海區科技發展大會

2006.1.12-18崔平所長率團訪問全俄航空材料研究所、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托木斯克科學中心強度物理和材料研究所、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無機化學研究所、熱物理研究所。

2006.2.20召開材料所管理工作務虛會議

2006.2.26召開材料所科技工作務虛會議。

2006.3.10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正式批准成立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標誌著我所正式進入國家級科研機構行列。

2006.4.28材料所園區建設包括研究生及博士後公寓樓、實驗樓群順利封頂,將進入建築裝修階段。

2006.4.15全國人大常委、中科院企業黨組書記、國科控股董事長、中科院原副院長楊柏齡來我所檢查指導工作。

2006.5.15材料所籌建工作小組與籌建辦公室在寧波新芝賓館召開第九次聯席會議。

2006.5.20-22中科院研究生院華東地區研究生導師研討會在寧波成功舉辦。

2006.6.3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黨組書記、院長路甬祥在浙江省委常委、寧波市委八音朝魯、寧波市委副書記、市長毛光烈的陪同下來我所視察指導工作,並作重要講話。

2006.6.4日本GMChillstone株式會社專務取締役石山里丘先生一行來所,與我所崔平所長等就建立直線電機聯合實驗室的有關事宜舉行會談,並簽署會談備忘錄。

2006.9.27國家科技部副部長程津培在浙江省科技廳副廳長羅衛紅、寧波市科技局局長鄭瑜的陪同下視察我所。

2006.10.29籌建工作小組與籌建辦公室在寧波新芝賓館召開第十次聯席會議。

2006.10.24我所與日本GMCHillstone株式會社在寧波舉行共建直線電機聯合實驗室簽約儀式。

2006.11.16-17我所召開管理工作研討會。

2006.10.21-27俄羅斯科學院強度研究所代表團訪問我所並簽署合作備忘錄。

2007年

日期事件

3.24國家科技部曹健林副部長在寧波市副市長余紅藝的陪同下視察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所。

4.19院黨組副書記方新來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所視察,陪同視察的有寧波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繼武、寧波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陳炳榮、材料所所長崔平。

5.9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所順利遷入鎮海新園區。

5.19科技部國際合作司、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公使銜科技參贊龔惠平先生在寧波市科技局副局長張建國和合作處處長楊甦的陪同下到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所參觀指導。

6.9中國科學院施爾畏副院長主持召開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所第十一次籌建工作聯席會議。

6.22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所舉行“王寬誠實驗樓”揭牌儀式,中國科學院黨組副書記、常務副院長白春禮院士,香港王寬誠教育基金會董事王孫弘斐女士、王彭彥先生及其他董事,寧波市委常委、副市長余紅藝女士,寧波市政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郁義康先生及各界嘉賓參加儀式。

6.23中國科學院黨組副書記、常務副院長白春禮院士在寧波市委常委、副市長余紅藝的陪同下來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所視察。

6.25中國科技大學校長朱清時院士應邀來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所做了以“什麼是創新文化”為題的報告。

7.5博世亞太地區科技研究中心總監郝遙女士一行三人來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所訪問。

7.19中國工程院聞立時院士一行到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所訪問指導。

7.30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上海分院院長江綿恆、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李靜海院士率高技術局全體成員在寧波市委常委、副市長余紅藝的陪同下視察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所。

8.1-8.5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所舉辦“2007中國科學院納米材料與器件、薄膜太陽能電池學術研討會”。

8.13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所召開中國科學院規劃戰略局和院地合作局聯合組織的《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中長期發展戰略規劃(2007-2020)》諮詢論證會。

10.30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所順利通過院公共事務管理標準二級達標考評。

10.22-10.23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所順利完成首次質量管理體系的內部審核工作。

11.1著名的超導物理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趙忠賢一行人訪問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所。

11.6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JapanScienceandTechnology,簡稱JST)北京代表處全體人員來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所考察訪問。

11.12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所在凱洲大酒店舉行聘請日本GMCHillstone株式會社社長石山里丘先生為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所客座教授的儀式。

11.12在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所舉行“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所、日本GMCHillstone株式會社直線電機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

11.30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所順利通過院、省、市三方組織的驗收,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院士與中共浙江省委、寧波市委書記巴音朝魯為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所正式成立揭牌。

