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South China Sea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CAS)是研究熱帶海洋為主的綜合性海洋研究所。位於廣州。創建於1959年初,1962年改為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南海分所,1966年恢復為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作為中國科學院開放站和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路重點站,是我國亞熱帶海洋科學研究唯一的綜合研究與技術支撐平台,具有20多年亞熱帶海灣研究的歷史,在國內外海灣生態學及其生物資源可持續利用等方面研究享有較高的聲譽與知名度,與溫帶的膠州灣站、熱帶的三亞站組成較為系統的中國海洋生態網路站。

簡介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成立於1959年1月,是我國規模最大的綜合性海洋研究機構之一,已進入中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試點序列。現有職工388人,研究員47人,博士導師43人,中科院“百人計畫”11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2項。擁有海洋科學博士後流動站,海洋生物學、物理海洋學、海洋地質學博士學位授予點和6個碩士學位授予點,在學研究生234人,博士後和客座流動專家30餘人。重點研究熱帶半閉合型邊緣海海洋水-地-生(物)圈層結構及其相互作用特徵與演變規律,探討其對資源形成和環境變化的控制和影響,發展具有南海特色的熱帶海洋資源與環境過程理論體系和套用技術。根據我國實施“科技興海”戰略和維護海洋權益的需求,以南海區域海洋過程的理論創新為重點,推動海洋套用技術的重大突破,開展海洋礦產資源勘查、海洋生物資源開發利用、海洋工程環境與軍事環境評價和預測等方面的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大科學問題研究,並促進套用開發和成果轉化,為國家發展海洋經濟和維護海洋權益作出基礎性、戰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貢獻。

重點學科領域

熱帶海洋環境動力過程、邊緣海地質演化、熱帶海洋生物資源可持續利用。

基礎研究主要集中在中科院熱帶海洋環境動力學重點實驗室、中科院邊緣海地質重點實驗室、中科院熱帶海洋生物可持續利用重點實驗室、廣東省/中科院套用海洋生物學重點實驗室及廣東省海洋藥物重點實驗室;套用基礎研究和高技術創新研究主要集中在4個學科研究室(物理海洋、海洋環境與生態、海洋地質和套用海洋生物研究室)和科技產品開發中心;環境調查、環境評價和工程勘察等諮詢服務主要集中在海洋環境工程中心。

擁有4個野外台站

海南熱帶海洋生物實驗站(國家野外重點試驗站和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路“CERN”站)、大亞灣海洋生物綜合實驗站(中科院開放站和中國生態系統網路研究“CERN”重點站)、湛江海洋經濟動物實驗站、汕頭海洋植物實驗站。並擁有“實驗2號”、“實驗3號”兩艘大型海洋科學考察船以及正在建造的一艘新型小水線面雙體綜合科學考察船,還擁有熱帶海洋生物標本館和信息中心。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近半個世紀以來,我所共取得科研成果540餘項,獲國家、中科院、部委和省市級成果獎220餘項;申請專利95項,獲授權專利33項;近年來發表SCI論文近200篇。典型代表性成果:南沙群島及其鄰近海區資源環境和權益綜合調查研究等。目前主持、承擔973、863、國家基金項目等200餘項。與4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學術聯繫與合作,每年承擔諮詢或院地合作項目50餘項。

我所是全國海洋科研機構首家獲得ISO9002質量體系認證的科研單位,擁有國家“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資格證書(甲級)”、“海域使用可行性論證資格證書(甲級)”、“海洋專項工程勘察甲級證書”、“計量認證資質證書”等。我所是中國海洋學會海洋物理分會、廣東海洋湖沼學會、廣東海洋學會等的依託單位。編輯出版《熱帶海洋學報》(核心期刊)。曾獲廣州市“文明單位”和廣東省直系統“文明單位”。

機構與成員

所長 張偲
黨委書記 黃良民
副所長 王東曉
副所長 練樹民
黨委副書記、副所長 詹文歡
副所長 龍麗娟

學術委員會

主 任: 王東曉

副主任:秦啟偉陳多福

委 員: 張 偲 黃良民 詹文歡 齊義泉 蔡樹群 王友紹 張長生 黃 暉 顏 文 陳木宏

學位委員會

主席:黃良民

副主席:王東曉 詹文歡

成員:張 偲 秦啟偉 胡超群 張長生 練樹民 齊義泉 尚曉東 曹文熙 陳木宏 丘學林 顏 文 閻 貧 黃小平 唐丹玲 王友紹 劉永宏 孫恢禮 方文東

單位概況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信息服務中心正式成立於1999年2月。該中心在原圖書館、內部資料室、編輯部、網路中心、綜合檔案室五個部門的基礎上,經過重組後現由圖書館、編輯部、網路信息工程部、綜合檔案館及海洋科學資料庫項目組五部分組成。

