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氏蹄蓋蕨

方氏蹄蓋蕨

方氏蹄蓋蕨(Athyrium fangii Ching),蹄蓋蕨科、蹄蓋蕨屬植物,分布於中國大陸四川、雲南等地,是生物學植物系統分類中薄囊蕨綱下一個的物種名稱。

基本信息

命名來源

方氏蹄蓋蕨AthyriumfangiiChing
來源:中國植物志第3(2)卷||蹄蓋蕨科ATHYRIACEAE||蹄蓋蕨屬AthyriumRoth||刺蹄蓋蕨組Sect.14.OtophoraZ.R.Wang||軟刺蹄蓋蕨亞組Subsect.2.Strigillosa(ChingetY.T.Hsieh)Z.R.Wang||方氏蹄蓋蕨系Ser.2.FangianaZ.R.Wang||方氏蹄蓋蕨AthyriumfangiiChing
104.方氏蹄蓋蕨(植物研究)貼脈蹄蓋蕨(獨龍江地區植物)圖版58:1-4
AthyriumfangiiChinginBull.FanMem.Inst.Biol.Bot.newser.1:282.1949;Pic,Ser.,Ind.Fil,Suppl.4:35,1965;X.C.ZhanginBull.Bot.Res.11(3):7.1991;Z.R.WanginW.T.Wang,Vasc.Pl.HengduanMount.1:86.1993;W.M.ChuetS.G.LuinH.Li,Fl.DulongjiangRegion19.1993.

植物形態

方氏蹄蓋蕨(植物研究)貼脈蹄蓋蕨(獨龍江地區植物)圖版58: 1-4方氏蹄蓋蕨(植物研究)貼脈蹄蓋蕨(獨龍江地區植物)圖版58: 1-4
方氏蹄蓋蕨,根狀莖短,直立,先端密被深褐色、披針形的鱗片;葉簇生。能育葉長60-80厘米;葉柄長25-40厘米,直徑約2.5-3毫米,基部褐色,被與根狀莖上同樣的鱗片,向上淡綠禾稈色,光滑;葉片狹長圓形,長30-40厘米,中部寬14-20厘米,先端漸尖,基部稍變狹,二回羽狀或二回羽狀,小羽片羽裂;羽片約15對,互生,斜展,有短柄(長2-4毫米),中部的披針形,長8-10厘米,基部寬2-2.5厘米,先端尾狀漸尖,基部幾對稱,近截形,一回羽狀;小羽片12-16對,基部的對生,向上的互生,斜展,疏離,幾無柄,基部一對較大,三角狀長圓形,長1-1.2厘米,寬3-4毫米,鈍尖頭,基部不對稱,斜楔形,上側截形,並成耳狀凸起,與葉軸並行,下側楔形,兩側邊緣銳裂,深達1/2;裂片5-6對,上側的較長,基部上側的裂片較大,全緣或先端有少數鈍齒;向上各對小羽片均與基部一對同形而逐漸縮小,下部的幾無柄,向上的基部下延並以狹翅彼此相連。葉脈上面不見,下面明顯,在小羽片上為羽狀,側脈2-3對,斜向上,單一。葉乾後草質,淡黃綠色,兩面無毛;葉軸和羽軸下面禾稈色,近基部略被短毛,上面連同主脈均有針狀軟刺狀突起。孢子囊群長圓形或橢圓形,生於上側小脈,每裂片通常1枚,在主脈兩側各排成1行,並緊貼主脈;囊群蓋同形,褐色,膜質,全緣,宿存,常部分覆蓋在主脈上。孢子周壁表面無褶皺。

產地分布

方氏蹄蓋蕨分布於四川西部(峨眉山、甘洛)和雲南(貢山、瀘水)。生針闊混交林下,海拔2200-3000米。模式標本采自四川(峨眉山)。

植物之蹄蓋蕨科(二)

草本、灌木或少有喬木。葉互生、下部對生而上部互生、或全對生、或輪生,無托葉。花序總狀、穗狀或聚傘狀,常合成圓錐花序,向心或更多離心。約200屬3000種,廣布全球各地。我國有56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