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長春分院

中國科學院長春分院

長春分院是中國科學院的派出機構,成立於1978年5月,經過50年的發展,中國科學院在吉、黑兩省的科研機構已形成理、化、天、地、生等基礎科學領域及相應的技術科學領域的綜合優勢。

簡介

中國科學院長春分院中國科學院長春分院
長春分院是中國科學院的派出機構,成立於1978年5月。分院系統院屬單位有: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長春套用化學研究所、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及國家天文台長春人造衛星觀測站。分院的職能是:協助院黨組做好院屬單位領導班子建設、院地合作、黨建、紀檢、監察審計、公共事務管理、財務和資產管理工作。

人才隊伍

長春分院共有職工3073人,其中科技人員2791人(高級833人、中級1338人、初級545人)。吉林、黑龍江兩省共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7人,由設在分院的“學部聯合辦公室長春聯絡處”負責聯絡。分院各所、站在學研究生568人(其中博士生、碩士生分別為309人,259人),另有博士後50人,設有博士點10個,碩士點18個,博士後流動站4個。長春分院各所站全年承擔課題464個(其中國家級課題333個,地方課題71個,其他課題60個,全年鑑定科技成果66項,獲國家、省、院、部級獎勵的科技成果21項,申報專利118項,獲準授予專利權70項。

研究領域

長春分院系統研究領域包括發光學、套用光學、光學工程、精密機械與儀器、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高分子物理與化學、濕地科學、區域農業、環境科學、遙感技術與套用、東北區域發展、精密觀測與精密定軌、衛星動力學研究等。
長春分院系統現有套用光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高分子物理與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電分析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稀土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籌)等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光學機械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國家電化學和光譜研究分析中心、國家光柵製造技術工程中心等3個國家級中心以及三江沼澤濕地生態系統國家野外觀測研究站、海倫農業生態系統國家野外觀測研究站等2個國家野外研究站,現有激發態物理重點實驗室、光學系統先進制造技術重點實驗室、濕地研究中心、淨月潭遙感實驗站等4箇中國科學院開放實驗室。長春分院現有大型測試儀器設備50餘台(套)。
經過一代代科學家的不懈奮鬥,長春分院各所站譜寫了輝煌的歷史篇章:累計獲得科技成果3000餘項;獲專利授權1500餘項;中國第一台紅寶石雷射器、中國第一爐光學玻璃、中國第一塊合成橡膠、中國第一套機載多頻段微波輻射計系統等相繼在長春問世。
長春分院通過進一步加強與吉林省、黑龍江省重點企業的合作,組織各類對接活動,推動了科技成果轉化和科技產業的發展。長春分院利用國內外資源搭建的長春中俄科技園已被國家科技部批准為“國家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與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等國家的科研機構合作開展科學研究與開發。

特點

中國科學院長春地區的科研單位始建於解放初期,歷經半個世紀的沿革,作為中國科學院的派出機構,長春分院在吉林、黑龍江的院屬科研機構有:長春套用化學研究所、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長春地理研究所、黑龍江農業現代化研究所及長春人造衛星觀測站。經過50年的發展,中國科學院在吉、黑兩省的科研機構已形成理、化、天、地、生等基礎科學領域及相應的技術科學領域的綜合優勢,包括光學物理與工程(發光學、現代套用光學、光學工程、信息顯示技術、微納科學與技術、醫用光學、先進加工製造技術);化學與工程(稀土信息和能源材料、特種結構和功能高分子材料、聚合反應和加工工程、現代分離分析方法和技術);自然與社會協調發展相關科學與技術(濕地科學、區域經濟、環境、生態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環境友好化學、衛星動力學與衛星觀測、遙感技術及套用)。

長春分院各所、站設有套用光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高分子物理與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及稀土化學與物理、電分析化學、激發態物理、遙感等一批中國科學院開放研究實驗室(站)。此外,以各所、站的研究發展力量為支撐,建立一批產學研結合的工程研究發展中心,如北方液晶研究開發中心(中科院與吉林省共建)、中科院濕地科學中心、長春套用化學研究中心(吉化集團公司、吉林大學、長春應化所共建)。

分院27個較大企業及公司,1999年總產值2.5億元,實現總收入2.2億元,創利稅6500萬元。1999年,分院各所申報並被批准吉林省科技立項32項,獲取三項費用284萬元。長春分院現有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11人,院、省級有突出貢獻專家37人,跨世紀優秀科技人才29人,有5人獲中國科學院青年科學家獎,有4人被選入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有215位同志獲吉林省政府頒發的“吉林英才獎章”,有347位同志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特色