功能定位

南海所信息中心在研究所信息化建設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圖書館已經實現全部業務計算機化管理,文獻請求率達到99%以上;網路部已建立起復蓋全所的快速信息網路系統,用戶超過500多戶;《熱帶海洋學報》創刊於1982年,是由我所主辦、科學出版社出版、國內外公開發行的海洋學綜合學術刊物,是我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之一報;綜合檔案管理達標國家二級,目前全所8大類檔案全部進入綜合檔案館規範化管理;此外信息中心自從2002年起承擔國家、科學院和廣東省省有關海洋資料庫研究與開發,正在建設並同時提供“南海及其鄰近海域科學數據資料庫”“廣東省環境資源共享平台”等一批國家海洋研究急需的數據服務,根據用戶許可權實現7*24小時網上服務。

中國科學院邊緣海地質重點實驗室

簡介

中國科學院邊緣海地質重點實驗室2003年9月正式成立,是由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共同組建的學術平台。南海海洋研究所長期從事南海海洋地質地球物理研究,有先進的海洋探測儀器設備和調查船,積累有豐富的研究資料,在海洋地球物理探測、古海洋學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長期從事有機地球化學、同位素地球化學和大陸邊緣地質地球化學研究,有國際一流水平的地球化學測試儀器,在地球化學和大地構造研究方面具有很強的學術優勢。中國科學院邊緣海地質重點實驗室的立,為兩所地球物理、大地構造和地球化學等專家開展富有成效的合作提供良好的工作平台,形成在學科配備、人才隊伍和儀器設備等方面具有國內和國際先進水平的一支邊緣海地質研究力量,增強大陸邊緣和邊緣海地球動力學研究領域的原始創新能力。

發展目標

以南海及其鄰區為主要研究對象,重點開展邊緣海海陸岩石圈地質過程與動力學、邊緣海形成演化及其環境效應、邊緣海礦產資源形成與分布規律三個方面的研究,發展邊緣海內外動力系統發育演化的理論體系,為推動地球動力學和全球變化理論的發展、為國家發展海洋經濟、預測環境變化和維護海洋權益做出基礎性、前瞻性和戰略性的重大貢獻,爭取在5-10年成為在邊緣海形成演化研究領域國內一流、國際上有重要影響的實驗室。

大亞灣站

野外試驗站概況

1、區域代表性、生態系統類型或學科代表性

大亞灣站是我國唯一的亞熱帶海洋生物綜合實驗站,具有典型的區域代表性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國是一個海洋大國,管轄海域面積約300萬平方公里,其中70%以上海域屬於南海海區,在我國這個廣闊的區域內,中國科學院大亞灣海洋生物綜合實驗站是唯一的一個亞熱帶海洋科學研究基地。

我國亞熱帶海域主要分布於南海北部,南海地處太平洋和印度洋、亞洲大陸和澳洲大陸之間,東北部有巴士海峽和台灣海峽,東部有民都海峽、巴拉巴克海峽;西南方有馬六甲海峽。我國南海海域周圍國家有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越南、汶萊等,是世界軍事、政治的重要區域和敏感區域。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南海海域海洋資源豐富,在我國“四海”之中占著極其重要的地位。油氣蘊藏量可與波斯灣、墨西哥灣和北海相提並論;鈦、鋯礦產占全國第一;海洋生物資源與生物種類極為豐富,已有記錄1萬多種,生物多樣性豐富。沿海灘涂和島礁可供養殖利用的面積寬闊,熱帶海洋生物如珊瑚礁動物、紅樹林動植物、海草等極具特色。

大亞灣站設在我國改革開放的視窗、美麗的海濱城市深圳市,大亞灣位於廣東省珠江口左側、深圳市大鵬半島的西南部,界於113°29'42"-114°49'42"E,23°31'12"- 24°50'00"N之間。西屬深圳市,北居惠州市,東屬惠東縣,面積約600 km2,平均水深11m,最深處21m,是南海北部一個較大的半封閉性海灣,灣內有大小島嶼50多個。年平均氣壓為1010 hPa、溫度22℃、降雨量為1500-2000 mm;灣內生物資源豐富,生物類型眾多,屬亞熱帶海灣兼有熱帶特色,而紅樹林(沿岸面積約4500畝,尤其范和港生長較茂盛)和珊瑚群落則是該亞熱帶海灣顯示出熱帶生境的特色,是我國亞熱帶海域的重要海灣之一。大亞灣站具有20多年海灣研究的歷史,是我國亞熱帶海洋科學研究唯一的綜合研究與技術支撐平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早在1983年大亞灣就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劃為水產資源保護區,1984年廣東省又將大亞灣列為重點經濟開發區;大亞灣是我國目前唯一有2座核電站同時運行的典型亞熱帶海灣,位於灣的西岸,與大亞灣站隔海想望。大亞灣海域是受人類活動與自然影響驅動的複合生態系統。

