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0

ISO9000

ISO9000質量保證體系是企業發展與成長之根本,ISO9000不是指一個標準,而是一類標準的統稱。是由TC176(TC176指質量管理體系技術委員會)制定的所有國際標準,是ISO12000多個標準中最暢銷、最普遍的產品。ISO9000族標準已經成為全球企業在質量控制上的基本要求,要取得國際市場甚至國內市場的準入證,就必須踏進質量認證這道門檻。ISO9000標準要求組織建立形成檔案的質量管理體系,以“檔案”來規範員工的行為,同時,通過監視測量和持續改進機制使員工的工作受控並促使其不斷改進業績。

簡介

ISO(國際標準化組織)和 IAF (國際認可論壇)於2008年8月20日發布聯合公報,一致同意平穩轉換全球套用最廣的質量管理體系標準,實施ISO9001:2008認證。

ISO9001:2008標準是根據世界上170個國家大約100萬個通過ISO9001認證的組織的8年實踐,更清晰、明確地表達ISO9001:2000的要求,並增強與ISO14001:2004的兼容性。

目前,2008 版 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要求》國際標準計畫於 2008 年底發布 GB/T 19001-2008《質量管理體系要求》。ISO9001:2008標準發布1年後,所有經認可的認證機構所發放的認證證書均為ISO9001:2008認證證書;為貫徹實施ISO9001:2008標準的需要,幫助企業進行國際標準轉換工作特舉辦此次管理體系內審員培訓班。內審員全稱叫內部質量體系審核員,通常由既精通ISO9001:2008國際標準又熟悉本企業管理狀況的人員擔任。按照ISO9001:2008新標準的要求,凡是推行ISO9001:2008新標準的組織每年至少需進行一次內部質量審核,所以,凡是推行ISO9001:2008的組織,通常都需要培養一批內審員。內審員可以由各部門人員兼職擔任,因此內審員在一個組織內對質量體系的正常運行和改進起著重要的作用。

意義

質量是取得成功的關鍵。由不同的國家政府,國際組織和工業協會所做的研究表明,企業的生存,發展和不斷進步都要依靠質量保證體系的有效實施。ISO 9000系列質量體系被世界上110多個國家廣泛採用,既包括已開發國家,也包括開發中國家,使市場競爭更加激烈,產品和服務質量得到日益提高。事實證明,有效的質量管理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勝的手段之一。

今天ISO9000系列管理標準已經為提供產品和服務的各行各業所接納和認可,擁有一個由世界各國及社會廣泛承認的質量管理體系具有巨大的市場優越性。未來幾年內,當國內外市場經濟進一步發展,貿易壁壘被排除以後,它將會變得更加重要。

建立ISO9000質量保證體系可使企業和組織體會到以下的一些益處:

1) 一個結構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使組織的運行產生更大的效益及更高的效率。

2)更好的培訓和更高的生產力。

3)減少顧客拒收和申訴,導致節省大量的開支,最終享有一個更大的市場份額:

4)顧客對企業和企業的產品/ 服務有了更大的信任。

5)能夠在要求在ISO9000認證的市場中暢通無阻。

基礎知識

一、什麼叫ISO?

ISO是一個組織的英語簡稱。其全稱是InternationalStandardsOrganization,翻譯成中文就是“國際標準化組織”。又稱“經濟聯合國”(現有成員國150多個)。

ISO為一非政府的國際科技組織,是世界上最大的、最具權威的國際標準制訂、修訂組織。它成立於1947年2月23日。ISO的最高權力機構是每年一次的“全體大會”,其日常辦事機構是中央秘書處,設在瑞士的日內瓦。

ISO宣稱它的宗旨是“發展國際標準,促進標準在全球的一致性,促進國際貿易與科學技術的合作。”

二、什麼叫ISO9000?

ISO標準由技術委員會(TECHNICALCOMMITTEES簡稱TC)制訂。ISO共有200多個技術委員會,2200多個分技術委員會(簡稱SC)。

ISO9000是指質量管理體系標準,它不是指一個標準,而是一族標準的統稱。ISO9000是由TC176(TC176指質量管理體系技術委員會)制定的所有國際標準。ISO9000是ISO發布之12000多個標準中最暢銷、最普遍的產品。

三、什麼叫認證?