12.18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所當選為浙江省複合材料學會理事長單位。

12.21台灣工業技術研究院材料與化工研究所劉仲明所長率團一行四人對材料所進行了訪問。

12.23-28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所崔平所長一行三人訪問了日本東北大學、GMCHillstone株式會社、Rorze株式會社和安田(YASDA)工業株式會社。
2008年

一月
1.4我所召開首次質量管理評審會議。
三月
3.7我所“寧波市高分子材料重點實驗室”通過專家論證。
3.10寧波市政協經濟和科技委員會主任敬明光、寧波市科技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蔣如國一行來我所考察。
四月
4.3我所首屆領導班子成立。
4.10浙江省副省長金德水來我所考察,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孫志丹、省發改委副主任孟剛、省經貿委副主任周日星、省科技廳副廳長羅衛紅、省信息產業廳副廳長郭金華等領導隨同考察。
五月
5.5-5.9“2008中國科學院先進高分子材料學術研討會”在我所舉行。
5.27我所磁性材料與器件事業部研究員沈寶龍“項目百人計畫”通過專家評審。
六月
6.6我所“功能氧化物材料和套用”創新團隊國際合作夥伴計畫通過專家論證。
七月
7.2-7.3我所舉辦“第一屆全國納米材料與結構、檢測與表征研討會”。
7.29中共常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范燕青一行來我所考察。
八月
8.7我所功能材料與納米器件事業部研究員李潤偉“百人計畫”通過專家評審。
8.19廣州分院紀檢組副組長李梅來我所參觀交流。
九月
9.5浙江省委書記趙洪祝在省委常委、寧波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巴音朝魯,省委常委、秘書長李強,副省長金德水,寧波市副書記、市長毛光烈,寧波市委常委、副市長余紅藝,省委副秘書長舒國增,省科技廳廳長蔣泰維等陪同下,到我所考察調研。
9.12國家發改委高新技術產業司任志武司長來我所考察。
9.20我所被授予寧波市“院士工作站”單位。
9.26溫州市政府考察團來我所考察。
十月
10.21-10.24中國科學院巡視組來我所巡視。
10.11磁性材料與先進裝備事業部沈寶龍研究員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資助
10.24我所“浙江省磁性材料及其套用技術重點實驗室”通過專家評審。
十一月
11.12-11.14我所順利通過9001A-2001國軍標認證
11.27我所第一屆黨委委員和紀委委員選舉產生。
十二月
12.4我所對管理機構和管理崗位進行重新設定。
12.17我所高分子與複合材料事業部研究員鄭文革“百人計畫”通過專家評審。
12.17我所磁性材料與機電裝備事業部研究員陳琛“百人計畫”通過專家評審。
12.17-19首屆中國科學院功能氧化物材料與套用創新團隊會議在我所召開。
12.19浙江省委常委、寧波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巴音朝魯在寧波東港喜來登酒店國際廳親切會見了我所“功能氧化物材料與套用團隊”成員。
12.12-13崔平所長應邀參加日本學術振興會“材料微結構與性能”第133委員會在東京理科大學森戶紀念館舉行的“材料科學研究新進展”第200次紀念研討會。
12.22慈谿市人民政府徐華江市長率團來我所訪問,並參加慈谿市政府-我所科技合作對接會。
12.27南京分院李世傑副院長率團來我所訪問,何曉南副所長及相關部門負責人接待了李世傑副院長一行。
12.29我所於2008年12月29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面向浙江省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免費提供一年的測試服務,並將為全省企業提供技術諮詢。