在國際、國家和部門中的地位

中國科學院大亞灣海洋生物綜合實驗站建於1984年,隸屬於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1993年定為中國科學院開放站和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路重點站。2003年正式加入GTOS系統,成為其網路成員。作為中國科學院開放站和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路重點站,是我國亞熱帶海洋科學研究唯一的綜合研究與技術支撐平台,具有20多年亞熱帶海灣研究的歷史,在國內外海灣生態學及其生物資源可持續利用等方面研究享有較高的聲譽與知名度,與溫帶的膠州灣站、熱帶的三亞站組成較為系統的中國海洋生態網路站。

研究方向與定位

1、研究方向

(1)、大亞灣及臨近海域生態系統的結構、功能及人類活動的影響;

(2)、經濟海洋生物的實驗生物學(包括遺傳育種)等研究;

(3)、生物資源的研究、開發和利用。

2、建站的目標和任務

中國科學院大亞灣海洋生物綜合實驗站學科定位:亞熱帶海灣及其臨近海域生態系統動力過程及其資源可持續利用研究,是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創新重點領域:熱帶海洋環境動力過程研究和熱帶海洋生物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研究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開展亞熱帶臨海實驗研究唯一的綜合研究基地和技術支撐平台。

熱帶海灣及其臨近海域生態系統主要環境因子、生物群落組成及其結構和功能的長期監測、研究與數據管理,深入研究亞熱帶海灣及其臨近海域生態系統的結構、功能及人類活動的影響,揭示大亞灣及其臨近海域環境與生態系統變化機制和發展趨勢。提出相應的對策並開展生態調控方面的關鍵技術研究。同時,開展經濟海洋生物的實驗生物學以及生物資源的研究、開發和利用。為發展亞熱帶海洋科學理論,加強近海生態環境保護積累基礎資料。目標是將大亞灣建成一個國際一流的海洋科學研究基地,以亞熱帶沿岸生態與生物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研究發展為科學目標。以海灣生態系統結構、功能及其演變過程為核心,開展長期綜合觀測和試驗研究。其任務是為生態學和資源環境科學等相關學科的發展提供野外試驗和研究平台,為我國生態系統最佳化與綜合管理提供典型示範,為可持續發展提供巨觀決策依據。

科研方向

基礎研究重點領域:

熱帶海洋環境動力過程研究

邊緣海地質與古環境研究

套用開發研究重點領域:

海洋生物資源綜合利用技術研究

套用開發研究領域:

海洋工程環境調查與評價

科研條件

海洋科學考察船和碼頭

“實驗2”號地球物理考察船:用於海洋地球物理和海洋工程地質調查,裝備有衛星導航和定位系統、萬米測深儀、各種地球物理儀器和3個實驗室。

“實驗3”號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用於物理海洋環境、海洋生物、海洋化學、海洋地質等綜合科學考察,有衛星導航和定位系統、萬米測深儀、6台專業絞四和14個實驗室。

在廣州市效珠江畔有面積4400平方米的專用碼頭,提供3500噸級泊位。

出版物

我所主辦學報級期刊《熱帶海洋》和《南海海洋科學集刊》 ,合辦中級期刊《南海研究與開發》 。其中,《熱帶海洋》是我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已編入《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和《CHINAINFO網路信息資源系統電子期刊》,也被美國《CA》、《ASFA》、《BA》選為源期刊,1997年獲評廣東省優秀科技期刊。

創新成果

近50年來,南海海洋所共取得科研成果近700項,獲國家、中科院、部委和省市級成果獎近300項;申請專利近150項,獲授權專利近80項;近年來發表SCI論文近700餘篇。典型代表性成果有“南沙群島及其鄰近海區資源環境和權益綜合調查研究”和“熱帶海洋生物活性物質的利用技術”等。

創新三期,我所強化學科交叉與綜合集成,結合承擔國家與地方重點科技任務,發展“具有南海特色的熱帶海洋資源與環境過程理論體系和套用技術”,以“科考船-島礁基站-陸基站-浮/潛標-重點實驗室”為平台,結合“南海北部開放航次-南海南部共享航次-印度洋航次”,建設海洋科技“數據獲取-分析-模擬-預測-信息服務”研究示範體系,以“現象、過程和機制”為切入點,系統研究了南海北部環流、邊緣海地質環境與油氣資源、海洋生物資源,取得了一批重要創新成果,促進了海洋科技套用開發和成果轉化,為催生深海大洋研究、實施大南海戰略、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環境、維護海洋權益與國防安全做出了“三性”貢獻。

主要集成為以下三項研究成果:黑潮南海分支影響下的南海北部中尺度環流動力學研究、熱帶邊緣海地質過程及其油氣成藏機制、熱帶海洋生物資源形成機制及其化學生態學效應。

成果一:黑潮南海分支影響下的南海北部中尺度環流動力學研究

因在工程、軍事和生態環境系統等方面的特殊地位,中尺度環流動力學自上世紀60年代後期起在國際上成為海洋學研究的熱點問題之一,美國等西方國家具備了高解析度的南海中尺度環流動力過程的業務化數值預報能力。在近岸和陸架海域,由於地形複雜、觀測資料不足,目前國內外對南海北部近岸和陸架區中尺度環流動力過程的時空變異規律及其機制的認識都還有待進一步深入。