“認證”一詞的英文原意是一種出具證明檔案的行動。1986中對“認證”的定義是:“由可以充分信任的第三方證實某一經鑑定的產品或服務符合特定標準或規範性檔案的活動。”

舉例來說,對第一方(供方或賣方)提供的產品或服務,第二方(需方或買方)無法判定其品質是否合格,而由第三方來判定。第三方既要對第一方負責,又要對第二方負責,不偏不倚,出具的證明要能獲得雙方的信任,這樣的活動就叫做“認證”。

這就是說,第三方的認證活動必須公開、公正、公平,才能有效。這就要求第三方必須有絕對的權力和威信,必須獨立於第一方和第二方之外,必須與第一方和第二方沒有經濟上的利益關係,或者有同等的利害關係,或者有維護雙方權益的義務和責任,才能獲得雙方的充分信任。

四、ISO9000的由來

ISO9000是由西方的品質保證活動發展起來的。二戰期間,因戰爭擴大所需武器需求量急劇膨脹,美國軍火商因當時的武器製造工廠規模、技術、人員的限制未能滿足“一切為了戰爭”。美國國防部為此面臨千方百計擴大武器生產量,同時又要保證質量的現實問題。分析當時企業:大多數管理是NO.1,即工頭憑藉經驗管理,指揮生產,技術全在腦袋裡面,而一個NO.1管理的人數很有限,產量當然有限,與戰爭需求量相距很遠。於是,國防部組織大型企業的技術人員編寫技術標準檔案,開設培訓班,對來自其它相關原機械工廠的員工(如五金、工具、鑄造工廠)進行大量訓練,使其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學會識別工藝圖及工藝規則,掌握武器製造所需關鍵技術,從而將“專用技術”迅速“複製”到其它機械工廠,從而奇蹟般地有效解決了戰爭難題。戰後,國防部將該寶貴的“工藝檔案化”經驗進行總結、豐富,編制更周詳的標準在全國工廠推廣套用,並同樣取得了滿意效果。當時美國盛行檔案風,後來,美國軍工企業的這個經驗很快被其他工業已開發國家軍工部門所採用,並逐步推廣到民用工業,在西方各國蓬勃發展起來。

隨著上述品質保證活動的迅速發展,各國的認證機構在進行產品品質認證的時候,逐漸增加了對企業的品質保證體系進行審核的內容,進一步推動了品質保證活動的發展。到了20世紀70年代後期,英國一家認證機構BSI(英國標準協會)首先開展了單獨的品質保證體系的認證業務,使品質保證活動由第二方審核發展到第三方認證,受到了各方面的歡迎,更加推動了品質保證活動的迅速發展。

通過三年的實踐,BSI認為,這種品質保證體系的認證適應面廣,靈活性大,有向國際社會推廣的價值。於是,在1979年向ISO提交了一項建議。ISO根據BSI的建議,當年即決定在ISO的認證委員會的“品質保證工作組”的基礎上成立“品質保證委員會”。1980年,ISO正式批准成立了“品質保證技術委員會”(即TC176)著手這一工作,從而導致了“ISO9000族”標準的誕生,健全了單獨的品質體系認證的制度,一方面擴大了原有品質認證機構的業務範圍,另一方面又導致了一大批新的專門的品質體系認證機構的誕生。

自從1987年ISO9000系列標準問世以來,為了加強品質管理,適應品質競爭的需要,企業家們紛紛採用ISO9000系列標準在企業內部建立品質管理體系,申請品質體系認證,很快形成了一個世界性的潮流。目前,全世界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正在積極推行ISO9000國際標準。

實施意義

● 強化品質管理,提高企業效益;增強客戶信心,擴大市場份額

負責ISO9000品質體系認證的認證機構都是經過國家認可機構認可的權威機構,對企業的品質體系的審核是非常嚴格的。這樣,對於企業內部來說,可按照經過嚴格審核的國際標準化的品質體系進行品質管理,真正達到法治化、科學化的要求,極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和產品合格率,迅速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對於企業外部來說,當顧客得知供方按照國際標準實行管理,拿到了ISO9000品質體系認證證書,並且有認證機構的嚴格審核和定期監督就可以確信該企業是能夠穩定地生產合格產品乃至優秀產品的信得過的企業,從而放心地與企業訂立供銷契約,擴大了企業的市場占有率。

● 促使企業質量管理走上規範化、程式化、法制化的軌道。

ISO9000族標準的核心是建立檔案化質量體系。書面規定了必須的質量要素內容及實施程式。要求管理人員、操作人員和驗證人員都必須按檔案執行並加以記錄。標準的實施保證企業的質量管理水平與世界等同。

● 質量代表了一個企業的生產水平、管理水平和文化水平。

產品質量的提高意味著經濟效益的提高。當今世界經濟的發展正經歷著由數量型增長向效益型增長的轉變。市場競爭也由價格競爭為主轉向質量競爭為主。因此,要想使您的企業立於不敗之地,只有靠強化質量管理,提高產品質量。

● 降低質量成本,提高企業利潤。

質量成本=預防成本+鑑定成本+失敗成本, 其比例關係為:1:10:100(員工教育成本是預防成本,質量檢驗成本是鑑定成本,不合格品費用是失敗成本。)以上比例意味著投入一元錢做質量的事先預防,將減少10元的檢驗費用,減少100元不合格品給企業帶來的損失。企業在質量控制上投入最大的預防成本和適當的鑑定成本,建立更穩定的質量保證基礎而儘量減少甚至杜絕失敗成本,創造企業最大利潤。