2009年
一月
1月20日 

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施爾畏在所長崔平,黨委書記、副所長嚴慶,特種纖維事業部副主任楊建行等陪同下視察特種纖維事業部工程實驗室的建設現場,並以《中國科學院先進制造與新材料科技創新基地建設三年的歷程與體會》為題作了一場專題報告。
二月
2月16日 中國科學院黨組成員、副秘書長何岩在監察審計局副局長、院巡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李曉光的陪同下,來寧波材料所向領導班子反饋巡視意見,並視察指導工作。
2月17日 寧波市科技局與寧波材料所聯合組織的“寧波市骨幹企業技術需求座談會”在寧波材料所召開。來自寧波市的韻升股份有限公司、寧波太陽能電源有限公司、海天精工機械有限公司等20餘家代表新材料、能源技術、機械製造領域的骨幹企業參加了會議,材料所各事業部都派出了科研骨幹與企業代表們進行座談交流。
2月23日 寧波材料所崔平所長率隊赴湖州市有關企業進行考察調研。
2月23日 寧波材料所與高鴻集團有限公司共同舉行PVD功能裝飾塗層新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簽約儀式。
2月28日 寧波材料所組織召開2009年度工作會議。會上,各部門負責人詳細匯報了2009年的工作計畫,崔平所長對2009年的重點工作進行了部署。
三月
3月13日 浙江省人民政府、寧波市人民政府、中國科學院在北京共同簽署《中國科學院、浙江省人民政府新一輪科技合作協定書》、《中國科學院、寧波市人民政府全面科技合作協定》。在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所完成中國科學院、浙江省、寧波市一期共建目標的基礎上,共建三方將進一步加強全面戰略合作,決定啟動寧波材料所二期建設,共建寧波工業技術研究院(簡稱寧波工研院)。施爾畏、金德水、毛光烈代表三方在《備忘錄》上籤字。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浙江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趙洪祝,中國科學院常務副院長白春禮、副院長施爾畏、副院長李靜海、黨組副書記方新、中央紀律駐院紀檢組組長、黨組成員王庭大,浙江省副省長金德水,寧波市委副書記、市長毛光烈等出席簽約儀式。
3月18日 寧波材料所組織召開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動員大會,全面啟動學習實踐活動。
3月23日 寧波材料所與慈谿市潔達納米複合材料有限公司簽署共建“潔達納米複合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協定書。
3月23-25日 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無機化學所F.A.Kuznetsov院士一行3人訪問寧波材料所。
四月
4月9日 寧波材料所舉行了職代會成立暨第一屆一次職工代表大會。大會審議通過《職工代表大會議程及選舉辦法》、《職工代表大會工作條例》;大會採取無記名投票的辦法差額選舉產生了第一屆職工代表大會主席團,工會委員會選舉李潤偉任工會主席,陶永懷任副主席,張瑞麗任組織委員,陳仁傑任宣傳委員,張曉紅任婦女委員,烏學東任財經兼福利委員,劉兆平任文體兼青年委員。
4月14日 寧波材料所與寧波市慈星紡機科技有限公司簽署共建“慈星針織機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協定書。
4月22日 寧波材料所召開二期建設籌備會。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施爾畏、寧波市委副書記陳新、寧波市委常委、副市長余紅藝出席了會議並做重要指示。會議的召開標誌著“寧波工研院”的各項建設工作正式拉開序幕。
4月22日 寧波材料所研究員烏學東申請的“一種溶劑回響型智慧型表面的製備方法”專利獲得授權。這是寧波材料所第一份獲得授權的發明專利。

4月24日寧波材料所SOFC研發團隊電池堆研發取得新進展,SOFC研發團隊生產的單電池穩定性、重複性、和電池堆的研發水平進入世界先進行列。
4月26日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所科學技術委員會成立儀式暨第一次會議舉行。
4月28日 在寧波材料所舉辦了“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所-常州市武進區科技對接洽談會”。
五月
5月19日 中院黨組副書記方新同志來所作了題為“責任、胸懷、學習”的專題報告。

5月16日 在廣州召開了中國塑膠加工工業協會(簡稱中國塑協)五屆四次理事擴大會議暨成立二十周年慶典表彰大會。掛靠寧波材料所的工程塑膠專業委員會喜獲“先進專業委員會”榮譽稱號,寧波材料所黨委書記、副所長、專委會理事長嚴慶同志及專委會秘書長李娟獲評“中國塑膠行業先進工作者”。
六月
6月23日浙江省與中國科學院科技合作現場交流會在寧波材料所舉行。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施爾畏、浙江省副省長金德水、寧波市委副書記陳新、寧波市委常委、副市長余紅藝、省科技廳廳長蔣泰維出席會議。中國科學院所屬的57個研究院所的領導和專家與浙江省近300家企業進行了科技合作對接交流,這是中國科學院和浙江省之間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範圍最廣、層次最高的一次合作交流活動。
七月
7月11日 中國科學院常務副院長白春禮到寧波材料所視察指導工作。

7月14日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所二期——寧波工業技術研究院(簡稱寧波工研院)建設領導小組暨工作小組第一次聯席會議召開。