為建立南海北部中尺度環流動力學的理論體系,創新三期重點研究了幾個方面的科學問題:季風和外洋強迫下南海北部中尺度環流過程的時空結構特徵及其形成機制;南海北部海域典型中尺度過程的演變規律與動力機制;中尺度動力過程預報技術及資料同化方法研究;中尺度動力過程的生態與環境效應。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

1)南海基本流系認識的新觀點(黑潮南海分支發現25年後的跨越)

以進一步豐富的資料為基礎對南海北部海域主要流系特徵進行了重新審視,獲得了如下新的認識:南海暖流動力學--南海暖流的形成是位勢渦度的平流輸送、渦管伸縮效應及JEBAR效應共同作用的結果;南海黑潮分支--研究了黑潮從呂宋海峽進入南海的路徑,探討了黑潮是否有分支進入南海,如果進入南海,以及以什麼形式影響南海等這一南海海洋學的焦點問題;南海西邊界流系統--研究了南海西邊界流與海水層化、地形、風場的關係;南海上升流--證實了南海北部存在海盆尺度上升流;南沙環流理論體系--南沙群島海域環流主要有三大特點,即:南沙上層環流具有閉合結構,自成體系;下層環流與南海中部下層環流形成閉合環流;上層環流和下層環流總是方向相反。

上述成果水平已經成為南海中尺度環流動力學理論的基礎。研究的主要成果發表於國際SCI刊物Physical Review Letters、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等,多數成果在國內外學術會議上應邀宣講並多次做特邀報告。

2)南海北部中尺度動力過程認識的新突破

(a)中尺度渦:初步揭示了南海中尺度渦的季節變化特徵以及與海面風場、溫度場等海面動力和熱力驅動之間的關係,以及地形和海峽驅動的影響等。

(b)孤立內波:探討由正壓潮波作用下的內潮產生機制;模擬了孤立內波在南海北部陸架區的傳播和演變。南海東北部內潮、孤立內波的研究對於海上石油平台的安全生產、海軍艦艇的軍事活動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c)海洋PSI機制:在國際上首次觀測證實了半日M2內潮的PSI機制也能夠在遠離內潮臨界緯度的南海海域發生。

(d)湍流混合研究:研究了熱羽流活躍的邊界區域和底板區域及熱羽流均勻混合的中心區域傳熱量隨瑞利數(Ra)的變化,在湍流熱對流中傳熱量分布研究取得新的進展。此項工作在論文評審過程中被評審專家讚譽為“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工作”。

(e)中尺度動力過程研究的套用:建立的“南海區域風、浪、流數值預報模式”成為了某單位的業務化運行模式,在相關的重大演習和試驗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3)南海北部中尺度動力的生態效益

(a)南海海洋生態對颱風的回響:定量探討不同颱風的浮游植物貢獻特徵,並根據1945-2005年發生颱風統計初步估計每年颱風帶來的初級生產力貢獻達3.5%。

(b)海洋初級生產力的遙感算法研究:採用支持向量機方法,通過對前人初級生產力估算模式的改進,發展的海洋初級生產力遙感模式參加由NASA組織的國際第四次全球海洋初級生產力模式循環賽,在36個參賽模式中排在第10位。

成果二:熱帶邊緣海地質過程及其油氣成藏機制

南海海盆普遍被認為是經過海底擴張形成的小洋盆,然而對海底高聳的玄武質海山鏈的成因及其對海底擴張原始磁條帶的干擾如何目前缺少分析。南海的洋盆屬性和磁條帶是否可信?是首先必須回答並開展深入研究的一個關鍵問題!

南海擁有眾多的含油氣沉積盆地。與世界上典型被動大陸邊緣盆地深水油氣區相比,南海北部陸坡深水盆地的形成演化過程和成盆機制具有特殊性和複雜性,油氣和水合物的賦存分布特徵和成藏機制與國際上典型油氣/水合物發育區相比存在明顯差異。然而目前對這種差異產生的機制以及油氣/水合物資源的潛力和分布特徵還了解不夠。

南海及其鄰區已成為研究全球變化回響及其驅動力的一個不可多得的“天然試驗場”。如何利用南海發育的特色珊瑚礁以及熱帶深海沉積特性重建高解析度的過去氣候環境事件,並探討西太平洋暖池的演變過程是國內外迄今研究較少但又十分重要的問題,有可能成為本世紀的新熱點。

創新三期圍繞關注的核心科學問題 “熱帶邊緣海地質環境過程與油氣資源形成機制”開展研究,包括:南海岩石圈構造演化的深部過程、表現形式及其演化動力學機制?南海沉積盆地演化的動力和主要過程、油氣/水合物成藏的關鍵影響和控制因素及其潛力和分布特徵?末次冰期以來西太平洋暖池區內兩種不同海洋類型(邊緣海與開放大洋)之古環境特徵差異的產生機制以及暖池與東亞古季風的內在動力學關係?人類最關心的全新世以來全球溫度變化、El~Nino與極端氣候事件的真實面貌及其在南海的高解析度記錄,以及現代珊瑚礁急劇退化的主要原因?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成果。

