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故城

齊國故城

齊國故城位於今臨淄縣城。處在臨淄辛店鎮以北十五華里。故城包括大城和小城兩部分。城牆殘垣部分尚存,是用泥土分層夯築而成,有的地方高達五米,且夯痕依然。是國務院1961年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概述

臨淄齊國故城是國務院1961年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處在臨淄辛店鎮以北十五華里。
西周初年,周王朝大封宗族勛戚,封姜太公姜尚)於山東北部地區,建立了齊國。它是周王朝分封下的一個東方諸侯大國,在我國歷史上經歷了西周、春秋戰國三個歷史階段,臨淄是它的都城。
臨淄是我國早期規模最大的城市之一,自公元前九世紀五十年代氏第七代國君獻公由薄姑(今山東桓台田莊一帶)遷都於此,至公元前221年滅齊為止,臨淄作為齊國的都城長達六百三十餘年之久。
故城位於今臨淄縣城的西面和北面,北至古城村北,南至西關村南,西依系水(即今泥河),東臨淄河,故名臨淄。
故城包括大城和小城兩部分。大城南北近九華里,華西七華里余,是官吏、平民及商人居住的廓城;小城銜築在大城的西南方,其東北部伸進大城的西南隅。南北四華里余,東西近三華里,是國君居住的宮城。兩城總面積達六十餘平方華里(圖四)。
城牆殘垣部分尚存,是用泥土分層夯築而成,有的地方高達五米,且夯痕依然(圖五、六)。城牆均依其地形而築,多不取直線形,東、西沿河岸蜿蜒曲折,有城牆拐角24處,小城牆基寬一般在20-30米,最寬達50-67米。大城牆基寬都在20米以上,最寬處達43米。兩城周長約42華里。
《齊記》云:齊城有十三門。見於史書記載的有雍門、申門、揚門、稷門、鹿門、章華門、東閭門、廣門等。未記確切方位,後人說法不一,比較肯定的有西門曰:申門、雍門。廣門為大城的東門。現已探明十一座城門遺址,其中小城五座,大城六座。門道寬度都在8.2米以上,最寬者達20.5米。
城內道路縱橫交錯,多與城門相通,已探明十條主要交通幹道,其中小城內三條,路寬一般為6—8米,最寬者17米;大城內7條,路寬10米、15米、20米不等。
城內排水系統,布局合理。現已發現四處排水道口(圖七),建造精巧,把天然河流、城壕(護城壕)和城內河道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排水網。
城內原來地勢起伏,斷垣殘跡,比比可見,文化層深厚,已發現有冶鐵、煉銅、鑄錢、制骨等四種手工業作坊遺址。大城東北部的“韓信嶺”高地,曾發現過西周晚期的文化層,是故城內文化堆積最早、最厚、最複雜之處。這裡的河崖頭村下及村西一帶,是西周到春秋時期齊國貴族的墓地,已探出大、中型墓葬二十餘座,其中一座“甲”字型石槨大墓周圍擁有規模宏大的殉馬坑。
故城內外,還有眾多的宮室台榭基址。桓公台坐落於小城內,與小城北門外的晏冢南北對應,其周圍是大面積的宮殿建築基址。大城南部有韶院村,是相傳孔子在齊聞韶樂“三月不知肉味”的地方。
臨淄齊國故城雖然延續時間很長,但仍然是保存較好的我國東周時期的一座大城市,地上地下浩繁的文物古蹟,是我們偉大祖國悠久歷史和古老文明的見證,對研究我國歷史有著重要價值。

2、城垣遺蹟

臨淄故城的城牆,地面上還保留著不少斷垣殘跡,有許多已湮沒地下,少數因挖土和河水沖刷而無痕跡。
省文物考古部門曾於臨淄東古村東約二百米處,發掘清理了一段大城北牆基址,發現此處城牆建造年代分三個時期,第一期為西周,二期為春秋,三期為秦
在城垣遺蹟中,保留較好的一段是大城西牆南端與小城北牆交接的地方,位於小城北門以西一百米處。城牆殘高約五米,小城牆基寬20—30米,最寬處達55—67米;大城牆基寬均在20米以上,最寬處為34米,全部用泥土分層夯築而成。1982年,對此處進行了發掘,清理出了一段城牆剖面,其夯層清晰規整;夯築痕跡明顯可辨,這段殘垣屬大城西牆,被夾在小城北牆之中,表明大城西牆原是繼續向南延伸的。以此推知,大城的年代應早於小城,它們是齊國在臨淄建都後先後不同時期修築起來的(圖五)。
為防止城牆剖面被風雨剝蝕,建有拐角型牆壁式磚房保護。

