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葉冷蕨

膜葉冷蕨

膜葉冷蕨,根狀莖細長橫走,直徑約2毫米,和葉柄基部密被紅褐色短柔毛及少數灰褐色闊卵形膜質鱗片;葉遠生。能育葉長 (20-) 50-60厘米.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種中文名:膜葉冷蕨
種拉丁名:Cystopterispellucida(Franch.)ChingexC.Chr.
科中文名:蹄蓋蕨科
科拉丁名:Athyriaceae
屬中文名:冷蕨屬
屬拉丁名:Cystopteris
命名來源:(中國高等植物圖鑑)[]
中國植物志:3(2):054

地理分布

國內分布:分布於陝西(太白山、戶縣、寧陝、長安)、甘肅南部(天水、康縣)、河南(伏牛山,盧氏,嵩縣)、四川西部(峨眉山、康定、寶興、九龍、馬爾康、丹巴、稻城、西昌、得榮、雅江)、雲南(貢山、蘭坪、維西、德欽、中甸、麗江、鶴慶、大理、賓川、大姚、永仁、元謀、武定、祿勸、富民、巧家、大關)以及西藏(察隅、墨脫、米林)等省區。

形狀及生活習性

根狀莖細長橫走,直徑約2毫米,和葉柄基部密被紅褐色短柔毛及少數灰褐色闊卵形膜質鱗片;葉遠生。能育葉長(20-)50-60厘米;葉柄長(10-)20-32厘米,直徑1-2毫米,淡禾稈色或帶紅褐色,略有光澤,基部有少數灰褐色闊卵形膜質鱗片與短柔毛混生;葉片卵形至狹卵狀長圓形,長(10-)20-33厘米,寬(5-)10-15(-25)厘米,先端長漸尖,一回羽狀,羽片羽裂至二回羽狀一小羽片羽裂;羽片(10-)12-15(-17)對,斜向上,基部一對三角狀闊披針形,長(5-)8-14厘米,寬2.5-4.5厘米,先端尾狀漸尖,基部不對稱,有3-5(-8)毫米短柄,近對生,距第二對羽片約(3-)5(-7)厘米,一回羽狀一小羽片深羽裂;小羽片8-12對,上先出,互生,通常羽軸上側的較下側的略短,羽片基部下側第二片最大,長卵形或長三角形,長1.5-2.5(-4)厘米,寬1-1.5厘米,先端急尖或近鈍頭,並有鋸齒,基部兩側極不對稱,上側斜截形,和羽軸並行,下側為闊楔形,斜向上,有極短柄或幾無柄,深羽裂;裂片3-5對,基部上側一片最大,長圓形或卵形,先端圓鈍或近截形,連同兩側有鋸齒;羽片自第二對向上漸短,通常羽片基部上側的小羽片較大,三角形,裂片僅先端有鋸齒,兩側全緣。葉脈兩面可見,下面較明顯,小脈單一或1-2回分叉,伸達鋸齒間的缺刻或微凹處。葉乾後薄草質或近膜質,綠色。孢子囊群圓形,褐色,著生於上側小脈背上,每末回裂片上有1-2枚,羽片基部上側的較大小羽片上常有3-4枚或更多,主脈兩側的小脈通常均能育;囊群蓋近圓形或半杯形,灰褐色,膜質,不具頭狀細微腺體,幼時覆蓋孢子囊群,成熟時被孢子囊群壓在下面。孢子周壁表面具有刺狀突起。染色體數目2n=ca.84。

植物之蹄蓋蕨科(二)

草本、灌木或少有喬木。葉互生、下部對生而上部互生、或全對生、或輪生,無托葉。花序總狀、穗狀或聚傘狀,常合成圓錐花序,向心或更多離心。約200屬3000種,廣布全球各地。我國有56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