1)南海岩石圈構造及其演化動力學

重點開展了南海北部深部結構、南沙海區構造演化、南海破裂過程等方面的研究,獲得了汕頭、香港海陸過渡區以及西沙石島的深部地殼結構,發現了可能的濱海斷裂帶的垂向低速帶,獲得了南海海域莫霍面埋深圖以及南海西北部居裡面埋深圖;確立了南沙地塊的一級構造邊界,重構了該區中-新生代岩漿活動與構造背景,以及晚三疊世碰撞縫合事件、晚白堊世的大規模裂谷作用、始新世古南海的消亡、中新世變革事件等四個重要演化階段;在南海北部發現了從台西南盆地到深海盆北緣可能存在著一條大致NE45°走向的中生代俯衝增生帶,提出台西南盆地及其鄰區發育過程與南海破裂時熱事件密切相關,認為南海陸緣裂解可能受到古南海俯衝拖曳和/或印藏碰撞引起的地幔流動影響與控制。

2)南海沉積盆地演化及其油氣/水合物形成機制

提出並實現了利用多道地震記錄中的折射波進行中生代地層的速度分析方法,突破了該區常規反射速度分析不準的難點。指出了以往南海潮汕坳陷油氣鑽探失利的原因和後期勘探研究的方向。

在區域地質地球物理分析基礎上,在南海北部圈劃了瓊東南、東沙西南、東沙東南和台灣南部4個滲漏型水合物有利區。首次在東沙西南海域和西沙海槽採獲與水合物活動密切相關的冷泉碳酸鹽結核(殼),在水體柱中發現甲烷含量高異常;在東沙西南海域獲得了海底泄露、硬化、沉積物磁化率等水合物標誌的地球物理特徵及深水生物碳酸鹽岩,指出東沙西南海域存在滲漏型天然氣水合物,揭示了水合物經過多次分解和排溢而形成的多期冷泉碳酸鹽岩現象,預測海底存在活躍冷泉、冷泉生物群落。

3)南海古海洋環境變化的地質記錄與生態回響

揭示了西太平洋暖池在末次冰期經歷移動與消失的時空演變特徵,以及古夏季風早在8.7 Ma之前形成及其發育的階段性歷史;發現了南海南部近一百萬年以來放射蟲生物群的發育存在約0.20Ma旋迴周期和在0.47MaBP出現的海洋生態環境突變事件;重建了7500年以來高解析度的溫度變化、El Nino與極端氣候事件和南海千年、百年和年代際尺度的海平面波動歷史;從珊瑚記錄中提取了近4000年來高解析度的強風暴歷史,系統建立了該時期的強風暴序列、頻率和變化趨勢;發現地質時期的低溫也會導致珊瑚礁白化的現象,提出了珊瑚礁“冷白化(Cold bleaching)”的新概念,建立了珊瑚礁冷白化與熱白化歷史,揭示現代珊瑚礁急劇退化的主要原因。

上述研究成果豐富了緣海地球動力學和全球變化理論,提升了我國海洋地質科學研究的實驗觀測模擬和探測技術能力,對進一步深化理解邊緣海的形成演化機制,南海油氣與水合物資源的潛力、形成機理及其分布特徵,以及南海區域古環境演變及其對全球變化的回響特徵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際意義。

人口、資源和環境已成為三大世界性問題,隨著陸地資源的過度開發和利用,沿海國家已將海洋資源,尤其是海洋生物資源的保護、開發和利用提到了國家可持續發展長遠戰略高度。美、英、日等已開發國家先後制定了國家發展計畫,把海洋生物資源和技術研究確定為21世紀優先發展領域。海洋經濟發展迅速,成為世界經濟和我國經濟的新亮點和新的增長點。對海洋生態環境的保護日益重視,海洋水產養殖已成為優質食物蛋白的重要來源,海洋活性物質日益成為創新藥物、工業、農業和環保等領域的研究開發重點。

南海獨特的地理區位和環境氣候特點使其成為世界上海洋生物多樣性和生物資源最豐富的海區之一,物種的數量和產量在我國各海區中首屈一指。然而,我國目前對南海海洋生物多樣性和生物資源的形成機制與變動規律缺乏系統深入的研究,對海洋生物活性物質的發現和套用認識不足,海水養殖品種單一、種質退化、養殖模式粗放,水產品精深加工量小、技術水平低,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低。開展南海海洋生物資源的保護、開發和可持續利用的基礎理論與套用關鍵技術研究,不僅是海洋生物學前沿學科發展的需要,也是推動我國海洋經濟發展,促進社會與環境和諧,保障生態與食物安全等重大國家戰略的需要。