● 滿足客戶要求,贏得用戶信賴,擴大市場份額。

在市場競爭日益加劇的時代,社會和用戶對質量的期望值越來越高,已經不能滿足於只憑抽檢而證明的合格產品,他們要求產品從原材料到最終服務的全過程都是受控的,要求生產者對質量有更高的承諾和切實的驗證手段。ISO9000族標準迎合了質量時代的需要。

● 取得市場通行證。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速和不可逆性,越來越多的企業家意識到市場競爭的規則在逐步統一。ISO9000族標準已經成為全球企業在質量控制上的基本要求,要取得國際市場甚至國內市場的準入證,就必須踏進質量認證這道門檻。

● 提高了企業的知名度和聲譽。

第三方認證的方式和特點,使企業的知名度及聲譽得以大大提高,特別是國際互認的實現,更使企業的這種無形資產通過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充分升值,長遠效益不可限量。

● 全員素質發生質變。

儘管市場經濟的壓力使每個企業家有了切膚之痛,但企業員工的市場意識、質量意識都尚未發生質變。通過實施ISO9000族標準,理解工業化國家從幾百年市場經濟運行中總結出的管理經驗,促進職工觀念的轉變,對企業在市場經濟的海洋中游戈具有重要的劃時代意義,是企業永續經營的成功關鍵。

● 有效地避免產品責任

各國在執行產品品質法的實踐中,由於對產品品質的投訴越來越頻繁,事故原因越來越複雜,追究責任也就越來越嚴格。尤其是近幾年,已開發國家都在把原有的“過失責任”轉變為“嚴格責任”法理,對製造商的安全要求提高很多。例如,工人在操作一台工具機時受到傷害,按“嚴格責任”法理,法院不僅要看該工具機機件故障之類的品質問題,還要看其有沒有安全裝置,有沒有向操作者發出警告的裝置等。法院可以根據上述任何一個問題判定該工具機存在缺陷,廠方便要對其後果負責賠償。但是,按照各國產品責任法,如果廠方能夠提供ISO9000品質體系認證證書,便可免賠,否則,要敗訴且要受到重罰。(隨著中國法治的完善,企業界應該對“產品責任法”高度重視,儘早防範。)

服務過程

正文

1、準備階段

1. 1診斷:了解企業現狀,確認企業管理優勢,找出薄弱環節,與ISO9000系列國際標準要求之間的差距,向企業提交診斷報告。

1.2工作計畫:指導企業起草認證工作計畫,雙方確認後,嚴格按計畫執行。在此基礎上,

再做諮詢計畫、認證計畫。

1.3 組織機構的設定:輔助企業設定專門負責認證工作的組織機構。

1.4 ISO9000標準的培訓。

1.5為企業做整體管理框架設計,設定質量管理目標.

2、體系設計階段

2.1檔案編寫培訓。

2.2幫助企業確定體系檔案的結構。

2.3指導企業檔案的編寫或根據企業的要求而定。

3、體系運行階段

3.1討論:督導受諮詢方討論體系檔案。

3.2培訓:檔案編寫人員對使用該檔案的人員進行培訓。

3.3檔案審核:對所編寫的體系檔案進行審核。

3.4內審培訓:參照英國培訓教材、結合中國內審培訓教材進行。

3.5現場督導:有關專家到現場指導體系運行。

4、內審階段

4.1第一次內審:以諮詢人員為主,企業人員為輔, 內審時間一般比認證時間多。

4.2第二次內審:根據第一次內審情況及認證所需時間,確定第二次內審時間,由企業人員為主,諮詢人員為輔。

4.3第二次內審完,根據情況確定是否需要增加第三次內審。

5、體系完善階段

與企業一起做管理評審,並做一次預審,根據體系運行情況,建議企業提出認證申請時間。

6、認證

認證後針對審核中提出的問題與企業一起糾正不符合項和進一步的質量管理目標。

7、調查問卷

為掌握諮詢人員的工作和進一步改善,請客戶填寫諮詢意見調查表。

備註

1、要求每一項諮詢工作,都要有諮詢記錄並由客戶簽字。

2、企業可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部分諮詢服務。

軟體由信息組成,通常是無形產品並可以方法、論文或程式的形式存在。

硬體通常是有形產品,其量具有計數的特性。流程性材料通常是有形產品,其量具有連續的特性。硬體和流程性材料經常被稱之為貨物。

4.3項目:由一項有起止日期的、相互協調的受控活動組成的獨特過程,該過程要達到符合包括時間、成本和資源的約束條件在內的規定要求的目標

4.4設計和開發:將要求轉換為產品、過程或體系的規定特性或規範的一組過程

4.5程式:為進行某項活動或過程所規定的途徑

5.有關特性的術語4條。

5.1 特性

可區分的特性

注1:特性可以是固有的或賦予的。

注2:特性可以是定性的或定量的。

注3:有各種類別的特性,如:

——物理的(如:機械的、電的、化學的或生物學的特性);

——感官的(如:嗅覺、觸覺、味覺、視覺、聽覺);

——行為的(如:禮貌、誠實、正直);

——時間的(如:準時性、可靠性、可用性);