3、城牆排水道口

齊故城排水系統的布局,是經過周密設計和科學安排的。首先在大、小城南北牆外,都挖有很深的護城壕,與淄河和系水東西溝通,使其水系相連。其次又根據城內南高北低的自然地勢,開多處溝渠,在垣基施工中設有建造精巧的排水道口,以此將故城內外河流與城壕緊密地聯繫起來,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排水網(圖七)。
據鑽探得知,故城內主要有兩大排水系統,四處城牆排水道口。小城排水系統在西北部,自桓公台東南方起,經桓公台東部和北部,通西牆下的排水口,流入系水。溝渠全長700米、寬20米,深3米左右。大城西部最大的排水系統,由一條南北和東西河道組成。南面河道,在小城東北角外,和小城東牆、北牆的護城壕相接,順勢北流,直通大城北牆西部排水口,注入牆外城壕。這條內河溝,長280米,寬30米左右,深3米以上。河溝北段又分一支流,流向稍偏西北,從大城西牆排水道口流入系不。此處排水道口,已於1979年發掘,它東西長42米,南北寬7米,深3米,用開然巨石砌壘而成,距今兩千餘載。水口分上下三層,每層五個方形水孔,孔內石塊交錯排列,水經孔內間隙上下跌盪而出,人卻不能通過。如此既能排水,又能禦敵的科學建築,為世界同時代古城排水系統建築上所僅見。
現已在排水道口周圍,修建了保護性院牆,並刻文字介紹及平面圖嵌於院門兩側牆壁上。

4、手工業作坊遺址

故城內地勢起伏,小城中部、南部和“桓公台”周圍地勢較高,北部較低,東北部大片地區,地勢更為低洼;大城西部南北河道以西,較為平坦,以東地勢起伏顯著,高地連綿不絕,其中尤以東北部地勢最高。高地之間的低洼處,往往是古道路或古河溝流經的遺址。梵谷地,地層複雜,遺蹟豐富,文化堆積深厚,一般在2—3米之間,有些地方為3—4米,達四至五層之多。
大量的手工業作坊遺址,就分布在這些文化堆積之中。今已發現冶鐵遺址六處、煉銅遺址兩處、鑄錢遺址兩處,制骨遺址四處。分述於下:
(1)冶鐵遺址
Ⅰ、小城西部冶鐵遺址:在小城西門東北200米處。範圍南北約150米、東西約100米,屬下層堆積(這一帶有兩層堆積,厚二米左右)。周圍有許多夯土遺存,其間並有10米寬的道路通向西門。
Ⅱ、小城東部冶鐵遺址:位於今臨淄城關麵粉廠北400米處,西距辛(辛店)、東(東營)公路約100米。範圍南北約70米、東西約60米。經鑽探得知,屬第二層堆積(這裡一般有三層堆積,厚二米左右),曾有探孔在鐵渣之下的路土中瓷片,可能是一晚期的冶鐵遺址。
Ⅲ、大城西部冶鐵遺址:在大城南北河道以西,石佛堂村及村南一帶,範圍約四至五萬平方米,屬第三層堆積(這一帶有三層堆積,厚二米下下),應是一東周晚期的煉鐵遺址。
Ⅳ、大城中部偏西的冶鐵遺址:在南北河道以東,位於付家廟村西和西南一帶,面積約四十萬平方米,屬下層堆積(這一帶一般有兩層堆積,厚一米至二米)。
Ⅴ、大城南部冶鐵遺址:位於小城東門以東,韶院村西,劉家寨村南的大片地區都有冶鐵遺蹟存在,但中心地區似在大城南牆西門以內,大道的兩側,面積約四十萬平方米,屬於二、三層堆積(這一帶一般有三個地層堆積,厚二至三米以上)。這是六處冶鐵遺蹟中規模最大,遺蹟最豐富的一處。在遺址內,特別是它的北部一喧有許多夯土基址,曾在此發現過漢“齊鐵官丞”,“齊採鐵印”等封泥,當是漢代的“鐵官”所在。
Ⅵ 、大城東北部冶鐵遺址:在闞家寨村的東南和村北,崔家莊的東北和村北,河崖頭村西等大片地區都有冶鐵遺蹟存在,分布較廣,但不集中。遺蹟較豐富處在崔家莊東北至村西北一帶,面積約30,000—40,000平方米,這一帶地層堆積厚,離地一般都在三以上,有三層堆積,冶鐵遺蹟屬第二層,當屬東周時期。
(2)煉遺址
Ⅰ、小城南部煉銅遺址:分兩片,一片是在小徐村北,其範圍東西約80米,南北100餘米,屬下層文化堆積(這一帶地層堆積三米左右,共兩層);另一片位於西關石羊村北頭,其範圍東西約150米,南北100米,層位與前者相同。皆屬東周時期。
Ⅱ、大城東北部煉銅遺址:位於闞家寨東南及東北方向的“韓信嶺”一帶,探知這一帶地層堆積有四層,銅渣、爐渣、燒土等發現於二至三層之間,第三層是灰綠土,質堅實,從試掘中知是春秋前期的地層。
(3)鑄錢遺址
Ⅰ、齊刀幣鑄址:位於小城南部居中安合村南,靠近城牆。其範圍自安河村南東西路起,向北200米,村南南北路向東向西各100米。上層已受到嚴重擾亂,曾出土過“齊法化”刀幣和鑄范。
Ⅱ、西漢“半兩”錢鑄址:位於闞家寨村南一帶,村南的東部和西部都有成批 “半兩錢範”出土,耕土層下即鑄錢遺蹟。其範圍闞家寨村南南北中心路向西180米,向東250米,南起變壓器向北250米。在這片範圍內,亦間有居住區、冶鐵、煉銅遺址。
(4)制骨遺址
故城內制骨作坊遺蹟範圍較廣,主要在大城東北部和北部,比較集中的有四處地方,即崔家莊東北;河崖頭村西南部;東古城村以南;田家莊東北。這裡的遺物十分豐富,不僅出土過刀石砥礪,而且殘骨余料遍地皆是(圖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