圍繞核心科學問題“南海海洋生物資源的形成規律和化學生態效應”開展研究,包括:南海海洋生物多樣性與生物資源的形成機制和動態變化規律;熱帶海洋生物健康增養殖理論和技術;海洋生物活性與功能物質的化學生態學和套用原理。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性研究成果。

1)在南海區域海洋生物種群多樣性與生物生產機制方面

報導各類海洋生物2600多種,豐富了熱帶海洋生物物種庫和生物多樣性理論。開拓了近海浮游生物功能群結構及生產貢獻、初級與次級生產轉換效率研究,發現熱帶海域次表層存在初級生產最大值並揭示其成因和調控機制。提出珊瑚礁高效營養生態泵新概念,珊瑚礁生態系統營養再生與循環模式。摸清了華南沿岸海草種類、地理分布及環境狀況,建立了比較完善的海草生態系統管理體系,編制了«中國海草保護行動計畫»。推動了生物海洋學學科發展,為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物資源可持續利用提供重要科學依據。為保護近海生態環境,制定有效生態災害防治措施奠定理論基礎。

2)在海洋生物活性與功能物質利用技術研究方面

圍繞活性與功能物質的生理生化過程、基本機制及其提取利用技術,突破了從海洋生物中提取活性次生代謝小分子和功能物質大分子的關鍵技術,分離鑑定了1200個海洋生物特有的代謝產物,其中發現276個新穎結構分子,109個功能活性物質。研製開發出海洋生物來源的1個新藥產品、10種功能食品、5個系列化妝品、1個新生物農藥、以及系列功能飼料產品和海洋生物調味劑產品,促進了海洋生物技術產業的發展,產生社會經濟效益50億元以上,新增利稅10億元以上。

3)在海水健康養殖方面

率先引進凡納濱對蝦(南美白對蝦)到華南沿海,針對品種引進後交配成功率、受精率和孵化率低等問題開展研究,闡明了雄蝦先成熟、雌蝦後成熟的不同步發育規律,研究成功凡納濱對蝦親蝦強化培育,建立了規模化全人工繁育技術,創建了對蝦集約化防病養殖模式及技術體系並在養殖生產中套用,創造社會經濟效益1000多億元,養殖產量占全國對蝦產量的80%,占全世界產量的40%,使我國成為全球最大的養殖對蝦生產國。

研究成果豐富了海洋生物資源學和生態學理論,提高了我國海洋生物資源利用技術的研究水平,在海洋生物活性物質利用和海水健康養殖方面具有引領和示範作用,推動了我國海洋生物高技術產業跨越發展。

張偲

張 偲

男,1963年5月生。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海洋生物、海洋藥物、海洋生物化學生態學專業。

學習簡歷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1、1981、9-1985、7,中國海洋大學(山東海洋學院)海洋生物系,獲學士學位;

2、1985、9-1988、7,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獲碩士學位;

3、1995、9-1998、7,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獲博士學位。

工作簡歷

1、2006年10月起,任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副所長(主持工作);

2、2003年6月至2006年9月,任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所長助理;

3、2000年11月起,任廣東省海洋藥物重點實驗室主任;

4、1999年9月至2007年6月,任中國科學院海南熱帶海洋生物實驗站(國家野外站)站長;

5、1998年8月,任中科院南海所研究員(中科院特批)。

國外學習

1、1996年,訪問印度研究與工業委員會,在印度藥物工業研究所和印度分子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訪問學習;

2、2005年,訪問美國,在威斯康辛大學藥學院高訪學習。

主要獎勵

1、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第一完成人),2007年;

2、全國海洋科技先進工作者,2006年;

3、第十六屆全國發明展覽會金獎(第一完成人),2006年;

4、廣東省丁穎科技獎,2006年;

5、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005年;

6、海南省2004年度科技進步獎特等獎(第一完成人),2004;

7、中科院院長獎學金優秀獎,1998年;

8、廣東省首屆“十佳博士生獎”,1997年;

9、海南省青年科技獎,1997年。

主要業績

張偲研究員近年來負責了“南海生物活性萜類和生物鹼的構效關係及其作用機制”、“海南島紅樹植物的活性化合物及其化學生態學的研究”、“馬氏珠母貝氨基多糖膠囊的研製”和“海洋食品加工廢棄物綜合利用關鍵技術研究”國家“973”前期研究項目、國家“863”基金課題、國家重點攻關課題、國家支撐計畫課題、中科院重要方向項目和廣東省優秀團隊基金項目等課題33項,長期開展了海洋生物活性物質的研究與開發,分離鑑定了1100多個海洋生物化合物,發現了139個新化合物,篩選出了72個具有抗老年痴呆症、抗腫瘤、抗菌或抗動脈粥樣硬化等生物活性化合物,完成了1個國家藥準號新藥“海珠口服液”和2個保健品的研製。曾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8項;發表核心刊物論文100多篇(其中SCI收錄論文50多篇),完成專著4冊(合作);申報國家發明專利20多項(其中16項已獲得授權);負責完成的科研成果“熱帶海洋生物活性物質的利用技術”獲2007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主要社會兼職