——人體工效的(如:生理的特性或有關人身安全的特性);

——功能的(如:飛機的最高速度)。

5.2質量特性:產品、過程或體系與要求有關的固有特性

5.3 可信性:用於表述可用性及其影響因素(可靠性、維修性和保障性)的集合術語

5.4 可追溯性:追溯所考慮對象的歷史、套用情況或所處場所的能力

注1:當考慮產品時,可追溯性可涉及到:

——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來源;

——加工過程的歷史;

——產品交付後的分布和場所。

6.有關合格(符合)的術語13條:

6.1合格(符合):滿足要求

6.2不合格(不符合):未滿足要求

6.3缺陷:未滿足與預期或規定用途有關的要求

★6.4預防措施:為消除潛在不合格或其他潛在不期望情況的原因所採取的措施

注1:一個潛在不合格可以有若干個原因。

注2:採取預防措施是為了防止發生,而採取糾正措施是為了防止再發生。

★6.5糾正措施:為消除已發現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況的原因所採取的措施

注1:一個不合格可以有若干個原因。

注2:採取糾正措施是為了防止再發生,而採取預防措施是為了防止發生。

注3:糾正和糾正措施是有區別的。

★6.6糾正:為消除已發現的不合格所採取的措施

注1:糾正可連同糾正措施一起實施。

注2:返工或降級可作為糾正的示例。

6.7返工:為使不合格產品符合要求而對其所採取的措施

6.8降級:為使不合格產品符合不同於原有的要求而對其等級的改變

6.9返修:為使不合格產品滿足預期用途而對其所採取的措施

6.10報廢:為避免不合格產品原有的預期用途而對其所採取的措施

6.11讓步:對使用或放行不符合規定要求的產品的許可

6.12偏離許可:產品實現前,偏離原規定要求的許可

6.13放行:對進入一個過程的下一階段的許可

7.有關檔案的術語6條。

7.1 信息:有意義的數據

★7.2 檔案:信息及其承載媒體

示例:記錄、規範、程式檔案、圖樣、報告、標準。

注1:媒體可以是紙張,計算機磁碟、光碟或其他電子媒體,照片或標準樣品,或它們的組合。

注2:一組檔案,如若干個規範和記錄,通常被稱為“documentation”。

注3:某些要求(如易讀的要求)與所有類型的檔案有關;然而對規範(如修訂受控的要求)和記錄(如可檢索的要求)可以有不同的要求。

7.3 規範:闡明要求的檔案

註:規範可能與活動有關(如:程式檔案、過程規範和試驗規範)或與產品有關(如:產品規範、性能規範和圖樣)。

★7.4 質量手冊:規定組織質量管理體系的檔案

註:為了適應組織的規模和複雜程度,質量手冊在其詳略程度和編排格式方面可以不同。

7.5 質量計畫:對特定的項目、產品、過程或契約,規定由誰及何時應使用哪些程式)和相關資源的檔案

注1:這些程式通常包括所涉及的那些質量管理過程和產品實現過程。

注2:通常,質量計畫引用質量手冊的部分內容或程式檔案。

注3:質量計畫通常是質量策劃的結果之一。

★7.6 記錄 :闡明所取得的結果或提供所完成活動的證據的檔案

注1:記錄可用於為可追溯性提供檔案,並提供驗證、預防措施和糾正措施的證據。

注2:通常記錄不需要控制版本。

8 有關檢查的術語

8.1 客觀證據:支持事物存在或其真實性的數據

8.2 檢驗:通過觀察和判斷,適當時結合測量、試驗所進行的符合性評價

8.3 試驗:按照程式確定一個或多個特性

8.4 驗證:通過提供客觀證據對規定要求已得到滿足的認定

注1:“已驗證”一詞用於表示相應的狀態。

注2:認定可包括下述活動,如:

——變換方法進行計算;

——將新設計規範與已證實的類似設計規範進行比較;

——進行試驗和演示;

——檔案發布前的評審。

8.5 確認:通過提供客觀證據對特定的預期使用或套用要求已得到滿足的認定

ISO9000認證標誌ISO9000認證標誌

8.6 鑑定過程:證實滿足規定要求的能力的過程

8.7 評審 :為確定主題事項達到規定目標的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所進行的活動