長春分院遵循中國科學院辦院方針和知識創新工程試點的統一部署,發揮派出機構的巨觀調控作用,推進長春光機與物理所以知識創新工程試點為目標的合作改革,支持長春人衛站進入國家天文觀測中心,推動院知識創新工程重大項目“東北農業高新技術研究與示範”在吉黑兩省的實施。一年來,各所、站力度明顯增大,研究所的綜合實力得到加強。

1999年,長春分院以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求為導向,發揮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的整體優勢,通過院地共建高新技術產業、共建研究發展中心、共建農業科技示範園區,推進以成果轉化和高新技術產業化為中心的院地合作。以中科院和吉林省共建的“北方液晶研究開發中心”為技術依託,吉林省繼1997~1998投資2.88億元建成生產SIN-LCD和TN-LCD的“紫晶公司”外,1999年又籌資13.2億元建成生產TFT-LCD的先導工程(彩晶公司)。後者是生產5英寸至16.1英寸高解析度彩色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屏和顯示模組的高科技企業,1999年12月底生產線全線貫通,預計2000年7月開始批量生產(月生產能力10.4英寸×3000片)。長春光機與物理研究所40多名科技人員進入“彩晶公司”和“紫晶公司”,分別擔任技術總監、副總經理、分廠廠長和技術開發部門負責人。吉林省已將液晶顯示及其下游產品作為該省新的支柱產業和新的經濟成長點加以培育。此外,稀土順丁橡膠在錦州石化萬噸級生產線試生產成功,可滿足高速公路對子午輪胎的需求;HIPS改性樹脂開發了冰櫃、電視機、計算機和汽車四大類工程塑膠系列產品,在吉林、撫順、深圳、汕頭等地建有8條生產線;半導體泵浦全固體綠雷射器(在長春新產業公司)、輻射交聯發泡塑膠(在青島開發區)、PVC光可控農膜(在吉林市塑膠廠)、LLDPE農膜專用料(在吉化公司)等均已建廠並投產,經濟效益顯著。

長春分院還以集成的科技投入,以海倫、德惠、柳河為科技示範基地,在吉黑兩省開展了中低產田改造、玉米及大豆大面積高產攻關、小流域綜合治理、綠色農業產品、農用新材料、高效化肥、玉米、大豆、蓖麻的深加工、農作物產量及農業災害遙感監測與評估,為東北區域農業生態建設與持續發展作出了貢獻,連續9年被地方政府授予“科教興農”先進單位。

長春分院直屬單位和公司有:長春分院分析測試中心、長春分院計量站、中國科學院長春專利事務所、長春分院管理幹部學院、吉林廣播電視大學長春分院工作站、長春科技設備開發中心、長春分院科技新產品展銷公司。長春淨月遙感實驗站隸屬長春分院,吉林省遙感協會掛靠在長春分院。

中科院下屬分院機構

中國科學院於1949年11月在北京成立,是國家科學技術方面最高學術機構和全國自然科學與高新技術綜合研究發展中心。一起盤點一下中科院下屬的分院機構。
中國科學院蘭州分院
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南京分院
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
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
中國科學院昆明分院
中國科學院瀋陽分院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
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台
中國科學院烏魯木齊天文工作站
中國科學院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農業資源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與套用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
北京基因組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
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長沙礦產資源勘查中心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蘭州地質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
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遙感衛星地面站
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
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
中國科學院長春人造衛星觀測站
中國科學院上海套用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計算數學與科學工程計算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
中國科學院國家基因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成都文獻情報中心
中國科學院長春分院
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藥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貴陽地球化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光電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健康科學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信息中心
中國科學院營養科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農業技術中心
中國科學院西安分院
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
煙臺海岸帶可持續發展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蘭州資源環境科學信息中心
中國科學院科學時報社
中國科學雜誌社
中國科學院套用數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行政管理局
中國科學院青島療養院
中國科學院科學出版社
中國科學院廬山療養院
中國科學院教育部水土保持與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院
江西省中國科學院廬山植物園
中國科學院陝西省秦嶺植物園
水利部中國科學院水工程生態研究所
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中國科學院滲流流體力學研究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