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edler心肌炎

心肌炎(myocarditis)是指由各種原因引起的心肌的局限性或瀰漫性炎症。即為特發性巨細胞性心肌炎,心肌內有灶性壞死及肉芽腫形成。病灶中央部可見紅染,無結構的壞死物,周圍有淋巴細胞、漿細胞、單核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浸潤,雜有較多的多核巨細胞。

名稱解釋

即為特發性巨細胞性心肌炎,心肌內有灶性壞死及肉芽腫形成。病灶中央部可見紅染,無結構的壞死物,周圍有淋巴細胞、漿細胞、單核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浸潤,雜有較多的多核巨細胞。

心肌炎

 心肌炎(myocarditis)是指由各種原因引起的心肌的局限性或瀰漫性炎症。雖然某些心肌炎由於在終期可過渡為充血性或限制性心肌病,而被某些學者視為繼發性心肌病,但在發病學上心肌炎畢竟是可區分的疾病類型。引起心肌炎的原因很多,諸如病毒、細菌、真菌、寄生蟲、免疫反應,以及物理、化學因素等均可引起心肌炎。心肌炎的分類頗不一致,茲根據病因將其常見類型分述如下:
 一、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頗為常見,是由親心肌病毒引起的原發性心肌炎症,常累及心包,引起心包心肌炎。事實上,所謂特發性心肌炎極可能是因病毒感染引起。
二、細菌性心肌炎
細菌性心肌炎(bacterial myocarditis)可由細菌直接感染,或細菌產生的毒素對心肌的作用,或細菌產物所致的變態反應而引起。
1.心肌膿腫 常由化膿菌引起,如葡萄球菌鏈球菌肺炎雙球菌腦膜炎雙球菌等。化膿菌來源於膿毒敗血症時的轉移性細菌菌落,或來自細菌性心內膜炎時的化膿性血栓栓子。肉眼觀,心臟表面及切面可見多發性黃色小膿腫,周圍有充血帶。鏡下,膿腫內心肌細胞壞死液化,膿腔內有大量膿細胞及數量不等的細菌集落。膿腫周圍心肌有不同程度的變性、壞死,間質內有中性粒細胞及單核細胞浸潤。
2.白喉性心肌炎 白喉桿菌可產生外毒素,一方面可阻斷心肌細胞核蛋白體的蛋白質合成,另一方面可阻斷肉鹼介導的長鏈脂肪酸運入線粒體,導致心肌細胞脂肪變性和壞死。鏡下,可見灶狀心肌變性壞死,心肌細胞出現嗜酸性變、肌漿凝聚、脂肪變性及肌漿溶解。病灶內可見淋巴細胞、單核細胞及少數中性粒細胞浸潤。病灶多見於右心室壁,愈復後形成細網狀小瘢痕。有的病例出現瀰漫性心肌壞死,可導致心性猝死
3.非特異性心肌炎 在上呼吸道鏈球菌感染(急性咽峽炎、扁桃體炎)及猩紅熱時,可並發急性非風濕性心肌炎。其發病機制尚未明了,可能是由鏈球菌毒素引起。病變是間質性心肌炎。鏡下,心肌間質結締組織內及小血管周圍有淋巴細胞、單核細胞浸潤,心肌細胞有程度不等的變性、壞死。
三、寄生蟲性心肌炎
寄生蟲性心肌炎(parasitic myocarditis)常見的有以下兩種類型:
1.弓形蟲性心肌炎 此型心肌炎由鼠弓形蟲(Toxoplasma gondii)感染而引起。人類主要因食入含有包囊的未煮熟肉類而感染。弓形蟲進入人體後,經血流到達單核巨噬細胞系統及各種組織,並在細胞內繁殖。弓形蟲侵入心肌細胞後很快繁殖,形成集合體,亦稱假包囊。心肌細胞很快破裂,病原體進入周圍組織。被破壞的心肌細胞周圍有淋巴細胞、單核細胞浸潤。愈復後有瘢痕形成。約半數患者因心力衰竭致死

2.Chagas心肌炎此種心肌炎由原蟲枯氏錐蟲(trypanosomacruzi)感染引起,流行於拉丁美洲各國。病情嚴重,死亡率高。可引起灶狀或彌散性心肌壞死,周圍有淋巴細胞、單核細胞浸潤。心腔擴張,心室壁(主要在心尖區)變薄,常形成室壁瘤,伴有心腔內附壁血栓形成

四、免疫反應性心肌炎
此類心肌炎見於一些變態反應性疾病,如風濕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結節性多動脈炎等。其中以風濕性心肌炎最為常見,在心肌間質結締組織內可見到典型的風濕性肉芽腫.

五、孤立性心肌炎
孤立性心肌炎(isolatedmyocarditis)亦稱特發性心肌炎(idiopathicmyocarditis),至今原因不明。因其首先由Fiedler(1899)所描述,又稱Fiedler心肌炎。多見於20~50歲的青、中年人。急性型常導致心臟擴張,可突然發生心力衰竭致死。
依組織學變化分為兩型:
1.瀰漫性間質性心肌炎(diffuseinterstitialmyocarditis)鏡下,心肌間質和小血管周圍有多量淋巴細胞、漿細胞和巨噬細胞浸潤。有時也可見到嗜酸性粒細胞和少量中性粒細胞。心肌細胞較少發生變性、壞死。
2.特發性巨細胞性心肌炎(idiopathicgiantcellmyocarditis)病變特點是心肌內有局灶性壞死及肉芽腫形成。病灶中心部可見紅染、無結構的壞死物,周圍有淋巴細胞、漿細胞、單核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浸潤,混有許多多核巨細胞。巨細胞的形態、大小各異,可為異物型或Langhans型多核巨細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