示例:管理評審、設計和開發評審、顧客要求評審和不合格評審。

9.有關審核的術語12條。

★9.1 審核

為獲得審核證據並對其進行客觀的評價,以確定滿足審核准則的程度所進行的系統的、獨立的並形成檔案的過程

註:內部審核,有時稱第一方審核,用於內部目的,由組織自己或以組織的名義進行,可作為組織自我合格聲明的基礎。

外部審核包括通常所說的“第二方審核”和“第三方審核”。

第二方審核由組織的相關方(如顧客)或由其他人員以相關方的名義進行。

第三方審核由外部獨立的組織進行。這類組織提供符合要求(如:GB/T 19001和GB/T 24001-1996)的認證或註冊。

當質量和環境管理體系被一起審核時,這種情況稱為“一體化審核”。

當兩個或兩個以上審核機構合作,共同審核同一個受審核方時,這種情況稱為“聯合審核”。

9.2 審核方案 :針對特定時間段所策劃,並具有特定目的的一組(一次或多次)審核

9.3 審核准則 :用作依據的一組方針、程式或要求

9.4 審核證據 :與審核准則有關的並且能夠證實的記錄、事實陳述或其他信息

9.5 審核發現 :將收集到的審核證據對照審核准則進行評價的結果

9.6 審核結論 :審核組考慮了審核目標和所有審核發現後得出的最終審核結果

9.7 審核委託方 :要求審核的組織或個人

9.8 受審核方:被審核的組織

9.9 審核員:有能力實施審核的人員

9.10 審核組 :實施審核的一名或多名審核員

注1:通常任命審核組中的一名審核員為審核組長。

注2:審核組可包含實習審核員。在需要時可包含技術專家

注3:觀察員可以隨同審核組,但不作為其成員。

9.11 技術專家 :提供關於被審核對象的特定知識或技術的人員

注1:特定知識或技術包括關於被審核的組織、過程或活動的知識或技術,以及語言或文化指導。

注2:在審核組中,技術專家不作為審核員。

9.12 能力:經證實的套用知識和技能的本領

10.有關測量過程質量保證的術語6條。

10.1 測量控制體系:為完成計量確認並持續控制測量過程所必需的一組相互關聯或相互作用的要素

10.2 測量過程:確定量值的一組操作

10.3 計量確認:為確保測量設備符合預期使用要求所需要的一組操作

注1:計量確認通常包括:校準或檢定、各種必要的調整或維修及隨後的再校準、與設備預期使用的計量要求相比較以及所要求的封印和標籤。

注2:只有測量設備已被證實適合於預期使用並形成檔案,計量確認才算完成。

注3:預期使用要求包括:量程、解析度、最大允許誤差等。

注4:計量確認要求通常與產品要求不同,並不在產品要求中規定。

10.4 測量設備:為實現測量過程所必需的測量儀器、軟體、測量標準、標準物質或輔助設備或它們的組合

10.5 計量特性:能影響測量結果的可區分的特徵

注1:測量設備通常有若干個計量特性。

注2:計量特性可作為校準的對象。

3.10.6 計量職能:組織中負責確定並實施測量控制體系的職能

套用範圍

(共分39大類)

1.農業、漁業

2.採礦業及採石業

3.食品、飲料和菸草

4.紡織品及紡織產品

5.皮革及皮革製品

6.木材及木製品

7.紙漿、紙及紙製品

8.出版業

9.印刷業

10.焦炭及精鍊石油製品

11.核燃料

12.化學品、化學製品及纖維

13.醫藥品

14.橡膠和塑膠製品

15.非金屬礦物製品

16.混凝土、水泥、石灰、石膏及他

17.基礎金屬及金屬製品

18.機械及設備

19.電子、電氣及光電設備

20.造船

21.航空、航天

22.其他運輸設備

23.其他未分類的製造業

24.廢舊物資的回收

25.發電及供電

26.氣的生產與供給

27.水的生產與供給

28.建設

29.批發及零售,汽車、機車、個人及家庭用品的修理

30.賓館及餐廳

31.運輸、倉儲及通訊

32.金融、房地產、出租業務

33.信息技術

34.科技服務

35.其他服務

36.公共行政管理

37.教育

38.衛生保健與社會公益事業

39.其他社會服務

ISO 9000族標準的產生和發展

全球經濟的發展,要求貿易中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要有共同的語言和準則,作為質量評價所依據的基礎。為適應全球性質量體系認證的多邊互認、減少技術壁壘和貿易壁壘的需要,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在總結世界各國,特別是工業已開發國家質量管理的基礎上,通過協調各國質量標準的差異,於1987年發布ISO9000《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系列國際標準》,並於1994年發布ISO9000族國際標準版本(ISO 9000 Family)。

ISO9000族標準發布以來,得到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採用,並轉化為該國的國家標準,至1999年底已有30多萬個企業通過了認證,其套用的廣泛和影響的深遠為前所未有。中國於1988年等效採用ISO9000標準,1992年將等效採用改為等同採用,1994年等同採用ISO9000族標準版本,至1999年底已有15000多家企業通過了認證。中國家具行業ISO9000族標準的套用起步較晚,1995年北京天壇家具公司通過了《軟體家具——彈簧軟床墊》質量體系認證,為國有家具企業首例,至1999年底,已有近百家家具生產企業通過了質量體系認證和(或)產品認證。

1995年ISO/TC176國際標準化組織技術委員會針對ISO9000族標準的適應性以及世界重大變化對其影響,進行廣泛的調查和分析,提出了2000年改進構想,並將於今年下半年發布更加協調和完善的ISO2000新版本,要點是正確處理了質量保證標準(ISO9001)與質量管理標準(ISO 9004)的關係,使兩者間可以對照使用;整個標準按過程模式來編寫,將質量體系要素簡化為四大要素,從而體現了標準的兼容性、通用性,強調質量持續改進的指導思想,並考慮了繼承性,確定過渡期為3年,即新版本發布後,現行版本ISO9000族標準在2003年前仍然有效。