中國海洋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海洋與湖沼學會常務理事、廣東海洋學會理事長。

近期主要論著

1、Hao Yin, Si. Zhang*, et al. Preparative isol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two benzoxazinoid glucosides from Acanthus ilicifolius L. by high-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2008, 1205(1-2):177-181

2、J. Y. Pan, S. Zhang*, et al. Separation of flavanone enantiomers and flavanone glucoside diastereomers from Balanophora involucrata Hook. f. by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and reversed-phase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on a C-18 column.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2008, 1185(1):117-129

3、Shu Hong Tao, Jun Wu, Shu Hua Qi, Si Zhang*. Scyphiphorins A and B,two new iridoid glycosides from the stem bark of a Chinese mangrove Scyphiphora hydrophyllacea. Helvetica Chimica Acta, 2007, 90:1718-1722.

4、Wu, J.; Zhang, S.; Bruhn, T.; Xiao, Q.; Ding, H. X.; Bringmann, G., Xylogranatins F-R: Antifeedants from the chinese mangrove, Xylocarpus granatum, a new biogenetic pathway to tetranortriterpenoids. Chemistry-a European Journal 2008, 14, 1129-1144.

5、張偲、龍麗娟,2006,海洋生物鹼,現代海洋藥物(第九章),260-293,科學出版社。

6、張偲、王友紹、吳軍,2006,珊瑚動物的化學結構與生物活性,現代海洋藥物(第四十章),1146-1204,科學出版社。

7、張偲、吳軍,2006,珊瑚類藥物的研究方法與實例,現代海洋藥物(第四十一章),1205-1219,科學出版社。

8、Zhao, B, Zhang, S & Qian, P. Y. Larval settlement and metamorphosis of the silver- or goldlip pearl oyster Pinctada maxima (Jameson) in response to artificial and natural inducers. Aquaculture 220(2003)883-901

9、Jun-Wu, Si-Zhang,et al. Xyloccensin L, a novel limonoid from Xylocarpus granatum. Tetrahedron letters,45,2004,591-593

10、Shu-Hua Qi, Si Zhang. New Briaranes from the South China Sea Gorgonian Junceella juncea. J. Nat. Prod. 2004, 67, 1907-1910

11、Shu-Hua Qi, Si Zhang, Xiang Li. A New Cytotoxic Sesquiterpene-Alkaloid from the South China Sea Gorgonian Subergorgia suberosa. J. Nat.Prod. 2005,68,1288 –1289

12、Shu-Hua Qi, Si Zhang, Zhi-Hui Xiao, New Briaranes from the South China Sea Gorgonian Junceella fragilis. Helve. Chim. Acta., 2005, 88(8)

13、Jun-Wu, Si-Zhang, Qingxin Li. Phenylethanoid and aliphatic alcohol glycosides from Acanthus ilicifolius. Phytochemistry 63(2003):491-495

14、Shu-Hua Qi, Si Zhang. Study on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Gorgonian Junceella juncea. Chem. Pharm. Bull. 2004, 52(12), 1476-1478

15、Jun Wu,Si Zhang. Two new cyclolignan glycosides from Acanthus ilicifolius. Z Naturforsch,2004,59b,:341-344

16、Daojing Zhang, Jun Wu, Sizhang*. Oleanane triterpenes from Aegiceras corniculatum. Fitoterapia, 76(2005) 131-133

17、Hao Yin, Si Zhang*, and Jun Wu, Prenylated Flavonoids from Pongamia pinnata, Z. Naturforsch. 2005, 60b: 356-358.

18、Shu-Hua Qi, Si Zhang, Spectral Assignments and Reference Data, Magn. Reson. Chem. 2005, 43:266-268.

19、Lu-rong Xu, SiZhang*, A new triterpenoid : Taraxerol-3-β-O-tridecyl ether from Derris triofoliata,Pharmazie,2004, 59:655-656。

20、Jun-Wu, Si-Zhang, Qingxin Li, Megastigmane and flavone glycosides from Acanthus ilicifolius, 2003, Pharmazie 58(2003):363-364。

21、Shu-Hua Qi, Si Zhang, Glycerol Derivatives and Sterols from Sargassum parvivesiculosum,Chem. Pharm. Bull. 2004,52(8)986-988。

22、Jun-Wu, Si-Zhang, New aliphatic alcohol and (Z)-4-hydroxycinnamic acid glycosides from Acanthus ilicifolius,Chem. & Pharm. Bull. 2003, 51(10), 1201-1203.

23、Jun Wu,Si Zhang,Xyloccensin M and N,Two New B,D-seco Limonoids from Xylocarpus granatum,Z. Naturforsch,2003,58b:1216-1219。

24、Jun Wu, Qiang Xiao, Si Zhang,et al. Xyloccensins Q-V, Six New 8, 9, 30-Phragmalin Ortho Ester Antifeedants from the Chinese Mangrove Xylocarpus granatum. Tetrahedron,61(2005):8382-8389

25、Shu-Hua Qi, Si Zhang, et al, Constituents of Carapa guianensis Aubl.( Meliaceae). Pharmacies, 2004, 59(6): 488-49.