7月14日寧波材料所與寧波大學共同簽署了戰略合作協定。

7月17日 寧波市江北區黨政代表團來寧波材料所考察調研,雙方簽署了戰略合作協定。

八月
8月8日 中國科學院電動汽車研發中心在上海嘉定揭牌。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江綿恆聽取深圳先進院關於碳纖維複合材料行動計畫的工作匯報。寧波材料所在揭牌儀式中展示了自行研製的大面積異型結構的複合材料工藝示範件。全電動汽車及車用碳纖維複合材料部分關鍵技術研發取得突破,實現多型車的整車集成和演示。
8月20日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環資委副主任汪紀戎一行到寧波材料所調研。
九月
9月1日 寧波材料所和寧波維科電池有限公司共建的“動力鋰離子電池技術研究中心”在寧波維科電池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

9月19日 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王曉初副部長到寧波材料所考察指導工作。
9月19日 在2009’中國浙江·寧波人才科技周活動儀式上,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王曉初副部長為寧波材料所授予了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牌匾,宣告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所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正式獲批成立。

十月
10月 寧波材料技所獲批“國家技術轉移示範機構”。
10月23-25日 寧波材料所測試中心順利通過中國國家合格評定委員會派出的現場評審專家組的現場評審,獲得實驗室認證(CNAS)和計量認證(CMA)。
10月28日 寧波材料所與合肥圓融新材料有限公司在安徽合肥簽訂合作協定,雙方將合作成立項目公司,把寧波材料所研發成功的“綠色聚丙烯發泡材料技術”進行產業化。這是寧波材料所成立後第一個成功轉移並產業化的科研項目。
十一月
11月9日 寧波工研院召開戰略規劃暨“十二五”規劃制定部署工作會議。

11月12-14日 寧波材料所接受了質量管理體系民品第一次監督審核,並通過審核。
11月26日 寧波材料所召開二期——寧波工業技術研究院建設領導小組暨工作小組第二次聯席會議。
11月26日 “碳纖維製備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揭牌儀式暨第一屆理事會會議在寧波材料所舉行。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施爾畏、山西煤化所所長王建國共同為實驗室揭牌。
11月25日 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到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所視察指導工作。浙江省委常委、寧波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巴音朝魯,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吳國華,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施爾畏,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辦公廳(黨組辦)主任鄧麥村陪同。
十二月
12月3日 寧波材料所與寧波八益實業有限公司在重慶共同簽署聯合組建“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所——重慶八益‘工程與新材料檢測技術中心’”協定書。
2010年

一月
1月5日,組織召開寧波材料所/寧波工研院“十二五”暨中長期發展規劃研討會
二月
2月4日,組織召開一屆二次職工(會員)代表大會
2月26日,寧波材料所榮獲寧波市“服務人才先進單位”
三月
3月11日,中科院、浙江省、溫州市領導在北京共同簽署《關於共同推進溫州生物材料產業發展協定書》。溫州市政府、寧波工研院、溫州醫學院代表簽署《中國科學院寧波工業技術研究院溫州生物材料與工程研究所(籌)暨溫州生物材料與工程研究所建設備忘錄》
3月26日,寧波材料所二期——寧波工業技術研究院建設領導小組暨工作小組第三次聯席會議召開
3月26日,寧波材料所與寧波八益實業有限公司簽署“生物基無醛木材膠粘劑技術項目產業化”協定
3月26日,寧波工研院與韻升集團簽約。寧波韻升集團成為了工研院第一個企業理事單位
四月
4月2日,組織召開2010年度工作會議
4月12日,《科學時報》發表了吳愛國研究員的署名文章:下一代造影劑-醫學造影+輔助治療。
4月28日,寧波工研院(籌)新能源技術研究所與湖州市共建新能源產業創新中心。
4月29日,李潤偉研究員榮獲“第二屆上海分院傑出青年科技創新人才獎”
五月
5月,寧波材料所榮獲“中科院人才工作先進集體”、“2009年度中國科學院院地合作獎先進集體”
5月13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系統黨委書記會議在寧波材料所召開
5月15日,中科院副院長、上海分院院長江綿恆在中科院副秘書長譚鐵牛、上海分院黨組書記、常務副院長華仁長、寧波市委副書記陳新等領導陪同下視察寧波材料所
5月18日,寧波材料所在寧波創新港舉行專場科技成果發布會。這也是寧波創新港啟用後的首場發布會
5月31日,舉行《寧波材料所/寧波工研院“十二五”暨中長期發展規劃》諮詢論證會。來自科技界、產業界及科學院、部委和地方政府科技產業管理部門的三十一位專家,對規划進行了全面、深入、細緻的論證
6月1日-4日,由中國物理學會磁學專業委員會、中國電子學會套用磁學分會主辦,中科院寧波材料所、寧波市科技局承辦的“第六屆全國磁性薄膜與納米磁學會議”在金港大酒店召開
7月12日,寧波市委副書記、市長毛光烈,市委常委、副市長余紅藝到寧波材料所視察調研
7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視察寧波材料所。科技部黨組書記、副部長李學勇、教育部副部長郝平、文化部副部長楊志今,國家廣電總局副局長田進,中科院副院長施爾畏等隨同視察
7月21日,上海分院黨組會同中科院人教局、寧波市委組織部對寧波材料所領導班子進行屆中考核
八月
8月16日,由中國科學院、英國諾丁漢大學主辦,寧波材料所承辦,中國科學院國際合作局、寧波市科學技術局支持的綠色製造與材料技術研討會在寧波材料所召開