族標準的構成

2000版ISO 9000族標準包括以下一組密切相關的質量管理體系核心標準:

(1)ISO 9000《質量管理體系結構 基礎和術語》,表述質量管理體系基礎知識,並規定質量管理體系術語。

(2)ISO 9001《質量管理體系 要求》,規定質量管理體系要求,用於證實組織具有提供滿足顧客要求和適用法規要求的產品的能力,目的在於增於顧客滿意。

(3)ISO9004《質量管理體系 業績改進指南》,提供考慮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性和效率兩方面的指南。該標準的目的是促進組織業績改進和使顧客及其他相關方滿意。

族標準的套用

為建立質量體系選用ISO 9000族標準的兩種途徑 企業為建立質量體系選ISO 9000族標準有兩種途徑,稱之為“管理者推動”和“受益者推動”。

受益者(顧客、員工、所有者、分供方、社會)推動的特點是企業最高管理者,出於對外提供質量保證的需要,為滿足顧客在訂貨時,向供方提出質量體系認證的要求,而尋求質量體系認證,即供方最高管理者處於被動狀態,由受益者推動供方按顧客期望建立質量體系。其途徑是:受益者向供方提出質量體系認證要求——供方管理者決策尋求認證——從3個質量保證標準中選擇1個適用的模式來建立並實施1個質量體系——向認證機構申請認證並取得質量體系認證資格——最高管理者決策改進質量體系——以質量管理標準為指導改進原來的質量體系,使之健全為一個全面的質量體系。

以家具行業為例分析

家具行業多數企業採用受益者推動這種模式。

在家具行業,通常大、中型企業首先選擇GB/T19009—ISO9001《質量體系——設計、開發、生產、安裝和服務的質量保證模式》來建立質量體系,用於證實該企業的設計和生產合格產品的過程控制能力;中、小型企業多選擇GB/T19002—ISO 9002《質量體系——生產、安裝和服務的質量保證模式》來建立質量體系,用於證實該企業生產合格產品的過程控制能力。在質量體系的實施中,對照GB/T190004.1—ISO9004—1《質量管理和質量體系要素第一部分——指南》來補充和完善已有的質量體系。

家具行業中質量體系要素的重點和難點

ISO 9000族標準是用來提供一個通用的質量體系標準的核心,適用於廣泛的工業行業和經濟部門。一個組織的管理體系受該組織的目標、產品和具體實踐的影響,因而各組織的質量體系是不同的。中國家具行業有其自身的歷史背景和行業特點,各個企業的技術、設備條件和管理水平也有不同。因此,必須結合各自的特點和具體條件,在質量體系要素中,找出重點和難點,才能建立一個切合該企業和適應外部環境的質量體系。

ISO 9001質量體系有20個要素,因篇幅所限,本文僅涉及含家具行業技術和管理的重點和難點的7個要素。

(1)質量方針:質量方針是供方的質量宗旨和質量方向,內容包括企業的目標和顧客的期望要求;質量方針體現管理者對質量的指導思想和承諾,是企業質量行為準則,要求語言通俗,使各級人員都能理解和執行;質量方針牽動全局,必須由最高管理者主持制訂和簽發。

確定家具企業目標的難點是如何將顧客的期望要求轉化為產品特性。顧客對家具的期望是多種多樣的,儘管可歸納為實用性、舒適性、藝術性、經濟性四個方面,但顧客所表達的內容往往是朦朧的,需要量化為技術、質量指標,並使之與該企業的能力相適應,既要先進,又要可行,便於實施和檢查。

(2)設計控制:設計控制是從設計策劃到設計確認的全過程中對設計質量進行的控制和驗證,是產品質量形成中的重要環節。理解這個要素,首先要澄清以往家具行業習慣將家具設計理解為單純的造型設計,這是一種狹隘的理解,要明確造型設計僅僅是設計的一個方面,而設計控制則規定了更為全面的內容。

A.設計和開發的策劃:家具企業中需要設計的產品有客戶訂貨、老產品改造和自行開發的新產品三類。這三類產品都涉及到質量改進和產品形態的創新,均需立項編制計畫,列出應開展的活動,規定實施職責,委派人員和配備資源,並隨設計過程的進展適時修改計畫。

B.設計輸入:設計輸入是設計工作的依據,包括市場信息、顧客要求、有關法令和法規要求、標準和規範要求以及該企業的要求,除此外,還需考慮契約評審的結果。這些要求應形成檔案,並評審其是否恰當。通常列入設計任務書之中,由設計負責人提出。這裡市場信息和顧客要求需由技術人員轉化為技術指標或規範;標準、規範要求指《木家具》、《金屬家具》、《軟體家具》等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規範要求;該企業要求通常指企業內控標準或特殊工藝、設備要求;有關法令、法規要求主要指安全、衛生和環保方面的要求。