26、Jin Yang, Shu-hua Qi, Si Zhang*, et al. Three Polyoxygenated Steroids from the South China Sea Gorgonian Coral Subergorgia reticulate,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2005, 23, 1218--1222.

27、Haihan Nan, Jun Wu, Si Zhang*, A New Phenylethanoid Glycoside from Clerodendrum Inerme. Pharmazie 60(2005): 798-801.

28、Yunqi Qiu, Shuhua Qi, Si Zhang*, New Polyoxygenated Steroids from the South China Sea Gorgonian Echinogorgia aurantiaca, Pharmazie,2006, 61: 645-648.

29、Hao Yin, Jun Wu, Haihan Nan, and Si Zhang*, New Prenylated Flavones from Pongamia pinnata. Pharmazie. 2006,61, 76.

30、Zhihui Xiao, MU Yuan, Si Zhang, Complete assignments of H and C data for ten phenylpiperazine derivatives, Magn. Reson. Chem., 2005, 43:869--872

31、Lun-Rong Xu, Jun Wu and Si Zhang*, A new acylated flavonol glycoside from derris triofoliata, J. ASIAN. NAT. PROD. RES.,2006,8:9-13.

32、Qi SH, Zhang S, Qian PY, et al. Ten new antifouling briarane diterpenoids from the South China Sea gorgonian Junceella juncea Tetrahedron 2006, 62:9123-9130.

33、Liu, Y., Zhang,S., Abreu,P. Heterocyclic terpenes: linear furano- and pyrroloterpenoids Natural Product Reports 2006,23,630-651.

主要授權發明專利

1、張偲、尹浩、龍麗娟、聞克威,珍珠氨基甙定重製取技術,專利號:200610037275.8;

2、張偲、黃建設、龍麗娟, 一種雜環化合物—2-氨基咪唑並吡咯-6-酮及其製法和用途, 專利號:ZL01127866.8.

3、張偲、徐魯榮、吳軍. 一種新的蒲公英萜醇的衍生物Taraxerol tridecyle ether 的結構及其用途. 專利號:ZL03146857.8

4、張偲、龍麗娟、陳永福. 由珠母貝軟體部提取物製成的海洋水產飼料添加劑及製法用途. 專利號:ZL03126709.2

5、張偲、邱蘊綺、漆淑華,一種新的多羥基甾醇3β,5α,6β,11β-四羥基膽甾烷醇(cholestane- 3β,5α,6β, 11β-tetrol)的結構及其用途。專利號:ZL200610035751.2;

6、吳軍、張偲. 一種苯乙醇苷化合物老鼠簕苷A的結構及其用途. 專利號:ZL02152195.6

7、吳軍 張偲. 一種脂肪醇苷化合物老鼠簕苷C及其用途. 專利號:ZL03140078.7

8、吳軍、張偲、龍麗娟. 檸檬苦素化合物木果楝內酯及其用途. 專利號:ZL03140079.5

9、吳軍、張偲、龍麗娟. 兩種(Z)-4--羥基桂皮酸糖苷及其用途. 專利號:ZL03140077.9

10、漆淑華、張偲,西松烷型二萜,專利號:ZL200410027587.1;

11、漆淑華、張偲,燈心柳珊瑚皂苷,專利號:ZL200410027588.6;

12、漆淑華、張偲,一種倍半萜側扁軟柳珊瑚酮及其製備方法和套用,專利號:ZL200510033704.X。

中科院下屬分院機構

中國科學院於1949年11月在北京成立,是國家科學技術方面最高學術機構和全國自然科學與高新技術綜合研究發展中心。一起盤點一下中科院下屬的分院機構。
中國科學院蘭州分院
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南京分院
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
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
中國科學院昆明分院
中國科學院瀋陽分院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
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台
中國科學院烏魯木齊天文工作站
中國科學院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農業資源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與套用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
北京基因組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
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長沙礦產資源勘查中心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蘭州地質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
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遙感衛星地面站
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
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
中國科學院長春人造衛星觀測站
中國科學院上海套用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計算數學與科學工程計算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
中國科學院國家基因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成都文獻情報中心
中國科學院長春分院
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藥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貴陽地球化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光電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健康科學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信息中心
中國科學院營養科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農業技術中心
中國科學院西安分院
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
煙臺海岸帶可持續發展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蘭州資源環境科學信息中心
中國科學院科學時報社
中國科學雜誌社
中國科學院套用數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行政管理局
中國科學院青島療養院
中國科學院科學出版社
中國科學院廬山療養院
中國科學院教育部水土保持與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院
江西省中國科學院廬山植物園
中國科學院陝西省秦嶺植物園
水利部中國科學院水工程生態研究所
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中國科學院滲流流體力學研究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