九月
9月16日-17日,寧波材料所承辦的“中國科學院2010年科技處長研討會”在金港大酒店召開
9月19日,寧波材料所申報的“寧波市先進材料製造與套用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獲國家科技部批准
9月19日,寧波材料所朱錦研究員《生物基無醛木材膠黏劑研發》獲得第九屆中國科技創業計畫大賽海外人才創業二等獎,劉兆平研究員《磷酸鐵鋰材料產業化》獲得項目組三等獎
十月
寧波材料所獲批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十一月
許高傑研究員榮獲2010年度中國科學院朱李月華優秀教師獎;博士研究生丁勇、劉豐華分別獲得中國科學院院長優秀獎和中國科學院朱李月華優秀博士生獎
11月12,由工會、團委、研究生會聯合主辦的、以“我運動、我健康、我快樂”為主題的“健身月”活動圓滿落幕
11月18日,寧波材料所院士工作站獲批省級首批院士工作站
11月18日,寧波材料所第二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在東港喜來登酒店召開
11月19日,舉行“寧波材料所二期建設工程開工典禮暨寧波工業技術研究院揭牌儀
十二月
12月1日,由市委書記、市人大黨委會主任王燕文,市委副書記、市長謝正義率領的江蘇省揚州市黨政代表團考察寧波材料所。寧波市委常委、副市長余紅藝陪同
12月12日,中國塑協工程塑膠專委會2010年理事會在寧波召開。理事長、寧波材料所黨委書記兼副所長嚴慶主持會議。
12月31日,寧波材料所留學人員和家屬聯誼會成立,並召開成立大會,選舉產生了第一屆理事會成員及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副秘書長人選。

盤點有關工程研究所

工程是科學和數學的某種套用,通過這一套用,使自然界的物質和能源的特性能夠通過各種結構、機器、產品、系統和過程,是以最短的時間和精而少的人力做出高效、可靠且對人類有用的東西。於是工程的概念就產生了,並且它逐漸發展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和技藝。

中科院下屬分院機構

中國科學院於1949年11月在北京成立,是國家科學技術方面最高學術機構和全國自然科學與高新技術綜合研究發展中心。一起盤點一下中科院下屬的分院機構。
中國科學院蘭州分院
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南京分院
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
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
中國科學院昆明分院
中國科學院瀋陽分院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
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台
中國科學院烏魯木齊天文工作站
中國科學院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農業資源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與套用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
北京基因組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
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長沙礦產資源勘查中心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蘭州地質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
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遙感衛星地面站
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
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
中國科學院長春人造衛星觀測站
中國科學院上海套用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計算數學與科學工程計算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
中國科學院國家基因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成都文獻情報中心
中國科學院長春分院
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藥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貴陽地球化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光電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健康科學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信息中心
中國科學院營養科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農業技術中心
中國科學院西安分院
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
煙臺海岸帶可持續發展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蘭州資源環境科學信息中心
中國科學院科學時報社
中國科學雜誌社
中國科學院套用數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行政管理局
中國科學院青島療養院
中國科學院科學出版社
中國科學院廬山療養院
中國科學院教育部水土保持與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院
江西省中國科學院廬山植物園
中國科學院陝西省秦嶺植物園
水利部中國科學院水工程生態研究所
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中國科學院滲流流體力學研究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