C.設計輸出:設計輸出是設計過程所投入的資源和活動產生的結果,如圖樣、計算書、產品說明書、樣品、材料及配件清單、驗收規則等,並標出與產品安全和正常工作有重大關係的設計特性。這些技術檔案將作為採購、製造、檢驗和服務的依據,須經評審符合要求後才能發布。大多數家具廠設計部門所提供的技術檔案只有圖紙和材料分析單,對結構細節和材料性能的要求表達不充分,屬於設計輸出不完備。按照標準的要求,完整的設計輸出應具備產品圖樣,包括裝配圖、零件圖、下料圖、產品安裝示意圖;原輔材料清單、五金配件清單;工藝規範、檢驗規則(可以引用);樣品和使用說明書。

D.設計評審、設計驗證和設計確認:設計評審和設計驗證的目的分別為評價設計結果是否達到滿足質量要求的能力和證實設計輸出是否達到設計輸入的要求。前者應列入計畫,在設計的適當階段結束前進行,而最終設計階段完成前必須評審,評審工作由上一級主持,相關部門參加;後者是在設計階段輸出形成結果時,針對計算書、樣品等由設計部門自行完成。設計確認的目的是判定設計結果是否滿足使用要求,通常在成功的設計驗證之後,針對最終產品或樣品來進行。設計確認必須有使用者或其代表參加。家具企業中,行銷人員了解市場行情和顧客需求,設計人員熟悉造型、結構和技術規範,工藝人員熟悉生產過程。因此,通過組織和技術接口,使各部門的相關人員結合在一起進行評審和驗證,發揮集體智慧,糾正設計中的偏向和失誤,是使這項工作取得成效的關鍵所在。

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是企業所創造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一切經營管理活動和思想精神活動的總和,由企業的制度文化、典籍文化、觀念文化、物質文化等部分組成,其核心內容是價值觀,也就是企業員工對某件事或某種行為的好與壞、正確與錯誤、值得崇敬和效仿或應該鄙視和拋棄的一致認識,並往往以制度文化規範的形式表現出來。在企業文化中,人是主角,是占主導地位的因素。企業員工不是單純的經濟人,而是社會化的人,都受其思想意識、價值觀的控制。企業領導者應善於營造一種良好的企業文化,使員工能自覺地為實現組織的目標而積極工作。

ISO9000是國際標準化組織頒布的質量管理體系的系列標準,它明確提出了質量管理的八大原則:以顧客為關注焦點、領導作用、全員參與、過程方法、系統方法、持續改進、基於事實的決策方法以及與供方的互利關係。這些原則科學總結了世界各國多年來理論研究的成果和實踐經驗,不僅體現了質量管理的基本規律,也適用於組織的全部管理。ISO9000標準要求組織建立形成檔案的質量管理體系,以“檔案”來規範員工的行為,同時,通過監視測量和持續改進機制使員工的工作受控並促使其不斷改進業績。

企業文化理論是把企業管理看作一個整體,它所強調的不再是採取個別管理方法或手段所獲得的暫時的或局部的功能與效益,而是一種整體功能和長遠效益。就這點而言,ISO9000與企業文化的目標是一致的,它所考慮的不僅是與生產直接相關的一種或幾種因素,而且考慮到了它的各種因素及其相互的協調,相互間的聯繫及每一因素在整體中的地位與作用。

企業應將建立ISO9000體系作為建設優秀的企業文化加以倡導。在推貫ISO9000過程中,要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吸納以往優秀管理經驗,形成質量手冊、程式檔案、作業檔案,建立起層次化的“制度”體系,理順各部門及各級人員的工作職責,使產品形成的全過程,一切活動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同時,要通過培訓、溝通等形式,確保員工形成“有法必依”的意識,再通過監視和測量,督促各項要求的實施。

導入了ISO9000,可跳出了"人管人、人看人"的老套路,通過ISO9000種種制度化的程式,將企業的目標、任務、方針、政策、要求等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企業領導者的權威不是靠發號施令,而是通過制度化的管理來樹立。這樣做的好處表現在:第一,人人都自覺地受制度約束,由他人管變成自己管,使員工成為企業真正意義上的主人;第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人人依法自約,自我管理,清除了人為因素,給員工一個平等競爭的環境;第三,由於ISO9000的規範涉及到企業的組織結構、程式,過程和資源等方面,使企業管理工作排除了人為因素和傳統管理方式的干擾,減少了隨意性,增強了科學性,使執行制度嚴格化、經常化、普及化和持久化,從而也消除了由於人為因素在管理中出現的不合理現象。

通過ISO9000這個載體,把制度融合在一個良好的企業環境和文化氛圍中,使之成為一種理性化的文化行為,成為辦好企業最持久、最牢固的軟體。企業員工在良好的文化氛圍中,既得到了培養教育,又在無聲潤物的培養過程種升華了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從而自覺地樹立起正確的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

