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稈蹄蓋蕨

麥稈蹄蓋蕨

麥稈蹄蓋蕨 孢子囊群大,多為圓腎形或馬蹄形,每裂片2-3對;囊群蓋大,同形,膜質,灰白色,邊緣具睫毛或齧蝕狀,宿存。孢子周壁有條形的褶皺。

基本信息

形態

麥稈蹄蓋蕨麥稈蹄蓋蕨
根狀莖橫臥,先端斜升,密被深褐色、鑽狀披針形的鱗片;葉簇生。能育葉長30-50厘米;葉柄長5-7厘米,直徑1-2毫米,基部略膨大,深褐色,密被與根狀莖上同樣的鱗片,向上較光滑,禾稈色;葉片近倒披針形,長25-40厘米,寬6-8厘米,漸尖頭,向基部漸變狹,一回羽狀,羽片深羽裂;羽片(裂片)20-24對,下部6-7對逐漸縮小成三角形的小耳片,近對生,無柄,開展或斜向下,基部一對長1-1.2厘米,寬約7毫米;中部的羽片闊披針形,長3-4厘米,基部寬1.2-1.5厘米,先端鈍或尖,基部平截,無柄,平展,略向上彎,羽裂深達羽軸;裂片約8對,基部上側的1片較大,長7-8毫米,寬約5毫米,長圓形,先端鈍圓並有淺圓齒,邊緣有粗而尖的大鋸齒,向上裂片較短,密接。葉脈兩面明顯,在裂片上為羽狀,側脈3-4對,單一或偶有分叉。葉乾後草質,綠色或褐綠色,光滑;葉軸禾稈色,偶被褐色披針形的鱗片。

染色體

染色體數目n=40。

分布

麥稈蹄蓋蕨麥稈蹄蓋蕨

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北京(金山、西山、房山,上方山、懷柔、延慶)、河北(蔚縣小五台山、興隆霧靈山、大海沱)、山西(五台、寧武、陽城、霍縣、靈石、昔陽)、陝西、寧夏(涇源)、甘肅、河南(釜背頂)、湖北(神農架)和四川北部(汶川)。生山谷林下或陰濕岩石縫中,海拔1200-2200米。日本和朝鮮半島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北京。

植物之蹄蓋蕨科(二)

草本、灌木或少有喬木。葉互生、下部對生而上部互生、或全對生、或輪生,無托葉。花序總狀、穗狀或聚傘狀,常合成圓錐花序,向心或更多離心。約200屬3000種,廣布全球各地。我國有56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