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營養科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營養科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營養科學研究所成立於2003年12月,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與上海市市長韓正共同揭牌。路甬祥院長為營養科學研究所成立題詞:“創新營養科學,造福人民健康”。

簡介

中國科學院營養科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營養科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營養科學研究所位於上海市太原路294號,成立於2003年12月15日,是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的下屬非法人單位。研究所現有21個研究組,設有中國科學院營養與代謝重點實驗室、食品安全研究中心和酒精研究中心等研究機構。現任所長是陳雁研究員。
截止2009年底,全所職工共124人。其中在職研究員19人,副研究員8人,研究人員69人,技術支撐14人,管理人員14人。13人入選中科院“百人計畫”,並獲擇優支持,4人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資助。目前在學研究生158名,博士研究生105名,在站博士後16名。

發展思路

營養所以四個“結合”為總體發展思路:所的發展方向與國家需求相結合;關鍵科學問題與學科帶頭人優勢相結合;國際新營養科學熱點與傳統營養學相結合;基礎研究與人群研究相結合。
營養所學科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
1.營養和代謝相關疾病研究:通過人群研究和臨床營養干預,在分子、細胞、動物、人群等水平上,系統探討不同膳食結構、生活方式和遺傳變異對代謝性疾病發病機制的影響,為營養相關慢性疾病的預測、早期預防和營養干預提供新的策略和措施。
2.食品安全研究:側重於研究食品有毒有害成分對人類健康的影響及其機理;研究新型食品安全檢測技術,建立簡便快速、高靈敏、高通量的食品有毒有害成分檢測方法和體系。
3.營養資源開發和公眾營養教育:以創新性成果為基礎,為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科學依據,加強營養科學相關的公眾教育和科技傳播。有針對性地發展生物強化和功能性食物和有效成分機理和臨床研究,通過利用中國特有的食物資源和改進現有食物中的營養成分,為這些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奠定基礎。

發展目標

營養科學研究所的定位和發展目標是:圍繞國家在人口與健康方面的重大需求,在營養與健康和食品安全與健康兩大領域開展具有基礎性和前瞻性的研究工作,努力為促進國民健康做出具有科學理論指導意義的成果。在未來5到10年,建成一個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營養相關疾病研究中心;建成一個中國食品安全研究中心;建成一個中國營養干預相關食品、保健品的研究中心。
營養科學研究所堅持高起點高標準的建所要求,通過多種方式廣納國內外英才,初步形成了一支朝氣蓬勃、銳意進取的中青年科研隊伍。目前有十二個研究組,研究人員和研究生150人左右。所有研究組長均有在歐、美等已開發國家的研究機構從事多年研究工作經歷並具有博士學位。現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中科院“百人計畫”獲得者8人。

合作機構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湖州營養與健康產業創新中心(簡稱湖州營養中心)是由湖州市政府與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共同組建的獨立事業法人機構。雙方以營養與健康、生物醫藥技術領域的產業化研究與技術轉化為共同目標,共同推進院地全面合作而建立的研發機構。
中心致力於為長三角地區乃至全國的食品、醫藥與健康技術產業的發展提供技術創新服務和成果轉化平台,以及營養與健康、食品安全、生物醫藥、臨床檢驗等研究。中心目前擁有1500平方米的研發和技術轉化實驗室及中試生產平台,現有1000多萬元的儀器設備,建成如下五個實驗室:生物與藥理實驗室、植物化學實驗室、分析與質量控制實驗室、製劑技術實驗室及試劑盒中試車間。中心內主要研發人員,均長期從事營養保健、生物醫藥研發工作,在相關項目運營、專利申報及新藥註冊等方面具有豐富經驗。
此外,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營養科學研究所作為中國營養科學領域頂尖的研究機構,擁有領先的技術優勢、豐富的項目儲備、廣闊的信息資源,是中心可持續健康發展的發動機。湖州營養中心的發展策略是以市場為導向,以產業化為目標,通過加強產學研合作推動中心快速、健康、可持續發展,對地方經濟中營養健康與生物技術產業的發展與升級做出重要貢獻。

中科院下屬分院機構

中國科學院於1949年11月在北京成立,是國家科學技術方面最高學術機構和全國自然科學與高新技術綜合研究發展中心。一起盤點一下中科院下屬的分院機構。
中國科學院蘭州分院
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南京分院
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
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
中國科學院昆明分院
中國科學院瀋陽分院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
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台
中國科學院烏魯木齊天文工作站
中國科學院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農業資源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與套用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
北京基因組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
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長沙礦產資源勘查中心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蘭州地質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
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遙感衛星地面站
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
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
中國科學院長春人造衛星觀測站
中國科學院上海套用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計算數學與科學工程計算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
中國科學院國家基因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成都文獻情報中心
中國科學院長春分院
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藥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貴陽地球化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光電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健康科學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信息中心
中國科學院營養科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農業技術中心
中國科學院西安分院
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
煙臺海岸帶可持續發展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蘭州資源環境科學信息中心
中國科學院科學時報社
中國科學雜誌社
中國科學院套用數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行政管理局
中國科學院青島療養院
中國科學院科學出版社
中國科學院廬山療養院
中國科學院教育部水土保持與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院
江西省中國科學院廬山植物園
中國科學院陝西省秦嶺植物園
水利部中國科學院水工程生態研究所
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中國科學院滲流流體力學研究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