創造優秀的企業文化有很多工作要做,正如建立ISO9000系統也有一個持續改進的PDCA運作模式。因此,企業應把推貫ISO9000標準的行動與創造優秀的企業文化結合起來,充分發揮企業文化的功能,並通過文化的說服力、滲透力、誘導力和約束力來挖掘員工的積極性,去強化員工的質量意識,以不斷提高員工的整體素質,最終達到提高企業產品質量水平,擴大產品銷售市場,提高經濟效益,實現資產增值的總體目標。

管理原則

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在 ISO9000:2000和 ISO9004:2000版標準的引言中,都提及了一個叫做"八項管理原則"的概念。雖然標準中僅僅用不足一頁紙的篇幅簡單地闡述這些原則,但實際上這八項管理原則是整個ISO9000族質量管理體系標準的精髓和綱領,貫徹於所有質量管理體系的要求和套用之中。由於ISO9000標準中對八項管理原則說明不多,在此進一步介紹利用這些原則的好處和方法,以利於管理層指導組織的業績改進。八項管理原則是由負責及參與 ISO9000標準開發和維護的權威國際專家通過廣泛的顧客調查,最終根據顧客要求及專家們多年積累的知識、經驗歸納出來的,並以此作為制訂ISO9000:2000的基本原則。

這八項原則依次為:

1.以顧客為中心;

2.領導作用;

3.全員參與;

4.過程方法;

5.管理的系統方法;

6.持續改進;

7.基於事實的決策方法;

8.互利的供方關係。

原則利益

原則l--以顧客為中心

組織依存於他們的顧客,因而組織應了解顧客當前和未來的需求,滿足顧客需求並爭取超過顧客的期望。

主要利益:

●通過對市場機遇靈活而快速的反應,增加收益和市場份額。

●提高組織資源使用的有效性來增強顧客的滿意。

●強化顧客的忠誠度,招來回頭客。

原則2--領導作用

領導者確立一致的組織宗旨和方向。他們應該創造並保持適宜的內部環境,使員工能夠充分參與組織目標的實現活動。

主要利益:

●員工能了解組織目標並追求組織的成功。

●以統一的方式來評估、安排和實施活動。

●組織內部溝通的失誤將被減至最少。

原則3--全員參與

各級人員都是組織的根本,只有他們充分參與,他們的才幹才會為組織帶來收益。

主要利益:

●組織內員工被激勵,盡忠職守,積極參與。

●進一步促進組織目標的創新和創造力。

●員工對其業績負有責任感。

●員工積極為組織的持續改進做出貢獻。

原則4--過程方法

將活動相關的資源作為過程來進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達到預期的結果。

主要利益:

●通過有效地使用資源來降低成本和縮短周期。

●獲得不斷改進,協調一致,並可預測的結果。

●提供有重點和有優先次序的改進機會。

原則5--管理的系統方法

針對制訂的目標,識別、理解並管理一個由相互聯繫的過程所組成的體系,有助於提高組織的有效性和效率。

主要利益:

●過程的協調一致可以最大限度地實現預期的結果。

●具有將注意力集中於重點過程的能力。

●使利益相關方對組織的協調性、有效性和效率建立信心。

原則6--持續改進

組織總體業績的持續改進應是一個永恆的目標。

主要利益:

●通過改進組織能力增強競爭優勢。根據組織的戰略意圖協調各層次上的改進活動。

●對機遇的快速靈活反應。

原則7--基於事實的決策方法

有效的決策是建立在對數據和信息進行分析的基礎上。

主要利益:

●有信息依據的決策。

●增強通過參照實際記錄來證明過去的決策有效性的能力。增強對各種意見和決定加以評審、質疑和改變的能力。

套用舉例:

◆確保數據和信息具有足夠的精確度、可靠性和可獲取性。

◆確保數據被需要者得到。爭使用正確的方法分析數據和信息。

◆根據對事實的分析,以及經驗和直覺進行決策並採取行動。

原則8--互利的供方關係

組織和供方是相互依存的,互利的關係可增進雙方創造價值的能力。

主要利益:

●增強雙方創造價值的能力。

●對市場或顧客的需求和期望的變化,一起作出靈活快速的反應。

●最佳化資源和成本。

有效期

ISO9001|ISO9000認證證書的有效期是多久?

一般, ISO9001證書有效期為3年;

但是前提是企業必須接受認證機構的監督審核,即年審;

監督審核頻率一般為每12個月一次,即一年一次,所以叫年審;

有些企業可能比較特殊,認證機構要求6個月或者10個月要求年審一次;

ISO認證審核都會提前通知時間,有些認證是飛行檢查即不通知檢查隨時可能到達工廠突擊檢查。

國際公約與標準

國際公約 (convention) 是指國際間有關政治、經濟、文化、技術等方面的多邊條約。公約通常為開放性的,非締約國可以在公約生效前或生效後的任何時候加入。有的公約由專門如集的國際會議制定。 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下國際公約的有關標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